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7:08: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體研究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訊:據國外媒體報道,社交網絡Facebook了兩本白皮書來幫助企業進行社交化。該公司還一份研究報告稱,美國76%的營銷人員認為社交媒體對于品牌建設至關重要,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充分利用社交媒體。
去年底,Facebook資助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實施了一項調查研究活動。該研究結果顯示,很多市場營銷人員認為社交媒體很重要,但是卻沒有充分利用它。因此,這個社交網絡巨頭了兩本白皮書,并統稱為“社交業務藍圖”(Social Business Blueprints),以便與營銷人員分享利用社交媒體的成功做法。這兩本白皮書的名稱分別為“建立網絡品牌”(Building Brands For The Connected World)和“在網絡上謀求成功”(Organize For Success In The Connected World)。
根據這份研究報告,76%的營銷人員認為,社交媒體對于品牌建設非常重要;72%的營銷人員認為,它對于培養用戶忠誠度也很重要。而且,59%的營銷人員相信,在將來不支持社交媒體的公司將難以生存。71%的營銷負責人相信,公司能夠通過社交媒體獲得競爭力;僅有33%的營銷負責人現在擁有打造社交企業的長遠戰略。這項研究活動對101名副總裁和營銷人員進行了網絡調查,并采訪了12名CEO、CMO和營銷副總裁。
Facebook還羅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來定義社交性:
社交影響力:建立讓品牌用戶影響其朋友的戰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通常會向他們的朋友尋找建議,從而決定如何安排時間、精力和資金。
社交媒體:利用社交網絡為渠道來品牌信息,激勵人們參與其中并分享信息。
社交營銷:將社交媒體和技術融入到規劃營銷戰略和提供品牌體驗的過程中。
社交企業:使用社交媒體和社交技術來改善其核心業務流程的企業,這些核心業務包括產品開發、市場研究、客戶服務、零售和商品推銷。
“企業在網絡世界發展是一項很大的挑戰。”Facebook發言人在一項聲明中說,“許多營銷人員對我們說,他們知道社交媒體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來運營業務和建立品牌。為了幫助企業打造他們的長遠社交戰略,‘社交業務藍圖’提出了建立網絡品牌的六個步驟,并突出強調了社交媒體影響組織方方面面的例子,以及它需要的領導關系。”(來源:騰訊科技)
“微博控”訂房新途徑
“微博控”主要是“70后”、“80后”群體,這也與大部分酒店的目標市場定位相符。目前,蕭山第一世界大酒店、開元名都大酒店、太虛湖假日酒店等一批高星級酒店紛紛都開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其中不少官微的粉絲數都突破了萬人。業內人士指出,微博營銷,以互動性強,信息量大、成本低、覆蓋面廣等特點也受到酒店營銷部門的青睞。
近日,第一世界大酒店新浪官方微博已經上線最新的微預訂功能——這是蕭山旅游行業第一家開通微博預訂的企業。用戶只需進入該酒店在新浪微博的官方頁面后,可以查看酒店介紹、圖片、房型和報價,點擊“訂房”按鈕跳轉到“預訂”頁面。接著,只需填寫預訂日期、預訂間數、入住人數和聯系信息等,即可成功提交訂單。酒店接收訂單后,將通過電話聯系用戶確認預訂信息。
“隨著微博的普及,利用微預訂功能的開通將是一種新興的營銷渠道。在微博日常管理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賓客在選擇預訂之前會咨詢一些問題并@酒店官方微博。只是‘微博訂房’現在還需要一個培養期。”第一世界大酒店微博小編汪小姐告訴記者。
酒店業的網絡營銷再度升溫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有越來越多的酒店開始運用社交網絡進行產品策劃和銷售,而此類銷售方式似乎頗受消費者青睞。
汪小姐坦言道:“現在‘織圍脖’成為我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但由于微博的受眾成分相對復雜,無法完全有效區分,所以,在微博上進行有效的網絡營銷,酒店還正在做些探索。我們官方微博已經上線最新的微預訂系統,大家已可以通過微博預訂房間。”
“而今,人們越來越多地運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檢索、交流和溝通,再加上‘80后’、‘90后’客戶群增多,網絡營銷占整個酒店營銷的比重越來越重,份額也逐年上升。”汪小姐告訴記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酒店希望能通過互聯網看到更多的績效,但網絡營銷的完善還需要一個過程。對新的網絡營銷平臺,酒店如何有效地進行市場開發,找準目標市場,還需要不斷摸索。(來源:《蕭山日報》)
(訊)法國互聯網經濟研究機構11日公布的研究報告稱,2011年,法國互聯網廣告業務增長11%,營業額達25億歐元(約合31.8億美元)。
報告還稱,互聯網在廣告業務中所占的比重愈來愈大,成為新興媒體增長的引擎。預計2012年這一業務將不受債務危機影響,仍維持高達8%的增長,營業額將達27.6億歐元(約合35.1億美元)。
研究報告顯示,在互聯網廣告業務中,與搜索引擎相關的廣告業務占42%,超過10億歐元(約合12.7億美元)。互聯網平面廣告展示業務也增長了14%,達到6.16億歐元(約合7.8億美元)。報告認為,2011年法國互聯網廣告業務的增長還得益于網上視頻和社交網絡的迅速發展。在手機互聯網方面,廣告業務增長了37%,達3700萬歐元(約合4705萬美元)。
報告預計,2012年互聯網媒體還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雖然預期歐洲經濟不景氣,各國對互聯網經濟的支持投入也可能減少,但倫敦奧運會和歐錦賽等重要體育賽事給互聯網廣告帶來機會,互聯網廣告業務仍將持續增長。(來源:新華網 編選:)
微博管家云算110億關系數,五大維度剖析電子商務運營效果和商業轉化
隨視傳媒作為首家社會化媒體精準營銷平臺推出微博管家(省略),發展至今,已經積累超過3.6億微博用戶,超過110億微博關系數,透過龐大真實的微博營銷數據形成清晰的微博營銷解讀,并提供新銳有效的行業觀點。
此報告通過研究超過2000家的電子商務品牌在新浪微博的商業轉化情況及數據效果,基于活躍粉絲數、轉評數、提及數等9個指標,從客流情況、客流轉化、官博活躍、品牌提及、客人滿意五個維度綜合評價各電子商務品牌微博運營效果及商業轉化情況,為行業及電子商務微博運營提供參考。
值得關注的是,在微博啟動商業化運作、社會化媒體即將成為新商圈的今天,隨視傳媒《電子商務社會化指數研究報告》不僅是對當前微博媒體平臺的解讀,更是對社會化全營銷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判斷,對企業在整個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起到指引作用。
相關專家表示,《社會化指數研究報告》對當期電子商務行業的企業微博進行了詳細解讀,并提出“社會化全營銷”的概念,同時也提出了社會化媒體未來發展方向,將幫助企業更好地向社會化媒體戰略升級。
觀點一:微博形成媒體屬性新商圈
電子商務類微博多項指標均領先其他行業
《電子商務社會化指數研究報告》指出,新浪微博作為社交興趣圖譜,結合了媒體內容、社交關系、商品的興趣,即將發展成為一個可以和淘寶競爭的新商圈,且擁有淘寶所不能比擬的強大媒體屬性。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底,企業開通新浪微博數超過13萬家,近三成世界500強企業開通新浪微博。其中,電子商務行業比例超過5%,占行業排名第四。微博客流量、客流轉換及官博活躍均領先其他行業。
觀點二:美麗說和蘑菇街的Pinterest模式是媒體而非電子商務
報告研究發現,具備導購性質的美麗說和蘑菇街兩品牌的官微主要是集各商家貨品所長,引發大家關注討論,更具備類論壇的媒體屬性,打造出中國特色的Pinterest。兩家官微包裝各商家優質貨品作為內容,并聯動各商家協同曬單,充分利用微博平臺各個環節,有效通過高質量的博文內容和多樣性的活動,充分吸引并調動網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客流量、客流轉化、官博活躍領先優勢明顯。
目前,兩家企業的活躍粉絲數、轉評述、品牌提及數都遠高于電子商務品牌。其差異并不是源于運營質量及效果,而是營銷目的導致。電子商務品牌以銷售為核心目標,而Pinterest是追求更高的發行量,活躍粉絲數分別達到了172萬和148萬,遠高于其他領先電子商務平均31萬的微博活躍粉絲數。
客流量是提升商業轉化的基礎,通過分析發現活躍粉絲數與日均轉評數呈顯著正相關,每增加149個活躍粉絲或217個粉絲,微博日均轉評數提升1。
觀點三:官博與子賬號間的互動率低,京東商城最高
在同一品牌下,根據需求建立不同的賬號,是很多企業的習慣做法,同一品牌賬戶的互動不僅可以影響到更多粉絲,而且也是增強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方式。
報告發現,在14家受調研的電子商務微博當中,僅有一半微博與關聯帳號進行互動,整體上,品牌內帳號協作推廣頻率較低。
從品牌互動的微博來看,京東商城微博互動次數最高,近90天有50多次互動,美麗說和藝龍旅行網微博互動次數也都在40次以上,銀泰網和攜程旅行網微博互動次數相對較少,少于20次。
觀點四:微博平臺是響應、終結負面信息最好的領地,企業普遍反應較慢
由于微博傳播的即時、互動特性,越來越多的負面信息出現在微博等社會化媒體,也終結在微博平臺上。近期涉及電子商務微博的負面聲音主要針對帳號被盜、產品質量、客服、網站穩定幾個方面。
報告指出,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微博平臺其實是響應、終結負面信息最好的領地,即使是當當網、美團對自身負面微博響應速度也較慢。例如,“當當網帳號被盜,資金被盜用”話題產生5,318條轉發,957條評論,對品牌形象損害較大。
團購類微博負面聲音一直較多,且負面話題多樣。報告認為,一個行業負面信息不斷但是仍在存活,說明人們對于團購類微博的信任度已經降至低點。雖然團購網站的負面傳播力有限,但是會制約行業的長久發展。
觀點五:電子商務行業品牌代言人或微博名人效應不明顯
報告研究發現,關于是否簽約明星做形象代言人,電子商務行業內存在差異,但都會照顧到明星與企業的匹配度。其中,家電、服飾類電子商務企業更熱衷聘請明星做代言人;服飾類會結合自身的品牌定位找青春、時尚明星做代言,如凡客邀請韓寒、王珞丹,夢芭莎邀請范冰冰;家電類更傾向于找幸福家庭夫妻代言,如庫巴邀請文章、馬伊俐。
報告指出,有明星代言的電子商務企業積極與品牌代言人互動,更容易制造引爆點,增強品牌認知和博友參與。但目前,電子商務企業在微博上并未充分挖掘與品牌代言人之間的互動價值,合作形式有待完善。
例如,大多數品牌代言人均會在新浪開博,但電子商務品牌并沒有挖掘品牌代言人在微博上的價值,電子商務企業只有在做某些活動時會主動@明星,但并沒有明星與品牌間互動;其中,藝龍旅行網和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的合作比較成功,主持人何炅、謝娜會主動與藝龍互動,何炅近期與藝龍的活動互動,轉發數均在10萬以上。
觀點六:電子商務行業數據發現
平均每100個粉絲中有59個活躍粉絲;
平均每個電子商務微博有4.4萬活躍粉絲;
平均每個電子商務微博每天發4.6條微博,電子商務微博越來越活躍;
平均每個電子商務微博每天被轉評472次;
每增加149個活躍粉絲,日均轉評數增加1;
在5月底召開的中國首屆微博大會上,艾瑞咨詢集團副總裁阮京文正式宣布:中國微博用戶已從一年前的5300人,增長至今天的2.3億人。6月的另一項《2010年中國網民社交網站應用研究報告》顯示,在所有的社交網站用戶中,微博用戶學歷最高。
微博能聚集起一群“看客”和各種“發言人”,可見難以小覷其群體力量。對于職業人而言,商人看到了微博營銷、媒體人看到了信息源、改革家看到了信息民主、行動派看到了網絡與現實的互動。總之,在信息共享的氛圍里,人們總相信集體智慧的存在。
好消息是:在微博之類的社交網絡中,集體智慧確實存在。當一群人被問到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時,比如說,估計一下罐子里的彈球數,或是某市的謀殺率,個人的估算失誤往往會彼此抵消,平均下來,群體估測的答案常常出人意料的準確。
不過,壞消息是:集體智慧是一種脆弱得難以置信的現象。瑞士科學家近日進行的一項有關群體智慧的新研究顯示,當人們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時,群體智慧可能會隨即變得愚笨無知。
研究人員召集了144位瑞士大學生,安排他們坐在彼此隔絕的工作隔間中,然后讓他們回答各種問題。結果學生給出的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在加總并平均后,與正確答案都極為相近。比如,當問他們蘇黎世的新移民有多少時,學生們估計的中值為10,000。正確答案是10,067。
然后,科學家們告訴研究對象組里其他人的估計數字。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根據組里其他人的反饋調整自己隨后的估計。結果令人失望:估計的區間明顯變窄,人們在無意識地彼此模仿,每一輪的估測誤差明顯增大。
這個實驗的統計結果顯示,當研究人員將其他被試者的想法告訴試驗參與者之后,個人之間的偏見得到了消弭,但群體的洞察力卻產生了很大的偏差。
科學家們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影響效應”,并在5月出版的研究報告中提到,近年來這種效應變得越來越普遍。“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民意調查、Facebook、有線新聞和Twitter的時代。我們不斷地遇到其他人的想法,群體會告訴自己該怎么想,所以,我們將想法‘外包’給了名人、學者、Facebook好友。理想的情況是,媒體和網絡上的各種觀點將完善我們個人的想法,從而轉化成各種思想和集體智慧。可惜,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洞察力和決斷力,都將因此被弱化。”
對于“信息共享難以成就集體智慧”這一點,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埃文斯最近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給予了佐證。埃文斯對過去50年中發表的3400萬篇學術文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盡管期刊數字化后,文章在網上能被輕易找到,但伴隨數字化而來的是引用文章范圍的收窄。由于搜索引擎按照被引用次數排列文章,學者們往往會專注于排在前面的文章,造成對知名度較低的研究的忽視。
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數學家簡?洛倫茨認為:民意調查和大眾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我們對判斷事實的方式趨同,我們生活的時代看似一切皆可得,但我們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可能是在閱讀同樣的東西,忽略更多有用的內容。
越是在信息、科技高速更新的時代,越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抗拒最新潮流的能力。因為,網絡固然培養了新形式的集體行為,但它也會輕易助長新型集體愚昧。當你還在頻繁地刷新微博,被幾個帶V的博主惹得嬉笑怒罵時,可否關了電腦,給自己的大腦一點獨立思考的空間?
近日,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的醫療管理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the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UHS)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該公司的一套醫療軟件使醫護人員的流感疫苗接種成功率從2009年的59%提高到了2010年的77%。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雜志上,該雜志是美國醫療保健流行病學學會旗下刊物。
德國急性腸道病疫情較“另類”
德國漢堡衛生當局5月31日宣布,實驗室的最新化驗結果顯示,近日肆虐德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感染的致病原并非西班牙進口黃瓜。
漢堡衛生部門負責人科爾內利婭當天說,德國有關實驗室對此前已被查出帶有EHEC菌的兩根西班牙黃瓜進行了進一步化驗,結果顯示,黃瓜上攜帶的菌株特性與從德國兩名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出的血清型為O104的大腸桿菌并不相符。由此推斷,西班牙進口黃瓜上雖然攜帶EHEC菌,但它不是引起德國本次疫情的致病原。
美出臺緩解醫療IT人員短缺舉措
2010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分別推出了為期一年和兩年的醫學信息學培訓課程,其目的是緩解當前印第安納州醫療IT人員短缺的現狀。據悉,印第安納大學的醫學信息學培訓課程是和國際上享譽盛名的Regenstrief研究院合作的。最初,這些課程只招收了15名學生。現在,由于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學習醫療信息化,其招生規模已經比原來擴大了50%。
澳洲政府建立心理健康研究網站
近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資助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心理健康研究中心(CMHR)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研究心理健康的門戶網站。
對此,該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非常歡迎政府的舉措,同時也指出希望政府許諾的資金不要變成空頭支票,要盡快落實。
新西蘭推出方便照顧老年人技術
由于新西蘭的居住人口非常分散,同時其醫療資源也有限,因此新西蘭醫療主管機構積極致力于研究新的醫療技術,以便提高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就醫水平和生活質量,同時減少其醫療費用。其中,大部分技術使患者無需住院,待在家里通過創新的醫療設備、軟件以及無線監控系統就可以實現自我護理,這些技術方便了患者在家與病友以及醫護人員進行交流。
蛋白質分子結構難題得到解決
在生物醫學領域,科學家對一些特殊蛋白質的分子結構非常感興趣,并進行了大量研究,不過卻一直沒有取得顯著的研究成果。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Frank DiMaio博士研究出了一個新的、高性能方法,它可以迅速解決蛋白質分子結構長久未解決的難題。
社交網絡有助提高公眾健康素養
當前美國社交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醫療主管機構正在尋求最有效的方式通過社交媒體向公眾傳播健康素養方面的信息,以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些非贏利性醫療機構和社區團體非常熱衷于通過Twitter等社交網絡傳播健康素養方面的信息。
英國網上購藥需謹慎
近日,英國林肯大學教授Mark Baron博士通過研究發現,英國很多網上售賣的藥品成分并沒有被標出,而且很多藥品包含受管制物質,是不允許被售賣的。“網上售賣假藥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患者服用假藥后可能會致命。”Mark Baron博士強調。
3月21日,騰訊推出一款“QQ圈子”試用版功能,開始將觸角伸向了積累幾十年的用戶數據。
“QQ圈子”一經推出,便因為其強大的人脈整合引來眾說紛紜,“QQ圈子太恐怖了,居然幫我找到200多個N年沒有聯系的朋友,還都自動分了組!”。
然而,比起用戶對試用版QQ圈子隱私的擔心,另外一個更值得注意的信號則是:以QQ圈子為起點,騰訊開始史無前例地通過社交整合廣告殺入廣告市場。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公司計劃通過一場社交變革,整合社會化媒體和社交網絡資源,打造一個集用戶、產品、技術和方法論于一體的社會化營銷平臺,并于4月份正式上線。在B2B領域多年來按兵不動之后,騰訊終于在Facebook的刺激下開始了進軍社交廣告的步伐。
當今互聯網領域最主流的商業模式不外乎三種。份額最大的是廣告,實質是基于流量向商家變現;其次是基于流量向用戶變現,游戲和電子商務是其最重要的模式;第三面向用戶直接收費的會員增值服務。
觀察騰訊財報不難發現,其收入中最重要的還是游戲,其次是會員增值服務,與Facebook、谷歌爭相挖掘廣告金礦相比,騰訊2011年的285億元總收入中,廣告的收入只有可憐的19.9億元。
騰訊的戰略轉型,表面上看是為了減輕對日益低迷的網游收入的依賴,更深層的原因則是Facebook通過社交網絡對過去幾年廣告行業的巨大顛覆,已經引發全球范圍內互聯網公司的模仿和跟隨。
2月29日,Facebook在紐約舉辦了FMC(Facebook Marketing Conference)大會,推出了3個為Facebook商家設計的新功能,分別是新的Pages、Reach Generator以及Premium on Facebook。
從廣告營銷的角度去觀察,這次亮點多多。首先,Facebook把Timeline從個人用戶搬到商業用戶,通過Timeline商家可以用最直觀的形式介紹自己的歷史、產品和服務。這也讓商家以更直接、更“個人化”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交流。在Facebook原來的品牌主頁中,左上角只有一個大概185×185像素的Logo,現在則是一個815×355像素的焦點圖,這讓Facebook商戶主頁的展示廣告得以融合了電視廣告和精美雜志廣告的優點。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選擇購買大屏彈窗廣告,用來展示非常精美的廣告圖片。
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則是Reach Generator,以前Facebook品牌廣告的用戶到達率只有16%,雖然和其他廣告平臺相比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但是Reach Generator推出整合了PC和移動端,并且增強了品牌的粉絲與商家的互動機制,讓廣告主的內容展示的達到率提升到了75%。
在增加內容展示的達到率之外,Premium on Facebook這一功能則用來幫助品牌提高曝光度。它主要是讓商家最有價值的內容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地點,它所面向的是所有Facebook用戶而不只是關注品牌的粉絲。依據強大的推薦引擎,品牌商可以利用Facebook側邊欄、用戶的新鮮事和用戶退出的界面,讓精準匹配的廣告潤物無聲,但卻無所不在。
鋪天蓋地的廣告難免引起用戶的厭煩,而Facebook更絕的殺手锏則是讓廣告和內容的界限越來越模糊。Facebook不像以前那樣對明示的廣告單獨收費;企業只要對深受用戶喜歡的內容或廣告購買更多的精準到達。有些內容或許并非是點擊數量最高的,但是他們對特定的高端用戶影響力最強,同樣可以視作軟廣告放在傳播效果更好的廣告位上來使曝光率擴大,到達更多的目標人群。
如今的Facebook的廣告系統真正做到了集大成,不但可以做到平面雜志廣告和電視的品質,也可以做到郵件廣告和數據庫營銷的到達率保證,同時融合了搜索引擎和社交推薦引擎的社會化和搜索廣告的特性。更有創新性的是,Facebook不再人工審核區分是內容還是廣告,內容中決定好與不好不由有品牌決定,而是根據用戶的社交關系精準地傳遞。Facebook只需要給品牌提供最強的展示機制,最好的用戶推薦機制和最有效的推送機制,品牌高下之分就看內容運營和粉絲運營的能力了。有數據表明,全新的廣告系統可以提供比傳統搜索廣告更高的行動轉化率,這對于深陷傳統線上展示廣告千分位乃至萬分位轉化率魔咒的廣告主來講,Facebook這類的社交整合廣告是福音。
這些年互聯網廣告的發展已經從廣告主直接投放的網頁展示到基于長尾的搜索廣告再到社交網絡時代Facebook的內容即廣告,如果說谷歌當年的廣告只是導向一個鏈接,Facebook展示給用戶的廣告則是精準內容——用戶需要的信息、打折券。(來源:《商業價值》)
不過我相信,被有些人稱作“社交商務”的下一場電子商務革命,將利用客戶身份和數據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不論是線下貿易還是在線貿易,歷來都是匿名且非個性化的。現實世界中,當你走進商店挑選心儀的商品,售貨員可不會知道你姓甚名誰,商品一樣,服務過程一樣,連最后的發票也沒什么差別,頂多是金額不同罷了。網上購物時,搜索框和下拉菜單代替了筆和郵購目錄,忠實地執行著購買任務。Amazon及其他網站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正如線上目錄的顛覆性一樣,這些在線銷售平臺的成功也可用幾個縮寫來概括:LTV(lifetimevalue終生價值)和COCA(costofcustomeracquisition顧客購買成本)。
但購物體驗乃至整個消費過程卻是無法用直尺之類的工具來測量的。當一位女士在店里試穿新鞋時,會因為衣櫥里沒有相配的衣服猶豫不決。偶然瞄到某雙正合心意的高跟鞋,又會因為沒有適合的尺碼郁悶不已,要不就是質量不好。這些購物過程中的障礙,心理上的猶豫,買不到稱心如意商品的挫敗感,其實更影響交易的成功。接下來的電子商務革命,正是要掃除這些絆腳石,通過搜集顧客已公開的個人資料和數據了解其喜好,從而創造一個更加個性化的購物環境。
這些數據不僅包括顧客基本個人資料,還包括周圍親朋好友的購物史、顧客偏好的風格、類型、品牌等。據此,零售商能夠和客戶建立起親密友好的關系。當年Sears公司通過郵購目錄銷售手表時,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公司承諾每塊手表至少會準確無誤的走時六年,否則將為客戶提供免費修理服務。和19世紀末的Sears公司一樣,最好的線上零售商如今也作出承諾,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商品(personalization),幫助客戶決定購買何種商品(tools),而且一條龍服務,保證整個購物過程輕松愉快,連售后服務也不用擔心,為消費者免去了后顧之憂(service)。
現實世界中,實體店零售商用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消費者眼球。而網絡世界里,面對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成功的公司必須善于幫助消費者發現最優最適合的商品。有些公司甚至可以根據客戶要求,為其提供獨創或定制的商品。定制珠寶銷售商Gemvara就深諳此道,它為客戶提供高級定制的珠寶,以獨一無二的個性化設計征服消費者挑剔的心。
目前出現了一種有趣的趨勢,一些公司公開要求顧客填寫反映購物傾向和消費選擇的調查問卷。比如ShoeDazzle在有關商品風格問卷上下足了功夫,為的就是用充滿新意的形式摸清消費者的個人風格。他們的管理團隊根據調查問卷的成果建立了一間面向不同顧客的陳列室。這樣的話,即使是第一次訪問ShoeDazzl主頁,系統也可以通過客戶的購買史、喜好、或者朋友的購買史提供完全個性化的服務。
除此之外,銷售男裝的電子商務公司J.Hilburn也采用了風格咨詢師系統,該應用通過回顧客戶的各種尺寸和購物傾向,幫助公司找到最合適的發展方向。因為J.Hilburn的襯衫是可以完全個性化的,所以了解顧客的大致選擇方向就成了提升產品體驗的關鍵因素。不過并非每個應用程序都會有設計師幫顧客選擇商品。BirchBox就是另外一種類型的應用,它幫助消費者找到新式商品,并根據不同的膚色和發型教顧客挑選產品。
當然,更好的服務體驗也是社交貿易所要努力的方向。在售后服務方面,Modcloth就做得很好。當顧客需要換貨時,該公司立即寄出替代商品,從而實現了“快速換貨”,顧客不用等到退回的商品寄回公司就能收到換來的新商品。雖然只是件不足掛齒的小事,但此舉大大提升了公司信譽。
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顧客終生價值,而應該更多地致力于建立零售商與顧客之間的良好關系。只思索著優化終生價值而不從個性化角度為其提供服務只會成功一時,了解顧客的偏好和個性才能成功一世。而且消費者也愿意與商家分享購物體驗,既然互聯網讓我們打破了傳統的消費方式,掙脫了實體店的束縛,為什么不更進一步走近顧客、傾聽顧客、了解顧客呢?相信如果做到這些,電子商務占貿易總額的份額一定會大大增加,讓尷尬的8%不再重演。(來源:互聯網分析沙龍)
《全球社會化媒體營銷行業研究報告》
以下即普萊蒂的評論文章全文:
推特第二季度的用戶增長情況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但是整體而言依然難稱樂觀,成為了遮蔽他們前進道路的陰影。
推特(TWTR)周二宣布,他們的月度活躍用戶達到了2億7100萬,超過了分析師們之前普遍預計到2億6700萬,這一消息也為該股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掀起了漲勢。
可是,當第一感到鼓舞與興奮褪去之后,仔細審視推特拿出的數據,人們的頭腦卻不得不冷靜下來。
推特周二的分析師會議上,最重大的主題由兩個。一是世界杯,一是所謂“未登錄用戶”的新提法。這兩者都與用戶總體成長率有關。推特有意壓低世界杯的影響,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用戶當季增長,這一足壇盛事發揮了重大作用。他們說,世界杯并不是一個帶來新用戶的主要推動因素,只是讓現有用戶變得更加活躍了而已。
推特首席執行官科斯特羅(Dick Costolo)在會議上對分析師們表示:“世界杯確實是推動了人們的參與度——但那是現有用戶的參與度——真正使得新用戶增加的,是我們這一年來努力推動的產品變革。”
盡管如此,科斯特羅在表態中對“未登錄用戶”的增長潛力的重視其實還是說明,公司想要讓人們保持活躍,保持使用他們的服務,依然必須克服不小的困難——現在許多人只是閱讀各種更新,或者干脆就潛水了。
和任何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一樣,推特也希望用戶能夠積極參與,推文,轉發,標注,以及和其他人交流,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根據用戶的所在地區和過去的行為進行有的放矢的廣告投放。
“那些登錄的,積極發推的用戶才是對現有和潛在廣告客戶最具吸引力的用戶群體。”富國分析師斯特布勒(Peter Stabler)在周三的一份研究報告當中指出,對于未登錄用戶的流量,哪怕是折扣計算,他覺得也沒有意義,“考慮到與這些用戶相關的數據品質天然低劣,我們覺得根本就沒有什么將其轉化為利潤的余地可言。”
推特的系統到底能不能像其他成功者,比如Facebook和其13億用戶那樣,轉化為社交媒體的主流形態,這依然是投資者必須弄明白的一個重大問題。等到第三季度的數據出爐,我們就能夠更準確地判明到底是推特自己真的擁有吸引新用戶的強大能力,還是他們不過沾了世界杯的光而已。
Sterne Agee分析師巴蒂亞(Arvind Bhatia)在研究報告當中表示:“我們認為,沒有了世界杯推動的第三季度數據將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根本的趨勢。”
在Papi醬、《十萬個冷笑話》、谷阿莫等“網紅”的帶動下,視頻廣告成為各大社交平臺商業變現的重要形式。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球視頻市場高速增長,在移動互聯的驅動下,“網紅”視頻將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
“網紅”:粉絲效應的快節奏商業變現
6月13日晚6點半,“網紅”Papi醬名為“Papi醬心智造”的淘寶店開張。通過當日的最新視頻給出鏈接地址,約半小時后,店里3款共297件魔獸主題印花短袖T恤全部出售。
與電商合作,只是變現的一小部分:自4月獲得羅輯思維1200萬元投資以來,首支廣告拍得2200萬元的“天價”,身價估值上億。線上線下狂“吸金”的舉動,不僅使Papi醬站在“網紅”前列,更彰顯出“網紅經濟”的巨大潛力。據了解,目前僅新浪微博就垂直化深入運營40多個領域,其中12個領域的月流量超過100億,2015年各領域作者在微博上獲得的收入超過2.5億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網紅經濟”作為互聯網內容的一種輸出方式,顯現出資本對于“網紅”的關注:“網紅”聚集粉絲和用戶越多,越具有品牌推廣的價值,而一些“網紅”的年收益甚至超過2億多元。
IMS新媒體商業集團CEO李檬表示,“網紅”就像上學時代的“校花”,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發展,“校花”變成了公眾的“校花”,從小型被崇拜對象變成廣義上被幾百人、幾千人追逐的對象,使其內容創作和自身具有一定商業價值。
據統計,2015年在電子競技市場,基于“網紅”帶來的交互消費已超過300億元,估測“網紅”帶動的電商市場規模可超過1000億元。“在某種程度上,粉絲在這個社會中,是比存款更具有商業價值的體現。”李檬說。
移動互聯:
從信息平臺轉向社交網絡
目前,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移動互聯平臺是“網紅”誕生和壯大的“主戰場”。互聯網娛樂節目《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會長、主持人馬睿表示,很多網絡自媒體、“網紅”的寄生媒體都是微博、微信、APP,目前變現內容是廣告,但以后還會有直播甚至電商的參與。
“網紅其實和明星沒有差別。未來大家都會有可能通過移動化社交媒體,關注每一個垂直領域自己喜歡的網紅。而任何IP的孵化,都需要渠道加內容。”馬睿說。
推廣內容需要渠道,移動化社交媒體則是其中之重。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發展,近兩年來社交媒體的用戶活躍度呈快速增長。在《90后媒介使用習慣研究報告》中,七成以上的90后平均每天接觸手機3.8小時。
以新浪微博為例,據新浪微博副總裁曹增輝介紹,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每年的活躍用戶大約在1.2億,每個月活躍用戶微博為2.6億,其中91%的用戶每天通過手機訪問微博。
曹增輝說,現在以微博為代表的移動社交平臺,越來越多從一個實時信息網絡平臺,轉向社交興趣網絡平臺。“過去大家關注明星、社會時政,微博成為獲取大量內容傳播和消費的垂直領域。現在排第一位的是美女網紅,微博更多成為人們獲取各領域興趣信息的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微博在內容創作趨向多樣化,內容沉淀呈現多媒體化,逐漸成為一些用戶積累粉絲、資產,實現更多元化商業變現的平臺。
“網紅”視頻:移動互聯新一輪投資風口
近日,全國最早接入新媒體營銷領域的大數據營銷公司IMS新媒體商業集團,注資1000萬元對網紅經紀公司進行特定扶持計劃,為自媒體提供版權保護和渠道支持,并計劃未來3年內出資1億元扶持視頻網紅領域。
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全球視頻市場高速增長。新浪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在移動互聯網的驅動下,視頻可以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網紅’視頻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是市場趨勢的必然轉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視頻成長的信息更加豐富,更適合碎片化的消費場景,而手機大屏、高清移動終端視頻、4G的普及,也讓更多網友的創意可以實現,使用戶在移動端進行視頻消費的動力更加充足,也為段視頻和直播的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
從事這次調查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顯示的最后結果是:互聯網是一項“孤立技術”。在那些每周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5小時的被調查者中,有1/4的人表示他們現在和家人以及朋友們待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或者基本上游離于家庭社交圈之外。
60%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花費在看電視上的時間變少了,還有1/3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用來看報紙的時間也變少了。除此之外,有15%經常使用互聯網的用戶表示,他們花費在路途上的時間養活了;還有25%的人表示,自從自己首次上網購物之后,到現實世界中的商店去購物的次數明顯減少。在被調查者當中,有1/4的人表示曾經通過互聯網購買過商品或者服務。這份研究報告還顯示,用戶使用互聯網的年限越長,每次接入互聯網的時間相應也越長。
這項調查的主要研究員、斯坦福大學政治學者諾曼尼說:“人們花在網際網絡的時間越長,他們與人們的交往時間就越少。”
他還特別指出,網際網絡正在美國和世界范圍制造新的社會孤立浪潮,令人擔心一個沒有人類往來或情感的電子化世界正在形成中。
這項結論當然引起了爭論,因為一些熱衷上網的人士認為:網際網絡培養了可供選擇的電子化關系,也許能替代甚至提升面對面的家庭和社會聯系。
《虛擬社群:在電子化前線占有一席之地》的作者萊茵戈德說:“這不是一種零和游戲。人們的社交網絡并非只限于面對面交往的人;事實上,自報紙和電話問世以來的人造媒體,已使人類的社交網絡擴大。”
諾曼尼過去的著作,主要是對美國人養活參加政治及社區活動的研究。他說,大多數對網際網絡的公開辯論都以侵犯個人隱私為焦點,卻很少觸及網際網絡對人們潛在的心理與情緒的沖擊。
諾曼尼還指出:沒有證據顯示,虛擬社群將為傳統人類關系提供替代品。
他說:“如果我在傍晚6點30分回家,而花整晚時間上網發電子郵件,在隔日早晨一覺醒來,我還沒同妻子、孩子或友人交談。當你把時間花在網際網絡上,你聽不到人的聲音,也沒有人擁抱你。”
關鍵詞:體育媒體 武術運動 社會互動
在體育新媒體研究方面,由新技術發展帶來的媒體變革和理論興趣,進而嘗試具有理論開拓意義的鋪墊性研究,現今已成為體育媒體研究熱點與前沿,在未來一段長時期內,將保持理論與實踐的高吸引力狀態,亦是諸國體育媒體技術與發展的主要競爭領域。社會互動理論能夠運用到武術圈的網絡社交媒體方面,例如臉書等社交網站的行為,以研究系統理論是否能夠證明武術愛好者和利益相關者在網絡媒體中的社會互動行為。社會系統中每個部分的特性并沒有使它變得獨特,系統是依賴于組成部分建構的方式。同時說明了互動方式和互動之間存在的互相依賴。研究結果顯示互動方式出現在系統的輸入、轉換和輸出部分。盡管研究應用了基于控制論管理的系統模型,包含了一個開放式的反饋。這個反饋輸出進入周邊環境,再重新進入輸入。系統中互動模式并不支持反饋環路。結果是系統的輸出部分未能再次進入系統成為反饋體系。反饋有可能并不是通過互動的途徑得到,例如相互作用目標的武術社交微博行為,或是將發件人信息結合到未來收信的微博中,卻沒有互動的情況。我們應該注意系統觀察的時間,僅為8小時。反饋也有可能不是在同一個微博網絡中的人的重要特征。這個領域的研究仍應繼續,最好參與者的范圍能夠更廣,觀測時間能夠更長,以便于觀察參與者或是時間對各種不同系統的影響。
同樣有趣的是,觀察到的網絡互動參加者與剛開始的例子相比,人數很少(占17.9%)。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注意最初的賬戶是從井號標簽使用和提到武術運動和套路名稱的聯合中分化出來的,而不是從其他時間框架之外的互動中分化出來的。這個方法論需要進一步提煉,以保證最有可能獲得武術運動的參與者。關于恢復的技術問題也有可能出現。人們也許能夠讀取武術社交網絡信息,但可能不清楚怎么互動回復。我們不僅要深化在互動方面的研究,同時也要加深對非互動行為的研究,這樣就能夠在更大范圍觀察球隊用戶所在的武術社團。然而,就像前面所說,研究的焦點是在設定時間內觀察到的互動節點。
研究結果有著幾層實際意義。確切的武術社交網絡的存在、連接起來的子網絡,瞄準向目標導向使用武術社交微博觀眾和媒體成員的社會媒體。因此,網絡關注的武術機構的形象被網絡活動影響。從很多方面來說,武術機構都應該懂得網絡的各方面影響。從理解用戶方面,武術機構需要了解哪些人在很積極地討論球隊,利益相關人和這些用戶的性質。這些校友、支持者、武術迷、對手信息、傳統媒體或一些其他分類的武術愛好者。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用戶能代表關鍵目標市場,傳統的武術賽事門票購買或是大規模贈送。可以代表意見領導者,特別是在用戶在網絡中扮演自網絡的中樞的情況中。在所有情況中,了解武術機構中活躍觀眾的組成,能夠幫助機構聯系市場、公關和銷售。
另一個實際意義是對于那些沒有在社交網絡與網絡成員互動,以至于失去對發言人控制的武術機構而言。引用議程設置理論的理論原則說明媒體沒有告訴我們思考的方式,而是直接告訴我們思考的內容,當一個不互動的體育機構處于互動環境之中,例如武術的社會媒體網絡中,會獲得相當多的啟發,并且應該考慮參與網絡用戶的互動,或是僅僅只是提供信息,而非作為武術線上社區的互動成員。通過檢測系統理論在研究使用武術微博作為互動媒體的武術迷的潛力,此研究旨在擴大武術社交媒體文學范圍。研究結果表明存在著可以測量的武術社交網絡,它適應系統理論的原則并為對此重要現象的研究奠定基礎。這種分析局限于那些預先觀察和定義的參與者,因此可能真正的武術成員沒有被包含進分析中。在將來,我們的收集范圍會更廣,收集時間更長,這樣引出網絡潛在的武術成員,并且保證在分析之外的用戶數量是很少的。
進一步的研究應該關注其他武術微博的結構,那些關注在大型武術賽事,例如全運會以及那些關注日常武術迷的行為。武術賽事與媒體之間的互動,例如網絡分析中的信息或觀察武術微博同樣是研究的好方向,這些和互動分析結合能夠呈現更加多方面的監測網絡和信息流性質的方法。此外,關于這個類型的研究應該關注在傳統媒體的議程安排的能力上,在武術社交網絡的限制中控制個人愛好者的賬戶信息。以此觀察這些媒體實體時候嘗試通過武術社交途徑保持對議程的控制。
參考文獻:
[1]黃璐.論體育賽事的內涵[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6): 12-13.
[2]黃璐.新聞媒體建構國家認同的價值發現[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29(1):7-9.
[3]黃璐,李穎,陸艷婕.體育媒體研究報告的網絡資源舉要與分析[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6):60-64.
[4]黃璐.《趕上了網絡:衛報新聞傳媒體育部案例》評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29(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