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9 19:51: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教育實習自我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后進生; 有效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4-032-001
在英語學習中,要轉化后進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進生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治病先治本,標本兼治”,所謂“治本”,即排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習動力;“治標”即改進教學方法,從內到外,內外結合,幫助后進生轉化。
為了使后進生得到較好的轉化,筆者在日常的教學中總結了如下幾點經驗:
一、分析后進生的成因
在教學中,需要對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做一下具體的分析。
1.小學教育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為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推行,現在小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后,僅僅通過必要的程序性考試,即可升入初中階段學校進行學習。缺少了優勝劣汰的升學考試,減免了考試對于小學生必要的學習壓力,這就必然導致小學教育階段的某些教育惰性的產生,這里面既有學生方面的問題,也有小學教師方面的問題。進而,在本階段教育過程中,小學生本應該養成的某些良好學習習慣卻不見蹤影。
2.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家長對孩子學習缺乏關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雖然家庭及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極其重要,但事實上,幾乎每一個學困生背后,其家庭與家長,都缺乏對孩子成長的必要關注。對于在校生,其缺乏關注即表現在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甚至不聞不問。孩子(學生)的學習,如果沒有了家長的重視、管理與督促,即會給孩子造成學與不學無所謂的思想認識,其成績自然也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僅僅靠教師的教學管理,對于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來說是很無力的。
3.學生自身良好行為習慣的缺失
對于絕大部分學困生來說,幾乎均在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存在著重大缺失,如上文所舉例之獨立完成作業、考試誠信。其他,如上課時不認真聽講、小動作不斷,課下因為懶惰等原因不會、不愿或不能完成作業,極度貪玩,更加關注學習之外的東西與活動,等等。這樣時間一長,本來正常成長的學生成為“學困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轉化后進生的辦法
1.點燃激情,全力以赴
“激情”,就是要懷著一顆火熱的心,認真負責地對待每項工作,心思用在工作上,不被困難所壓倒,不被逆境所屈服,不為名利所牽累,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叭σ愿啊本褪遣徽摴ぷ髦袝龅绞裁蠢щy,或是標準要求多么嚴格,他都會始終如一、盡職盡責的完成它。
記得在我實習的時候,有一位校長,他對我說:既然做了教師,就要熱愛這個工作,愛你的學生,就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用你的熱情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焰,用你的微笑吸引學生求知的目光,用你的真情打動學生幼小的心靈,用你的語言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就是“激情”。具體來說,激情還能帶給學生直接的影響和教育。每天上課前,我都告誡自己,一定要帶著笑容去上課,學生看到我的笑容,會覺得很輕松,這樣他們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教學效果也很好。我深知,微笑是一味良藥,它能挖掘學生無限的潛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2.充滿愛心,富有耐心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崩蠋煹年柟饩褪且活w熱愛學生的心、一顆不厭其煩的心。有了愛心,面對學生才會多贊揚,多激勵;有了耐心,才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不會無故發脾氣。用愛心和耐心努力使學生處在自由、民主、開放的和諧環境中,在生動快樂的氛圍中,才能陶冶他們的情操,發展他們的智力,提高他們的覺悟,健全他們的人格。
3.優化課堂,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學生英語成績一旦落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上課不集中精力聽講,而且還會在課堂上搗亂,使教學活動受到影響。為了讓他們逐步的喜歡上英語、學英語,我采取了由易到難,由游戲到教學的方法,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這門語言。后進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盡量用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當后進生回答正確時,我總是面帶笑容地說:“very good!Great!”等,他們往往因得到這兩個詞而激動,我也為他們的一點點的進步而興奮不已。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就會因自信,因點滴的進步而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后進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為了延長后進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常結合課些游戲,播放動畫,用視音頻進行教學,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課堂上將優等生和后進生搭配起來,采取小組合作式活動訓練,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調節他們的情緒,激發他們的情感,培養團結協作精神,讓后進生在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4.超越平庸,挑戰自我
關鍵詞: 大學生 朋輩心理輔導 模式
朋輩心理輔導(馬歇爾夫,1981)是“非專業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督導向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1]。朋輩心理輔導不同于專業的心理輔導,它是同齡人(朋輩指的是朋友或同輩)之間開展的為他人提供心理幫助、支持和關愛的互助活動。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是專業心理輔導教師的有利助手,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但在模式的探索過程中,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宏觀探索上[2-3],對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培訓、考核,以及督導方面具體實施過程的探討還比較少。本文將針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建立的具體程序問題進行探討,為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必要性
有學者曾對1340名大學生進行過調查,題目是“在你遇到煩惱時,會選擇哪種渠道尋求幫助呢”。有66.5%的同學選擇向朋友傾訴,15.3%的同學會向父母征求意見,7.1%的同學會選擇專業心理輔導,4.5%的同學會向老師征求意見。由此看出,大學生遇到心理困擾時,首先求助的對象是他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4]可見,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要。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多校區合并的形勢需要,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多,校區面臨分散、專職心理老師配備相對不足等問題,傳統的心理咨詢方式形式化、單一化,只能針對極少數自愿前來咨詢的學生起到暫時的輔導效果,但學生一旦又出現心理問題時,心理老師還是難以及時發現并及時進行干預或輔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明顯不足,已無法滿足全校大學生多層次的心理需求。而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友情效應、時效性強、簡便易行的特點[4],朋輩心理輔導便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專業心理咨詢和輔導的一種重要補充,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建立勢在必行。
二、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建立的程序
(一)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
在選拔前首先要開展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招生宣傳,在海報或通知上將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素質要求、考核標準、考核方式、培訓目的、工作職能、報名時間地點、培訓所需時間、培訓要求、培訓費(象征性收?。┑纫灰涣谐?,使報名學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數。
由于朋輩心理輔導員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素質要求很高,一般可采用先選拔后培訓的模式,即先通過一定程序的考核(主要是通過小組面試),將符合考核標準的同學留下來培訓,培訓結束后,再經過一次考核,選出符合標準的同學擔任朋輩心理輔導員。
一般可以一個二級學院為試點來開展,一年舉辦兩期(每年的三四月份與九十月份)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和培訓,再推廣到全校范圍內。借鑒香港浸會大學朋輩輔導員訓練計劃和崔建華教授實施的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計劃的經驗[5],高??赏ㄟ^學校學生工作處或二級學院下發招生海報或通知,由學生自愿填寫報名表,報名表除個人資料外,同學還要列明參加朋輩心理輔導培訓的原因及自己具備的條件。然后,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協助二級學院輔導員老師完成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個人面試,在選拔中主要考慮以下標準。
1.幫助他人的動機和參加培訓活動的目的。2.適應社會的能力。3.擁有健康的心理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5.社交技巧。6.解困技巧。7.能否抽出時間參與培訓及有關活動。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成績必須在及格以上。
最后對符合標準的同學張榜公布錄取結果、培訓時間地點等信息。在錄取時也應盡量考慮到不同的專業或學科、不同的年級或地區、男女生人數平均等。
(二)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
培訓和考核是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重要前提??衫弥苣r間,培訓主要有六大方面的內容,加上開始與結束兩次共安排主題,如表1,每個主題4―6課時,總共約30―50課時,培訓均在多媒體教室里進行,且有活動桌椅,以便團體小組活動和共同分享。
表1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的主要內容
在培訓時要注意:1.在培訓大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及其輔導時,要注意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心理問題,培訓內容要有彈性;2.要注意讓學員撰寫個案報告和學習體會,以便于檢查培訓中的收獲,以及對今后工作的思考。學員在完成培訓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實踐操作內容及其他指定活動(如自我成長分析報告)后,考核合格就可以頒發《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結業證書》和上崗胸卡,在胸卡上加蓋印章,同時召開結業儀式,合影存檔。并通知所在二級學院,學員可持證參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工作或活動。
(三)考核
針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在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期間,會出現情感枯竭、缺乏熱情、情緒低落、工作有壓力等現象,對上崗的朋輩心理輔導員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考核體系,這是朋輩心理輔導員個人成長與保持工作熱情、保障隊伍穩定與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1.建立考核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指標體系
考核指標體系主要是圍繞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和思想情況來定性定量考核,如心理輔導效果如何;職責分工是否明確;工作內容是否清楚到位;工作程序是否明了,能否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個人成長情況;在培訓、例會、工作記錄、信息反饋等方面來考核。一般,對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管理與考核要有專人(最好是心理培訓教師)負責、定期檢查,以便定期進行評比表彰。
2.定期進行評比表彰
每學年要進行一次評比表彰,通過評比獎勵本人,激勵他人,帶動大家的工作熱情。評比形式要注意多樣化??筛鶕ぷ鞣止け憩F的不同而設立不同的表彰稱號。如:“優秀班級(或宿舍)學生心理保健員“、“優秀學生心理健康信息員”,對有突出貢獻的還可授予“最佳學生心理輔導員”稱號。亦可設單項稱號,如:“最佳接待員”、“最受學生歡迎的貼心人”等??己思氨碚媒Y果都要及時通報各二級學院。評比表彰要與學校的獎學金、評優等掛鉤。
(四)專業督導
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朋輩心理輔導員仍需不斷學習提高、不斷加強鍛煉、定期不定期地接受專業督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專業督導可以通過專業老師團體督導,朋輩心理輔導員小組自身督導,以及個人自我督導的形式來開展。專業心理老師可定期舉行團體督導以解決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擾,幫助其澄清、面對、分析和提升。朋輩心理輔導員小組也可定期舉辦小組成長訓練營,學習最新咨詢技術、探討疑難個案、專業心理老師做講座等來督導。自我督導是每一位朋輩心理輔導員定期學習、自我總結和自我反思。自我督導對自身成長、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有重要意義,它是朋輩心理輔導員提升的最主要途徑。
(五)建立朋輩心理輔導的四級工作網絡
經過選拔、培訓、考核和督導,學校就組建成由“校學生工作處―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二級學院黨團總支、輔導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級工作網絡組織。校學生工作處主要行使其全面統籌和行政治理職能;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主要發揮其專業咨詢和對學院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與督導功能;二級學院黨團總支、輔導員主要是面向本院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并主動與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的教師合作,給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的學生以及時必要的幫助;通過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員,廣泛開展心理知識宣傳,在同學與二級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及時發現同學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充分發揮朋輩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預警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建設成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素質較高、反應及時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隊伍。
三、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建立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建立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以待進一步完善朋輩心理輔導模式。
1.心理輔導老師的專業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
2.培訓內容所覆蓋面廣,應根據培訓效果評估結果不斷調整培訓的重點內容;
3.可考慮進行崗前實習環節;
4.考核指標體系要建立相應的管理考核制度,使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制度化、經?;鸵幏痘?/p>
5.督導自身的過程還應建立客觀的評估指標。
參考文獻:
[1]許素萍,呂冬詩.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交往?互助?成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0.
[2]蔡瑩,楊雪龍.朋輩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5):42-44.
[3]張泉,賈楠.朋輩心理教育模式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31,(2):108-110.
[4]顏農秋.朋輩心理輔導理論與技巧[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6-9.
[5]崔建華,李石,蘇兆成.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