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金融業季度業務總結

金融業季度業務總結

時間:2022-05-18 23:52: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業季度業務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金融業季度業務總結

第1篇

20__年局經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經營壓力,特別是儲蓄收入的分出而成本沒有減輕的情況下,如何完成收入和差額兩項硬指標,是我們應該解決的重大問題。年初以來,局重新審視收入組成,我們確定了以發展具有規模型效益的金融業務,效益高、成本低的保險業務以及具有市場前景的速遞業務為重點,采取認真量化指標、分步進行推進的措施,用金融和速遞兩大業務撐起經營發展大局的經營思路。經過全局的不懈努力,全年共實現金融業務收入1619萬元,占總收入比重達到66.75%,實現速遞業務收入206.5萬元,比年翻了一番。下面我把局如何圍繞以上思路運作,在金融和速遞業務兩項業務發展上的做法同各位領導、同仁一起交流,為20__年工作提供一點借鑒。

一、抓住重點

理清思路和抓住重點,是企業經營決定成敗的關鍵所在,凡事只要抓住綱,綱舉就會目張。

審視局20__年收入計劃中,金融業務收入計劃為1600萬元,占總收入計劃2344萬元的68.26%。能否完成金融業務收入,對完成全年收入和差額計劃舉足輕重,是關系全年經營的成敗。為此,把金融業務確定我們工作和努力發展的重點之一是正確選擇。在金融業務中,利差收入是重點,也就是說只有壯大儲蓄余額規模,增加活期儲蓄比例是增加利差收入的重點。為此我們把增額提比活動貫徹于全年的工作之中,用活動去帶動發展,用政策激勵發展。全年共策劃“增儲額,提活比”等活動六次,累計增額25515萬元,幾乎相當于全口徑全年累計凈增額。另一方面,在整體收入中除去金融業務收入以外的744萬元中,占比最重的是190萬元的速遞業務達26%。為此,我們把速遞業務也定為重點之一。相對來說,集郵、報刊收入已成定局,增加收入有限,為此不遺余力地抓好金融業務和速遞業務就成了我局的重頭戲。重點找到了,方向明確了,在專業乃至職工中形成了共識,為快速發展以上兩項業務奠定了輿論基礎。

二、細化指標

完成任何一項任務都要以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實現,也就是說完成一項既定目標要分階段、分步驟,并加以確定責任人來實施。找出業務發展重點后,第一步要分解目標并加以細化,使執行人有完成目標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管理者要充分認識細化的功效,學過微積分的同志知道,計算一個無規則的圖形的體積和面積時,要把他無限地分成有規則的便于計算的更小圖形,然后累加計算,達到趨于合理的程度,也就是說,一個不十分合理的計劃目標,細化后會趨于合理,起碼某個時點合理,這樣才有利于完成。細化指標并不是把指標簡單分下去了事,必須確定時間與責任人才會奏效。

(一)儲蓄余額指標分解過程。

年計劃新增儲額9000萬元,一季度計劃完成70%,即6300萬元,主要靠“迎新春,開門紅”競賽活動來支持;第二季度計劃增額900萬元,靠“儲額保衛戰”活動來支持;第三季度計劃增額900萬元,靠“提活比,增效益”競賽活動來支持;第四季度計劃增額900萬元,靠五大戰役中的“金融增效戰”活動來支持,在指標細化的基礎上,配以相應的措施方得以保證完成。(見表一)

(二)速遞指標細化過程。

把全年設定的高指標,逐一分解到每個營收單位,細分至每個月,配以有效的獎勵政策,讓營銷人員發揮潛能,主動營銷,確保高指標的完成。(見表二)

三、有效推進

推進工作是一個有效的過程,想要好的結果就必須有好的過程,接到市局讓介紹一下業務發展經驗時,認真思索了一下,并沒有經驗之談,只是在業務發展推進中,實實在在地做好各階段工作而已。主要是幫助網點分析原因,破解難題,指出辦法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把細化在紙上的指標讓職工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干勁來完成。

(一)儲蓄增額

20__年,全局累計增加儲額2.67億元,郵政占比77.36%,為2.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3%;累計余額突破10億元。具體做法是:

1、定基調,造氛圍。

1月5日召開全局“金融業務發展會”,會議貫徹精神,下達指標,公布政策,增加壓力,講清道理,定準基調,營造氛圍。使責任人、網點有使命感和緊迫感,全力抓住金融業務發展黃金期,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搞活動,促發展。

開展競賽活動是保額增額的有效手段,根據儲蓄市場變化情況,我局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促進儲額增長不間斷,有效遏制了儲額的下滑。年初制定四個競賽方案,實際開展了六個,活動時間、名稱、范圍和針對性可結合實際情況變化。比如,郵儲人員把原攬儲額帶走,我們就開展遏制性活動。信用社高息攬儲,就開展活期競賽。農民賣糧就在農村網點開展競賽。糧庫收糧就在所在地網點開展攬儲競賽。做到季季有活動,次次見成效。第一季度為盡快做到儲額增量前移,以財政工資為切入點,開展了“增額提效”競賽活動,活動增額近5000余萬元。僅一個月時間,全局儲額凈增1.1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40%,為儲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第二季度針對信合的高息攬儲活動,我們積極應對,先后開展了“儲額保衛戰”與“增儲額,提活比”競賽活動,兩次活動分別增額2690萬元和1470萬元,緩解了競爭壓力。在第三季度,我局華驛支局遷往繁華地段,為促使其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開展了“優化環境,提高網點競爭力”競賽活動,經過20天的奮戰,華驛網點活期存款增長749.7萬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網點當年累計凈增余額達到2294萬元,活期存款占比達到51.26%。針對第四季度儲蓄業務發展旺季,我們搶抓時機,連續開展了“金融類業務增效戰”、“迎新春,增儲額,比奉獻”競賽活動,分別實現增額6064萬元和3542萬元。每季度開展的競賽活動成為儲蓄業務增額保額的有效手段,較好地促進了儲蓄業務的發展。

3、上檔次,帶發展。

郵政做為服務型企業,網點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是無可質疑的。我們發現儲戶在享受態度服務的同時,還追求環境服務,認真分析幾年來,伊拉哈、海江、雙山三個網點儲額增長較慢,其主要原因是與當地的信合、農行相比環境相差太大,為此,我們下決心改造了三個網點,伊拉哈營業廳由小變大,海江營業廳由平房遷至樓內,雙山營業廳把出租的部分擴展進來,為客戶提供了舒適的用郵環境,提升郵政儲蓄市場競爭力,爭取了客戶資源,以此帶動了儲額的增長,當年這三個支局分別增額2792萬元、1363萬元和 1488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__年,二、三類10個儲蓄網點中,實現凈增超千萬元的有8個,單個網點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4、抓信息,占市場。

信息是業務發展的重要來源,我們通過抓住信息,并第一時間攻關營銷,起到理想效果,在競爭中搶占了市場。以此我們成功開發了財政第十三月工資,實現增額1900余萬元。同 時還與各單位領導協調,將32個單位,計5895人的獎金聯系到郵政儲蓄,累計增額992萬元。以奶資、社保、勞動保障、各單位獎金和補貼發放等為開發目標,全年累計開發新增工資戶7449戶,實現額余萬元。在11月份,我們抓住雙山、伊拉哈糧庫收糧信息,指派專人到糧庫蹲點攬收,儲額分別增長350萬元和370萬元。通過抓信息,占市場,有效地拉動了儲蓄活期比例。截止12月末,我局活期存款占比達45.78%,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個百分點。

(二)保險增效

20__年,我局根據基金、股市市場低迷的因素,加大保險業務發展力度,制定了保險收入超百萬的力爭目標。按照“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提升品質、精細管理”的發展原則,以窗口柜臺營銷為主渠道,與各家保險公司深入合作,積極爭取發展政策,制定有效激勵機制,強化員工培訓,全力推動了保險業務快速規模發展。20__年,累計完成新單保費2778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98%,累計實現手續費收入119.47萬元,其中郵政完成93.97萬元,占比達78.66%,新單保費和手續費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1、先抓高,再抓大。

所謂高就是高收益險種。為完成收入目標,我局將增收目標定位在先發展手續費率高的險種上。一月份開展了“龍安城鎮家庭綜合險”競賽活動,短短五天就銷售龍安、龍吉短險卡413張,代收保費10萬元,收入實現4萬元,實現了開門紅,大大地提高了發展的士氣。所謂大就是壯大規模。我們把險種定位在有市場前景的和鴻豐和紅利發上,把措施定位在競賽活動上,拉開各網點“比、學、趕、超”的業務發展序幕,邊推進、邊通報、獎優促劣。先后通過一季度“金鼠迎春”和二季度的“春光杯”等競賽活動,新增保費1773萬元,實現收入44.8萬元,實現了先搶收入,再增規模的目標。

2、求合力,找支點。

在做保險業務上,我們力求把郵政與保險公司的同向力量組合,形成合力,就向一雙筷子的功效遠大于兩個單獨竹棒的功效一樣,使1+1〉2。具體做法是同兩家保險公司協商,郵政、保險各自拿出部分資金,形成獎勵機制,來激勵發展。經洽談在人壽公司方面,雙方各出5‰的資金進行有獎簽單,太平洋公司拿出12‰,既進行有獎簽單,同時又加大對營銷人員的獎勵,這就形成了郵政與保險的1+1。政策是發展業務的杠桿,杠桿有了,需要支點,也就是說,在正確的時間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在合理的位置才能發揮最大功效。為此,我們定為第三季度為重點時間段,把支點定位在兩個地方。一是在窗口人員與支局長。除直接獎勵窗口人員外,把全網點發展的累計簽單按1‰的比例獎勵給支局長,既調動了窗口人員的積極性,又調動了支局長的熱情,形成了窗口人員與支局長的1+1。二是營銷人員與保戶。在實際工作中,得知營銷人員積極性再高,保戶不被吸引,還是發展不好。具體做法是把獎勵政策分給保戶一部分,形成參加保險得獎品的氛圍,單單有獎,吸引了保戶的眼球,激發了保戶的熱情,形成了郵政與保戶的1+1。通過以上三個合力和兩個支點撬動了保險業務發展這個物體。自4月份開展活動以來,有獎簽單631份,完成保費1000余萬元,收入40萬元,特別是“淡季”的第三季度完成保費52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8%。

、樹典型,促發展。

樹立典型是激勵員工發展業務熱情的手段,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營銷業務的主動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業務發展中,我局涌現出了一批營銷明星,原軍民路支局長景楊抓住了太平洋紅利發險種的賣點,成功開發一筆40萬元的大額保單,使潛在的客戶變成了現實的客戶。伊拉哈支局營業員王營一人就當年實現保費82.3萬元的驕人業績。我們將他們的成功經驗在全局樹立典型,廣泛推薦,從而激勵了全局員工“比先進、學典型”的業務發展熱情,先后有伊拉哈支局錢禹辰完成保費102萬元、儲匯中心邵桂杰完成保費86.2萬元、站前支局孔淑娟完成保費84萬元、華驛支局馬明麗完成保費83.5萬元,有效地促進了保險業務的發展。

(三)速遞增收

為加快業務結構調整,近幾年,我局將速遞業務作為發展重點,強力打造郵政速遞品牌形象,搶占速遞業務市場,提高郵政速遞業務市場競爭力,迅速做大做強速遞業務, 20__年速遞業務收入突破200萬元大關,同比增長18.47%,比翻一番,實現了速遞業務的快速高效發展。

1、抓柜臺,保大局。

目前來看,柜臺ems和國際業務是速遞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最具市場潛力和用戶需求的業務,局柜臺收入達140萬元,占速遞總收入的68%。如何抓住柜臺,是保證增收大局的重要一環。一方面,嚴格掌控指標,較大網點把計劃分解到周,如營業中心周周總結,看進度、想措施、嚴格控制,有針對性地營銷。另一方面,加大獎勵機制,使33個營業網點按進度整體推進。20__年完成計劃指標的有26個比例達到78.8%。具體做法與其他兄弟局一樣,抓物品型和500g重量以下小包,強力攻關攬收。在營銷技巧上,讓營業員為用戶講清價格與價值的關系、時限與效率的關系、方便與安全的關系,用戶會欣然接受。20__年,我局物品型特專件數占出口總件數的31%,500g重量以下小包件數占物品型件數90%以上。

2、抓比例,促網點。

業務發展中,30多個網點總會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我們找出幾個重點進行促進。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抓好一個比例和一個零庫存。一個比例就是衡量網點速遞發展好壞,看當天速遞收入是否達到當天營收款的50%,如果達到或接近就能完成計劃,該網點就是處于先進位置。一個零庫存就是每天投遞員出班后,包裹庫里進口包裹是否全部被送出。這兩點要求做到了,網點被推進了,收入也就保證了。

3、抓邊際,占市場。

同城業務在局有快速發展之勢。20__年實現收入55.8萬元,占27%,是速遞業務的新興市場。我們從時限、服務和政策三個方面入手,狠抓身份證、法律文書、保險箱的寄遞和辰鷹乳業四個大戶。

第2篇

大家好!20*年工作已經結束,在省、市分行的正確領導和全體職工的積極配合下,順利完成了20*年度各項工作任務。我能夠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較好地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請領導和同志們評議。

一、履行本職工作職務情況:

認真負責,做好××縣支行郵政金融業務發展工作。年初依據省市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行的實際情況,按照××縣郵政局的統一安排,對全局金融類業務發展按季度進行了安排部署,在全體職工的辛勤努力下,較好的完成了各項經營指標。

截至20*年底,全縣郵政金融業務累計實現業務收入533.61(一類網點151.70)萬元,完成年計劃收入640萬元的83.38%,其中儲蓄收入完成512.05(144.13)萬元,匯兌收入完成17.14(3.68)萬元,貸款收入完成64.28(28.68)萬元;實現儲蓄利差收入348.75(54.63)萬元,占總收入的54.5(36.01)%,非利差收入實現184.76(97.04)萬元,非利差收入占比達到34.64(63.99)%。

截止20*年底,儲蓄余額達到36*0(5800)萬元,累計凈增4967(1550)萬元,完成市局下達年凈增5000萬元計劃的99.35%;活期余額達到7010(1345)萬元,凈增886(573)萬元,完成年計劃2000萬元的44.3%,活期比例達到19.44(23.18)%;累計發放綠卡19600()張,完成年奮斗目標計劃13300張的141%;賬戶類戶數新增894戶,完成年計劃2000戶的47%,;保險完成358.5(45.2)萬元,完成年計劃850萬元的42.18%;小額質押貸款完成放貸1*3(234)筆41*.99(1317.70)萬元,完成年計劃2600萬元的158.04%;國債銷售12240.1(8000)萬元。短信業務發展3957戶,撤辦1737,凈增2220戶,完成年計劃的71.61%,小額信用貸款放貸放貸50筆337.6萬元。

(一)、改革與管理工作配套推進,企業保持了正常運轉。

××縣支行按照市分行的統一安排部署,于4月完成縣支行的組建和銀行的掛牌工作,全縣所有二級支行網點相關的牌、證、照辦理完畢。5月第前完成所有支行的對外營業用的章的更換啟用和銀行網點的掛牌。

至9月,支行共計13人,全部到崗。為了強化責任,理順上下通暢的指揮、協調、反饋體系,提高辦事效率,縣支行組建了行委會,設立了綜合管理部、綜合業務部和綜合會計部,下設了信貸營業部和營業部,按照“t型排班法”、“彈性工作制”,結合現實情況,重新調整了人員,實行了合理兼職,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司其職,做到了事情有人管、有人抓,企業保持了正常運轉。

(二)堅持做大業務規模,郵儲余額穩步增長。

年初,我局下達了各網點儲蓄發展目標計劃,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臺了儲蓄業務考核辦法,引導儲蓄業務發展;在每季度適時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勞動競賽活動:如“大干一季度,實現首季開門紅”、“奮戰二季度,時間任務雙過半”等勞動競賽活動;針對今年資金市場低迷的局面,開展了在重要節假日開展回報老客戶、存款送禮品等大客戶攬收活動;加強了各網點的分類指導,縣局營業廳、大坪、云鎮、米糧等支局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并通過通報樹典型,開展電視廣告、墻體廣告、存款送禮品等儲蓄宣傳活動,促進了我局郵儲余額的穩步增長。

(三)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今年以來,郵儲新增資金收益率不斷降低,加上人行老存款的逐步轉出和國家儲蓄存款利率的多次上調,我局金融業務收入完成面臨巨大壓力。因此,全局倡導大力發展活期、卡、基金、短信、代收付、保險等中間業務,彌補收入欠產。一是抓項目、攬收活期存款。安排儲匯部及城區網點負責人對商店摸底,攬收店鋪營業款;利用土特產上市之機,攬收農副產品銷售款;抓住機遇,攬收售樓款及征地款。二是加快綠卡業務發展。年初,抓住外出務工人員和學生返鄉時機,根據市局安排在全縣開展了

“致外出打工者的一封信”的業務宣傳活動,當期實現發卡1232張。二季度以來,開展金融業務入戶調查活動,將綠卡發放重點放在外出打工戶、經商戶和綠卡村、鎮建設上,到重點鄉鎮發放業務宣傳單10000余份,新建綠卡村15個,發卡3230戶;三季度重點抓高考學生金榜提名卡發卡工作。年累計發卡19600張。在綠卡業務發展的帶動下,異地交易手續費收入快速增長,全年實現異地交易手續費收入31.55萬元。三是加大代收付業務的發展。在繼續做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和養老金的工作和石油款代收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鞏固市場份額。今年通過市場開發,煙草電子訪銷戶逐步擴大,實現了縣中、二中、聯通公司、地稅局、保險公司等單位工資獎金898戶的。年累計代收付業務收入實現11.85萬元。四是加大業務的發展力度。全年短信發展3957戶,累計在網近萬戶;代辦保險358.2萬元,國債累計銷售12240.1萬元。業務年累計實現收入131.31萬元。

(四)做大做強資產類業務。

今年以來針對儲蓄業務轉型的形勢,采取積極應對策略,要求在抓好余額規模發展的同時,重點抓好新業務和資產類業務的發展,以達到彌補收入欠產的目的,從而實現非利差收入占比的提高,截至12月底我局非利差收入和貸款收入占金融總收入34.64%,.在貸款業務發展上,我局作為今年業務發展的重點項目,制定詳細的業務發展考核辦法,充分調動網點發展業務的積極性,在抓好正常業務發展的同時,重點通過抓項目帶動貸款量的提高,重點做好扶貧貸款和失業貼息貸款工作,加大項目的督促落實,指導網點發展,取得很好的效果,到12月底,小額質押貸款發放達到41*.99萬元,實現收入達到59.8萬元,完成任務和實現收入在全市領先.其中發放扶貧和下崗貼息貸款達到1092.76萬元,占放貸額24.5%以上,通過發放扶貧貸款和失業貼息貸款,有力的促進貸款業務的發展,提高郵政支持地方發展,服務三農的地位,得到政府的肯定,得到廣大客戶的好評,提高郵政貸款業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1、扶貧貼息年累計發放293筆293戶、519.76萬元;累計收回46筆、46

戶、110萬元;年末結余247筆、247戶、409.76萬元。

2、下崗失業貼息年累計發放203筆、203戶、573萬元;累計收回50筆、50

戶、11.2萬元;年末結余153筆、153戶、461.8萬元。

3、全縣下轄25鄉鎮,204個行政村,64733戶農戶。評定信用村2個,信用戶49戶。

4、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縣支行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累計放貸1066筆、40*.93萬元,完成年計劃任務2600萬元的1154.19%,貸款結余542戶1679.52萬元,當月實現放貸111筆428.57萬元,累計放貸量和貸款結余量均排全市郵政金融系統第一位。

5、小額信用貸款業務

自9月3日正式啟動小額信用貸款業務,截至12月共發放小額貸款50筆,金額337.6萬元,結存47筆、329.6萬元。其中:農戶貸款9筆、20.5萬元,商戶貸款41筆、317.1萬元。

6、支持“一村一品”發展情況。

為了推進××縣支行小額貸款業務支持“一村一品”工作的開展,20*年12月18日上午,××縣支行在××縣云蓋寺鎮云鎮村召開農戶貸款現場發放會。云蓋寺鎮黨委書記邢光陽、云蓋寺鎮人大主席田峰、農技站站長胡海燕、云鎮村村長胡應平等村干部以及××支行信貸部全體人員和當地村民參加了貸款現場發放會,會上成功發放了三筆農戶聯保貸款4.5萬元。××縣電視臺也參加了現場會,對現場會進行了新聞報道。現場會后有對6戶農戶發放了20.5萬元貸款。結子鄉和回龍鎮的信用村建設工作已作了前期調查準備工作,2009年可以進入實質性的放貸工作。

(五)實施降本增效,業務管理不斷規范。

一是根據市場收益情況,及時調整業務發展的成本費用,嚴格審核業務費用支出。二是加強了對備付金的管理力度,控制備付金不超限。三是減少在途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四是規范了網點、銀行交協款工作流程,減少了人為的資金滯押,縮短了資金周轉時間。

(六)積極推進分級負責制,努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一是對儲匯部人員就每項業務、每個網點進行了包抓分工,做到每項業務、每個單位事事有人管,業務發展有人督促;二是加強對支局長的管理。定期不定期與支局長討論業務發展,查看支局會議記錄、基礎資料及帳務情況,要求支局長帶頭,從勞動紀律、業務技能、服務質量、資產、低耗品、資金安全、利益分配等方面管理好支局;三是加強網點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增強凝聚力。通過多次召開網點業務發展點評會、業務技能培訓會、技術比武活動與選先進樹典型活動,不斷提高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四是落實形象工程建設,服務能力與水平明顯提升。在城區網點新安裝二臺自動取款機,窗口硬件環境得到了改善;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服務教育活動,推行了服務質量責任連帶追究制,使廣大職工為用戶著想,靠服務創造商機的意識增強,促進了窗口服務質量不斷改善。

(七)加強了資金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不定期召集支局長召開資金安全會議,指出支局存在的安全問題,限期整改;二是定期召開資金安全聯系會議,分析資金安全隱患,落實整改責任人。三是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活動。全年開展現場檢查162次,非現場檢查42次,突擊檢查20次;開展了代收付業務、基金、“金雁六個一”、“無折取款、無折轉帳、假掛失”、特殊業務處理、三級權限落實等專項稽查活動。四是開展了崗位輪崗工作。通過每月人員思想變動情況,對長期未輪崗及可能出現資金安全隱患的人員進行了輪崗。五是充分發揮電子稽查功能。稽查人員對預警信息及時分析,對重大風險預警能及時到達現場檢查,有效的提高了資金風險控制的及時性。六是不定期開展從業人員警示教育活動,聽取檢察機關專家“預防職務犯罪”知識講座,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七是為網點配備了存單鑒別儀及身份證鑒別儀,有效防范了假冒、詐騙案件的發生,確保了資金安全。

二、以人為本,抓思想歸位,進一步夯實企業發展的基礎。

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企業發展的根本在于依靠全體職工。基于對這一點的認識,我支行在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勞動的基礎上,把調動人的積極性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全面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為發展奠定基礎。

一是以人為本,抓思想歸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20*年郵政改革的關鍵之年,××縣支行于今年四月剛剛組建。為了把職工的思想與郵政金融發展相統一,針對職工中存在的迷茫情緒,開展了形式任務教育和解放思想觀念的教育以及支行的行情教育,把支行的收支、經營等一系列情況擺在職工面前,亮家底,讓大家算賬,讓大家進一步認識當前郵政儲蓄銀行所面臨的困難和機遇,明確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就沒有飯吃,激發了職工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教育職工樹立“企業靠我發展,我靠企業生存”的主人翁意識,從而形成了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是努力提高職工的執行力。為了明確職工的職責,根據改革的需要,縣支行組建了行委會,設立了綜合管理部、綜合業務部和綜合會計部,下設了信貸營業部和營業部,按照“彈性工作制”,結合現實情況,重新調整了人員,實行了合理兼職,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司其職,做到了事情有人管、有人抓。每一周召開一次例會,對上一周工作進行回顧,對本周工作進行安排;實行經營分析制度,每月出一期經營分析,對本月的經營狀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舉措進行分析;在業務的發展上,實行職工任務10日通報制,從而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

三是政策引導正向激勵。*年,在經營考核辦法、單項業務獎勵辦法等考核獎勵辦法的制定上度體現了以正向激勵為主,以考核為輔助,反面鞭策的指導思想。職工發展業務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是加強清產核資工作。20*年××支行剛剛組建,銀行與郵政之間的資產關系不明確,為了明晰資產,建立了支行的資產財務賬務,明確了負責人和保管使用人,原則上“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確保了銀行資產的完整。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管理能力。我始終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任務,每天都要堅持看新聞、讀報紙,及時掌握當地及市局的有關精神和工作動態,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堅持學習郵政新業務知識,注重學以致用。二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學習《中國郵政》、《金融研究》、《西安金融》等方面書籍,擴大知識面,開拓視野。三是加強金融業務知識學習,完成了省局與西安交大聯合舉辦的金融管理研究生培訓班學習任務,通過了金融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考試,努力學習金融業務,提升自身的金融知識水平與管理水平。

四、廉潔自律方面。

作為一個青年干部,順利成長是我首先考慮的問題。在廉潔自律方面,我非常堅決。一年來,我能自覺遵守各級黨委有關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規定,時刻要求自己做到按手則自律、用制度自律,上級規定不做的我絕對不做,時刻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工作上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正確處理好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在涉及人事及職工經濟利益等重大問題時,都堅持明主集中制,從不私下胡做主張;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當中,凡是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始終表里如一;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反對鋪張浪費。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年來,在領導的教育培養和全體干部職工的支持下,自己較好地履行了崗位職責,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缺點和問題:

1、解決問題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能堅持從實際出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但由于自己的實際能力及經驗有限,對部分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例如:能發現今年儲蓄業務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但不能很好解決。

2、工作方法還需進一步完善。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是我工作的宗旨。但由于工作經驗不足,有時工作方法比較簡單,致使個別職工不能理解,產生一種錯覺。例如:在審核業務費時,堅持原則,不允許任何過帳行為發生,又沒有耐心作好解釋工作,致使個別職工不滿。

3、對工作要求有些過高,對同志批評的多,表揚少,缺乏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容易傷害同志們的感情。

第3篇

一,各項經營指標完成情況

1、至六月末,儲蓄存款凈增369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80.4,較上年同期減少2051萬元;對公存款下降14986萬元,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956.3,較上年同期減少7375萬元。

2、新增個人綜合消費貸款58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32。個人綜合消費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43萬元。

3、理財產品銷售額40446萬元,完成年度任務1900萬元的2129,其中,保險251萬元,發行各類基金100萬元,銷售“穩得利”理財產品35萬元,國債40060萬元。新增個人中高端優質客戶657戶,

4、新增牡丹信用卡497張(含換卡101張),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134.3,超額完成分行下達的年度任務。新增牡丹靈通卡2160張,完成年度任務6000張的36。

5、新增企業網上銀行證書客戶3戶,企業網上銀行普通客戶14戶,個人網銀證書客戶26戶,個人網銀普通客戶749戶,個人電話銀行350戶,手機銀行30戶。

6、實現利息收入16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2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48.8。

7、實現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14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0萬元,完成全年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任務的67.8。(若計算今年第二、三期國債手續費,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實際完成337萬元,已超額完成全年208萬元任務)。

8、實現賬面利潤530萬元(去年481萬元),實現撥備前利潤522萬元。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總結:

年初,我行將各項業務的營銷和發展作為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支行積極根據縣域經濟的發展,整合內部機構,進一步加大考核,制定符合我行實際的業務營銷方案,實施以項目產品帶動業務發展。

1,整合內部機構,進一步實施“大個金”經營戰略,

支行按照上級行加快發展個人金融業務的要求,結合我行實際,對原信貸管理部、資產風險部、營業管理部進行了統一整合,成立個人金融業務中心,分設個人金融業務服務部和個人金融業務營銷部。為進一步加快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密切銀企關系,狠抓各項存款工作

年初,支行組織相關業務營銷人員利用閑暇時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深入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等,以公司業務為依托,對我行工資的優質客戶逐一進行了上門拜訪、慰問,加深了銀企之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的關系,穩固了現有工資客戶。

3,制定營銷方案,全力實施項目產品帶動業務發展

為了全力構建“大個金”經營格局,我們提前籌劃,提早動手,開展業務營銷工作,制定了一季度業務營銷方案,明確了營銷目標,確定了以建立中高端客戶營銷系統為龍頭的七個營銷項目,實行行級領導帶頭,業務部門具體參與的營銷體系,充分發揮個人業務和公司業務的聯動效應,增強整體服務能力。先后集體營銷__縣石油公司中油牡丹國際卡62張,__糧庫23張,為____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國債40000萬元。同時,為__宏源機械廠、橋梁廠開立企業網上銀行,為__縣居家樂超市、城區加油站、__酒樓安裝pos機,目前,除__酒樓手續正在辦理外,其他已全部安裝到位,有力的改善了銀行卡消費環境。

3,進一步加大個人客戶營銷系統的維護工作

為了促進個人客戶營銷系統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進一步篩選中高端優質客戶,支行積極制定個人客戶營銷系統客戶信息采集獎勵辦法,對通過前臺業務操作中發現的優質客戶,要求柜員講究策略,與客戶拉近關系,盡最大可能的采集客戶的詳細信息,為下一步個人客戶經理的營銷提供詳細的資料。

4,積極制定銀行卡業務營銷考核辦法,促進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銀行卡業務的發展

為了不斷拓寬市場份額,充分挖掘資源,我們積極制定銀行卡業務營銷競賽考核辦法,要求每位員工在一季度末完成牡丹信用卡或貸記卡2張,按照“早營銷、早收益、多勞多得”的原則,根據營銷月份的不同分別給與50元和30元的獎勵,活動的開展,有效的調動了全行員工營銷的積極性,至六月末,新增信用卡396張。換卡101張,提前完成了分行下達的年度計劃任務。

5,強化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不斷促進經營效益的提高

為了提高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占比,不斷調整收入結構,一季度,按照支行實施的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部署,⑴是重點抓住了為金堆鉬業公司營銷國債一億元,⑵是與__公司簽訂代保管國債憑證業務,收取手續費2萬元,及時收回了陜化代保管、__縣 郵政局、__縣農發行現金手續費3.3萬元,與__縣煙草公司積極協商,收回自去年10月份以來煙草訪銷手續費1.2萬元,⑶積極開展銀行保險,基金、理財產品的銷售,努力擴大類中間此文來源于是文秘站網:業務收入。⑷是積極開展牡丹中油聯名卡營銷,借助刷中油聯名卡加油優惠的有利時機,積極與__縣二運司、__出租公司等單位聯系,大力宣傳,推廣中油聯名卡,有效的提高了銀行卡業務收入。

三,經營工作中存在問題:

1,信貸營銷有待于進一步加大力度,目前,在我行公司貸款業務難以投放的情況下,唯有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住房貸款,才能有效地解決我行資產結構,提高經營效益。

2,電子銀行業務營銷發展緩慢,從分行通報各支行任務完成情況看,我行電子銀行開戶處于落后位置,電子銀行交易額僅完成年度任務的13,任務差距較大,

3,對公存款起伏較大,從一季度任務完成情況看,我行對公存款雖日均存款較高,但未完成時點任務數。對公存款主要依賴于__業公司的局面未有明顯改觀。

4,個人中高端優質客戶維護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優質客戶信息采集新增218戶,但是,優質客戶的維護及對優質客戶的營銷工作還未能充分的發揮作用。

三,下半年經營工作措施

從上半年各項任務完成情況看,我行距離序時進度任務還有較大的差距,下半年,經營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認真分析經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業務營銷,縮小差距,確保年度各項任務的全面完成。

㈠是狠抓存款工作不放松,

從上半年任務完成情況看,我行儲蓄存款工作增長勢頭較好,下半年,儲蓄存款工作仍要堅持以工資為重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挖掘單位工資業務。對公存款重點營銷__公司,在抓好優質客戶的同時,緊盯新的公司客戶和縣級機構客戶,制定營銷措施,不斷強化業務營銷,逐步改善對公存款優質客戶結構。力爭在年末完成對公存款任務

㈡是下大力氣,強化各項業務,

一是不斷加強傳統結算業務收入,加大人民幣結算賬戶的開立,大力宣傳我行匯款直通車即時到帳和代收大專院校學雜費業務,為客戶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二是加大各項業務的全面發展,繼續堅持以保險為主的各項業務,同時積極營銷各類基金和理財產品,促進各項業務的健康、穩定的發展。三是借助電子銀行示范區的推廣,堅持發展新型的電子銀行業務,逐步減輕柜面業務操作壓力,繼續加大電子銀行業務營銷單項考核力度,對營銷企業網銀證書客戶、普通客戶、個人證書客戶、普通客戶等按照產品貢獻度給于不同的獎勵,以充分調動全員營銷電子銀行的積極性,

第4篇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 政策監管 雙轉制 供應鏈金融 聯網式

一、小額貸款公司的現狀

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迅速發展,截止到2012年6月底,由2005年最初的7家試點公司迅速發展到5267家,貸款余額4893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977億元。小額貸款公司一方面為民間資本創造了一條很好的投資渠道,另一方面在當前銀根收緊的貨幣條件下為滿足企業和農村資金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表1反映了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總體發展情況,機構數量的急速增加體現了全國金融體系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高需求,而貸款余額指標始終高于實收資本指標可以間接表明全國小額貸款公司自有資金不足,總體融資杠桿水平較低。

表1 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情況

時間 機構數量(家) 從業人員數(人) 實收資本(億元) 貸款余額(億元)

2012年第二季度 5267 58441 4257.03 4892.59

2012年第一季度 4878 53501 3871.37 4447.25

2012年第四季度 4282 47088 3318.66 3914.74

2012年第三季度 3791 40366 2823.82 3358.85

2012年第二季度 3366 35626 2464.30 2874.66

2012年第一季度 3027 32097 2140.89 2407.66

2012年第四季度 2614 27884 1780.93 1975.05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相關數據整理得出。

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面臨的制度困境

(一)小額貸款公司身份定位不明確始終限制其自身發展。由銀監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可知,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形式是有限公司,而不是金融機構,它不能吸收公眾存款,也不能享有金融機構入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在融資和運營過程中的各種優惠待遇。小額貸款公司雖然從事金融業務,卻不能取得金融許可證,加大了小額貸款公司的運營、融資成本,造成小額貸款公司自身融資的限制,使得它不能及時、足夠地為需要資金的高新企業提供融資幫助。

(二)部分政策的出臺不利于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有時會為了宏觀經濟調控和產業投向的全局發展而出臺一些可能對信貸資產造成損失的政策,如制糖、鋼材、造紙等行業的限制,這對生存在這些行業中的企業造成直接影響,小額貸款公司對這些企業的注入資金也就很難收回。

(三)規范監管缺失影響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規范較少,監管主體的監管力度不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額貸款公司的運營存在著較大的機動性,小額貸款公司有時會為了更大的利潤冒險貸給某些暴利行業融資,投入資金的收回難度因貸款風險的增大而增大。

三、破解小額貸款公司制度困境的對策

小額貸款公司的平穩發展有利于金融體系的穩定,針對其發展提出以下策略:

(一)對于身份問題,筆者認為小額貸款公司可施行“雙轉制”,此處的轉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小額貸款公司轉制成為城鎮銀行,第二階段將成熟的村鎮銀行再轉制成小額貸款公司。身份問題導致的融資難是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障礙,小額貸款公司轉制成為村鎮銀行是提升小額貸款公司地位很好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其“只貸不存”的局面。并且《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新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持續營業3年以上(含3年),并且近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不良貸款率低于2%,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130%以上,就可以轉制成村鎮銀行,這對于小額貸款公司轉制成為村鎮銀行的門檻不高。將其轉制成為村鎮銀行后,其可享受村鎮銀行的待遇,身份問題得以解決,為其自身的資金籌集提供一定的保證,但小額貸款公司的控股權和經營權都交給了金融機構,這背離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初衷,因此待轉制后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到和一般的村鎮銀行擁有相近的規模后,再按前一次轉制時的入股比例將村鎮銀行再轉制回小額貸款公司,這并非回到了原點,而是呈現螺旋上升的局面。這樣的“轉制”既解決了轉制所導致的背離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初衷,也使小額貸款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張。

(二)對于向企業提供融資問題,可應用供應鏈金融模式。“供應鏈金融”是指小額貸款公司將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對象,通過對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有效整合,針對企業應收、存貨、預付等各項流動資產進行方案設計,運用各種金融產品向供應鏈中所有企業,尤其是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使得供應鏈上相關的中小企業得到融資支持。從而解決供應鏈上資金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供應鏈金融是物流業與金融業相結合的創新業務,2006年深圳發展銀行在整合多年創新成果和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正式推出了“供應鏈金融”的品牌,目前已成為金融業的新業態。

(三)對于監管問題,要實現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監管和政策制定必不可少。在監督管理模式上,我們可以借鑒一下江蘇省的經驗。江蘇省為了服務小貸公司,實現對小貸行業的強化管理,由江蘇省政府出資成立了一家為小貸公司提供專業服務的國有控股公司——江蘇金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農公司”)。該公司受江蘇省金融辦監管,開發了一套小額信貸IT綜合服務平臺,集“小貸信息平臺”、“小貸業務平臺”、“小貸培訓平臺”、“小貸監管平臺”和“小貸創新平臺”于一體,服務平臺包含了財務管理、信貸管理、業務監管、資金調劑等模塊,實現了小貸公司信貸審批、財務管理、業務監管和資金頭寸調劑的統一。由于實現了信貸數據的省域集中和聯網運行,各級金融辦能對小貸公司進行實時監管,對于加強地方金融管理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為了規范和加快小貸公司的建設進程,江蘇省金融辦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印發了《江蘇省小額貸款公司征信系統管理辦法》、《江蘇省小額貸款公司資金頭寸調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引。根據以上江蘇的情況,集中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管理,采取聯網式來規范小額貸款公司是可行的措施之一。因此,可以成立一個數據公司來搭建管理這個平臺。而相關部門也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的規范管理和數據平臺的建立。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就相對統一,風險系數就極有可能大大下降。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的健康發展會使其具備較大的資金規模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中小型企業也就更有可能選擇小額貸款公司。

四、總結

目前,中國經濟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小額貸款公司已成為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其所面臨的制度困境始終限制其自身的發展,這從根本上限制了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能力,使得小額貸款公司自有資金不足, 總體融資杠桿水平較低,市場流動性緊張并且難以從根本上好轉。為增強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能力,我們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其身份定位不明確所導致的尷尬處境,然后制定拓寬其融資渠道的對接模式,同時再制定政策、規范監管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方向。

總之,文中所提出的關于破解小額貸款公司制度困境的對策需要實踐的檢驗,也需要經驗總結。只有在一路前行中不斷地思考,不斷地修正軌道,這些新制度才能淬煉升華!

參考文獻

[1]鄒武平.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探討[J].商業會計,2009(17).

[2]杜曉山.江蘇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的經驗與問題[J].上海金融,2010.

[3]姚玉潔.“草根金融”的制度空間——解讀《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J].光彩,2009(07).

[4]石飛.供應鏈金融在中小企業中的運用[J].浙江金融,2010(10).

第5篇

7月31日,央行推出被市場稱為“史上最嚴厲”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8月28日結束意見反饋期。開戶多重驗證、支付限額、超過200元額度需銀行驗證、不得向他人借記卡轉賬等條款廣受爭議,這意味著,已經頻繁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用戶,將在轉賬匯款、購物、理財等多方面受到影響,而尚未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用戶,也可能在今后準備開戶的時候,遇到比此前更多的“麻煩”。

根據9月15日易觀智庫的《2015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排名前三位分別為:支付寶74.31%;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13.18%;拉卡拉6.33%。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對《鳳凰周刊》稱,目前實名制用戶已超過4億;來自拉卡拉的數據稱其個人用戶達到1億,而財付通方面則沒有相關統計。

據此粗略估計,這份即將出臺的管理辦法,將影響至少5億國內用戶的正常金融生活。

規范還是束縛?

就在央行這份征求意見稿不久,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易士公司)的《支付業務許可證》被吊銷,原因是該公司存在大量違規挪用客戶備付金,偽造、變造支付業務,超范圍違規發行網絡支付產品等嚴重違規問題,這也是首個被注銷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

這正是監管層一直以來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擔心。

2010年6月,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將第三方支付行業納入監管,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需要按規定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2011年5月26日,央行向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27家公司簽發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據統計,截至目前,央行共計發出270張支付牌照。

根據內地媒體報道,此份征求意見稿已經醞釀多年,修改多次。此次的征求意見稿共57條,行文極為謹慎,但即便如此,仍然引起市場極大的爭議。

媒體總結了最受爭議的幾方面:

首先來自開戶門檻。征求意見稿稱,可用于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產品或服務的綜合賬戶需要面對面核驗身份,或者用至少5種方式來進行交叉驗證身份。即用戶必須提交身份證、工作證明、社保繳費單等多份證明。而目前主要第三方支付企業只需身份證和銀行卡就能完成開戶。

其次是目前可以免費轉賬的優惠將面臨終結,因為按照新規,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之間的轉賬只限于本人同名銀行借記卡,而無法向他人賬戶轉賬。

當然也有一些條文的誤讀,比如此前被市場解讀為“單個賬戶單日累計支出金額應不超過5000元”,后被央行解釋稱,5000元的限額只是針對支付賬戶的扣款,在網購扣款時,當消費金額超過5000元,超出部分是從銀行卡賬戶扣除。因此,消費額度實際沒受影響,只是扣款渠道不同而已。但最新規定是,快捷支付如果超過200元,需要跳轉銀行去驗證,這點確實較目前的便利性有所折扣。

更有輿論認為,這樣的新規,是對沖擊到銀行業的第三方支付的打壓。與普遍認為受到負面影響的第三方支付不同,銀行被認為是此次新規的受益者,至少因無法通過第三方支付向他人轉賬這部分業務,會增加銀行的手續費收入。

“我們不知道會怎么樣,無法預估最終的結果。”一家知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鳳凰周刊》。

負責支付監管的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接受陸媒專訪時稱,央行作為宏觀調控部門和整個支付行業的監管者,沒有偏袒其中任何一方的理由。政策目標在于全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在服務便捷與金融安全之間找到平衡。

在互聯網金融為用戶帶來便捷和高效,從而迅速瘋長的過程中,風險的確在持續累積和暴露。

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據統計,2014年至今,央行全系統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部門受理的網絡支付類投訴占互聯網金融類投訴的95.06%。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發文指出,整體上來看,征求意見稿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樹立了新的規則,滿足了對互聯網金融企業依法監管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進中國互聯網金融規范和健康發展;但從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全局來看,第三方支付新規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比如,適應移動支付的需要、完善當前的網絡支付清算體系和協同監管等方面。

業內人士普遍的共識是,央行第三方支付新規,對現有規模較大的企業影響很小,更多欠缺規范的小企業將面臨出局。

將促使行業洗牌

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反響,是因為央行此次的新規,涉及的是一個迅速發展且潛力巨大的市場。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看中的并不是支付通道本身,而是由此帶來的互聯網金融延伸業務的入口。

最新公布的央行《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第二季度,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206.60 億筆,金額 11.06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42.14%和107.75%。

目前的競爭格局是,支付寶市場占有率將近75%,相比之后的財付通和拉卡拉具有絕對優勢,而除了這三家之外,其他8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只共享不足7%的市場份額。

按照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的說法,互聯網的商業邏輯其實是壟斷。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曾對媒體表示,市場上不需要這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按照成熟的歐美市場經驗,一般行業前五名才會有生存的空間。

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企業,腳步并未停止,留給后來者的時間和空間并不是很多。

根據易觀智庫的分析,支付寶最新的“9.0”版本突出付費的“場景化”,線下場景的嵌入將引導其大量的線上用戶下沉至線下。支付寶本次改版的戰略是“支付工具”轉變為“全場景金融生態體系”,實際目的是為了拓展移動支付市場。

緊隨其后的微信支付通過與線下社區商戶合作,發起“微信支付日”的掃碼支付優惠折扣活動,并接入全家、7-11等便利店,O2O市場的擴張促進二季度的交易規模。

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份額超過10%的互聯網背景企業向線下進攻的時候,正在沖擊排位第三、聯想控股、以便民支付線下硬件刷卡起家的拉卡拉。

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坦言,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有海量的線上個人用戶,這是拉卡拉存在的不足。

近期,拉卡拉其全場景支付產品“考拉手環”,集多卡合一、空中發卡、空中充值等創新功能于一體,不僅內置有交通一卡通和中銀通電子現金卡,也接入了理財、信貸等互聯網金融業務,孫陶然認為,這樣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線上入口,從而發展海量個人用戶。

另一個思路來自連連支付,易觀智庫報告稱,該企業為紅嶺創投、鑫合匯、宜人貸等P2P平臺以及京東、蘑菇街等電商提供支付通道服務。二季度借助“互聯網金融理財節”、“京東6?18周年慶”等活動,交易量穩定上升。在移動應用內支付交易份額逐漸擴大至9.64%,僅次于支付寶。

對于監管層來講,更愿意讓第三方支付機構回歸小額和快捷支付的軌道,而禁止此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業務層面的過度延伸。征求意見稿規定,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

第6篇

以上案例均可以認為是供應鏈金融的雛形,而供應鏈金融的大規模發展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供應鏈融資已具備了各種各樣豐富的業務模式和產品。

一、國外供應鏈融資的發展狀況

從世界范圍來看,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主要為各大國際銀行以及部分金融公司和物流企業。這些金融機構一般與大型跨國公司早就有著歷史合作,以傳統授信和結算服務為主要的業務品種。這是因為,隨著跨國公司逐步成長為全球化外包的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鏈新模式下成員企業對銀行授信產品和結算服務有了全新的要求,而為了深入參與供應鏈運行,適應核心企業對資金管理的新標準,以及解決供應鏈成員企業的資金瓶頸,國際商業銀行近年來設計出了各種供應鏈融資產品和服務,鞏固了與核心企業的業務關系,也培育出了新興市場的客戶群。

根據全球知名技術調查和咨詢公司Aberdeon集團2007年的調查,在發達國家,運用供應鏈金融來改善財務管理的做法日漸普及,目前己采用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的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已有明確實施計劃的企業占18%,正在調研的企業占40%,合計占總數的73%。

自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20多年時間里,供應鏈融資已發展成為歐美銀行最重要的業務模式之一,涉及汽車、電子、食品、重型裝備等諸多行業。2007年金融危機之后,為了有效降低信貸風險,這些國際銀行開始更多地把業務向供應鏈融資傾斜。根據世界知名供應鏈金融電子平臺提供商DemiCa公司2008年的一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各家銀行通過供應鏈融資手段發放的授信平均增長達到了65%。這說明,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商業銀行正在將有限而珍貴的信貸資源大量地投入到了供應鏈金融領域。該報告還顯示,到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中有46家向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剩下的4家也在積極籌劃開辦該項業務。

二、國內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的開展狀況及舉例

按照有據可查的資料,國內最早供應鏈金融產品領域的實踐活動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銀行進行的存貨抵押貸款。但在隨后的年代里,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監管機制嚴格、創新意識不足等種種原因,中國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固執地囿于固定資產抵押和保證擔保授信,極少涉足新領域的探索。

與國際上成功的實踐相比,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大為滯后,無論是銀行、企業還是其他參與主體,都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產品服務體系、風險控制手段、業務經驗、技術水平、法律法規配套等方面均有較大差距。但是,在各行的努力下,我國供應鏈金融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品服務體系。其中,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走在了我國金融機構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前列。

21世紀的前10年里,各商業銀行陸續推出了自己的供應鏈金融品牌,這其中以深圳發展銀行為典型代表,其他如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等也開辟了類似的業務平臺。

具體來看,2006年深圳發展銀行首先將自身定位為專業的貿易融資銀行,并整合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通過制度支持、物流金融、產品支持、信息管理和組織管理的五大平臺,統籌資源,集中發展供應鏈金融模式業務;2006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推出了“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2007年,浦發銀行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繼續創新服務內涵,提出了“供應鏈金融”的整體服務理念,緊密連接了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延伸了供應鏈金融的服務范圍,為供應鏈上各參與主體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

隨后,圍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迫切的融資需求,國內多家商業銀行開始效仿發展“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物流融資”等名異實同的類似服務。時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各自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2008年下半年開始,因為嚴峻的經濟形勢帶來企業經營環境及業績的不斷惡化,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我國,商業銀行都在實行信貸緊縮,但供應鏈融資在這一背景下卻呈現出逆勢而上的態勢。根據2009年一季報數據,六家上市銀行(工行、交行、招行、興業、浦發和民生)一季度新增貼現4558.25億元,較2008年底增長66.4%,充分顯示出中小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青睞及商業銀行對供應鏈結算和融資問題的重視。

同時,隨著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的鋪展,渣打、匯豐等以傳統貿易融資見長的商業銀行,也紛紛加入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競爭行列。

三、總結

供應鏈融資是隨著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出現而出現的,國外銀行在供應鏈融資方面發展較為成熟,幾乎所有的國際銀行都開展了供應鏈融資業務。在金融危機之后,雖然這些銀行的其他信貸業務規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縮減,但供應鏈融資業務卻表現出迅猛的增長。

第7篇

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迅猛,以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余額寶、P2P信貸這些新型理財產品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猶如雨后春筍,發展如迅雷之勢。其中,最為炙手可熱的要數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等互聯網貨幣基金。互聯網貨幣基金是基于互聯網平臺的貨幣基金,比傳統的貨幣基金更具有便捷性,也比傳統銀行理財收益率更高。互聯網貨幣基金不僅給廣大用戶帶來了一定的收益,而且給用戶提供了消費支付和隨時轉出的便捷。互聯網貨幣基金在近年發展迅猛,已經促使了存款搬家,在整個金融領域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對我國的商業銀行經營方面就更加顯著。 互聯網貨幣基金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產生的影響是當期亟待探討和研究的一項內容,而國內當前對這方面的研究涉及并不是太多。

國外對于互聯網貨幣基金對商業銀行影響的研究比較少,大多是直接研究貨幣基金,與互聯網相關的研究著作不是很多,國外的學者大多認為貨幣市場基金是用于投資高信用短期債務工具的一種集體投資計劃,可以提供大量的資金給短期貨幣市場和隔夜拆借市場。Huberto M.Ennis(2012)[1]的研究表明,以互聯網技術為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中含有諸多第三方信用媒介服務。Lucian Alexandru Fratila(2013)[2]等作了網絡作為媒介服務的影響因子的研究,研究表明網絡擔保服務會使得使用者的上下兩級客戶的信譽對使用者產生一個零風險利率的消極影響。Marco Cipriani,Antoine Martin,Bruno M.Parigi Money (2013)[3]認為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的運轉方式是借助于大的金融機構來聚集社會閑散的資金并借給銀行,不過貨幣基金要聽從其投資者,這樣一來,與投資者直接與銀行交易相比,依賴于貨幣基金發展的銀行體系要更不穩定。Vladimir kotomin,Stanley D.Smith,Drew B.Winters (2014)[4]認為對于短期利率來說,貨幣市場基金的機構投資者對其變化的敏感度較高,而個人投資者對其變化的敏感度較低。

國內研究上,邱勛(2013)[5]認為一直以來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壟斷,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才被打破的,比如國內的天弘基金、支付寶之間的合作,使得余額寶這類新型互聯網貨幣基金上線。陶亞娜(2013)[6]認為互聯網貨幣改變了貨幣的供給結構,使不同層次間的貨幣的界線模糊了,而且流通中的現金和存款逐漸被互聯網貨幣基金取代,央行對基礎貨幣的控制能力也逐漸被削弱,這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效力也有所影響。而謝平和鄒傳偉(2012)[7]認為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的高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銀行存款,同時也對銀行理財和基金業務有一定的沖擊。總結來看,已有的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研究雖然比較多,研究成果亦比較顯著,但是具體到涉及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并沒有多少,互聯網貨幣基金對我國的商業銀行產生的具體影響更少,大多都是一些規范研究,缺乏一定的數據分析,實證研究明顯不足。

一、我國互聯網貨幣基金發展現狀

隨著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創新,傳統線下的貨幣市場基金正在逐步向互聯網貨幣基金轉變。特別是自2013年起,中國的互聯網貨幣基金發展得越來越快,以余額寶(天弘基金和支付寶合作推出)的出現為代表。余額寶在6~7月這短短一個月間的規模就超過了100億元,客戶數達到了400萬。截至2016年2月1日,余額寶用戶已經達到了2.6億,相當于全國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使用余額寶理財,天弘基金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基金公司,可見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發展迅猛。

自從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合作使得余額寶上線,中國的互聯網基金就此誕生了。本文所討論的互聯網貨幣基金是在余額寶誕生之后出現的新概念,指與線下基金公司對接并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的貨幣市場基金。但是,互聯網貨幣基金這類新型金融產品卻出乎意料的飛速發展,如余額寶自2013年6月推出之后便勢如破竹,截至2016年2月1日,余額寶用戶已經達到2.6億,早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基金產品,天弘基金也就此成了全國最大的基金公司。

互聯網貨幣基金的飛速發展,引發了包括學生在內的全民理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余額寶等產品其實就是通過網絡渠道來銷售,其本質還是貨幣基金,跟傳統的貨幣基金產品的差別并不大。不過,由于互聯網貨幣基金采用的是“T+0”即時到賬方式,充分體現了互聯網貨幣基金的高效快捷、普惠的特點,所以一經推出就備受追捧。在余額寶飛速發展的同時,同類型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像網易的現金寶、騰訊的財付通和微信的理財通等類似的產品。我國2003年成立第一只貨幣基金景順長城,十幾年間共發展了1400多只開放式基金,其中有99只是貨幣型基金。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這些貨幣型基金的銷售方式大多發生了較大轉變,有20多家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除了與余額寶對接的天弘基金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還有一些其他互聯網貨幣基金的?模也發展迅速。

由于互聯網貨幣基金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每個季度都會涌現出一堆讓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更不要說全面地統計它們的規模和數量了,所以在下文中我主要選取了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百賺、騰訊財付通、網易現金寶、蘇寧零錢寶和京東小金庫幾大主要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來分析。

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末,這六大主要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總規模達到9270.08億元,與2015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長了1543.46億元,增幅為19.98%。表1明顯表明,互聯網貨幣基金這種新興方式自從上線以來每個季度的增速都保持著超高的記錄。雖然這六類互聯網貨幣基金只有八只貨幣市場基金與其對接,但是卻占到了貨幣市場基金的一半以上的規模。

互聯網貨幣基金的預期收益率平均下來都在4.5%以上,而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82%,與同類的金融產品相比遠勝一籌。

二、互聯網貨幣基金對我國商業銀行

經營影響的理論分析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基金以其特有的方式,給廣大客戶帶來了普遍收益,使普通客戶也能享受到銀行高端客戶才能享受到的服務,這類理財產品的出現和發展也符合我國普惠金融的理念。我國的商業銀行一直以來都享受體制和政策的紅利,一直都處于我國金融機構的核心地位,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商業銀行重視客戶的體驗與感受,努力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逼著我國的商業銀行進行利率改革、金融創新。但是,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發展也確實對商業銀行和金融經濟的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挑戰。

(一)互聯網貨幣基金對銀行存款和放貸能力的影響

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出現和發展對商業銀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分流了大量的銀行的一般性存款,使得銀行的放貸能力大大削弱。從美國的經驗來看,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占比為60%左右,由于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分流使得30年之后銀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僅約10%,這說明貨幣基金對銀行的存款影響尤為明顯。在互聯網貨幣基金這個概念出現之前,大部分人都不熟悉貨幣基金,而余額寶出現以后廣大客戶都對其有了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支付寶的客戶群體比較年輕化,這個群體在經濟上比較薄弱,無法購買高端理財產品,更不可能用于其他的投資。因此,有著較高收益率和流動性的互聯網貨幣基金就成了他們銀行存款的替代品,這樣一來,銀行的個人存款便開始加速向互聯網貨幣基金聚攏。僅余額寶一類互聯網貨幣基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迅速發展到5000多億元,也就是說銀行的一般性存款被分流了5000億元。

在銀行存款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為了使銀行的存貸比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值,銀行削減了貸款的額度,因此商業銀行攬存的壓力進行著一個惡性循環。相反,互聯網貨幣基金聚集了大量的資金,就開始發放小額信用貸款,以阿里巴巴小額信用貸款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已經進入了小額微貸行業,擁有了自己的客戶群,正在與商業銀行展開較量。

(二)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

支付功能是商業銀行的基礎功能,在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支付業務不但能為商業銀行帶來豐厚的中間業務的收入,而且能夠聚集起大量客戶,使得金融業的服務水平提高,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的支付業務是指資金在不同的銀行賬戶里相互轉移,從一個賬戶到另一個賬戶的形式。而伴隨著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出現以后,銀行關于支付方面的業務基本上就形成下面的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由于資金被轉移到了第三方支付賬戶里,于是在銀行不同賬戶間的支付就轉變成了在不同的第三方賬戶間的支付業務,客戶們基本上都是在第三方賬戶中進行支付各項活動的費用,于是不需要涉及銀行賬戶就可以進行各項結算和資金的流動,大大減少了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量;二是資金仍然在銀行賬戶里,只是有部分跨行支付業務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清算,原本需要在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里進行結算的資金,現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不同銀行開立的中間賬戶進行結算,從而減少了央行的支付結算量。支付業務市場份額本來是商業銀行占領的,如今卻被互聯網貨幣基金擠占。

根據選取的12家上市銀行的數據來看,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我國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來源中,手續費收入一直占的比例較高,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在2013年該項比例更是達到了18.96%,這說明銀行的手續費收入一直都是商業銀行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而2013年下半年互聯網貨幣基金第三方支付系統興起后,擠占了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從而大大減少了商業銀行因為支付結算的手續費收入和辦理銀行卡的手續費收入。

(三)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基金代銷功能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

在傳統的金融行業中,因為銀行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體,基金銷售主要依靠商業銀行進行,盡管產品是基金公司提供的,所以銀行的各項權利遠大于基金公司。因此,在代銷傭金方面的議價上,銀行就常常打壓基金公司,剝削了基金公司的大量利潤。而當互聯網貨幣基金出現以來,基金公司大多選擇與擁有更廣泛客戶群體的互聯網平臺合作,基金銷售則完全脫離了商業銀行,這樣也能實現基金的多元化銷售。

互聯網貨幣基金很容易吸引廣大群眾將自己手頭的流動性款項用于其投資,因為它不僅有著和銀行活期存款一樣的高流動性,還具有一定的高收益性。互聯網貨幣基金不僅擁有大量的普通投資者,還可以共享客戶的資源信息,借助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更加有效地引導客戶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互聯網貨幣基金通過收集投資者的各項數據來分析客戶的風險偏好,幫助投資者整理出一套理財方案,并定制出適合投資者的理財產品進行推送,讓客戶享受到高端便捷的服務。所以,互聯網渠道銷售基金的效果遠超過銀行銷售的效果。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和代銷基金的收入也屬于手續費收入的一部分,而互聯網貨幣基金在收益率和流動性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勢,使得原來的銀行客戶紛紛轉向互聯網貨幣基金,我國的銀行業的盈利難度加大。基金產品正在依托不同的互聯網平臺,準備推出更多的結構化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商業銀行的基金代銷功能越來越受到被邊緣化的威脅。

三、互聯網貨幣基金影響我國

商業銀行經營的實證分析

為了對互聯網貨幣基金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產生的影響作進一步的研究,本章將采用實證的方式來進行分析,主要是建立面板數據的研究模型,對面板數據進行計量分析的軟件,本文選擇了金融計量軟件Eviews6.0。

樣本的選取綜合考慮了數據取得的方便性和數據的質量,我們選擇了上文中的12家上市銀行作為樣本銀行,其中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平安、浦發、華夏、招商、興業這五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城商行和農商行中,選擇了寧波銀行與南京銀行這兩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銀行。樣本數據選用季度數據,區間為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樣本銀行的數據都選取的新浪財經各季報、年報中所公布的財務數據。

(一)變量的設定

1.因變量

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最能體現出其經營成果,在國內外的研究當中,評定銀行績效的一般是資產收益率、銀行利差率、非利息凈收入率、銀行利潤率和權益報酬率這五類指標,其中,資產收益率是最常用到的一個衡量性指標,表示的是一個企業凈利潤占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也是通常所說的總資產回報率,同樣,對銀行來說它也最能體現經營的狀況,因此本文也要選取資產收益率(ROA)作為實證研究的因變量,也就是被解釋變量。

2.自變量

為了把互聯網貨幣基金對我國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盡可能研究得全面些,本文還要選取兩個目標變量來分析,分別是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和代銷基金功能。有關第三方支付功能的研究,本文采用艾瑞市場咨詢公司所采集的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數據(DSF),這項數據屬于我國關于第三方交易的權威數據,在其官網上每個季度都有更新。而貨幣基金代銷功能,本文將使用上文中提到的六大主要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總規模(MMF)來代表。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有著不確定但是卻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還需加入一些特征變量,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不可控外部因素,有宏觀環境因素和行業因素;第二類是可控內部因素,包括銀行經營方面的影響因素。關于不可控因素,本文將選取一個宏觀影響因素貨幣環境變量(M2)來衡量銀行的績效,因為貨幣在金融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貨幣環境的變化能夠間接影響銀行的存貸款額度,從而影響銀行的資金和效益。關于第二類因素,將選取商業銀行的季末存貸比(LTD)、季末資產總額(NA)和當季成本收入比(CIR)。研究中的基期就選擇2012年的第一季度,對NA取對數消除其異方差性。

(二)模型的設定

第一步,對DSF和M2這兩個變量的序列原值和一階差分值作ADF單位根檢驗,我們將用到金融計量軟件Eviews6.0,在檢驗過程中根據AIC準則來確定滯后項。檢驗結果表明:上述兩個變量的序列原值都是非平穩序列,一階差分值則都是平穩序列,由于MMF變量2013年第三季度起數據是非0的,因此無法進行ADF檢驗。

檢驗類型表示常數項,時間趨勢,滯后的階數,0說明沒有常數項或時間趨勢項。

然后,我們再對12家上市銀行的ROA、LTD、CIR和NA進行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這四個變量在檢驗中都是平穩的。

根據上述數據和變量,我們可以建立以下的實證模型:

ROAi,t=?琢i,t+?茁1MMFt+?茁2lnDSFt+?茁3lnM2t+?茁4CIRi,t+?茁5lnNAi,t+?茁6LTDi,t+?滋i,t

其中,i為上述提到的12家銀行的樣本,t為2012Q1、2012Q2、2012Q3、2012Q4、2013Q1……2015Q4

(三)實證研究結果

在進行實證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采用分別帶入目標變量的方法,將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和基金代銷功能這兩個目標變量分別加入到上述的回歸分析中,回歸結果如表2、表3、表4。可以看出,回歸的總體效果較理想,變量的解釋能力比較顯著,回歸殘差不存在自相關。通過觀察t值,可以知道lnDSF和MMF都通過了上述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從實證分析的結果來看,三個方程中的第三方支付功能的變量DSF和代銷基金功能的變量MMF在整個回歸過程中的系數都是負的,這說明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和基金代銷功能都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有一定的影響,都會分流銀行的客戶,減少業務量,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與此同時,從這兩個目標變量的回歸系數來看,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的擠出效應比較強烈,搶占了商業銀行一直以來的在金融機構的核心地位。而互聯網貨幣基金的代銷基金功能在其方程中沒有通過10%的顯著性檢驗,這可以說明互聯網貨幣基金的這一功能還沒有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為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基金代?N功能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還沒有根深蒂固,不能引起太大的影響。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互聯網貨幣基金自從誕生以來,現在已經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產品中最受歡迎、關注度最廣的一類,但是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沖擊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過建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和基金代銷功能,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不僅是在同種類型的理財產品的銷售沖擊上,還有對商業銀行的存款支付業務以及中間業務的擠出替代上。從上文中的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結果來看,主要是互聯網貨幣基金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有著較強的擠出效應,而代銷基金功能的影響甚微。

(一)商業銀行端正態度,積極改革創新

引導商業銀行用客觀正確的態度來看待互聯網貨幣基金,促使商業銀行進行業務改革和創新。商業銀行應該意識到市場環境的轉變,客觀地分析自身的產品與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優劣勢,做到順勢而行,積極轉變,整合優勢,滿足需求。對于競爭對手,銀行要做到深入研究,學習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先進技術,才能謀求自身的發展。商業銀行還應該聯系自身優勢,發揮好網點多、客戶群體龐大、業務類型豐富的特點,整合優勢資源,利用信息時代的大數據力量滿足客戶更多的需求。此外,商業銀行還必須重視客戶,提升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客戶群。

(二)商業銀行須重視客戶,提升客戶價值

一直以來,我國的商業銀行由于受到各項政策的支持,在與客戶的關系中保持著不平等的交易關系,商業銀行地位總是高于客戶,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注意客戶的感受和體驗,尤其是大批活期存款的客戶更加不被銀行視作主流的客戶群。另外,銀行的眾多理財產品都只是面向高端貴賓客戶,門檻較高,并沒有向普通客戶提供服務體驗。而面對充斥著眾多條件更加優厚的互聯網貨幣基金,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消除傳統的壟斷思想,轉向留住客戶、拉攏客戶,并且要提升廣大客戶的潛在價值。在存款方面,銀行可以使活期存款客戶的資金價值提升并提供個性化服務,如開發出利用活期存款進行理財的產品。關于基金銷售方面,銀行也可以建立起有關網站,定期一些基金產品的信息、購買指導以及客戶購買的體驗與反饋,這樣會使得線下的客戶對那些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有更直觀的感受,也能權衡利弊進行選擇性購買。

(三)商業銀行應順應大數據的時代,制定合理戰略

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什么都要依靠數據依靠互聯網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這一新興的技術目前已經被各行各業所認可并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互聯網貨幣基金之所以能夠吸引成千上萬的群體,關鍵就在于它利用了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大量客戶各項信息與數據,以至于它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準確分析每個客戶的資產現狀、服務需求并控制預期風險,然后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理財方案。商業銀行應該注意到大數據的重要性,積極轉型,跨入電子商務的領域。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社交網絡等搜集大量的客戶信息,建立起一個商務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快速交易等等,同時也應該引入一批對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務都懂的人才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商業銀行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戰略。

(四)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第8篇

20xx金融市場部銷售工作計劃一(一) 行業分析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人們對它的認識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如上世紀九十年代股票剛剛問世的時候,中國大陸大多數人甚至一些專家學者對它持懷疑的態度,認為股票是資本主義的事物,肯定不是什么好東西。對于公司發行股票,甚至一些國有企業給員工派發股票的時候,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騙人的東西,就像是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但是,也有部分先知先覺者,或者說敢于吃螃蟹的人,大膽的加以購買和投資,當這部分投資股票的人逐漸贏得了高額的收益的時候,人們才逐漸接受并大膽投資。于是,逐漸就產生了一批投資股市的投資者----股民。在股市大盤瘋漲的幾年中,甚至瘋狂到全民炒股的程度。人們發現股市本身無所謂好壞,也無關姓知姓社,原來資金可以在股市上流通后,融資方和出資方是可以共贏的。這樣,就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處在金融市場逐漸發展的今天,作為國家層面大力支持黃金投資同樣面臨市場導入初期的爭議和討論。同樣,有投資者對投資黃金懷疑,想做投資心理卻又擔心。擔心是因為懼怕風險,懼怕的原因是源于無知。換句話說,投資者對“炒黃金”這種在國內剛興起的投資品種的不了解。這就需要我們這類型公司的參與并多給投資者講解,多做宣傳,讓投資者用科學的、理性的眼光看待黃金投資,從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和擔心.

(二)市場分析

20xx年,中央賦予天津濱海新區的先行先試政策給貴金屬市場的設立提供了決好的契機,在天津設立貴金屬交易市場,是對我國交易市場體系的補充,也是對我國金融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有利于規范和引導場外黃金交易市場發展。

這是國家政策的支持,可是對國內的各參與方來說是新事物,因為它開創了國內金融投資領域的先河。它與其他諸如股票等投資理財產品不同,而是結合了股票和期貨的各自優點,并彌補了它們各自的缺點的一種新型投資理財產品,在部分人眼中目前看來是具有爭議性的,可是事實證明它的生命力又是那么的強。為什么人們愿意來討論,而且也有人愿意來參與,這說明他們是愿意也希望這個行業發展起來的。對于期盼,我們要不負眾望,繼續努力;對于批評,我們要虛心聽取,努力改進和完善。這樣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整個貴金屬行業的發展。

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的貴金屬投資市場,在國內還屬于這個市場的導入期,但是,才經過短短兩年的發展,發展的速度卻是驚人的,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這個行業是否能夠健康發展,在交易所主導下如何引導和規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怎么做到規范發展,引領貴金屬市場的繁榮、穩定,還需要所有從業人員共同努力 等到大家都熟悉黃金投資市場,并參與到其中獲得巨大收獲的時候,很難說可能會出現全民炒黃金的現象。

(三)競爭對手分析

根據近期對天津市同行業公司的調查,現階段統計天津市各類投資咨詢公司約有210余家。遍布在天津市的各各區域,其中以和平區,河西區以及塘沽區居多。主營的業務為天通金、上海黃金延期T+D、倫敦金、紙黃金、以及一些地區黃金品種等。

近期天津市工商銀行與山東金創投資公司合作,在天津市大面積宣傳上海黃金延期T+D業務,并通過今晚傳媒中心進行宣傳,3方面強強聯合將“藏金于民”的理念進行推廣。其他稍微有實力的公司也在積極的和銀行進行接觸,打算以銀行為依托,公共媒體為介質,在天津市范圍大力推廣現貨黃金電子盤交易的相關業務。

一些天通金的做市商,也已經通過各種公共媒體進行渠道的開發。在各大財經網站以及各種門戶網站廣告,在全國范圍內招聘商,返傭非常優厚,所以發展的很迅速。

還有一些公司通過和一些高檔的娛樂場所,比如說高爾夫球場、高檔車的4S專賣店、高檔健身會所、高檔社區等建立合作關系,獲取優質客戶信息,然后通過舉辦高檔的理財沙龍挖掘客戶。

黃金市場正處在高速的發展期,競爭對手都在不斷的通過不同的渠道開發客戶,我們只有通過員工的不斷努力,公司提供不斷的支持才能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繼而做大做強。

(一) 未來三年銷售目標

在未來的3年中,首先20xx年公司剛剛起步,是公司制定整體發展方向的一年,20xx年要以公司穩定發展為基礎,在天津范圍內展開大面積的宣傳活動,為后兩年的工作打好基礎。未來3到5年中,我部門會通過各種營銷渠道,以天津市為中心,并不斷向周邊城市開展業務,現制定未來3年的銷售目標如下。

20xx年入金量1200萬元人民幣。

20xx年入金量1500萬元人民幣。

20xx年入金量20xx萬元人民幣。

預計每年入金量以25%-30%左右的速度增長。

(二)20xx年銷售目標

(一) 目標市場

首先,我們將目標市場的定位定在對投資有興趣的人,或者已經有過各類投資經驗的人。其次,一定是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在投資市場中,承擔不起風險的人也是賺不到錢的。所以我們的目標市場就是定位在高端市場,在公司的起步階段,以有限的人力去開發,維護優質客戶,以保證公司的初期運營情況。 目標客戶:能承擔一定風險,并對市場比較了解的投資者。已有過投資經驗的人為優先選擇,例如股票,期貨,基金的投資者等。

(二) 營銷計劃

營銷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最終的目標是要在天津市場站穩腳跟,并不斷向周邊的城市進行擴散,逐步完成銷售目標。 (1)長期計劃:在未來的3-5年中,在金融業內創出公司的品牌,在天津市地區做成業內的龍頭企業。

(2)中期計劃: 在未來1-3年中,不斷補充人力資源,從一個部門擴充到3個部門,每個部門10-15人,銷售額翻番。

(3)短期計劃:完成20xx年的銷售目標。

(三) 營銷策略

為了完成制定的銷售目標,我部門會采取多元化的銷售策略,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的自身優勢,除了部門統一安排工作以外,根據每個員工的偏好進行側重培養。

(1) 業務策略

a) 電話營銷策略:通過個人渠道取得高端客戶的電話號碼,讓員工進行電話營銷工作。

b) 陌生拜訪策略:在高檔社區,或者商業中心進行問卷調差,收集準客戶的信息。

c) 網絡銷售策略:培訓員工進行網絡銷售,根據個人特長,愛好加入不同的群,逐步進行網絡營銷。

d) 緣故發展策略:讓每一個員工把工作當成一份事業,讓他們跟所有認識的人進行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現貨黃金這個行業。

e) 合作商、合作社區策略:不斷發展高檔社區和各種商業單位作為合作方,在社區內舉辦產品說明會,以社區為中心逐步擴大公司的影響力以及品牌效應。

f) 發展合作伙伴策略:發展每一個認識的人作為業務員的合作伙伴。(獵鷹計劃)

(2) 廣告宣傳策略

公共媒體宣傳策略:增加在公共媒體的宣傳力度,增加企業的知名度,媒體的種類很多,包括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傳單、戶外廣告等。

第四部分 部門構成

(一) 人員組成

市場部一個部門的員工計劃穩定在15名左右,外出進行陌生開發客戶,或者在社區進行說明會的時候,分為5名一個小組,具體的組成情況入下表所示。

(二)部門未來發展趨勢

計劃在未來的每一年中補充一個15人左右的部門,不斷擴大公司的銷售部規模,以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為己任。不斷為公司實現利潤額的大幅增長而努力,帶領部門員工將公司打造成金融業內的龍頭企業。

20xx金融市場部銷售工作計劃二20xx年,全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總體思路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全力實施“經營客戶”戰略。堅持“一個中心,六個基本點”的基本策略,即以“經營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產品、渠道、服務、經營品質、執行力“六個基本點”作為“經營客戶”戰略的重要支點,繼續強化“狠抓三條主線不動搖”為具體抓手。通過實施渠道管理精細化、客戶經營精細化、服務管理精細化、操作風險管理精細化、產品銷售精細化五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個人金融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經營管理上臺階、上水平。

一、20xx年個人金融業務經營管理策略

(一)產品策略:繼續堅持狠抓產品銷售不動搖,以做全和做強產品為目標,在鞏固傳統強項產品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弱項產品的銷售能力;優化產品銷售結構,注重現有網點產能的挖掘,重點抓好點均線下網點的產能提升,力爭通過現有網點產能的整體提升,最大限度的縮小與同業在規模上的差距;以交叉營銷和聯動營銷為抓手,提高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度和依賴性,通過產品的交叉覆蓋和服務的完善改進,穩定和拓展客戶基礎,提升單一客戶對建行的貢獻度和忠誠度。

(二)客戶策略:要充分依托理財中心,深化二代轉型,圍繞“一個中心,六個基本點”,堅定不移的落實“經營客戶”戰略;20xx年經營客戶的重點要在精細和固化上下功夫,要堅持客戶拓展和產品銷售互促共進,擴大規模和優化結構并舉并重的經營原則,在競爭中要確保有足夠大的大眾客戶,有足夠多的好客戶,強化客戶營銷維護能力,挖掘存量客戶潛能。通過提高產品覆蓋度來留住客戶,培育客戶向上遷移成長,促進客戶格局和渠道格局的相互匹配和全面融合。

(三)渠道策略:20xx年渠道建設重點要在解決渠道總量擴大、覆蓋面提升、區域結構優化、功能擴充等緊迫性問題上下功夫。一是要穩步、快速擴大物理網點數量,要重點布放在中心城市行和“第二梯隊”,以及經濟快速發展的縣域地區,形成和同業抗衡的主陣地;二是繼續大力發展自助渠道建設,力爭在三年之內使自助銀行與物理網點數量達到3:1比例,延伸服務半徑;三是著力建設客戶經理和理財中心軟渠道,按照專職、專業、專注要求,帶出一支新隊伍,開拓一片新天地,打造一個新陣地,形成物理網點、自助設備、理財中心和客戶經理相互協同、相互呼應、相互補充的全新渠道格局。

(四)區域策略:持續推進中心城市地區、重點發展地區和發展地區三大區域發展策略,著重打造“第二個***”。20xx年“三大梯隊”的經營目標是:中心城市行個人存款新增和中間業務收入還要保持同業第一,堅守主陣地,作出更大貢獻;繼續打造“第二個***”,使其在同業形成絕對競爭力,提高貢獻水平,瞄準第一梯隊,實現突破跨越;“第三梯隊”要實現快速崛起,通過加速發展,趕超同業,縮短差距,盡快向第二梯隊跟進靠攏,提高對全行業務的貢獻度。

二、20xx年個人金融業務工作要點

(一)加強業務創新,做全、做強產品

1.狠抓一季度個人業務旺季營銷工作,以“個人存款,實物金、個人客戶”為核心,以基金、保險、借記卡,產品覆蓋度和臨界區間客戶提升,自助設備開機率、賬務性業務替代率及網點替代率為重點,做實旺季營銷。

2.完善自上而下到網點的產品銷售垂直作業模式,加大通報考核力度,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

3.繼續推進產品“掃零、達標、越級” 和“保險、基金、黃金攻堅戰”,做全產品,彌補“短板”,提升網點均衡銷售能力。

4.持續加大對理財產品的銷售力度,加強總行“利得盈”、“大豐收”、“日新月異”等常規理財產品特別是開放型產品的銷售工作,進一步鞏固提升我行自行設計發起的“乾元”系列理財產品當地品牌優勢;加大對信托公司信托計劃產品的銷售力度,逐步搭建我行理財產品和信托公司產品相互補充的銷售模式。

5.進一步做大做強個人黃金業務,擴大品牌影響力,加強實物金業務成本控制,提升實物金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對賬戶金的銷售力度,與電子銀行渠道聯動,提高賬戶金產品覆蓋度;加強賬戶金交易規范管理。

6.試點推出移動保管箱業務,建立從業務布局、申請開辦到日常管理等一整套保管箱業務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穩步推進保管箱業務的發展。

7.建立完善自上而下的基金產品銷售信息傳遞鏈條,提高股票型基金、主代銷基金、基金定投營銷能力;充分發揮個人客戶經理隊伍作用,提升各級銷售人員的系統工具使用能力、數據挖掘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和精準營銷水平,努力提高新老基金代銷市場份額;加強與基金公司合作,做好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加強與電子銀行渠道聯動,進一步規范貨幣基金交易。

8.做好憑證國債、儲蓄國債、記賬式國債產品的銷售工作,鞏固提升地區同業優勢地位;加強記賬式國債的風險管控,利用技術手段建立頻繁、大額交易日常監控機制。

9.提高對保險產品的銷售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壽險產品網點資源配置考核方案;建立保險公司銷售支持人員規范管理制度;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加大對網點一線銷售人員保險專業知識培訓力度,做好保險從業資格考試工作,提高我行自身保險銷售能力;做好客戶風險評估,提高客服務水平。

10.加強理財卡、龍卡通借記卡、支付寶聯名卡等發卡的工作力度,擴大借記卡存量市場份額,提高新發卡的質量;持續開展折轉卡及提升借記卡的動戶率,加強對準貸記卡業務資產質量的管理,控制不良透支的攀升,降低不良率;按照總行部署,積極拓展推廣借貸合一卡、陸港通、預付卡等新產品。

11.加大個人外匯業務宣傳力度,加強隊伍建設,加大制度梳理和對下培訓力度;試點開辦并逐步推廣外幣代兌業務;選擇重點地區、重點網點加大對個人國際速匯、個人外幣匯款、個人結售匯等外匯產品的推廣工作力度,打造全區個人外匯業務標桿網點,并發揮其帶頭作用。

12.穩步推出電話支付業務,建立電話支付業務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強與中糧可樂公司合作,積極拓展中糧支付業務。

13.強化產品交叉銷售,推廣個人金融產品套餐服務,提升產品覆蓋度。

14.調度內外部媒體資源,做好重點產品營銷宣傳和品牌推廣,做好客戶體驗活動宣傳,把好宣傳材料關。

(三)完善隊伍建設 強化客戶服務

15.繼續強化個人客戶經理隊伍建設,提高專職個人客戶經理的覆蓋度和充足率。

16.以理財中心為考核單元進一步加強對個人客戶經理的考評管理,在二級分行層面推廣典型考評辦法。

17.量化個人客戶經理考核指標,完善客戶經理產品銷售、客戶新增等關鍵業績的考核量化,突出個人客戶經理銷售主渠道的作用。

18.以產品銷售為紐帶,以顧問式客戶關系管理為依托,建立并完善全新的客戶關系管理體系。

19.通過多種手段持續鞏固二代轉型成果,全力做好20xx年網點二代轉型工作。

20.抓住客戶增長、產品覆蓋度、理財卡配卡、存量客戶保有率、服務VIP客戶時間占比、客戶聯系計劃覆蓋率等關鍵業績指標,提升客戶經理產品銷售和服務能力。

21.固化100家理財中心VIP窗口柜員配置規范的基礎上,向全轄網點理財中心覆蓋推廣,進一步解決理財中心空心化問題。

22.強化客戶分層服務,加強理財中心客戶引導分流,進一步提升理財中心客戶服務功效。

23.在二級分行層面抓好經營客戶系列提升措施、規定動作和個性動作的實施落實;創新內容和形式,持續執行個人客戶例會制度。

24.在持續開展標準化理財中心創建的基礎上,著力實施創建精品理財中心活動,以點帶面,形成理財中心成長發展的良好梯隊。

25.持續做好客戶經理三大工具的運用推廣,優化客戶經理營銷作業考評系統,與產品推廣緊密結合,提高系統工具的使用效能。設計“理財規劃與客戶資產配置分析工具”,為客戶經理進行產品銷售和客戶維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6.持續常態推進臨界區間客戶拓展上移活動和客戶四個必備金融工具的營銷推廣,提升產品覆蓋度和聯動營銷能力,強化客戶聯系和產品推薦。

27.將客戶信息質量維護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持續抓好分階段客戶信息質量提升。

28.全力實施客戶經理營銷能力素質提升打造項目。

29.開發系統平臺,對個人客戶經理基礎信息和日常維護

實施系統化、工具化管理;在客戶經理營銷作業考評系統中搭建客戶積分管理系統,按客戶忠誠度和產品覆蓋情況對客戶進行分層和差別化服務。

30.組織全行個人客戶經理專業技能考試,強化個人客戶經理經營和管理水平

31.舉辦個人客戶經理銷售PK賽,增強個人客戶經理實戰能力

32.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全面做好一線員工培訓工作

33.抓好基金銷售從業人員培訓及考試工作。

34.加大個人黃金業務從業人員培訓力度,研究通過外部權威機構考試認證方式。

35.做好保險從業資格考試工作,提高保險從業資格持證人員數量。

(三)加強渠道建設 提升服務水平

36.持續調整網點布局結構,在20xx-20xx年布局規劃指導下,結合西部大開發與xx規劃發展戰略,適當增設我行在發達地區(包括縣域)的營業網點。

37.持續推進網點購置、裝修建設,加強中心城市行和重點區域的資源配置,切實提高中心城市行的網點自有率水平,使中心城市行網點自有率提高5-10個百分點;重點調整低產網點和5年以上未標準化裝修網點;繼續優化營業網點視覺形象標準,符合總行VI標準網點比例達到98%以上;結合我行二代轉型及打造100家標準化理財中心戰略繼續支持個人理財中心的優化改造工作;在赤峰建設1家保管箱業務項目;繼續加大離行自助銀行選址規劃建設,使離行自助銀行成為物理網點的有效補充。

38.全面提升渠道建設管理水平,落實集約化管理,制定全行網點建設工作流程和考核機制,進一步強化和完善網點建設責任機制。

39.試點推廣網點建設后續跟蹤評價工作,完善網點后評價體系,建立網點配置模型、網點選址模型,完善兩大渠道建設管理模式,加大網點建設情況檢查督導力度;總結分析資本性支出對網點銷售的支持提高程度。

40.進一步完善自助業務運營管理體制,深入推進自助設備集中專業化管理步伐,力爭年底實現全行自助設備的集中管理工作,打造一支專業化和高效化的自助設備管理隊伍。

41.進一步強化自助業務基礎管理,繼續加大自助設備“剁尾巴”考核力度;加大宣傳,提高設備分流率;積極拓展自助渠道的交易功能;進一步精細對設備服務廠商的管理和考核,切實提高設備運行和服務質量。

42.繼續加大自助設備的經營管理考評力度。要突出對重點行、重點地區的政策傾斜。打造****的第一梯隊,提高上述行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在設備規模、運營指標、設備收入貢獻、柜面替代率水平上切實起到引領全區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帶動以呼倫貝爾、赤峰、通遼、錫盟、烏海為代表的第二梯隊加快發展,有效提高設備交易量和收入貢獻度。帳務性替代率要達到60%以上,同時要重點提高附行式設備的替代業務能力。

43.突出抓好離行式自助銀行的建設。將自助渠道的建設放在與網點同等重要的程度來建設。力爭在未來三年內實現自助銀行與網點數量比達到3:1。

44.調整設備布局結構,力爭實現全行每個網點配備存款功能設備;嚴格控制低產、低效設備的產生。力爭將低產設備控制在5%以內。

45.繼續做好自助業務風險的防控工作。進一步規范自助業務操作流程;提高自助業務自查、抽查及普查工作質量,教育員工識別和自覺規避業務風險,提高自助業務風險防范能力和履崗能力。

46.利用行內外資源,采取多種渠道和方式來加強自助業務知識培訓。

47.通過持續開展星級網點管理,固化和提升網點轉型效果。擬在原有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網點的基礎上,把星級向下延伸,增加二星級網點的評選。

48.整體提升全行網點服務質量,重點體現網點服務的穩定性和服務的固化。

49.從破難點和頑疾點入手,貫穿全年開展“抓服務、固成果、上水平”服務提升攻堅活動,循序漸進,實現網點服務水平的有序提升。

50.按照每季度兩次的頻率對所有營業網點開展神秘人檢查。

51.打造理財中心服務標準,提高理財中心服務質量,打造建設銀行理財中心服務品牌。

52.完善網點服務考核機制,強化網點的服務考核,在規范統一服務流程的基礎上,提高零售網點的營銷服務質量和水平。

53.加強對網點和個人客戶經理的培訓力度。在培訓分工上,區分行側重對員工能力提升的培養,二級分行則重點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

(四)強化基礎管理,倡導合規經營

54.貫穿全年開展“破難點、整頑疾”風險管理提升攻堅活動,以進一步加強對私柜面操作風險管理,強化屢查屢犯問題的整改。

55.繼續強力打擊自辦業務和柜員禁止性規定,徹底杜絕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提高柜員風險防控和合規經營的意識。

56.提高發卡質量,對不動卡進行定期激活和清理,規范理財卡等產品收費,建立完善的客戶升降級機制,實現按標準發卡,提高銀行卡年費收繳率及商戶回傭,優化準貸記卡功能,對打卡等事務性業務逐步進行全行性集中處理。

57.制定并下發《零售網點崗位績效考核管理試行辦法》,規范統一全行零售網點各崗位的績效評價內容、過程和結果。

58.理順理財產品銷售規范,解決理財業務多頭管理問題,加強對條線、分行特色理財業務的監督和指導,定期對分行銷售合規性開展檢查,規范操作。

59.加強全行網點資源配置的集中統一管理,全面清退外部保險機構駐點,做好代銷保險產品銷售組織

60.加強投資者教育,正確引導客戶合理配置資產和穩健投資,幫助客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理念。

61.繼續抓好基礎管理系列措施工作,將其作為常態化、制度化管理手段,實行動態考核,著力提高網點人員基本業務技能和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個人金融部位風險和案件防控的長效機制。

62.加強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事前預防。對于各類審計、總行及區分行相關部門提供的內外部最新風險防控動態,及時跟蹤、搜集和梳理整理,認真研究分析,發現風險點,做到事前預防。

63.強化整改工作。將各類審計、內外部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機制,按照不同檢查層面的發現問題,制定整改流程,明確整改責任,確保整改效果,對不及時、不認真落實整改工作的,要對二級分行相關責任人實行問責。

64.完善基礎管理考核機制。繼續以個人金融業務基礎管理考核系統為依托,對營業網點、二級分行基礎管理水平綜合評價,連續考核,進一步夯實全行個人金融業務基礎管理水平;按月對委派柜員主管評價考核,組織開好柜員主管例會,加強柜員主管的履職能力。

65.抓好柜面操作風險管理,協調各級檢查團隊落實個人金融業務檢查計劃,對檢查結果充分整改和利用,提高對柜面業務操作的垂直指導力度。

66.完善“5+1”考評體系的基礎上,將理財中心考核納入其中,形成條線“6+1”考評模式,配套實施談話制度和二級分行經營管理評價制度,條線上下形成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執行落地。

(五)加強系統建設 做好流程優化

67.繼續強化對數據特別是產品與客戶的分析和挖掘,進一步將管理做深、做細。

68.按照總行要求做好證券業務系統、理財產品綜合支持系統、核心業務系統、PBCS等系統的版本上線推廣,做好PBCS等系統使用情況的跟蹤通報。

69.做好區分行個人金融業務綜合管理平臺等自行開發系統的優化需求的提交及功能的日常使用管理。

70.進一步發揮總行營銷服務系統、分行客戶經理作業系統、OCRM、ACRM等系統工具客戶數據挖掘分析功能,提升精準營銷能力。

71.推廣網點業績評價系統、網點銷售門戶系統、網點資源調度系統、網點排隊和客戶識別系統及新功能。

72.通過個人客戶經理服務支持項目,開發客戶經理業績評價功能,建立全行客戶經理服務VIP客戶和產品銷售業績的統一評價標準。

73.依托“個人金融產品營銷服務系統”,加強客戶挖掘,提高商機處理率,加強商機統一管理,優化網銀精準營銷。

最后,啟動包括客戶經營、渠道管理、風險管理、服務管理、產品管理等在內的條線精細化管理提升一攬子計劃,推進條線經營管理再上新臺階。

第9篇

銀行監管體系是指由銀行監管法律制度決定的為實現特定的社會經濟目標而對銀行及其活動施加影響的一整套機制和組織結構的總和。健全的銀行監管體系對銀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一、 國外銀行業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的監管體系

在世界各國,中央銀行都毫無例外地擔當起金融監管的主要責任。政府財政部通常也設立貨幣監理署,從國家財政的角度來關注金融機構的監管。

世界各國的銀行業金融監管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兩級多元銀行監管體制,一級多元銀行監管體制和集中單一的金融監管體制。其中兩級指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權對銀行進行監管,多元則指的是有若干個監管機構。實行兩級多元銀行監管體制的有美國、加拿大等。美國的銀行業監管體系采取多元化的傘形結構。傘形結構是指美聯儲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銀行子公司、證券子公司、保險子公司則分別由不同部門監管。其中,銀行子公司由美聯儲、貨幣監管署、州銀行監管署共同監管。 一級多元銀行監管體制是指金融監管大權集中于中央,但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機構負責金融監管。例如法國銀行業的監管機構主要有法蘭西銀行、國家信貸委員會和銀行委員會。在德國,聯邦銀行和聯邦銀行業監督局根據法律條款,分工合作、共同負責整個銀行體系的監督和管理。聯邦銀行主要負責監管貨幣、信貸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方面的金融活動,聯邦銀行業監督局則主要負責監管銀行的日常業務和經營運行。韓國實行的是一級二元化監管體制,由財政部直接控制、監督專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時由央行,即韓國銀行監管商業銀行。集中單一的金融監管體制。這種體制下金融機構的監管權限都集中在某一個中央機構,一般都是由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局負責。意大利、荷蘭、瑞士、新加坡等國家都采取這樣一種監管體制。在意大利,其中央銀行——意大利銀行,根據內閣信貸儲蓄委員會的授權,負責對所有接受公共存款并發放貸款的信貸機構進行監管。荷蘭的中央銀行——荷蘭銀行是金融監管的法定機構,荷蘭銀行對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儲蓄銀行和證券機構等金融機構進行審慎監管。

二、 我國銀行業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的監管體系

根據有關規定,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的分立金融監管格局。我國現行金融監管組織機構除財政部、審計署等政府監管部門以外,主要由國務院派駐各金融機構監事會、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負責專門監管,直屬國務院領導。其中,銀監會負責監管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托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農村信用社等存款類金融機構,證監會負責監管證券公司。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的中央銀行主要負責制定并保證貨幣政策的執行,加強宏觀調控。除了銀行業監管機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個外部監管機構,我國銀行業還建立了內部監管機制。同時我國的銀行業監管體系還包括行業自律和市場約束。

三、 國外銀行業監管體系與我國的對比

縱觀銀行監管體系都是與當時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特征乃至金融環境是密切相關的,都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因此,對銀行監管的討論應結合當時的經濟和金融發展階段和時代特征。1、當今世界金融監管的主流模式已經是綜合監管,而中國銀行業目前仍然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監管模式。中國法律從金融業務和機構兩個方面定義了銀行分業,即業務上不得從事信托、股票和保險,機構上不得投資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這種嚴格的分業金融監管體制對于防范金融風險,整頓金融秩序,保障我國金融體系安全運行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現行的金融體制下,這種金融監管存在著監管力量分散,缺乏社會聯合防范機制等諸多問題,所以為了適應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2004年7月27日,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工合作備忘錄,為確保三家機構協調配合,避免監管真空和重復監管,提高監管效率,鼓勵金融創新,保障金融業穩健運行和健康發展,監管三方達成了信息共享和重大事件通報以及每季度召開一次監管聯席會議制度。

2、發達國家擁有健全完善的監管法規,而我國銀行業監管法規制度有待完善。我國正處于一個金融市場迅速創新、競爭不斷加劇的年代。這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和銀行業法規建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具有健全、發達、積極的銀行監管法律體系。美國從中央政府到州政府都建立起完善的、符合國際慣例的、適應國際銀行監管需要的法律法規。而且這些法規取消過分的管制、放寬競爭限制,在維持金融體系穩定的基礎上充分保護消費者權益,由此而形成了法網周密、機構林立、監管嚴厲的特色。我國正在逐步完善積銀行業監管法律體系建設,提高銀行業風險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準。借鑒國外經驗與總結國內實踐的關系。作為后發現代化國家,要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研究和借鑒國際銀行業監管立法經驗。而學習國外,歸根到底是為了形成和創造有自身特色的實踐。也這樣才能建立起擁有生命力和前瞻性的監管法規機制。

3、部分發達國家擁有獨特的存款保險運行機制,而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尚在籌備階段。所謂存款保險制度,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在金融體系中設立存款保險機構,強制或自愿地要求投保銀行繳納保險費建立保險基金,以便在投保銀行出現支付危機或陷入破產境地時,能及時向其提供財務救援或直接向其存款人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的制度。它是一國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發達國家比如德國的私有銀行、公法銀行和合作銀行在上世紀 90 年代各自建立了存款保險方案,相繼設立了商業銀行存款擔保基金、儲蓄銀行保障基金和信用合作保障方案。德國還成立了“銀行賠償公司”,所有德國銀行必須在該公司投保,并將自有資金的 30%作為保險基金,這意味著在法定存款保險之外還有第二道保險。在我國金融業中,有關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討論已有10余年的時間,不過因為出臺時機及條件等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尚在籌備階段。(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中心)

第10篇

今天召開這次全市上半年金融運行形勢分析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剛才,市金融辦、人行、銀監分局、保險協會4家單位的負責同志結合工作職能,分別作了發言,對金融機構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講了很好的意見,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黃藍融合、海陸統籌、一體發展”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搶抓機遇、積極作為、率先發展”的工作基調,團結拼搏、銳意進取,黃藍經濟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62億元,同比增長12.3%。二是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上半年,全市三次產業之比由去年底的3.7:72.6:23.7調整為3.8:71.8:24.4,第三產業提高了0.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1.4%,比年初提高5個百分點。三是三大需求趨向協調。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并駕齊驅,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3億元,同比增長2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億元,增長17%;外貿進出口總額46億美元,增長40.2%,其中出口18億美元,增長57.1%。四是發展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1億元,增長31%;工業企業利潤470億元,增長3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6元,增長1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201元,增長19.8%。

在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形勢下,全市各級金融機構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搶抓機遇,改革創新,為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銀行業資金投放穩步增長。在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全市社會融資規模穩中有升。截至6月末,全市社會融資規模為268.2億元,同比增加54.5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300.9億元,較年初增加112.4億元,增幅9.4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5個百分點。二是銀行業表外融資業務發展迅速。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開辦的承兌匯票、跟單信用證、保函、承諾四項主要表外業務總規模572.5億元,較年初增加166.2億元,同比增長69.9%,有效緩解了資金供求矛盾。三是直接融資工作明顯改善。上半年,全市債券直接融資總額達到39.8億元。銀行間市場直接融資取得新突破,“區域集優”債務融資模式在我市先行試點。資本市場工作力度加大,金嶺化工、國瓷有望年內上市。四是金融機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上半年,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陸續開業,全市銀行機構進一步完善,已達17家。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發展較快,上半年新增小額貸款公司3家,兩家村鎮銀行獲批籌建。經規范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實力明顯增強,其中注冊資本過億元的達到10家,是規范整頓前的2倍。另外,產權交易市場和融資性租賃公司建設,均取得了積極進展,體現了金融工作創新的成果。五是金融形勢保持穩定。上半年,全市金融業整體運行平穩,各種潛在風險因素得到較好控制。監管部門的監管強度持續加大,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銀行業不良貸款處于較低水平,保險業市場秩序持續好轉,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在復雜嚴峻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全市金融業保持了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為全年工作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金融系統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二、深刻認識當前經濟金融形勢,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取向

全面客觀地認識國內外形勢,積極主動地適應國家宏觀政策調整,是我們做好下半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們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極其復雜。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經濟仍將繼續緩慢復蘇,但復蘇進程依然艱難曲折。一是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緩慢。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僅增長1.8%,明顯低于去年四季度的3.1%;歐元區20個成員國的增長都不同程度的放緩甚至衰退,日本受大地震影響經濟大幅下降,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也不同程度放緩。二是債務危機嚴重。上半年,美國聯邦赤字為83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130億美元,已觸及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希臘近期可能出現大面積債務違約,葡萄牙已經向歐盟申請救助,歐元區開始加息,西班牙等重債國將受到嚴重影響。三是通脹問題困擾全世界。一季度,印度、俄羅斯、巴西、韓國、印尼、越南消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3%、9.5%、6%、4.5%、6.8%和12.3%,美國、英國同比分別上漲2.1%和4.4%;歐元區4月份升至2.8%,為3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棉花、玉米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也都大幅增長。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如果個別問題進一步惡化,不排除部分國家重新陷入衰退。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直接,越來越深刻。金融部門作為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必須站在全球化、國際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研究工作。

從國內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金融向宏觀調控預期的方向發展。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6%,外匯儲備增長30.3%,財政收入增長31.2%。從主要指標數據看,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各種有利條件依然存在,但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除了經濟結構調整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長期性、結構性問題外,國內通脹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形勢不容樂觀等問題也逐步加重。去冬今春的“南凍北旱”氣候異常,強化了糧食減產預期。去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3.3%,超出了3%的調控目標,今年上半年漲幅更是達到5.4%的歷史高位。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通脹壓力不斷加大。預計下半年宏觀調控的取向不會變,抗通脹和保增長仍將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對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取向,各級金融機構要正確理解,準確把握,著力提高金融工作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從我市情況看,全市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總的是好的,但也反映出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信貸規模約束成為金融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今年以來,央行先后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1.5%的歷史高位;同時,實行動態差別準備金率,強化資本約束,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銀行資金面明顯趨緊。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幣貸款新增120.3億元,同比增長10.48%,與前年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少增9.9億元和15.1億元,增速分別下降8.2個和4.6個百分點。二是融資成本上升,實體經濟發展承受較大壓力。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頻創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突破6.46元。面對較大的匯率風險,我市涉外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央行3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在市場資金緊張局面下,放貸機構掌握議價主動,普遍上浮貸款利率,民間借貸利息更是大幅上揚,實體企業資金成本顯著上升。據調查,目前全市55%以上的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三是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受貨幣政策趨緊影響,我市部分企業和項目資金需求受到規模與時間的雙重約束,突出表現為還舊容易貸新難、貸款審批時間拉長,少數企業資金鏈條繃緊。民間借貸較為活躍,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膨脹較快,可能影響金融秩序穩定。對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p#分頁標題#e#

三、緊緊圍繞實施黃藍國家戰略,努力開創金融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關鍵一年。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做好下一步金融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牢牢把握“搶抓機遇、積極作為、率先發展”的工作基調,堅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搭建現代金融體系、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為目標,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改善金融發展環境,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一)千方百計做好資金融通工作。今年我市經濟預期增長目標為12%,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收緊銀根的情況下,資金保障任務非常艱巨,融資仍然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最大限度地擴大信貸規模。信貸是我市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各商業銀行要充分利用黃藍國家戰略實施的品牌和政策優勢,積極爭取總行支持,深入開展業務創新,進一步挖掘信貸資源潛力。今年全市新增貸款在全省占比要不低于上年,并爭取有所上升。要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保障,切實把保續建、保竣工、保投產放在信貸工作的首位,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對大額資金需求,特別是規模大、實力強、前景好的企業,以及政府主導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有關銀行要積極爭取總行直貸。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和自身優勢,在新農村建設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發揮好扶持和引導作用。二是大力開拓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和銀行表外業務融資。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企業充分利用銀行間市場,擴大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規模。加快推進“區域集優”債務融資模式試點步伐,力爭第一單集合票據9月底前成功發行。鼓勵銀行機構積極開辦承兌匯票、跟單信用證、保函等表外融資業務,進一步擴大表外業務融資規模,實現“表內不足表外補”,有效增加社會融資總量。三是積極做好融資保障服務工作。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入抓好政銀企合作,大力開展項目推介、政策咨詢等協調服務工作。積極推進銀行與擔保業合作,加快擔保業務創新,增強融資擔保能力。市金融辦、市人行等部門要督導好銀企簽約資金的落實,盡快建成銀企對接網絡平臺,實現銀企對接的動態化、長效化。

(二)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資本市場具有籌措資金、配置資源、推動企業重組、促進產業升級等功能,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占據顯要位置,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選好著力點,找準突破口,力爭在關鍵環節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繼續做好企業上市工作。要盡快完善市縣聯動、部門互動的推進機制,加大協調和服務力度,及時解決立項、改制、稅收、環保、土地等方面的問題。要加強上市后備資源培育,著力做好宣傳發動和上市指導工作,按照主板和創業板市場定位,分類指導,推動不同類型企業上市。對已進入上市程序的企業,如金嶺化工、國瓷、石大勝華等企業,要一企一策,重點推進,確保年內2家企業上市。二是積極培育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要繼續做好黃河三角洲產權交易中心組建工作,盡快落實政府出資等相關問題,搞好業務進場調研和品種設計工作,爭取年內開業運營。產權交易中心建成后,要發揮其資源配置效率高、產權交易“公開、透明、陽光化”等功能,積極開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國有公共資源、涉訴資產、土地使用權、林權、海域使用權及不良債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力爭建成區域綜合性產權交易市場。同時,要及時跟蹤“中關村代辦轉讓系統”擴大試點進展,爭取高新技術園區進入試點范圍。三是加快培育和發展各類基金。7月28日,黃河三角洲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揭牌運營,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批投資項目全省共簽約27個,簽約金額49.1億元,其中,我市項目7個,金額12.7億元。下一步,要積極做好黃河三角洲產業投資基金跟進服務工作,加快資金募集和投資。要按照“圍繞產業做基金、做好基金促產業”的工作思路,依托我市汽車、石油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以開發區、勝利工業園為平臺,加快設立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和勝利石油裝備產業投資基金。同時,重點做好浙商投資基金引進和組建工作。市金融辦要盡快研究出臺促進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基金,努力形成黃河三角洲地區基金聚集地。四是大力發展債券融資。各級政府要進一步發揮指導、服務作用,選取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的企業,積極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和短期融資券。要引導銀行和社會資金進入債券市場,整合企業債券市場資源,不斷提高債券融資比重。五是積極利用民間資本。下半年,市金融辦、人行牽頭,進一步搞好民間資本投資活動調研,摸清情況,完善政策,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三)積極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更加注重發揮保險業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一是充分發揮保險業風險補償功能。積極推動保險公司擴大保險覆蓋面,大力發展企財險、貨運險等險種,突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保險保障。二是大力推動保險業參與社會管理。在服務“三農”方面,要認真總結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區域和品種;積極推動林業保險業務,支持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開辦被征地農民和農村干部養老保險、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外出務工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等業務,適應農村發展和農民需要。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要繼續大力發展責任保險與治安保險。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方面,要加快發展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推動保險公司參與企業年金業務,推廣計劃生育保險,拓寬補充醫療保險服務領域,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三是進一步規范保險市場發展秩序。加強保險業誠信文化和行業自律建設,規范保險業市場競爭行為,提升保險業綜合服務水平,增強保險公司核心競爭力。

(四)加快推進金融業改革發展步伐。一是加快引進各類金融機構。要繼續做好股份制銀行引進工作,加強服務協調,完善政策措施,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進一步加大證券、期貨、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建設。二是培育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深化農信社改革,落實好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全省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意見》,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城商行增資擴股和更名工作,確保按計劃進度完成。大力發展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規范管理,加快發展融資性擔保、融資性租賃機構。大力培植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托、融資性擔保等金融骨干企業,促進做強做大做優。適時進行資源整合,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團,發揮對地方金融業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三是健全金融中介服務體系。加快會計、法律、資產評估、資信評級、股權管理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積極發展拍賣、典當等專業性金融服務機構,不斷完善金融產業組織體系。#p#分頁標題#e#

(五)大力促進縣域金融創新發展。前段時間,省政府剛剛召開了全省縣域金融發展座談會,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縣域金融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積極推動縣域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和金融服務創新,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縣區,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水平。下半年,市金融辦要對縣區金融發展狀況進行一次詳細調查摸底。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盡快研究制定促進縣域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打造金融強縣,促進縣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第11篇

關鍵詞:銀保渠道;期繳業務;歷史;現狀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2-0058-03

一、中國銀保渠道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一階段是2000—2003年的啟動期,各大銀行、保險公司分別開展協議,業務規模快速擴張,保費收入從4.25億急增到764.91億,渠道比重從0.43%上升到四分之一強。

第二階段是2004—2005年的調整期,因前期的粗放經營、快速擴張,銷售誤導、手續費惡性競爭、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突出,銀行、保險監管部門重拳規范,各銀行、保險公司先后壓縮規模、調整結構,甚至停業整頓,發展呈現放緩、停滯,渠道比重下降。

第三階段是2006—2008年的跨越發展期。近年來銀行保險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和缺陷,引發了人們的諸多思考,從而再次成為廣大客戶、監管部門、新聞媒體等各方面的關注焦點。

第四階段是2008年至今的渠道建設發展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金融環境的寬松,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資產大幅增長,銀行保險市場需求和供給持續升溫,分銷協議、戰略聯盟和金融集團等不同階段的合作模式并存,銀行保險業務規模、渠道比重和銷售隊伍均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

二、中國銀保渠道發展現狀分析

(一)銀保營銷渠道已經成為中國保險業一個重要的分銷渠道

21世紀以來,在中國金融業實施“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政策環境下,銀行保險以兼業形式開展代銷的壽險業務異軍突起,發展態勢迅猛。繼1996年前后人保、泰康等公司初步嘗試涉足銀保合作,2000年平安壽險公司率先推出了專門的銀行保險產品——“千禧紅”。隨后中國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等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相繼推出了“鴻泰兩全”、“鴻星少兒”、“千里馬”、“紅雙喜”等各自的銀行產品。自此,中國銀行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對保險業的影響與日俱增。

總體而言,中國銀保營銷渠道發展并不均衡,業務主要依賴于銀行內部的銷售渠道,主要以柜面渠道為主,而對于理財中心、電話營銷、網絡營銷、對公客戶經理、公司信貸等渠道,仍處于嘗試階段。先進有效的網絡技術支持對銀行保險的發展極其重要,而中國在這些方面的嘗試才剛剛開始。由于網絡系統沒能進行有效的整合,業務操作還停留在手工化、粗放型的層面,還不能通過ATM、電話、信函和網絡等先進的手段開展有針對性的銷售。銀行保險營銷渠道整合的初步嘗試。

(二)發展現狀的宏觀環境分析

1.政治法律環境。中國現行的銀行、保險、證券“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銀行保險的發展。由于中國的金融業和發達國家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故對于歐美出現的金融業務一體化趨勢,不可盲目追隨,但我們也要認真研究和準備,一旦條件成熟時,也應逐步放開各種行業限制,促進國內金融企業的一體化發展。當前在《商業銀行法》、《保險法》中都有“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等條款,已經為金融業混業經營預留了政策空間。

2.經濟環境。根據國內外金融形勢的變化,金融保險監管部門也逐步強化了銀行保險發展的規范,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從加強機構資格管理、加強業務內部管理、規范手續費管理、規范銷售人員資格管理、規范產品銷售、加強監督檢查、加強行業內外溝通與交流等七大方面明確了監管要求。隨后,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牽頭制定,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60家保險公司共同簽署的《銀行、郵政保險業務自律公約》面世,從銷售人員資格管理、手續費比率和支付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旨在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銀行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但相關規章制度的遵循、執行情況亟待進一步的落實、完善。

3.社會文化環境。中國人口正在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為壽險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機會。人口結構的變化、經濟的繁榮、對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促使居民儲蓄方式發生了改變。股市起起伏伏在低谷徘徊,樓市迷霧重重前景難以預測。什么樣的投資方式既保險又有可觀的回報?市民在選擇投資渠道時不禁陷入困惑。銀行降息,銀保產品收益更可觀。購買銀保產品,或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存款貶值,這也是市民購買銀保的最主要的動力。

4.科學技術環境。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為銀保渠道的發展創新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持。特別是很多保險公司或者銀行都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信息中心、數據中心和培訓中心。目前中國銀行保險主流的業務模式還是通過銀行柜臺銷售以保險公司名義開發的儲蓄替代性躉繳產品,銀行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續費。具體而言,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作主要以短期化的模式為主,以后可以更多的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銀保產品的銷售。

三、中國銀保期繳業務發展歷程及現狀

2009年初,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快業務結構調整進一步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的指導意見》,鼓勵保險公司強化長期儲蓄型人身保險產品的長期儲蓄功能,萬能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可以提供持續獎金,以鼓勵長期持有保單,或鼓勵持續繳費。

泰康人壽、太保壽險、中德安聯、國泰人壽、太平人壽等公司紛紛推出期繳型產品。雖然監管部門支持,但是期繳型人身保險在國內銀行渠道的發展,仍然比較緩慢。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壽約為90∶1,泰康人壽約為200∶1,還有不少外資壽險公司幾乎沒有期繳業務收入。

從銀行收入角度看,躉繳業務與定期儲蓄較為接近,期繳業務雖然能夠帶來穩定的續期手續費,但日益擴大的退保風險和銷售的復雜性,為期繳業務推進增添了不確定性。一面是銀行對期繳業務規模和續期手續費的信心不足,期繳業務要在銀行立足;一面是保險公司不甘心期繳保費收入下滑。銀保渠道能否順利實現躉轉期的業務轉型,關鍵因素還取決于保險公司。

現在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作主要停留在簡單的銷售層面。銀行客源豐富、險企競爭激烈,銀行在銀保合作中往往占據主動,導致其一味以手續費高低來決定合作對象。

四、中國銀保渠道發展及期繳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銀保渠道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銀保渠道得到迅速發展,為壯大保險公司實力、提升品牌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個險業務調整結構保駕護航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壽險業務的最大支柱,成為新單業務的最大來源。雖然銀保渠道迅速發展壯大,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

1.銀保關系尚未理順,銀保合作行為短期化。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還局限在淺層次的協議階段,遠未形成長遠的、利益共享的戰略伙伴關系,這種關系不可避免地造成雙方更多地在手續費上進行博弈。這種狀況,在“1+1”的兼業模式下如此,在取消“1+1”模式后,這種狀況也未發生根本性轉變,目前銀行與保險公司結成實質性“戰略聯盟”的并不多。

2.保險從業人員和銀行柜員的保險理念不足,營銷宣傳片面。銀行對銀行保險業務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職員的保險知識也不足,造成部分儲戶在未充分了解銀保產品的情況下購買,引發各種售后問題。目前銀行保險產品以分紅型為主,保險公司和銀行對紅利的過多宣傳,容易誤導投保人,也偏離了保險產品的本意。

一項對銀行分紅保險投保人的回訪表明,有48%的投保人購買分紅險是看重其紅利,28%的投保人看重其保障功能,24%的投保人則是二者兼顧。可見近一半的投保人為紅利購買分紅險,他們把購買分紅保險當做了投資理財獲取利潤的投資方式,看做是儲蓄的良好替代品。這種狀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銀行代辦人員存在著較為集中和普遍的不當宣傳、講解問題,他們將銀行分紅保險與銀行存款、國債進行片面比較,一句“能保本有固定利息、有紅利還不上利息稅”的介紹,就把眾多的儲戶變成了銀行保險的投保人。

3.銀保產品同質、開發和創新滯后。銀保產品主要有投資連接險、分紅保險、萬能險、意外傷害險等險種,其中儲蓄和投資類保險占主要地位。據統計,壽險業務中90%以上為分紅產品,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真正意義上的保障類險種還未形成。產品的同質性,使得現有銀保產品與銀行自有產品之間存在競爭。銀保產品、尤其是儲蓄分紅型的產品具有很強的銀行儲蓄替代性,向消費者銷售此類產品,無疑將直接影響銀行儲蓄業務,對雙方長遠合作產生不利影響。

4.銀保雙方地位事實上存在不平等,導致合作基礎不夠穩固。銀保雙方地位事實上存在不平等。銀行銷售保險產品主要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銀保合作的關鍵因素是手續費高低。手續費過高,形成保險公司的高額成本支出,手續費過低,銀行為了更有效利用網點資源,會更換合作對象,保險公司隨時可能失去網點,不愿意進行長期性的投入,技術優勢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銀保合作的基礎不夠穩定,合作行為存在短期化和隨意性,帶來較大的風險。

(二)期繳業務存在的問題

1.政策環境制約,合作模式初級。當前國內金融業中的銀行、保險、證券和信托仍實施嚴格“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政策,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較少涉及資本融合,銀行保險的經營模式大多數尚停留在分銷協議階段。銀行利用保險公司爭奪銷售渠道,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心理,采取“一對多”代銷的開口協議合作方式。銀保雙方缺乏長期的共同利益,而令雙方的合作無法深化。期繳業務因此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

2.經營理念差異,利益關系不順。銀行保險所產生業務量對保險公司來說是舉足輕重,對銀行的利潤貢獻也日益提高。銀行管理層從總體戰略考慮,愿意發展銀行保險以拓展中間業務,但基層機構仍以存貸業務作為被考核的重要指標,因此基層人員保險業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

3.發展短期傾向,銷售誤導激增。在合作短期化的形勢下,部分保險公司和銀行片面追求業務規模,主觀上對誤導風險認識不夠。保險公司則把較多的精力、費用投入處理與維系銀行的人際關系,忽視全面、深入的業務培訓,導致人員不了解保險產品的條款責任、權利和義務等,隨著業務快速發展,銀行保險的誤導現象、退保糾紛也日益增多,直接影響到銀行業、保險業的聲譽和形象。

4.產品結構單一,影響持續增長。各保險公司的銀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市場上常見的多是“短平快”的分紅保險、投資險、簡易意外險和車險產品。主打產品多為保險責任、費率基本相同,保險金額、分紅方式等略有不同,一至十年期交費五至十年期返還的分紅產品,與銀行零存整取儲蓄產品較為相似;投連險、萬能險則類似銀行理財產品、基金。在發展初期,易于為大部分銀行客戶接受,但從長遠來看,此類業務會逐漸給商業銀行施加爭奪分流客戶壓力,并且可能透支潛在的優質保險資源。

5.期繳產品缺乏,推廣較為困難。在監管層力促銀保產品向期繳型轉變后,曾經有部分銀行卻因規模考核和手續費偏低拒絕期繳保單,使得不少期繳產品無法銷售。有的商業銀行甚至在談判中明確表示,除非保險公司能夠保證期繳保險產品每一年交給銀行的手續費能與躉繳保險產品持平,才可能會期繳型保險產品。實際上,即便按目前最高的期繳手續費比例支付給銀行,保險公司也難以滿足銀行提出的要求。銀行開出這樣的條件只能說明,在年度業績考核的壓力下銀行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轉嫁風險。由于銀行和保險公司在期繳產品手續費問題上僵持不下,使得準備全力推出期繳產品的保險公司,在銀行上陷入困境。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保單繳費期越長越好,期繳保費的價值大于躉繳型,因為期繳保單能夠保證未來有源源不斷的保費收入,有利于持續提高投資資產規模。期繳產品遲遲不能在銀保推廣,關鍵還是現有的銀保合作模式下保險公司缺乏話語權以及市場理財意識的不成熟。

6.費用惡性競爭,經營成本高企。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缺乏長期利益共享機制,更多的是在手續費上進行博弈。一方面,各銀行網點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續費的高低作為選擇合作公司的標準。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不惜成本,競相提高手續費率,甚至貼補費用進行惡性競爭。這些使得保險公司的業務規模增加與經營成本上升明顯不匹配,根本上使保險公司通過銀行降低保險產品分銷成本的初衷相背離,必然制約銀行保險的持續穩健發展。

7.風險管控滯后,客戶服務缺失。因發展導向多以迅速累積業務規模為目標,加上產品的簡單性,銀行保險的兼業形式往往采用便捷式柜面銷售,銷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免疏于客戶需求分析、核保調查、單證管理和售后服務等,廣大客戶與保險公司的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容易引發洗錢、逆選擇和集中退保等風險。

8.技術支持不足,實務操作煩瑣。銀行保險的技術含量要遠高于傳統的保險個人方式,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需要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立統一的操作平臺,才能通過銀行龐大的分支機構網絡,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由于網點的穩定性較差,中小保險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對銀行保險的信息技術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品創新研發、資金代收代付、在線客戶服務和電子商務等,進而影響到銀行保險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天宇.中國銀行保險發展問題探析[J].保險研究,2009,(5):29-33.

[2] 呂宙.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J].保險研究,2009,(6):9-32.

第12篇

關鍵詞:資產價格泡沫;早期糾正措施;早期預警制度

Abstract:After Plaza Accord was sighed, Japan implemented easing monetary policy and increased public investment, which led to the soar of the asset price,including house price.Then the crash of asset price resulted,Japan introduced early corrective action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early corrective Action,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the Ex-ante regulation for financial commodity trading in Japan,makes comments on th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enlightenments.

Key Words:asset price bubble,early corrective action,early warn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12)10-0051-05

一、早期糾正措施與早期預警制度的背景: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與破滅

自1985年9月日本與美、英、法、德等國簽訂“廣場協議”之后,在短短3個月之內日元升值高達20%,日本貿易順差和國民經濟增長受到了嚴重影響。為了克服本幣升值的弊端,日本央行實施了寬松貨幣政策,1986—1987年連續5次下調利率,基準利率從5%降為2.5%。從寬松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來看,日本貨幣與信貸大幅增加,1986年12月之后增長速度長期在高位徘徊,信貸增長比較可觀。

寬松貨幣政策與資產價格泡沫密切相關,資產價格泡沫基本上都出現在降息之后的1986—1987年(上田,2000),這一時期有如下明顯特征:一是貨幣供給量與信貸量迅猛增長;二是經濟出現了過熱的跡象,自1986年11月開始出現了長達51個月的增長,平均增長率為5.5%,遠超其他發達國家;三是資產價格大幅飆升,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Nikkei225)、土地價格分別在1989年末、1990年9月達到頂峰,分別是“廣場協議”簽訂之前的3.1倍和4倍。

面對資產價格泡沫,日本央行自1989年5月開始實施貨幣政策轉向,步入了加息周期。1989年5月—1990年8月,短短15個月內,基準利率從2.5%上升至6%,升幅達240%。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是,1990年2月27日,日本財務省出臺措施限制房地產貸款,打擊了市場信心,導致本已不景氣的股市進一步下挫。日本財務省這一決定普遍被認為是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的關鍵一環,但出于對資產價格居高不下的擔心,日本央行在1990年8月將基準利率從5.25%調高至6%,雙重打擊導致資產價格一路下滑。

在加息的背景下,利率市場化加快了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的步伐。在資產受損可能性較大之時,銀行的本能反應是控制發貸數量,嚴格審查抵押品,并不惜犧牲業務量來上調利率。如此一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資金來源渠道受到了嚴重擠壓,股價和土地價格步入了下降通道。自此開始,日本股市進入了長達十多年的熊市,土地和房屋無人問津,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陸續竣工的樓房大量空置。

二、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機制的構建

(一)資產價格泡沫引發的質疑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掀起了去管制化的浪潮,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得到了長足的推進。當客戶資源減少、行業競爭加劇之時,銀行的本能反應是采取低價競爭策略,犧牲風險溢價來換取業務量。在金融去管制化與利率市場化的雙重因素引導下,隨著1986年以來日本央行不斷降息,銀行利差不斷縮小,為了保證獲取可觀利潤,銀行開始大量接受高風險業務,中小企業越來越容易取得貸款,土地與股票均可作為抵押品。如此一來,土地與股票的需求日益增長,資產價格不斷推升,而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后,土地與股票的抵押品屬性加重了銀行的壞賬負擔。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后,日本社會各界對金融體制進行了反思,戰后以大藏省為主導的金融行政受到了廣泛的批判,金融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日本引入了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

(二)學術界對早期預警機制的探索

1. 濱田和那須(Koichiro Kamada和Kentaro Nasu,2011)引入了金融周期指數并將這一指標應用于早期預警。金融周期指數是建立在傳統的周期理論基礎之上的,根據一系列領先指標和滯后指標來判斷朱格拉周期,并將這些指標分別合并成領先指數和滯后指數。他們編制了日本金融周期指數,并發現所編制的指數能夠提前一年預測國際金融危機。但這一指數也存在缺陷,主要是未考慮不確定性和政策時滯,為了克服這一問題,他們提出了一個預測金融周期指數的方案并用日本的數據進行了測試,發現這一預測方案能夠提前預測國際金融危機。

編制金融周期指數的基本步驟為:(1)收集原始數據;(2)選擇持續期,即7—11年的金融周期;(3)萃取出參考序列,利用HP濾波從原始數據得出周期的持續期;(4)選擇參考事件,即國際金融危機;(5)區分領先指標和滯后指標;(6)將領先指標和滯后指標合成領先指數和滯后指數。

但金融周期指數亦存在缺陷。首先是實時數據可能過于滯后而難以成為預警指標,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在于通過二階差分來預測金融時間序列數據變動,這有助于解決因實時問題所帶來的政策時滯。其次是金融周期指數效力的持續性問題。經濟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所合成的金融周期指數可能會因環境的變化而逐漸失效,一些不符合目標要求的指數需要被拋棄。為了保證金融周期指數的有效性,需要對指數進行維護,同時也需要計算新的金融指標以改進金融周期指數的預測效果。另外,這一指數未能確定危機的來源、類型和破壞程度;也沒有指出最優的政策反應如何,合適的政策措施需要根據經濟環境制定。簡而言之,除非針對現實情況進行了細致的監測、研究和分析,當局同時也實施了合適的政策,否則金融周期指數并不適合為金融危機提供最優早期預警。

2. 石川(Atsushi Ishikawa,2012)等人構建了金融活動指數,這一指數是基于早期泡沫預警的已有文獻選取的一系列指標的集合,并且這些指標特別適于解釋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泡沫。他們所構建的指數包含10個金融指標,有兩種利用途徑:一是通過單個指標對于金融活動過熱或過冷進行多方位分析;二是通過指標的合成,基于宏觀經濟角度監測泡沫產生和破滅的動態路徑。

選擇金融指標的準則包括:(1)指標必須有理論支撐或在已有文獻中被證明適用于實證分析;(2)指標必須被證明可以提前預測到日本平成泡沫,若某項指標在平成泡沫期間的數據難以獲取,則該指標必須能夠在雷曼公司倒閉之前能夠預測到過熱。

當一項金融活動大幅高于其趨勢時,稱之為過熱,但過熱并不是可持續的,過熱狀態結束后可能會導致過冷;當一項金融活動大幅低于其趨勢時,稱之為過冷,過冷會導致金融和經濟活動處于非有效狀態,并可能導致福利損失。但對于過熱和過冷的判斷并沒有一個數量上的標準,他們遵循邁耶和邦芬(Meyer和Bomfim,2011)的標準,即:當金融指標超出趨勢值1個標準差時意味著過熱,低于趨勢值1個標準差時意味著過冷。

金融指標分為4大類,共10個指標:(1)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放貸意愿DI指數、信貸與GDP之比、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投資組合的股票比重。(2)公司與家庭類:商業投資與經營利潤之比、公司短期可交易的公開發行的有價證券與負債之比、家庭的負債與現金之比。(3)金融市場類:股票價格、股票預期收益與政府債券收益之間的差額。(4)其他部門類:租金乘數(土地價格與租金之比)、貨幣乘數。

在運用金融活動指數時需要注意的是:(1)不存在從金融視角來衡量宏觀風險的已有方法,為了對泡沫或危機進行預測,或是評價金融非平衡性的幅度,需要更多的金融指標和金融指數。(2)每次泡沫和經濟繁榮的深化路徑并不相同,我們有可能會找到其他合適的指標,特別是新危機爆發之時。

(三)引入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

1. 針對銀行業的早期糾正措施。1998年4月,日本開始在銀行業推行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并于同年12月出臺《金融體制改革法》。針對銀行業的早期糾正措施主要是對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和從事國內業務的銀行規定不同的資本比率:

(1)規定了銀行自有資本比率所需要滿足的條件,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自有資本比率必須在8%以上,只從事國內業務的銀行自有資本比率必須在4%以上。

(2)規定了發出整改計劃以及實施指令的條件,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4%而低于8%,只從事國內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2%而低于4%,金融廳將向其提出確保經營穩健性的整改計劃以及實施指令。

(3)規定了發出增加資本、限制經營范圍等指令的條件,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2%而低于4%,只從事國內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1%而低于2%,將會被要求增加資本和限制經營范圍。

增加資本的要求包括:制定和實施合理的增加自有資本計劃;禁止或限制分紅和經營管理人員獎金分配;壓縮資產規模或者控制資產增加。

限制經營范圍的要求包括:壓縮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的業務;壓縮部分營業所的業務;關閉除總部以外的部分營業所;壓縮或者禁止開展銀行法第10條第2款、第11條等所規定的業務;出售所持有的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股權或資產。

(4)對于自有資本比例極低的銀行,規定了充實資本或停業等處罰手段。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零而低于2%,只從事國內業務的銀行如果自有資本比率高于零而低于1%,銀行需要充實自有資本,或者接受其他處罰:大幅度壓縮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合并、停止銀行業務。金融廳會根據有關要求明確實施辦法。更為嚴重的是,如果自有資本比率在零以下,銀行將會被金融廳直接下令停止部分或全部業務。

2. 針對人壽保險業的早期糾正措施。類似于銀行業,日本在人壽保險業也引入了早期糾正措施,針對人壽保險業規定了償付能力比率標準,即要求人壽保險業在經營活動中需要具有足夠的償付能力。償付能力比率的計算方法為當期未分配利潤、風險準備金、持有的土地與股票等未變現收益之和與保險風險及資產運用風險平均值之比。生命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比率應超過200%,低于200%的生命保險公司應當提出并實施業務改善計劃,低于100%的生命保險公司應當增加資本、減少分紅、降低新簽訂保單返還比率,償付能力比率低于零的生命保險公司需要停止部分或全部業務。

3. 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機制在法規層面的進一步加強。2002年10月,日本《金融再生計劃》,在這一法案當中,早期糾正制度和早期預警機制的地位得到增強,被列為“新金融行政基本框架”的基本內容。時隔不久,2002年12月日本金融廳修改了《金融機構營業準則》。根據新實施的法律,銀行類金融機構提高自有資本比率的時限被大大縮短了,接到早期糾正措施指令之后,銀行類金融機構提高自有資本比率時限由此前原則上3年以內縮短為原則上1年以內。

4. 早期預警制度。一部分銀行并不屬于早期糾正措施的約束對象,但這部分銀行類金融機構也存在提高經營穩健性的必要,日本金融廳為此實行了早期預警制度,通過綜合預防行政措施等手段促使金融機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改善經營。早期預警制度聚焦于收益性、穩定性和資金運作,從以上3個指標來評價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根據這3項指標,若金融廳認為銀行類金融機構需要改善經營狀況,金融廳將與其深入地交換看法和意見。若存在必要情形,金融廳可以依據銀行法第24條的相關規定,要求銀行類金融機構提交報告以了解其切實改善經營活動的計劃和做法。在落實早期預警制度的過程中,若認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必要嚴格落實有關改善經營的計劃,金融廳可以發出“改善經營令”。

(四)針對證券等金融商品交易的事前監管

除了銀行業、保險業事前監管,日本監管當局還針對證券等金融商品交易加強了事前監管,以預防金融風險。事實上,針對證券等金融商品交易的事前監管可以看作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在證券業的延伸。在廣泛吸收原《金融期貨交易法》、《有價證券投資咨詢業規制法》等相關法規內容的基礎上,2006年日本修改了《證券交易法》,并將其更名為《金融商品交易法》,高度系統性的金融商品監管法律制度得以建立,金融商品交易監管和投資人保護得到進一步貫徹和加強。

1. 強化金融商品交易的統一監管。

(1)監管范圍的調整。《金融商品交易法》將監管對象從“證券”擴展到“金融商品”,新增加了原《證券交易法》所不包含的監管對象,包括:信托受益權、集團投資計劃(基金)的份額、貨幣與利息掉期交易、存款與保險類金融商品。

(2)調整監管業務以消除監管真空。除了擴展監管范圍,《金融商品交易法》所監管的業務范圍也得到了實質性的擴充,除了原來的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推介業務之外,投資咨詢、投資運用、顧客資產管理以及調整經營的設立、買賣、推介等業務都納入到了監管范圍,監管業務還包括部分銀行業務和保險業務。

2. 進一步強化金融商品交易信息披露的規定。

(1)法定義務。公司有法定義務公布季度報告,公司每年須報告評價自身財務真實性;企業經營者需要簽署確認書,保證所報告內容真實;注冊會計師、監管部門均有權監督。

(2)改革大量持股報告制度。投資人提交“大量持股報告書”和“變更報告書”的時限大大縮短,從原來的15天縮短到5個工作日之內。

(3)改革“特例報告制度”。“特例報告制度”的目標在于減輕機構投資人的負擔,新法案實施后提交“特例報告”的時限大大縮短,原來所要求的時限為每3個月以及發生有關交易的下個月15日之前,新法案實施后調整為每兩周以及發生有關交易5個工作日之內提交。

(4)提交電子版報告的相關規定。出于方便社會公眾迅速查閱有關信息的考慮,《金融商品交易法》還規定,投資人有義務向電子信息披露系統報送與大量持有有關的報告,報告的格式為電子版。

3. 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從表1中可以看出,《金融商品交易法》加大了對不公正交易、散布謠言、市場操縱、在有價證券申請書中存在重大虛假問題等現象的懲處力度。

三、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效果及局限性

1998年之后,日本啟動了金融改革,金融監管得以強化,金融安全網得以系統重建,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地位大大提高。強化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能夠在金融機構個體和金融業整體兩個層次上提升金融風險抵御能力,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消極影響被降至最低,日本國內金融業有效避免了資產價格泡沫的沖擊,大型金融機構無一倒閉,也未曾陷入經營危機,部分金融機構還加快了向海外擴張的步伐。正如日本銀行國際司前副局長增永嶺(2010)所闡述的:

第一,除了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日本金融市場出現短暫的混亂外,日本銀行業沒有出現資金大幅外流和融資障礙等問題,能夠充分滿足大企業的融資需求,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也得以順利開展。

第二,從不良債權狀況來看,銀行信貸中的不良債權比率沒有受到經濟形勢惡化的影響。截至2010年3月,這一比率在主要銀行中降至1.9%,在地區銀行中降至3.2%。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普遍加強財務基礎,銀行業對風險管理的改善、公共信用擔保制度的擴充、監管的加強。

第三,日本多數銀行的收益(本期凈利)在2009年3月時為赤字,而2010年3月則多數實現了盈利,但在建立客戶關系的需要和經濟蕭條的影響之下,銀行業的收益并不高。

第四,從自有資本比率來看,該比率維持在與過去基本相同的水平上。截至2010年3月,主要銀行為15.8%,地區銀行為11.3%。對于主要銀行而言,根據《巴塞爾協議Ⅱ》的標準,并不遜色于國外其他主要銀行。

日本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分類標準缺乏針對性。無論是早期糾正措施還是早期預警制度,所制定的標準對所有銀行或保險公司都是統一的,但不同銀行可能適用不同的標準,所制定的標準也沒有區分重要性金融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

其次,所制定的標準沒有體現時效性。由于政策的時滯性,一項標準在制定時符合實際情況并不代表會符合未來的情況,監管標準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或微調。

最后,并沒有很好地解決監管機構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對等問題。從實施過程來看,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基本上是由金融廳負責,日本銀行和存款保險機構并未深度參與,與所擁有的權利相反,中央銀行和存款保險機構卻需要承擔救助成本。

四、對中國的啟示

(一)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要注重時效性

在1998年之前,日本針對金融機構的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存在極大隱患,在一定程度上為資金流向資產市場提供了便利之門,對資產價格泡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后,日本各界廣泛質疑“護送船隊”式金融行政,對“護送船隊”弊端的認識不斷深化,日本重新梳理并推行了行之有效的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提升了金融業的風險抵御能力,避免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金融業的沖擊。

(二)放松管制不等于放松監管,更不等于不需要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

就放松管制本身而言,金融業制度束縛隨著放松管制的推進而逐步減少,但放松管制并不等于放松監管,更不等于不需要早期預警制度。從日本的實踐來看,1998年以來的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與金融自由化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金融自由化拓寬了金融機構的經營領域、調動了金融機構的主觀積極性,而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在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構筑起抵御風險的防線,兩者均有利于日本國內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日本的事實說明,在放松管制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加強宏觀調控,做好預防措施,改善風險控制體系,避免個別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

(三)監管透明度和行業自律是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重要支柱

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需要金融業的數據信息,要求監管信息傳遞快速高效,這和監管透明度、行業自律緊密相關。自上而下命令式監管的弊端在于,監管信息沒有公開化,尋租行為時有發生。從日本推行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實踐來看,為公眾所知悉的監管信息有助于改進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效率,可以幫助監管對象找準經營定位并及時調整經營行為,有助于促使監管對象的行為符合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的規范。在向監管對象充分展示監管標準的基礎上,為了確保數據信息的真實性,保證早期糾正措施和早期預警制度有效推進,需要發揮金融機構的主觀能動性,需要金融機構的行業自律,需要鼓勵金融機構的自愿行動。

參考文獻:

[1]Alejandro Gaytán,Christian A. Johns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EB/OL].Working Papers of the Central Bank of Chile,No.83,October 2002.

[2]Atsushi Ishikawa,Koichiro Kamada,Kazutoshi Kan,et al. The Financial Activity Index[EB/OL]. Working Paper of Bank of Japan,No.12-E-4,April 2012.

[3]Okina K,Shirakawa M,Shiratsuka S.The Asset Price Bubble and Monetary Policy:Japan’s Experience in the Late 1980s and the Lessons[J].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Vol.19,No.S—1,2001,pp.395-450.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 | 伊人婷婷涩六月丁香七月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