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3 03:03: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師教育格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2、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
3、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注腳。
4、家庭的智力氣氛對于兒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的一般發展、記憶,在很大程度上取快于:家庭的智力興趣如何,成年人讀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們給兒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響。
5、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6、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在成長!
7、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8、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9、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10、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11、如果這孩子的興趣和熱情一開始就得到順利發展的話,大多數孩子將會成為英才或天才,這就是早期教育。
12、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圣地。
13、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14、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15、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16、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17、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讓他們在一頁頁翻飛的書頁間起飛,在湛藍如洗的天空下,無憂無慮地飄飛。
18、將快樂傳遞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精彩。
19、教育的過程有艱辛,也有快樂,我卻樂得其所。
20、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師如何釋放對孩子的愛。
21、教育加贊賞等于教育的平方。
22、面對孩子,有愛才會有責任感,有責任感才會始終付出愛的行動。
23、讓我走進童心世界,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2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愛,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彈撥和諧動人的樂章。
25、我相信,講臺就是鍛煉我、錘打我的地方,我將永遠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26、我要把微笑綻開給孩子,鼓勵傳達給孩子,關愛贈送給孩子,讓每個孩子都盡享教育的真愛。
27、我愿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孩子們,讓他們在人生起跑線上跑好第一步。
28、我愿做鼓蕩著愛與溫暖的春風,使孩子只需輕輕一躍便騰空而起,在成長的天空里翅高飛。
29、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
30、用我的真誠、執著與愛心,點擊學生智慧的鍵盤,啟迪學生美好的心靈。
[摘要]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公德的重要內容,但是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受到當今市場經濟的嚴重沖擊,爾虞我詐、弄虛作假、假冒偽劣等不良風氣嚴重地影響著小學生誠信習慣的養成。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以誠信品質的培育為突破口,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本文就如提高學生思想教育作如下的探討
[關鍵詞] 教育 誠信 學生
一、利用思想品德課,培育學生誠信理念
思想品德課主要針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進行教育的,書中有大量的誠信教育的材料,以這些材料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如《做一個誠實的人》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老實人吃虧”“說真話倒霉”等消極觀念,課堂上就要允許學生暴露真實的思想。先讓學生說出陰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產生危害);再讓學生例舉光明的一面(老實人吃虧是暫時的,社會上誠實的人是主流)。在這種真實的心靈撞擊中樹立正確的觀念,激起學生對弄虛作假的憎惡。如《說謊話害處大》一課,安排學生演小品“我錯了”,突出“主人公做錯事后,在同學幫助下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的主題。還把各學科教學與誠信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教育學生從小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二、發揮榜樣力量,激勵學生誠信行為
一是名人軼事引領。利用學科中名人故事,讓學生去領悟、感受偉人的誠信事跡,體會他們的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如列寧小時候打碎花瓶而主動承認錯誤的事,列寧小時候就是一個非常誠實的孩子,是學生學習的好榜樣。《比金錢更重要》里的主人公因為不小心撞碎了紅色小汽車的反光鏡,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電話號碼與地址,要求賠償,從而讓學生明白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語文教材中誠信教育的內容還有不少,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誠信教育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同時可以結合課外閱讀來進行補充,如收集積累誠信相關的名言、俗語等。
二是教師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去窮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育學家洛克曾說:“對兒童進行教育,最容易而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應該做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用榜樣人物的先進思想、高尚情操、優秀品質、模范行為教育學生,使養成教育形象化、具體化,通過榜樣的示范作用,給學生一個更感性、更直觀的認識”。“教師要把學生塑造成為什么人,自己也應當成為這樣的人。”因此教師要加強個人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面前不能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必須做到說話算數,堅持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要用愛心和真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制度建設及對家長、學生的承諾等方式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把誠信落實到生活和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三是同學示范。通過完善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先進集體等各種形式的表彰獎勵制度,利用“身邊的榜樣”、“班級風采”展示活動,以及升旗儀式、報欄廣播等形式,大力表彰先進集體、優秀個人,促成工作有競爭,學習有榜樣的良好風尚地形成。通過對身邊榜樣地學習,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在班級中通過監督員地檢查督促,使同學們自我完善,并定期評選出“誠信”小標兵,成為同學們的榜樣。
三、開展實踐活動,磨練學生誠信意志
品德的形成需要道德主體通過長期的實踐體驗,將道德知識、道德原則內化為自我的一種內在需要、內在信念而逐步形成為自我的道德情感,落實到道德行動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了誠信的基本內容,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了學生的誠信意識,并組織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誠信教育活動。如:結合六一兒童節、少先隊建隊日、公民道德宣傳日等重要節日舉行了以誠信為主題的主題班會,組織指導學生觀看誠信教育內容有關的相聲、小品等電視、電影,在文體活動中穿插了誠信教育的節目(講故事、說相聲、演小品等),開展了“夸夸我誠實”,評選“最講誠信的少先隊員”活動,舉行了誠信教育啟動式暨“我與誠信手拉手誠實守信伴我行”簽字儀式,向全體少先隊員發出“呼喚誠信,共筑誠信,我與誠信手拉手”的倡儀書。收集格言悟誠信的行動,要求教師每人收集一條誠信格言交流學習,然后,組織學生學習誠信格言,最后再讓學生搜集名人的誠信格言,再形成每人一句個人誠信格言,每班一句班級誠信格言,營造了濃濃的誠信氛圍,在同學們的心中播下了誠信的種子。
誠信是人們心靈中無時不在的警察,它約束和規范著人們的一切思想行為,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我們只有集思廣益,用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堅持打“持久戰”的決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誠信品質。
一、提高對道德反思的認識,讓學生愿意道德反思
堅持主動尋找并克服自己的不足,是一件需要勇氣和意志的事情。要先讓學生明白人為什么需要道德反思,道德反思究竟有哪些好處。我們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哲學和社會學知識,結合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鮮活事例,通過講座、讀書、班會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和思考,讓學生認識并感受到道德反思的積極意義,認識到道德反思是一件追求高尚和完美、充滿智慧和快樂的事,讓學生在心理上設立一道“警戒線”,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保持警覺,一旦出現需要道德反思的情境,就自然進入狀態并采取正確行動。
二、合理確定道德反思內容,讓學生在道德反思中受益
通常情況下,只有在學生犯錯誤的情況下,班主任才讓學生作自我反思,且反思內容簡單,缺乏系統和科學,導致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有時重復性地犯錯誤。
我們認為,有必要確定合理的內容,讓學生做日常性道德反思。內容圍繞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要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有利于實現育人目標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服務于學生當前的發展任務和今后的人生成長需要。在確定道德反思內容時,要遵循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共同討論的原則。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就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和維護,道德反思教育的效果也會比較顯著。
我們認為,學生的日常道德反思內容,應涉及到方方面面,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心態是否積極樂觀;是否文明守紀、尊老愛幼;是否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是否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是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通過這些反思,從而讓學生養成文明的、受用終身的行為規范。
三、創設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樂于道德反思
努力使班級的每項活動都充滿教育意義,成為學生道德反思的激發點和生長點。老師、學生以及家長共同創設民主和諧、尊重信任的成長環境,讓每個學生有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的動機。
建設有助于道德反思的班級文化環境。在班級里,班主任要重視班級文化環境建設。如我班堅持讓學生寫道德格言。具體做法是:每天寫一條道德格言,在班里,抄錄道德格言是學生們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而且全班同學輪流做,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天早晨,由值日班長在教室黑板的一角,摘錄一則道德格言并寫明格言的出處,由哪個學生摘錄的。值日班長選擇道德格言時,要先檢查自己的言行,哪些地方有缺點或弱點需要改正或彌補,那么道德格言就要切中要害。這樣的認真找尋和選擇過程,是對學生們言行的清晰梳理。還可用讀報欄展示成功人士的成長故事和創業事跡,開展讀書活動等。讓學生生活在富有激勵性、提示性、警示性的環境中,不斷反思、完善和提高。
建設和諧民主的班級人際環境。師與師、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形成一種自我道德反思、嚴己寬人的氛圍。班主任首先要勤于道德反思,還要勇于向學生征求意見,并認真加以改正。其次要創設良好的人際關系,班主任要尊重并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認識自我、成長向上的機會,愛護學生自我完善的積極性。
創設有助于學生道德反思的家庭環境。
對于班主任,要經常走訪學生家長,和家長取得聯系,并保持友好往來。在家庭里,家長要嚴于律己、勤于自責,給孩子作出表率;創設和孩子之間平等、寬松的親子關系;配合班級監督并指導孩子進行道德反思。
教授道德反思方法和技能,讓學生善于道德反思
為避免道德反思的低效,就要重視教給學生有效的道德反思方法和技能。我們總結了幾種常見的道德反思方法。
自我反思法。即宋學家朱熹教育弟子的方法,“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養成每天定時反省的習慣。學生要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靜靜反思一天的得失,用思想的鏡子照自己,保持心靈的潔凈和事務的清晰。
讀書反思法。書中人物的經歷以及富有啟發性的道德格言警句,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道德反思。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做到善于用書中的有關內容審視自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作反思法。建立道德反思伙伴關系,時時監督彼此的得失,督促及時進行有效道德反思,就某一存在的差距和問題開展合作反思,共同分析、探討得失優劣,得出正確結論,改進日后的言行。
以人為鑒反思法。通過分析他人的表現、態度和反應,來判斷自己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為、反思得失優劣。教育學生善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善于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內在頓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
關鍵詞:中小學;習作教學;人文思想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密切統一在一起的。沒有人就不可能有語言這一工具,舍棄了人文,就不可能掌握好語言這一交流工具。漢語言中所積淀的文化歷史特質和所包含的文化心理特征,使語文學科充滿了人文色彩魅力。所以,人文性是語文教學必須遵從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語文習作教學的靈魂。但是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領域的功利性也開始漸漸彰顯出來,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過于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是當前語文習作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帶有人文色彩的教育呢?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帶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應該是把受教育對象的個體需求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是把教育者的功利需求放在首位。中小學教育就是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關注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長需要什么。
二、人文教育的特征
帶有人文色彩的中小學教育關注受教育對象的個體需求,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所以教育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就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與教育方法。不要用重點初中、高分數、成績好這類單一教育價值追求來評價所有的學生,重視功利的共性教育目標,忽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必然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帶有人文色彩的中小學教育注重受教育對象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是潛藏在孩子們體內的巨大能量,這種能量是社會發展與進步所需要的東西。把潛藏在學生內部的創新能量激發出來,就需要在習作課堂上開展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為孩子們提供機會,讓孩子們的創新天性得以釋放,得以發揮。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地將人文思想滲透到中小學習作教學中呢?
三、中小學習作教學中人文思想滲透的策略
1.利用課前零散時間將人文思想與習作教學相融合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準備時間是語文課堂的延伸,這一時間如果利用好了,就能夠成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如果利用課前時間來進行德育,不僅可以成功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在中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課前階段,我通過安排學生進行格言抄寫、課前5分鐘講話等,成功利用了課前的零散時間,不僅成功實現了人文思想滲透的目標,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作積累的習慣。在具體的操作中,我進行了學習小組的劃分,每一個小組負責一天。小組內部成員通過積極合作來完成每天的格言抄寫與課前講話任務,有負責搜集格言的,有負責抄寫的,有負責對格言的寓意進行講解的。在每天的語文課堂之前,學生井然有序,按照老師的安排來展開活動。同時,每一周我們還會評選優秀小組,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了活動的質量。對于學生抄寫的格言與講話內容,我都利用數碼相機錄下來,每周整理一次。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對本周的課前活動內容進行總結與反思。以“對你最有激勵作用的一條格言是什么?”“哪個同學的講話對你影響最深?”等問題作為引導,要求學生寫周記,將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進行整理與總結。對于那些寫得深刻、有思想的周記,我也會利用手機或者是數碼相機拍攝下來,存入電腦,作為重要的德育資源進行保存。經過一年的課前人文思想教育活動的開展,學生現在已經養成了良好的格言整理與解讀習慣,無論是語言表達水平還是作文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的同時,也成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與技能的提升。
2.通過閱讀來滲透人文思想
閱讀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也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去感悟作品的文學性與思想性,提高寫作能力。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必須由教師加以引導,為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這是中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在向學生推薦讀物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關注所推薦作品的思想性與人文性。同時,閱讀不僅僅是一個讀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談閱讀感想,讓學生寫讀后感、寫讀書筆記等多種形式,將閱讀與寫作聯系起來,在學生表達思想的階段,教師可以密切注意學生的關注點是什么,通過積極引領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增強自我人文思想提升的意識。這種引領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又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在習作課上進行人文滲透
相較于課文教學內容,作文教學可以更加開放,更加具有創造性與創新性。因而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個人思想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可以成功地將人文思想滲入語文課堂,讓中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人文思想的光輝。比如,教師可以在作文課上以“如何面對挫折”為主題,通過讓學生撰寫文章,師生共同對作文進行點評,對作文的主題思想進行深化,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領,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提升學生勇敢面對挫折、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可以以“祖國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為主題,增強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知,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等。對于每一個人文主題的深化都可以從多角度與多方面來展開,在教學中教師沒必要將學生的思維空間限制得太過狹窄,可以讓學生站在多個視角來思考問題,既能提升學生作文的思想性,也能成功地將人文思想貫徹其中。
綜上所述,將人文思想滲入中小學習作教學之中,需要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創造各種條件,將人文思想滲入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課前時間、習作課、閱讀課等多種形式,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大大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從而起到人文思想貫徹與寫作教學目標實現的雙重收獲。因此,將人文思想滲入中小學習作教學之中,既是一種教學意識與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技巧與教學藝術。教學意識與教學理念,是指引教學技巧與教學藝術的思想前提,而教學技巧與教學藝術則為教學意識與教學理念的貫徹與落實提供了具體的方式方法,兩者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相信只要每一個中小學語文教師都堅持這一理念,就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成功把握這一教學藝術,為學生語文素養與人文能力的提升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洋君.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四種方法:以語文學科教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2]張麗偉.在語文本色回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4(07).
[3]顧春燕.激發學生情感,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J].新課程:中小學版,2010(01).
[4]張南希.中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5]劉韻.中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6]陳敏.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系統研究[D].西南大學,2011.
一、激起正能量,全校師生互相欣賞
1、從校領導做起,尋找身邊正能量的教師。
(1)在課堂上提升。課堂教學中,教英語的喬娜老師,她的課堂以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在活動中學習,通過情境的創設,各個活動的組織,孩子們在老師的調動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果很好。教數學的史忠秋教師,課堂教學嚴謹扎實,每一節課后五分鐘都組織學生進行當堂檢測,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便有了及時的反饋。還有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有自己的特色,領導班子在隨堂看課過程中發現了這些教師的優點,便組織全校老師們有針對性地看課,看課過程中多關注老師課堂上的優點,從而針對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借鑒。
(2)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在平日的班級管理中,領導們發現肖迪老師管理很有特色,她注重對學生品德的教育,定期引導孩子互相欣賞別人身上的閃光點,這樣的管理模式讓她的班級班風純正。還有低年級的鮑文華老師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也很值得借鑒。領導們讓這些老師在全校進行經驗交流,老師們互相交流討論,彼此學習對方的優點,每個人的班級管理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3)特殊做法促提升。領導們在平日的觀察中發現,梁海燕老師特別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影響,從一年級開始,她就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個月,她都會向學生推薦一到兩本經典書籍,定期組織交流,經過幾年的培養,班級的每一個孩子都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的提升。領導們將梁老師的做法在全校推廣,老師們積極響應,如今,格致新校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2、從老師們做起,尋找身邊正能量的學生。無論課上還是課下,老師們都用欣賞的眼光看每一個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多對孩子采取積極的評價,讓每一個孩子都認為自己是優秀的,是最棒的。因此,格致新校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陽光的,幸福的,從學校的笑臉墻上可以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3、從學生們做起,從同伴身上汲取力量。正能量的教育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每一個學生,學生們互相欣賞,找出自己的優點,找出別人的優點,從而,自己變得更自信,也更上進。
正能量是把“美的種子”播種在學校,學生的心中,如荷塘中的荷葉將新綠鋪滿荷塘。既清新了自己,又在綠意中釋放清香,他們感染、啟迪、陶冶了了更多的人,教育的正能量不斷發散出去,已經成為格致新校教育中的一個個“最新最美的篇章”。
二、釋放正能量,各種形式促成長
1、給每一個學生展示的舞臺。經過不斷地摸索,實踐,也為了給更多的孩子展示的機會,格致新校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課堂模式。即每節課的前3---5分鐘為專門給學生展示的時間,每一學科針對自己的學科特點展示內容各有不同。如音樂課每節課可以讓孩子們或唱歌,或跳舞,或演奏樂器。英語課可以講英語小故事,也可以介紹西方文化。美術課,孩子們可以展示自己創作的一幅畫,自己親手制做的手工,講述自己喜歡的畫家……經過長期這樣的訓練,孩子們的表述能力越來越強,對學科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2、利用德育校本課將“正能量”教育落實下去。
(1)班級采取每日每事人人負責制。格致新校以“日事日畢,日新日進”為校風,即每一天都要要求每一位師生把當天該完成的任務完成,不拖沓,不積欠。在“人人負責制”的管理模式下,每一個班級的各項工作都井井有條,孩子們的責任感也更強了。
(2)每周兩次德育校本課,每一個孩子都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力量。每周二,同四的第四節課,為學校固定的德育校本課時間,在德育校本課上,每一個孩子都要反思自己在這兩天的表現,找出自己的優點繼續保持,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并把自己發現的同伴身上的閃光點講述給伙伴聽,從而將這種好的行為發揚光大。
3、格言的積累,為正能量找到理論依據。每一天,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積累一條格言,這些格言或者關于熱愛讀書方面,或者關于學習做人方面,或者關于珍惜時間方面,或者關于鍛煉身體方面……每學期有每學期的格言內容,從一年級積累到六年級,共背誦格言600---700則。這些格言不僅端正了學生的思想,也為他們的語文素養的提高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傳遞正能量,讓家校合作更和諧
1、以家長會為主渠道,向家長宣揚。利用家長會,每一位老師都向家長宣傳學校的教育理念,跟家長講明什么是正能量教育,并請家長配合老師做好家庭教育,學校建議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多采用賞識教育法,多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家長們紛紛表示,換一種教育方法,孩子變得更懂事了,更上進了。
2、聘請專家講座,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正能量。請專家定期給家長做講座,讓家長明白正能量的作用,如何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自信、豁達、愉悅、進取等正性能量,如何能使自己的家庭更和諧,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走向精彩。另外,請家長也盡一已之力進行宣傳,傳揚,從而使我們的社會都充滿著活力與陽光。
3、借助社區的宣傳,人人了解正能量。學校與社區通力合作,將學校的思想,做法跟社區及時溝通交流,讓社區和學校一起宣傳,從而形成積極、陽光的社會風尚。
關鍵詞:職業學校 英語教學 格言
當今職業學校存在一個不爭的事實:學生文化課基礎偏差。英語成績更是不盡人意。作為職業學校的英語老師來說要挖苦心思變換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學英語而不是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筆者在長期的英語教學中摸索出一種使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模式――適當使用格言。實踐證明: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筆者在運用多樣化的方法組織教學的同時,又尋覓出了能潤色課堂教學的好幫手――格言。
格言是相對完整、獨立的句子, 在內容上是人生經驗和規律的總結,具有教育意義;在語言形式上簡潔而精練。格言使課堂教學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催人奮進的動力。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適當引用英語格言,提高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格言與學生的意志品質教學
職業學校的學生本身素質相對較差,他們往往自卑感較強,自認為進入職業學校的大門是件丟人的事,甚至抬不起頭來。針對這種狀況,我們應該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一些立志與毅力的格言,從根本上讓這些學生拋棄自暴自棄的想法,讓他們堅信進入職業學校照樣有出路,照樣能夠創出一片天地。例如,職高英語第二冊第八單元“Natural disasers”的第一部分Warming up時,面對這么多自然災害象沙塵暴(sandstorm )、泥石流(mud-rock flow )、雪崩( avalanche )、海(tsunami )、臺風(typhoon )、地震(earthquake )、火山爆發(volcanic eruption )等,全世界的人們都在堅強面對著,尤其近階段我國的汶川大地震、西南的干旱、玉樹的大地震,中國人民并沒有被災難所嚇到,而是團結起來,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愛的長城,讓汶川和玉樹的人們堅強地站起來重建家園。由此我引入一些立志與毅力的格言
Our greatest glory consists not in never falling, but in rising every time we fall.人最大的榮耀不在于未曾失敗,而在于每次失敗后都能東山再起。(英國詩人、劇作家及小說家歌德•斯密斯)
With time and practice ,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只要功夫深,鐵錘磨成繡花針
Nothing is hard in this world if you dare to scale the heights.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些格言告訴我們,人失敗后如能細心檢討再出發,則更能得到好的成效,所以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習到這里,學生能夠默默記住這些催人奮進的格言,從而下定決心從陰影中走出來,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一代新人。
二、格言與詞匯教學
長期以來英語詞匯教學枯燥無味,學生除了死記硬背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簡潔易行的方法了。將相關格言引入詞匯教學,使單詞的記憶和運用更加形象、具體、富于寓意。在教授新單詞時,我盡量用格言引出新單詞,使學生在掌握新單詞的同時,也記住了部分格言,最起碼對格言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拙匠常怨工具差。
A blind man who leans against a wall imagines that it's the
boundary of the world.坐井觀天。
Accidents will happen. 天有不測風云。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益友難得。
A good appetite is a good sauce.饑不擇食。
每當教授單詞時,我都盡量使用格言作為例句,每課一兩句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詞匯、格言的記憶,打開學生記憶和聯想的大門,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格言與語法教學
眾所周知,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語法水平普遍不高,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學好英語語法猶如“黃鼠狼吃刺猬不知如何下嘴”。死記硬背更不是學語法的好方法。因此把格言引入語法教學,可使抽象的語法現象變的有意義,更容易銘記在腦中。 例如:
Believe not all that you see nor half what you hear.眼見的不能全信,耳聞的也不能半信。(定語從句)
Be slow to promise and quick to perform.不輕諾,諾必果。(動詞不定式)
Be swift to hear, slow to speak.多聽少說。(動詞不定式)
Better an empty purse than an empty head.( 比較級)寧可錢袋癟,不要腦袋空。
Doing is better than saying.與其掛在嘴上,不如落實在行動上(動名詞).
It is easy to open a to shop but hard to keep it always open.創業容易守業難(It is + 形容詞+ to do…)。
四、格言與閱讀理解教學
我在教授學生閱讀理解(包括聽力理解)時,經常利用格言歸納文章的大意。因為格言既能闡明文章大意、說明人生哲理,又能使學生理解深刻、不易遺忘,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如,教職高英語第二冊第十單元“The Olympic Games”時,本單元的聽力(Task 2)部分,讓學生觀看姚明和劉翔努力拼搏時的圖片并試著給出關于成功的格言,用詩詞中的警句“Nothing is hard in this world if you dare to scale the heights.”(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再如,教職高英語第二冊第五單元“Wealth and happiness”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為正方,起主題為:“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be very happy 。”另一組為反方,起主題為:“I don’t think I would be very happy If I had enough money 。”
每大組再分成4個小組,小組內成員討論辯題并提出盡可能多的論據。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每小組推選出一個代表,陳述本組同學的觀點和理由,最后有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從而引導學生利用格言總結出財富是否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Happiness lies not in the mere possession of money;it lies in the joy of achievement,in the thrill of creative effort(Franklin Roosevelt,American president).
幸福不在于擁有金錢,而在于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生創造力的激情(美國總統羅斯福. F.)。
If we command our wealth, we shall be rich and free; if our wealth commands us,we are poor indeed.如果我們能支配財富,就會富裕而自由;如果我們聽任財富支配,我們就會真正貧窮(E.Burke)。
A true friend is the best possession.真誠的朋友是最寶貴的財富。
Keep fit, study well,and work hard.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s to work for the happiness of all.為大家的幸福而工作,才是最大的幸福。
由此可見,格言在職高英語教學中能起催化作用,它能引發激情,鼓舞志趣,啟迪思維,端正思想,開發智力,擴大知識的領域,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的效力,讓我們廣大職高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發揮格言的更大效益吧。
具體做法:將寫有學生姓名的一張張小卡片,放入精心準備的盒子里,從中隨機抽取一名學生播報今天重要新聞。學生上臺時間不得超過三分鐘。
課前三分鐘新聞播報的要求:學生要根據對聲音和畫面的記憶,圍繞所記關鍵詞進行補充,并用完整的句子來表述新聞的內容;學生要有代表性地選擇新聞,構建起三分鐘新聞內容;學生要在儀表、舉止、發音、面部表情等方面認真模仿播音員;課后,發言人要將所選新聞摘抄在“今日新聞”板報專欄上。經過多次鍛煉,學生提高了感官綜合運用和協調發展的能力、思路清晰快速決斷的能力和提煉精華、錘煉語言的能力,也提高了書寫能力,尤其是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能力和培養了學生的政治素養。
二、抓住每節課中間好時光
首先,巧妙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新課的導入對學生的情緒以及思維的活躍程度有直接影響,每節課的導入,政治教師都要認真巧妙地設計。
用例子導入:用生活中的實例導入新課,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如講“公司的經營”,我首先拋出三鹿集團奶粉事件,然后提出幾個問題:你知道三聚氰胺嗎?奶粉事件發生后,三鹿集團走向破產,這說明了什么?用實例引出所講授的內容。
形象式導入:思想課政治性強,概念抽象,可用形象的方式導入新課。如講“貨幣變為資本”,我拿出上課前準備的道具(一把菜刀)問:“這把刀是作案的兇器還是切菜的用具?”啟發學生思考:資本家要想發財,手中必須有貨幣,在什么條件下手中的貨幣是剝削工人的資本?什么條件下是資本家購買物品的貨幣?如同這把刀,放在這里不動是無法判斷是干什么用的。那么,在什么條件下貨幣變為資本呢?由此引入新課。
問題式導入:問題式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如講“剩余價值的產生”,我問:“資本家不勞而獲,勞動人民勞而不獲,這是為什么?”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回答,我提出問題:“資本家是怎樣發財致富的?是否違背商品交換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而導入新課。
格言式導入:格言警句是人類思想、語言藝術的集中體現。用格言導入新課既可渲染課堂氣氛,又可陶冶學生的情操。如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我引用臧克家的詩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除了格言的引用,也可以用寓言故事導入新課。
其次,引導學生預習。教師要確定好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要能調動學生認真看書、積極思維;學生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重點,看書和思考。在課前,讓學生認識教材中的基本問題,對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同時教師也能得到學生疑點、難點、熱點的反饋信息。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有重點地進行講解。
再次,精講、精練。教師要對學生預習時反映的疑點、難點、熱點進行講解點撥,做到實實在在的精講。
講課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政治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政治方向、道德規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政治課具有觀點抽象、道理深刻的特點,因此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可以對教材內容大膽取舍,也能展示新材料、新觀點,既拓寬了學生視野,又抓住了時代脈搏,體現了政治課教學的實用性和時代性。
一個優秀的政治教師應該具有幽默動感的政治語言,用語言的內涵和吸引力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展開活躍思維和豐富想象的翅膀。同時教師上課也應該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和情態語言來傳達自己對枯燥政治知識的理解和強調,表達教師對知識、對課堂、對學生的情感,進而構建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講解要注意學科連接:新課程體系與過去相比,主要強調各學科之間的溝通與綜合,這要求任課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接受完整教育的個體而非只是偏向任何一個單獨學科的“專人”,同時教師也應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和拓展個人的學識修養,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讓政治課堂豐富多彩的需要。
練習是講課的延伸,精練是精講的鞏固和升華,是學生形成學習能力的關鍵。教師要重視對講課基礎知識和重點的練習,同時也要聯系當前的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做到講練結合,讓學生融會貫通,理論聯系實際。
最后,查評。查評是檢驗課堂效果的重要環節,其形式多樣,通常可采用提問、答辯和筆答等。教師通過查評了解學生是否存在觀點性錯誤、是否存在知識性錯誤、是否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讓每節課后幾分鐘也精彩
一、語文教師加強語言修養的意義
1.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育質量
語文教師的語言若能做到準確流暢、簡潔清晰、音量適中、快慢有致、難易合度、針對性強,并善于化抽象為形象,化平淡為新奇,就能使學生如飲甘泉,樂于接受教育教學。
2.給學生學習語言提供示范
語言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生學習語言,大部分是通過在沒有強化條件下進行的觀察和模仿。“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的語言無疑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習的范型。學生對教師的一詞一句一腔一調都非常敏感。
3.使師生關系更為和諧
善于說話的教師,往往更能贏得學生的信賴,更容易建立起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取得成績時一句熱情的贊揚,學生受到挫折時一句真誠的鼓勵,學生情緒低落時一句幽默的逗趣,學生遇到難堪時一句巧妙的解圍……都是增進師生情誼、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方式。
二、語文教師加強語言修養的要求
1.要簡明
孔子說:“辭達而已矣。”就是說話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三言兩語能解決的問題,決不能喋喋不休,否則,學生反而不得要領,心煩意亂。因此,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做到要言不煩。
2.要準確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語言,只有準確嚴密,才能把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不能模棱兩可,似是而非,自相矛盾。
3.要形象
語文教材都是語言優美的名家名作,教學語言只有生動形象才能把作家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給學生,喚起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獲得美的體驗。而枯燥抽象的語言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
4.要動情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語言應充滿真情,應當是聲發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動情的語言,才會觸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心靈的共鳴,保持對學習的注意力和熱情。
5.要悅耳
教學語言是訴諸聽覺的。教學語言要做到高低快慢適度,語調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富有鮮明的節奏感,學生聽起來才會從容不迫,心曠神怡,獲得美的享受。
三、語文教師加強語言修養的途徑
1.錘煉思想
語言是思想的博物館。海德格爾說:“所有的思都是詩。”內心的豐富會表現為語言的豐富。語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暢,語言的優美源于思想的精致。因此,要提高語言修養,就要錘煉思想。我們教學,應意在言先,三思而后言。備課要認真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程序,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只有對問題深思熟慮后,才可能娓娓而談,聲情并茂, 張弛有序,從容不迫。平時,我們要注意勤實踐,多反思,更新思想,訓練思維,提高思想的深刻性,形成合乎個人習慣的最佳語言表達方式。
2.廣泛閱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今世界,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知識更新的問題。知識老化,就難以與時俱進。廣泛閱讀就是更新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書籍是思想的寶庫,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知識、開拓胸襟、拓展思路、發展思維、感悟理性與真情。教師只有通過廣泛涉獵,博采廣收,去偽存真,汲取精華,才能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旁征博引、情理并重、言之有物、游刃有余,達到“胸有萬壑憑吞吐”的境界。
3.學點幽默
蘇聯教育家維雅斯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情感、思想、學識、靈感的結晶,是教學的催化劑。幽默詼諧、風趣高雅的語言可以密切關系、活躍氣氛、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可以處變不驚、揮灑自如地處理教育教學中的突發事件。為此,教師要博覽群書,潛心閱讀,積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積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同時,在積累中思考、領悟幽默的內涵與本質,掌握創造幽默的途徑,并通過反復的練習,不間斷的反思,及時總結、矯正,提升幽默智慧。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吃透教材,認真準備,根據情況靈活地設計幽默情節,機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輔以幽默的動作、表情,開發利用好幽默資源,創建和諧課堂,讓學生輕松學語文。
4.講究規范
【關鍵詞】后進 誘因 排除 督促 輔導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生源的減少,普通高中的招生錄取線大大降低,甚至沒有錄取線,因而導致生源質量下降,良莠不齊,后進生問題更為突出。如何轉化和提高中學后進生的學習成績,是每一位中學教師不可回避的問題。怎樣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我從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感受到,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多方調查,了解誘因
醫生要治好一個人的病,首先必須診斷出病因;老師要轉化一個后進生,首先要知道導致后進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導致后進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同的后進生有不同的誘因,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后進生的誘因,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沒有找到后進生的主要誘因,再怎么忙乎都是沒有最終效果的。經過多年的摸索,我認為,導致后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缺乏志向,得過且過
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長過于溺愛孩子而又缺乏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孩子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尊處優,因而沒有志向。這種學生學習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也不求上進。只圖安逸自在,玩字當頭,混字領先,得過且過。
2、 迷戀電游,陋習不改
電腦網絡游戲,對多數中學生來說,就如海洛因等,由于思想空虛或好奇等原因而進行嘗試,以致上癮,一旦上癮,就很難戒除掉。他們一天不玩心理就不好過,有時老師下午做完思想工作,晚上又翻圍墻出去上網了。
3、 膽怯自卑,心理壓抑
有的學生內向膽小,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怕別人譏笑,結果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形成惡性循環。在成績下降之后,因家長埋怨,老師指責,同學歧視,導致自卑,不敢與老師和同學接觸,不愿與家長溝通,甚至不敢見人。陷入悲觀消極的心理壓抑之中。
4、 缺乏親情,自暴自棄
因父母不和、離異或父母長期打工在外,學生在家中缺乏溫暖與關愛,對父母的行為不理解,甚至反敢。他們覺得父母對他們的關心不足,甚至恨父母。因此,自暴自棄,產生逆反心理。同學間沒有人情味,經常尋釁滋事,打架斗毆,不把學習當作一回事。
二、排除誘因,對癥下藥
1、 樹立目標,立志成才
部爾衛說:“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勞的意志。”對于沒有志向的學生,要用身邊的一些能激發志向的事例誘導他們。還要象魏書生一樣要求學生按學號輪流抄格言,每天輪到一個人,挑選自己認為對大家最有教育意義的格言寫在黑板的右側。如:“人無志向,等于迷途的盲人。”“教育改變命運,知識創造財富,學習充實人生。”這些格言的內容,不時地熏陶也最大限度地照亮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日久天長,潛移默化。通過寫格言,我看到了一些沒有志向的人有了志向,有志向的人志向更高更堅定了。在學習上,他們確立了短期的和長遠的奮斗目標。
2、 增添愛好,消除網癮
“網癮”是目前一種較為普遍的問題。要消除它,教師對每個學生必須要弄清各種原因,
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方法,對癥下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認為:一是宣傳網絡的害處;二是教師和家長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如打籃球、打乒乓球、唱歌、畫畫、下棋、旅游等,以培養和增添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三是要讓學生多與家長、老師和同學交往溝通,獲得心靈上的慰藉,他們就不會感到寂寞與空虛;四是及時制止學生上網有癮的苗頭。
3、增加自信,消除自卑
對學習喪失信心而感到自卑的后進生來說,教師首先應對其充滿熱情,充滿愛心。用教師的熱情去激勵后他們的學習熱情;用教師的愛心去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們談心,經常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關心他們的學習。給他們講一些偉人成長的故事,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剛讀初中時,數學考試經常不及格,后來增強了信心,終于成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一次失敗并不可怕,失敗是成功之母,如弗萊明由于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霉素,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實踐證明:用一些偉人成長的故事來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者,應降低后進生學習的標準。在課堂上提問、布置作業、學習目標等適當降低對后進生的要求,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使他們逐漸消除恐懼心理,增強學習信心。
另外,對后進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讓他們從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以此鞏固自信。
4、給予關愛,滋養心靈
對于缺乏親情溫暖的后進生來說,教師應與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其父母常回家看看,和孩子談談,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給孩子關愛和呵護。作為教師,關愛的天平應傾向這一類學生,在生活、學習和心靈上多關心他們,與他們扯家常,談理想,與他們一起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和一定的校外活動,以彌補家庭親情的不足。
三、加強督促,輔導提高
1. 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2. 好筍出好竹,好師出好徒。
3. 人之性,教也;人之情,育也。
4. 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
5. 教育難,難就在回到常識。
6. 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7. 最好的教育是能使教育者本身不斷感到自己是多余的。
8.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
9. 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們在成長!
11. 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
12. 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教孩子發現真理。
13. 習慣象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他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變的牢不可破。
14. 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15. 保存兒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識把兒童天性武裝起來。
16. 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治孩子心靈的創傷。
17. 意欲的培養是教育的關鍵。
1.打造墻壁文化,讓寢室成為溫馨的家
開學初,我將寢室長找來商量怎樣幫助寢室同學把自己的小家管好。寢室長們紛紛獻計獻策:在寢室貼上全家福或自己的個性畫作,這樣一來誰也不舍得去破壞自己的家、自己的心血了。我接納了他們的建議并要求他們盡快落實下來。一星期后當我去檢查時,一間間寢室被同學們打扮成了溫馨的小家:粉色的墻壁、花花朵朵的插圖、親密的全家福、“哥倆大頭貼”和“親密倆姐妹”……“墻壁是我家”的設計營造了溫馨的寢室氛圍,溫暖了這些留守學生的心,激發了他們的愛美之心,也促進了他們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2.營造積極進取的樂學氛圍,讓勵志格言入我心
宿舍過道上一行行“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對話”的勵志格言;墻壁上一條條“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言;柱廊上一位位科學巨匠、哲學大師、文學大師的畫像如一座座閃耀著思想光芒的燈塔,讓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樂學好學之風漸漸形成,良好的品德逐漸養成。
3.打造愛心型生活老師,讓學生缺位情感得到填補
這些留守學生長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交流,缺乏情感溝通,家長的情感教育缺位嚴重。為此,我號召在寄宿部打造愛心型生活老師,讓“愛心灑滿角落”。我們倡導教師不僅要協助學生整理床鋪,管理個人衛生,還要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在寢室中營造一種互相關愛、互相理解的寢室文化,從而填補家長教育缺位帶來的學生情感缺失。學生生病了,生活老師會及時送去問候,室友會熱情地遞上熱水。于是一顆顆缺愛的皺皺巴巴的心被融化了,熨平了!他們在感動之余,也懂得了在別人需要關愛時去愛他人,更懂得了父母的艱辛與良苦用心,漸漸地開始理解父母并和父母熱絡起來。
4.營造“比一比,我更強”的體育氛圍,讓學生爭做體育達人
一星期一比,一月一比,一階段一比,看看誰更會鍛煉,哪個寢室會鍛煉,哪個班級會鍛煉,誰中考體育更好。自從開展,“比一比誰更強”的比賽,學生睡懶覺、賴床的陋為減少直至杜絕。現在每天在操場上看見的一個個你跑我跳的壯觀景象。充滿關愛、充滿競爭力的比賽活動將他們的積極性、好勝心徹底激發出來了!
5.結語
通過讓“墻壁是我家”“勵志格言走進心靈”“愛心灑滿角落”“我更強,我是體育達人”等文化氛圍的營造,學生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些曾經被愛遺忘的留守生被愛包圍著,每個人都充滿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充滿著正能量。是寢室文化激發了這些留守學生內在的進取動力,是文化的熏陶浸潤了他們的靈魂,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他們內在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滿足,人的生命價值得到了認可。“這是我的家,我能不愛嗎!”正是這種家的價值體現在每個學生身上,因而每個學生就會自覺去維護,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祝道波 單位:武漢市金銀湖中學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英語詞匯教學中更是如此。詞匯是制約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形成的關鍵因素,我們看到,凡是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大都是沒有記住多少單詞,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興趣,缺乏毅力。久而久之,就成為英語學習中的落伍者,不少教師也經常將學生英語成績差的原因歸咎于學生詞匯量的貧乏。如何破解學生詞匯學習中的困難,是一線英語教師永遠面臨的課題。以下筆者在詞匯教學中采取的方法與措施,以供同仁商討。
一、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勤于收集資料,善于利用資料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精心備課,適當拓展與教材內容相關聯的詞匯。把詞匯學習融入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上,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掌握所學詞匯。現行的英語教材每一單元都有目標、話題,圍繞這個目標、話題出現相關的詞匯。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Animals in a zoo一單元,動物名稱詞匯集中,為了讓學生感興趣,并盡快記住他們,教師用多媒體呈現這些動物,帶領學生逛動物園,與動物見面。What's this? It's a bear/tiger/panda/lion/elephant/monkey…學生每讀一個詞,眼口腦并用,生動形象,達到記憶的最佳效果。如果教師再應用句型What animal sig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____,讓學生用中國十二生肖動物的名稱Mouse、Bull、Tiger、Hare、Dragon、Snake、Horse、Sheep、Monkey、Cock、Dog、Pig進行練習,學生一定興趣盎然,信心倍增。通過練習,記憶這些詞匯輕松愉快。還可以用與動物相關英語暗喻as busy as a bee、as black as a bat、as brave as a lion、as cunning as a fox、as fierce as a tiger、as quiet as lamb、as proud as peacock 、as strong as a horse等來擴大詞匯量,滲透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利用英語諺語、格言、謎語、佳句欣賞來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諺語、格言、謎語具有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點,蘊藏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是了解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化金鑰匙,也是學生喜聞樂見一種文化載體,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在詞匯教學中,教師穿插一些英語諺語、格言、謎語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習trouble一詞,可以穿插諺語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通過學習這一諺語,學生既了解了該詞具有名詞、動詞屬性,又附帶學習了not...until 句型。學習master,servant時,及時應用諺語like father like son,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like master like servant來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長久記憶。教師還可以精細選編一些與學生水平相符,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的諺語、格言讓學生背誦。例如,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No pains, no pains.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 kind thoughts are the roots; kind words are the flowers; kind deeds are the fruits;學生如果能多掌握這樣的英語諺語、格言,那么記憶詞匯就會輕松又有趣,既記住了單詞又陶冶了情操。
三、巧妙運用構詞法剖析詞匯構成,對比中化難為易,輕松記單詞
英語詞匯總量很大,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各個詞匯之間有聯系,而且系統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集中呈現,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總結規律,形成適合的學習方法自己。如,care——careful——careless, help——helpful——helpless, use——use- ful——useless, hope——hopeful——hopeless meaning——meaningful——meaningless.
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生牢記英語單詞常見的構詞方法——合成、派生、轉化,還要精選一些詞例加以剖析、比較,幫助學生發現規律,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巧妙記單詞。例如,學習moonwalk(moon+walk) 月球行走softlanding (soft+landing)軟著陸、shorthand(short+hand) 速記、pickpocket(pick+pocket)扒手。學習nonsense/nonsmoker/nonstop/noneffective等時,可把單詞分解為non+sense/non+smoker/non+stop/non+effective。這樣學習詞匯化難為易,減輕了學生記憶單詞的負擔,激發了情趣,喚起了學習的動力。教師還可以把一些表示意義相反的前綴、后綴詞來比較,使學生逐步掌握英語詞匯的構詞方法。下面以over與under為例:overbid 出高價/underbid出低、overcharge多收費/undercharge少收費、overground 地上/underground 地下、overpay多付/underpay少付、overweight超重/underweight欠重overprice定價過高/underprice定價過低等。通過對詞匯的剖析、比較,加深了學生對單詞記憶。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英語詞匯的構成一般規律,記憶單詞有法可循,快而長久。
四、及時收集、整理現代社會發展新詞匯,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以激發學生求知欲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娛樂和體育活動的層出不窮,與之相關的新詞匯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和課堂上。學生對這些詞匯敏感又感興趣。教師要及時收集、整理這方面的詞匯,穿插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與網絡有關的有e—business(電子商務),e—trade(電子貿易),e—market(電子市場),e—service(電子服務),e—life(電子生活),e—mail(電子郵件),online shopping(網上購物),software(軟件)hardware(硬件)chatroom(聊天室),networm(網蟲),network(網絡),netciten(網民)computer hacker(計算機黑客)等。與娛樂有關的詞有soap opera(肥皂劇),digital camera(數碼相機),walkman(隨身聽)等。與籃球運動有關詞有dribble(運球),steal(搶斷),rebound(籃板球),shot(投籃),assist(助攻),free throw(罰球),scoring(得分),guest team(客隊)home game,(主場)fast break(快攻),all—star(全明星),final(決賽)等。教師在精選這類詞匯時要緊扣課程標準,貼近現實生活,符合學生口味,讓學生記單詞活中見趣,趣中生巧,在輕松的氣氛中記住單詞。
五、善于利用多媒體,將抽象詞匯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