0
首頁 精品范文 影像藝術論文

影像藝術論文

時間:2022-01-26 16:35: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影像藝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影像藝術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新聞攝影,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2(c)-0062-01

翻開一張報紙,最搶眼球的就是有大幅新聞照片的報道。新聞攝影作品在報紙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文字不能比肩的,因其呈現的真實性、形象性以及新聞性給讀者以視覺上的極大沖擊。對于現代人來說,攝影世界滿足了他們“百聞不如一見”的心理,也給予了他們視覺上的絕對享受,正如英國現代美術史學家E.H貢布里所說,“我們的時代是一個視覺時代,我們從早到晚都受到圖片的侵襲。圖象的喚起能力有時優于語言。”

一、新聞攝影的發展歷史

世界公認的第一次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攝影圖片是在1848年,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后來大多失散,僅存的一幅。新聞攝影得到真正的發展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在這個時期,攝影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從而使得新聞圖片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世紀30年代,也被戲稱為新聞雜志的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生活雜志,它在20世紀30年代創刊號上整面地刊登了一幅題為生活伊始的照片,并寫到:“照相機記錄下生命中最充滿活力的時刻,生活從此開始”20世紀60年代《生活》迎來了它事業上最輝煌的時刻,創下了850萬份的發行紀錄。這樣一大批新聞性雜志的創刊、發行,和新聞攝影的形象優勢也將人們獲得新聞的習慣轉變了。新聞照片需求的急劇增加標志著讀圖時代的來臨。而新聞攝影大放異彩,唯我獨尊時代的結束始于電視的出現,電視新聞所具有的連續性和事實同步的時效性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蜂擁而至,新聞攝影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20世紀70年代,《生活》由于受到電視的沖擊,經濟上入不敷出而被迫宣布停刊。經此巨大變動,新聞攝影也開始進行變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新聞攝影漸漸將主戰場從期刊雜志轉到了報紙。而報紙為了尋求發展也將中心放到新聞攝影上!經此,“圖文并茂”為報業特征的新時代到來了。新聞照片經過從刊登在新聞性雜志上,到報紙,傳媒、形式的幾次轉變,讓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聞攝影也將得到極大地提高,改變現在依附報業發展的局面。

二、我國新聞攝影事業存在的問題

讀圖時代的來臨,促使攝影記者和圖片的地位在逐年地上升和穩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圖片的期望值也在逐步的提高。因此,攝影記者拍攝出高質量的新聞圖片已是大勢所趨。但是,縱觀我國的新聞攝影作品,往往不是很盡如人意,其問題主要在于一下幾個方面:(一)當今許多報社的運作方式還很傳統,這種體制導致許多作者都放不開,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致使作者完成的作品也大都缺乏個性化。(二)新聞攝影與電視攝像不同,它沒有電視攝影所具有的連續性,但是新聞攝影卻擁有電視攝影所缺乏的獨具形象魅力的瞬間。要很好地捕捉新聞事件的幾個精彩魅力瞬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攝影記者的功力。而記者的能力參差不齊往往就會造成新聞攝影報道實質性不強,報道不很深入。(三)對于一些突發性事件,由于報社內部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快速應對機制,報社沒有配備先進的傳輸工具以及攝影記者本身努力程度等原因,往往會使報道錯失良機,這就造成了新聞攝影報道時效性不強。(四)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現代人的“視覺品味”也越來越高,對于一些新聞照片也越來越挑剔,而現今許多攝影記者卻還沒意識到這一點,攝影記者大多缺乏精品意識,往往是拍一組圖片,挑出兩三張配上文字發表就萬事大吉了。隨著讀圖時代的來臨,攝影記者也需要好好思考,看看如何來為挑剔的讀者奉獻出精品大餐。(五)攝影記者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以上提到的問題其實大部分都與攝影記者的素質有關,新聞攝影報道的主體是攝影記者,攝影記者隊伍素質提高了,其他問題也就迎韌而解了。

三、新聞攝影的創新

現今,讀者對于視覺享受的高要求、報紙版面對于新聞圖片質量要求,新聞攝影創新已經刻不容緩了。新聞攝影創新的入手點是攝影思維的創新,而創新攝影思維又要從內容和形式上著手。內容上的新主要是指瞬間形象必須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哲學上講求透過想象看本質,這條理論也同樣適用于新聞攝影中,作為一名高素質的攝影記者,要能準確的從平淡的事情中抓拍到最閃亮的焦點。內容上的創新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就是事件新,一個好的攝影記者能夠發掘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但是事件新并不是要作者去編造,發掘新的事件的基本是要求真實。第二是著手點新,同一個新聞,你從這個角度入手也許不能引起很大的反響,但是換個角度,選擇一個最有新意的主題,就能使照片很出彩。形式上的創新指的是記者對于自己的新聞瞬間截圖要有獨到的見解,構圖要新穎,能夠吸引讀者。這個就主要是看新聞記者自身對于新聞事件的敏感度、理解以及拍攝手法的運用。新聞記者在拍攝前要充分考慮周圍環境,選擇最適宜的技巧去捕捉新聞點。

四、結束語:“文字畫龍、攝影點睛”是人們經過努力探索、理性認識之后,所賦予新聞攝影的一個新的位置。這并不是將新聞攝影的地位縮小,而是更加明確或更大限度發揮新聞攝影的作用所采取的選擇。它不僅讓人更加清楚新聞攝影的能力、位置,更是為新聞攝影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并在宏觀上明確了新聞攝影的大致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浙江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武功.攝影家的眼睛[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2]單光磊.數字影像技術與新聞攝影造假[C].《視覺維度》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研究部編.中國攝影出版社.2005

[3]胡武功.攝影家的眼睛[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12,第104―108

[4]郭三省.虛擬世界――從拍攝《未來水世界》談起[J].中國攝影.2006.01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精品日韩AV一二区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