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3: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名人成長的故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教學設想】
1.訓練學生“說”“寫”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2.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人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教學過程】
一、導語的設計
同學們,人生有個美好的階段,那便是青少年時期,這一階段是一個人日趨完善的過程。我們中學生正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童年的幼稚已逐漸退卻,大人們所謂的成熟離我們還太遠,于是,花季走來,雨季走來,我們心中的煩惱也就隨之而來。今天,我們就上一節作文課――《成長的煩惱》。
二、學生暢談自己的煩惱
1.教師提出如下兩個問題
(1)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有過哪些煩惱?
(2)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煩惱?
2.學生發言
(1)壓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自己的內心。考試壓力的煩惱是很多學生最大的煩惱。成績不錯的,擔心自己考不到最好,怕父母傷心,辜負了父母的希望。
(2)歡樂肯定有,但煩惱更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讓學生背負了很多壓力,為了讓學生多方面發展,各種培訓、練習等占據了學生很大的空間。
三、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煩惱形象化
要求學生用一種方式,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形象化,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如,煩惱就是鞋子中的一粒沙,雖然小,但卻是路途中的一大障礙。
四、了解名人也有煩惱
當學生把煩惱用這種方式寫出來之后,我在贊賞、表揚的同時,會接著提出新的問題:“煩惱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而至,讓我們小小的心田承載不了這樣的困惑,可是你們知道嗎?世界上許多的名人名家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日子。”這時,我會給他們講愛迪生承載的故事,一代偉人成長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長中的煩惱講給學生聽。
五、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寫作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有新意的安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用活動來激發學生的熱情,讓他們主動去寫作。
【教學反思】
獵德村的主要來歷是根據宋代詩人的楊雄的詩句“耕道而得道,獵得而得德”而來的,“獵德”就是“追求完美道德”的意思。根據獵德村的來歷,結合獵德文化精神內核,在長期的思考和德育實踐中,我校確立了“追求完美道德,發展個性特長”的德育理念。即不斷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四有”新人,使學生全面發展,努力使學生形成個性特長,使學生逐步具有向城市化學校學生的素質和要求。 富有特色的德育理念為我校的德育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文化傳承
1. 實施感恩教育
我校根據獵德村的另一個來歷:有一個姓獵的將軍到獵德村(原稱永泰村)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帶來了很多恩德,為紀念他,村民便把永泰村改為獵德村,以教育后代要知恩圖報、感恩戴德。因此,我校利用這一故事,并以少先隊陣地為載體,圍繞這個理念開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動,分階段推進 “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制定了《獵德小學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總目標》和《感恩教育細化標準》,要求學生對照不同年級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行為規范的養成和道德品質的提高。
2. 建立獵德文化博物館
為了使獵德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我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紛紛走出校門,對獵德源遠流長的歷史進行歸編、文物古跡進行溯源探究,風俗習俗進行研究,名人軼事進行調查,并通過學生、家長、社區人士征集曾經使用過的獵德老舊物,籌建了“獵德文化博物館”。獵德文化博物館不僅是學生校內課堂的補充、學生接受本土文化教育的活動中心,更是對當地文化的拯救和保存,對獵德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很好的引領和反哺作用。
3. 開展特色大課間活動
獵德文體活動聲名遠播:屢獲殊榮、多次折桂的龍舟和醒獅一直是獵德人的驕傲。在這些文體活動中顯示出來的頑強拼搏、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獵德人。學校抓住這一文化精髓,以大課間活動為平臺,大力開展武術、足球、醒獅等體育活動。充滿文化內涵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從中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激發起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自編的“獵德文化文體操”,內含武術、劃龍舟、舞獅等動作,融入獵德文化元素,深受學生的喜愛。
三、文化反哺
學生在學習和傳承獵德文化之中成長,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在體驗中接受教育。反過來,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服務于社區,服務于學校,使獵德文化的精髓得到進一步的內化和升華,實現對獵德文化的反哺。
1.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從2007年10月開始,獵德村改造,為搶救和挖掘即將消亡的獵德文化,充分開發和利用獵德村蘊藏的巨大文化資源,我校3-6年級師生共同研究,確定了“獵德龍舟”、“獵德祠堂”、“獵德歷史”、“獵德醒獅”“獵德交通”、“獵德名人”“獵德端午節”、“獵德中秋節”、“獵德婚喪習俗”、“獵德曲藝社”、“獵德安置區”、“獵德涌”、“獵人坊”等具有系列化和序列化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茶葉幾經浮沉,才會釋放濃郁芳香,碎石在水中經歷無數次翻滾、碰擊,才會形成光滑的鵝卵石,河蚌儲存一顆沙粒,忍受巨痛,才會成就一顆璀璨的珍珠……這些成果,都是經受無數磨煉才得到的。
中國藝術史上“書圣”的王羲之,常常在池邊執著倚案而書,將那池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黑色!那一次次的刻苦磨煉,堅韌而行,便成就了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境界,也成就了一段心無旁騖、專心學書的感人故事?。這正是王羲之在刻苦磨煉中與成功結緣的必然結果
大音樂家貝多芬,忍受了數不清的不眠之夜是數不清的寂寞之苦。原本五彩的世界瞬間悄然無聲,那跳動的音符似乎在瞬間變得沉寂。他,一個把音樂看作生命勝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對失聰之苦??他做到了,雖是無聲,卻仿佛拉近了與心的距離,讓人們感到的是執著于音樂的心在呼吸。?
就是這樣,勇于經歷磨煉,煅造出了一位樂壇驕子!
當一只幼鷹出生后不久,就要經受母鷹近似殘酷的訓練。,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樹梢或懸崖上,然后把它們摔下去,有的幼鷹因膽怯而被母鷹活活摔死。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將面臨著最后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它們那在成長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會被母鷹折斷,然后再次從高處推下,因為堅持到最后的,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在被折斷后仍能忍著劇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死后重生,將能長得更加強健有力。當然,它們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被摔死的恐懼!
并不是名人才需要磨煉,而是種種磨煉成就了名人。
最需要磨煉的是我們,是一些經不起困難的雛鷹,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像雛鷹一樣接受磨煉吧!
自豪。
茶葉幾經浮沉,才會釋放濃郁芳香,碎石在水中經歷無數次翻滾、碰擊,才會形成光滑的鵝卵石,河蚌儲存一顆沙粒,忍受巨痛,才會成就一顆璀璨的珍珠……這些成果,都是經受無數磨煉才得到的。
中國藝術史上“書圣”的王羲之,常常在池邊執著倚案而書,將那池清澈見底的水,變成了黑色!那一次次的刻苦磨煉,堅韌而行,便成就了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境界,也成就了一段心無旁騖、專心學書的感人故事?。這正是王羲之在刻苦磨煉中與成功結緣的必然結果
大音樂家貝多芬,忍受了數不清的不眠之夜是數不清的寂寞之苦。原本五彩的世界瞬間悄然無聲,那跳動的音符似乎在瞬間變得沉寂。他,一個把音樂看作生命勝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對失聰之苦??他做到了,雖是無聲,卻仿佛拉近了與心的距離,讓人們感到的是執著于音樂的心在呼吸。?
就是這樣,勇于經歷磨煉,煅造出了一位樂壇驕子!
當一只幼鷹出生后不久,就要經受母鷹近似殘酷的訓練。,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樹梢或懸崖上,然后把它們摔下去,有的幼鷹因膽怯而被母鷹活活摔死。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將面臨著最后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它們那在成長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會被母鷹折斷,然后再次從高處推下,因為堅持到最后的,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在被折斷后仍能忍著劇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死后重生,將能長得更加強健有力。當然,它們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被摔死的恐懼!
并不是名人才需要磨煉,而是種種磨煉成就了名人。
讀《寒號鳥之死》有感
西山路小學
四年五班
崔藝
在寒假里,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成長的故事》,里面有名人軼事,有經典童話,我讀得愛不釋手。書中有很多意義深刻的故事,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書中《寒號鳥之死》的故事。
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寒號鳥,它住在古老的原始森林中,它有著漂亮的羽毛和動聽的歌喉。冬天越來越近了,別的小鳥都在筑窩,可它卻在炫耀自己漂亮的衣服和美麗的歌喉,全然不顧寒冷冬天的到來。
冬天終于來了,寒號鳥沒有自己的“家”,它被凍得瑟瑟發抖。在夜里的寒風中,寒號鳥不停的說:“哆嗦嗦,哆嗦嗦,寒風凍死我,明天就搭窩。”第二天,太陽暖洋洋的,它又不搭窩。就這樣,在一個大雪的夜里,寒號鳥被凍死了。
寒號鳥之死,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又不去努力奮斗的人,終將一事無成。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人不能只顧享受,要有憂患意識。只要我們心中有了目標,必須盡快付諸于行動。學會珍惜時間,把握時機,從現在做起,踏實勤奮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平凡的人也能獲得成功。
綿延的大運河、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桐鄉悠久的歷史文化,構成了江南水鄉獨特而濃厚的自然人文景觀。這里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有每逢秋季遍布田野怒放的杭白菊;也有留下茅盾、豐子愷、錢君陶等文化名人成長足跡、作品的名人紀念館。
來桐鄉,您可以遠離塵器,游覽千年古寺??福嚴寺,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逛逛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場,挑選幾款價廉物美的羊毛衫;如果清明時節來烏鎮,您還可以游香市,歡度江南水鄉狂歡節,融入江南多姿多彩的傳統民間活動......
當然,到江南水鄉古鎮訪古探幽,首選總是烏鎮游。當記憶中的建筑漸漸被鋼筋水泥包圍,位于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之畔的千年古鎮——烏鎮一定不會令您失望:狹窄悠長的石板路、傍河而筑的民居、雕刻精致的石橋、鱗次櫛比的店鋪,烏鎮猶如一葉古樸的小舟依然停泊在歷史的港灣。
烏鎮不光古樸典雅,而且特產豐富。瞧:民間工藝品藍印花布,樸素大方;甘醇的三白酒,香味實足;美味的姑嫂餅,香甜可口......
假如秋季來桐鄉旅游,您有幸趕上熱鬧非凡的中國桐鄉節,看吉尼斯田野菊海,聽聞今古傳頌的仙子的動人故事,那更是別有一翻滋味在心頭。
節又給這個迷人的享有“百花地面”美譽的桐鄉市,賦予了新的生命。
讀書,可以令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讀書,可以令人快樂。我,就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因為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
讀書是一種享受,并且這種享受并非是很容易察覺。因為在表面讀,即是膚淺地讀,你是感受不到其樂趣,甚至不明白文章地大概意思,何來享受呢?只要你認真地讀,細細地讀,在讀時還可以仔細地思考,結合自己地生活閱歷,把自己放進書本當中去,仿佛自己也成為了書本當中人物,這樣你可以感覺到讀書時一件多么美好地事,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當然,書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可以指使你做任何事情。就在這一段段的文字當中,會使你快樂,悲傷,生氣,后悔,憎恨等心情,讓你仿佛身臨其境。那么,讀書為啥不是一種享受呢?
讀書也是一種快樂。它是一種淺淺的快樂。不會掀起萬般心潮,但是越平淡越持久。讀書的快樂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書上的故事令你感到快樂,也可以是讀完這本書后你增長了知識,使你變得愉快。亦可以是這本書讓你悟出了一個人生哲理,使你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去走自己屬于自己的路。書上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只要你去細細地品味,其樂趣何其多!
讀書亦是一種幸福。所謂幸福并不是這本書所講的內容是幸福地,歡樂的,而是指這本書能夠給你帶來益處。比如說書可以令你增長知識,明白道理,憧憬未來。這就叫做幸福。
書,是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忠誠的朋友。正如一位名人所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對的,書使我增長知識,使我悟出人生道理,道盡人生滄桑的情節。
書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書中的知識你用多少金錢也無法買到。知識是無價之寶,由此看出,書的價值有多高,有多貴!
“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這是法國名人盧梭所說的一句話。是的,書,不僅要讀,而且要“吃”。為何說吃呢?“吃”書的寓意是將書中講到的知識全部吸收并能理解運用,還能把全書的內容含意全部理解,這就是“吃”書。“吃”書的作用往往比讀書的作用高好多,因為只要弄懂書上講的內容,學習才能有更深一層的提高。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句話是莎士比亞說的一句名言。由此可見,多少名人都是喜愛讀書,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所以書是促進你成長的基源。請大家都能多多讀書,吸取其書上的知識,健康成長吧!
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享受讀書的樂趣,快樂健康成長吧!
1993年“小時”創刊的時候,我在杭州市東園小學工作,剛滿25歲的我已經是教了7年語文的“老”教師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小學生時代》,里面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寄小讀者”、“名人小時候”、“太陽花”、“西子姐姐”……這些欄目名稱至今我還記憶猶新。我覺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非常適合孩子們閱讀的雜志,便推薦班里的學生訂閱。我記得當年《小學生時代》每期是0.65元,全年12期,共7.8元,對于那時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7塊多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在我的大力推薦下,全班同學都訂了《小學生時代》。
每周三中午,是我們全班共讀《小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我和孩子們都十分期待這愉快的一小時。我們一起打開《小學生時代》,以小組長主持、組員朗讀、老師點撥等形式共同研讀這本雜志。“寄小讀者”讓我們仿佛與編輯阿姨面對面、輕聲細語地交流,那種感覺如春風拂面般溫暖;“名人小時候”通過名人成長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名人成功背后付出的艱辛,讓讀者肅然起敬;而“西子姐姐”是我們傾吐煩惱、尋求幫助的好“姐姐”,很多同學在成長中遇到的難題,在心理專家、編輯阿姨這些好“姐姐”的循循善誘下迎刃而解;“太陽花”是展示特長學生先進事跡的平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同學們的前進道路增添了許多動力……當然,我們最喜歡的是“小荷尖尖”,每次都能看到記載著同學們點點滴滴的學習與生活、新鮮出爐的童趣作文,這些故事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我鼓勵班里的孩子們積極投稿,經過不懈的努力,還真有幾篇“豆腐干”發表了。看到小作者那自豪的笑臉以及大家羨慕的眼神,我真心為他們感到驕傲,也為自己陪他們共讀了一本好雜志而感覺到欣慰。我們班的孩子從四年級開始讀《小學生時代》,一直到他們小學畢業,可以說,“小時”給了他們太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2004年,為了更加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給孩子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平臺,《小學生時代》成立了小記者團!好消息傳來,孩子們歡呼雀躍,我也十分欣喜。由于工作需要,當時我已調到了省級實驗學校――安吉路實驗學校工作,領導讓我擔任《小學生時代》安吉路小記者站的第一任輔導老師,我與“小時”的緣分更近一步了!為此,我義無反顧地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我配合“小時”的編輯吾斌在校內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優秀的孩子前來報名。記得當年的報名現場十分火爆,通過面試和筆試等層層選拔,最后24名同學脫穎而出,成為二星級記者,還有48名同學成為一星級記者。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孩子們在小記者成立大會上接受主編叔叔授予小記者證時那自豪、快樂的笑臉。為了更好地鍛煉、培養小記者的能力,我定期給他們召開小記者大會,小結前期孩子們發表作品、采訪鍛煉等情況,同時指出不足之處,希望他們再接再厲,爭取更大進步。當年,《教育信息報》的《教師周刊》每個月都有一期“成長”專版,其中的“小記者大本營”、“新聞滑板車”等欄目會定期刊登小記者的活動情況。2005年1月8日,《教師周刊》第4版,刊登了安吉路小記者第一次采訪第三屆小學生成長論壇專家的情景,題目是《練兵的滋味》,記載著19名小記者第一次實地采訪時伶牙俐齒、熱情活躍的出色表現。這份報紙我至今還保留著,成為小記者們最珍貴的回憶。
2013年8月,正值“小時”20周歲生日之際,我受杭州市下城區教育局委派,回到京都教育集團做校長。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舉辦《小學生時代》閱讀活動,要求每個班的班主任能有固定的時間組織孩子們一起品讀“小時”,感受“小時”帶來的無窮魅力,我想讓京都所有的孩子都能和“小時”交朋友,在“小時”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20年了,我先后到過4所學校,在多個崗位工作,但與“小時”的情緣一直在不斷地加深。我愛“小時”, 希望“小時”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精神食糧,祝愿“小時”越辦越好。
一、指導思想
以“一切為了師生的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努力構建書香校園,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創建“書香校園”品牌特色,促進學校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二、活動目的
1、堅持長期開展“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逐步形成錢清鎮中學良好的閱讀氛圍和閱讀傳統,共同創建一個充滿書香與花香、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
2、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組織*容豐富、數量充實,并取好富有特色的名稱,選好圖書管理員,健全班級圖書管理制度。
4、發放《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師推薦閱讀書目》。詳見附件。
(二)、活動實施階段:(3月19日—4月上旬)
以語文課、綜合實踐課為陣地,以班主任為主導,語文教師協助,以學生為主體,掀起學生熱愛讀書的熱潮。具體評比項目:
1、開展“與名人牽手”為內容的手抄報比賽。每班選出1份優秀手抄報,要求8k鉛畫紙,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學校經評選后獲獎作品在宣傳窗展示。
(備選名人:魯迅、冰心、朱自清、、郭沫若、牛漢、巴金、沈從文、汪曾祺、蕭乾、琦君、馮驥才、林海音、端木蕻良、豐子愷、王安石、王維、李白、杜甫、陶淵明、蘇軾、范仲淹、歐陽修、茨威格、海倫凱勒、高爾基、安徒生等)
2、讀書征文比賽。每班選送2篇,每篇字數600字左右。要求打印稿。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
文章主題:緊扣讀書精神、讀書方法、讀書風貌、讀書心得等,重點講述自己的讀書經歷、購書或借書的小故事,回顧讀書對自己*成長的影響,介紹在自己人生失落期間點亮你理想明燈的好書名著。以“我和書的故事”為話題,自擬文題,要求內容必須是自己的親身感受。
3、“我
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每班選出5句。要求打印稿。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
向全體學生公開征集自己的讀書名言。讀書名言范圍指關于讀書方面的用于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名人名句、古典名著的名句名段、自己制定的激勵自己的話語等,經學校評比挑選后將用于展示。
4、“好書共讀”活動。(3.22——)。
5、現場作文競賽(初一、初二年段 第五周,3月17日)
6、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第7周)
(三)、評比表彰階段:(4月上旬)
1、評比各類單項獎和校級“讀書之星” ,學校表彰。
2、讀書節活動成果展示。 錢清鎮中學教務處
2011年3月17日
附:《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師推薦閱讀書目》
《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
浙江少兒 第4屆冰心作文獎獲獎作品集 初中卷
浙江文藝 99個成功育心的經典故事(王菘舟 著)
浙江文藝 特別的貓(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代表作)
浙江文藝 父親的榮耀(法國2*0世紀偉大作家的經典自傳小說)
浙江文藝 母親的城堡(法國20世紀偉大作家的經典自傳小說)
浙江文藝 傳記館:林肯傳
浙江教育 天氣與氣候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教育 地球上的水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教育 天文學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文藝 地球的故事 /【美】房龍 著 陳瘦石 胡澱咸 譯
浙江文藝 熱愛生命 /【美】杰克•倫敦 著
浙江文藝 獵人筆記 /【俄】屠格涅夫 著 力岡 譯
浙江文藝 百萬英鎊 /【美】馬克•吐溫 著
浙江文藝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著
浙江文藝 海底兩萬里 /【法】儒勒•凡爾納 著
浙江文藝 名人傳 /【法】羅曼•羅蘭 著 陳筱卿 譯
浙江文藝
童 年 /【俄】高爾基 著 木雷 譯
浙江文藝 繁星•春水——冰心詩選
浙江文藝 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浙江文藝 培根隨筆 /【英】弗蘭西斯•培根 著 徐樸 譯
浙江文藝 駱駝祥子•月牙兒
浙江文藝 南方有嘉木 / 王旭烽 著
浙江文藝 季羨林散文精選
浙江文藝 林清玄散文選
浙江文藝 朝花夕拾•野草
浙江文藝 吶 喊
浙江文藝 邊城 / 沈從文 著
浙江文藝 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教師推薦閱讀書目》
《教師最關鍵的18項修煉》,《班主任最需要什么—中處教育家給班主任最有價值的建議》
《教師教育轉型研究》,鐘秉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走向新師德》,檀傳寶等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學習:為人的發展》,鄭太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徐斌艷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非智力因素與學習》,燕國材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教育十大基本問題》,金忠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育尋根叢書:過去的教師》,*商友敬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林高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師一定要知道的99個健康細節》,祝墡珠、陳興杰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美]杰弗里•科特勒等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班級生活與公共精神的養成》,卜玉華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聽,這是隊員們在體驗活動中向你發出的召喚。乘著“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的春風,我和隊員們一起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實踐、體驗、感受、領悟,開展了豐富多彩并各具特色的體驗活動。
一. 體驗崗位我能行
隊員們在學校大隊部“自主尋找、自主選擇、自主創設”的宗旨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找崗、創崗、爭崗。我動員隊員們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的特長,覺得自已適合擔任某一職務,都可以參加競選。先“自我介紹”和“我的想法和決心”,自選崗位,競選演講,全體隊員投票選舉,入選者上崗。這些崗位任期一個月、半學期不等,任期滿后,隊員將另選崗位上崗,再競選。在此活動中,隊員們的競爭意識、耐挫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二. 綠色環保我能行
我在少先大隊部除了設立“廢品回收站”、“舊書新用站”以外,還以“雛鷹假日小隊”的名義經常到責任綠地清除草坪里的垃圾、打掃衛生;走上街頭“為城市洗澡”―清除重點大街的亂貼亂畫。我還發出了“設計一句護綠廣告語,制作一個護綠廣告牌”的倡議,王琦等同學設計了“青青的草,怕你的腳”,“別踩我,我也有生命”等構思新穎的廣告語。通過這些體驗活動,隊員們感受到了為社會、為社區帶來清潔,引導大家一齊環保的快樂。
三.社會實踐我能行
“三百六十行,試試你能行”,這是我校體驗活動的一項內容。最直觀的才是最生動的,體驗過的才是最深刻的。孩子們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在“我當一次小老師”的體驗活動中,隊員們分別去了一、二年級。早、午組織學生站排進樓、教會打掃衛生等等,隊員們都積極地爭搶著去做。活動之余,他們紛紛表示“做老師真辛苦,做老師真要有耐心”,“以后我們要保護低年級的小同學”。在那以后,凡是遇到雨、雪天氣,學生提前進樓沒人管的時候,這些隊員們就會主動地到曾體驗過的班級去組織學生、管理紀律,非常認真負責,直到班主任到班。
這些活動讓隊員們獲得了服務他人的真實感受,這些活動讓隊員們在體驗中學會了愛與責任。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體驗教育活動幫他們向前邁了一大步。
四. 戰勝挫折我能行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說明了經受挫折對一個人影響的重要性。困難和挫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五(五)班的王xx,雖然多次登上優秀學生競選的舞臺,但此刻心情還是無比的激動、興奮,只有祝福今天能有好的表現,用以報答教誨我的恩師與支持我的同學。
回想過去的時光,在xx中心小學這個充滿花香、書香的校園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我與同學們一起茁壯成長。我不僅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從一年級開始,我一直擔任班長職務,我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做好表率作用。得到了老師們的信任,同學們的好評。我也因此鍛煉了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在班里,我能團結同學,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帶領同學積極進取,做好同學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
在書香校園里成長的孩子都有閱讀的習慣,我也不例外,我愛好閱讀,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我家從2008年——2011年連續被學校評為書香家庭,我從書中學到的不僅是好詞好句,而且了解了很多名人故事、歷史故事、上下五千年、唐詩宋詞、天文地理知識等,這些知識豐富了我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還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使我在各項作文比賽中脫穎而出。
“勝不驕,敗不餒”是我的座右銘。過去的成績已成歷史,我不會躺在榮譽上睡大覺。如果我競選成功,我不會驕傲,會再接再勵,做好同學們的榜樣。如果落選,我也不會氣餒,會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做到更好。
謝謝大家!
【關鍵詞】鄉土人文;校園文化
隨著當前社會文化的發展變遷,社會文化表現出了淺表化、快餐化、多元化的傾向,隨之而來的各種消極文化首先影響和傷害的是作為未來棟梁的學生們,這與創建和諧社會、追求崇高精神背道而馳。校園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學校發展進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教育效能,它能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視野得到拓寬,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極、頹廢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但是,目前校園文化建設卻存在著表面化和程式化的傾向,突出地表現在過分注重功利主義的目的,忽視校園文化的內涵對學生發展成長的意義,使校園文化成為美化校園、管理學生的附庸,毫無生命活力。
鄉土人文資源來源于家鄉,經過千百年的積淀,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精髓,它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緊密相聯,更易于與學生的成長過程相融。教師充分利用鄉土人文資源的教育功能,可以讓學生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崇高精神的洗禮,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把鄉土人文資源引入校園,以鄉土人文為基點發散開去,拓寬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結合淮安的實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聆鄉之人,學習名人成長歷程,感受成功的苦與樂
根據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學習者可以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而習得新行為。這種學習不需要學習者直接地作出反應,也不需要親自體驗強化,只要通過觀察他人在一定環境中的行為,觀察他人所接受的強化就能完成學習。”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學生缺少生活經歷和經驗,他們的情感、意志、態度等方面絕大部分是受他人的潛移默化形成的。淮安人杰地靈,這里曾孕育了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老殘游記》作者劉鶚、民族英雄關天培、還有當代名人陳白塵、周信芳等。尤其值得自豪的是,一代偉人也誕生在淮安,并在這里學習、生活,度過了12個春秋。我們指導學生以一個淮安名人為一個專題,追蹤名人成長的經歷,并以故事會、公開主題隊會、櫥窗等形式把這些名人的事跡介紹給更多的學生,我們還以名人的姓名命名班級,如“班”、“吳承恩班”等,學習這些名人的奮斗精神、高尚情操,從而在班級里營造一個“今天學名人,明天做名人”的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品鄉之韻,閱讀家鄉山水名篇,陶冶高尚情操
我國傳統審美觀有“比德”說,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說的就是觀賞松柏而思人之氣節。 “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為賦有倫理價值的意象。淮安山清水秀,是江蘇新興的旅游城市。以清河、清浦、楚州、淮陰四區和漣水縣為中心的人文景區,以洪澤為中心的洪澤湖風景名勝區,以盱眙為中心的山水旅游景區。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淮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我們在學校的墻壁張貼贊美家鄉山水的古詩,與詩詞學會合作,建立“詩韻校園”,讓學生在上課前的準備時讀一首詩。在課外閱讀中引入描寫家鄉山水風情的文章,舉辦以家鄉山水為主題的演講、朗誦比賽,還可以舉辦以家鄉山水風光為主題的作文比賽等。在對這些詩篇的誦讀中,學生既感受到家鄉的山水美,又領略了語言的無窮韻味,讓校園洋溢著濃濃地詩香。
三、尋鄉之史,見證家鄉飛速發展,培養建設家鄉豪情
據調查,在學生書籍閱讀的種類中,歷史類書籍排名第三,可見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是濃厚的。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開始的。”淮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產生了“青蓮崗文化”,從上古至今,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盡了滄桑,如今正以更矯健的步伐在飛速地前進。幾千年的歷史,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愛國就從愛家鄉開始,通過對家鄉歷史的閱讀,激發學生的愛鄉情感。家鄉的歷史對學生來說更具體形象、更接近生活,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被隊員接受。我們成立了“尋訪歷史”小隊,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追尋家鄉的發展變遷,感受家鄉在新時代的巨大變化。他們的研究成果通過板報、櫥窗、校報、紅領巾廣播站等途徑傳遞給其他同學,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過去的輝煌與現在的騰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豪情。
因地制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入鄉土人文資源,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勝古跡,那些引以為傲的家鄉名人,那些曾經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對學生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有吸引力。家鄉名人輩出、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這些鄉土人文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把它們引入校園文化建設,無疑給校園文化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一個個巨大的空間,也將給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劉電芝; 論班都拉觀察學習理論的現實意義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04期.
記得剛上學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高年級的同學胸前飄揚的紅領巾老師告訴我們,“她的鮮艷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她是紅旗的一角”。當終于有一天我在鮮紅的少先隊旗下五指并攏高舉過頭我已經知道:這個敬禮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鮮艷的紅領巾將伴隨著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創:鮮艷的少先隊旗指引著我們“學雷鋒、做好事”。
漸漸地,我們長高了、長大了,當這面紅旗的一角被我們鄭重地交給羨慕我們的弟弟、妹妹的時候一面小小的紅旗掛在了我們的胸口,鮮艷的團旗下的優秀青年,成了我們新的學習榜樣。他們激勵著我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預備隊員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朝著這個目標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燦爛的青春。當終于有一天我可以對著鮮艷的黨旗宣誓,我明白,這面紅旗已經從胸前,永遠地印在我的心里。這面心中的紅旗時刻提醒著我:為了她的榮譽奮斗一生。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擔負著教導下代飛的重任擔負著將紅旗傳下去的重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教育孩子們,紅旗象征著希望、象征著光榮和夢想。我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告訴孩子們,革命戰士心中飄揚的是我們火紅的軍旗,告訴他們江姐的故事,告訴孩子們烈士的堅貞不屈無愧于他們對鮮艷的黨旗所發過的誓言和孩子們一起看奧運賽場上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和他們一起為奧運健兒喊加油當看到我們的世界冠軍流下激動的淚水我就問:“為什么大哥哥、大姐姐贏了比賽還要哭呢”小朋友大聲地說:“因為,我們贏了就要升五星紅旗了。原創:多么聰明的孩子啊,我把他輕輕地拉到身邊,在他的額頭上貼上了一面象征獎勵的小紅旗,看到他自豪的笑容,我由衷地高興,我相信:總有一天,這面紅旗也會從他的額頭走進他的心里。
我們從事著平凡的工作,但我們努力干著不平凡的事業,我們確實付出艱辛的勞動但給予我們的回報同樣是很高的。最開心的就是捧回代表先進的各種獎狀、獎旗;最欣慰的就是家長們送來感謝的錦旗,最自豪的就是畢業的孩子們戴著紅領巾來看望教導過他們的老師。我們無比幸福我們更加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因為我們都是紅旗下成長的一代。
每一次,去賽場為中國體育健兒加油的時候我都拚命搖動手中的五星紅旗;每一次祖國母親生曰的清晨我都會迎著朝陽,莊嚴地在窗口掛上一面小小的五星紅旗;我喜歡聽《紅旗頌》、喜歡唱《繡紅旗》;習慣了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的時候心中默默唱著一首歌“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五星紅旗啊比我的生命更重要,這是一個紅旗下成長的青年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