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3 08:59: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活動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日前重慶市北碚區舉辦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園行” 現場活動,來自全市各區縣教育系統的近200名領導和教師參觀了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活動。
“你看,笑得真好,我也被感染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紛紛聚攏在重慶市北碚區澄江小學和兼善中學的笑臉墻下,尋找最美笑臉;“我的心愿是想要父母多陪陪我”——在心愿墻上,師生寫下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冉冉緩緩地走上場,顯得怯懦自卑,低著頭。走到臺中央,停下,定定地望著另一側的同學,猶豫著,終于向他們走去。她想插話,卻沒人理會……”——這是北碚區兼善中學高一八班的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心理劇的場景……
北碚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能夠受到好評,主要是通過創新“四大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心理素質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一、開展區域內教師培訓,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能力
名師工作室建設。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由研究員級教師做主持人,在全區各學校選擇有研究能力的心理健康教師為學員,主要開展學習交流、引領示范、學術研究和師資培養等工作。經過幾年的運行,建立了一套名師與中青年教師合作互動機制,培養了一個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團隊,取得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實現了學校名師資源共享最大化,更好地發揮了名師的示范、帶動作用和名師效應,為有效指導全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校地合作平臺建設。北碚區與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合作,一方面,建立“C-R”心理健康教師培訓體系抓普及,即聚集西南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以我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為載體,對全區教師進行通識性培訓。另一方面,舉辦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抓提高。近三年來,北碚區每年選派100名中小學教師到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進行心理教育專業培訓,目前,已培訓了300余名教師。同時,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師從業資格認證工作,我區已有32名教師獲得國家二、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有300余名教師獲得心理健康C級證書,做到持證上崗。通過培訓與資格認證工作的開展,既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又提升了教師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工作的能力。
二、重點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協調發展
抓實“六有”基礎工程。近幾年,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投入近200萬元,在全區進行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六有”基礎建設,即有心理健康教師、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有心理咨詢熱線或信箱、有談心(咨詢、輔導)室、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學生心理檔案。
所有中小學校建立了談心(咨詢、輔導)室,實現了全覆蓋。嚴格按照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制定的心理咨詢室建設標準,對各校的心理咨詢室進行標準化配置,統一配備了靜音計時器、游戲沙盤、音樂放松椅、綠色植物、抱枕和心理圖書等。我區成為全市第一個在中小學建標準化心理咨詢室的區縣,為心理咨詢活動提供了專業化的硬件和技術支撐。
掌握“九會”技能。繼“六有”之后,北碚區又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師要逐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能——“九會”。即:會策劃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建立和使用學生心理檔案;會組織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會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會指導教師和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會寫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和個案;會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會編寫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開展“六個一”活動。即全區每年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每年由區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在區內其他學校上一堂研究課或示范課;每年全區所有心理健康教師均要完成一個調研報告、教學設計、個體咨詢報告或論文;獲取一個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或心理健康等級證書;讀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書籍,已讀《心理教育活動論》《情商決定命運》《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等;研究一項課題,每個學校有一項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任務。
北碚區現已舉辦了四屆以“尊重生命,追求陽光”等為主題的“北碚區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在全區所有中小學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觀摩研討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心理輔導課、現場心理咨詢、心理繪畫、校園心理劇、心理繪畫、心理電影、心理拓展訓練和心理手抄報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將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三、創新科研引領,促進內涵發展
課題帶動。以課題研究來帶動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策略,形成了國家級、市級、區級、校級四級課題網絡。相繼開展了“北碚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研究”等十余項課題研究。特別是對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單親家庭和困難家庭學生等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突出成效,其中“北碚區留守兒童自主情感能力實證研究”課題成果得到了教育部總課題組的高度贊譽。我區有20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分別獲全國和市一、二、三獎,有20多節優質心理輔導課獲全國和市一、二、三等獎。有3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大眾心理學》《中小學教師培訓》和《素質教育大參考》等多種刊物上發表。在全國第三、四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兩次獲全國先進集體獎,中山路小學、梨園小學等獲全國先進學校獎,中山路小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表彰會作了心理健康教育專題交流,受到有關專家和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
方式變革。北碚區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單一的從心理看心理,到從整體的人看心理;由消極心理走向積極心理;由一門課程走向一個領域;由模仿走向特色探索。如:北碚區澄江小學自主編排的“口琴、板凳龍、剪紙、跳繩”等藝術活動,梨園小學的“少年交警?!币庵九囵B活動,實驗小學“學書礪志”的書法教育,柳蔭小學的“留守兒童6+1”教育模式,兼善中學的“兼善文化心理”,江北中學的“生命教育”等,將學校的文化滲透在特色心理
健康教育活動中。
方式的變革呈現出如下特點:從心理預防到心理輔導;從成人思維到了解學生需求;從德育要求到情緒自我管理;從教師引領到同伴互助;從成人說教到角色體驗;從心理交談到網絡對話;從心理教育到心靈影響;從課堂講授到心理教育活動;從德育到心育,再從心育到德育,等等。
四、創新教研指導與評價督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教研指導。宏觀指導,多維促研,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成立了北碚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成員包括高校的心理學專家和教授、區教師進修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和部分骨干教師,具體負責全區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劃、協調和業務指導工作。中心和專委會的成立為全區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了高層次的智力和實踐指導,使北碚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規入格、規范有序。從學校、教師、進修學院和教委四個層面抓落實,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實施、有考核。
評估督導。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年終績效考核之中,堅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和效果的專項督導檢查,對課程設置、活動開展及心理健康情況等進行督查。這一制度的建立,確保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