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時間:2023-06-05 09:57: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第1篇

二零一零學年第一學期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四年級學生正處在兒童向少年過渡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他們處在發育階段,尚未定性,發音器官較成人的靈活,因此模仿外語的語音語調遠比成年人容易。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不強。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這些都是他們長身體、長體力的需求,他們坐不住,坐不久。這一切都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學生外語具有許多成人甚至中學生所不具備的優越性,例如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等。四年級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待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學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這不僅有利于發展不同水平學生的智力與能力,也適合農村地區的小學生的需要,確保他們也能達到《新課程標準》最基本的要求。突出興趣培養,保護和發展求知欲,寓教于樂。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突出對學生的興趣培養。教科書全部采用彩色圖畫,情景會話貫串全套教材。緊密結合兒童好新奇、愛活動、善模仿、愛說、愛唱、愛跳、愛表演的特點編排和設計教材的內容與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歌曲、游戲、繞口令、謎語、小詩等和一些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所以,四年級英語教學不宜以語音、語法知識為主,切忌不顧兒童年齡特征,進行成人化教學。更不可追求英語學科高標準要求,要把握好難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切不可要求過高,造成學生負擔過重。采取方法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采用綜合的教學路子。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折衷法、綜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都可以采納。2.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3.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地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4.設計任務型活動(task-based activities),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

三、學期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 全冊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 能聽、說、認讀66個單詞和聽、說、讀、寫26個字母并且能聽、說、讀、寫36個單詞(包括教室、書包、同學、家具、住宅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愛好、食品和飲料、餐具等幾個話題),和進行簡單地運用。

(3) 能聽、做7個“TPR”活動。

(4) 能學會2個小制作。

(5) 能唱8首英語歌曲。

(6) 能聽、說、吟唱8首歌謠。

(7) 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 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 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第2篇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特殊性;對策

一、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的特殊性

(一)民族心理特征決定了民族外語教學的艱巨性和長期性

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體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質和心理狀態的總和。民族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穩定性,表現在與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中,就是這種心理所形成的排他性和可變性①。我國 55 個少數民族,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其,如藏族信仰藏傳佛教,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每個人在其成長過程中深受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響,許多兒童在入學前通過家庭、社區寺院都接受了宗教教育,宗教觀念影響著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產生該語言的特定社會背景。來自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其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響, 接觸、了解西方文化的機會較少,加上他們英語學習的起點相對于漢族同學較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易對英美文化產生陌生感,這種陌生感對英語學習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雙語教學方式增加了語言習得的復雜性

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校普遍采用本民族語言與漢語相結合的雙語教學方式,有些地方中學在進行雙語教學的同時又增加了外語教學。以我校藏族學生為例,在城里讀書的藏族學生從小學四年級或五年級才開始學習漢語,之前都是通過藏語學習其它課程。而在農村讀書的藏族學生直到高中畢業,除漢語課以外,所有課程都用藏語講授。從某種意義上講,本民族語和漢語都是他們的母語,多種語言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過程、認知規律、語言轉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復雜性,學生由于不同語言的混淆勢必產生學習上的障礙。

(三)語音差異的障礙

語音是語言的外殼,同意義緊密結合。表達同一個意義,各民族、各國家的讀音是不一樣的。如漢語的“我愛你”,藏語為啊措那嘎[a'qio'na'ga],維吾爾語為“曼斯子索以曼” [men’sizn’soyimen],英語為“I love you”。英語與漢語、藏語、維吾爾語等的生母、韻母(包括音素、音節、音位)均不相同。賀知章有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小時外出,老了回家,兩鬢斑白了,小孩不認識了,時間跨度幾十年,卻唯獨“鄉音未改”,原因何在?就是聲母或韻母難改。聚居區的少數民族學生自幼用本民族語言交際,形成了獨特的聲母和韻母發音(包括音素、音節、音位),對于他們來說,學習英語要受到兩方面的干擾:一是漢語發音的干擾,二是本民族語發音的干擾,難度自然加大。

(四)英語學習的時間短,起點低,基礎極不扎實

由于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水平較為落后,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短、起點低、基礎極不扎實。以我校藏族學生為例,大部分從高中才開始學習英語,而且是以藏語為媒介語學習,三年只學了一本書。從新生的入學英語測試結果看來,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停留在初中二、三年級的水平上。

二、提高少數民族學生英語水平的對策

(一)激勵需求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需求是外語學習最基本的動機因素,如果學生沒有學習需求,沒有學習的愿望和目標,那么培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就無從談起。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經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熟練掌握英語必然成為個人生存、職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另外,就我校而言,在校學生包括少數民族學生只有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才準予畢業。需求分析可分兩步走:首先,找出學習者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把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目標。如果學生難以找到除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以外的其它需求,教師可提供指導。

(二)及時鼓勵和表揚

成就感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得到認可、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的滿足。及時的鼓勵和表揚,不僅可以加強這種感受,而且能產生繼續追求滿足感的需要。因此,教師應該善于洞察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閃光點,關注和珍視后進生的進步和成績。同時,由于少數民族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明確學習目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他們在其他領域的成就,將之向學習“成就感”遷移。

(三)科學選用相關教材

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的特殊性,可在學生進校時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分班、分層教學。目前,大學非英語專業的教學大綱、教學方式與教材并不適用于少數民族學生實際狀況。應依據少數民族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教學大綱,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參與到教材選擇及教學計劃制訂的過程中。Ellis(1986)提供的相關研究表明,當教師給予一定的自由選擇題目時,語言習得便能得以加強。賦予學習者選擇的權利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在教材的選擇上,不僅要注意思想性,還要貼近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活實際,抓住少數民族學生的興奮點。

(四)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交際能力

學生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是將習得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因此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對培養學生成就感尤為重要。研究證明,利用自己學得的外語技能獲得的信息往往給人以滿足感和成就感。而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往往會產生一種驅動力,激發起他們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少數民族學生自身的特點,為他們營造良好的交際外語語言環境,組織開展各項外語第二課堂活動,在實際交流中培養他們外語習得的成就感。

三、結論

總之,由于受方言、文化差異、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明確目的,培養興趣,指點學法,課內外結合,以彌補外語環境的不足。教師只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萍.試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4).

[2]于波.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交際氛圍的創設研究[J].考試周刊,2008(42).

[3]吳乾珍.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障礙及對策[J].成才之路,2008(14).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