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09 08:50: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初中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音樂是人們使用有旋律、有規律的音符來對自身情感進行表達的一種文化意識形式,音樂能夠反映出人們現實生活情況,其關鍵元素為節奏與旋律,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文化藝術形態。音樂作為一種文化藝術,能夠給聽眾帶來一定的聽覺享受,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有助于人們音樂情操和音樂文化素養的形成,音樂已經成為當前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音樂在文化領域的地位的逐漸提高,音樂教育也逐漸開始受到國家和社會重視,音樂教育已經成為當前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2014年,在國家教育部門帶領下,全國中小學校開展了新課改工作,對中小學教育所涉及的學科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改革,針對初中音樂教育的改革,相關教育工作者提出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對初中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流行音樂是隨著時代音樂潮流發展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音樂風格,具有非常顯著的音樂藝術文化特征,其流行于當前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比如搖滾樂、爵士樂等,深受初中生的喜愛。但是目前關于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研究比較少,全國大部分學校在該方面無從下手,在實際中的優化效果比較差,目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我們提出此次課題研究。
一、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音樂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一個重要的階段,即叛逆期,在這一時期大部分學生對一些日常事物會產生一種厭煩心理。傳統的音樂教育主要采取的是講授式教學方式,在音樂課堂上全程都是教師在講授音樂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收狀態,導致學生對音樂的好感度逐漸下降。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在音樂實踐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優化音樂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以此不斷培養與提升學生的音樂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建立全面的音樂知識體系
流行音樂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初中教育作為學生音樂素養養成以及學生音樂知識體系建立的重要階段,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不僅可以提高初中音樂教育的趣味性,而且由于流行音樂包含了多種樂理知識,在對于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音樂知識的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進入音樂情境中,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對音樂課堂的抵觸感,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到音樂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音樂品味,實現初中音樂教育目標,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音樂知識體系。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優化與創新初中音樂教育模式,帶動初中音樂教育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對初中音樂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現狀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全國中學音樂教育模式改革工作已經進入初級階段,在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以達到提升初中音樂教育質量的目的。但是在實際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從初中音樂課程、教學設施、教學方法以及授課教師專業素養等方面分析,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工作正面臨嚴峻挑戰,以下將從四個方面對目前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初中教育體系中一直以來都是以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作為教育重點,由于音樂不作為學生中考的必考科目,因此音樂教育普遍不受到校方重視。目前大部分中學已經在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但是由于經驗有限,加上校方領導沒有對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工作產生重視,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具體如下表所示。
(二)教學設施不完善
教學設施是初中音樂教育開展的基礎,是音樂實踐教學的關鍵保障。調查發現,大部分初中在引入流行音樂后,并沒有增添相關的音樂教學設施,沒有完善的教學設施作為基礎,部分流行音樂課程教學是無法順利開展的。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流行音樂課程涉及的音樂教學設備種類和數量比較多,并且價格比較高,一部分音樂設備還需要從國外購買,大部分中學教育資金有限,在該方面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導致一些價格比較昂貴的,且不容易獲取的音樂設備沒有購買,進而導致初中音樂教育設施不完善。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引入流行音樂后,由于教育理念比較落后,部分學校在音樂教育中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音樂知識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在課堂上,全程都是教師在講授關于音樂的知識內容,學生并沒有感受到流行音樂加入到音樂教育中的改變,課堂氣氛仍舊是“死氣沉沉”,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引入流行音樂優化音樂教育,導致沒有達到預期的優化效果。
(四)教師音樂素養較低
初中音樂課程在整個初中教育體系中所占的課時比較少,初中音樂教師的工資水平比較低,為了降低辦學成本,大部分學校所聘請的音樂教師年齡均在40歲以上,年齡比較大的音樂教師雖然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但是這一部分教師所掌握的流行音樂知識比較少。并且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也比較嚴重,對于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存在錯誤的認識,否認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初中音樂教師對于流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存在一種抵觸心理,進而導致初中音樂教師流行音樂素養比較低,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策略
(一)協調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課程設置
為了凸顯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優化效果,學校必須要提高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合理設置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課程。首先,學校要積極按照教學大綱開設流行音樂課程,教學大綱是音樂課程開設的主要依據,按照教學大綱確定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目標,并且規劃流行音樂教學計劃。其次,合理分配初中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教學課程的課時,在整個音樂教育體系中,流行音樂教學課時不能低于30%,在每學期流行音樂課程節數不得少于15節。在課時設計方面,流行音樂教學課時不能過多,同時也不能過少,課時過多會改變初中音樂教育的本質,將初中音樂教育改變為流行音樂教育;課時過少會體現不出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效果。最后,學校要使用統一的音樂教材,音樂教材的編制要考慮流行音樂歌曲與傳統音樂歌曲的協調性和統一性,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歌曲都適用于初中音樂教育,根據初中音樂教育目標以及教育宗旨,選擇一些愛國、團結方面的流行音樂歌曲,比如《我的中國心》《眾人拾柴火焰高》《龍的傳人》等,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定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團隊精神。合理設置初中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課程,有助于初中音樂教育工作更好地組織與開展,保證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育中的實施效果。
(二)完善教學設施
完善的音樂教學設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行音樂教育效果,為了適應初中音樂教育改革的需求,學校要加大初中音樂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根據流行音樂教學需求,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改善初中音樂教學條件。音樂教學設施包括音樂設備與教學設備兩種,其中音樂設備方面,學校要采購一些與流行音樂相關的音樂設備,比如鋼琴、電子琴、吉他、音響等,在教學設備方面,學校要引進一些數字化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流行音樂五線譜電教板、收音機、流行音樂教學軟件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真實地接觸到流行音樂設備,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
(三)基于流行音樂創新初中音樂教學方法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并不是完全開展流行音樂教育,也不意味著對傳統音樂的完全摒棄。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傳統音樂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乏味,但是音樂是相通的,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初中音樂教育質量。比如教師在對傳統民族音樂《八月桂花遍地開》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幾首與該傳統民族音樂韻律相似,或者曲風相似的流行音樂,在流行音樂帶動下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民族音樂《八月桂花遍地開》的音樂文化,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欣賞傳統民族音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流行音樂的美感,促使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得到良好的培養。
(四)提高音樂教師流行音樂素養
教師在整個流行音樂教育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相結合非常考驗教師的能力與水平,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傳統音樂教學能力,還要求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流行音樂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將二者有機融合,準確尋找到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融合的切入點。因此學校方面有必要培養和提升初中音樂教師的流行音樂素養,學校一方面要引進一些具有較高流行音樂知識水平的教師人才,另一方面要對現有音樂教師進行流行音樂教學培訓,全面提升中學教師教學水平,為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工作的全面推進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
四、結束語
流行音樂對音樂教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客觀影響,本文結合初中音樂教育現狀,提出關于初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策略,既有助于推進初中音樂教育模式的改革,同時還有助于促使初中音樂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初中音樂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由于筆者個人能力有限,并且此次查閱的參考資料也比較少,對于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育的策略研究內容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今后仍會在該方面進行深層次研究,促進初中音樂教育的優化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劉然.情感互動,課堂應用——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26-227.
[2]榮琴.讓跳動的音符演繹活躍的師生課堂——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高效化路徑探析[J].戲劇之家,2021(15):114-115.
[3]蔡文娟.基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思考——初中音樂運用聲勢律動教學法的研究策略[J].北方音樂,2020(10):197-198.
作者:李亞瑩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種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