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計算機網絡總結

計算機網絡總結

時間:2022-12-05 22:22: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計算機網絡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計算機網絡總結

第1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原則

1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內涵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定義是:在指定的時間和條件下,計算機網絡能夠保持連接通暢,并且不會出現異常的性能。換句話說就是在計算機執行某一功能內容時,計算機網絡可以保證和提供能夠滿足正常需求的網絡吞吐量。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和日常的生產和生活有著無法避免的聯系,關系著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穩定,牽連到所有計算機網絡使用者的利益。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如此重要,所有相關從事人員都應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并且就其不斷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意見。

2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設計準則

在設計實踐的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讓其變得更加科學、條理、系統,是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的準則,并且這項準則是我們設計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準則主要包括:

2.1冗余設計原則

通常來說我們有兩種方法來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一是余度設計,二是容錯技術。細說就是網絡中的各個計算機單元可以成為彼此的備用機,當其中某一個計算機單元出現問題時,正常的計算機單元就會自動替生問題的計算機單元,這樣就使計算機網絡不會因為其中一個單元的問題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保證了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2.2先進性和繼承性

合理地采用新技術是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重要保證。新技術的使用:不僅要考量主干網絡的技術發展,合理地采用適用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讓我們所設計的計算機網絡能夠滿足未來網絡技術發展的需要,并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技術的領先;還要令采用的新技術有良好的繼承性,能夠保持對未來更先進技術設備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從而幫助計算機網絡實現更加平滑的更新換代。

2.3經濟性

考慮到計算機網絡整個生命周期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我們應該盡量減少網絡系統鋪設的成本,在最優成本條件下最高效率的完成其設計功能,即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入手,選用更具有性價比的技術和設備,將搭建網絡的成本降到最低,這才是保證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最優方案。

2.4成熟性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我們還應該選用質優、價廉、且具有良好口碑的技術設備。所提供的產品和單元也應該能夠符合最新和最高的國內外行業標準,從而保證所設計網絡的使用可靠性。

3提升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

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為提升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應采取以下設計和維護原則:

3.1采用容錯設計方案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要求在指定的時間和條件下,計算機網絡能夠保持連接通暢,并且不會出現異常的性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計算機網絡設計階段需要確保系統的容錯能力,對此,可將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線路按照平行線進行設計,通過計算的設計允許所述用戶終端在兩個點上連接,這樣一來主要網絡的冗余問題就得到了解決。這使得計算機網絡成為一個雙相連接的網絡,提升了計算機網絡的容錯能力和故障處理性能,能夠有效避免系統癱瘓和故障后恢復緩慢的問題。但與此同時,容錯設計方案下,系統發現故障、找出故障點和排除故障的速度有限,因此在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要求極高的情況下,僅采用容錯設計是不充分的。

3.2采用雙網絡結構

采用上網絡結構,可通過備用網絡計算原網絡的冗余,這樣一來原網絡一旦出現故障,造成網路不能正常運行時,備用網絡就可代替原網絡處理相關數據,以保證故障發生后網路系統的功能不受到影響,使得相應的業務得以正常開展。采用這種網絡結構,能夠大大提升系統識別故障、定位故障點和排除故障的效率。但相對于傳統的容錯設計而言,雙網絡結構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因此實際設計工作中應結合計算機網絡使用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現有網絡基礎合理選擇故障排除方案。

3.3采用分散網絡結構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分散網路結構營運而生。這種網絡結構不但很好地取代了集中式網絡結構的功能,同時也使得計算機網絡的內部擴展可行性更高,為計算機網絡的改造和更新提供了便利。因此,考慮到今后的可靠性提升和局部改造需求,在今后的計算機網絡設計中,應盡量采用分散網絡結構,避免采用傳統的集中式網絡結構。

3.4確保經濟技術可行性

考慮到計算機網絡運行的技術性與經濟性,在實際設計中應結合使用者的條件與需求能合理控制整個運行周期的成本。除了要考慮當下搭建或改造計算機網絡的成本,還要考慮該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年限,維護成本以及未來的改造成本等等,在確保技術先進、可行,功能可靠的基礎上,優先選擇那些成本相對低廉、資金使用效率相對較高的設計或改造方案。

4總結

隨著我國計算機設備和技術的迅速普及,計算機網絡逐漸向著大規模、高異構的方向發展,在此發展趨勢下,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顯得極為重要。對此,計算機網絡設計者、管理者,應在充分了解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內涵和必要性的基礎上,從以往的設計與運行案例中總結高可靠性設計準則,并以此指導計算機網絡的設計,以提升計算機網絡的抗干擾、容錯和故障恢復能力,以全面提升計算網絡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曹吉龍.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優化[J].電子世界.2012(5):120-121.

[2]魏昭.計算機網絡防御策略求精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第2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5-0000-01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Network

Qin Shaozhen

(MSA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ongqing,Chongqing40112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can not be stopped into people's lives,work,widely used,gave rise to a lot of convenience,but corresponding,computer technology The use of the same security risks exis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to meet the social,economic and people's lives,their work needs,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networks,this article may b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look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strategy.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Reliability;Solution strategy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上至國防安全、軍事科技,下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無一項內容沒有計算機網絡的身影,由于其跨時間、跨空間的特點,提高了上述各項行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但是其安全可靠性也成為一個制約其廣泛應的因素,因此,要對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標準

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即計算機在網絡環境下,其正常運行工作的能力。設計標準就是對其設計經驗進行總結,使其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成為設計標準。

(一)采用余度設計及容錯設計

將網絡中的計算機利用局域網等設計成為彼此的備用機,一旦某一臺計算機發生故障,那么其備機可以繼續運行,保證了網絡在計算機發生故障導致的癱瘓現象,保證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二)綜合利用新技術

要綜合利用現有的新技術,考慮現代的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和技術,考慮未來的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趨勢,做出相應的設置調整,保證系統有比較長的使用周期,同時還要注意點是既要保證技術的合理利用,還要謹慎的利用,降低其安全隱患,保證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三)全面考慮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壽命周期和使用費用

要對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周期和投入費用綜合考慮,最大程度的降低網絡系統的成本投入,降低后期的維護費用等,保證最小的資金投入,最大的經濟效益。

(四)遵守計算機網絡相關的規范,滿足現行的最新的國內外標準

對于現行的國內外標準和相關規范要嚴格遵守,在設計中盡量選擇質量好的相關網絡產品,滿足計算機網絡的需求,保證其可靠性。

(五)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定期的檢查維護

現在的計算機網絡結構復雜。一旦發生由于線路中斷或者設備故障等因素造成網絡癱瘓,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及正常運行。所以要定期的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才能夠保證其可靠性。

二、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策略

(一)計算機網絡的容錯性設計要重視

計算機網絡的容錯性設計一般都包括以下幾點:

1.設置計算機網絡環境的時候,將終端和服務器同時與兩個計算機網絡中心連接,采用的網絡方式是并行、冗余的方式。這樣當發生故障的時候,兩個計算機網絡相互協調,解決發生的安全問題。

2.在對計算機網絡設備采用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廣域網互聯的方式,這樣的連接方式能夠保證其中任何一項發生故障,都不會影響其他項的正常運行。

3.要盡可能利用容錯性較強、可靠性較高的服務器,并且網絡設備終端的服務器也要綜合利用新型的技術,預防計算機網絡的故障,保證其可靠性。

(二)重視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冗余設計

所謂雙網絡冗余設計,即計算機網絡單一的設計基礎上,在加上備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這樣當任意一個計算機網絡發生突發的故障時,另一個計算機網絡依舊能夠保證其正常運行。在這種計算機網絡結構中網絡點互相連接,及時交流信息,保證了單一網絡或者雙網絡都能夠正常工作,保證了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三)重視層次、體系結構設計

計算機網絡中包括看得見的網絡設備,還包括看不到的網絡層次結構及網絡體系結構。前者與后者同樣重要,后者的結構要科學合理才能夠保證網絡設備的功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四)構建完善的計算機網絡體系

計算機網絡體系設計一般都分為網絡物理硬件、應用層、網絡服務層、網絡操作系統層四個層次。只有完善了這四個層次的設計和應用,才能夠逐步的將計算機網絡體系做到盡善盡美,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要想完善這些層次的設計就要了解各個層次的功能。首先,應用層是服務于用戶的,滿足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例如辦公室OA系統、教學體系等;其次,網絡硬件層是物理硬件的拓撲結構,一般包括服務器、介質訪問方式、通信協議等;再次,網絡服務層是提高網絡服務的,例如電子郵件、數據庫等;最后,網絡操作系統層是軟件方。

三、總結

計算機網絡是現今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重要技術,它是國家各行各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是各行各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其可靠性就是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要求,保證計算機在網絡環境下能夠正常運行,杜絕由于線路故障或者設備故障的因素所造成的計算機網絡癱瘓現象,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方法研究

在現在各行各業的管理與辦公系統里面,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絡已被廣泛的應用。然而,目前,由于計算機網絡出現問題而引發的巨大損失事件時有發生,所以,人們對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問題愈來愈加重視。怎樣切實地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我國的信息現代化與網絡環境安全意義重大。

1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現狀

所謂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指的是計算機網絡系統在規定的條件與時間要求之下能夠網絡連接的暢通而不發生故障。對于一個計算機網絡系統來說,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是衡量一起規劃、設計以及運行的重要指標。而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對支持系統正常運行意義重大。計算機網絡在我們國家的各個領域都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人們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要求愈來愈高。計算機網絡系統承擔著大量的信息傳輸、存儲、處理功能,涉及到大量的個人信息、業務信息。存在著很多的不法分子以及不法機構為了謀取私利,利用黑客技術與網絡病毒等非法手段對這些信息進行竊取與篡改,這些都直接威脅者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2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影響因素分析

2.1網絡設備

這是直接面向用戶的終端設備,是直接影響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一重要因素。只有具備足夠的可靠性與安全性,計算機網絡設備間才能夠可靠交互,從而保證計算機網絡具有比較高的可靠性。

2.2傳順交換設備

網絡建設不規范是網絡問題中比較常見的因素,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程度與網絡建設布線的標準性程度成正比。現在,在我們國家,選擇雙線布線原則來進行計算機網絡建設,從而可以在計算機可靠性出現問題時,能夠予以及時有效的切換管理,從而保用戶在出現網絡故障時可以切換到網絡正常的交換設備上,將重點放在用戶終端的數量上,從數量上有效確保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2.3網絡管理

現在,大型化、復雜化是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方向發展,基本上屬于多家單位共同研發的,這在提供較強功能的同時也給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安裝帶來了不可確定性。當計算機系統不完整時,在計算機網絡運行過程中便會容易出現數據損失現象,從而大大降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不可靠。

2.4用戶操作和病毒侵襲

該因素是非常常見的,許多計算機使用者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并且也不具備網絡安全防范技能,往往會對算機的安全防范功能造成破壞。現在,大部分計算機都有網絡防火墻,然而有許多用戶對此不夠關注,往往不自覺地關閉網絡防火墻,從而使計算機網絡時刻遭受電腦病毒的威脅。

3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3.1利用計算機網絡容錯性的設計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

要想對計算機網絡的容錯性進行合理與科學的設計,首先要對計算機設備比較常見的故障進行綜合的分析,然后對其冗余進行增強,從而實現當計算機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計算機網絡仍然可以穩定的運行。在設計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計算機的網絡設備分布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利用并行冗余的形式把用戶與網絡中心連接在一起,從而確保一旦某一個網絡設備發生問題,能夠迅速地切換到別的網絡中心,從而使得計算機網絡可以對用戶的指定任務目標繼續予以完成,進而使得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3.2利用計算機網絡分層次布局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網絡物理硬件層與網絡操作系統層是計算機的網絡系統的兩大組成部分,利用不同層次對計算機網絡系統作用的不同,采用層次布局的方式對計算機網絡進行設計,能夠非常有效隔離網絡故障。設計人員在進行計算機網絡分層次布局的過程中,對計算機網絡各層次的基本作用應該予以充分地了解與掌握,網絡服務層是為用戶提供精準目標數據的結構層次,網絡物理硬件層是信息傳送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計算與網絡有效連接的網絡硬件層面,輔助網絡物理硬件層完成其他網絡服務的部分。在設計計算機網絡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計算機網絡的不同層次的相關功能,有系統地,科學地去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3.3利用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結構設計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利用計算機網絡雙網結構的設計能夠使得原計算機網絡冗余得到比較有效的計算,當網絡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可以及時地提供備用的網絡,從而使得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容錯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說計算機網絡容錯性是計算機雙網絡結構的設計的基礎原理,在計算機網絡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備份網絡系統可以及時地取代現有的網絡系統,從而使得整個網絡數據信息可以有效地傳輸,從而不對計算機網絡用戶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與算機網絡的容錯性設計相比較,計算機雙網絡結構的設計的成本稍微高一些,然而,計算機雙網絡結構的設計對計算機網絡故障中的相關問題能夠予以徹底的解決,使計算機網絡運行更加穩定,對整個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保障更為全面。

3.4加強對網絡管理的監控力度

為了使得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得到切實的提升,還要務必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力度,對計算機網絡要進行定期維護以及實時的監控與管理。目前,大部分計算機網絡均是由不同的網絡設備所組成的,為了減少網絡發生故障或者設備出現停機等問題,需要安排專門人員在進行日常監測以外,還要進行定期的維修與處理。

4結論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目前的社會里已變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相當迅速,然而,在其設計以及使用過程中均存在著許多問題。可以說,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其最大挑戰便是提高其可靠性。本文通過分析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現狀與影響因素,總結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對促進我國計算機網絡的設計與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寧.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信息通信,2016(02).

[2]王健.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

[3]劉政,歐鷗,黃媛媛等.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

第4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

在信息時代,網絡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計算機網絡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向用戶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及其所擁有的信息資源,網絡連接在給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網絡入侵者帶來了方便。因此,未來的計算機網絡應該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抵御高智商的網絡入侵者,使用戶更加可靠、更加方便地擁有大量各式各樣的個性化客戶服務。

一、計算機可靠性模型研究 

我們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定義為:計算機網絡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網絡保持連通和滿足通信要求的能力,稱之為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它反映了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支持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能力。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問題可以模型化為圖的可靠性問題。計算機網絡模型采用概率圖G(V,E)來表示,其中結點集合v表示計算機網絡的用戶終端,主機或服務器等,邊集合E表示計算機網絡的鏈路。

二、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設計原則

在計算機網絡設計和建設的工程實踐中,科研人員總結了不少具體的設計經驗和原則,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優化設計起到了較好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在構建計算機網絡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遵循國際標準,采用開放式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從而能支持異構系統和異種設備的有效互連,具有較強的擴展與升級能力。

先進性與成熟性、實用性、通用性相結合,選擇先進而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選擇實用和通用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計算機網絡要具有較強的互聯能力,能夠支持多種通信協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高,具有較強的冗余能力和容錯能力。計算機網絡的可管理性要強,應選擇先進的網絡管理軟件和支持SNMP及CMIP的網絡設備。應選擇較好的計算機網絡鏈路的介質,保證主干網具有足夠的帶寬,使整個網絡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

三、計算機網絡可靠性主要優化設計方法分析

提高計算機網絡相關部件的可靠性與附加相應的冗余部件是改善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兩條主要途徑。在滿足計算機網絡預期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冗余技術一方面可以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局域片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計算機網絡的建設成本。由于每條計算機網絡鏈路均有可靠性和成本,故計算機網絡中的鏈路的數目越少,相應地,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就越高。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論述:

(一)計算機網絡的容錯性設計策略

計算機網絡容錯性設計的一般指導原則為:并行主干,雙網絡中心。計算機網絡容錯性設計的具體設計方案的原則,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采用并行計算機網絡以及冗余計算機網絡中心的方法,將每個用戶終端和服務器同時連到兩個計算機網絡中心上。數據鏈路、路由器在廣域網范圍內的互聯。

計算機網絡設計時,應采用具有模塊化結構、熱插熱撥功能的網絡設備。這不僅可以擁有靈活的組網方式,而且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能及時更換故障模塊,以提高計算機網絡系統長時間連續工作的能力,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容錯能力。

網絡服務器應采用新技術,如采用雙機熱備份、雙機鏡像和容錯存儲等技術來增強服務器的容錯性、可靠性。

在進行網絡管理軟件容錯設計時,應采用多處理器和特別設計的具有容錯功能的網絡操作系統來實現,提供以檢查點為基本的故障恢復機能。 

(二)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冗余設計策略

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冗余性設計是在單一計算機網絡的基礎上再增加一種備用網絡,形成雙網絡結構,以計算機網絡的冗余來實現計算機網絡的容錯。在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結構中,各個網絡結點之間通過雙網絡相連。當某個結點需要向其它結點傳送消息時,能夠通過雙網絡中的一個網絡發送過去在正常情況下,雙網絡可同時傳送數據,也可以采用主備用的方式來作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備份。

(三)采用多層網絡結構體系 

計算機網絡的多層網絡結構能夠最有效地利用網絡第3層的業務功能,例如網絡業務量的分段、負載分擔、故障恢復、減少因配置不當或故障設備引起的一般網絡問題。

接入層:計算機網絡的接入層是最終用戶被許可接入計算機網絡的起點。接入層能夠通過過濾或訪問控制列表提供對用戶流量的進一步控制。在局域網絡環境中,接入層主要側重于通過低成本,高端口密度的設備提供服務功能,接入層的主要功能如下:為最終網絡用戶提供計算機網絡的接入端口;為計算機網絡提供交換的帶寬;提供計算機網絡的第二層服務,如基于接口或Mac地址的Vlan成員資格和數據流過濾。

(四)核心層

計算機核心層是計算機網絡的主干部分。核心層的主要功能是盡可能快速地交換數據。計算機網絡的這個分層結構不應該被牽扯到費力的數據包操作或者任何減慢數據交換的處理。在劃分計算機網絡邏輯功能時,應該避免在核心層中使用像訪問控制列表和數據包過濾這類的功能。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層次結構而言,核心層主要負責以下的工作:提供交換區塊之間的連接;提供到其他區塊(如服務器區塊)的訪問;盡可能快地交換數據幀或者數據包。

縱觀未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人們對待網絡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他們希望創造一個“點擊到一切”的世界,盡管這個簡單的想法讓它成為現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認識到計算機網絡美好的發展前景,憑借人類的智慧,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世界將由此得到它前所未有的自由。

參考文獻:

第5篇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得到了大量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社會的整體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網絡研究日益增多,計算機網絡攻擊與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計算機網絡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是計算機網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次研究將對計算機網絡攻擊形式和計算機網絡安全優化設計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攻擊 解決方案 安全優化設計

計算機網絡的大量普及,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傳遞,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利用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網絡崩潰、網絡癱瘓等現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漏洞進行網絡攻擊,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使用與發展。

1 計算機網絡攻擊形式

1.1 漏洞攻擊

目前,我國計算機在發展過程中,其操作系統、硬件和軟件、控制程序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漏洞,給非法分子進行網絡攻擊創造了可乘之機。計算機網絡漏洞主要包括對計算機本地和遠程權限進行盜取,計算機服務器信息丟失,計算機本地、遠程拒絕服務等,非法分子可以借助漏洞探測儀器對計算機用戶的計算機系統進行檢測,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對這一漏洞進行攻擊。

1.2 病毒攻擊

在計算機網絡攻擊中,病毒攻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攻擊形式,與此同時,也是最難解決的一種。病毒攻擊可以對計算機產生極大破壞作用,大部分病毒與木馬相結合,不僅殺毒軟件無法刪除,病毒會得到快速傳播,為計算機用戶使用埋下安全隱患,阻礙計算機網絡發展。

1.3 電子郵件攻擊

目前,電子郵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促進了信息交流,很多業務、學習交流都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的,在這過程中,非法分子通過CGI等一系列軟件向計算機用戶郵箱進行垃圾郵件的發送,致使用戶郵箱崩潰而無法正常使用,影響用戶的學習、工作交流。

1.4 DOS攻擊

所謂的DOS攻擊就是人們常說的計算機拒絕服務攻擊。這種計算機系統漏洞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些非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系統和相關設備的缺陷進行計算機網絡攻擊,造成計算機用戶系統負荷過大,影響計算機的正常工作。

2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優化設計

計算機網絡安全優化設計是針對計算機網絡攻擊問題的一種重要解決方案,對計算機網絡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計算機網絡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促進計算機網絡的可持續發展。

2.1 多層網絡結構設計

通過運用計算機網絡的多層結構設計,可以有效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保證計算機網絡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運行。

2.1.1 接入層

所謂接入層是指計算機用戶可以對網絡開始點進行接入,通過計算機控制列表實現網絡訪問操作,達到計算機控制目的,計算機接入層在局域網中主要是運用低成本對那些含有高級端口配置的設備發揮服務功能。

2.1.2 分布層

分布層在進行計算機網絡優化過程中,處于網絡核心與接入環節中間。有時可以通過輔助對計算機網絡的核心進行區分。另外,分布層還能夠給出計算機相關邊界與定義,有利于對計算機現有數據包進行事先處理,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性與可靠性。

2.1.3 核心層

作為計算機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層的具體功能是實現計算機數據信息交換,在核心層的優化設計過程中,網絡體系沒有辦法將相關計算機數據包向計算機具體操作進行導入,無法參與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相關數據交換具體環節。

2.2 包錯性設計

在進行計算機網絡相關包錯性設計過程中,其具體的實施方案,是通過利用冗余的網絡和并行式網絡中心模式進行實現的。將計算機中的每個終極客戶端、服務器與兩個計算機的網絡中心以及路由器進行連接,同時,數據連接路徑也進行相互連接操作。對計算機網絡邊界與網絡中心,通過多種數據形式進行連接,從而保證在一個數據連接路徑發生故障時,其他計算機局域網絡可以正常運行,防止互相制約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在對計算機進行錯容性設計時,要充分利用熱插與熱拔等功能具體化的計算機網絡設備,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與計算機錯容性設計水平。

2.3 雙網絡的冗余設計

計算機雙網絡的冗余設計是指在那些以獨立形式存在的網絡中增加備用網絡,使其擁有雙網絡的具體結構,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對于計算機雙網絡的機構而言,它可以將每個網絡結點進行連接,還能夠及時對計算機數據信息進行傳送,若一個網絡連接出現斷開現象,其對應的另一個網絡還能夠保持正常運行,保障計算機數據傳輸過程安全可靠。

3 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的轉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社會的整體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計算機網絡在發展中遇到了很多網絡攻擊問題,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計算機網絡攻擊解決方案成為了計算機網絡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對計算機網絡攻擊形式和計算機網絡安全優化設計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不足之處還望指正,希望能為計算機網絡研究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宋開旭,楊小剛.網絡攻擊與網絡安全分析[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0,02(12):152-156.

[2]王永建,崔志浩.網絡攻擊行為與安全防御[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1,10(05):120-122.

[3]吳興才,李曉梅,于鵬浩.網絡攻擊分析與防范[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05(04):230-233.

[4]王品,李明華.淺談計算機網絡的故障及維護[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12(10):120-122.

[5]師勝強.淺析計算機網絡管理[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4(08):240-242.

第6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網絡行為;復雜性理論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3-0000-02

The Complexity Theory Study of Computer Network Behavior

Yang Jinghui

(Xiamen Garrison,Xiamen361003,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more and more complex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computer networks,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he behavior of large-scale computer network.In order to better manage and control complex computer network,improve network service quality,complexity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explore a new method of complex network behavior.Analysis of behavior of computer networks lack the traditional methods,complexity theory is applied to clarify the behavi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an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 status,and to specify its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Network behavior;Complexity theory

一、引言

當今的計算機網絡異常復雜,運行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成超分布、超并行、超復雜性質。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對象正是這種動態變化規律,具體研究對象有:拓撲結構的動態變化、傳輸性能動態演化、網絡安全、故障診斷、以及動態網絡流量等。建立或優化出具有更高性能的計算機網絡,在巨量用戶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高質量服務。故,研究計算機網絡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理論大多為“還原論”思想,一定程度不適合當今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發展需求。基于傳統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方法的缺陷,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之中,為探索復雜網絡行為研究方法提供新思路。復雜性理論是一種基于非線性、動態、復雜系統的理論,其是解決系統整體性的新方法。故在研究計算機網絡宏觀行為特性時,復雜性理論有其巨大優勢。

二、傳統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理論大多為“還原論”思想,一定程度不能較全面地當今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發展需求,其局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計算機網絡中的采樣和測量理論已不適用于現在復雜背景下的計算機網絡。

2.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宏觀可靠性的研究甚少。

3.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安全行和宏觀安全監控理論缺乏。

4.傳統的陣列新能評估理論不能處理長程相關條件下的性能評估。

5.復雜計算機網絡拓撲圖狀態分析理論甚少。

6.復雜計算機網絡中時常發生異常大流量,對這種顯現的研究和處理理論甚少,而傳統的Poisson和Markov理論不能準確刻畫,故,需要新的數學理論對其進行研究。

7.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中的流量實時測量和監控理論較少。

然而,現今的計算機網絡發展迅猛,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故,探索新的方法,來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的方法,以提高網絡服務質量,因此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三、復雜性理論

復雜性理論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科學”,作為一種介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新科學研究工具。

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現今的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之中,可從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宏觀上研究和分析其網絡行為特性,該領域的研究能突破傳統算法的一些局限,更好地建設出和優化現今的計算機網絡結構,保證服務質量。

復雜性理論主要包括:混沌學、分形學、自組織學、以及復雜網絡學等,是一種新型的交叉科學:

1.混沌是非線性系統中,貌似隨機運動的復雜現象,各個科學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中,存在大量的混沌現象,其主要特征包括有界性、遍歷性、不可預測性、分為性、普適性等。

2.分形所描述的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多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是體縮小尺寸的形狀,即自相似性。由于其由非線性、非平衡過程所產生,故其具有非周期、無規則的自相似特征。

3.自組織是一種系統的自我調節的過程,為整個系統自我生存、尋求適應性、創造性的行為。各種內在因素相互影響,使復雜系統能夠自動地變換成“自組織臨界狀態”,此時,系統的時空動力學行為不再具有特征時間和特征空間尺度,而是時空關聯(滿足冪定律分布),如果越過該臨界狀態,系統會產生復雜的相變現象。

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復雜性是宏觀的,包括行為復雜、功能復雜、結構復雜等各個方面。而復雜性理論的自組織性、臨界性、自相似性、非線性等鮮明特征正好符合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各種特征。

四、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復雜性理論發展

由于復雜性理論的特性適用于研究復雜計算機網絡行為,故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將復雜性理論應用于網絡行為研究感興趣,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方面,WE Leland等人于1994年發現實際的計算機網絡流量符合自相似特性,而并不符合傳統的poisson分步布,這表明傳統的poisson、馬爾科夫流、自回歸等分析手段不在適用,后來進過大量學者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系列流量模型,比如報酬模型、無限源Poisson模型、MMPP模型、On/Off模型等。

在網絡拓撲行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實際的計算機網絡并不是一個隨機網絡系統,而是一種具有小世界特征和無尺度特征的復雜網絡,其節點度服從冪律分。欲研究計算機網絡的拓撲行為,就必須先著手建立有效的網絡拓撲模型,隨著學者深入研究,提出了比如WS模型、BA模型、局部演化模型等網絡拓撲演化模型,及針對網絡的魯棒和脆弱性,提出的HOT模型等。

在將混沌學引入到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方面,研究發現計算機網絡中普遍存在一種貌似隨機的現象,其具有混沌的各種特性。為引導這種混沌現象向好的方面發展,學者陳關榮等人在詳細分析了計算機網絡流量控制系統中的混沌現象之后,將將混沌控制方法引入到網絡流量控制當中,另外,國內外一些學者探索試將混沌最大Lyapunov指數、以及相空間重構技術引入到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和分析領域,獲得了一些成果。

五、展望

將復雜性理論引入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現今的計算機網絡越來越復雜、有其符合復雜性理論的特性,且復雜性理論的研究比較成熟。

在計算機網絡拓撲機構研究方面,網絡拓撲演化行為具有動力學、非線性、自組織性等,而將復雜性理論的自組織學、混沌學、分形學、拓撲學等領域研究成果引入計算機網絡拓撲研究尚不充分,且更具具體的實際計算機網絡特點結合復雜性理論進行研究也尚待探索。同樣,在計算機網絡流量行為研究方面,針對網絡流量的混沌、自相似等特性,結合混沌理論、分形理論等,全面闡述網絡流量行為的特點動態變化形式,并對計算機網絡流量進行有效建模,支持其特征參數,為給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奠定基礎、以及為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穩定運行等方面提供理論前提。

六、結論

21世紀的信息化將給人來帶來巨大財富,計算機網絡行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而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復雜性理論研究將為其提供一種新方法。在此,針對實際計算機網絡的復雜性特點,總結了傳統網絡行為分析方法的缺陷,并綜述了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中的復雜性理論研究現狀,指明其在管理和控制復雜計算機網絡方和提高網絡服務的質量方面取得的效果,總結了復雜性理論應用于計算機網絡行為研究的有效性,并闡述該理論研究的重要意義,以及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戴汝為,操龍兵.Internet―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J].中國科學(E輯),2003,33(4):289-296

[2]霞崔,李耀東.復雜網絡與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探討[J].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2004,1(l):78-81

[3]WE Leland,M Taqqu,W Willinger.On the Self-Similar Nature of Ethernet Traffic(Extended Version).EEE/ACM Transaction on Networking,1994,2(2):1-15

[4]A Enarmilli,M Roughan,D Veiteh,etal.Self-Similar Traffic and Network Dynami-cs.Proe of The IEEE,1995,90(5):800-819

[5]V Paxson,S Floyd.Wide Area Traffic:The Failure of Possion Modeling.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1995,3(3):226-244

[6]B Tsyboko,N Georganas.On self-similar traffic in atm queues:definitions,Overflow probaility bound and cell delay distributio-n.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1997,5(3):397-409

第7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度;優化;遺傳算法;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1-0093-03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逐漸壯大發展,全球計算機網絡普及率日益提高,進而各行業對于計算機網絡依賴性也相繼增強,如銀行業、醫療行業、網絡銷售行業等。計算機網絡可靠性(Reliability),又稱計算機網絡可用性(Availability),指計算機網絡存在著一棵生成樹的可能性,是描述計算機網絡保證各個用戶之間相互聯通能力的重要參數,其測度包括:網絡連通性、生存性、抗破壞性以及多種模式下網絡元件的有效性等。因此,如何科學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度并對其進行優化成為廣大計算機網絡研究人員及使用人員關注的焦點。

1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概念簡析

計算機在一定的操作、負載、溫濕度和維修方式的條件下,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可連通網絡和保持網絡通信的能力被稱作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其體系科學完整,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擴充,已經被作為系統工程科學。計算機網絡可靠度可分為一下三種不同類型:

1)終端可靠度:制定匯點和制定源點之間至少存在一條正常鏈路的概率即為終端可靠度;

2)γ終端可靠度:指定的γ個結點所構成的集合中都存在正常鏈路的概率稱為γ終端可靠度;

3)全終端可靠度:任意亮點間均存在正常鏈路的概率被稱作全終端可靠度。

另外,支持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參數還包括計算機網絡結構,它也是計算機網絡運行的一項重要那個參數。

2問題描述

假設所使用的計算機傳輸介質兩節點之間不多于一條直線接鏈路,因此計算機網絡可以運用數學圖G=(N,L)進行描述。并且網絡節點自身不會發生任何故障,網絡鏈路介質可靠度與自身長度無相關關系,網絡和網絡鏈路只存在兩種狀態:正常工作以及故障,同時網絡中的設備(包括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及交換設備)出現故障是隨機的并且是相互獨立的。

網絡鏈路介質成本矩陣如(1)所示:

3.4計算適值

將種群中個體成本值由大到小降序排列,則最適值函數如(8)所示:

f(x)=(x-1)/(PoP-size-1)(8)

x:個體在成本排序中的位置(最小成本的個體排序編碼為1);PoP-size:種群規模即最大成本的個體排序編碼。

3.5遺傳運算

遺傳運算主要以交叉和變異兩種形式進行。

3.5.1交叉

通過在網絡結點范圍內([1,N])產生隨機數,以此設定基因交叉位置且每次只能對一個結點實現操作。這樣可最大保持原有網絡連通性,但是有時可能出現錯誤的網絡連通結構,所以還需要進行調整操作。

3.5.2變異

先要確認變異的基因及數目,之后按照選定范圍選取新的基因片段以替代舊基因片段,以此生成后代。通常異變率均在0.001到0.01范圍內,但有時若異變產生錯誤的網絡連通結構的基因,就需要進行調整操作。

3.6進化運算

須保證每個基因的選擇概率應與其適值成正比,公式如(9)所示:

此時網絡可靠度約束常數都為2,總結點數為5,迭代次數為100次。仿真求解表明,網絡鏈路介質總成本為40,保證網絡可靠度最大值得0.88。

5結束語

通過實踐分析,應用遺傳算法對計算機網絡可靠度進行優化,確實可以有效降低網絡鏈路總成本,并在原有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度,整個過程操作簡便,并易于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宗英.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優化技術[J].軟件導刊,2008(6).

[2]張永富.基于遺傳算法的網絡可靠性優化設計[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08.

第8篇

論文摘要:當現代社會逐漸變為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賴的巨大網絡時,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無法不變成一個被計算機網絡緊密聯結起來的世界。計算機網絡從技術角度來說,是作為一種布局,將經有關聯但相距遙遠的事物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但是對網絡的思考決不是傳統的二維平面思維甚至三維的球面思維所能達到的。因此,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便成為一項關鍵的技術指標。本文在介紹了網絡可靠性的概況后,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優化的技術分析。

在信息時代,網絡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計算機網絡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向用戶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及其所擁有的信息資源,網絡連接在給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網絡入侵者帶來了方便。因此,未來的計算機網絡應該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抵御高智商的網絡入侵者,使用戶更加可靠、更加方便地擁有大量各式各樣的個性化客戶服務。

一、計算機可靠性模型研究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作為一門系統工程科學,經過5 0多年的發展,己經形成了較為完整和健全的體系。我們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定義為:計算機網絡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網絡保持連通和滿足通信要求的能力,稱之為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它反映了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支持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能力。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問題可以模型化為圖的可靠性問題。計算機網絡模型采用概率圖G(V,E)來表示,其中結點集合v表示計算機網絡的用戶終端,主機或服務器等,邊集合E表示計算機網絡的鏈路。計算機網絡模型的概率圖,是對圖的各邊以及結點的正常運行狀態賦予一定的概率值以后所得到的圖。圖的可靠性問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分析問題,即計算一個給定圖的可靠度;二是設計問題,即在給定所有元素后,設計具有最大可靠度的圖。圖的可靠度不方便求解時,可先求其失效度(可靠度+失效度=1),然后再求其可靠度。圖的結點和鏈路失效模型可分為鏈路失效模型、結點失效模型、結點和鏈路混合失效模型等三種類型,其中“結點和鏈路混合失效模型”最為常用。

二、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設計原則

在計算機網絡設計和建設的工程實踐中,科研人員總結了不少具體的設計經驗和原則,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優化設計起到了較好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在構建計算機網絡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遵循國際標準,采用開放式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從而能支持異構系統和異種設備的有效互連,具有較強的擴展與升級能力。

先進性與成熟性、實用性、通用性相結合,選擇先進而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選擇實用和通用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計算機網絡要具有較強的互聯能力,能夠支持多種通信協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高,具有較強的冗余能力和容錯能力。計算機網絡的可管理性要強,應選擇先進的網絡管理軟件和支持SNMP及CMIP的網絡設備。應選擇較好的計算機網絡鏈路的介質,保證主干網具有足夠的帶寬,使整個網絡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充分利用現有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合理地調配現有的硬件設施、網絡布線、已經成熟的網絡操作系統軟件和網絡應用軟件。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的性價比應盡可能高。

三、計算機網絡可靠性主要優化設計方法分析

提高計算機網絡相關部件的可靠性與附加相應的冗余部件是改善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兩條主要途徑。在滿足計算機網絡預期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冗余技術(增大備用鏈路條數)一方面可以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局域片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計算機網絡的建設成本。由于每條計算機網絡鏈路均有可靠性和成本,故計算機網絡中的鏈路的數目越少,相應地,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就越高。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論述:

(一)計算機網絡的容錯性設計策略

計算機網絡容錯性設計的一般指導原則為:并行主干,雙網絡中心。計算機網絡容錯性設計的具體設計方案的原則,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采用并行計算機網絡以及冗余計算機網絡中心的方法,將每個用戶終端和服務器同時連到兩個計算機網絡中心上。

數據鏈路、路由器在廣域網范圍內的互聯。計算機網絡中的邊界網絡至網絡中心采用多數據鏈路、多路由的連接方式,這樣可以保證任一數據鏈路的故障并不影響局部網絡用戶的正常使用。

轉貼于

計算機網絡設計時,應采用具有模塊化結構、熱插熱撥功能的網絡設備。這不僅可以擁有靈活的組網方式,而且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能及時更換故障模塊,以提高計算機網絡系統長時間連續工作的能力,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容錯能力。

網絡服務器應采用新技術,如采用雙機熱備份、雙機鏡像和容錯存儲等技術來增強服務器的容錯性、可靠性。

在進行網絡管理軟件容錯設計時,應采用多處理器和特別設計的具有容錯功能的網絡操作系統來實現,提供以檢查點為基本的故障恢復機能。

(二)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冗余設計策略

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冗余性設計是在單一計算機網絡的基礎上再增加一種備用網絡,形成雙網絡結構,以計算機網絡的冗余來實現計算機網絡的容錯。在計算機網絡的雙網絡結構中,各個網絡結點之間通過雙網絡相連。當某個結點需要向其它結點傳送消息時,能夠通過雙網絡中的一個網絡發送過去在正常情況下,雙網絡可同時傳送數據,也可以采用主備用的方式來作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備份。當由于某些原因所造成一個網絡斷開后,另一個計算機網絡能夠迅速替代出錯網絡的工作,這樣保證了數據的可靠傳輸,從而在計算機網絡的物理硬件設施上保證了計算機網絡整體的可靠性。

(三)采用多層網絡結構體系

計算機網絡的多層網絡結構能夠最有效地利用網絡第3層的業務功能,例如網絡業務量的分段、負載分擔、故障恢復、減少因配置不當或故障設備引起的一般網絡問題。另外,計算機網絡的多層網絡結構也能夠對網絡的故障進行很好的隔離并可以支持所有常用的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的多層模式讓計算機網絡的移植變得更為簡單易行,因為它保留了基于路由器和集線器的網絡尋址方案,對以往的計算機網絡有很好的兼容性。計算機網絡的多層網絡結構包含三個層次結構:

接入層:計算機網絡的接入層是最終用戶被許可接入計算機網絡的起點。接入層能夠通過過濾或訪問控制列表提供對用戶流量的進一步控制。在局域網絡環境中,接入層主要側重于通過低成本,高端口密度的設備提供服務功能,接入層的主要功能如下:為最終網絡用戶提供計算機網絡的接入端口;為計算機網絡提供交換的帶寬;提供計算機網絡的第二層服務,如基于接口或Mac地址的Vlan成員資格和數據流過濾。

分布層:計算機網絡的分布層是計算機網絡接入層和核心層之間的分界點。分布層也幫助定義和區分計算機網絡的核心層。該分層提供了邊界定義,并在該處對潛在的費力的數據包操作進行預處理。在局域網環境中,分布層執行最多的功能有:V L A N的聚合;部門級或工作組在計算機網絡中的接入;廣播域網或多點廣播域網在計算機網絡中的聯網方式的確定;

(四)核心層

計算機核心層是計算機網絡的主干部分。核心層的主要功能是盡可能快速地交換數據。計算機網絡的這個分層結構不應該被牽扯到費力的數據包操作或者任何減慢數據交換的處理。在劃分計算機網絡邏輯功能時,應該避免在核心層中使用像訪問控制列表和數據包過濾這類的功能。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層次結構而言,核心層主要負責以下的工作:提供交換區塊之間的連接;提供到其他區塊(如服務器區塊)的訪問;盡可能快地交換數據幀或者數據包。

縱觀未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人們對待網絡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他們希望創造一個“點擊到一切”的世界,盡管這個簡單的想法讓它成為現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認識到計算機網絡美好的發展前景,憑借人類的智慧,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世界將由此得到它前所未有的自由。

參考文獻

[1]葉明鳳,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研究,電腦開發與應用,2001

第9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影響因素;提高措施

在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中,可靠性越來越成為其使用過程人們最關注的核心問題。因此,深入探討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影響因素,采取有針對性措施解決計算機網絡設計、建設過程中的可靠性問題,無疑是保障計算機網絡正常、可靠運行的根本途徑。

1.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現狀分析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是指,計算機網絡以相關要求為依據,在規定時間之內,能夠保持安全、穩定地運行。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設計的準則是,通過總結實踐經驗,使計算機網絡更加系統,更為合理,且邏輯層次更清晰。這是計算機網絡創建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基本原則。余度設計及容錯技術是當前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常用手段,這體現在計算機網絡中電腦間可相互支持,若其中任一臺電腦發生故障,該故障電腦的工作任務可通過其它正常工作的電腦來操作完成,這樣即便沒有后備機,也不會因系統中的某一臺電腦出現故障而致整個系統癱瘓或不能正常工作,也就使得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目前,計算機網絡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均得到廣泛使用,且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整個國家經濟運行、文化教育、軍事研究等幾乎所有領域都離不開可靠計算機網絡的支持。這些支持包括信息的傳輸、處理和存儲,以及銀行資金轉賬、網購安全、股票證券交易、個人密碼信息、災害預測和救濟等等。

在信息的保密要求,就會伴生信息破壞和竊取等活動,這是因為一些不法個人或是組織,為獲得非法利益,利用非法黑客技術,或通過制造網絡病毒等手段,對計算機網絡中的機密數據加以泄露,或是通過刪除或增減信息內容來惡意篡改相關數據。實踐表明,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好了可造福社會,運用不當也可能用來犯罪,且計算機網絡犯罪的高科技化更加讓人難以防范。可見對社會發展提供助力的計算機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其使用中的安全威脅無時無刻不潛伏于系統當中。

2.會對計算機網絡營銷可靠性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由于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為確保其綜合性能關鍵的技術標準之一,所以,不斷優化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是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的重要課題,對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進步與發展意義深遠。而研究的前提,首先必須明確影響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采取怎樣措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計算機網絡設計的可靠性問題,才能通過具有針對性與有效性的措施,來促進計算機網絡設計、建設高效開展。

2.1用戶設備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會產生影響

作為直接面向使用者的用戶終端設備,其可靠性是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基礎,更是計算機網絡可靠與否關鍵之所在。計算機網絡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維護管理,主要是確保計算機網絡用戶終端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此外,更強的用戶終端交互能力,勢必會推動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進一步提升。

2.2傳輸交換設備也會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產生影響

計算機網絡建設和運行過程當中,為提高網絡的可靠性,以及滿足今后發展需求,就必須考慮讓網絡系統具有一定冗余和容錯的能力。雙線是網絡布線時的最佳選擇,這可使計算機網絡線路出現故障時,可以進行及時的切換。計算機網絡集線器是將多個用戶終端集中接入網絡的設備,通過它可將連接網絡的某一設備與計算機網絡中的其它部分分隔開來,從而構成保障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一道重要防線,可見集線器對于提升計算機高網絡可靠性方面能夠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2.3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對于網絡可靠性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對大型的計算機網絡而言,計算機網絡設計的復雜性通常在于不同設備供應商的網絡產品和設備也是不同的,且規模龐大、復雜程度較高。在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可靠性設計時,為保障信息傳輸完整性,有效降低差錯率、信息丟失率和故障發生率,從而實現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目的,就應當采用更加先進的網絡管理技術方法,通過網絡運行參數的實時采集,監視網絡的運行狀態,以及時地發現并排除可能發生的故障。

2.4網絡拓撲結構會對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產生影響

網絡拓撲結構無疑是計算機網絡設計、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其可從根本上對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產生影響,且因為網絡拓撲結構因規模層次差異,以及所處行業領域不同,均會對維護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產生一定影響。在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之初,計算機網絡的有效性及容錯性評價標準,通常是由網絡拓撲結構的直徑與連通度來決定的。目前,伴隨著對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不斷深入的研究,計算機網絡設計和建設中,應合理應用多樣化參數,以保障計算機網絡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容錯性,進而為計算機網絡設計和建設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

3.提高計算機網絡運行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探討

伴隨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想要為使提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計算機網絡,就必須針對影響計算機網絡運行可靠性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計算機網絡運行可靠性。

3.1設計中選擇拓撲結構,并盡量選擇用雙網絡冗余結構

對計算機網絡重要節點,包括服務器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和接入交換機等,均應盡量選擇冗余結構設計。這樣,在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的傳輸時,正常情況下是采用主備用方式進行數據的傳輸,若計算機網絡某一關鍵節點不巧發生了故障,則可采用另外的冗余設備進行傳輸,從而有效避因節點故障而引發大的故障,確保數據及時而準確的傳輸,是提高計算機網絡設備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需注意的是,雖然較節點關鍵設備來說,網絡體系結構作用并不那么明顯,但對其重要線路也進行網絡冗余設計,也是避免單點原因引發故障的有效措施。

3.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層次結構的合理設計

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的體系結構,所以一定要做好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設計工作,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性能和優越性。特別是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當下,計算機結構錯綜復雜,若不合理加以設計,必然會影響整個網絡的穩定。因此,可采用網絡結構層次的結構設計模型,將網絡運行中的各種故障問題都拓展到普通網絡的維護管理中,簡化整個工作流程。

3.3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容錯性設計

對于計算機網絡進行容錯性設計,其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網絡的可靠性。在計算機網絡的所有設備當中,廣域網、路由器和數據鏈路器等一般都會選用互聯的方式,保證某一設備發生故障時其余設備還可以正常的運行。對于網絡運行的管理軟件,通常一般會采用具有多處理器的網絡操作系統,這樣做可以實現對故障的及時、準確排查和維護,從而提高計算機網絡運行可靠性。

4.結語

計算機網絡是目前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更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手段。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提升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建設更加可靠的計算機網絡,有助于推動我國計算機網絡設計、建設水平,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發展階段;動力因子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4-0209-02

1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概念

在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互融合之后出現了一種新技術便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該技術在網絡協議的基礎上將全球范圍內相互獨立的、分散的計算機連接到了一起。在連接的過程中,電纜、載波、通信衛星、雙絞線、光纖和微波等都可以作為連接的介質。同時,該技術既使得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料等實現了共享,又能夠對共享之后的數據資源進行集中管理、有效的處理與維護。

2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界定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是指通過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而發展的時空結構特征,進而發現該技術獲得發展的主要構架以及不同構架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也可以說是,通過總結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不同發展歷程中的影響因素、發展趨勢等得出的該技術的結構狀態軌跡的范式。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作為一種實踐工具,可以用來說明該技術獲得快速發展的原因,不僅從根本上為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發展提供了一種社會體制,更為今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其他領域的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參考。

3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階段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如圖1所示。

3.1 技術準備階段 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通過通信線路將地面防空系統的遠程雷達與測控儀器連接在同一臺電腦上,由此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雛形誕生。此后,美國的航空公司通過一臺主控制電腦來指揮其分布在全國的兩千多臺電腦,這就是以計算機系統為中心的聯機系統。1969年,分組交換理論被美國國防部應用到軍事領域,建立了阿帕網,標志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真正建立。

3.2 標準化形成與競爭加劇階段 實現技術標準化,是每一項技術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人們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標準化需要越來越強烈。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該技術在科學、軍事和經濟等領域的廣闊前景,各個國家加大投資力度和研發力量,大力開展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研究。在這些客觀因素的促進下,產生TCP/IP傳輸協議,標志著計算機網絡技術進入了標準化時代。

3.3 改變世界的萬維網階段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入標準化階段之后,為技術建制奠定了關鍵基礎,由此進入了萬維網時代,與此同時,IP技術成為萬維網技術的關鍵。IP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初級階段和發展階段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初級階段,互聯網主要用來擴大網絡、增加用戶、處理電子郵件和瀏覽網頁等,然而用于商業的盈利模式還不明確,導致互聯網投機行為過度泛濫,引起了20世紀末期的網絡經濟泡沫。在發展階段,社交網絡出現了,使得大量的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教育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3.4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與展望 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成為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發生轉折的關鍵點。各個國家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意識到了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各個國家將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大力推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提高網絡的覆蓋情況。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出現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如物聯網戰略、互聯網金融等。

4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動力因子

4.1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根本動力:個人需求 人

的本質是每一個人個體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通過人類的實踐創造出來的,是人類社會為了生存需要,對自身肢體器官的一種延伸。因此,從根本上來說,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需求所致。

4.2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社會需求 計

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反映了人類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也是在人類社會中產生的,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社會需求。首先,國家政治需要和經濟發展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持久的動力支持;其次,國家的軍事需求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最后,企業的逐利性特點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支持。

4.3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與其他科學技術有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我們需從科學技術基礎出發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模式進行探討研究。一方面,理論基礎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相關群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

5 研究結論

自從計算機網絡技術誕生以來,該技術就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等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基于此,我們界定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模式,闡述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探討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動力因素。

參考文獻:

[1]Ioannis Votsis. Is structure not enough[J]. Chicago: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3(5):33-39.

[2]Michael Heim.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79-120.

[3]閻光偉著.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07:25-78.

[4]吳功宜.計算機網絡與互聯網技術研究、應用和產業發展[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09:89-140.

第11篇

1構建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

該企業為了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自2010年以來,就注重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的完善,在不斷促進硬件環境改善的同時,還注重良好網絡運行環境的構建,并對計算機系統內各種重要的設備實施了重點化的管理。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不僅及時對網絡系統進行維護和檢查,還建立了企業網絡安全管理小組,由企業領導任小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并使其從高校定點培養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人員、切實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并逐漸成為企業的專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員,從而在企業領導的帶領下,切實做好企業網絡的維護工作,對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計算機網絡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2致力于計算機網絡防火墻技術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確保企業計算網絡的安全,該企業始終致力于計算機網絡防火墻的構筑,切實加強防火墻技術的應用,為保證計算機中的軟硬件不被侵襲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在預防信息被盜的同時隔離不同網絡的信息,并及時過濾各種網絡信息,為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高效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致力于計算機數據加密技術處理工作的開展

為了進一步強化計算機網絡安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該企業始終注重數據加密技術處理工作的開展,及時處理企業運行中的各種重要信息,從而預防信息被泄露。而且即便是泄露,別人也不懂其真正的含義,這為企業機密的保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4致力于網絡安全意識的提高

網絡的安全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技術機網絡技術的安全性,只有網絡安全意識提高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安全性才會有保障。網絡安全意識若過低,就會使計算機網絡不能正常運作,會頻發計算機死機的情況。所以,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是勢在必行的,需要加強對網絡安全意識的重視程度,及時關注電腦的使用安全,定期用相應的殺毒軟件對電腦進行全方位的殺毒檢查。

5致力于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的完善

要想完全解決計算機網絡安全,就必須致力于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的完善。需要在網站中設立訪問的認證板塊,這樣就可以有效監督相關的訪問用戶。并且需要設置訪問的時間段,這樣不僅可以進行網絡安全監管,也有利于縮短用戶的上網時間。同時需要設置登陸的攔截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地阻止相關用戶的不法登陸。定時對操作軟件進行檢測,計算機網絡系統在設計完善之后,才能確保企業有固定的信息來源,信息得以穩定保存,這都會有助于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6委托專業的網絡公司從事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

當前,隨著現代網絡事業的不斷發展,市場上已經出現很多專業從事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的企業,所以現代企業可以將自身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業務進行部分的分包和外包,能有效地促進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成效的提升。

7結語

第12篇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安全措施 系統安全 創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計算機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量不斷加大,人們對于計算機網絡的需求也不斷的增加。隨著計算機被使用的頻率增加,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也成了一大問題。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主要歸結為計算機本身的系統裝置不夠齊全,而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原因還在于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時的一些常識問題,有時候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會經常瀏覽一些有病毒的網站等內容,最終導致計算機防護系統遭到病毒的破壞,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產生和蔓延。

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現狀

(1)計算機系統本身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問世以來,突破了很多的障礙,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本身也遭受著更大的挑戰。計算機網絡本身存在著安全隱患,使得網絡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程序遭受外界病毒的侵害。計算機網絡在使用過程中對于網絡環境的管理不當,使得很多的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系統處于崩潰狀態,這些都是目前計算機網絡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2)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否,還主要與計算機網絡用戶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有關,有很多的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沒有及時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進行檢查,對于一些重要信息沒有進行加密管理,造成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出現時,用戶的一些重要信息就會遭到泄密,不利于計算機用戶信息的保護工作。因此,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用戶要時刻注意網絡信息的安全,時刻注意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研究和學習。

目前很多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人們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網絡信息被泄露,同時很多重要的開發技術被人通過網絡進行迫害和攻擊,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同時也是現如今信息時代所帶給人們的思考。

2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用戶使用上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主要原因離不開計算機網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很多計算機網絡使用者在網絡中透漏過多的個人信息,以至于個人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脅,比如現今很多用戶會時刻收到一些短信或電話的騷擾,主要原因就在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得網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無意識的透漏個人信息。

(2)計算機系統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性

所謂安全隱患是很多行業中都存在的問題,但是對于計算機網絡而言更是如此。計算機進入我國的時間比較短,要想完全在技術上攻克難關,是不可能的,很多計算機技術我們是不斷的引進別國先進的技術手段,因此難免會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技術上難題是很難進行攻克,這就需要計算機網絡研究人員要根據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會降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隱患。

(3)計算機安全問題不可預知性

計算機本身就存在著很強的不可預知性,對于后一秒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預知和攔截。只有通過對信息內容進行推理,并給予及時的補救,就給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者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要通過往常發生過的問題進行不斷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所突破性的研究是很難進行的。計算機網絡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問題都是顯而易見的,計算機需要跟著時代的發展進行不斷完善,這樣才能不斷的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4)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存在漏洞

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經過長期管理過程遺留下的問題累積而成。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是需要有效的管理內容進行管理,加上本身獨有的管理形式很容易在管理上存在疏忽和漏洞,如果不是管理系統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疏忽就不會造成安全問題的時有發生。要盡可能的避免安全問題的出現,就需要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進行修復和保護,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是為安全做保駕的,其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計算機網絡管理中內容和形式中存在的問題較多所引發。

(5)計算機網絡安全缺乏有效的管理

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有效性,是關于對安全問題時時進行防護和阻礙的信息。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來講要進行時時的維護,在計算機網絡內部系統中要通過管理人員進行管理,一旦發現有問題的軟件信息要進行必要的攔截,盡可能不讓有害系統進入到計算機網絡中來。計算機網絡問題的出現,是由于計算機網絡管理人員對于計算機安全問題的疏忽,同時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員沒有用心負責,很多時候都是疏于管理,最終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遭到破壞,如何降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就需要計算機網絡管理人員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3計算機網絡安全措施的思考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發展是受到整個社會所關注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于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是時展的需要,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是跟隨時代的步伐,同時也是對信息技術的新的詮釋。

(1)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

只有不斷的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才能有效的增強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實施。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管理系統,加上良好的管理人員。在不斷加強安全管理,才能在計算機網絡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很多時候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2)網絡用戶正確認識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用戶對于計算機需要有一個正確的使用認識,盡可能的在使用過程中降低計算機信息的泄露。計算機網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情況,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應該及時的進行更新和維護,用戶在對于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提前準備,以防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信息的泄露,導致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難度的加大。因此,計算機網絡用戶在對于計算機的使用上要有正確的認識,加上一個良好的管理能力。

(3)做到及時有效的監督

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上要進行及時的監督,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進行及時有效的總結和維護,這樣會大大降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產生,能夠及時有效的做到信息安全的維護工作。實施監督是為了維護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同時也為了降低安全問題在計算機網絡中出現和蔓延。時時監督是新時期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關鍵,能夠有效的控制信息源的發展,在對于信息安全問題上有著很強的保護作用,能夠使用戶更好的利用網絡信息,增強網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4)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解決

新時期計算機信息量的增加,會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造成很大的負擔,因此,發現問題時應該做到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和清理,不能把問題進行累積,那樣會造成計算機網絡的超負荷,就會造成一定的信息安全問題的出現。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上一旦出現就及時的做到清除。

(5)培養大量計算機網絡管理人才

新世紀新時期下我們所缺少的人才就是科學技術人才,因此計算機技術人才也是目前所欠缺的,對于人才的大力培養會降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存在的可能性。作為新時期計算機網絡信息而言,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進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多的降低安全問題。人才是保證安全問題的一大因素,我們應該加大對于人才的培養,就會增加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就不會擔心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無時無刻的存在或者出現。

(6)加大對于信息安全的保護

信息安全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很好的做到,只有不斷的培養人們對于信息安全保護的意識,才能夠不斷的加強信息的保護。因此,信息安全已經成為時展的必須,同時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要更好的服務于信息安全。

4結語

新時期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同時也備受關注。計算機網絡管理存在著很大的安全問題,只有經過不斷的發展才能盡量的降低安全風險問題。未來社會發展更加離不開計算機網絡的輔助,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關乎到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將來的發展中會更加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針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研究和發展。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一旦得到更好的發展和解決,那么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加快速。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探究和發展是時代的需求,同時也是跨越時代的步伐進行發展和創新,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的創新思考會變得更加符合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剛.企業信息化安全之病毒防范策略[J].才智,2011,04.

[2] 惠延濤.基于IPv6的延邊大學校園網安全防范技術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

[3] 萬新寧.基于WEB技術的防雷業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

[4] 王宣祥,王東霞.電子商務時代網絡財務的變革問題及對策[J].江蘇商論,2011,05.

[5] 高宏.王西芳.現代圖書館網絡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1,01.

[6] 羅濤.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4.

[7] 熊永亮.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與防護的思考[J].硅谷,2011,09.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