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蒲谐晒芾?/span>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

時間:2023-05-30 10:08: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蒲谐晒芾恚M@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蒲谐晒芾? /></p> <h2>第1篇</h2> <p> [關鍵詞]<a href=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

2007年5月,正式啟動實施青年者培養工程,國內許多高校都啟動了“青年者培養工程”。近十年來,有關高校青年教育的理論及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因此,在高校建立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充分挖掘其成果價值,對推動“青年者培養工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的作用及意義

培養青年者是一項具有歷史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重要戰略工程[1]。這一偉大的戰略工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在摸索中前進。科研檔案作為一種交流、傳遞與協作的手段,在科研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2]。將在高校青年教育過程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作科學、系統、完善的歸檔及后續管理,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對高校青年培養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義。首先,為“青年者培養工程”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青年培養工程”是新時期高校培養青年者的新平臺、新模式[3],因而在實踐過程中并無成功經驗可循,需要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查找問題??蒲袡n案能給我們以豐富的、有價值的情報信息,為高校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避免一些重復研究,使科研工作較快地出成果、出精品,還可給青年教師以啟示和幫助,為搞好教學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4]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的創建有助于真實地記錄高?!扒囫R工程”開展及實施的過程,完整、全面地記錄高?!扒囫R工程”的實施方法、理論思想、先進經驗以及創新價值,為“青年者培養工程”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其次,為“青年者培養工程”的深層次研究提供數據支撐。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是具有高度價值的信息資源,為“青年者培養工程”的深層次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及參考依據。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能夠將“青馬工程”中的基礎科研成果作系統、科學的統計與管理,將“青馬工程”的階段性成果作系統、全面、科學的記錄,對“青馬工程”相關的課題、研究基地、創新團隊的申報有著積極的意義,有利于拓寬科研人員的研究思路,適時調整研究方向,進一步推動高校“青馬工程”新成果的產生。

二、當前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

自2007年5月以來,“青馬工程”在全國各大高校順利實施并穩步推進,所受到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目前已經取得了諸多階段性的成效,但在其相關科研成果的檔案管理方面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首先,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工作缺乏連貫性。目前,大多數高校十分重視青年教育過程中的科研成果產出,許多高校組織編撰了相關的論文集、系列化成果集等。但絕大多數高校對青年教育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存檔工作意識不強,或只重視產出科研成果的存檔工作,而忽視對高校青年教育過程中的先進思想、方法、理論等成果的存檔工作。這樣會導致已有的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等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阻礙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發展。其次,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的利用率不高。高??蒲袡n案是一種重要的科研資源,是高??蒲泻徒虒W工作最原始、最完整的反映。[5]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是高校在培養青年者過程中的智慧結晶,對高校青年教育的深層次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現階段我國高校的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的利用率并不高,許多高校僅將其作為階段性成果而“束之高閣”,其主要作用只局限于成果展示和供成果所有人查詢使用,并沒有深入挖掘其潛在價值,重藏輕用現象十分明顯。

三、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一所大學在“青年者培養工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及其相關研究的學術水平和實力,要科學、有序、與時俱進地管理和利用好高校在“青年者培養工程”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和成功經驗,就必須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建立起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內容:首先,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貫穿“青馬工程”全過程。要保證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貫穿“青馬工程”全過程,實行一體化的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協調好科研管理部門和青年培養部門的職能作用,把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建檔工作納入科研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化的科學管理制度。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做好相關科研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使高校青年培養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和成果建檔工作同步進行,形成層層負責、職責分明、齊抓共管的科研檔案工作機制,密切跟蹤高校青年教育的全過程。同時,要依托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實現科研檔案管理的電子化、網絡化,從而實現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全面完整地建立起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體系。其次,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信息庫。為了讓廣大師生能夠更加便捷地查詢到高校青年教育過程中的科研成果,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信息資源庫。該信息資源庫要全面涵蓋高?!扒囫R工程”各階段、各方面、各種形式的成果。具體來講,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信息資源庫包含以下幾個子數據庫:學術研究成果庫、學術交流成果庫、實踐研究成果庫、學員心得成果庫、媒體報導數據庫。學術研究成果庫主要收錄在“青馬工程”實施過程中取得的論文、著作、項目、獲獎、研究報告等科研成果;學術交流成果庫主要包括在青年教育過程中召開的學術研討會的文字、圖片、語音及視頻等材料信息;實踐研究成果庫主要包括在青年教育過程中的實踐信息;學員心得成果庫主要包括在青年教育過程中學員的心得體會;媒體評論信息庫主要包括各級主要媒體對全國各高校青年教育的報導及評論信息。總之,能否培養出優秀的青年者,關系到中國高等教育的成敗,更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因此,培養青年者是高校的一項重要責任。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工作作為真實記錄高校青年教育全過程的重要載體,必將成為高?!扒囫R工程”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長期、艱巨、細致的工作。這項工作必須與高?!扒嗄暾吲囵B工程”有機地、動態地、緊密地結合起來,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建立高校青年教育科研成果檔案管理體系并不斷地完善和提升其管理水平,積極有效地推動高?!扒嗄暾吲囵B工程”工作,為我國“青馬工程”的實施與建設提供卓有成效的理論參考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雯姝,楊增崠.論高?!扒嗄暾吲囵B工程”實施的成功經驗[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2):122-125.

[2]鄒凡.高校科研檔案管理的評價及改進策略[J].管理縱橫,2016(2):024-026.

[3]劉洋.福建高校實施“青年者培養工程”研究[D].福州:福建農業大學,2012.

[4]劉敏.關于加強高??蒲袡n案工作的若干思考[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79-80.

[5]宗永玲.高??蒲袡n案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學理論,2011(6):163-164.

第2篇

關鍵詞: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來,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場,強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中,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障礙亟待解決。

一、高??蒲谐晒D化存在的問題

1 高??蒲腥藛T大多缺乏成果轉化與科研競爭意識

要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工作,觀念更新則顯得更為重要。長期以來,我國科研體制和科研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可謂存在著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義思想和不健康的競爭意識,人們的科研成果轉化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競爭意識。在高??蒲腥藛T看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過技術上的鑒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慮科研成果轉化或產業化問題。因此,一旦開發成功某一項科研成果,便走向技術保守,成果擁有者不愿主動將成功經驗推向社會,有時即使進行有償推廣,也總是在關鍵步驟上實行技術保密,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高??蒲谐晒挠行мD化。

2 高校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

由于長期缺乏科研、經濟與教育等一體化的發展規劃,國家宏觀政策又嚴重缺乏推動高??蒲谐晒D化的導向力量和規范尺度,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政府主導作用不明確,缺少統一的組織和政策協調,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離于企業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問題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國家創新體系在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高校和企業缺乏技術進步共同利益機制,目前的體制難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資源和提高整體實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信息咨詢機構的分析、加工和調節,導致高??蒲袡C構與生產部門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暢,使得生產部門急需的科研成果又無科研單位研制開發。

3 高校科研成果的先天不足

一方面是高??蒲姓n題自身存在缺陷。如縱向課題是以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項目為主,主要側重方案的理論分析與評價,著重考察技術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術的論證,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論文、并不求出技術產品。而橫向課題雖與生產結合最為緊密,最具市場應用前景,但結果應用面過窄,針對性太強,除委托單位使用外,難以推廣和再次轉化。自選課題雖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夠完善,或因缺乏資金,亦很難進行中試應用研究和轉化。

另一方面是高??蒲谐晒芏嗖⒉怀墒欤狈ι鐣嵱眯?。長期以來,高校的研究開發項目違背市場導向原則,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開發、產生之前就沒有明確的應用對象和形成產業化的條件。

4 高??蒲谐晒D化的中介服務缺乏

科研成果的轉化離不開有效的技術轉化中介服務,它們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的重要環節。在發達國家的高校內部,除了有較強的研究機構外,一般還專門負責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服務的中介服務機構。一方面為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尋找市場;另一方面將企業的課題和經營動態介紹給學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還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主要表現在:缺乏統一的技術市場網絡體系、技術市場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技術經營機構缺乏、缺乏懂技術、懂經營的技術貿易人才等等。由于高??蒲谐晒闹薪榉盏娜狈Γ斐稍S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實現有效轉化,也影響了高??蒲谐晒霓D化率。

5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不完善

一項科研成果的產生及轉化應用是廣大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果,他們的付出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并應給予適當的待遇。然而,長期以來,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偏重于精神獎勵上,而獨立物質利益機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產力功能實現的原動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給游離于市場需求之外,科研成果價格與價值嚴重不符,并直接導致高校科研人員待遇偏低,科研創新隊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員劃到二線、三線范圍,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貢獻大小而以工齡長短作為標準等,這些做法,不但使高??蒲腥藛T的工作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傷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二、針對高??蒲谐晒D化的對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

在目前高校教師的業績評價中,教學、科研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于科研轉化,卻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要改變目前科研人員圍著論文、成果轉,而將后期轉化置之腦后的狀況。對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評價,不僅要看成果理論的先進性,而且要更重視它對社會的具體作用,即轉化的可能性和應用范圍,然后根據社會效益的好壞明確成果獎勵。不應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為評估的終值,而應順延到科研成果的轉化之后。將高??蒲谐晒c經濟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作為考核高校教師業績的主要內容之一,讓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礎研究占有同樣的份量,從而提高科研人員進行科研轉化的積極性。

2 著重培養建立科研轉化的專職隊伍

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人才是關乎成果轉化成敗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專門從事科研轉化工作的隊伍。隊伍由那些既懂業務,又了解商業運作、具有社會活動能力的人員組成,他們不但要有長遠的科研觀念,還要有對市場的駕馭能力、開拓能力以及務實的精神??蒲谐晒D化專業化隊伍的建設,其職責和任務應該是為高校提供社會、企業的需求信息,為立項選題提供市場價值及前景參考,同時還要為高校已產生的或正在產生的科研成果開拓市場,使之產生其應有的經濟效益等。

3 增強科研創新能力

在我國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旺盛時期,高校應當成為企業追逐項目成果的主要對象,曾有一段時期是“不怕籌不到資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項目”。但事實上,目前高??晒┺D化的項目成果嚴重供不應求,特別是對產業結構調整有重大作用和對國民經濟有深遠影響的項目成果可謂是鳳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帳率嚴重不足,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晒┺D化成果的增量遠遠低于企業的需求增長,成果的成熟度標準低,有重大轉化價值的可供成果減少,實際可用的高新技術成果短缺。高??晒┺D化成果的匱乏即是高校經費到賬率低的瓶頸。因此,高校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轉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經費和持續發展。

第3篇

高職院校由于對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和知識共享平臺缺乏等原因,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沒有實現集中開發和成果轉化,知識浪費現象嚴重。以杭州市屬高職院校為例,提出確立知識管理策略和目標,加快推進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數據庫建設,建立科研成果知識管理平臺和知識庫,搭建科研成果知識共享平臺,構建基于知識管理的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進成果知識的利用和轉化創新。

關鍵詞:

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知識管理

高職院校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進入內涵建設階段,科研能力隨之不斷提高,在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大力開展應用型研究,科研活動中形成的科研成果不斷增長。然而,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并沒有實現集中開發和成果轉化,科研成果中蘊含的寶貴知識被束之高閣,知識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促進成果利用和轉化,是高職科研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蒲谐晒芾憩F狀

隨著科研成果的逐年增長,高職院校開始加強對科研成果的管理。以杭州市四所市屬高職院校為例。從調查情況來看,四所院校已經開始對科研成果進行定期的登記和統計,科研能力較強的學校已經開始定期跟蹤、分析成果產出情況,以便推進科研服務和成果轉化工作。但從科研成果管理總體情況來看,高職院校成果管理大多還是停留在對科研成果進行定期登記、歸檔、統計和科研信息層面,組織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依然存在,成果知識管理和轉化等問題尚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

(二)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成果相關資料保存不完整

近年來,高職院校越來越認識到科研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大了對科研的資金投入,科研成果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了顯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成果資料保存不夠完整,直接影響了成果的利用。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科技成果的形態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介質,新增加了電子介質、磁介質等多種介質,但從科研成果資料保存情況來看,科研成果登記不夠及時,紙介質成果材料歸檔不全,其他介質材料登記保存的更少。2015年本課題組對四所杭州市屬高職院校進行了科研成果管理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科研成果登記的周期四所院校均為一年一次,并只保存紙介質成果材料,沒有一所院校保存過電子介質、磁介質等其他科研成果,這不但直接造成科研成果保存不全,還影響到科研成果的后期開發和利用。

2.成果整理和鑒別歸類工作不到位

目前,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人員往往在項目結題之后,把科研成果直接歸檔或者把部分研究成果上網宣傳下就算管理工作結束了,科研成果沒有及時進行整理、鑒別,也沒把成果中的核心知識進行提取,形成方便各部門和科研人員使用的科研成果管理數據庫,及時把成果知識傳遞給需要的部門和科研人員。目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成果整理和鑒別工作不到位,不但阻礙了成果的快速轉化,還會造成成果中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價值??蒲谐晒谜咭埠茈y查找和獲取到所需的成果信息,無法獲得高效的知識服務。

3.成果宣傳推廣、分析研究工作不夠,成果轉化率低

高職院校對成果的宣傳推廣、成果轉化的分析研究重視程度不夠,相當一部分科研成果僅簡單地予以登記、歸檔了事,并未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這對成果的轉化推廣和知識的再生產是非常不利的。調查顯示四所院校都有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的獎勵制度,但沒有一所院校制定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僅兩所院校對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定期的統計分析,其他院校僅定期統計,但不分析。成果統計分析不足,使科研成果基本都處于休眠狀態,造成成果中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其原有的價值,阻礙了成果的快速轉化,四所院??蒲谐晒D化率都在5%以下,造成極大的知識浪費。

二、高職院??蒲谐晒芾碛绊懸蛩胤治?/p>

(一)對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投入不足

高職院校對科研成果管理存在一個誤區,即項目結束后主要的管理工作就結束了,成果管理沒有什么太大的價值,因此對科研成果后期管理的人員、資金等投入明顯不足。調查顯示,科研成果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四所高職院校都沒有專門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門,管理者也都是兼職人員。在經費投入方面,也僅有一所院校有成果管理的專項經費。兼職管理者處理科研管理部門大量的日常工作任務已經十分繁重,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加強科研成果后期管理,資金投入不足也嚴重影響了成果知識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二)科研成果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高職院??蒲谐晒麛盗靠焖僭鲩L,成果管理的難度大幅度提高,成果開發利用的需求迅速膨脹,以往的純手工管理或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已跟不上時代的需求。目前,雖然高職院校均已建立校園網,有科研專欄或科研網,但對科研成果管理系統的建設卻還是比較滯后,調查顯示,四所杭州市屬高職院校,僅一所院校開始使用科研管理系統,但都沒有建立科研成果數據庫,更不用說實現對科研成果的網絡化管理了。信息化程度不高,影響了科研成果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也使得成果轉化和知識共享困難重重。

(三)未建立知識共享平臺,阻礙了知識利用與創新

科研成果中的知識通過共享、交流、學習和交互使用,可以形成有價值的新成果,再次利用。但高職院校對科研成果進行深度挖掘、二次開發的能力比較欠缺,合作開發、協同創新的項目少,產生的成果基本處于封閉狀態,沒有共享平臺把成果中的知識及時傳遞給需要的部門和科研工作者。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6月,四所院校還都沒有建立專門的對外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也沒有在學校內部建立起交流共享的機制。這使得成果中的知識處于靜止狀態,沒有得到很好地深度挖掘和再利用,產生新的價值,或者說這些知識被固化了,沒有促進新知識、新成果的生產。

三、基于知識管理的高職院??蒲谐晒芾砟J綐嫿?/p>

(一)科研成果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KM,KnowledgeManagement)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迅猛發展而興起的管理思潮與方法,1986年卡爾•維格(Karl.Wiig)在國際勞工組織會議上首先提出這一概念。對“知識管理”較為典型的解釋是美國生產力和質量中心(APCQ)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知識管理應該是組織一種有意識采取的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1]目前,知識管理已在企業廣泛使用,在學校知識管理方面主要應用于圖書館、檔案館建設、智慧校園及教師知識管理。在學校的科研管理中,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對科研項目、科研團隊、科研檔案等進行知識管理的研究??蒲谐晒哂兄R密集的特點,是社會寶貴的財富。學??蒲谐晒R管理,就是根據學校需求制定科研成果知識管理策略,利用信息技術、Wed2.0和云計算等技術重組科研成果管理的流程,把成果中的知識進行提取、存儲、整合開發、共享、轉化和再創新,以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效率,促進科研成果利用和轉化效率。

(二)構建基于知識管理的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的路徑方法

1.確定科研成果知識管理策略目標,加強組織制度建設

科研成果要進行知識管理,首先在決策層要高度重視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知識管理策略,制定知識管理目標。對高職院校而言,比較適合編輯策略為主,人格化策略為輔的知識管理策略。即把大部分科研成果中蘊含的知識,通過信息化處理提取出來,存儲于數據庫中,以供相關科研人員和管理者反復使用。而對于無法以實體形式具體呈現出來的隱性知識,如科研人員成果研發過程中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提升成果價值的思路等,這些主要通過相關人員面對面的溝通,如研討會、學術論壇等,或者利用電話、互聯網會議、視頻討論等形式進行知識的交互和傳遞,實現知識的共享。確定知識管理策略后,學??筛鶕蒲谐晒麛盗?、質量、科研發展趨勢、科研人員情況等制定相應的知識管理目標,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知識管理技術,實現成果知識的有效傳遞和共享,促進成果知識的轉化創新,提升學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依據學校制定的成果知識管理策略和目標,組建科研成果管理專兼職隊伍,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成果管理工作,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以確保成果知識管理的有序開展。

2.加快推進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設,建立科研

成果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數據庫為使成果知識及時、完整保存,有效實施成果知識管理,提高學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是關鍵。高職院校應首先建立規范、安全、交互性強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統,對科研成果實行全過程、規范化管理,并實現成果數據的共享和綜合利用。要利用科研管理系統,及時把不同介質的科研成果進行登記并進行數字化處理,把成果轉化為數字資源,存儲于數據資源庫中,最大程度地防止科研成果的丟失??蒲谐晒芾砣藛T要分析科研成果的特征,按照成果的知識類型,對科研成果進行分類,諸如:教育科研、人文社科、科學技術、校企合作、社會服務、專利成果等,以便于利用者檢索使用。依托數字化校園和移動互聯網,加強與科研人員的溝通和聯系,盡可能地廣泛收集、掌握成果知識形成和變動情況,定期對資源庫進行更新和維護,對已無價值的成果資源和已變更的成果信息要及時予以處理,實現對成果信息的動態管理,不斷完善科研成果數據庫。

3.運用知識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加強科研成果知識管理平臺建設,建立成果知識庫

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知識,而不是簡單的科研成果數字化后的基礎數據。因此,在建立科研成果數據庫的基礎上,科研管理人員要根據各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新知識發展趨勢,對知識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通過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技術把成果中所蘊含的知識提取出來,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整理和歸類,并運用知識目錄體系,逐步建立一個功能強大、使用便利的知識庫,為科研人員和管理者提供高效服務。要建立成果知識庫,必須要對相關成果知識進行鑒別,首先,要建立專家庫,定期對科研成果核心知識進行提取??紤]到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和實效性,專家組成可以以校內專家為主,校外專家為輔的形式來組建。校內的專家要按他們的研究專長和所屬領域分類進行選擇,所涉及的領域要比較全面,便于及時分析提取成果知識。校外專家則主要選取各領域比較權威,和學校聯系密切、相對穩定的專家作為補充,提高知識鑒別、提取的準確性。其次,各類科研成果經過數字化處理,錄入信息資源庫后,科研管理人員要把相關信息進行初步篩選,剔除無效信息,把成果信息按所屬領域,分類發送給各領域專家,專家對成果信息進行鑒定,形成成果核心知識,發回管理員。如果涉及交叉領域,則由多個專家聯合進行鑒定。管理人員把各專家鑒定形成的知識進行匯總整理,錄入成果知識庫。這個成果知識庫要具備強大的檢索查詢功能,便于科研人員使用。因此,科研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本??蒲谐晒麛祿旌脱芯咳藛T情況,構建科研成果知識地圖,通過成果知識地圖,讓知識庫的使用者能準確、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由于知識更新速度較快,管理者需定期清除冗余知識,更新修正知識庫,確保知識庫中知識的有效性。

4.搭建科研成果知識共享平臺,提高成果知識利用率,促進知識轉化和創新

科研成果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高效利用成果知識,促進成果轉化創新。高職院??梢岳靡苿踊ヂ摼W、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搭建校內、校外兩個互相補充的成果知識共享平臺,來促進成果知識的利用和再生產。校內成果知識平臺搭建,主要依靠數字化校園來實現。科研成果管理者要把成果知識庫和數字化校園進行對接,在校園網上建立成果知識學習中心、成果知識交流論壇。成果學習中心,主要是把知識庫中的成果知識推送至成果學習平臺,運用知識地圖技術,設計搜索便捷、可視性強的學習界面,供科研人員和各相關部門學習使用。管理者還需要把通過對成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形成的報表、統計報告等定期放入學習中心,使學習者對學校的成果知識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成果知識交流中心,則主要是組織科研人員開展網上研討、科研經驗交流、相互答疑解惑等的網上論壇,必要時學校可以召開網絡會議,組織專家共同參與討論。通過成果知識交流中心,可以把科研人員研發過程中成功或失敗經驗等隱性知識顯性化,并形成新的知識,成果管理者將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后,重新錄入知識庫,供學習者使用。校外成果知識共享平臺的搭建,則需要密切加強學校和政府、企業、各高職院校之間的聯系,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搭建成果知識展示中心、成果知識推介中心。高職院校目前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積累還不是很豐富,影響力不強,如果僅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很難完成對外成果知識共享平臺的搭建。因此,可以簽訂科研成果校際合作協議,聯合杭州市屬各高職院校的力量,把各校的成果知識納入到統一的網上平臺,共同搭建成果知識展示中心、成果知識推介中心,進行對外成果知識的展示和共享交流,并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動平臺和企業的對接,以促進成果知識的轉化和再生產。成果知識的校內、校外共享平臺,不是孤立的,而是兩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補充。校外共享平臺的反饋結果可以推送至校內平臺,促進研發人員調整、修訂研究計劃,改進研究工作;校內共享平臺的最新成果知識也可及時推送到成果展示和推介中心,及時推廣宣傳??蒲谐晒R共享管理平臺,鼓勵科研人員共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知識資源,加強知識資源的交流和交互使用,促進各類知識之間的融合和轉化,形成有價值的新知識,實現知識資源的再生產。

四、科研成果知識管理的實施建議

(一)加強基礎建設,推進科研成果知識管理信息化

高職院校要盡快引進科研管理系統,完成科研成果的數字化處理。學校要加大對校園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把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設納入到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統籌安排,為科研人員和成果管理者提供一個開放、協同、高效的數字化環境,為知識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制定相應制度,明確科研成果管理相關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加大獎勵力度和投入,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參與科研成果知識管理,提高知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保護科研人員的權益,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

(二)加強政府引導,搭建科研成果管理共享新平臺

科研成果共享平臺搭建涉及學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各個不同的領域,單靠某一所高職院校很難獨立完成。因此,政府可以通過稅收優惠、信息搭橋等方式加強各界的聯合,積極推進科研成果共享平臺搭建,實現成果知識的開放型合作。2014年4月,杭州市政府出臺《杭州市屬高校產學對接工作實施意見》,2015年11月,在杭州市教育局的推動下杭州市屬高校首屆科技成果推介會成功舉辦,共推出116項市屬高校優秀科技成果,其中7項科技成果、3個科技合作平臺轉讓簽約成功,杭州市屬高校產學對接信息服務網絡平臺也開始上線運行。[2]這種政府推動,各方協同共建“一個平臺+N個組織”的機制,是個有益的嘗試,將極大地推進產學對接和協同創新,實現成果知識的轉化和應用。

(三)加強培訓指導,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員素質

科研成果的知識管理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既要熟悉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要掌握信息化手段,才能較好地完成管理任務。因此,各級科研管理部門要定期對各級管理者開展知識管理理論和計算機應用的培訓,提升科研成果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和業務能力。2015年4月,浙江省科技廳、浙江省教育廳聯合舉辦高??萍冀浖o人培訓,這是政府為了推進高??萍冀浖o人隊伍建設,促進高??萍汲晒D化和技術成果交易,向高校科技管理者、科技人員提供的行之有效的培訓服務。建議科技管理部門要根據科研成果知識管理的新形勢舉辦諸如“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管理”、“專利推介流程”等培訓班。對研發人員,也要做好培訓和咨詢服務工作,使他們熟悉管理流程,熟練掌握各系統和平臺操作,確??蒲谐晒芾砉ぷ髂茼槙场⒂行颉⒏咝У亻_展。

作者:肖芳 吳建設 任紅民 單位: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企業檔案信息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知識管理———企業檔案信息化戰略之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24.

[2]亦豐.市屬高校產學對接的“杭州實踐”[EB/OL].(2015-12-25)[2016-07-05].

[3]顧健.淺析高職院??蒲谐晒暮蟪坦芾韀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01-103.

[4]岳高峰,朱虹,張艷琦,等.知識管理良好實踐指南———GB/T23703知識管理國家標準解讀[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5]羅嶺,王娟茹.基于知識管理的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J].情報科學,2015(7):21-25,34.

[6]孫曉寧,趙宇翔,朱慶華.知識管理研究的現狀與趨勢:第7屆KMO國際會議論文述評[J].情報資料工作,2014(5):5-13.

第4篇

關鍵詞:高校 科研成果 評價 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教師系統的科研工作,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及技術后盾。對高??蒲谐晒膶W術價值、技術價值和應用前景進行確認和評定,能夠更好地弄清高校當前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高校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改進高??蒲谐晒D化率,提高科研項目的成功率,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這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科研發展目標,而且影響到科研的健康發展,對樹立正確的學術風氣準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目前我國各高校過于注重對科研成果的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進行評價,缺乏對科研成果實際應用水平的評價,尤其是對成果的創新性、產業化后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沒有明確的要求。教師的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等,依然強調著作的數量、級別等。這一方面導致了個別教師在名利驅使下,出現了造假、抄襲等不良學術行為;另一方面,抑制了教師在科研中的創新思維。許多人選擇急功近利的研究課題,而放棄成功風險大,卻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進而造成了科研成果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因此,有必要對高??蒲谐晒u價做進一步地探究。

1 高??蒲谐晒u價的內涵

1.1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的概念

“科研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形成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速記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認為,科研成果,當然也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核心是一種創新技術,這種技術可能是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也可能是專有技術,而專利、登記軟件等應該是該技術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技術的載體。

“評價”是指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根據價值標準對事物及其屬性做出的價值判斷。其是以事實信息為主要參考,又不完全依賴于事實,是在下結論的過程中伴隨著評價者個人的許多觀察和思考,是一個分析和比較的過程。

我們認為,“高??蒲谐晒u價”是指評價人員根據一定的評價目的,制定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并據此對高??萍既藛T形成的科研成果進行分析、比較和認定的過程。當前,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評價的目的不應該單單停留在對科研人員或學校進行績效考核的階段,而應該向發現問題、改進問題,并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即從評價的鑒定功能轉向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

1.2 高校科研成果的通用評價方式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引用評價、鑒定評價和專利評價三種科研成果評價方式。理論研究成果以論文或著作的形式公開發表后,常采用引用評價;應用技術成果常采用鑒定評價或專利評價。

引用評價是自發的、不帶有主觀性,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強,弊端是評價的絕對化和簡單化易導致的數量性方面的壓力。鑒定評價其特點是時間短,見效快,成果鑒定通過率很高。有利于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弊端是鑒定的申請人為了保證鑒定結論符合主觀意愿,經常自選鑒定專家名單,拔高評價結論,難以保證結論的公正、科學、客觀。專利評價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最大,具有相當強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弊端是審查周期長,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科研人員的獎勵申報、年度考核等。

2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蒲锌冃Э荚u體系中,所列指標因素和考評標準應該盡可能是可量化的,以便能用最終的評價分值來反映不同類型成果的業績狀況。同時,由于科研成果評價自身存在著模糊性,很多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確切測量的,因此,需要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評價方法。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為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可比性原則、指導性原則。

3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高等科研成果評價缺少客觀、科學、量化、直觀的標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蒲谐晒u價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應該包括科研課題難易程度、科研成果轉移、科研成果經濟效益、科研成果市場需求性、科研成果內在價值、科研成果環境效益、科研成果社會效益八個維度。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課題越難,該評價得分應該越高;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投入越少,這一維度上的評價得分越高。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與自然科學科研成果評價都可以使用上述指標體系,但在不同的指標上側重點不同,需要在評價標準設置上與結果處理上區別對待。同樣,不同學科、不同院校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與結果處理方式。

此外,為了使該評價體系更具有操作性,還需要為各評價指標設置具體的權重、具體的測評點和評價標準,并且要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開發不同的評價方法,編制一定的評價工具。例如問卷、訪談提綱、量表等,這些還有待于有識之士作進一步地探討。

4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的實施策略

4.1 評價時機

評價時機上應鼓勵延時評價??蒲谐晒膬r值體現在認識世界的廣度、深度及改造世界的效用上。前者可用成果的真理性標準檢驗,后者可用成果的效益性標準檢驗。由于成果研究出來以后其成果經實踐檢驗還需要時間,其效用不能立即顯現。因此,對成果價值宜采取延時評價,即在成果發表后一定時期或驗證后進行,這樣可以避免過早評價而出現的誤差。

4.2 評價人員

評價人員應該包括:同行評價,從對研究成果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來看,除作者之外,對成果的內容、意義理解力、認識力最強的就是學科同行;專家評價,由若干名(5~7或更多)專家組成評議小組綜合評議,專家評議法可以充分發揮專家的智慧和才能,也便于理論上的溝通;科研評價中介機構評價,具體負責學術成果的鑒定、評獎、成果價值評估等;科研工作者自評,充分聽取研究者個人的意見。

4.3 評價結果

4.3.1 評價結果的統計

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最終要形成綜合判斷,從總體上做出綜合意見,對評價對象做出優良區分或者其是否達到應有標準的結論。其次,還要進行分析診斷,對評價過程得到的信息進行細致的分析,以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4.3.2 評價結果的反饋

由于科研成果評價是為了提高高??蒲泄ぷ髡叩目蒲兴刭|,并為高校和政府今后實施科研改革提供參考,因此。評價獲得的信息需要向三個方面進行報告:向科研工作者進行反饋,目的是使他們今后能有針對性地改進自身的不足:向學??蒲刑巿蟾?,這樣有利于與教師的獎懲、晉級等掛鉤。也為學校今后采取措施提高本??蒲兴教峁┝艘罁合蛘鞴懿块T報告,這樣有利于他們制定相關的政策和制度,為他們發放科研基金提供參考依據。

第5篇

關鍵詞: 協同創新 高??蒲泄芾?作用分析

高校是培養國家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國家進行各項基礎性研究的基地,是先進的科研成果誕生的搖籃。國家先后頒布一系列政策鼓勵高校大膽地通過對各項體制制度改革促進科研創新,致力于將高校發展成高科研水平的研究所,比如“2011計劃”[1]。高校內部各科研管理部門主要是根據學校發展的概況制訂一系列發展規劃,他們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校的科研水平。

一、協同創新機制下高??蒲泄芾砟J降默F狀

創新就是要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壁壘,完善協同管理體制,而科研管理則是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建成具有高校專業特色的科研機制。盡管現在很多高校都在搞創新,可是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仍然存在,比如資源獲取途徑、科研成果的轉化、評價體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針對主要問題做詳細分析。

二、現行的高??蒲泄芾砟J矫媾R的挑戰

1.校內部的科研管理組織缺乏統一性,造成科研信息資源浪費。各層級組織都只是單一的上令下行的直線模式,缺乏對整體的全方位的管理與監督,上級的命令只是直接下達,沒有經過整理補充。在高校中,科研管理模式大多是垂直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任務分配明確,但容易使不同的學科部門之間形成壁壘[2],影響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發揮,甚至阻礙科學創新的發展。

2.高校針對有關科研的管理人員綜合能力評估機制不健全。目前,各高校對科研成果及教師的績效考核評價大多以論文形式進行,嚴重阻礙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發展。將論文同教師的科研項目申請掛鉤,會使高校教師盲目地側重論文的撰寫而非科研成果能否運用于實際,這對于那些具有生產性的研究是致命的誤區。

3.高校內部各層級管理部門職能不完善,影響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各部門之間的學術壁壘會影響科研成員的信息交流,減慢科研成果的研發進度。各高校的研究需要和外界的企業、科研機構等合作[3],而各方面的工作大都是在校內開展,因此,校外組織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對科研工作的了解滯后,科研管理部門處理不好校內與校外組織的關系,嚴重影響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

三、高??蒲胁繉嵤﹨f同創新機制下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分析

1.協同創新高校的科研信息資源管理體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科研信息資源管理體系,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利用率。高校內部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各管理層級存在壁壘,部門間的溝通受阻,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利用。因此,對高校內部的信息資源要統一管理,減少浪費,確保每一個部門都獲取足夠的人、物、財等資源。

2.健全科研評估機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獎罰制度。目前科研的評估機制大多以論文的數量為標準,不能真正評價出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因此必須改善科研評估體系。首先根據科研項目的類型對其科研成果進行差別評價,比如對于實用性較強的項目應以能否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及效益的大小作為考核依據,而對于長期、重要的項目,可根據研究的進度進行分期考核。

3.變更創新交流平臺,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如今高校的科研項目是和校外企業聯合進行的,成果的轉化率低是科研工作的常見問題。科研部門作為學校與社會的連接紐帶,創新二者之間的交流平臺,定期溝通,形成安全、穩定的信息來源渠道,能極大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4],同時能使社會了解高校內部的科研實力,實現高校的科研工程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協同創新不僅在高校的科研管理方面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而且是促進國家科技文化創新及經濟技術創新的重大措施。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在開展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更注重協同創新機制的運用,對科研管理模式進行全方位改革,健全管理機制,提高科技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增強學校本身的綜合競爭能力,爭創世界高科研水平的高校。

參考文獻:

[1]朱虹凌.協同創新背景下的高??蒲泄芾韯撔耓J].中國成人教育,2015,19:29-31.

[2]曹青林.協同創新與高水平大學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14.

第6篇

一、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中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方式單一化。科研工作者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激勵方式來調動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激勵方式主要有任務激勵、目標激勵、物質激勵、精神激勵。但是目前高校主要是采用物質激勵為主,這種激勵方式沒有及時給予科研人員榮譽上的獎勵,缺乏精神層面的激勵。激勵方式過于單一化,缺少靈活性和互通性,也缺乏多樣化激勵的力度。

(二)缺少科研團隊激勵制度??茖W技術的發展要求科研人員具備厚深度、寬廣度的知識結構,這些都迫使科研人員形成團隊,只依靠個人的知識儲備、知識能力不易攻克難題,不易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蒲袌F隊能夠形成知識互補、技能互助,能夠通過團隊的力量解決難題,而高校教師職稱晉升、科研獎勵等激勵方式大多以科研成果第一作者為主要考核依據,忽視了科研團隊在科研成果中的集體作用,科研環境的建設容易受到影響與阻礙,也會影響科研團隊的良性穩定發展。

二、科研激勵機制構建的策略

(一)構建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高校利用量化考核對科研進行評價,這存在考核周期短、“重數輕質”的問題,而且科學研究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就要求對于科學研究的評價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這一考核機制可以通過科學研究的特點來制定,科學研究通常分為三類,分別是基礎研究、開發研究、應用研究,可以根據這三類不同的特點建立分類考核機制。這是因為不同的科學研究評價的標準不同,科研成果的周期也不同。同樣,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還需要有合理、公平考核的環境,需要以實事求是的競爭原則為標準,不能按照論資排輩等老一套方法執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科研人員增強科研積極性,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科研中,創造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二)構建經費投入與成果獎勵制度。目前,高校一是項目經費大多來自政府撥款,橫向項目經費占據科研經費的總額較少,這就要求政府、學校要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扶持,需要加大科技經費的投入。政府、學校、企業需要加大對具備科研成果轉化前景較好的項目投資力度,提供貸款資助、項目補助等方式來幫助科研人員完成科研成果轉化的研究[1]。同時,高校需要及時對科研成果進行認定,制定分層分級的科研獎勵制度。高校一是要以成果質量作為激勵制度的參考因素,引導科研人員加強成果質量觀念,根據成果質量來制定相應的科研激勵,二是要制定分層分級的激勵方案,把不同方向的科研人員執行不同的政策方案,如以科研為主的教師需要加強對其科研成果的考核,以教學為主的教師可以降低對其科研成果的考核。

(三)構建精神與物質相結合激勵機制??蒲屑钍菍蒲腥藛T的科研成果的一種認可,這種認可體現在物質、精神兩個層面,把這兩個層面相互結合能夠充分發揮科研激勵的效果。同時,也要使這兩方面相互協調,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需要提升觀念,更新物質與精神激勵的內涵認識,需要不斷通過實踐來檢驗物質與精神激勵結合的效果。

(四)構建健全的科研團隊激勵機制??茖W技術的發展要求科學研究是一個有規模的團隊研究,要把以往分散、單體、封閉的科研人員集中,形成相互合作、相互開放的團體。科研團隊良性發展需要一套健全的科研團隊激勵機制,這能夠保證團隊成員默契配合,營造穩定和諧的團隊環境。一是科研團隊管理者能夠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能夠及時處理好績效管理中存在的誤差。要加強對團隊和成員的績效考核,通過建立彈性的績效管理制度來協調好團隊與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系。二是獎勵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需要公平合理,這能夠激發團隊之間協作的熱情。三是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獎勵的方式,根據團隊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獎勵,這有助于成員個人利益的發展。

三、結語

高??蒲泄芾砣绾慰茖W合理運用激勵機制,需要科研實踐長期驗證、不斷摸索、不斷改進,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作者:張韓飛單位:淮陰師范學院

第7篇

關鍵詞:科研管理系統;J2EE技術;組件;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2-2802-02

目前大量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跨校甚至跨省合作,現有的部分網絡科研管理平臺不能很好的滿足這類需求,尤其是不能滿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為更好的服務高校的科研工作,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開發性,該文以J2EE技術設計并實現了一個安全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統。

1 J2EE技術

J2EE體系結構利用了Java 2企業級平臺,以此簡化在系統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部署、管理等復雜性問題,因此采用J2EE技術實現的高??蒲泄芾硐到y可以與新業務有效結合,以實現系統的高可用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1.1 J2EE體系結構

為滿足使用者需求,信息系統由原來的C/S二層模式轉變為多層模式,形成系統服務、用戶界面以及業務邏輯三層結構。J2EE模式最大的優點在于中間層,中間層不僅可以存取并更新企業應用信息,而且能夠連接各種用戶的業務功能。引入了中間層的多層體系結構中,請求信息的客戶端、作的數據以及處理請求的服務端被相互隔離,有效抽取出業務邏輯,從而獨立于后臺系統,利用系統擴展。由于業務邏輯被封裝成可復用的組件,并且J2EE 服務器以容器的形式為所有的組件類型提供后臺服務,這種基于組件且平臺無關的J2EE 體系結構使得系統的開發更為簡單。

J2EE應用服務器主要有四個組成部分:客戶端容器、應用小程序容器、網頁容器和EJB容器,不同的容器提供不同的服務。不管是哪種容器,容器中的組件都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

1)像EJB組件等被部署在應用服務器中的組件,這些組件的管理和執行也在應用服務器中完成;

2)部署和管理都在應用服務器中完成,但是執行卻在客戶端上完成的組件;

3)像應用客戶端這樣不完全在應用服務器上部署、管理和執行的組件。

在開發高??蒲泄芾硐到y中,J2EE的這些組成部分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2]:

1)安全保障。有些科研項目在推出之前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對這種資源的訪問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支持。在J2EE應用中,組件的安全是由相應的容器來負責的,這種安全邏輯和業務邏輯相對獨立的架構,使系統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這種基于容器的安全服務可分為說明性的安全性和可編程的安全性。其中對安全服務的支持包括認證和授權兩種模式。利用J2EE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傳統的用戶/用戶組的安全認證機制,而且能夠提供對安全服務的驗證。

2)業務和處理邏輯。如果業務邏輯與應用程序相關,則業務邏輯可以利用可重用組件來完成,而無需單獨開發。這些可重用的組件首先載入到服務器中,然后被分配到合適的安全策略,接下來就可以運行。

1.2 J2EE應用組件

1)EJB(Enterprise JavaBean)。EJB技術是J2EE技術的核心,其中包含一組能夠重用的封裝有業務邏輯的服務器端組件。EJB服務器是底層平臺與容器進行通信的接口,所有的可重用組件都包含在EJB服務器中。EJB規范定義了EJB組件與相應的容器如何進行交互,而容器負責提供公用的服務,例如目錄服務、事務管理、安全性等。利用EJB容器可以實現安全性、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將開發人員從業務邏輯中解脫出來。

2)JSP(Java Server Page)。JSP技術可以在網頁中嵌入組件,而且能夠利用這些組件生成對應的網頁。當某JSP網頁被用戶請求訪問時,此JSP網頁會被Web容器編譯為Servlet,Web容器調用它后將結果返回給瀏覽器。上述網頁訪問過程形成一種動態網頁裝配機制,能夠有效分開程序邏輯和表示邏輯,在保持功能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效率。

3)Java Servlet(Server Applet)。Servlet是一種小型的由Java編寫的服務器端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交互式地瀏覽和修改數據,生成動態Web內容。Servlet提供的功能大多與JSP類似,區別在于實現方式:JSP通常是由HTML代碼中嵌入少量Java代碼實現,而Servlet全部由Java寫成并生成HTML。

4)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DBC是用來規范客戶端程序如何來訪問數據庫的應用程序接口,為訪問不同的數據庫提供了一種統一的途徑。JDBC對數據庫的訪問具有平臺無關性。

2 系統與需求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

經濟可行性研究:高??蒲泄芾硐到y開發出來后,將會用于學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會得到高??蒲薪涃M的支持,具有一定的資金保障,因此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評估,經濟方面切實可行。

技術可行性研究:信息技術目前已經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信息管理系統已經相繼開發出來,應用領域比較廣、技術非常成熟,而且以往也有相關的案例,因此從技術、資源的有效性等角度評估,開發高??蒲泄芾硐到y完全具有技術可行性。根據對系統的可能實現方案進行綜合評估,該文選擇在J2EE架構下進行系統的開發。

2.2 需求分析

科研管理涉及到高校的多個部門,比如科技處,財務處等。因此,高??蒲泄芾硐到y的功能就比較復雜,既要有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人員對科研信息的查詢,又要有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而且要能夠實現科研信息的分析。基于上述要求,可以考慮將高??蒲泄芾硐到y的功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科研管理功能、科研信息查詢功能、個人科研信息維護功能、科研信息分析功能。

為保證科研管理系統的安全性,需要為科研管理系統的使用者分配不同的角色。對于普通的瀏覽者而言,只能按照科研作者的姓名瀏覽相關信息,對科研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如果瀏覽者是科研項目的作者,其提交的科研信息要經過審核后才能錄入科研管理系統。各個院系應有相關的科研信息審核部門,負責本院系科研人員的科研信息審核、錄入工作,同時還要對本部門的科研信息進行維護。學??萍继幑芾碚麄€學校的科研工作,審核各院系的科研信息。

為滿足不同角色用戶的需求,高??蒲泄芾硐到y應實現下述功能目標:首先,要能夠覆蓋全校各主要科研管理業務,實現科研信息的開放性存取和信息共享,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其次,高??蒲泄芾硐到y應該能夠提供國內外相關科研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動態信息,輔助科研人員跟蹤最新的科研項[3]。

3 系統設計與實現

按照本系統提供的主要功能,可以將高校科研管理系統分為兩大部分:科研管理子系統和Web服務子系統,前者完成對科研信息的管理,后者完成科研信息的錄入和查詢。除了管理科研成果和系統數據外,科研管理子系統還應該包括瀏覽統計、系統維護管理的功能。Web服務子系統的目標有二:一是科研人員錄入相關的科研信息;二是實現科研信息的查詢、統計和分析。

進入高??蒲泄芾硐到y頁面后,系統首先會進行身份認證,使用者只有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才能夠成功登錄系統主界面。該文設計的高??蒲泄芾硐到y的功能采用菜單驅動方式控制,而且每個功能模塊都對應一個菜單。科研成果管理模塊內,除了科研成果錄入和管理科研成果這兩項外,下拉菜單中還有導出科研成果、導入科研成果的選項。科研成果錄入功能可以錄入橫向、縱向、科研論文、專著、專利等科研信息,管理科研成果功能對管理系統中已有的科研成果進行審核和再編輯;導入科研成果和導出科研成果能夠實現高校科研管理系統與系統外科研信息的交互:既可以將管理系統外的Excel表格內的科研信息導入到管理系統中,也能夠將管理系統內的科研信息導出為Excel、Access等格式的文件,極大方便了系統的使用者。登錄到Web服務子系統的界面后,可以看到上面包含了登錄者的個人信息、工作部門、科研成果數量等信息;用戶可以在此頁面增加科研成果、查詢其他科研成果。

高??蒲泄芾硐到y中存放的都是較新的科研信息,如果科研成果較重要,就需要較強的安全性。綜合考慮數據庫、應用程序以及服務器三個級別,高校科研管理系統要按照使用者的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安全權限、不同的初始化菜單。數據庫的存取機制可以有效保證系統的安全:首先可以將系統不同的使用者分為不同的角色,普通用戶級別、二級維護部門級別和科技處級別;普通用戶級別的角色只可以瀏覽、修改自己的科研信息、瀏覽自己研究領域內的科研信息;二級維護部門級別的角色可以對部門內部的科研信息進行維護,同時還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科技處級別的角色擁有最高的權限。每個系統的用戶都屬于某一角色,用戶的增加或減少對其他用戶不產生影響。其次,還應該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不僅要憑借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而且要對用戶對系統數據庫的訪問權限進行設置;另外,為了防止編程高手繞過身份驗證,還要將通過驗證的用戶信息保存在會話對象中,以在后面的JSP文件中進行下一步驗證。

4 總結與展望

基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高??蒲泄芾硐到y能夠有效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提高科研信息的開放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該文對基于J2EE技術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統進行了細致的系統分析和需求分析,確定了系統的主要功能需求,在此基礎上設計并實現了相關功能。

在將來的工作和實踐中,我們將對該系統做進一步的完善,主要包括:

1)深入完善管理功能。雖然本文實現的科研管理系統已經具備了簡單的科研管理功能,但與實際需求還有一定距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相關的功能。

2)更加人性化的界面。高校科研管理系統的最終用戶是全校的科研工作者,不同的使用人員對系統的要求必然不同。我們將根據不同權限的用戶設計不同的用戶友好型界面,更好地實現人機交互,方便用戶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磊,等. 談高??蒲袡n案管理信息化建設[J]. 蘭臺世界,2009(6):26-27.

第8篇

關鍵詞:高校;科研管理;創新;思考

0引言

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為貫徹落實這一講話精神,財政部、教育部共同決定把提升高校創新能力計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開展,積極促進協同創新,通過政策項目引導及體制機制創新,鼓勵高校與企業、科研機構開展協同合作。實施協同創新戰略,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研究工作,爭取在重要領域有實際性突破。這種協同創新既能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又能促進科技進步及管理創新,從而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知識在高校這片熱土上得到開拓發展,科技得以創新進步。高??蒲泄芾砉ぷ鞯乃接绊懼蒲谐晒D變為生產力的質量、速度及效率。一直以來,高校與科學研究院、企業之間沒有建立有效的協同創新關系,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資源共享及利益同分,致使大量的資源被浪費。當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都是科研活動的主體,科研人員多,因而其中的關系復雜。產學研協同創新受到高??蒲泄芾砉ぷ鞯挠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高校要加強科研管理工作,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特點,轉變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服務質量,推進高校整體發展。

1高等學??蒲泄芾碇写嬖诘膯栴}

1.1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當前形勢下,重管理、輕服務、機關官僚作風濃厚、科研管理人本觀念淡薄是很多高校存在的問題??蒲泄芾砣藛T思想及認識存在偏差,對自身定位不準確,在工作中時常有推諉責任的情況出現,缺少服務精神,不愿意傾聽科研人員的建議,不重視科研人員的需求。管理目標沒有與市場相結合,致使產出與投入不符,沒有為社會做出太多實際性的貢獻。對于知識產權不夠重視,對于所獲的科研成果沒做好保密及保護工作,沒有通過申請專利,而是以交流、論文等形式公布于眾。另外,申請了專利權保護的,通常因為實施周期長、專利年費多等原因而放棄,使得科研成果沒有能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人才流動造成知識產權流失,也給高校科研工作造成了損失。

1.2管理體制不完善

高??蒲谢顒娱_展主要是在基地平臺及自身學科專業內,學科與院系間交流合作少;各學科間缺乏有效協作,影響了學科的交叉融合;科研設備利用率低,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外進行跨學科、群體化、大規模的科研活動更為困難。大學整體的科研實力因此受到削弱,交叉學科的發展受到影響,教師跨學科研究受到阻礙[1]。高??蒲泄芾眢w制難以實現知識共享,部門間難以做到協同合作,科研機構、科研管理機構與外界難以建立有效聯系,缺乏與市場的交流,因此高校科研工作的發展受到了阻礙,科研成果無法走向市場,高校創新協同得不到發展。

1.3資源投入不足

資源投入不足的表現主要有兩點:第一,投入的科研管理經費少。經費投入不足致使無法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無法開展更多的科研項目、無法使科研成果產業化等,高科技依賴于高投入,經費不足影響著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第二,投入的管理人才資源不足。為了促進科研工作的發展,科研管理機構需不斷尋找知識轉化的機制、開拓科研市場,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資源,并且需是懂市場、會管理的人才。目前高校離“走出去”還有很遠的距離,如何推進科研與市場相結合,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1.4信息化程度不高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時代,科研管理部門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組織、調控,從而促進科研管理工作。雖然信息技術已在各大高??蒲泄芾碇械玫綉?,但實際運用中存在許多問題。許多高??蒲泄芾碇?,在數據庫建設及管理軟件開發上存在不足,不能合理地協調軟硬件的開發,因而達不到數據共享的目的,從而影響了更深層的信息處理。

2加強高??蒲泄芾砉ぷ鞯乃伎?/p>

2.1轉變科研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創新意識

2.1.1開展創新服務

科研管理部門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全方位的、優質的創新服務,提高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從而促進科技進步、科學繁榮發展。2.1.2增強市場意識,轉換管理思維轉換科研管理人員的態度及思維十分有必要,政策的改變只需要以公文的形式,但如果想依賴政策來發生實際性的變化,就必須轉變人們的態度及思維??萍脊ぷ鲬陨鐣笆袌霭l展的需求為出發點,促進與企業、社會的合作,不斷完善管理模式,建立市場傳導機制,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

2.1.3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

提高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轉變科研人員輕專利、重論文及重科研成果鑒定的觀念。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完善高校專利管理制度,提升專利服務水平,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提高科研工作對社會的貢獻。

2.1.4加強科研管理工作力度

高校對于國家重點科技、重大項目應給予重視,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充分發揮項目管理職能,從而保證項目順利開展。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科研人員的認知,注重申報的同時注重科研研究,做好項目計劃,保證項目在合同規定期內完成。所以,轉換管理理念,部門間加強協作,加強管理工作,合理利用科研經費,促使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2.1.5加強企業間協同合作,促進科研成果

產業化高校科研工作的難點之一就是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轉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徑便是建立技術創新體制。高校要完善科技產業政策,為科研營造寬松的環境,推動科研發展。加強與企業間的協同合作,以互贏互利為原則,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

2.2完善高??蒲泄芾眢w制機制

2.2.1建立科研創新團隊

在高校內及校外創建科研創新團隊,凝聚科研力量,大力引進優秀人才,提高科研成果產出效率,從而增強科研實力。引進高端人才,完善科研管理體制,加強與國外優秀科研團隊的交流協作,建立良好的科研環境,起到引領學科的示范作用,進而促進學院整體工作的開展。高??蒲嘘犖樽龊谜稀⒓晒ぷ?,促進學科間的合作、融合和發展。

2.2.2加強與其他高校交流協作

高校科研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社會及政府的相關資源,加強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協作,互補互助,共同申報項目及攻關科研課題,共享實驗室設備,共同建立國家重點科研基地,爭取有重大科研突破,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除此之外,注重知識產權管理,避免由于科研人員流動而造成科研成果及無形資產流失[2]。

2.2.3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鼓勵知識產權運營

高校參與協同創新的首要保障是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政產學研之間合作協同更需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確定知識產權權利人,明確產權的權利、責任、風險及收益處理,保證權利歸屬者的利益。另外,股票期權的基礎是知識產權。與企業合作時,高校在科研產業化、成果轉換的過程中,其中的知識產權條款必須在合同中明確,如合作時是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必須明確科研技術占企業資本的比例,相關技術科研人員的股份比例以及開發時收益比例。對于知識產權的糾紛問題要及時有效地解決好。

2.3實現并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2.3.1利用網絡完成資源整合

網站是現代信息交流及的重要平臺,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可以利用網站下載資料,、公開科研信息,在線進行科研服務?,F如今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科研管理網站也應跟上時展的趨勢,有效管理科研工作資源,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范圍,使科研管理逐漸走向國際化。

2.3.2加強科研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管理

由人及計算機等組成的信息系統,能有效地傳遞、收集、加工、儲存、使用及維護信息??蒲泄芾砜梢岳眠@一系統來完成信息的整合及配置,完成信息的收集、及利用,實現自動化管理。以共享服務、共享資源、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目的,合理安排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技術水平[3]。促進信息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實現資源共享,讓信息、數據資源能在日常工作、項目管理、專利申請、科學決策、評估、授權中得到有效運用,更好地分析和掌握產業化運用的狀態及數量,更好地評價、鑒定科研成果。

2.3.3構建、完善科研管理工作體系

人才資源控制及項目控制體現了高??蒲袡C構的建設和科研管理工作。從高校實際情況、發展的特色出發,制定發展的方向,選擇合適的課題,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解決科研工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定預算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執行,做好經費的核算工作,明確科研責任制。把系統方法運用于項目評價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綜合指標系統。把握住科研項目進展的關鍵環節,采取有效策略,保證科研項目順利開展。人才是一切科研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所以要加強人才資源的控制,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從而提高科研管理的有效性。對于有發展潛力及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要大力發展培養,鼓勵扶持到國外更高端的學校學習,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

2.3.4建立科研管理團隊,加強科研管理人員培養工作

高??蒲泄芾韴F隊的建設及發展直接影響高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知識科技創新。所以高校的持續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優秀的高??蒲泄芾韴F隊,來不斷提高校內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科研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理論知識,提升科學專業技能,不斷提升科研管理人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服務的質量。大力開展科研管理活動,加強科研人員間的交流溝通,多聽取其他科研人員的意見、建議,參到與科研實踐中,提高自身解決問題及管理的能力,爭取建立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科研管理團隊。轉化管理的模式,把被動管理轉化為主動管理模式,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意識,及時有效地為科研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全方位的綜合服務。除此之外,高校應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合理的獎罰制度可以提高科研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責任心、創造力,增加管理人員對高校管理的滿意度,從而提升幸福指數。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制,防止科研管理人員推諉工作或者辦事效率低,增強團隊間的團結協作,管理人員應各盡其責,為科研管理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要正視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轉變科研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創新意識,利用網絡完成資源整合,加強科研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管理,構建、完善科研管理工作體系,建立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提高高校創新能力及科技水平,從而促進高校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小瓊.協同創新背景下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鞯乃伎迹跩].科教文匯,2014(286):129,131.

[2]朱虹凌.協同創新背景下的高??蒲泄芾韯撔拢跩].中國成人教育,2015(19):30-31.

第9篇

關鍵詞:高校 綜合科研管理平臺 建設研究

1.引言

高??蒲泄芾砉ぷ魇且豁棌碗s的系統工程[1],包含了項目、經費、成果、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等管理工作。隨著高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科研工作在數量和水平上的不斷提高,為全面管理和掌握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和科研成果,及時獲取、共享、傳播各類科技資源,準確快捷地進行各類科技統計,為高??蒲邪l展方向提供決策依據,構建綜合科研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勢在必行。

2.高校科研管理平臺建設現狀分析

目前,絕大部分國內高校已建有校園網,可以向廣大師生提供高質量網絡服務,與硬件設施和軟件相配套,部分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也建立起相對獨立的數據庫。然而,很多高校在構建科研管理平臺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整體規劃和有效整合,導致資源浪費。

2.1缺乏統一規劃

由于科研管理體制上的不同,許多高校在科研管理平臺建設初期規劃中缺乏科學性、整體性和系統性。高校構建的應該是一個全校范圍的綜合科研管理平臺,涵蓋科研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高校中的不同職能部門,只要涉及學??蒲泄芾砉ぷ鞯囊徊糠?,就應該納入綜合科研管理平臺統一管理。

2.2缺乏共享機制

高校科研管理還涉及人事、財務、固定資產等部門,而這些部門往往也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平臺,許多高校多個管理平臺之間不能充分共享、應用不能集成、標準不能統一,造成信息孤島,直接影響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后續發展[2]。

2.3缺乏有效整合

許多高校的科研管理平臺僅僅是對科研管理基礎信息的記錄和保存,尚未實現對各類科技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利用,無法通過科研管理平臺對科研項目、科研成果進行跟蹤管理,未能充分發揮科研管理平臺的作用。

3.高校綜合科研管理平臺建設功能分析

3.1科研人員管理平臺

科研人員管理平臺以人事管理平臺為基礎數據來源,樹形添加其參與的科研項目、加入的科研機構、產出的科研成果等信息,為人事考核、職稱評定等提供重要依據。

3.2科研項目管理平臺

科研項目管理平臺定義科研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在各個環節實現自動流轉。在科研項目申報過程中,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平臺提交項目申請書,科研管理人員組織校內專家通過平臺在線評分,得出評審結果;待正式立項后轉入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科研人員通過平臺定期提交項目工作報告,及時登記其成果產出情況,如專利、論文等;科研管理人員及時更新項目信息,對有轉化應用前景的科研成果重點跟蹤,并組織好項目結題和歸檔工作。

3.3科研經費管理平臺

科研經費管理平臺需要與財務管理平臺緊密聯接。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與財務管理部門共同進行預算編制指導和預算審核;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管理平臺可以加快科研經費流轉的進程,縮短從經費到賬、進款確認到校內分配的周期,通過預算數據嚴格控制支出,簡化經費支出審批流程,實時、動態、準確地提供科研經費相關信息,使科研經費管理真正做到規范、安全、有效。

3.4科研機構管理平臺

高校科研機構包括國家級、省部級、其他主管部門批建和自建機構;從合作形式上看,可分為獨辦機構與合辦機構;其中,合辦機構又分為校際合辦、校企合辦、校地合辦與國際合作機構。通過綜合科研管理平臺可與科研人員、項目管理平臺互動,實時掌握不同類型科研機構的人員、場地、設備等基本情況,并對機構的申報、運行、驗收等進行管理。

3.5科研成果管理平臺

一方面,在科研項目進行過程中,科研人員通過平臺提交自己的科研成果,包括文本、表格、軟件等各類電子文檔和圖片、音頻、視頻等;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員將授權專利、獲獎、收錄論文、出版專著等信息錄入平臺,這樣就形成了高校的科研成果庫,與企業需求相關聯,促進成果的轉化。

3.6科技統計功能平臺

科技統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時、準確的科技統計數據,對科研管理工作起到指導性作用。在高校綜合科研管理平臺上加載科技統計功能,利用平臺的龐大數據庫,將大大減少對各類科研信息人工查詢和統計處理的時間,提高統計結果的可靠性,真正實現科技統計與科研管理工作緊密結合,促進科研管理的良性循環。

4.結語

建設高校綜合科研管理平臺,是改變傳統管理觀念、更新管理手段,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各種信息資源,準確、高效地將零散、無序、重復的科研信息規范化、系統化、共享化的過程。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必將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 普通高校 科研 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inary University

WANG Xin

(Changchu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22)

Abstract It's very hard for ordinary university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There must be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inary university, such a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work content design, team cooperation mode, project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way, resource allocation principle, management standards.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與重點高校相比,普通高校在學術資源、人才結構、資金保障等方面都不占據優勢,相關科研管理工作面臨著諸多方面的困難。為了突破困境,普通高校必須在科研管理模式上實現優化與創新,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以團隊目標為指向的績效考評機制

一般的高??蒲泄芾砉ぷ?,往往圍繞著科研項目申請與運行、科研資金的劃撥與使用、科研人才的長期培養等常規事項展開。然而,普通高??蒲泄芾韯t需要更加地突出重點和特色,應該以團隊目標為指向來建立績效考評機制。一般而言,重點高校在學術傳統、學術底蘊、學術環境等方面都比較成熟與先進,普通高校無法與之相提并論。而普通高校也不能因此就放棄學術發展與科研進步方面的努力,只能尋求特殊的途徑和采取特別的方式,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科研管理和發展道路。面對學術資源稀缺的局面,普通高校必須組織高效的科研團隊有針對性地進行科研項目攻關活動。在科研管理活動中,必須設立明確的團隊目標,并切實采取各項措施加以實現。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將特定科研團隊目標與科研績效考評機制緊密結合起來。①在階段性科研績效考評工作中,要以科研團隊目標的實現程度作為基本的衡量指向。如果團隊目標實現得好,相應的工作評價就高,授予團隊及成員的物質獎勵及精神獎勵也就更加豐富。以團隊目標為指向的科研工作績效考評機制能夠最大程度激發科研團隊的積極性,既體現了公平與公正,也利于科研團隊之間的有序競爭,從而使普通高校科研事業在推動力量方面獲得足夠的支撐。

2 以多元效果為基礎的工作內容設計

就科研管理工作內容而言,普通高校也應與重點高校存在差異。如果以重點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衡量標準體系(如論文引用率、文獻檢索入選率、高質量科研成果數量、項目資金數量等等)為唯一參照,普通高??赡苡肋h也無法實現實質性的超越。在這種情況下,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內容設計上必須注重多元化效果的謀求與實現,不能單一地以論文引用率等傳統科研水平衡量標準為評判工作效果的唯一準則。普通高校可以在社會效果層面更多發揮科研的作用,如與中小企業確立科研合作關系,不求過高經濟效益的實現,但求社會層面的良好口碑。使相關科研成果不僅存在于論文之中,更能實際地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再如與地方媒體進行深入合作,開展全范圍的宣傳工作,向企業和公眾普及實用性科研成果,在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將科學技術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并在其中不斷提升學校在普通社會民眾中的影響力與聲譽。普通高校還可以在特色專業方面謀求良好的發展,使具有專業特色的科研成果以獨辟行徑的方式聞名于學術界與實務界。普通高校在這方面的科研成果與重點高校并不存在競爭關系,更易于凸顯出來。例如,長春大學的特殊教育專業在全國就獨樹一幟,相關科研活動也必然處于領先地位。

3 以分工協作為主旨的團隊合作模式

高??蒲谢顒有枰钥蒲袌F隊為基本主體,而團隊內成員的分工協作應成為團隊正常運行的基礎。這些都是基本的高??蒲泄芾砉ぷ鞒WR。不論是重點高校還是普通高校,都不應有太大的差異。然而,普通高??蒲泄芾硐嚓P部門對于科研團隊“分工協作”的理解應該更為深入和寬泛,應學會在更大程度上因地制宜、審時度勢地安排科研分工。在科研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方面,從整體上而言,普通高校的科研團隊成員的科研素質應比重點高校的科研人員低一些。這是客觀事實,不必諱言。然而,這僅僅是從專業素質的角度而言,不能涵蓋科研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普通高??蒲泄芾碚邞心芰Πl掘個人的潛力,使每個團隊成員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取長補短,共同服務于團隊目標的實現。例如,有的團隊成員性格活潑,社交能力強,非常善于“拉關系”,但卻沒有足夠耐性整日在實驗室里搞實驗。對于這種類型的團隊成員,就應該放手讓其出去跑外聯、拉資金,發揮其強項。有的團隊成員動手能力差,不擅長做實驗,但善于搞文獻工作,就應該讓其專門負責文獻搜集與整理及科研報告撰寫等書面工作??傊軌驅嶋H、全面地總結每個科研團隊成員的特點與長處,并據此來安排協作分工,是普通高校應進行積極探索的科研團隊合作模式。

4 以應用研究為方向的項目研發戰略

高校科研工作大體上可分為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在價值衡量上,這兩種類型的研究同樣重要,而且也并不存在完全的對立。②但基礎性研究往往周期長、投入大,對各方面條件與因素的要求都很高。要想在基礎性研究方面實現科研突破,對于普通高校來說一般都比較困難。因此,對于普通高校而言,科研管理部門應引導科研團隊將力量集中于以應用性研究為方向的項目研發上來。應用性研究往往周期較短,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沒有基礎性研究那么高,較為容易做出科研成果,且相關科研成果的生產力轉化效率也較高。普通高校的應用性研究應以社會需求及社會發展前沿性問題為導向,及時發現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中存在的尖銳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開展科研活動,定會在最大程度上收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就要求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者與社會領域中的企業及廣大民眾保持緊密的聯系,第一時間發掘社會需求,在將這些社會需求迅速傳遞給校內的相關科研團隊,推動其及時申請立項,開展具有現實意義與使用價值的學術研究活動。

5 以教研結合為導向的科研管理方式

教學與科研是我國高校的兩大基本任務。教學活動與科研活動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也確實具有不同的規律與運作方式。越是規模龐大的高校就越有條件將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分離開來。這些高校擁有豐富的資源,可調動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開展專門的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甚至有重點高校將教師進行分類,一部分專門搞教學,一部分專門搞科研,形成教學與科研相對分離的管理模式。而普通高校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沒有能力將兩者分離開來。在這種無法改變的現實情況下,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在方式上應充分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結合,使教學活動與科研活動有機結合、互相促進,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例如,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加入科研的內容,使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廣泛討論,出人出力,正好可以彌補科研條件的欠缺。又如,可以將既定科研成果及時地向廣大師生進行傳播與普及,激發廣大師生對科研論題的興趣,還可以提出進一步修正與改進的建議,即可使科研成果接受檢驗,也可增加科研成果的影響力。如果普通高??梢栽诳傮w上將教研充分加以結合,就可以為本校的教學事業與科研事業發展不斷增加動力,不斷摸索與建構適合自身情況的科研管理方式。

6 以青年教師為重點的人才培養途徑

高??蒲惺聵I是一項必須著眼于長期發展的事業。盡管其需要各方面硬件與軟件條件的支撐,但歸根結底,科研事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應該是人,也就是科研人才。只要有科研人才的持續努力,就一定會有科研成果的產出,就一定有科研事業的發展。而普通高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不像重點高校那樣,擁有許多知名專家學者、學術權威,故其在科研人才培養途徑方面一定要以青年教師培養為重點,調動一切客觀條件為青年教師的成長與成熟奠定基礎,激勵其樹立學術理想,幫助其多出學術成果,進而提高其學術地位,并增加其所在高校的學術影響力與知名度。在這個問題上,作為普通高??蒲泄芾碚咭欢ㄒ虚L遠的眼光與開闊的視野,不能只顧眼前利益的得失,而是要以大局為重,長期堅持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

7 以實際成績為標準的資源分配原則

普通高校在科研資金、科研條件、科研資源等方面相較于重點高校都處于明顯的劣勢。在有限的條件下,普通高校內部科研團隊與科研人員對科研資源分配的競爭必將更為激烈。如何設定與貫徹這方面的資源分配原則,使相關學術資源分配既符合公正的要求,又能激發科研團隊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是普通高??蒲泄芾碚咝枰髦乜剂康闹匾獑栴}。就總體而言,普通高??蒲泄芾砉ぷ髦械目蒲蟹峙鋺詫嶋H成績為標準,而盡量排除論資排輩、領導意志等非客觀因素的不良影響。正因為資源有限,資源分配的公正性就更應該凸顯出來。而更為重要的是,有限科研資源分配的公正與否直接關系到科研團隊及成員的科研積極性。普通高校的科研事業受到各方面不利條件的限制,本身就履步維艱,挫傷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無異于釜底抽薪、自斷根基。這里所指稱的“實際成績”,一定要盡量采取客觀的量化標準來加以認定,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觀因素與不可量化因素的干擾。如此,才能實現廣大科研人員真正認可的公正目標。

第11篇

關鍵詞:科研管理;機構知識庫

中圖分類號:G203,G52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1-0047-03

一、高??蒲泄芾淼默F狀分析

1.管理內容及意義

教學和科研是高等學校的兩大核心職能。隨著應用科學的發展和高校所承擔的社會職能的擴展,高校既可以接受政府部門和社會各行業的委托,也可以與企業或其他科研機構實行跨學科的合作。由于科學研究在高等學校日常工作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我國高校的組織機構中均設立了相關部門并配備了專職人員,負責學??茖W研究的領導、組織和管理工作,通過科研活動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并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

高??蒲泄芾碇饕菍蒲行畔①Y源進行收集、整理、統計、分析并最終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資源。[1]按照高??蒲谢顒拥闹饕鞒蹋蒲泄芾淼膬热莅ǎ?/p>

(1)科研計劃管理。通過對高校歷史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的綜合分析,實現對學??蒲心芰Φ某浞终J知,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制訂下一階段的科研計劃,為后續科研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和指導。

(2)項目管理。包括項目申報、項目結項、經費管理和設備管理等方面。為高校師生提供多種渠道的項目信息并組織和整合校內各項資源進行項目申報;協助項目負責人完成項目鑒定和結題的相關流程;對各種項目經費和科研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提高利用率。

(3)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多樣,主要包括研究報告、論文、專著、專利、軟件產品、獲獎項目等。登記和鑒定是科研成果管理的基礎,而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則需要科研部門的積極參與和制度保障。

(4)人才管理。實施科研人才培養計劃以加強高校教師的科研能力,為學??蒲泄ぷ鞯目沙掷m發展做好儲備;制訂并執行學校的科研獎勵計劃,激發教師的科研熱情。

(5)科研機構管理。包括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為高校的科研創新提供基礎設施平臺。

(6)科研文檔管理。大部分科研資料和科研成果都表現為以文檔為載體,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科研文檔的數字化和電子化已成為主流趨勢。

2.現狀分析

我國高??蒲泄芾淼闹黧w包括科研處和高校教師兩類。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科研平臺的整合度不足。高校中的各科研組織通常擁有自己的實驗基地和科研創新平臺。不同科研平臺選擇的技術標準、表現形式和存儲位置不盡相同,無形中為高校教師的科研資源獲取設置了障礙。

(2)科研文檔的利用率不高。數字化的科研文檔由于缺乏統一的收集、整理、組織、存儲和傳遞而分散于個人和各科研機構中,形成了科研文檔高度豐富背景下的各自為營,增加了科研文檔獲取的困難,降低了科研文檔的利用率。

(3)科研資源的共享意識不強。除了公開發表的論文和專著,項目申報書、研究報告、咨詢建議書、獲獎成果、項目結題報告等非公開科研資源往往歸于個人,他人不易獲得。

上述問題在國外高校中,早已紛紛通過建立機構知識庫予以解決,而國內高校無論是在意識上還是在實踐中仍是任重而道遠。

二、機構知識庫

1.產生及發展

近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傳統的印刷型書刊的出版成本和購買費用日益上漲,超出了研究機構科研經費所能承受的極限,既不利于學術成果的傳播推廣,也難以滿足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所幸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網絡環境的普及催生了大量的數字信息資源,大多分散掌握在個人和各組織機構手中。這一散亂狀態非常不利于學術成果的獲取、傳遞、組織、存儲和利用,急需建立相應的機制對其進行統一管理。

基于上述原因,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了開放獲取運動。2001年12月發表的“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先導計劃”提出了實現開放獲取的兩種途徑――“綠色通道”和“金色通道”?!敖鹕缆贰钡某杀靖甙?,需要通過開放獲取期刊來實現;而“綠色道路”是指建立開放獲取知識庫,投入費用較低。[2]自2002年開始,關于機構知識庫的研究在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展開,十幾年來的實踐表明,開放獲取知識庫的實現方式中,構建機構知識庫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較好的發展前景。2004年,國內學者從國外引入機構知識庫的概念,并開展相關研究探索。

2.功能及特點

機構知識庫至今仍然沒有統一的定義,參考其發展過程中影響力較大的多方觀點,筆者認為,機構知識庫是收集并存儲學術機構所擁有的數字化知識資源,利用網絡技術實現機構內部和外部用戶的檢索和共享。機構知識庫為機構成員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學術共享和交流平臺,有助于用戶快速準確地檢索和獲取與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關的信息資源,及時便捷地提交和存儲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智力知識資源,全面系統地了解機構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機構知識庫還有助于提升機構的知名度和聲譽度,并促進組織的知識管理體系和全球的分布式學術共享體系的構建。

綜合國內外多位學者的觀點,[3,4]筆者認為機構知識庫的特點包括學術性、開放共享性、動態性、長期累積性、互操作性等。

三、基于機構知識庫的高??蒲泄芾砟J?/p>

1.機構知識庫的資源內容

針對科研管理過程而構建的機構知識庫,其收錄的資源內容應該覆蓋科研活動的各個環節。正式發表的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和專利文獻,未公開出版的項目申請書、研究報告、結題鑒定書、學位論文等是最主要的內容組成部分。科研活動中其實還會伴生更為豐富的資源,包括實驗記錄、報告初稿、會議記錄、工作規范、培訓教程、分析文檔、設計方案、程序源碼、產品手冊等,這些學術資源往往會由于不受重視而疏于管理。相較于前一類資源,后者更能真實且全面地反應科研活動的完整過程,對于其他機構成員而言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因此,科研管理機構知識庫應該著眼于科研活動工作流,按照正常的學術信息資源的產生和流程,將科研項目的計劃、申請、立項、半成品直至成果在機構知識庫中收集并存儲,既可以保證學術資源的時效性,又可以保持學術資源的完整性。此外,科研管理機構知識庫中還應該考慮對高校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組織的基本情況進行收集和存儲,為高校繪制知識地圖和實施知識管理提供基礎支撐。

2.機構知識庫的功能體系

科研管理機構知識庫的功能體系可以概括為下列三大模塊:信息收集、信息存儲和信息共享,如圖1所示。建立這一功能體系的前提是應用OAI-PMH元數據獲取協議。信息收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分別為科研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內容提交和格式轉換的途徑,并支持大量數據的批量導入,實現個人知識向機構知識的轉化;信息存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分層組織和管理用戶提交的信息資源,并使用元數據對其進行統一標準的描述,實現機構內部學術資源的集中歸檔和長期保存;而信息共享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按不同方式組織信息資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瀏覽和檢索服務,并提供統計分析和數據導出等輔助功能,實現機構知識資產的充分展示和準確定位,挖掘出資源的相關性和繼承性,促進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彰顯高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價值。

3.機構知識庫的技術平臺

機構知識庫的技術平臺有四類實現方式:[5,6]一是選用專用系統,二是使用開放源代碼的免費系統,三是選用商業系統,四是混合型系統。這四種方式都已經開發出了較為成熟的軟件產品,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借鑒國內外現有的機構知識庫的構建經驗,考慮到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的人、財、物等方面的資源,科研管理機構知識庫的技術平臺應優先選用開源的免費系統,常見的有DSpace、Eprints、Fedora、CDSware等。

從內容管理和信息描述的角度著眼,技術平臺的構建還包括元數據標準的選擇和規范的制定。例如,DSpace等均采用DC(Dublin Core)元數據標準作為系統的元數據框架,具有簡單、通用等優點;[7]而我國北京大學圖書館和CALIS管理中心等機構也聯合制定了數字對象描述元數據規范,并正逐步在我國高校中推廣應用,以提升機構知識庫的開放性和互操作性。

四、結語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體,而科研成果則是高校對社會的另一大貢獻。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能夠推動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在科研過程中,既會產生大量的科研資料,又會培養大量的科研人才。通過構建機構知識庫,可以實現高校中分散存儲于校內各科研組織和個人計算機中的大量科研資源的集中存儲和充分利用,提升學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快學??蒲谐晒耐茝V和應用,增強學校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董成立.談高??蒲泄芾砑捌湫畔⒐芾硐到y[J].科技管理研究,2009(5): 274-276.

[2]Jean-Claude Guedon.Mixing and Matching the Green and Gold Roads to Open Access[J].Serials Review,2008(l).

[3]洪梅,馬建霞.機構知識庫建設機制初探[J].情報雜志,2007(8):37-39.

[4]田玉晶.機構知識庫研究回顧與展望[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5):87-90.

[5]朱咫渝,成建權.國內外機構知識庫發展現狀分析[J].圖書館學刊,2008(3):132-133.

第12篇

關鍵詞: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管理

當前,我國財政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從2005年的2367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8610億元,增長了2.6倍。而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創新主體,其可支配的科研經費也增長迅速,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從2005年的242.3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597.3億元,增長了1.5倍。從微觀角度來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05年的資助額度在20-50萬,2011年的資助額度在50-80萬;年度一般項目2005年的資助額度是7萬,而2011年的資助額度是15萬,可見項目資助額度幾乎都翻了一番。在科研經費翻倍增長的同時管理好、使用好人文社科科研經費成為科研管理者和一線科研人員思考的重點。本文試從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員的角度剖析目前我國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中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人文社科科研經費無論從總量上還是從單個項目資助額度上都不及科技科研經費,這與人文社科科研性質不無關系。但隨著社科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跨學科研究的出現,單純思辨型研究模式已經逐漸轉向實證與思辨相互融合的研究模式。這就意味著研究手段、途徑的多樣性開始呈現,以往“社科類的研究成本幾乎為零,一臺電腦、幾本書、幾篇論文就可以完成”的狀況將不復存在,科研經費支持力度和用途也將擴大。然而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中,科研管理者和一線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理解、利用、管理都存在諸多的誤解和分歧,使得目前人文社科科研經費與科研成果產出效率間存在不對稱性,成果數、論文數很多,但優秀的、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少之又少,能應用到社會經濟領域的則更是寥寥無幾。

(一)社科科研經費管理的兩難處境

1. 顧此失彼的尷尬:社科科研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的失重問題

社科科研活動的管理包括社科項目管理和社科科研經費管理,各高?;径挤浅V匾曧椖抗芾?,而忽視經費的管理。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申報和立項過程是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因為衡量和評價高校社科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就是申報數、立項數和到款數等指標。同時,科研經費的到款數也或多或少決定著科研管理部門業務經費的多少。眾多高校社科管理部門的業務經費都來源于科研經費的到款提成,項目越多經費就越多,提成也更多。因此,高校重視社科科研項目管理而忽視科研經費管理的現象就不難理解。

2. 管與不管的尷尬:科研經費管理與科研積極性鼓勵間的矛盾問題

各高校雖然忽視社科科研經費的管理,但在社科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上都不馬虎,都有非常明確的社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但仔細深究卻可以發現,這些管理辦法多數都是程序性條文,包括科研經費的管理權責、到款管理流程、支出管理范圍、結算管理流程等具體的管理要求,相對來說只是流程上的規定。管理辦法中社科科研經費的限定性條款內容相對過少,主要涉及的就是管理費、人員勞務費、特支費等的比例。從限定性條款的內容一方面可以看出社科科研管理者不敢“放開手腳”去管,因為管的過嚴、經費比例提取過高都會不同程度的打擊教師從事社科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在鼓勵和嚴管之間,科研管理者選擇的是前者。因為目前高校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靠科研在推動的,教師科研積極性的激發和鼓勵是科研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沒有人去從事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社科科研管理者“不敢不管”,因為上級主管部門、項目主管部門都有明確的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并要求項目依托單位也要有相應的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科研經費如果不按照財務、審計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管理,就會出現“亂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

3. 誰來管經費的尷尬:科研經費管理主體缺位問題

社科科研活動,尤其是社科科研經費的管理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合作。然而目前社科科研經費管理主體不明確,管理單位間不協作的現象尤為突出。社科科研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管理,“通常不跟蹤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財務部門負責經費的到款、支出和結算管理,對社科科研項目的具體研究進展、經費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無從了解與判斷,其只能根據財務系統設定的比例要求以及支出性內容(票據)的真實性進行簡單判斷,無法對項目進行合理的監督和管理。審計部門幾乎在社科科研經費管理中處于缺位狀態。學校的審計工作職責中幾乎未提及科研項目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而目前各級別的社科科研項目結題過程中,審計部門幾乎是不參與的??蒲薪涃M管理主體不明確及缺位的現象,造成了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的失效。雖然項目運作前有預算,但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和執行后的決算過程就明顯缺乏科學的審計環節和公開審計信息的環節,使得項目完成后只是給“少數人審閱”的現象屢見不鮮,最終影響項目的應用推廣。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