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28: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黃河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作文1:保衛黃河
中國是巨人,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動脈停止流動,巨人如何馳聘于亞洲原野?
——題記
黃河,這道中國的天然屏障,這條神州大地的動脈,這位千萬華夏兒女的慈愛母親,以她雄健,婀娜的身姿,橫跨在九州之上:用她那奔騰的江流,雄偉的氣魄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他就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華夏歷史的真實寫照!
以前,我們母親的兩旁: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兩岸人民安居樂業。因為她洪流滾滾,奔向東南,才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之說;因為他流勢湍急,奔流不息,才有“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之談;因為她流域寬廣,源遠流長,才有“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之感!可如今,洪流滾滾以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一股涓涓細流。。。。。。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她的兒女——炎黃子孫,我們為了一己之利,無情的撕扯著她的衣衫,無恥的吸取她的血液,因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慈愛的母親一反常態,無奈的教訓這她的子女。。。。。。
1995年六月,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濟南段終于盼來了一次過流的機會,然而緩緩而來的并不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乎乎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魚類,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氣。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以泥沙多而聞名于世,據統計,黃河下游每年輸沙量為16億噸,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36千克。。。。。。
1998年初,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163名院士聯名向海內外同胞發起呼吁:行動起來,保衛黃河!
我相信,中華兒女不會讓拯救黃河成為一句白話,我們會用勤勞,質樸洗去黃河的污穢,讓她恢復美麗,青春永駐!
作文2:保衛黃河
在我沒見過黃河的圖片以前,我總聽見說“黃河”這個詞,因此,我產生了對黃河的幻想:清澈見底、浩浩蕩蕩、兩岸綠樹成陰……哦,多么美的景色!
可是,真實的黃河卻讓我大失所望,這一景象讓我痛心:渾濁的水、骯臟的河底,再加上荒涼的兩岸……叫我怎能不痛心。環境的惡化、人類的砍伐,讓原本面容嬌好的黃河變成了一個丑陋又骯臟的母親。又有誰能想到,這一條河曾經哺育了多少炎黃子孫,又滋養了多少華夏兒女。可這些兒女忘恩負義,把曾經的母親毀與一旦。因此,兒女們也遭到報復。他們越懇越窮,越窮越懇,又帶了無數次的洪澇災害。難道炎黃子孫門已把昔日里哺育他們而又辛勤的母親忘了嗎?不!沒有!依然有許多清醒的人們在愛護她。看,是誰在河兩岸種起了樹木?是誰在黃土高坡上治沙?哦,我對他們豎起大拇指。只有他們沒有迷惑、沒有丟掉他們的母親,依然在保護著她——偉大的黃河母親。
我門一起行動:保衛黃河,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要是再這么污染,黃河將會干涸,黃河母親將從世上消失無蹤。
中國億億萬萬的人民,必須責無旁貸,貢獻在自己的一份最大力量,去保衛黃河。
古代有多少詩人歌頌黃河,看: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和“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可現在,不僅有歌頌黃河的詩篇,也有保衛黃河的華文才篇。這意味著,現在的黃河比起以前已經衰老……
但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黃河一定會有山清水秀的那一天。
作文3:保衛黃河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黃河意味著民族,意味著騰飛,意味著母親。
我很不幸,因為在這十幾年中,我未曾拜訪過母親,民族的母親——黃河,對于一個華夏子孫來說,這是一種不孝,一種莫大的不孝。
人們都說母親是寬宏的,母親是無邊的,雖然我未曾領略過母親的魅力,但在夢中,在心中,母親用她的驚濤駭浪濁流宛轉,激勵著我,關懷著我。
一聲聲浪聲,將我的心飄進了母親的懷中,母親用她的氣吞山河之勢領著我前進領著我奔騰,領著我感受母親的豪邁。人們盡情的吮吸著黃河,吮吸著母親的乳汁,他們渴望母親的,他們需要母親的滋潤。
文人墨客以精美絕倫,豪邁壯觀的語句來形容黃河,望著日夜奔騰的黃河,望著我心中的黃河,我太過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動,母親累嗎?母親微笑著告訴我,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愛她的兒女,這是一種必須,一種必須的付出,為了華夏子孫能夠騰飛,為了民族精神能夠延續,她必須不停的流動,不停地提醒華夏子孫能夠騰飛,必須滋養這個民族。
騰飛,子孫……我眼睛濕潤了,為了她愛的人們,她甘愿受到風吹日曬,甘愿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夠騰飛,為了子孫能夠過的比她好,她甘愿隨這一切,“只要你過的比我好。”從風中,從浪中傳來一陣陣吶喊。
淚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濫,母親啊!母親你目睹這你的子女為了自我而自相殘殺,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將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卻甘愿隨,甘愿忍受,甘愿不辭辛苦的傳揚著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啊!我偉大的母親我心愛的母親,你讓我敬佩,你讓我感動,你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責任,你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騰飛,帶著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輝煌,我懂了,我懂了,我深愛的母親,我心中的黃河。擦干眼淚,將對心中黃河的愛化作一種永恒,帶著母親給予我的責任,我該起程了,我該付出了,我該道別了。
一把黃土塑造了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江,動脈是黃河。”應該說,只要你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黃河的。這條出現在亞洲的一條大河,以它那偉大而又堅強的力量,養育了幾千年以來一代代華夏兒女。
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從緣故時期開始在歷史進步過程中,華夏兒女在你那氣勢磅礴之水沖積成的平原上,發展我們民族的原始文明,使黃河很快成為中國文化的經濟、政治中心。那邊遠的歷史記憶,已載入史冊。留下許多刻骨銘心的記憶。有的寫為神話傳說。黃河!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
俗話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大海復不回。”是啊!你那一瀉千里的江水,浩浩蕩蕩,你那支流,猶如伸向南北兩岸的鐵的臂膀,支持著大地。
不要浪費這條萬古流長的大河啊!幾年來由于我們破壞了黃河周圍的環境,得到了來自黃河這為母親的騰鞭,斷流,旱災,水災,水質污染等。我們作為這一代的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請投入到拯救黃河中來,從自己坐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我國唐代詩人李白曾寫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從地圖上看,黃河干流像一個巨大的"幾"字.
有人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為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有人說:黃河是一條害河,它在歷史上曾多次決口泛濫,給黃河流域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那么,我們將怎樣看待黃河的呢.
黃河流經地區,一般降水不足.黃河水,使一塊塊干涸的土地展現了生機.
黃河的下游早有"地上河"之稱!那"地上河"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黃河中游流經支離破碎,土層疏松的黃土高原,支流也比較多.由于黃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壞,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據觀測,黃河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黃河之害,在于下游決口改道.因為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積.黃河泥沙百分之九十來自中游,因此,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黃的根本.
觀黃河美景
初秋的一天下午,爸爸帶著我去黃河參觀。
到了黃河岸邊,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向河堤疾步走去。走在黃河大堤上,堤上的柳樹就像士兵一樣整齊地排列著,微風吹過枝頭,柳條輕飄,就像在歡迎我的到來。我放眼望去,黃河很長很長,簡直望不到邊。聽爸爸說黃河大約長五千四百多公里。黃河水是黃色的,走進它,一看就非常渾濁,竟然看不到一條小魚。我想:大概是水太渾了,小魚都搬走了吧。
我想看個究竟,便順著石階走了下去。我看到河面翻起層層波浪,順著河床向東奔去,有的撞擊到岸邊的石頭上,被擋了回來,形成了一個個漩渦。我尋找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蹲下去,把手伸進河水里,水好涼呀,同時,我感覺有一股力量沖擊著我的手。我趕緊把手縮了回來,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真不愧是“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領略到黃河的氣勢,它是一條不可觸怒的長龍,用強大的身軀捍衛著自己的尊嚴。這時,媽媽對我喊:“孩子,危險,快上來。”我轉身向大堤走去。
返回堤上,走在用石頭砌成的堤壩上,它多么像媽媽的胳臂,抱著自己的孩子。黃河水撞擊堤壩的聲音,就像媽媽哼起的歌曲,讓孩子可以安靜的入睡。再回頭看看咆哮的黃河水,果然溫順了一些,多么神奇的黃河呀!
夕陽西下,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黃河的景象仍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平靜。黃河真不愧是我們的母親呀!它不僅養育了它的兒女,還激勵著兒女們不斷奮進,永遠向前。
對中國人來說,黃河,就是母親!
沒有黃河,就不會有如今的中華民族,所以我說,黃河,就是母親。
我十一歲了。作為一個華夏子孫的我卻從未拜訪過這位偉大的民族之母。可是,我又曾多少次神游塞上江南,魂飛魚米之鄉!
黃河,又堪稱良田沃土的創造者。是她,創造了堪稱是塞上江南的寧夏,孕育了被譽為魚米之鄉的黃河三角洲
而這黃河,只有到了壺口,才算是真正的黃河。黃河流經壺口時,你會發現——天地都成了黃色,黃河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黃河了。這一景象,又是與之前不同了。黃河從巴顏喀拉山流下時,水,是清的吧。畢竟,那是雪水的匯集,是上天的賜予。中國人的母親河,就該有中國人的顏色!于是,黃河經過了黃土高原,來到了壺口,在這里黃河最黃,那才是中國的河啊,黃河!
有人說,黃河是不可征服的。可是,半坡人在這兒舀過水吧?秦始皇出兵在此地飲過馬吧?夸父在這兒喝過水吧?這樣的河,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有什么可怕的呢?
壺口的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武王的豐犒,大秦的咸陽,盛唐的長安吧。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黃河!劉禹錫的《浪淘沙》,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不都是寫黃河的嗎?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也是黃河的支流吧,不然荊軻怎能一去不復返呢?
贊美黃河,這位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母親,她為中華民族做了多大的貢獻啊!是她養育了中國人,是她激勵了一代代中華兒女!
黃河,母親!
——王維《使至塞上》關于黃河的詩句黃河的詩句大全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李白《將進酒》關于黃河的詩句黃河的詩句大全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關于黃河的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我蒼老的母親!
你背負著歷史的滄桑,
從遠古走來。
踏著巨浪的翻滾向大海奔去,
在流經中你不斷聚集純潔的清流,
為中華兒女釀造噶就、甘甜的乳汁。
黃河——
我古老的母親!
你記錄了多少中華兒女的興衰。
你千床百孔的河床,
有中華兒女的苦難·淚水·鮮血·慚愧......
你就是巨龍,
見證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
你用洶涌的濤聲,
譜寫著一曲古老雄壯的樂章。
黃河——
我剛強的母親!
經歷了數次艱難險阻,
你始終堅挺著那不屈的脊梁!
依然向著自己的目標
——東方!
黃河——
我偉大而壯麗的母親河呀!
你就像一條透明的帶子,
飄落在山川·平原,
為這美麗的風景添上朵朵浪花。
黃河!
黃河壺口瀑布
作者:王文燁
晴朗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慢悠悠地漂浮著。我懷著愉快的心情,跟遠方探親的舅舅、舅媽、哥哥以及媽媽、姨姨、姥姥到陜北的黃河壺口瀑布區旅游。
相傳遠古時期,黃河就是一條臥伏在中原大地的黃龍。它生性暴虐,荼毒生靈。大禹為制服黃龍,在晉陜峽谷之外的龍門發現了降伏這條惡龍的最佳位置——龍門斷崖絕壁。他將暴龍引入此門,猶如甕中捉鱉,降伏暴龍就易如反掌了。不料峽谷的進口處有一巨石擋道,大禹當機立斷,用神斧砍開巨石,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過后,巨石一分為二,出現了一條大裂縫,這就是現在的“壺口”。初次見到壺口瀑布,覺得:黃河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大峽谷。聽導游講:當黃河水流經壺口時,寬約400米左右,這時,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群。主瀑布寬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為黃河第一瀑布,也是我國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壺口瀑布,號稱“天下奇觀”,是理想的旅游勝地。過去因地處深山僻壤,交通阻塞,車輛莫達,所以能來觀賞者屈指可數。但今日之壺口,展現新顏。看,黃河大橋飛架,新辟亭閣棧道,登上安樂山,大川風光,田園景色,可盡收眼底,使人留戀忘返。
壺口瀑布有時海嘯奔騰,有時像細浪推進。遠遠望去,看到游人在輕煙云海之中,如騰云駕霧一般。我被這美景陶醉了……
“嘰嘰——”一聲鳥鳴,我被驚醒了。我還是我,瀑布還是瀑布,只是那種寄托在瀑布中的感受,令我回味!
該回去了,離別總是讓人不舍的,走下兩三級石階,總是回頭望望。最終,瀑布消失在我的視線中,只好在心里默默地回味瀑布中的那份感受,那份沉醉!
“一把黃土塑造了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江,動脈是黃河。”應該說,只要你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黃河的。這條出現在亞洲的一條大河,以它那偉大而又堅強的力量,養育了幾千年以來一代代華夏兒女。
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從緣故時期開始在歷史進步過程中,華夏兒女在你那氣勢磅礴之水沖積成的平原上,發展我們民族的原始文明,使黃河很快成為中國文化的經濟、政治中心。那邊遠的歷史記憶,已載入史冊。留下許多刻骨銘心的記憶。有的寫為神話傳說。
黃河!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
俗話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大海復不回。”是啊!你那一瀉千里的江水,浩浩蕩蕩,你那支流,猶如伸向南北兩岸的鐵的臂膀,支持著大地。
不要浪費這條萬古流長的大河啊!幾年來由于我們破壞了黃河周圍的環境,得到了來自黃河這為母親的騰鞭,斷流,旱災,水災,水質污染等。我們作為這一代的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請投入到拯救黃河中來,從自己坐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長江流域得到比較良好的灌溉;年平均降雨量大約1100毫米(43英寸)。雨多半由季風帶來,主要在夏季月份降落。在流域山區部分,多半降水以雪的形式出現。流域中下游季風雨造成的洪水通常始于3至4月間,持續約8個月。5月水位多少有些下降,但隨后又急劇增高,一直持續上升到8月,達到最高水位。此后水位逐漸回落到季風到來前水平,水位降低在秋、冬季的多數時間持續進行,一直延續到2月,此時達到1年中的最低水平。年水位起伏幅度頗為可觀——平均約20米(65英尺)——枯水年為8~11米(26~35英尺)。在峽谷中,洪水造成的水位幅度達到40~46米(130~150英尺)的巨大規模。下游水位變化的影響被湖泊的調節作用縮小;而海潮對水位具有極大影響。在吳淞附近,日潮幅為5米(15英尺),年潮幅為6米(20英尺)。分析輸送到長江口的水量顯示,流域高原地區提供流量的10%,而江中其余所有的水,系流域中下游地區所提供,洞庭湖和鄱陽湖約提供水量的40%。長江水量巨大。即使在上游地區,平均流量超過1,982立方米/秒(70,000立方英尺/秒)。在第一大支流雅礱江匯流后,長江流量急遽增加,平均接近5,493立方米/秒(194,000立方英尺/秒)。再往下游,長江接納眾多支流,流量逐漸增加,在宜昌附近三峽末端達到14,980立方米/秒(529,000立方英尺/秒),在漢口附近達到23,984立方米/秒(847,000立方英尺/秒),而在南京附近達到31,149立方米/秒(1,100,000立方英尺/秒)。長江口平均流量約為33,980立方米/秒(1,200,000立方英尺/秒),而年注入大海的總水量為1,072立方公里(244立方英里),使長江流量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四。在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關于被認為發生在西元前2297年的傳說中的洪水資料。這次洪水是由范圍極廣而又持續不斷的大雨發生的。黃河、渭水和長江橫溢堤岸,幾乎將整個華北平原淹沒,使其變成澤國;在最低的地方洪水持續多年不退。自那次災難以來,還發生過多次嚴重洪水。歷史記載表明,在西元前206年至西元1960年期間,中國經歷了1,030余次嚴重洪水。特別廣泛的洪水,長江發生了50余次,其支流漢江發生了30余次;長江流域平均每60~65年會發生一次災難性洪水。廣泛的洪水也可在較短時期內發生。1870年以來即是如此,在這一期間內,長江流域在1870、1896、1931、1949和1954年發生洪水。其中1931和1954年的洪水是普遍的、全國性的災難。1931年洪水起源于覆蓋流域中、下游多數地區的、猛烈的、連續的季風雨。在5~6月間,6次巨大洪峰順江而下,摧毀23地的防護堤壩,淹沒90,650平方公里(35,000平方英里)土地;4,000萬人失去家園或遭受其他苦難。包括南京、武漢及其他城市在內的許多人口中心遭洪水淹沒。在武漢,洪水持續4月不退,深度超過2米(6英尺),在有些地方超過6米(20英尺)。1954年夏季,由于連續的季風雨而發生另一次強悍的洪水。水位急遽上升,有時超過1931年洪水水位幾乎2米(5英尺)。然而,由于有效的防洪措施,那次洪水的許多潛在后果得以避免。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
可以說,只要嗨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黃河的。這條奔騰不急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就讓我們
做一次黃河文化的巡禮,去撿拾那些積淀著文明印記的語言文化珍寶,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黃河情。
多少年來我們的”母親“給予了我們多少營養啊,而今天我們卻是怎么回報她的呢?
所以我建議以下幾點;
一;在黃河上中下游處建立防欄桿
二;多在那里種樹
三;派人嚴加看守,防止有人有非分之想
暑假的一天,我們全家來到了黃河的中上游分界點。
我們先驅車來到了托克托縣,一上午過后,總算到了黃河邊。那天沒有風,非常平靜。這黃河也沒有書上所說的那么氣勢磅礴啊!我不禁這樣想。
下午兩點半的時候,起風了。黃河水立即沸騰起來了。河面上卷起了白色的大浪,河邊黃色的水也翻滾著,好似一群運動員在比賽,邊緣的水就像啦啦隊,為“他們”加油助威。我終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氣勢磅礴”了。
四點左右,狂風漸漸變成了微風,“運動員”和“啦啦隊”退場了,只有一點波紋在水面蕩漾。我感到一點留戀,今天我總算見識了黃河的“廬山真面目”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重新驅車回到了呼和浩特。一路上我都在想:那黃河的確是“黃”河啊!
黃河,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
黃河,在遠古時代,你就用你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華民族的祖先,世世代代,無怨無悔。數年后,你還是用你那甘甜的河水哺育著中華民族的后代。啊!黃河,從舊石器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民就在你的懷抱里繁衍生息,那時你的水質清澈,口味甘甜,那多么適合人類的生存呀!
黃河,近些年來,你日益衰老,你怎么了?你生病了嗎?對,你病了。而且病的很嚴重,你正在忍受著心理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
你像母親一樣哺育了中華民族,可中華民族卻不會來感謝你,因為他們的內心有一種想法:黃河對我們就像對待母親對待孩子那樣。我們想要什么,她就獻給我們什么。既然她是母親,那我們做孩子的就應該向她索取。中華民族依靠這種思想造就了這么多的悲劇:如“1995年6月下旬,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濟南斷盼來了一次過流的機會,然而緩緩而來的并不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的白沫和被毒死的魚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氣…。”
黃河流淚了,一大滴眼淚匯合著她的熱淚流了下來,人們的心碎了。黃河后悔了,她后悔當初為什么哺育這現在讓她生不如死的中華民族。她想死,死了之后就會忘記這些令她生不如死的沒有良心的“子女”。可是,她放心不下她所謂的“子女”。
中華民族醒悟了,他們知道了自己的所做所為使自己的母親受到多大的痛苦!他們想改,可是無濟于事。黃河的一半心已經“死了”。
中華民族你們醒悟過來吧!保護自己的母親吧!不要再讓母親的另一半心也“死了”。
黃河,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