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中歷史教案

高中歷史教案

時間:2022-08-01 13:08: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歷史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中歷史教案

第1篇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新思想萌發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魏源和《》;姚瑩和《康輶紀行》;徐繼畬和《瀛環志略》;《》的主要內容和評價。

2.①通過介紹林則徐、魏源的主張,使學生掌握新思想萌發的原因和特點。②通過《》的介紹,使學生掌握《》的地位。

3.①通過介紹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②通過對《》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是近代中國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前后民族危機加深和封建統治日益腐敗之時,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為尋求強國御侮之道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林則徐、魏源和洪仁玕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重點分析

①新思想的萌發是重點。林則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目的在于“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這一內容,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新思想的特點。

②《》是重點。《》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救國方案。學習這一內容,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運動的特點。

重點突破方案

①新思想的萌發: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內容首先介紹林則徐和魏源的思想,然后提問學生他們的思想新在何處?你如何評價?他們會對中國歷史產生什么影響?

②《》:參見“難點突破方案”。

難點分析

對《》的評價是難點。《》不僅主張在科學技術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學習西方,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結合《》提出的時代背景及其主要內容,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難點突破方案

對《》的評價:教師首先要求學生結合上節內容介紹洪仁玕的生平事跡,然后與學生共同分析他能寫出《》一書的原因和此書的特點,最后提問學生此書的主張在當時能否實現?原因是什么?你對此書有何評價?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①在分析“新思想的萌發”時,教師在介紹林則徐的事跡后,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林則徐能夠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對于這一點是如何評價的?分階段整理林則徐的先進事跡并且作出評價。

②魏源的《》一書是如何體現“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對此書有何評價?

③《》,參見“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節新思想的萌發

重點:①新思想的萌發;②《》。

難點:對《》的評價。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首先提問:“對于近代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一、新思想萌發的原因

重點強調兩點:一是民族危機的出現和封建統治危機的日益加深(通過表現出來);二是林則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探索。

二、新思想的萌發

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魏源和《》。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內容,首先介紹林則徐的思想。在介紹林則徐的事跡后,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林則徐能夠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對于這一點是如何評價的?分階段整理林則徐的先進事跡并且做出評價。其次,介紹魏源的思想和《》。之后可以提問學生,魏源的《》一書是如何體現“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對此書有何評價?然后提問學生他們的思想新在何處?你如何評價?他們會對中國歷史產生什么影響?;《康輶紀行》和《瀛環志略》簡單講解既可。

三、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

對《》的評價:教師首先要求學生結合上節內容介紹洪仁玕的生平事跡,然后與學生共同分析他能寫出《》一書的原因和此書的特點,最后提問學生此書的主張在當時能否實現?原因是什么?你對此書有何評價?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對于林則徐和魏源新思想的分析、《》的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相關材料的補充,相關內容的講解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第七節新思想的萌發

一、新思想萌發的原因

1.清朝封建統治日益腐朽

2.后民族危機加深

二、新思想的萌發

1.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

2.魏源和《》

3.《康輶紀行》和《瀛環志略》

三、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

第2篇

第三節、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1、掌握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

2、了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情況

3、掌握中國資本主義的特點及的兩面性

4、理解的產生及其特點

思想教育:1、到19世紀90年代初,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階級,具有兩面性,而則是近代中國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

2、通過中國產生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因素,不可能在近代中國實現自己“實業救國”的愿望。

能力培養:通過講述和分析和的特點,培養學生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做階級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及其兩面性、的產生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的兩面性

課前準備:教師:制作Powpoint課件

學生:復習、的影響

教學設計:

導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傳統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封建主義的生產方式也已經支離破碎。上節課我們講了,出身地主階級的洋務派并不希望封建制度瓦解,但他們引進了同封建生產關系不相容的新的生產力——西方科學技術,這在客觀上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從而刺激了中國的產生。我們今天這節課就來講一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講授新課:

首先明確概念:什么是資本主義?(以資本剝削和雇傭勞動為特征的社會經濟制度及其上層建筑。)

資本主義產生的標志則是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

一、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

1、興起的社會條件

討論:中國資本主義是不是“歐風美雨”的產物?

史學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不是,認為中國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并且正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發展,只是由于外國的侵入切斷了其獨立發展的道路。另一種觀點認為,不是封建社會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繼續,而是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下產生的。

總結書上的觀點:

(1)、商品經濟發達:在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

(2)、外商企業的刺激:中國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與近代企業

(3)、的誘導——技術、人才

2、近代工業的出現: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概況

資產階級的來源官僚、地主、商人

產生的年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

產生的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為什么出現在沿海地區)

著名的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器磨坊等

3、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

組織同學看教材40頁的材料,分析材料總結特點(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

社會性質民族工業的特征民族資產階級的特征

半殖民地(1)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革命性

半封建社會(2)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妥協性

第3篇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擴張時代的時間及含義;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客觀條件;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及主要航線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擴張的地域和主要特點;殖民統治的結果;擴張時代的開始對世界形勢和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

獲取知識的途徑

(1)通過對開辟新航路動機的認識,使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的拜金主義、唯利是圖的實質。

(2)通過學習價格革命、殖民掠奪等歷史事實,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是建立在殘酷剝削本國勞動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之上的。

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

(1)通過對歐洲航海家艱苦卓絕的航海歷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發展學生堅毅、進取的性格。

(2)通過有關早期殖民活動和相關材料的學習、閱讀,使學生認識殖民主義的殘暴本質,培養學生熱愛獨立、自由,痛恨民族壓迫和殖民主義的情感。

(3)通過學習中國的羅盤針運用于歐洲航海,為航海家開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動世界歷史發展中的重大作用,激發學生奮發圖強、報效祖國、再鑄輝煌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新航路開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時代的開始,改變了世界形勢和歷史發展進程。一方面,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有利于世界各地區間的聯系,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創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西方殖民活動的進行使西方的資本原始積累得以順利進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西方的殖民擴張給亞非人民以及美洲土著居民帶來了災難。

教材對學生發展影響的分析

(1)通過向學生提供一些教材以外歷史資料的方式,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運用歷史資料的能力。

(2)通過對開辟新航路的原因條件的認識,培養學生綜合、全面地探索和認識歷史事件原因的初步能力。

(3)通過對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活動一系列社會經濟后果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和運用資本原始積累的理論,培養學生的初步的理論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4)通過對開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所表現出來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堅強的毅力以及唯利是圖、殘酷掠奪殖民地人民的兩重性的了解,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和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5)通過引導學生比較新航路開辟對歐洲和亞、非、美洲的兩種不同結果,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重點分析

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后果。本節課主要圍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和影響進行。

重點的突破方案

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原因”這一問題的突破:在學生閱讀課文前四段內容和所提供的閱讀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如果自己是當時歐洲的航海家,是否能夠進行長途的航海旅行,為什么?西歐人為什么在15世紀末非要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推動他們完成這一壯舉的。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海上探險的最前頭?學生在回答上述問題后,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關于“新航路開辟產生的后果”這一問題的突破: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思考新航路開辟后可能給歐洲乃至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閱讀課本相關內容總結新航路開辟的后果。

難點分析

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中學生在難理解“資本原始積累”這一較為抽象的概念時有一定的困難。

難點的突破方案

將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積累兩個概念對比解釋。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組織學生閱讀課文和所提供的有關材料,思考討論教師提出的一些相關問題。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請學生介紹與四位航海家及其航海經歷有關的軼事。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

重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后果。

難點: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

教學手段:運用flas、與本節課相關的視頻資料;以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簡要介紹14、15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情況,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航路的開辟

1、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

詳細內容參見“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原因’這一問題的突破”。教師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如下:

材料1哥倫布在《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中寫道:“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并使靈魂重事天堂之樂的手段。”

材料2幾個世紀以來,亞洲一直是歐洲許多貴重商品的主要來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歐洲無法與之競爭的,例如絲、棉織品、地毯、珠寶、瓷器和優質鋼,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藥材和實物,如糖,尤其是香料……當時比今天顯得更為重要。配藥,保存肉類,例如制造香腸,都需要使用這些香料。它們(香料)能使在沒有冷藏設備下容易變質的新鮮肉類和其他食物更為可口。

引自A.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上冊

材料3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領巴爾干、小亞細亞以及克里木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于堵死了這一條重要的商路,結果,歐洲市場上東方商品的價格猛漲。

引自吳于廑等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時應強調: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導致對貨幣需求增加,是導致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也是根本原因。而對黃金的狂熱追求,是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動力。在分析經濟根源時,可與上一節內容聯系起來,即:

2、新航路開辟的經過

利用課件講解。講解時可根據情況由學生講述的有關航海家及其航海經歷的軼事。

3、新航路開辟的后果

詳細內容參見“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后果’這一問題的突破”。

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商業革命”的兩方面的含義。講解“價格革命”時,應指出從美洲搜刮的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后,造成錢多貨物少的局面,結果引起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也就是通貨膨脹。在這一過程中,從事商業和商品制造的人必然會因為物價上漲而發財;傳統的封建貴族地主,因為收入主要來源于固定的地租收入,物價上漲意味著他們的實際收入減少,因此他們的力量受到削弱。而廣大勞動人民的收入都不會因為大量白銀流入歐洲市場而有明顯的增加,因此,面對物價上漲的局面,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貧困。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1、“葡萄牙的殖民侵略”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問題時,利用課件進行講解,并由學生將兩國殖民活動的情況設計成表格。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各自擴張的主要方向與所控制的航線的關系,并指出葡萄牙由于國小、經濟落后。它所侵略的對象是文化發達的國家,所以決定了其擴張的特點不是全境占領,而是以侵占軍事據點、建立商站等方式掠奪財富。西班牙則是占領全境,直接掠奪財富。

2、歐洲殖民者掠奪的結果

出示閱讀材料:

材料1“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材料2小西班牙島(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一塊殖民地)是基督促(指歐洲殖民者)最先登上并消滅士著人的地方。他們也最先使這個島遭受破壞和沒有人煙。他們開始先劫奪印第安人的妻子和小孩,以便靠這些人的勞動來過活,并把不幸者用血汗獲得的東西吃光。他們不滿足于印第安人給他們的東西……一個基督徒一天里消耗的就足夠維持三家和十口人一個月的生活……

他們(殖民者)打賭和爭論能不能一刀把人切成兩半,或者用戰斧能不能一下把頭砍下或把腹臟剖開。他們從母親懷里奪下嬰兒,把腦袋往石頭上撞。或者把他們拋入河里……

材料3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很大部分來自于美洲的金銀,這與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壟斷了對東方貿易有關。……在對東方的貿易中,西班牙國主要征收20%的貿易稅,這樣,西班牙就從海外貿易中獲得了巨額的財富。但是,西班牙國王卻不能保住這些財富。這是因為,首先,西班牙的軍事開支龐大,……從海外得來的金銀只能作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沒有什么商業和工業基礎……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絨、橄欖油,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無法平衡西班牙的進口。在國際貿易中出現巨額逆差,西班牙就用從美洲獲得的金銀來彌補。這樣,美洲的金銀就通過西班牙流到了熱那亞、尼德蘭、英國、法國和南部德國。海外的財富沒有被西班牙用來進行工業和農業建設,卻通過西班牙變成其他國家原始資本,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材料4(有關殖民者殖民活動的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材料和視頻資料分析殖民擴張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解“資本積累”(詳細內容參見“難點的突破”)

小結:

利用圖表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讓學生在課后思考:為什么資本主義關系并不成熟的西班牙葡萄牙首先開始了新航路開辟的航海運動?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教師在教學中層層設疑,適時啟發、點撥,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第二節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

一、新航路的開辟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客觀條件

2.新航路開辟的經過

3.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擴張

1.葡萄牙的殖民侵略

第4篇

關鍵詞:教學技能;編寫教案;編制課件;小試講;微格教學

強調實踐能力培養符合教師專業化的國際趨勢,也是我國師范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筆者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論課程十多年的教學中,在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方面進行了如下一些探索。

中學歷史教學論課程在本科班大三第一學期開設,54學時,每周一次3節連排課,上18教學周。到2006級歷史本科班時,根據學院的規定,教學理論部分和教學技能成績各占50%,理論部分期末時出卷考試。教學技能培養部分由編寫教案、制作課件和小試講組成,分別占教學技能總成績的30%、30%和40%。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活動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論課程開出,關鍵點有三:一是在第4周講完教學設計一章后,隨即布置編寫教案作業;二是在第6周講完第八章中學歷史課程教學手段后,布置編制課件作業。第9周籽課件與教案一同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往課代表的電子郵箱;三是10-1 8周進行小試講。

一、編寫教案

編寫教案是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是師范生在中學歷史課程最新教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和體驗教學設計理論的過程。具體說,編寫教案的過程涉及教學理念的實施、對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鉆研、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或手段的安排、教學講授過程中的導入、概念講授、提問、補充材料、課堂練習及作業設計、時間的分配等數個環節的安排落實。教案是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的文字作品,也能鍛煉師范生文筆。編寫教案的具體要求如下:

以新版人教社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Ⅰ、Ⅱ、Ⅲ為依據,每人編寫1課時的教案。三冊教材共87課91學時,如果不夠全班分配,沒有安排的師范生可以再按照學號順序再從必修I的第一單元第一課按課次順序連續排定,也可以按照學號和課次順序任選一課。這樣,全班師范生全部演練完畢時,每位師范生就能最大限度地感知最新版本的三冊高中歷史必修教科書的全部內容,形成一條完整的教科書

教案格式不拘一格。既可以是通篇文字的文稿樣式,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等。無論何種格式的教案,都要包含下列要素:標題、班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板書、教學過程(導入、系列概念的講解設計、系列討論題的擬訂、重要知識點處材料的補充、小結、作業)等。

教案字數不少于3000字。即要求師范生寫詳細教案,寫清在教學中遇到的所有教學問題,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教學內容或環節。

提倡師范生參照優秀中學歷史教師的教案。優秀中學歷史教師的教案是師范生編寫教案的過程中的優質資源,提倡師范生博采優秀中學歷史教案和教師教學參考書等材料的長處,使師范生充分感受優秀教案的設計技巧。可以說參照編寫的過程就是模仿學習的過程,就是師范生內化加工,消化吸收和形成自己的教案的過程。也是他們快速成長進步的過程。編寫教案為師范生編制課件和小試講奠定了基礎。

二、編制課件

編制課件是當代師范生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教學技能。在唐山師范學院的歷史專業師范生的課程體系中,有計算機理論和上機課,但師范生沒有編制過中學歷史課件,他們對編制一個適用的中學歷史課件有較強的神秘感和強烈的渴望。最初,師范生并沒有提出學習編制課件的要求,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論課程中也沒有將這部分理論知識內容轉化為教學技能的要求,但教學中我們設置了讓師范生學會編制課件的任務。我們認為讓師范生學會制作課件是時代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每位師范生依據自己所寫的教案編制一個PPT課件。

2002級歷史本科班以前帶師范生編制課件的做法是:在每位師范生撰寫好一個完整教案的基礎上,通過對小試講的演練對自己所寫教案的教學重難點、板書、教學方法和過程的設計有了較成熟的把握,加上對帶有計算機輔助教學見習課的觀摩,師范生對自己所備的那節課,如何以課件的形式體現出來心里也就有了數。接著就是教師講解制作課件的程序,帶領他們編寫制作課件的腳本,準備素材,最后一個環節是上機操作,每位師范生編制一個普通的PPT課件。

2004級歷史本科班時,教師只講解了編制課件的基本步驟,由師范生自己完成編制,結果全班55個人,都獨立編制了課件,不少師范生編制課件的水平比教師還高,實現了教學相長。

提倡師范生到互聯網上搜集參照優秀的課件作品。這種做法使師范生大開眼界,看到了全國各地水平很高的中學歷史教師的課件作品,實現與中學歷史教學前沿的結合,也使得編制課件活動本身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編制課件的活動中我們強調要將優秀中學歷史教師的課件為我所用,消化吸收。

三、小試講

之所以叫“小試講”,理由有三:其一,演練是在大學校園內的嘗試,而不是在中學歷史教學課堂教學環境中的真實講解,故為“試講”。其二,從時間上看,每個師范生每次進行試講的時間往往只有5分鐘左右,故稱“小”。其三,從內容上看,小試講強調要講授一個教案(即一節課)的核心內容。小試講講出來就是一個以教案核心內容為核心的“小麻雀”。

設計小試講的目的就是鍛煉師范生在著眼全局、抓住一節課核心的能力,鍛煉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將一節課的教學核心講述出來的能力,培養其將來在講一節課時找教學核心或重點的意識,圍繞一個中心進行講解的意識。這樣的過程不僅鍛煉的是教學技能本身,更鍛煉他們教學設計時找準每一課內容的中心,鍛煉他們從整體優化的角度來進行教學設計,關注和講求每節課的教學效率。實際上,在現實的中學歷史教學中,不少教師缺乏找準一節課教學核心的意識和能力。

對每位師范生在小試講中的具體要求是(每項10分):

評好小試講是提高師范生教學技能和理論認識水平的關鍵,要抓好四個環節:

一要鼓勵。教師要千方百計找師范生的長處,比如,有的師范生口齒伶俐,有的幽默,有的講解流暢、邏輯性強,有的板書字體清秀,有的板書快速形象等等。這些長處教師應該適時地挖掘出來,公之于眾,使試講生增強自信。同時教師應結合中學歷史教學論課程的理論知識,合理贊賞。例如師范生講解的何處符合什么教學原則、重難點內容處理得如何好,講述法、談話法、討論法運用得怎樣合理等。這樣,使師范生的認識上升到教學理論的高度,做到了學以致用。

二要糾錯。在稱贊的同時,教師又要切實指出師范生的不足之處,使師范生在糾錯中成長。中肯地指出師范生在小試講中的缺陷,對進行小試講的師范生是十分有益的。當然,對于經受著同樣過程的其他的師范生來說也會起到“有則改之,無則加

勉”的借鑒作用。

三要抓好師范生之間的相互評課。讓盡量多的師范生有發表評價的機會,可以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談對別的同學的看法。這是鍛煉他們條理清晰地闡述觀點和鍛煉膽量的又一個好途徑。

四是利用好微格教室。將小試講引入微格教室,目的就是把微格教學培訓教學技能的功能發揮出來。在微格教室的小試講,電腦錄像后,師生到講評教室講評交流,教師及時到位的點評會對他們具有很大的幫助,師范生再修正準備,到下一次時就會有很大提高。

四、反思

反思是改進教學的良藥。課程結束時,教師對每屆師范生都進行問卷調查,綜合各屆師范生的建議,有下列感受:

歷屆師范生都迫切希望從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論課程中學到教學技能。從1998級的專科班到2001級歷史本科班的連續多屆師范生,到第4周時都要主動提出上講臺演練的要求。2002級歷史本科班及以后的各屆,教師在上課伊始就講清教學技能演練活動的具體安排。

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與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論課程的教學理論知識講解同步進行值得提倡。師范生在教學技能演練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的理論指導則不能很好地上升到教學理論和規律的高度,不能迅速與中學歷史教學實際結合。教學理論的講述如果不與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演練活動相結合,則不能實現迅速提高他們教學技能,教師的理論知識講述也很難與中學歷史教學實際結合。在指導師范生教學技能演練活動中,講好教學理論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是圍繞教學技能培養完善教學理論的挑戰。

師范生喜歡多放些優秀教師的教學錄像,實踐表明,教師結合錄像講解理論的形式是師范生理論學習與教學技能培養以及了解中學歷史教學現狀的良好途徑。

規劃好占課程50%的小試講時間。持續9周的小試講,隔周演練一次,演練后的第二周講評,下周再小試講。每屆每位師范生的小試講有4、5次,每次每人3-5分鐘,有的師范生提出:“多次小試講,時間再長一些,3分鐘什么也講不出來。”其實,小試講占課程總時間的多大比例不是教師隨意決定的,而是學院根據教育部的教學計劃規定的,學科教學論這類實踐性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的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最多為50%,折合成教學時間的話就是最多占課程總時間的50%,即9周。還有,3-5分鐘說清某一課時的核心內容是可能的,關鍵在于師范生在課下對自己所講那節課內容的重點和核心要把握清楚,否則就可能什么也說不出來。經驗顯示,教師只有事先科學規劃并組織好每次小試講,并督促好師范生在課下高質量完成教案和課件作業,才能實現多次小試講,才能為師范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扎實的教學技能創造條件。

充分發揮微格教室的作用。將小試講放在微格教室進行,有利于充分利用微格教室錄像設備的優勢,對于迅速糾正師范生的神態、語言和知識等方面的問題有很好的效果。再就是能讓每位師范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演練。學院有9個微格教室,如果每次小試講在9個微格教室同時進行,那么,每位師范生進行演練的平均時間就比在一個教室中多9倍的時間,師范生在小組中的發言機會也成倍增加,能最大限度地給師范生提供演練機會。然而,在實踐中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有的師范生對在一個題目下演練4、5次感到厭倦,教師可以讓他們演練不同的題目。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每日更新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天天欢夜夜爽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