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8 06:13: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語文課件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大家都會有過撰寫電教論文的經歷,從以前的寫一些用各種道具來促進課堂教學的手段與方法,演進到今天的如何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來促進教學,可謂是范圍大大拓展,范疇重點也有了顯著差異,從利用生活中的身邊的事物或是實物來形象展示教學結構和論題,到利用音像,動畫來直觀表現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教學方法的躍進,隨之而來的電教論文也相應有了變化。下面就談談小學電教論文怎么寫,又該何去何從。
電教論文的寫作思路無非是如下幾個方面:一、從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技巧角度來撰寫電教論文。
這個方面主要指PPT制作技巧,flash制作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制作課件的軟件制作課件的各種小技巧和方法。這類論文可以說成是技術類文章,完全站在制作者的角度來闡述各種觀點的。給小學教師以啟發,有一定的教程功能。但對制作者的技術要求也會相應比較高了。
二、從課件與課堂的配合技巧角度來撰寫電教論文。
這主要是說如何讓課件更有效的配合課堂教學,并起到根本提高學生學習效能的功效。這就不光要求制作課件者有著良好的制作技術,同時還要有一些設計頭腦,從課件中體現出以課件為工具的理念,是課件促進課堂教學,并非為了展示課件中的絢麗畫面或是豐富的課外知識。一切工具還是為了更好的配合課堂,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而服務的。所以設計出簡單但卻很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的課件才是真正優秀的課件。這類論文所要闡述的就是如何讓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效果與課堂教學設計無縫對接。
三、從廣義的“多媒體”角度來撰寫如何應用各種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這里的“多媒體”就屬于廣義范疇的多媒體了,不僅包含著電腦、掃描儀、投影儀等一系列的現代化教學設施,還涉及到一些課堂教學中能用得上的所有教學道具。如何選擇合適的媒體來傳達教學信息,展示動態的畫面或是闡述某些數學原理等。
綜上所述,電教論文寫作的方法各異,但主要范疇無非是以上三個方面。但現實中很少有老師有熱情去用心寫作電教論文,不論是小學語文老師,還是小學數學老師,也許他們都會制作小學語文課件,也懂得各類小學數學課件下載、使用和修改的流程,但他們都熱衷于寫作學科論文,對電教論文總是會很“感冒”,這種現象的發生,我想是與電教論文的地位分不開的,更多的教育部門都把學科論文作為晉級或是評選骨干教師等活動的衡量指標,電教論文卻不算數。這就直接給廣大小學教師留下了“電教論文”沒有用的印象,沒有實際功效的刺激,想調動老師的熱情我想還是很困難的。這就解釋了小學電教論文怎么寫,又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然而,目前的語文課堂還難以走出“老師賣力地教,學生被動的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沒有充分獨立思考、學習的機會,造成學生興趣索然,學習積極性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才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才能充分開發每一個體的內在學習潛能,培養出適應時展需要的學生。
而通過培養有效的學習策略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豐富學生自主學習成果展示的途徑。下面我主要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策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策略
學習策略訓練不僅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而且有利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策略訓練時,要根據學習對象、學習內容、學習環境等靈活選擇合適的策略,以增強訓練效果。
1.指導“先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實施都要求學生“先學”,這個過程要占用學生一定的課外學習時間,而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每天都要完成五六門學科的學習任務,加上長期形成的依賴教師和懶惰心理,部分學生就沒有及時完成“先學”,這必然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如:不能展開充分的討論、交流,無法提出問題等,又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方式。因此,保證學生課前“先學”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前提。那么,如何保證學生順利進行課前獨立自主學習呢?
要切實加強學生自學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高效完成預習,縮短“先學”的時間。我根據語文的特點對預習方法做了以下指導:
一是明確目標。明確學習目標,可以引領學生主動積累、思考,使學生的意力高度集中。二是明確要求。一般為解決生字難詞,初步理解課文,了解語文知識,發現并解決疑難問題。三是明確步驟。一般分三步:讀——朗讀、默讀、釋讀、利用工具書自覺掃除閱讀障礙;劃——劃生字難詞,劃結構層次;思——思考課后題,試做課后題;注——對文章的內容、寫法,在課文上踩點評注。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打個問號,到了課堂上通過討論、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來解決。
2.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工具書是廣泛匯集某方面知識的有關資料,提供信息及信息線索的一類圖書。它的功用是解釋疑難、指明閱讀范圍、提供參考資料。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常見工具書的功用,如字典、詞典、手冊、年鑒、百科全書、書目及索引等。
3.指導學生利用現代化學習工具。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育的制高點,誰搶占了這個山頭,誰就在新世紀中處于有利地位。21世紀是一個信息社會,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技術成為社會進步的基礎,它把教育的資源帶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把教育和學習的機會送到每個人面前,它要求人們不斷更新知識,提升學會學習的能力。我與電教老師一起,指導學生如何上網,如何搜索網上信息,如何下載、收集、保存和處理信息。學生初步掌握網上操作技能,認識到網絡資源的利用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網站提供了語文課件、語文題庫、語文競賽資料、課文圖片、賞析、論文等服務,可供參考,如中華語文網、我愛語文、語文報刊網等。這些網絡資源猶如大江大河,學生可以盡情游弋。
4.建立學習互助組。為了促進學生進步,我嘗試著把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互助組”,一般以4—5人/組為宜。這種學習互助組除了討論學習中的問題、開展互幫互學、加強信息交流外,還在小組間開展一些有益的競賽活動。并設立精神獎和進步分,對有進步的學習互助組按組內成員進步的幅度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互幫互學的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用合作的關系代替競爭的關系,一個人的成功也就成了全組的成功,增強了主體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的自主性。在這種交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中,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認知、分析水平,還可以增強從屬感、接納感和責任感;成績差的學生能夠得到來自教師以外的更多幫助。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習成績的共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共同提高。
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策略
在學習成果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啟發、互相分享“勞動成果”,展示者和傾聽者都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自我展示的能力,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聽寫展示。這個方法適用于檢查學生對生字詞、詩詞、文言文中的重點詞句解釋、現代文中的精彩段落的掌握情況。
2.朗讀展示。語文課不能缺少朗讀,在檢查學生的語文能力時更可把朗讀情況納入到小組和個人的競爭展示中。對于現代作品中的名篇、經典段落、詩歌、文言文等,應在指導朗讀、學生練讀后讓各小組代表進行朗讀展示,并且要根據課型和練讀要求提出展示時的要求,如對詩歌提出有感情地朗讀,對文言文提出準確、熟練地朗讀,對重點篇目提出背誦要求。
3.口答展示。在語文課中,理解課文是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理解課文,學案中的題型通常是問答題,且存在子問題,答案的文字量偏多,難易程度不同,有的可以借助原文作答,而大多數問題則需要學生整理概括答案,所以這一類閱讀理解題用口答就可以。
4.設計板書。就是學生自己學習、鉆研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結構,設計出能反映課文內容的板書,并在班上講解設計的理由。最后,其他同學對其設計進行評議、修改。
5.表演評議。學生把課文編排成電影或電視劇,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自薦導演、演員,然后由學生評委評議。
6.換位敘述。就是變換敘述人,重新組織課文內容。在學習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時,我們可以采用換位敘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