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0 08:21: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企業會計監督思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監督過程不夠全面
完整的會計監督應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監督。事前進行業務計劃、預測,事中進行活動控制,事后進行結果分析、考核。但企業可能出現忽略事前、事中監督的情況,而把關注點放在事后監督。事前監督能為企業經濟活動提供準確的經濟信息,尤其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快捷、全面。事前監督能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符合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事中監督能對進行中的業務活動進行控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保證經營活動按預定目標發展。
1.2法律法規、監督機制不嚴格
有效的會計監督需有嚴格的約束機制作為擔保。但當前部分法律存在滯后性,企業沒有健全的監督體制作為支撐,沒有較為成熟的法律法規可以參考,導致企業會計監督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使企業普遍存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流程不順暢等問題。同時,不夠明確的法律法規也使企業會計監督難以形成內外監督的理想效果。法律監督機制不嚴格會導致會計監督職能不明確,財會人員在企業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督,責任追究不明確。
1.3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不斷發展,全球化趨勢加強。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對于人才的專業素養以及道德水平的要求也相應提升。以會計人員為例,單純核算型會計已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復合型、管理型會計才能彌補企業缺口,符合未來發展方向。伴隨著“互聯網+”趨勢加強,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對會計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來看,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普遍學歷水平偏低,缺乏崗位再教育,缺乏對外交流經驗。所以會計人員專業素質、道德水準、工作能力都偏低。這就使得日益增長的會計監督要求同現階段會計人員的低素質形成了矛盾。矛盾阻礙了企業會計監督工作順利開展,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1.4會計監督注重形式
法制化建設不斷完善,然而企業在執行會計監督的過程中沒有嚴格落實法律規定,監督程序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科學性。有些財務人員僅憑個人經驗、習慣,主觀決定監督審核方法,使得監督制度無法發揮真正作用。
2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
2.1加快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優良的法律環境能提升會計監督的有效性,為企業會計監督保駕護航。“互聯網+”的環境下,給會計的發展、改進帶來了新機遇,也提出了高要求。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一系列法律法規作保障。首先,要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抓緊修補現行政策、制度中模糊、遺漏的地方,以滿足企業多元化經營的需要。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完善以《會計法》為中心的會計法律體系、會計準則。同時,加大懲處力度,整頓執法隊伍,對于違法違規的會計工作要嚴格懲處。在企業內部加大《會計法》宣傳力度,樹立起《會計法》在會計工作中的權威。使會計人員形成遵法守法的意識,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真實性。最后,完善相關政策,對未出臺的準則盡快出臺,力求條款清晰,界限分明,可操作性強,為“互聯網+會計”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2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企業的會計活動中,會計人員的素質水平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成果、效益水平。因此,要重視培養會計人才。對于會計人員,不僅要提升其專業素質,也要重視其全面發展。首先,要在培訓、實踐中不斷學習,鉆研業務,提高技能,保證自己在業內得到長足進步和長遠的發展。要建立完善的鼓勵機制、競爭機制和懲處機制,來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服務意識,謹慎地處理會計業務。其次,會計人員應具備一定法律意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觀念,提高從業人員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規范職業道德。最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的經濟業務事項不斷出現,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繁雜困難的經濟事項時,保持職業謹慎,從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同時,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高要求,應該加強相關知識學習,掌握互聯網應用技術,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手段,有效地進行會計監督,迎接互聯網時代的挑戰。
2.3完善企業內部監督作用機制
《會計法》明確規定,在企業內部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作用機制。企業內部健全有效的監督制度是會計監督體系的重中之重,它對企業的會計工作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能促進企業健康有效地運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完善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更為重要。首先,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信息、數據方面快速、全面、真實的優勢,將各種監督方法進行有效結合,形成一套規范的監督程序。其次,互聯網給企業的管理模式、經營思維帶來了轉變,企業管理者要加強重視程度,在管理、經營方面作出改革,貫徹落實監督責任,避免徇私舞弊現象,提高企業工作透明度。只有企業內部監督機制落實到位,才能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
2.4加強企業外部監督
要逐步解決企業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僅僅依靠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是不夠的,還要發揮政府、人民群眾的力量。通過政府監督,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既定的監督計劃,審查各單位會計資料,客觀評價各企業財務狀況,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行和市場秩序。政府可以建立網絡公開監督平臺,及時公布監督結果,做到降低成本、信息共享。通過社會監督,鼓勵單位、個人揭露違法違紀行為,為查處工作提供更多有利證據、線索。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相配合,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是實現企業會計監督實效性的重要方法。
3結語
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企業競爭也更加激烈,會計監督作為一項基礎建設性工作,應重點關注。在企業會計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要在合理分析問題的基礎上,給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以促進企業整體效益提高、綜合實力發展,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嬋媛.關于強化企業會計監督問題的思考[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6).
[2]苑朋堯.淺談強化企業會計監督的實現路徑[J].經貿實踐,2018(11).
[3]張琴.“互聯網+”背景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基于會計管理層面的思考[J].財政監督,2016(24).
[4]陳鵬.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建設研究[J].現代交際,2016(15).
作者:武一凡 單位: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