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29 08:38: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落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德育教育的展開可大致分為兩個方面:樹人、立德,即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表現為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良好的精神狀態以及自信、積極的生活態度等,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即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樹立道德準繩,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等。那么德育教育應如何在班主任工作當中落實呢?下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對如何從這兩方面開展德育教育進行一番探究。
一、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
(一)增加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面,促進正確三觀的樹立
中學生由于自身社會經驗的缺乏,其接收信息的方式往往來源于網絡媒體,這就導致了媒體傳播什么,其便接收什么,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到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班主任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拓展學生信息接收的途徑,增加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面,使學生能夠對社會事件產生正確的認知,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例如,筆者會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法律案例來讓學生闡述自身的認知,這樣筆者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闡述來推斷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三觀,如不具備,筆者也可以對這些法律案例進行分析來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或者,筆者會讓學生講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疑惑的事情,來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疑惑,并在這個過程中將正確的三觀觀念傳遞給學生。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促進學生自信人格的樹立
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逐漸邁入青春成長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其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需要更多的來自班主任和家長方面的認可。班主任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人文關懷,從而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這樣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將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傳遞給班主任知道,以便班主任及時對學生進行教導,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學生學習上出現一些問題,如學習狀態不佳、曠課、早戀等情況,班主任不應責罵、打壓,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導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明白這是青春成長的必然,但更重要的是學習,進而使學生放下思想包袱,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另外,在學生學習有了進步或者學生做出了飽含積極意義的、充滿正能量的事后,班主任應不吝表揚,大力鼓勵,并將這份贊賞傳遞給學生家長,從家長方面再度給予學生表揚,從而使學生得到高度肯定,促進學生自信人格的塑立。
二、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
(一)班主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在中學生的成長生涯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不單單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方面,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從班主任言談舉止中體現出的道德品質、精神內涵等方面。班主任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模范,言傳身教,使學生能夠在班主任強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下,積極地吸收和學習班主任身上體現的優秀道德品質和精神內涵,從而促進自身道德品質的提升。例如,班主任在和學生交流時體現出尊重,學生就會學習到尊重,班主任愛崗敬業,就會樹立學生的責任心,班主任治學嚴謹、知錯就改,就會樹立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以及不斷質疑并提升自己的學習精神等。總之,班主任應嚴于律己、寬于待人,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強大人格魅力的感染下,樹立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貫徹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道德行為中,身體力行,并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落實,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踐行正確的道德行為標準。班主任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到社會中去踐行道德行為,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在班級中舉行道德班會,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所做的一點一滴的道德小事,促進道德品質的提升。例如,筆者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便帶著學生在公共場所做志愿活動,去給游人指路、提醒人們不要在公共場所抽煙、不要亂丟垃圾等,讓學生切身體會別人對學生的感謝以及不遵守公共秩序所給他人帶來的不良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心中道德準繩的樹立。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從樹人和立德兩方面展開,并從多方面更加明確的就學生德育素養開展工作,使學生能夠在初中學習成長生涯中,獲得更有效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樹立和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并且班主任應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人文關懷,使學生能夠心理健康快樂地在課堂中學習成長,促進自身學習水平的提升,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張峰.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高新區,2018.
[2]楊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
作者簡介:顧亞紅,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卜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