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4: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困難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放假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會去旅游輕松一下,來舒緩學習,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我就認為最好就是去游泳,因為這個炎熱的夏天在水里過就差不多了,也可以像小魚一樣自由自在地游,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可惜我不會游泳,那時去游泳就差點沒命了。
去年暑假時,爸爸公司組織了一次野外郊游,爸爸說正好借這次機會教我游泳。那個地方環境優美、陰涼,是避暑去的好地方。我們一下車就看見有一個海灘,有很多人在那里游泳。隨后,我們換上自己的泳衣。因為我和弟弟們都不會游泳,所以我們早已準備好了游泳圈。
在水中玩得正起勁的時候,爸爸叫我放開游泳圈,學游泳。正好別人也把我的游泳圈借去了。學著,學著,爸爸的同事來了,就一起去了最深的水中游。我們只好自己游了。忽然看見弟弟坐在游泳圈上,越漂越遠,我怕他有危險。就想拉他回來,可是我差點沒命了。我越追越遠,水深已經超過我的身高,我沒辦法把頭伸出水面,拼命在水中掙扎。我慢慢感到自己快透不過起來了,幸虧在最后一刻,有一位好心的姐姐救了我。之后,我一見到水就不敢靠近。因為在我身上有一道陰影。爸爸認為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得讓我克服,就對我說:“你不應該去怕它,而是去克服它,因為困難在每一個人生旅途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且它會讓你成長,更不要做它的奴隸,要和它挑戰,因為我們做什么事都不能聽天由命,任何人的東西都是自己爭取回來的,這世界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因此你必須要克服困難,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說完,爸爸就帶我去了游泳池最淺的地方學游泳,最終我學會了游泳。
聽了爸爸的一番話和事實的證明,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困難并不可怕,關鍵是看你怎樣去面對。體會到了我不能做困難的奴隸,要做現實生活中的強者,才能取得成功。你體會到了嗎?
戰勝困難的“彈簧”
儀征市實驗小學六(3)班
劉婉卿
有人說,困難就像一塊塊絆腳石,只得小心走;有人說,困難就像一陣晴天霹靂,嚇得人魂飛魄散;而我則說,困難就像跑道上的一道道圍欄,等你一步步闖關,走到終點。
興許,是我古板,可直到今天,我卻依舊相信這個家喻戶曉的兩句話—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生活中,我也正是這樣對待困難。
打小,別人就說我是女孩子,一遇難事就掉淚,可我還不了口,只得叫道: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人生呀,我才起步,就與困難與我招手:鄉下來了新玩意—折疊自行車,我吵著要學,結果剛騎上就摔了個底朝天,弄得狼狽不堪,我硬是氣回家了,可這跟打了催淚彈似的,眼淚不聽使喚,跑出來發泄了,我暗下決心:即使笨,也要學會。我一抹眼淚,原路返回,一心扶起車,一遍接一遍地練,我倒不信了,這困難還能把我咋著,練著練著,我騎起來也順溜了,這自行車似乎也被我馴服了,聽我使喚,困難更是一溜煙逃走了,我炫耀著在街坊鄰居面前晃來晃去,望著他們眼中那贊許的目光,我的心,那叫一個甜!
這回啊,我以堅定的決心戰勝了困難,硬是用吃奶的力氣把困難這個彈簧壓下去了。這也算是在賽道上跨過的第一道圍欄,今后也會繼續去挑戰困難的“彈簧”,走向成功的終點!
(指導老師徐德勤)
回憶起來,那已經是去年暑假的事了。那時候,媽媽經常帶著我到外婆家里玩。我可喜歡那里啦,整天與表姐、表弟到田溝里摸小螃蟹,去荔枝園爬樹,坐在魚塘邊釣魚……所以,我隔三岔五地就嚷著要媽媽帶我去外婆家。有一次,我又想去,但媽媽工作忙不開,我決定獨個兒去。
那天天氣格外好,我帶著一路好心情,不知不覺地到了分岔路。向左走,不久就能到達目的地;靠右走呢,我從來沒走過,但我每次經過總能看到叔叔伯伯從那條路走出來的。于是,在好奇心的差遣下,我踏上了那條陌生的路。
走著走著,沒想到眼前是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色:一塊一塊綠油油的田地,還有彩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邊欣賞這田園風光,一邊哼著曲子,我好不愜意。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情開始由輕松愉快變得恐懼不安了,眼前的景色好像也變了:四周靜悄悄的,只有我一個人走在小路上。慌張之中,我被一塊突出的石頭絆倒了,膝蓋馬上青了一塊,我忍住疼痛,勉強站了起來,心里更加害怕。望了前頭,又望了后面,真是前頭茫茫,后路漫漫,我進退兩難,眼睛也不禁濕潤了。
然而,不知哪里來的一股勇氣猶如泉水般涌上我心頭——路是自己選的,無論多么崎嶇,多么難走,我都應該把它走完。就是這個信念推動著我,我不顧膝蓋的疼痛,奮力地跑著……終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遠處,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荔枝園。
人自哇哇落地后,便要走一條終身伴隨的路,而這路上有無數的絆腳石,人不可能完全避免它,因此,要前進,就要鏟除它。
困難,是我們何時何地都會遇到的,困難,就像是荊棘一樣,走不過,害怕不敢過,就永遠站立在原地,不知所措,就永遠通往不了開滿鮮花的成功道路;困難,就像大海一樣,劃不過,膽怯不敢過,就永遠停滯在原地,無所事事,就永遠行駛不到那生長萬物的彼岸。困難,就是一碗良藥,越是不敢喝,病就不會好,就不會有一身好的身體。
我們何時何地,都不希望遇到困難,總是害怕困難,在困難的面前,我們往往會低下頭,任困難辱罵,嘲笑。我何嘗不是害怕困難呢?亦是不想面對困難,可困難,是躲不過的,記得那一次,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你教會了我要勇敢,跨過坎坷的坑洼。
還記得,那個時候我的一點都沒有勇氣,更是懦弱。在面臨題目不懂的時候,我竟然退縮了,當時看到這么難的題目,我就簡單的用眼睛掃了一遍,之后看得難,不會做,我就不管了。面對題目不會做的小困難,我向它低頭了,整個人便是往后退,逃避著困難。當我要寫下一題的時候,我的桌子不得不搖頭看著我。
在我寫題之際,她這樣對我說:“小玲,你不能這樣逃避困難,雖然題目難,但是你還是要動腦筋,不然其他題目不會,你難道也不寫嗎?”我詫異地看著她,但是又瞅到那題目時,我一下子又泄氣了。眼前的困難,就像一個巨人,站在我面前嘲笑我,一只手就把我給抓住,我無從反抗,只能任他侮辱。此時面對題目的困難,我就像走到了一片大河,我站在陸地上,糾結著,久久不曾鼓起勇氣游過去。我的同桌對我說:“小玲,困難永遠是逃不了的,我們不管做任何事,都是會遇到困難,就算你躲,它也就會追著你,如果你每次都躲,以后,你怎么可能成功呢?”我恍然大悟地看著她。
那時候,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必須要經歷困難,困難就像是一顆樹苗,必須要給它澆水培育,它才能長大開花,結成成功的果實。困難我們永遠都擺脫不了的,與其逃避它,還不如面對它。若是一直逃避,就沒能趕上成功的車。
我看到這個題目,頓時鼓起勇氣,我看了很多遍,翻了許多教材書,終于解開了這道題目。我嘆了口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回想起先前面臨困難的時候,我竟選擇了逃避,多么愚蠢的想法和行為。此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不會再逃避了!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活中程度大小不一的磨難。有些人麻木了,放棄了,退縮了,但我們絕不能步他們的后塵。像青銅、葵花那樣,用應有的風度面對困難。
鄉村男孩青銅和城市女孩葵花在一次特殊的機緣下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在十二歲那年,青銅一家苦心撫養的葵花又被命運在極度抵觸中喚回城市,而青銅卻只能在蘆葦蕩中期盼著葵花的回歸,在這極度的期待中,青銅甚至能夠開口說話了……
人們面對磨難時的反應往往大相徑庭,而這本書卻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失去親人,無家可歸,三月蝗災,哪一個不是磨難?也許我們根本無法、也無處體會,但是只憑想象,也足夠觸目驚心了。但是有誰放棄呢?沒有!無論怎么悲傷,時間也不會因此停止流動,生活也還在繼續。是徘徊、恍惚,還是忘卻一切,從新開始,就當作是一場洗禮,青銅和葵花不是也一樣挺過來了嗎?既然木已成舟,過去已經無可換回,不如現在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從磨難中找到新的機遇。
青銅葵花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無數不可避免的天災人禍:當汶川的強震震碎了幾代人的夢,震驚了世界時;當東南亞的驚濤駭浪席卷海島,讓猝不及防的人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時;當阿爾卑斯山的雪崩把人們的歡笑與記憶深埋在萬年積雪下時……我有什么理由不放下安閑享樂的心情,直面災難呢?
不過,災難中的人們也如同青銅和葵花一般很快清醒過來:汶川的舊址早已災后重建,新樓大廈讓人覺得恍如隔世;東南亞島國的人民也沒有惶惶不可終日,八年后的今天依然安居樂業;阿爾卑斯雪山如今仍在招徠顧客,游人如織……希望之火并未熄滅,且在災難后燃燒得更為旺盛。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不同的磨難。學會堅強,有一種應對磨難時應有的風度,方能體味生活、生命的價值。
當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像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美好的生活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道路,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在人生選擇中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順風又順水的道路,可以輕而易舉地到達成功的彼岸;還有一條則是充滿了狂風暴雨的道路,可能不會取得成功。而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那條困難的道路。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堅持,勇于面對困難。賴遠明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但他的那種向最困難的地方前進的精神,讓他的生命變得不普通。他帶領著他的團隊踏上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他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成功的破解了青藏鐵路修建中凍土如何保冷,這一被為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他的成功是矚目的,也是從艱難中得來的。通過多少個不眠不休的日夜才得以換來這不可思議的成功呢?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他,用了九個字概括了他的這次成功經驗:想要成功,就必須堅持。堅持向最困難的地方前進,走向下一個萬人矚目的舞臺。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停止對外來追逐的腳步,奮戰從清晨天未亮開始,結束在第二天的快開始時。他們的生命就是在不斷的進行時,他們有一個常人稱呼的名字——中學生。坐在教室中央的我們,面臨的將是世界上最困難的考試——高考,這一場簡單的考試只有短短的540分鐘,卻決定著我們的命運,而我們唯有拼命的向最困難的地方去,不停息,才能不被別人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們才能成為自己世界里的王者。
困難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對于人民來說,最大的困難無不異于是國家的困難,對于處在發展中國家行列的中國,就總會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從國家的統一,到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再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都是最困難的問題,但讓人慶幸的是這些問題在中國人民的團結下,都迎刃而解,最終被載入史冊。中國就是這樣的強大,憑借著國家的發展與先進性,向最困難的地方奔去,并取得成功。
讓我們用勇氣去面對困難,借勇氣去努力綻放更美好的人生!
一、制定目標,增強意志
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這部分學生的實際,因人而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要明確、具體,不能模糊、籠統,而且要與學生商量,讓他們清楚的了解、掌握。這個目標可分為近期、中期、遠期,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就會產生為之而奮斗的動力。在為目標而奮斗的過程中,意志也會不斷的增強。學生作文目標的實現,往往會碰到各種困難,他們由于寫作基礎差,主觀上怕這怕那,缺乏寫好作文的信心,客觀上遭到別人的冷眼、譏諷等,遇到這些困難就會灰心喪氣,無心努力。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出產生困難的原因和克服困難的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調整他們的情感,增強他們的意志。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實際,鋪設一些臺階,制造一些困難,鼓勵他們刻苦努力登上臺階。如基礎差,寫人敘事不具體,可以先要求他在寫日記時,把字寫端正,標點打正確;然后要求把詞用得較恰當,把句子寫通順。做到這些后,先指導他們寫敘事日記,再訓練寫人、寫景物等方面的日記。這樣循序漸進,步步登高,學生也會覺得作文并不是很難。通過長時期的日記訓練,學生的意志磨煉了,作文水平也隨之提高了。
二、注重實效,寓于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意志,使他們逐步堅定自己的意志。其方法有:
(一)讀寫結合
教師可選擇教材中表現偉大人物、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的文章,通過讀寫的有機結合來感染學生,培養他們的意志。如教《我的戰友》一課,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在烈火燒身半個多小時的情況下,趴在那里一絲不動、不吭一聲?作者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作用是什么?通過分析理解,體會的堅強意志,進而用的堅強意志去熏陶感染學生,然后叫學生寫作文《鼓舞著我》。
(二)創設情景
所謂創設情境,就是根據學生生活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具體事件,在活動和事件發展中誘導學生積累素材,分析、思考作文材料。學困生由于缺乏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對身邊的人和事熟視無睹,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內容缺乏。創設情境,組織觀察,是解決學生這一困難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學認為,只有親身參與活動、事件,印象才會深刻,也最有話可說。因此,為學生創設情境,在觀察中磨煉意志,利用遷移,誘發其作文興趣,這樣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作文意志。如單元作文《記一件親身經歷的事》,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野營拉練或野炊,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活動之后,叫學生口述活動經過。他們經過生活,往往有話可說。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增強了意志,又激發了觀察、說話和作文的興趣,從中也可總結出怎樣寫的理性知識,由此就會掃除這部分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寫起作文來就較為得心應手了。
(三)樹立信心
一:致冰雪水靈兒
靈兒姐姐:
謝謝你寫給甜甜的文,甜甜看后好感動啊。對!我相信甜甜和靈兒姐姐的友誼一定會天長地久。
姐姐是甜甜來小荷,點評作文中第一個在小荷留言板提出要和我做朋友的人,當我看到那條回復后非常高興,當然甜甜也非常珍惜這份珍貴的友誼。
認識靈兒姐姐后靈兒姐姐就一直鼓勵著甜甜發作文,姐姐的每一句話都激勵著甜甜。
甜甜經常在我同學面前提起靈兒姐姐,他們看完靈兒姐的作文后也一直說靈兒姐的作文寫的好!現在我只要在他們面前提起"我有一個好姐姐你們肯定不知道,嘿嘿,要不要本小姐告訴你們啊"他們就跟條件反射似的,異口同聲的喊"Ohmygod,拜托大姐你已經說了N遍了!"那場面,真是壯觀啊。我也就只有納悶的份:"我有說過嗎?我怎么不記得啊?"(有的時候還真懷疑我是不是提前老年癡呆啊),不過沒關系只要我不嫌說的次數多就行。
靈兒姐姐是你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我希望,鼓勵我不向困難低頭,給我面對困難的勇氣。
在我的腦海深處中姐姐是一個很隨和,而且善解人意,溫柔善良的好姐姐,世界上最好的姐姐。
不管是海枯石爛還是滄海桑田,我們之間的友誼是永遠不會變的,一直......一直伴隨著你我。
是友誼這座橋梁把你和我鏈接在了一起,這份友誼我會永遠的記住,也會永遠的珍惜它.........
(琳琳,銳銳,好好,我答應過你們會給你們寫贈文的,放心吧我不會食言的.因為臨近考試了,所以我沒有多少時間,只要放了暑假我一定會給你們寫的!請相信我吧!)
【關鍵詞】小學作文 批改 方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這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寬松的作文評價方式,而且也為我們“松綁”和“減負”,將我們從作文批改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因此,我們更應加強學習,更新理念,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搞好作文批改工作。
一、忌繁批縟改
由于積習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我們往往認為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批改作文,須盡“精批細改”之責,因此,刀筆一揮,大砍大斫,所向披靡,落紅一片,然后再添枝加葉,使學生作文面目全非。長此以往,教師手中的刀筆怎能造就學生手中的妙筆?加之,各校對作文批改均有嚴格、具體的要求,詳細規定詳批、略批多少,旁批、總批多少,面批多少,為了應付學校領導的檢查,教師不得不重量輕質,因而難以顧及批改的效果。同時,又有老教師為范,既然老前輩們都如此兢兢業業,樂此不疲,我們小一輩怎敢擅越雷池、改弦更張呢?
繁批縟改,越俎代庖,對學生的作文全面“換臉”,作文批改乃至整個作文教學必將陷入低效、無效的迷途。
二、宜教師導改
忌繁批縟改,并不意味著要不批不改,而是要求教師抓好導改,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引,為學生寫文、改文注入活力,為作文批改開辟促效、生效的通途。
(一)范批范改。教師通過閱覽全班學生的習作,從中挑選出一至兩篇具有“共性”存在問題的例文進行解剖。先把例文的內容投影在屏幕上,然后就文中的遣詞造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以及主題等方面,擇要評點加批,使學生對文章的缺點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再用批改符號示范修改,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借鑒,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二)面批面改。針對學生習作中屬于“個性”的存在問題,宜用面批面改的方法。面批面改,要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習作水平和修改能力的實際,力求批改重點和作文訓練的要求相一致,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和修改能力得到同步提高。面批面批,還要考慮同一班級學生的不同實際,往往學生之間的作文能力也會有很大差異,教師應當尊重這種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使每個學生的作文能力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相應提高。在面批面改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多留少刪,多就少改的原則,細心體會作文中所反映出來的孩子的看法、想法,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語言習慣去看學生的作文,盡量尊重學生的原意,保護學生寫話、習作的積極性。
(三)師批生改。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如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問題,要立即標注修改符號并加批:“請注意你的文章中有錯別字”、“這句話有點毛病”、“此處標點不當”等,寥寥數語,簡簡幾筆,點到為止,引導學生自查自糾。同時,評批堅持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竭力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婉轉提出修改建議。尤其是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其點滴進步都是來之不易的。教師要抓住契機,給他們以最大的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既樹立了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心,又利于提高他們寫好作文的能力。
三、貴在學生自改
教師導改是外因驅動,而學生自改則是內因求變。學生自改,能增強學生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自己寫文改文能力,并為作文批改鋪設一條增效、高效的坦途,這是“輸血”難于企及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把批改作文的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起來。
(一)互評互改。學生完成習作后,應相機組織學生互評互改。可以將寫作有困難的學生與優等生搭配分組,充分發揮優等生的作用,使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在互評互改的過程中得到切實的幫助。也可以按寫作內容分組,讓學生在小組里讀文、評文、賞文,了解自己和他人作文的優缺點,達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評改結合、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自查自改。文章不厭反復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學生作文寫好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實際,提出不同要求,讓學生自查自改、反復修改,修改滿意后再交給老師審閱評等。
(三)交換批改。方法是自由結對,互換習作,可只批不改,也可只改不批,或者又批又改,不強行規定,各取其宜。最后由教師抽查,了解交換批改的情況與效果。
互評互改也好,自查自改也好,交換批改也好,都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都不能離開老師的監督與檢查。
最后還必須指出,作文批改,還有一個后續工作,這就是通過評講向學生反饋作文批改的信息。作文評講是作文訓練過程的最后一環,既是對學生作前指導的總結,也是作后的再次指導,它能讓學生明了自己作文和全班作文的情況,真正知道此次作文要“寫什么”,“怎樣寫”,從而發揚成績,改正缺點,使作前指導和作文批改的效果進一步擴大。因此,我們必須做好講評的資料準備,講評內容更突出重點,并對美文和寫作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調動全體學生習作和修改積極性。
四、結束語
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更新了,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形成了,作文批改勞而少功的現象必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作文教學的事半功倍,更是語文教學的輕松和諧。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我深愛寫作,因為它可以表達我不能言說的心情,它可以在你,我,他之間傳遞情感和信息。
樂在寫作,有時候,我被家長罵,被老師批評可我不能訴苦,只好把這些事寫在作文中,寫在日記中,寫作成了我喧泄的手段之一,當我把不高興的事寫進日記時,我立刻覺得輕松了很多。也變的高興起來。
樂在寫作,在小學時,我的作文經常獲獎,并且我們的老師也因此經常獲教師指導獎,所以我也在作文方面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贊揚。
樂在寫作,寫作也使我增強了語言能力,表述能力,閱讀能力,也因此使我提高了語文成績。
我熱愛寫作,我希望同學們也能夠熱愛寫作,其實寫作文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只要多讀書,多練筆,就能寫好,不要把作文當成任務去完成。只要你們堅持,就一定能找出寫作的樂趣。這也正是我所說的,樂在寫作。
“肚子別往下沉。”
“屁股撅得太高了。”
“對,就這樣,像一個斜著放的平板。”
……
媽媽幫著大嘴兔子改正姿勢,她卻堅持不住,趴在了地上。
媽媽毫不心軟:“起來,再多練幾遍!”
可是,大嘴兔子每次都挺不過三秒鐘。她有些氣餒了,直到媽媽說:“如果你能堅持十秒鐘,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大嘴兔子這才重新打起精神來。
“一、二、三……”
媽媽才數到四,就被大嘴兔子打斷了:“媽,我……我堅持不住了!”
“有一位詩人說過這么一句話,”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意思是:最大的困難降臨時,曙光就在前方不遠處。”
聽了媽媽的話,大嘴兔子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天傍晚,媽媽讓大嘴兔子幫她洗木耳,她爽快地答應了。可沒想到木耳又小又多,洗起來居然那么費勁兒。她才洗了不到一半兒,就覺得胳膊酸得厲害,手都泡胖了,她帶著哭腔央求媽媽饒了她吧。媽媽說,做事要善始善終,堅持就是勝利,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媽媽為了讓她堅持下去,在旁邊給她講笑話,媽媽講啊講啊,終于,她洗完木耳了。媽媽看看她洗得干干凈凈的木耳,開心地說:“你瞧,困難一點兒也不可怕!”
想到這里,大嘴兔子像泄了氣的皮球又被充滿了氣。她忍耐著,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八、九、十!”春天終于來了。
從練習俯臥撐的那個晚上起,每當遇到困難時,媽媽告訴她的那句話總會響在大嘴兔子的耳畔。從此,她心里便總有春天,不再輕易向“冬天”屈服了。
作文筆記本:
你好!你和我即是同學又是網友,雖然這些天來,我們沒有一起上課,但你我之間的友誼依然存在.在網上聊天的時候我們倆的一字一句之間,都透著我們倆內心的真誠.
在我看了你寫的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之后,我被你優美的字句感動了,你卻對我說:“沒什么,我隨便寫的,我相信你堅持每天寫,肯定會比我寫的更好,我支持你.”你知道嗎?你給我的鼓勵,就是力量.當我聽了你的鼓勵.我一陣心酸,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朋友就是在對方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她),我知道了你就是我的真正的朋友.在我有困難的時候鼓勵我,幫助我.我寫的雖然沒有你的那么優美、華麗.但一字一句卻是我內心的真誠......
你的好朋友水晶小公主
200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