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7 04:27: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美術教育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美術教學模式的重復單一
高中美術課堂上的教學已經形成了僵化的教學模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學校的美術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不符合美術教學的多元化需求。美術這門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實際上有著較高的要求。相關的美術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美術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了解包括文學、哲學、歷史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只有這樣,美術課堂上的教學才不會泛善可陳、教師也才能引經據典,幫助學生建立起優秀的美術鑒賞能力。其二是新課改后,美術教學課程的課時數不足以完成較豐富的教學內容,一部分教學為了完成教學進度,不得已縮短課本外知識的教學時間,使得整個教學模式僅僅局限于課本。但這種教學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又單一的,使得學生容易喪失對美術課程的興趣,也使得整個教學模式容易失去彈性和趣味性。
1.2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
長期以來,在課堂上,傳統的美術教學都是以教師作為主體。讓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主導者掌控課堂,而讓學生作為接收者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整個教學模式是單方面的,教師單方面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不注重學生學會了多少,學生也沒有辦法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個課堂沒有形成一個互動性,而這種雙向的教學理念的缺乏和學生沒有能作為主體的教學現象,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導致美術教學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1.3藝術作品鑒賞范圍和數量難以提升
在絕大部分高中里,學生鑒賞的作品僅僅局限于美術課本中所出現的藝術作品,新課改中所提出的“提升學生欣賞藝術品的數量”的相關要求在大部分高中里只是一紙空文。但若是想學好美術這門課程,學生的藝術作品鑒賞范圍和數量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水準,包括經典繪畫作品、中國畫、西方油畫等等。相關的美術教師需要教給學生進行藝術品鑒賞的方法,學生再通過他們喜歡的藝術作品提升藝術鑒賞的能力,而不是因為自身狹隘的藝術作品鑒賞范圍而導致難以學好美術這門課程。
2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育的發展對策研究
2.1合理利用問題教學法,有效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高中生一般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在心理上更傾向于追求具體的形象事物。因此,想要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并取得更好的美術教學效果,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問題教學法對于解決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重復單一性和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均有著明顯成效。實際上,美術課堂上的問題教學法往往以問題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讓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單一的教學到學生的知識單向傳遞過程,而是根據課本知識和學生能力,把整個教學過程問題化,讓整個教學通過一種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及時提出對教學內容的不理解之處,也可以使得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教學反饋適當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更改,從而使得整個課程能夠取得更優秀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欣賞《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和瓷器》一課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我們生活中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呢?從古至今、這些陶器和瓷器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通過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起得比灌輸式教學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2.2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提升學生的藝術品鑒賞范圍
考慮到美術課程的教學與文化課程相比,并不要太多的板書。因此,利用諸如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是具有明顯效果的。正如上文中所論述的,大部分高中生對于藝術作品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美術課本之中。所以,相關的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引用大量的藝術作品圖片和歷史資料,自身再輔以適當的講解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補充,從而拓寬學生的鑒賞視野,幫助學生樹立起優秀的藝術鑒賞意識。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