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08 09:02: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思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師要通過綜合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美術這門學科,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的科目,小學生一般興趣非常濃厚,然而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方面過于傳統和保守,尤其在手工課方面不夠重視,使得學生們一提美術課就覺得只是簡單的畫畫,沒有什么意思。因此,通過美術手工課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重新煥發出美術課程的,魅力,讓小學生都能夠愛上美術課,提高他們的藝術綜合素質。
一、積極開展小學美術手工教學的作用分析
在小學美術課程中,通過認真研究小學美術課教材,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小學美術課程中,讓學生接觸的美術形式是非常多的,其中手工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通過橡皮泥,剪紙等基本的手工課形式來鍛煉自己的手腦協調配合能力,這種方式延續了幼兒園教育階段的基本特色,可以做很好的銜接。讓小學生逐漸過渡到,相對抽象的美術課的學習內容中。1.小學美術手工課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美術手工教程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再現和藝術創作的過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能夠充分體會到教具材料的不同,能夠感知不同的色彩,從不同的藝術手法中享受創作過程帶來的樂趣。美術手工操作過程中,小學生可以逐漸體會自己在動手能力方面的進步,這種興趣也可以向科下延伸,讓小學生與家長經常可以配合制作一些手工作品。2.小學美術手工課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地發展在美術手工課程當中,小學生一方面可以欣賞到一些手工作品,尤其是一些經典的美術手工作品,產生對這個世界的熱愛之情,同時在手工制作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鍛煉,一方面是自己動手操作,一方面是在頭腦中去觀察已經儲存的經典作品的表象,從而根據頭腦中的表象來精神動手操作,所以,美術手工課程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表象操作能力3.在小學美術手工課程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地提升小學美術手工課程中,學生既要開動自己的大腦,又要積極的動手,這是一種全身心都要投入的創作活動,所以,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可以獲得多方面能力地提升,不僅需要動腦,動手,還需要動口,因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學生還要向老師求助,向其他同學詢問。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也可以獲得刺激和提高。
二、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來主導小學美術手工課程
小學美術手工課程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化的理念的指導,在動手操作中,如果能夠選擇一些現實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主題,小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就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也就是說,小學美術手工課要緊密貼近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學生將生活中的經驗遷移到美術這門藝術的學習中來,可以有效的讓他們認識美術這門學科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教師在設計一些手工課程,是經常會用到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樹葉、樹枝、泥土、鵝卵石等,這些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可以讓學生們發現美術藝術的生活化特點。另外在我們的美術手工課程中,也經常讓學生們尋找一些常見的生活中出現的廢品,如酸奶和報紙、廢紙殼等,來制作一些雕塑作品。這樣的訓練形式可以讓學生們的藝術素質得到激發,有效的提高他們對美術藝術的認同度。
三、提高美術教師的素質,促進手工課的創新開展
美術手工課程也是一種美術藝術的創作過程。我們要在美術手工課程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創新能力的發展,這就離不開首先要有一個創新型的美術課教師。美術課教學中,教師是起優秀的指導和主導作用的,教師在審美方面創新價值觀方面,都對學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而且,教師的價值觀念也能夠體現在他在課堂中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過程中。美術課教師要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就要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認同度,促進學生在整個美術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他們對美術手工課程的熱愛,進而使得學生在美術手工課程中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作為教學管理部門,要給教師多培訓、成長的機會,讓美術教師都能不斷勝任本職工作,為小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提高付出最基本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劉陽.湘潭市雨湖區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
[2]王麗娜.小學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開展手工制作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31
作者:盧寧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新寨鎮新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