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9 08:15: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農村小班化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小班化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給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動力,特別是給學困生輔導和轉化帶來新契機。由于小班人數少,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機會增多,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時間更加充裕,有利于教師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不同學生做出不同的教學設計,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欲望。作為一名農村小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相信學困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傾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給學困生創造參與合作競爭的機會,發展學困生的內驅力和創造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一、在教學預設上關注學困生
農村小班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適應課堂改革的需求,將“記憶式”學習轉變為“想象式”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應在教學預設上關注學困生,對課堂教學環節上學困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周密的準備,使課堂教學異彩紛呈,充滿激情與活力。第一,明確新目標,預設新理念。教師要深入理解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加強對學困生的引導和轉化,變“學會”為“會學”,使學困生樂于接受知識。第二,拓展新資源,預設新載體。教師要為學困生挑選適合的教學資源,在各個環節上設計容易解決的問題,讓學困生真正“抬起頭、坐前排、提問題、忙起來”,增強學習信心。第三,運用新技術,預設新發展。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微課、電子書包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減少學困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困生的智力向更高層次發展。
二、在課堂評價上關注學困生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小班化教學中應注重對學困生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品質,為學困生架設進步的“橋梁”。首先,教師要細致客觀地評價學困生,避免千篇一律的評語。在評價學困生時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其次,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式評價法。學困生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課堂上會出現回答問題錯誤的情況,教師不要直接批評他們,而是先對他們回答對的部分給予肯定,然后用“如果……就更……”進行啟發。再次,教師要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尊重學困生的不同意見,培養學困生的多元思維,評價要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讓學困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課堂表現。
三、在學法指導上關注學困生
農村小班化教學是一種全面的、精致的教學模式,很多學困生內心里并不想落后,只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經常會走彎路,從而降低了課堂的參與熱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在學法指導上多關注學困生,根據學科的特點,系統地介紹預習、復習、聽課、筆記、作業等方面的要求,讓學困生掌握實用性的學習方法。加強合作學習,鼓勵班級中的優等生與學困生結對子,通過學生幫學生的方式促進學困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體驗學習的樂趣,消除惡習,破舊立新。往往很多學困生都是舊的錯誤還沒弄明白,新的錯誤又產生,從而惡性循環,因此要幫助學困生建立“錯題庫”,將不會做的題目記錄下來,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還要善于角色轉化,站在學困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使農村學困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學會總結。
四、在作業設計上關注學困生
作業是課堂的延續,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渠道。在以前的大班教學模式下,通常是教師布置統一的作業,達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新時期,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追求創新,選擇新穎、獨特的作業題,實施小班化分層作業,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首先,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可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或者實地參觀等,使作業的實踐性更強,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困生的能力得以體現。其次,為學困生提供適度、適量的作業。有時候教師設計的作業過多、過難,學困生無法自主完成作業,抄襲作業的現象頻頻發生,使學困生對學習感到厭煩。再次,校正作業要認真,及時檢查,及時輔導,讓學困生把知識記得更牢固,創造“學生能轉身遇到好老師,課堂隨處見討論”的理想學習氛圍。
五、在實踐活動上關注學困生
小班化教學給實踐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教師要在實踐活動中關注學困生,通過實踐活動磨煉學困生的意志,陶冶學困生的情操,為學困生的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很多學困生雖然學習成績不佳,但是他們的實踐能力較強,在實踐活動中十分活躍。教師應縮短與學困生的心理距離,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滲透學習思想和道德品質等。聯系生活實際,講述學科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為學困生創設與教學資料有關的情境,引發他們的好奇與思考。同時,分層活動是幫助學困生體驗成功的有效方法,可開展分層學科競賽,達到人人都有發展的目的。總而言之,小班化教學是當今農村教育的潮流,大勢所趨。小班化教學為學困生的輔導提供了時間和機會,有利于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姜華強,劉永玲.淺談小班化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
[2]崔文凱,崔金光.小班化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探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6(31).
作者:童福興 單位:甘肅省山丹縣李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