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0 05:10: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美術教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美術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而傳統教學重講解,輕示范;重視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忽略了學生美術技能的扎實掌握和繪畫方法的學習運用,造成美術課堂示范教學的缺失。所以,美術老師應認識到示范教學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傳授需要教學示范。
(一)因材示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示范教學過頻或過淡,忽略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師對每一個步驟演示講解,學生觀看熟記,這就帶來了相對的缺陷:部分學生在創作時容易受教師示范的“定勢”,使得自己創作的作品沒有很強的“原創性”,更多的是教師作品的“影子”。這樣過于頻繁地示范只會使學生依葫蘆畫瓢,形成思維的惰性,而且也會讓學生的作品風格單調劃一。學生缺乏運用遷移的方法,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嘗試藝術的表現方法,也就無法在美術創造行為的表現過程中發展個性和氣質,創造新的作品。美術課雖然是技能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與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二)示范教學流于形式,忽略學生的學習效果
美術課堂示范教學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它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操作的動作要領,啟發學生形象思維,鍛煉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美術教材呈現在欣賞者的面前是靜態的,無論教師的解說多么仔細,步驟多么詳細,都不如教師的示范能解決技法學習上的難點。通過示范,使其產生表象,進行形象思維,最后掌握知識技能。例如,講解《水墨畫—動物》時,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一些筆墨技巧,而這最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學生通過示范的學習,初步發現了一些創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筆墨技巧,并躍躍欲試。這時,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地體現,自然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會把學習當作樂事,最終進入到會學和樂學的境界,美術教學的良性循環也會因此建立起來。
(三)示范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講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須根據教學任務的實際需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用。示范是教學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為示范而濫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它時,才恰到好處地選用示范手段。如果遇到較難的內容或者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學習內容,教師不妨試著帶領學生學習。例如,初學水墨畫,教師可以從構圖開始,對造型,對線條、墨色的處理方法一一示范講解,學生看得明白,學得真實,能較快的掌握技法。同時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創造美的活動。高年級的學生無論質疑、解疑能力,都比較強,他們思考問題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師只需根據教學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設計、構圖等方面略做點撥即可。“教有法而無定法”,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學示范的創設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美術教學中良好的教學示范創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擴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逐步學習創作和設計的方法。
(四)示范教學應具有啟發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示范的范圍應該確定為以具有普遍規律或程式的技法訓練示范為主,而具有創意性探索性的創作過程就要偏重于啟發和引導,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節剪紙課上,課堂中有兩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師快速地折剪,展開后變成一個雙喜字;第二次是教師快速地將雙喜字上下的兩個口字進行了變化,簡簡單單的“笑臉”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課題,引起興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啟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示范簡單而典型,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觀、形象的示范作用。這堂課的示范就完整的融匯于整節課中。美術課堂示范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掌握知識,并發展能力。在上述這個案例中,教師在關鍵處示范,千方百計地把擬訂的教學目標變成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積極主動的學,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就找到了結合點。適量適度的示范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曲徑通幽”的效果。教師的示范賦予課堂于“形”,學生的創作賦予課堂于“神”,神形兼備,方為上品。
(五)不能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削弱教師的引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并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如果誤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做主,自己學習,那就削弱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二、結語
關鍵詞 美術 教師專業 途經 調研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A
Development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pecial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ers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ers in Four Countries in Longnan
LIANG Surui
(Art Department, Gansu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Longnan, Gansu 742500)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o develop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scientificlly, further promote the pac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has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art; teacher professional; way; research
1 教師專業化的內涵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專業上具有自己特殊的專業要求和專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基本含義是:
(1)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2 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
2010年,我們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我市普通中、小學實施新課程情況調研和城市中小學藝術師資隊伍建設情況調研。
2.1 我市普通中、小學新課程美術學科實施情況調研
(1)基本情況:2010年7月11日至8月27日,以武都、成縣、徽縣、康縣等一區三縣為調研樣本地區,每一地區以市級示范高中、城市普通高中、農村普通中小學三所不同層次的學校為樣本校,采取聽匯報、座談、聽課、問卷、實地考察等方式,對中小學新課程美術學科的實驗情況進行了調研。調查中,聽取了四個區、縣教育局主管副局長對本縣、區中小學新課程實驗情況的匯報;與各縣教育局相關人員、校長代表、教研員座談交流;聽樣本校美術課40節;回收教師問卷120份;與美術教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26次,參與教師150余人。
(2)新變化、新成績。教師觀念,角色發生了明顯變化,專業水平不斷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師隊伍較為穩定,數量上基本能滿足教學需求;參與培訓情況良好;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活躍;美術課堂上發生了可喜變化。
(3)存在的主要問題:未按國家課程計劃開設美術課;美術學科教師數量不足,分布不均;美術教學課開設圖有虛名,列在課表上,部分學校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教學資源嚴重缺乏;美術教育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場地、設施、設備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美術教師待遇較低。
2.2 縣域中小學藝術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1)地域差異性較大,發展不均衡。城市優于農村,縣鎮地域優于鄉鎮地區。(2)各學段教師配備不合理。普通高、初中美術教師數量基本達標,在局部甚至富余,而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師非常缺乏,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的開設流于形式。(3)美術教師專職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在一些普通中、小學,部分美術教師擔任行政、和非專業課的情況較為普遍,課程教學處于閑置或半閑置狀態。在廣大農村學校,美術教師往往都是由非學科或特長教師以及學校行政人員兼任。
3 促進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與對策
(1)爭取每年能舉辦“全市中小學美術教師繪畫、書法作品展覽,搭建教師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美術,作為一門技能性、經驗性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效果。因此,在重大節慶或每年舉辦(下轉第209頁)(上接第168頁)全市中小學美術教師繪畫、書法作品展覽,其目的:一是增強教師自身的專業意識,提高專業水平;二是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同時,也是全市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
(2)舉辦全市中小學美術教學競賽暨現場觀摩研討活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新課程學科教學研究不斷走向深入之際,為了給廣大教師搭建學習、展示、交流的平臺,每年定期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美術教學競賽暨現場觀摩、研討活動。激勵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和競爭意識,通過教學競賽活動,以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具體實施中,在教學內容上,在充分理解新課標和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能靈活處理教材,注重學生的可接受性和實效性;創設情境。設計中心話題,組織討論交流等,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平等自主地參與到美術學習中來,注重學生的個性表達。
(3)開展課題研究和論文評比,搭建科研創新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平臺。定期開展一年一次的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主題教學論文評比,旨在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是:有一部分教師平時不開展教學研討,更談不上科學研究。只有到評職稱時,才想起要寫篇論文,其質量可想而知。近幾年,我市雖有多篇論文、作品在全國獲獎,在國家級權威雜志上發表,可縱、橫相比,仍有差距。應鼓勵、并嘉獎高水平、高質量作品問世,為繁榮隴南經濟社會,使隴南走向全國而努力。
(4)鼓勵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術》教材豐富教學內容。今年由隴南師專承擔的“隴南萬名教師培訓”中,由張永權等主編的《教學簡筆畫》在培訓期間,經廣泛使用在培訓學員中得到極高的評價,收到良好的效果。
(5)以課題項目抓科研。諸如:《新課程理念下的義務教育美術教學評價研究》,如何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美術學習和課堂教學發展進行評價作為主要研究內容。成果包括《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方案與操作辦法》(包括具體的評價指標)、《學生美術素養綜合測評方案》、《中小學美術教師發展性評價指標》、《美術作業評價方式與操作細則》等幾大方面。有的已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有的成果在省級教研活動上作交流,與大家共享;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轉化為教學資源,正式被所在縣區教研信息網采用并廣泛推廣試用。一批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正逐步提高,一批“研究型”的教師正在逐步形成。
(6)加強中小學新課程教師培訓,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按照隴南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于2010年9月份在隴南師專舉辦了全市“萬名教師首期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課程解讀,教材分析、教法研究、課例觀摩與點評、同備一堂課。本次培訓在內容上更注重課例分析與學法研究;注重解決課堂教學層面的實際問題;在形式上更注重全員參與,加強了互動與交流研討的環節,加強了當堂消化與課后作業,而且分學科進行,既保證了培訓面,又保證了培訓質量,
(7)適當控制美術專業教師的合理流動。在當今人力資源既缺乏又寶貴的時代,珍惜人才,發揮人才的最大優勢,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與昌盛是永恒的主題。但不能把一些學有所長,學有潛力的專業教師因學校人員富裕而安排到行政、后勤等部門而造成資源浪費,且在社會上形成不良影響。
總之,教育大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珍惜人才,尊重人才,發揮人才的最大潛力,就是體現“人才培養靠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各學科教師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給他們搭建不斷成才、不斷成長的平臺,讓他們學有所為,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才能使人才培養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水平關系到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關系到每個學校的發展和榮譽,關系到我縣美術教育的遠足發展以及全民素質的提高。
圍繞教育局的工作重點,以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為目標,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積極推進美術課程和教育改革,創新教科研方式,提高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轉變觀念,提高美術教育教學地位,明確美術教學在初中教育體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就本年度我縣八年級美術質量檢測成績作如下分析:
一、試題和考試成績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各校在答題及成績方面的差別很大
從卷面和得分來看,學校與學校之間差距非常大。及格率最高的學校為72.14%,最低為1.55%。優秀率最高的學校為7.02%,最低的為0%,值得一提的是優秀率為0%的學校全縣有14所,從以上數據看來,大部分學校的美術教學處于弱勢地位,但也有一些學校表現不錯。由此可見,各校在美術教學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或許是在重視程度、師資力量、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條件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而才會形成這種校與校之間明顯的成績差別。
(二)題與題之間得分差距也很大
從所有卷面的綜合情況看,第一題得分率較高,主要是因為這些判斷選擇題大多與學生實踐經驗或基本常識相聯系,學生容易理解和判別。而第二題得分則比較低,究其原因,第二題是填空題,要求必須填入準確的名詞術語,如果教師平時教學時沒有要求學生準確認知、理解、識記,學生就無法填入準確答案,難度較高。但大多數學生對于美術知識中的許多名詞術語一般只是走馬觀花式地閱讀,僅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膚淺層面上。譬如考查"色彩三要素"與"三原色"的時候,很多學生概念混淆,亂填一氣.考查"色彩補色關系"時,有部分學生定位不是很準確.所以這次檢測在填空題部分全部正確的學生鳳毛麟角。大部分學生出現了下面幾種情況:一是完全不知道,空著不填;二是一知半解,只能寫上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但有的字根本組織不成正確的詞匯;三是意思基本正確,但完全不是那個準確的詞匯;四是雖然知道怎么說但不知道怎么寫,出現大量錯別字,有的甚至錯得很離譜,看起來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寫的究竟是什么;最后一種情況非常有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每個空都想當然地亂寫上一些與題設毫無關系的詞匯 。
簡答題大部分學生都答得較好,對生活中與美術有關的領域了解較好。部分學生對大運會吉祥物的理解獨到,有深度。也有部分學生對吉祥物的定義與區分不夠了解,不能理解吉祥物的唯一性,即不可重復使用的特點。部分學生不了解《簪花仕女圖》描繪內容,主要對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風尚不了解,學生答題時要認真理解題目。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評述題兩極化分布嚴重,要么知道得很詳盡,要么一無所知,可見教師在知識的講授和引導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學生對作品題目與作者有一定了解,即對教材可查性知識學習較好,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時就無法回答,沒有自己主動的感受。可是也有部分美術素質好的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較好,能夠根據作品創作背景展分析,進行深入理解和評述。
無論哪種情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學生在掌握美術基本知識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過,從全縣的美術成績看,總體上在穩步提高,但又存在城鄉學校美術成績差距大的問題,這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教師調配不均,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二、學校美術教學中存在的現狀和問題
(一)明確美術教育教學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過去,學校以“考試成績”為目的 、“應試教育”為指針,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智育而忽略了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協調發展。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抓學科成績,沒有按照《美術課程標準》要求開齊、開足美術課時,甚至有些學校九年級長期砍掉美術課;七八年級雖然開設了美術課但是考試前被所謂的“主課”教師借走用來復習考試且從來“有借無還”……此類現象相當普遍,從而讓義務教育走進了“素質教育”的窄胡同,這也是美術成績低的原因之一。
自從全縣范圍內進行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對美術課的重要性有了全方位、深層次的理解。《美術課程標準》都強調藝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情操、道德觀念、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起到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讓學生有特色地發展、協調地發展、健康全面地發展,都有賴于藝術學科的獨特作用。
(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過去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學校美術教學專職教師不足或沒有,只是讓其他學科的教師兼帶,感覺美術課就那么回事,誰都可以勝任,因此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無法保證,這是美術成績低的又一原因。近幾年來教育局注重藝術教師的數量和能力,使教師隊伍有了極大的改觀。全縣的美術總體成績在穩步提高,但存在城區學校美術成績普遍較好而鄉下學校美術成績普遍較差的現象,這也反應了師資隊伍結構的不均衡,所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好的學校依托好的教育教學質量,好的教育教學質量依賴好的教師,而好的教師又依靠教育局和各校的人才選調。目前初中美術教師隊伍很明顯發生了改觀,這和各學校越來越認識到藝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關系。
三、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
組織新教材培訓,加強美術課堂教學教法及課堂創新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師理論水平。組織富有經驗的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公開課、評課交流,注重開展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綜合性學習”等形式的課堂教學方法研究。并要求教師學會總結和反思,組織教師認真及時撰寫教案、案例分析、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教學論文; 跟蹤聽課指導年輕教師,提高教師理論水平,保障教師隊伍質量。積極推進美術教學課題研究,了解教學動態,及時檢測藝術教育質量。
如果我們的美術教學更多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更多地提供實踐操作機會,更多地讓學生利用基本常識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能夠給每所學校調配專業的老師,能保證每一節美術課的質量,我們的美術教學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而這一點正是新課改所倡導的。
四、建議與展望
(一)深入貫徹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縣教育局工作目標要求,抓住教育發展的大好時機,貫徹美術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深化改革、與時俱進,更新理念。
(二)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實施課題研究工作,以全面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為目標,開展全縣范圍的美術學科課程改革和課堂實踐活動、地方特色課題研究,完成“藝術長廊”、“藝術墻”、“美術活動角”等計劃,營造校園文化。
(三)規范和統一評價檢測方案。不僅注重學生知識技能,更要關注過程與方法,也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生成。這樣的評價檢測才是合理全面、促進學生發展的方式。
(四)不斷提高全縣美術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推進我縣藝術教育教學科研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