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孫楊個人資料

孫楊個人資料

時間:2023-05-29 17:43: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孫楊個人資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在中國,近年來,自殺已經成為第一死亡殺手,而80%的自殺事件都發生在農村。

作家孫惠芬在新書《生死十日談》中,直面中國農民自殺現狀。她想做的,是深入大地深處、鄉村深處,看見無處不在的傷口,并讓讀者都成為在場者,都清晰看見――城與鄉的差別在縮小,可是鄉村人心里的“城”并沒有牢固建起,物質的傾注,并沒有打開通往他們精神世界的通道。

寫完這本書,她領悟到,這還是一次有關她自己的心靈救贖:不管是農民還是知識分子,不管鄉下人還是城市人,困難都如影隨形,每個人都需要堅韌、忍耐和堅強,都需要信念的力量。

這個年紀我害怕面對悲劇

孫惠芬出生在遼寧莊河一個小村莊。從小喜歡文學的她,幾乎把所有課外時間都用在了看書上,高考時她順利考上了遼寧大學中文系。此后,她成了作家,作品《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

孫惠芬和愛人張申來自同一個村莊。他們居住的遼城距離家鄉青堆子并不遠,節假日總是一同回家。她也常常獨自下鄉去采風,小說一部接一部地出,其中,《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的素材幾乎全部來源于這片自己既熟悉又熱愛的土地。關于農村,有些話題是沉重的,但所有的沉重都不及她后來遇到的一個――農民自殺。

2011年秋天,孫惠芬接到了濱城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授、老朋友賈樹華的電話,對方說自己拿到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農村自殺行為的家庭影響評估、干預。她將帶領團隊去孫惠芬的故鄉,做心理解剖訪談和問卷調查,問孫惠芬有沒有興趣參加。

孫惠芬有些猶豫,經歷了很多,也看到過很多,卻越來越害怕聽到悲劇,害怕面對那些悲傷的人。

張申卻被賈樹華鼓動起來了,他是濱城電視臺國際部編導,當時正在尋找紀錄片選題,這可是他感興趣的一個課題。

于是一個清晨,張申帶著孫惠芬,開車走上了那條熟悉的路,然而,他們明白,這次要闖入的,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曾經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一個瘦瘦的中年男子正一邊扒著苞米,一邊給孫惠芬和其他人講著那天的經過――

“那天頭晌,兒媳婦上河套洗衣裳,把孩子扔給俺老婆看。兒媳婦從來不干活,一干活就躲。俺老婆性急,干起活來不讓勁兒,上園子里打蕓豆架去了,把孩子扔在炕上。俺兒媳婦來家一看,孩子抹了一炕屎,立馬火了,指著地當央的狗罵老東西。俺老婆一輩子沒叫人罵過,氣得問兒媳婦罵誰。兒媳婦本來就要尖兒,哪經得住問,瘋了一樣撲到俺老婆懷里扯巴她衣裳。俺老婆一天三頓飯侍候她和孩子,兒媳婦還沖她動手,一氣之下,就摸出一瓶百草枯喝了。她喝完,怕兒媳婦喝,還把家里所有農藥都倒了。誰知俺兒媳婦看婆婆躺到院子里,嚇得嗷嗷叫,到底在灶屋后窗臺上找來一瓶鹵水,就是點豆腐的鹵水……”就這樣,家中的兩個女人失去了生命,剩下祖孫三個男人繼續生活。

當孫惠芬踏進屋里,環視四周時,仿佛看到美好的往昔與凄慘的現實重疊在一起:掩蓋在一堆零亂的柴草、雞蛋殼底下平坦的水泥地,一炕骯臟的被褥、衣裳底下花色漂亮的人造革炕墊,嶄新的松下電視邊上已經卷曲的婚紗照……

在死去的婆婆的妹妹講述中,孫惠芬得以近距離了解這戶普通的農村家庭,看見深處埋藏的、難以解開的矛盾,“拌一回嘴,小死鬼兒就家去,把她媽搬來一回,她媽一來就坐在炕上叫板,說俺閨女長這么大沒干過活。還給俺姐要電腦,說她閨女愛在電腦上看書。你說說,她什么好樣的閨女,還看書,你能看書考大學呀,嫁咱農村干甚?俺姐也是死要面子,真給買了電腦。俺姐早都不想活了,她覺得和一個兒媳婦處不好叫人笑話,活著沒意思。”

多年來進出鄉村,孫惠芬知道“俺閨女長這么大沒干過活”是現在農村很常見的現象。勤勞的父母不惜代價,給予兒女們自己所能給予的一切。對于女孩來說,不讓她干農活兒,就是做父母能做到的最大給予了。

兒媳婦不干活還不能算致命矛盾。孫惠芬知道,現在農村通常的情況是孩子結婚時,老人竭盡所能,將省吃儉用一輩子的錢拿出來,給孩子在城里買套房。為什么這對年輕人沒有買樓,而是選擇與老人同住呢?

在女人的講述中,家庭的傷口一點點被撕開,“當家的這個老東西,他一輩子沒住上個好房子,非要花錢在農村蓋大房,就那么點錢,在鄉下蓋了,就買不起樓。俺姐為什么同意買電腦,不也是怕虧兒媳婦!”

隨著一陣摩托車響,小臉兒蠟黃的孫子被爸爸載著回來了。年輕爸爸已是滿頭白發,看到滿院子的人,他一聲不吭回到自己屋里,再也不肯出來。女人催促孫惠芬他們快走,說這外甥得了精神病,一天天也不說話,一家人都愁死了。

晚上回到賓館,孫惠芬的腦海里總出現在屋里看到的那臺電腦,與城市有著遙遠距離的鄉村,如何在一臺小小的電腦上,安置一顆青春的心?

在一間凌亂不堪、充斥著酒精氣味的屋子里,孫惠芬正聽一個叫徐大仙的女人講女兒的故事。她的女兒趙鳳,1964年生,19歲嫁給基建工人楊柱。楊柱后來當了工頭,在城里養了一個女人生了兒子,從此再不管家里的老婆孩子。不管不要緊,還把性病傳染給老婆,老婆想不開時觸過電、跳過河,都沒死成,最后喝了百草枯。

母親是個對家事不管不問的“大仙”,父親整日酒瓶不離手,孫惠芬仿佛感受到趙鳳在最絕望時的那種無助。兩次在親人面前自殺,不就是想尋求一絲安慰和關注嗎?孫惠芬感到深深的悲哀。但和父親聊過之后,她卻被觸動了。

這父親是趙鳳的后爸,趙鳳10歲時跟著媽媽改嫁到這里。在這個家里,她有什么事不和媽說,反而告訴爸爸,回娘家夜里往回走都是爸爸送她。爸爸后來得了腰椎間盤突出,不能外出打工,春忙秋忙,就去幫她干活兒。她為供兒子上學,種了十幾畝地。這位父親說,他每次去,女兒遠遠看見他都先躲進屋里,等他進了院門才迎出來,他看到女兒眼窩哭得像滴了豬血。父親一想到女兒的死就喝酒,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她,女兒不想活時夜里回來偷偷跟他講過。送她走時,他猶豫著要不要給女兒點錢,把存折握了一溜道兒,硬是沒下得了決心,因為還要給在城里打工的兒子攢錢買房。他覺得要是能在經濟上多幫幫女兒,她就不會走這條路。

一個少女迷上了刷微博,經常自拍上傳網絡,與粉絲們分享自己的萌照,她還喜歡使用微博定位功能。然而,在現實世界某個黑暗的角落,有一雙迷離的眼睛悄悄盯上了她……

微博曬萌引關注

“我是一個90后女孩,我熱愛生活……雖然,我不是最漂亮的那一個,雖然,我不是最會打扮的那一個,但我希望大家可以給我多一點掌聲與支持!好嗎?”

2012年2月9日,王彤用壓歲錢買了一部iPhone4S智能手機,愛不釋手。當晚,她就用新手機正式開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并在微博上寫下了這么一段心語。

積極上進、性格開朗的王彤,1996年4月出生于廣東珠海,不久隨父母定居深圳。她家境不錯,父母經商,有房有車,把她視為掌上明珠。2011年9月初中畢業后,她考入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因離家較遠,平時住校。長相靚麗的她身高1.62米,學習刻苦。

用上心愛的智能手機后,王彤整天刷微博。但接連數日,她的微博沒幾個人關注。4月15日,她忍不住發了一條微博:“不理我的都是狗,都是丑八怪!”同時,也傳了一張側臉斜視的自拍大頭像,很萌、很天真、很搞笑。令她欣喜的是,她這一“罵”,反倒讓不少網友豎起大拇指稱贊,有人還說她超可愛。漸漸地,王彤的粉絲達三萬多。

2012年6月中旬,王彤的萌照,吸引了一個名叫孟晌的男網友的注意。他很喜歡王彤這種清純靚麗的小蘿莉形象,便關注她的微博,成為她的粉絲,并經常在她的微博上豎大拇指,有時也留言稱贊王彤漂亮可愛。

孟晌1993年3月出生于貴州荔波縣,2009年初中畢業后,到貴州興義當礦工。次年春,他來到深圳一家工廠做工,后轉學理發,并在深圳觀瀾一家美容美發店做起了發型師。

很快,他和美發店一個女孩談起了戀愛。但2012年1月的一天,孟晌卻發現女友背叛了自己。他憤憤不平地質問,卻換來女友漠視的目光:“如果你有錢,可以請我到高檔的餐廳吃飯,可以給我買iPhone,我會心甘情愿地做你的女友。可現實呢?吊絲男,分手吧!”看著女友轉身離去的背影,孟晌陣陣心痛。之后,他跳槽到另一家美發店,并變得沉默。

直到屢屢看見王彤的萌照,孟晌冰封的心才開始融化。那段時間,他工作不順,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刷微博。他通過微博資料知道,王彤與他同在深圳龍華新區,年齡也相仿,他很想與她交朋友。

定位功能鎖行蹤

2012年7月中旬,新浪微博推出手機客戶端自動定位功能,即發微博時會自動添加博主位置信息,王彤立馬開通了。

微博定位讓孟晌感覺王彤很親近,因為他能通過這個了解到她最近去了哪里、心情怎樣。從王彤的微博中,他發現,這是一個家境富有、無比幸福的女孩子,比如,8月30日,她上午去了福田區二號路吃澳門豬扒包,下午又到寶安區某茶餐廳吃芒果腸粉……而這樣的生活,對孟晌來說,是一種奢望。

9月初的一天,孟晌瀏覽王彤的微博時,看到她發了一張在自家陽臺拍的萌照。從照片中,他看出她家裝修豪華。而通過微博定位,他驚訝地發現,她家竟然就在觀瀾街道某高檔小區內。住得如此之近,讓孟晌進一步有了想認識她的沖動。

不久,孟晌把自己的微博個人資料包裝了一下,并理了新發型,拍了幾張酷照。然后,他發了一封微博私信給王彤,表示想交個朋友,卻遲遲沒有得到回復。這讓孟晌心里有些打鼓:莫非王彤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身份,而瞧不起自己?

后來有一次,他見王彤在微博上訴苦:“考試差一分就及格的……”便揣測她這段時間在忙著復習和考試,于是發私信謊稱自己曾去英國留過學,或許能在學習上幫她。

沒想到,這次王彤有了回復,給了孟晌一個微信號碼。他欣喜不已。可是,當王彤向孟晌請教有關學習方面的問題時,孟晌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王彤毫不客氣地在微信上說:“我看你就是個水貨,哈哈……”并發了個嘔吐的表情。孟晌十分尷尬,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

盡管如此,孟晌還是想和王彤見面。可他在微信上約了幾次,王彤都沒有同意。11月3日,周末,他一大早就打開王彤的微博,希望能鎖定她的芳蹤去“看”她。但等到上午10點,王彤才發來一條微博:“我在New Town Plaza(新城市廣場)吃早餐。”他一看微博定位,她竟然身在香港沙田區。

孟晌很受挫:自己每天辛苦打工,一個月才兩千多元,王彤是個學生,卻用起了iPhone,每天變換不同的高檔餐廳吃飯,還經常跑到香港旅游……

“人的差別咋就這么大?她為什么會那么幸運?而我為什么如此不幸?”19歲的孟晌內心開始迷茫,而且,他關注王彤的微博越久,這種不平衡感便越加強烈,甚至,王彤在微博上曬的那些絢麗生活,都悄無聲息地在他眼里,化成了解不開的羨慕、嫉妒。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一次,兩人微信聊天時,孟晌謊稱父親在貴州開礦,家產過億,他初中畢業就被父親送到英國留學,但他對讀書不感興趣,便偷偷回國,用父母給自己的學費,在深圳觀瀾開了一家高檔美容美發店。

王彤對孟晌的身份表示懷疑,嘲笑說:“哈哈,還想在我面前冒充富二代,像你這種吊絲泡妞的爛招,我見多了……”后來王彤還把他從微信好友中刪除了。孟晌萬萬沒想到,他心目中那么美好的小蘿莉,竟如此無情,于是對她的好感變成一種莫名其妙的恨――有錢就了不起嗎?她憑啥瞧不起自己!

微博定位劫殺小蘿莉

第2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陜西省陜南、陜北、關中西線、關中東線共4條線路的1市10縣共計30家基層醫療單位。陜南線走訪了9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西鄉縣醫院、西鄉縣中醫醫院、白河縣醫院、鎮安縣醫院、5所鄉鎮衛生院);陜北線走訪了6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榆林市府谷縣人民醫院、府谷縣新民中心衛生院、延安市子長縣人民醫院、子長縣李家岔鎮中心衛生院、銅川市宜君縣人民醫院、宜君縣彭鎮中心衛生院);關中東線走訪了5所醫療機構[澄城縣醫院、澄城縣韋莊中心衛生院、寺前中心衛生院、高陵縣張卜中心衛生院(精神病專科醫院)、高陵縣灣子中心衛生院];關中西線走訪了10所醫療機構(亭口鎮中心衛生院、南指揮鎮衛生院、長武縣縣醫院、長武縣中醫醫院、鳳翔縣縣醫院、鳳翔縣中醫醫院、寶雞市中心醫院、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寶雞市東風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武縣華仁醫院)。

1.2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組織專業教師分別赴陜南、陜北、關中西線、關中東線進行現場調查問卷的發放和收集,并通過開展座談會、進科室參觀和訪談形式進行調查資料的補充。

1.3調查內容

1.3.1個人基本資料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個人資料,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學歷、畢業學校及畢業時間、所學專業、學位、從事醫療工作年限、職稱、聘用類型。

1.3.2崗位需求的知識情況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需求的知識情況,其中包括基層檢驗人員最需的知識及技能、最常規開展的實驗項目及檢測方法、實驗室質控條件和標準。

1.3.3醫學檢驗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及需求情況調查基本知識:標本采集、室內質控、標本保存、檢驗結果解讀、檢驗方法臨床應用評價、檢測系統的性能評價、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儀器常規故障及分析。基本操作技術需求情況調查:骨髓細胞取材、涂片及染色、交叉配血、光譜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電化學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電泳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技術原理及應用、酶學分析技術及應用、基因擴增技術原理及應用、生化分析儀參數設定及校準。

1.3.4對醫療衛生單位的調查調查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主要儀器設備:分別調查臨床檢驗及血檢室、臨床微生物檢驗室、臨床生化檢驗室、臨床免疫檢驗室等常規儀器。調查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醫學檢驗項目:分別調查臨床檢驗及血液學檢驗項目。調查醫療衛生單位對本校已開展的實驗課程項目,評價調查醫院對學校實際開展的實驗項目的必要性進行調查,主要涉及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檢驗基礎實驗項目、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血液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寄生蟲學檢驗實驗項目。

1.4統計學處理

將調查問卷所得資料應用Excel進行資料匯總,用SPSS13.0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實際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30份,有效問卷119份。

2.2職稱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119名的基層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人員中,100%有技術職稱,其中初級職稱占85.71%,中級職稱占10.08%,高級職稱占4.20%。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職稱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稱構成上與全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初級職稱比全國高1.45倍,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所占比例明顯較低(P<0.05);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稱構成上與全國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初級職稱比全國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高1.13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職稱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2.3學歷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47.06%,大專學歷占38.66%,中專學歷占11.76%。目前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主要以本科和大專學歷為主(占85.72%),其中尤以本科學歷居多。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學歷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學歷構成上變化顯著(P<0.05),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分別增長1.32倍、2.75倍,表明高學歷人員逐漸增多。

2.4年齡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25歲22人,占18.49%;25歲~35歲70人,占58.82%;36歲~45歲15人,占12.61%;>45歲12人,占10.08%。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人員年齡基本呈現正態分布,主要集中在25歲~35歲。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年齡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才的年齡構成雖呈梯形結構,但35歲以下中青年人員比例較高,年齡結構還有待優化。

2.5工作年限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工齡≤5年的人員59人,占49.58%;工齡為6年~9年的人員23人,占19.33%;工齡為10年~19年的人員14人,占11.76%;工齡為20年~29年的人員19人,占15.97%;工齡≥30年的人員4人,占3.36%。主要以10年以下中青年人員比例較高。

2.6崗位需求知識情況統計結果

經調查,基層醫院檢驗人員反饋最多的是缺少質量控制相關知識,占總人數的84.03%,其中15.97%反映最欠缺的是檢驗儀器相關知識,65.55%反映最缺乏的知識為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28.57%反映最缺乏檢測儀器的校準、維護和保養,5.88%反映缺乏檢測技術的系統訓練。

2.7醫學檢驗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及需求情況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問卷反饋基本知識中非常需要項目主要集中在標本采集知識、室內質控、檢驗方法臨床應用評價、檢測系統的性能評價、儀器常規故障及分析。經調查問卷反饋基本操作技術中除基因擴增技術原理及應用在基層較少應用之外,其他檢測技術都為非常需要項目。

2.8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主要儀器設備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基層醫療單位醫學檢驗儀器設備已十分先進,完全滿足檢驗項目的要求,血細胞分析儀和生化分析儀95%以上為全自動,縣級醫院普遍為進口可靠品牌,如貝克曼、日立等,鄉鎮衛生院普遍為國產優良品牌,如邁瑞、優利特等。

2.9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醫學檢驗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目前醫院常規開展檢測項目,日常教學中已經覆蓋,但依然存在實驗課部分手工操作項目在臨床已完全淘汰,即使以單純動手能力培養為目的,也應重新調整實驗內容。

3討論

3.1檢驗及衛生

通過調查結果反饋,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職稱以初級為主,學歷以本科為主,大專次之;從調查人員年齡構成可見,陜西省基層衛生機構檢驗人員年齡結構呈現正態分布,但目前主要以35歲以下中青年人員居多,如何避免未來幾年內檢驗人員的斷層培養,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年輕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優化人員的年齡結構,值得深思。本次調查各條線路各地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普遍提出急缺衛生檢疫方面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是預防醫學專業所不能取代的。目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不同崗位的專業化程度已相當高,幾乎不存在一人從事多個崗位的工作,即崗位之間已劃分明確而固定的界限,因此對衛生檢驗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樣也很大。對檢驗室而言,預防醫學等非專業人才,存在不能立即上崗工作、需崗前培訓、業務提升空間有限、臨床檢驗知識面窄等缺點。而本省到目前各醫學院校并未開設衛生檢驗專業,在新一輪的人才培養及專業設置中需考慮新專業籌建申報的積累工作,為進一步切實培養更適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需要的人才做出一份力量。

3.2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需求

第3篇

學分銀行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體系,不僅需要相關的運行機制、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等的支持,還需要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的支持才能真正有效運行。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在設計理念上應堅持以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充分考慮個性化需求和滿足各類學習成果之間的轉換需求為目標,其平臺架構,既涉及制度設計層面,也涉及技術層面。如何實現不同層級的數據對接和異構平臺之間的數據資源共享以及存儲并管理日漸龐大的用戶信息,并通過云服務實現教育大數據的價值,這些都是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學分銀行;教育大數據;技術架構;云服務;智能網關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5)06―0053―07

一、國內外學分銀行信息管理

平臺研究與建設情況

學分銀行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體系,不僅需要相關的運行機制、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等的支持,還需要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的支撐才能真正有效運行。目前,國內外都圍繞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設計與開發這一主題進行研究。從國內來看,關于學分銀行制度建設、認證框架及其運作模式等研究相對較多,而對于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架構方面研究較少。崔銘香和樂傳永較早探討了學分銀行的運行程 序[1];姚德明等人從一所職校的視角,提出了職校學分銀行管理體系[2];湯書波等人研究了開放教育學分銀行系統功能模塊設計[3]; 彭飛龍對學分銀行系統進行了一定研究[4];陳晶晶和陳龍根等人對基于學分銀行的學習型城市服務平臺建設進行了一定研究[5];鄢小平等人對基于云架構的學分銀行信息平臺設計以及我國學分銀行制度模式選擇和架構設計進行了研究[6][7]。這些研究選擇不同視角和方法,討論了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設計思路,對本文起到了啟發和參考作用。

從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情況看,國內主要有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江蘇終身教育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等。這些平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門戶網站、管理系統和用戶檔案信息庫。門戶網站主要用于學分銀行工作動態、規章制度和運行流程等的展示,并有各種功能的導航等;管理系統包括用戶、機構聯盟和業務流程等的管理;用戶檔案信息庫包括終身學習賬戶和終身學習檔案,提供學習成果的累積、存儲、轉換和查詢等功能。這些都是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需要給用戶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檔案信息查詢,還需要提供相關智能化服務。智能化服務需要有數據來支撐。因此,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還應具有針對各種異構平臺的相關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的功能。

在國外,大多數學分銀行體系的運行,都有強有力的信息化開放服務平臺作為支撐。韓國終身教育振興院(NILE)開發了多層次的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根據其職能架構實現多層管理,主要包括提供相關政策制度查詢、在線學分認定申請、證書核對、學分登記、學分認定和學位授予等功能,并為個人和機構提供專業學習指導與培訓計劃推薦。平臺數據實行多層級管理,并打通各類學習平臺接口,為學分銀行的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服務和保障[8]。英國資格與學分框架(QCF)建有國家認證資格數據庫(NDAQ)、MIAP和SFA的LAR系統[9]。南非資格署開發了學習者檔案數據庫(NLRD)信息系統,它是一個國家資格框架電子管理系統[10]。歐洲學分銀行是國際上發展較早且體系較為完善的學分認證體系,包括學分轉換與累計系統(ECTS)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學分系統(ECVET)。歐洲各參與國或有關院校大多建有信息化服務網絡系統和便捷的學分轉換系統熱線。歐盟設立的“歐洲學習機會”(Ploteus)門戶網站也提供了大量有關教育、培訓和各種學習的機 會[11]。英國學者安東尼?約翰?維克斯[12]和荷蘭開放大學赫曼?博世[13]對這兩個系統做了大量研究。

二、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

設計理念與原則

1. 設計理念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在很多組織中,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已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和核心競爭力。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技術革新,更是思維方式的大變革。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各類教育管理、學習服務模式以及人的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和行為習慣都將受到大數據浪潮的深度影響[14]。教育領域的大數據不僅來源于各類學習平臺上不斷積累的學習數據(包括課程視頻、教案和習題庫等),還包括學習者的行為數據和個人資料。當這些數據積累到一定級別且互聯互通后,教育大數據就形成了。國內外教育界對于大數據與教學結合的看法,呈現出積極態勢。目前,在教育領域,雖然已生成大規模的數據,但由于不同教育機構的數據相互獨立,存在數據分散存儲、結構不統一和數據不完整等問題,使這些數據很難集成在統一的數據平臺中,得不到有效利用。如何將這些格式各異、分布廣泛的數據集成與交互,整合成對教育和學習有價值的信息,正是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最大的價值所在。

學分銀行制度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于終身學習的重要體系支撐。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在設計理念上,應該堅持以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完善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銜接標準、滿足各類學習成果之間的轉換,并實現為個人、企業、機構和教育部門等提供學習教育需求和政策建議為目標。要實現這一功能,就要充分運用平臺中的各類數據,挖掘教育數據中的隱藏信息,提供及時、高效的服務。基于此,在整個平臺的開發過程中,數據架構顯得非常重要,數據架構的合理性決定了后續的數據生態管理。這些都要求系統設計充分考慮用戶需求,結合用戶在相關學習平臺中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對用戶的學習需求、培訓計劃和工作目標等進行設計、評估與指導,提供個性化需求服務與智能化學習引導。

2. 設計原則

首先,要遵循系統安全可靠性原則。安全是平臺建設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平臺的總體設計和安全體系設計要符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要求。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存儲了大量個人身份信息和學習成果數據,涉及大量個人隱私,存在被惡意攻擊和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為了保障平臺的安全,應該對平臺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和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估,要有完備的運行維護及安全保障體系,確保信息的安全。

其次,要遵循開放性原則。平臺要能提供標準化開放接口,支持多平臺接入。學分銀行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更好地連接并打通各級各類教育和培訓間的通道,并提供相關分析與決策。因此,平臺的數據來源需要與各級各類平臺實現數據對接,充分考慮與其他外部系統的接口需要。

再次,要遵循海量數據處理原則。學分銀行面向全社會成員開展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服務,整合各級各類相關異構學習平臺的數據,會形成海量的用戶信息,因此,需要支持海量數據處理。

三、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功能

模塊與職能架構分析

1. 功能模塊分析

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主要包括對外服務、政策宣傳、業務管理和平臺管理等功能模塊。其中,對外服務是最主要的功能模塊之一,要能夠支持對公、對私兩大業務。對公業務模塊主要包括機構資質申請、機構學員學習檔案管理、學習成果認證管理、機構成員學分積累認證、學習成果轉換、教育產品介紹與推薦、課程學習組織與推薦、專業或資格推薦、能力測評及專家引導等,實現為行業、企業等從業人員等提供非學歷培訓證書與學歷教育課程互認服務,為學習型組織提供需求定制服務。對私業務,即個人業務,主要服務于學分銀行個人學習者,管理學習者的個人信息,包括賬戶注冊、終身學習檔案管理、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能力測評及專家引導等。其中,終身學習檔案管理模塊除了能夠提供個人信息及學習成果的查詢外,應能夠綜合分析個人的學習成果、工作經歷和學習記錄等信息,智能化地提供相關專業資格推薦等個性化服務。能力測評模塊主要是通過分析用戶提交的能力測評表并結合專家引導等方式幫助學習者制訂學習計劃等。

通過對外服務所積累起來的各種數據,都會保存在信息平臺的各級數據庫中,系統會根據用戶的學習、工作與成果累積等情況,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不同地區、不同機構的整體教育情況和需求,為行業或個人提供各級各類學習推薦與引導,并為培訓機構提供相關信息,促進資源共享,實現跨區域合作。通過信息管理平臺對外服務完善終身學習檔案庫的建設,實現各級各類教育及培訓成果的轉換,并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及其他各級各類學習平臺之間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結合數據分析提供專家評審與指導等功能,支持最優學習路徑搜索與推送,促進行業需求與培訓信息互通。

2. 職能架構分析

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有從國家層面設計的,如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有從地方層面設計的,如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無論從國家層面設計,還是從地方層面設計,學分銀行的職能架構都可分為三個層級:學習成果認證中心、學習成果認證分中心和學習成果認證點。

學習成果認證中心作為第一級的業務執行機構,主要負責機構設置與管理、標準制定和課程體系建設等頂層設計,并提供學分銀行信息化運行所需的各類評價標準及外部資源,完成綜合性數據分析。學習成果認證分中心作為第二級的業務執行機構,主要完成賬戶管理、部分學習成果認證轉換等業務受理、終身學習檔案建設與管理、網點或機構管理等。學習成果認證點作為第三級的業務執行機構,設立在每個二級認證分中心的下屬區域,其職能是為用戶辦理開戶、銷戶、認證、轉換和學習檔案查詢等業務。三個層級之間的數據庫互通。三層職能架構如圖1所示。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14.jpg>

圖1 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三層職能架構圖

四、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

三層數據架構與云服務管理

1. 系統數據分析

當前,國內外各種不同形式的學分銀行運行支撐平臺,多以學習成果的認定、存儲和轉換為主要功能。隨著業務的開展,平臺數據不斷積累,數據量日漸龐大,但這些數據并沒有真正實現其應有的價值,這些平臺大多只提供查詢功能,很少有平臺能通過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或是為機構提供教育培訓需求與決策分析。我國學分銀行制度建設的宗旨是服務于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通過學分互認打通各級各類教育培訓的縱向銜接和橫向溝通,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基于此,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存儲、積累與轉換,同時,還需要為社會成員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教育機構和企業聯盟提供教育需求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評價模式和數據分析功能 。

如何通過給定的評價模型實現相關教育決策和培訓學習分析,則需要通過挖掘技術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提取和清洗。學分銀行用戶數量龐大,數據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數據具有類型多、數量大和關聯性強等特點,為用戶個性化服務的實現提供了基礎。例如,可利用文本語義的情感分析模型,分析出數據中對學習有促進的或無關的語義,通過定制評價模型對不同維度的學習成果及該用戶或群體所對應的學習行為等相關要素進行監控,通過文本分析、不同維度之間的關聯分析和趨勢分析等技術挖掘數據中隱含的信息,找到與提升學習和促進教育相關的因素,預測學習需求與教育培訓趨勢。

與各異構平臺對接后的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中的數據存在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數據以結構化數據為主,比較好處理,如用戶信息檔案,包括用戶特征、工作經歷和教育程度等;隱性數據多數是非結構化數據,一般以用戶的行為數據為主,包括學員的個人偏好和實時行為等,如學員參與交流互動的情況、E-mail情緒和視頻及網頁的瀏覽情況等,這類隱性數據一般屬于非結構化數據。還有一類數據處于顯性和隱性之間,以半結構化數據為主,如學員能力評估、學習方向分析、學員個性特質分析以及各類提交的表單、證書材料等數據。學分銀行信息系統數據分析結構如圖2所示。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15.jpg>

圖2 學分銀行信息系統數據分析結構圖

傳統的針對學習培訓的評估方法是通過問卷調查,根據預先設定的評價模型,對學習效果與教育需求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到相關結論。而采用大數據分析不僅實時、動態,而且可以通過挖掘數據的相關性實現面向未來的預測,與傳統的相對靜態、預設模型的學習分析方法相比,更加高效和便捷。隨著學習環境越來越數字化,學習評估和學習需求也越來越被量化。從圖2可以看出,和各異構平臺對接后的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包含了來自不同數據源的信息,數據復雜、時效性強且比較全面。從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相應的評價模型和數據分析,使教育培訓的量化評估、個性化精準推薦和學習需求分析等成為可能。

2. 數據架構

數據的集成和整合需要完成數據的抽取、轉換和加載。海量的數據管理與分析、多數據中心協同的大數據管理與分析處理技術以及較高的個性化服務功能,都可通過ETL工具和OLAP技術得到解決。OLAP分析是針對事先擬定的主題重新組織、篩選和轉換數據,統一數據結構,重新整合產生綜合性數據。有效提取、轉換和加載是數據維護的難點。ETL系統模型主要包括數據抽取、轉換、清洗和裝載,是大數據集成和分析的重要環節和核心技術,其關鍵在于為數據分析和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接口。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中應用ETL的目的是將分散在各教育機構和學習平臺中與結構和標準不統一的數據進行整合,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給個人和機構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政府和教育部門提供教育需求分析與決策建議。

數據集成與數據功能對平臺技術要求較高。根據學分銀行三層職能架構,可將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數據集成劃分為三層,通過ETL認證和OLAP分析實現數據架構管理。

三層數據依次是學習成果認證中心數據交換庫、學習成果認證分中心數據交換庫和學習成果認證點數據庫。從第一級到第三級數據的組成分類由復雜到簡單。第一級數據,即認證中心數據,主要包括賬戶信息、終身學習檔案信息、機構信息、認證分中心相關信息、專家信息、證書信息、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信息、課程信息、清算信息和標簽化資源信息等各類數據庫;第二級數據,即認證分中心數據,主要包括分中心部分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信息、分中心終身學習檔案信息、認證點的相關信息以及清算信息等;第三級數據,即認證點數據,該層級以對外窗口服務為主,數據相對簡單,以本地用戶信息和學習記錄信息為主,此外還包括一些開戶、銷戶和認證申請等臨時信息。三層數據架構如圖3所示。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16.jpg>

圖3 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三層數據架構圖

當檔案信息數據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數據可用于OLAP分析以及數據挖掘。通過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后臺統計分析功能,可以按不同層級生成用戶統計報表、存入課程統計報表、存入證書統計報表和轉換學分與課程統計報表等。統計報表是可定制的,并具備相應的分析功能,通過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中的智能報表生成與數據分析功能,可以根據業務需求和主管部門的要求隨時生成各種統計報表,并對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真正實現決策支持。

3. 云服務管理

大數據的管理與分析離不開云計算。云計算的概念雖然出現在大數據之前,但隨著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和價值不斷提升,這兩者就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學分銀行積累和整合了教育大數據之后,如何讓數據更有價值,離不開云計算和服務。

學分銀行業務涉及各行各業,除了高校和教育機構之外,還涉及其他各類學習型組織、社區和企業等,用戶數量龐大,分布廣泛,要求不一,這對學分銀行平臺的架構要求更高。為了更好地實現學分銀行的上述功能,可以采用云計算實現數據服務與管理。基于三層架構的學分銀行數據服務從業務需求和復雜度方面分別需要實現三類云服務:SaaS服務、PaaS服務和IaaS服務[15]。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云服務功能如圖4所示。

(1)SaaS服務。SaaS服務主要面向數據架構中的第三層認證點,這層用戶對業務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投入太大,系統只需提供個人和機構聯盟一些簡單的個性化需求,如開戶注冊、成果的錄入、申請和查詢等基礎功能。在支持用戶完成基本信息添加和學習成果錄入的同時,促進了學分銀行信息檔案庫的建設,實現學分銀行平臺基礎數據積累。這些數據以結構化數據為主。

(2)PaaS服務。數據架構中的第二層級和第三層級中部分對平臺功能要求比較高的機構可以提供PaaS服務,該服務幫助機構根據自身需求快速完成相關環境的開發,在提供功能開發擴建服務的同時,完成相對復雜的數據服務,包括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

(3)IaaS服務。對于部分有特殊需求的機構,平臺提供IaaS服務。該服務為用戶提供功能強大的自主服務,可以實現要求更高的系統擴建需求,用戶可以在三層數據架構基礎上自己完成特定網絡環境及軟硬件部署,擴展本層的數據架構,實現更復雜的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服務。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18.jpg>

圖4 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云服務功能圖

五、案例應用――以國家開放大學

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為例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模擬和借鑒銀行特點,以學分為計量單位,對各類學習成果進行統一的認證與核算,是具有學分認定、積累和轉換等功能的新型學習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平臺總體設計考慮學分銀行系統服務于終身教育體系,與教育部整體信息化建設,包括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各類相關平臺整合對接,形成一體化的國家開放大學的終身教育信息服務體系。平臺設計在延伸韓國學分銀行系統架構理念的基礎上,基于SOA標準,并通過智能網關及開放接口(OpenAPI)實現異構平臺數據的整合,支持分布式部署的彈性支撐云服務應用,充分利用云計算IaaS平臺統一管理資源池,做到按需分配,適應各應用模塊的橫向擴充,靈活應對解決業務量、數據量持續增大帶來的數據管理與分析問題。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總架構如圖5所示,其內容包括用戶層、應用支持層、系統支持層、數據支持層和基礎設施層,外部還有云管理服務及規范標準體系和運行維護及安全保障體系等。

用戶層包括個人用戶、機構用戶和管理人員等。應用層包括對外服務、學習成果認證中心、學習成果認證分中心及學習成果認證點的各類應用。系統支持層包括門戶支撐系統、站群管理系統、統一身份認證系統、CA認證系統、協作通信系統、數據交換系統、文件交換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等。數據支持層通過智能網關將學分銀行三層數據集成架構與終身學習平臺及其他各級各類學習平臺的數據對接,形成一個數據資源開放平臺。基礎設施層包括虛擬化軟件及平臺、各類服務器、云存儲與備份、云計算服務、網絡支撐、負載均衡和接口管理等。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19.jpg>

圖5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總架構

根據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功能需求,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將逐步打通對接各類異構平臺數據,利用智能網關匯聚異構數據的特點,并通過OpenAPI接口實現跨平臺數據對接,真正實現了數據共享,為教育大數據的積累提供基礎。基于學分銀行運行制度本身的特點,使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功能在技術方面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為了實現平臺的各項服務功能及教育大數據的價值,需要解決平臺之間計算、存儲、共享和分配等關鍵技術,因此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涉及負載均衡、數據庫集群和庫表散列、緩存技術、多中心數據同步和多終端自適應等相關技術。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平臺已完成一期建設并投入運行。目前,平臺主要由業務宣傳門戶網站、業務處理工作平臺和社會公眾服務平臺三大模塊組成,以學習成果的積累和轉換為核心功能,綜合各類平臺的相關數據,為用戶和機構聯盟提供服務,并以促進終身學習體系建設為宗旨,實現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的生態運行體系。平臺前期運行以信息檔案入庫和不同層級的數據對接為主。國家開放大學及部分機構聯盟信息作為平臺第一層級的數據已入庫,包括電大在籍生、黨員干部培訓、國培計劃、社區、技師學院以及各類機構培訓人員110多萬用戶信息。作為第二層級數據來源的分中心,如甘肅分中心、長春分中心、青島分中心等和第三層級(部分認證點)的數據也正在逐步對接的過程中。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主頁面圖如圖6所示。

<D:\教育盤\2015年教育\2015-06\06-20.jpg>

圖6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主頁面圖

平臺運行時間短,大數據的形成和異構平臺之間的對接還需要一個過程。隨著平臺的推廣和學習成果的不斷積累,以及各類學習平臺和信息資源的不斷整合,教育大數據的特點與功能將逐步顯現。

六、結束語

我國學分銀行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架構,既涉及制度設計層面,也涉及技術層面。學分銀行的功能特點決定了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不僅要實現自身功能建設,還要實現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對接,實現異構平臺之間的資源共享。因此,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不能單考慮平臺本身的功能架構,還應該充分考慮平臺之間的聯通性與整個系統的可擴展性。

文章基于教育大數據背景,從學分銀行業務功能入手,提出了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的技術架構,并通過數據分析、云服務和智能網關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不同學習平臺之間的數據對接與分析,通過平臺運行逐步實現如下目標:第一,建立“前店后廠”互動模式。各類學習平臺中經學分銀行認定的標準化課程資源可直接為學習者所用,并轉換為標準學分直接存入學分銀行數據庫中,學分銀行可把學習平臺中的這部分課程資源作為學分銀行的產品推送給用戶。換句話說,二者應該形成互動,形成鏈接,形成“前店后廠”互動模式;第二,建立一站式服務模式。學分銀行系統將全體社會成員和機構聯盟提供的用戶信息和學習資源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網絡直接傳送給用戶。學習者通過門戶網站可自主查詢各類信息,使用各類資源,方便、快捷地進行實時信息交互,實現面向學習者的學習成果管理、學習服務管理、個性化推薦和信息咨詢等一體化服務,實現基于網絡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第三,積累教育大數據。通過學分銀行系統不斷整合積累教育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給用戶和機構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為政府和教育部門提供教育需求分析與決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崔銘香,樂傳永. 成人教育建立學分銀行的思考[J]. 中國成人教育,2008,(8):20-21.

[2] 姚德明,基于知識共享的職業院校學分銀行管理體系研究[J]. 科技文匯,2011,(03):157-158.

[3] 湯書波,陳梅艷,李志平. 開放教育學分銀行系統設計方案探討[J]. 電化教育研究,2011,(08):78-87.

[4] 彭飛龍. 終身學習體系學分銀行的原理與技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6-91.

[5] 陳晶晶,陳龍根. 基于“學分銀行”的學習型城市服務平臺建設[J].成人教育,2013,(07):4-7.

[6] 鄢小平. 基于云架構的學分銀行信息平臺設計研究[J]. 中國遠程教育,2014,(05):66-71.

[7] 鄢小平. 我國學分銀行制度模式選擇和架構設計[J]. 遠程教育雜志,2015,(01):

[8] 樸仁鐘. 終身學習型社會與韓國的學分銀行制[J]. 開放教育研究,2012,(02):16-20.

[9] 楊敏,孫耀庭,顧鳳佳. 態勢分析法視野下的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研究[J]. 現代遠距離教育,2011,(2):13-18.

[10] 李建忠. 南非國家資格框架的發展與改革[J]. 比較教育研究,2010,(04):18-21.

[11]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Proposal for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Z].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2008.

[12] Anthony John Vickers.European credit recognition system:a 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A]."Credit bank"and"lifelong learning"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eries report[C].2011.

[13] Herman Bosch.Promote student exchanges by credit transfer and the previous tudy.[A]."Credit bank" and "lifelong learning"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eries report[C].2011.

[14] 張植卿,程鮮彩. 大數據對教育領域產生的革命性影響[J]. 經濟研究導刊,2014,(05):232-233.

[15] 余燕芳,葛正鵬. 終身學習平臺設計與構建――以Web2.0到Web3.0的學習理念變遷為視角[J]. 中國遠程教育,2014,(04):70-76.

[16] 余燕芳,葛正鵬. 終身學習平臺建構的理念與架構――從Web2.0到Web3.0 [J]. 電化教育研究,2014,(08):57-63.

[17] 趙鳳芝,王振雷,劉學爽等. 基于結構的異構數據模型映射方法研究[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3(1):35-38.

收稿日期:2015-01-15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国产一级毛卡片免费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