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9 03:31: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中職德育課信息化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課堂等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課堂都擺脫了粉筆式教學方式,通過微課、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方式不斷涌現,為教學創造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所以本文就結合中職德育課來談談德育信息化的教學模式。
1.中職德育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
近年來,為了提升教學質量,中職學校都非常重視教學的創新工作,鼓勵教師信息化教學,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培養教師更多技能,同時也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1.1信息化教學改變了課堂
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中職德育課教學課堂中,是對傳統的粉筆板報式教學方式的顛覆,這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使上課的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在信息化時代,我們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更豐富的課外資源,老師也不用在苦口婆心的講解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輕松獲取,將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教學,只要學校硬件設備配置到位,就可以實現這種信息化教學方式。
1.2信息化教學改變了學生
據調查來看,這種信息化教學,也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使他們感受到德育課不再是無聊的文字,能根據情境直觀的感受到德育課的魅力,學生和老師也不再依賴于課本上的知識,通過信息化教學,網上收集資料,大大加強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活躍了學生思維。
1.3信息化教學改變了教師
通過調查發現,教師也是非常認可這種信息化教學方式的,通過一系列信息化教師活動比賽,也大大加強了教師的信息化水平,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創新了教學思路,也提高了教學技能,同時幫助教師掌握了更多的教學技能,也豐富了他們的創作空間。所以這得要求老師不僅有深厚的教學功底,還應該熟練掌握信息化技術,學會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懂得篩選教學資料,優化教學策略,學會編排合理的教學任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等。
2.信息技術融入中職德育教學的實踐
2.1豐富教學平臺,拓展教學知識
現代校園里也有很多“低頭族”“手機控”,這些學生喜歡玩游戲、看小說、網聊等,這時中職教學就可以利用這一屬性,在微信公眾號創建中職德育學習的平臺,在平臺設置課前資料、教學資源、疑難問題等,同時開設微視頻等欄目,通過多渠道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學習內容,定期在平臺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新聞、作品、視頻等,這樣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就能完成學習任務,并提交學習作業,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效等。而教師可以根據這上面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機制,這樣也能激勵學生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完成自主學習,此外,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做一些免費的自動學習工具輔助課堂完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動態跟蹤學習情況,讓德育學習更生活化。
2.2開發學習資源,優化教學內容
中職德育課本質上是并不枯燥的,只是傳統的授課方式,導致課堂了無生趣,而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可以充分融入情境,把新聞報道、數據資料、案例分析、音樂視頻等生活素材引入德育課堂,比如在教授一堂“感受道德之美”的課時,我們可以先播放一段勵志感人的小短片OneDay,這是比口頭敘述更生動更傳神的,這時可以讓學生參與拍圖,做一次形象設計,讓學生發朋友圈積贊,這會使學生更能深刻的領悟課堂內容,當然,面對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教師應該進行加工處理,利用剪輯等工具把收集到的資料融入到課堂中。
3.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中職教師不應畏懼改變,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課堂增添色彩,通過設置各種不同的情景化教學,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讓學生成為德育課信息體系的構建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做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所以教師應該以積極開放的心態迎接信息化帶來的機遇,更新教學理念,發揮教師的工匠精神,積極吸收和接納先進的經驗,同時探索出一條適合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出來,打造個人IP,會吸引更多學生認真學習你的課程,為培育祖國的下一代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月琴.中職德育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思考———以《經濟政治與社會》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4(34):217-218.
[2]俞華.論中等職校德育課有效課堂的構建———基于新課改視角下德育課堂現狀與對策的思考[J].交通職業教育,2011(2):14-16.
作者:丁媛 單位:銀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