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結合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結合分析

發布時間:2022-11-09 16:13: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結合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結合分析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數學在所有課時中所占比例較大,但是因為這一學科屬于理科的范疇,使得這一學科與其他人文學科相比具有更強的復雜性、邏輯性和抽象性。只有學好數學才能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為了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教師更需要將德育與小學數學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德育滲透的重視

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活潑好動,而有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只注重對于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有的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是思想品德學科的任務,數學是一門智能性學科,在教學中只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較為理想的分數就算達成教學目標了。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教師在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道德發展,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更談不上在數學教學中挖掘德育內容及設計德育專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了。也有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偶爾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這種教育往往不是教師的自覺行為,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也缺乏計劃性與有效性。導致教師忽視德育滲透的原因有很多,有應試觀念的影響和缺乏對學生思想狀況的了解分析方面的原因,也有不能正確認識數學技能知識教學與德育之間的關系的原因。有的教師認為德育與數學無關,沒有認識到當學生思想覺悟提高后,也會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力量,學生也會端正學習態度,熱情地投入學習,不怕困難,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德育滲透設計不合理

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對于德育滲透的時機及環節設計不合理,一是不能細致處理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德育內容,多是一言帶過,學生很難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不能結合數學知識內涵理解道德思想內涵。這種德育滲透形同虛設,對學生產生的作用不大。二是教師針對某一德育主題內容進行過度解讀,數學課成了專題德育課,甚至還會延誤知識教學的目標達成。這種教學由于說教性較強,人為的痕跡十分明顯,不是潛移默化地實施德育滲透,因而常常會引發學生的反感,滲透效果不理想。三是教師在教學時,也會出現脫離數學教學內容而進行德育滲透的情況,由于缺乏數學知識的依托,這種德育滲透往往不具感染力與說服力。四是教師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不能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實踐,學生的合作意識及社會交往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思想道德水平難以得到提高。

(三)不注重課堂評價的德育作用

有些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數學課堂評價,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也只是籠統地運用“好”“很好”等對學生進行不具有激勵性作用的評價。教師沒有認識到小學生在心理上需要教師給予肯定與鼓勵,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學生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肯定,往往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會激發更大的學習熱情。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如,教師在教學中開展競賽活動,每個小組成員需要積極配合與協作,才能促進小組的密切配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對于學生積極的表現及時進行肯定。而目前,有的教師不能密切關注學生的細微表現,不能及時肯定學生的積極行為,致使學生的良好表現不能得到及時的鼓勵。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有效整合

(一)通過案例分析,實現德育融合

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多地強調數學的文化價值,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進行課本編寫時就做了相應的編排,曾經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內容向著趣味性和生動性的方向發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在數學的海洋之中暢游。雖然當下的數學教材注重趣味性和生動性,但是與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應用還是存在一定的“斷層”現象,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缺少實踐,更多地注重理論,使教師開展德育工作并不順利。為了更好地促進德育與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應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案例分析引入數學教學之中,將抽象的數學變得更加具象,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增加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比如,在“小數點”這一課中,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時候難免會有些手忙腳亂,對于小數點的理解也不到位,做題也是一知半解。為了促進學生對“小數點”的理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小數點是十進位的分數,追溯其發展歷史,就會發現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的數學家就開始運用十進位分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從心底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促進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案例分析能有效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具體認識,也可以促進學生德育的穩步進行,實現學生專業知識與道德品質的共同發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擁有良好的基礎,使“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再是一句空話。

(二)實現理論與實際結合,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階段,學生與教師的接觸是最多、最密切的,為了直觀地展現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采用更加直接的教學方式——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能縮短知識與學生在心理上的距離,讓學生輕松投入學習之中,有利于學習成果的展現,也能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德育的滲透。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促進德育的全方位滲透,在取得學生數學專業知識增長的同時,實現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時達成多個目標。比如,教師在教授“統計”相關內容時,單純地教授會讓學生產生枯燥的心理,長此以往甚至會給學生帶來學習數學的厭煩心理,最終得不償失。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統計內容時就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統計相關內容,統計自己家小區之中的電動車、汽車和自行車的數量,在統計完成以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一過程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小區的發展情況,也能了解自己家鄉的變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持續性的統計,在統計的過程中了解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以及當下環境的現狀,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全面了解并貫徹執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策,從而更真切地實現德育的根本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通過知識的講解,進行德育教學

小學階段除了讓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外,更需要加強學生道德素養的養成。小學教師要兼顧知識教學和道德教育,并且要將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在今后的發展中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想要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師就應該對德育工作對學生的重要性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找準核心位置,做好教學素材的運用、教學方式的革新和教學思維的轉變,實現與時俱進,促進德育工作有序開展,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實現學習成績的穩步提升。數學更多是側重自然學科的教學,而德育工作相對而言偏向于人文學科,所以將其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對于很多教師而言并不習慣,但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德育培訓,幫助教師順利開展德育工作。將德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教師不應該單純地為學生進行德育內容的傳授,因為單一的知識傳授對于小學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無法精準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德育素材與教材進行結合,促進學生的理解,實現學生自身德育水平的穩步提升。比如,在講解“周長”相關知識時,為了能讓學生對其有充分的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樹木的周長。生動形象的題目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延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樹木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樹木的存在,世界才有了綠色,如果樹木消失將會帶來沙塵暴、土地沙漠化等災害。讓學生認識到進行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幫助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保護樹木的良好習慣,完善學生愛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思想意識。

(四)創造課堂評價,進行德育的開展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學生都是需要鼓勵的,在這一過程中人會獲得滿足感,也能進一步激發想要獲得成功的動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成就感,是一種長期而有效的激勵機制,這一方式能實現學生從興趣到學習動力的轉化。小學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完善,而數學是一門需要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學習難度較大,所以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情感和態度的變化。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需要把控學習過程,要對于每個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在數學題目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失誤,教師要進行分析,肯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良好的課堂評價也可以滲透和結合德育,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迎難而上、勇于探究,在數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品德,實現數學課程與德育的有機結合。

(五)進行審美教育,促進德育的發展

美無處不在,小學數學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比如數學的統一美、順序美、結構美、對稱美等。數學之中還包含著諸多符號、色彩、圖案等,還有巧妙而簡潔的解題方式,都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美的體驗,這也是數學體現出的獨特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為了促進學生的德育工作,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開展審美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學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將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新發現。比如,在“圖形變換”這一章節之中,教師可以將圖像進行平移、對稱和旋轉,從而得出一個全新的圖形,讓學生感受到圖形變化的獨特之美。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圖形變化所具備的獨特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充分挖掘數學的魅力,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具備的形式美和本質美。將其進一步映射到現實生活之中,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也擁有發現美的眼睛,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美好的一面。除此之外,為了增加學生的閱歷,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數學史,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數學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比如,在學習“比的意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科普“黃金比例”,引導學生發現美并尋找符合黃金比例的建筑或者是物品,促進學生審美意識的提升,實現德育目標。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還肩負著滲透德育工作的重任。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德育內容的嵌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實例引入、實踐結合、知識講解、課堂評價和促進審美等多種途徑,實現德育內容與數學課程的有效融合,促進學生個體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久燕.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故事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35-36.

[2]伏自芹.以課為媒觸動學生心靈——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21(10):61-62.

[3]趙發祥.巧妙融合,綜合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1(10):81-82.

作者:劉穎 單位:棗莊市實驗小學初級教師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国产一级aⅴ片 | 日韩日皮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