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1 03:14: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探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新課程標準展開之后,教師加強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在一些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指導之下,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展。但是不同的班級所面對的學生性格、興趣、身體素質等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實踐應用中不斷地總結,完善課程改革的基本形式與方法,從而加強對學生有效性的體能指導,促進其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化,對于體育課程教學來講完善教學改革,不僅僅是為了提升教師的課程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或體能鍛煉,使得學生具備優質的身體素質或精神品質,克服生活或學習中的種種困難,達成自己的課程學習目標。尤其是在我國傳統教育機制的影響之下,各科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關注度較大,對于體育這種不注重理論考試的課程來講,如果體育教師沒能對課程的重要性足夠關注,很容易導致課程教學的盲目性,甚至出現長期的被其它“重要”科目占領學習時間的情況。所以開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加強對學生的運用方法、運動習慣、身體機能的引導與鍛煉,就能保證學生在健康積極的教學目標引導之下,擁有一個強健體魄,更好的完成課程學習目標。
2.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探究舉措
2.1重視對初中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增強其課程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來講其課程學習的基本質量是與學習興趣有著緊密聯系的。所以體育教師需要加強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識與理解,在明確一堂體育課的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將體育課程學習的效果加強,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的積極引導作用,給學生一個主動探究與分析的學習空間。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需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開,了解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內在動因,通過多樣化的課程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積極性與主動性,經過長期的興趣或愛好的指引,就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并獲得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2.2多樣化的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技能
2.2.1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
體育課程也要求初中生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改革期間,教學方法對此進行,能夠促進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知識學習技能。在開展體育課程學習期間,其實就是增進師生交往以及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如果之中課程講解的方法而不重視學生的課程學習方法,學生在課程中的能動性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重視學習方法的影響作用,這樣即便在課外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中,學生也能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合理的學習方法引導,獲得良好的鍛煉或運動效果。其次多數體育運動項目,都是講究團隊或小組的協作的。所以教師對一些集體活動項目教育期間,需要加強合作學習的引導,在團隊配合之中學生更容易明白,自己在運動或鍛煉期間所存在的不足,經過互相促進或改正,就會將自己體育運動的規范性提升。
2.2.2改進現有的課程教學方法
既然要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筆者認為最容易見效的就是對以往的課程教學方法改進,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以及完善。但這并不表示對傳統教學所有的內容都摒棄,其中示范、講解、比賽等方式依舊可以作為現代教育中常見的教學應用形式,在此基礎之上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了解班級學生在身體素質或鍛煉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同,那么學生就會具備主動探究或處理運動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獲得更好、更有效的運動鍛煉。
3.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控教育
每個學生在運動基礎或心理狀況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教師需要因人施教,不能將整個班級的體育課程教育“一刀切”,既限制了體能較好的同學向上發展,也阻礙了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進步。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的將班級學生進行分層,對運動能力或要點掌握較強的同學,鼓勵其在整個班級進行示范,學生具備運動的自信心就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更好的發展起來。其次就是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教師可以適當的放寬對其要求,強調其階段性的進步與發展。
3.1體育教師對學生動作規范引導,注意言傳身教
3.1.1示范動作的規劃性
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期間,對學生進行體育動作示范期間,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階段,將動作示范過程進行設置。為了使學生更加完整的掌握動作概念,可以先將動作示范完整的進行,然后考慮教材內容的設置將動作中的重點進行示范,在對此階段進行示范期間,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運動基礎能力,將動作的示范與講解同步進行,保證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授課節奏。如果學生需要將課程學習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教師也需要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程講解,盡量加大示范引導的比重,而減少理論講解的實踐浪費。此外學生年級高低不同,教師也需要將技術動作分析與課程示范講解的比重區分,并實現對學生的錯誤動作糾正。
3.1.2示范動作的規范性
體育教師給學生示范動作,其動作作為學生鍛煉的依據條件,只有保證準確性才能將課程學習的質量全面提升。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示范動作的準確無誤,學生理解動作的要義與基本概念,就降低了錯誤動作的幾率,經過多次的重復或鞏固就能產生一定的動力定型,避免動作失誤給自己機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教師在開展正確的動作示范期間,也要注意動作的美觀、連貫、節奏等,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教育引導,留下深刻的動作學習印象。
3.2示范位置以及方向
不同的動作示范動作,都是需要根據體育項目或技能的要求進行。教師需要意識到動作示范的位置或方向都會對示范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選擇示范位置可以結合學生的隊形或動作結構本身的特點,在保證安全的基本條件之下,將示范動作的積極作用體現。教師一般都會站在學生的正面,教師的視線盡量與學生垂直,那么整個班級都能看清教師的示范動作要領。之后的動作展現形式或學生觀察動作的位置才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對于籃球、足球這種競技類的體育運動項目,教師可以將防守動作的側面、正面輪換進行,或者使用一些鏡面示范動作的形式,將整個班級的整齊、正確動作加強,使得學生獲得有效的課程指導。
3.3示范時機控制利用
體育課程教育需要一定目的指引,教師讓學生加強聯系,可以根據學生模仿或聯系的實際情況,同步的進行課程指導或糾正動作。對于一些技術性、復雜性較強的動作內容,由于其具備一定的難點或危險性,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的注意動作講解的時機,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盡可能多的選擇學生馬上要進行錯誤動作的時候,這樣學生就會將動作要領明晰,避免不正確的運動方式傷害自身。
4.結束語
我國在推進新課程教育改革期間,需要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應用,提升學生在課程學習階段的主體地位,著重加強其參與性、主動性,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教學計劃或教育分層的引導之下,將體育動作進行示范并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升,進而實現高標準的課程教學目標完成,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秦興波.“體育游戲”教學法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作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2]張寶滿.論新課標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改革[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12-212.
[3]郝永芳.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教育,2016,(12):252.
作者:芮錫明 單位:高淳區漆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