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9 09:52: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中生物是一門依賴實驗操作、所有的知識學習都來源于實驗的學科,所以,為了促進我國高中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各個學校應當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并對學生的高中生物實驗進行有效指導。教師在實際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應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盡量規避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增強生物教學效果,為促進學生學習高中生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時不足,分配不均
相對于初中而言,高中的課業安排比較緊湊,科目之間、章節之間、教學測試部分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配不均問題,生物也是如此。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一件令老師甚至令學校頭疼的一個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生物教學實驗的標準和內容在不斷增加,而生物教學的課時卻依然未變,這會導致教師只重視理論講解,忽視實踐操作??荚嚧缶V規定的實驗操作每一個都是考試的重點,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完成規定的目標對每一個生物老師都是一個難題。因此,課時不足是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實驗教學模式不科學
盡管我國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經過了很多年的改革,雖說其教學模式已經邁向科學化,正在不斷進步,但是仍然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這導致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著模式不可續、落后、低端的現象。如高中生物實驗課程中,學生不是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觀點進行生物實驗操作,而是通過老師的引導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師的意思進行操作。雖然這種實驗操作可以減少學生出現錯誤問題,但是這樣重復性的操作會使學生完全喪失自主性,使學生對生物實驗操作沒有積極性,學生在實驗中創新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師缺少對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
在我國的高中教學中,生物實驗教學長期被忽視,這導致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缺乏研究。教師對如何組織生物實驗教學、對實驗教學的研究不足,導致學生不可能通過實驗操作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對于探究性試驗而言,教師應當有較高的實驗教導能力和技能,而在這方面教師的能力顯得捉襟見肘。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生物教師工作量比較大,實驗過程前,教師很少抽出時間提前練習實驗,所以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預測不足。
(四)缺乏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形成生物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知識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但是在高中教學中,教師為了趕進度,縮短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原本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實驗被老師一步一步引導的實驗所代替,這使得學生對生物實驗喪失樂趣,從而對高中生物的學習失去興趣。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對策
(一)聯系生活實踐,科學實驗教學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高中生物知識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高中生物時可以在知識點中間加一些生活的實際案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興趣放到實踐中去。如“基因突變”“細胞癌變”等實例,其中畸形兒就是基因突變導致的,而咸菜、燒烤等物質就是引發細胞癌變的元兇。教師對生活中案例的講解既可以讓學生通過書本的知識聯系實際,又能讓學生加深學習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結合書本知識讓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興趣。
(二)增加實驗教學課程,滿足實驗
教學時間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完全是按照學校制定的課程表進行的,教師不可能把講解理論知識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實驗教學,這造成了學生實驗教學時間過短現象的出現。學校應當專門制定出一個時間段,用這個時間段開展生物實驗教學,加強生物實驗教學,使學生和教師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物實驗教學中,從而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使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學校的領導可以合理地安排學校的流動資金,以更好地完善學校的生物實驗設施,社會和國家也應當對高中進行一定的扶持,其客服資金缺乏的障礙,為學生的實驗教學的開展提供奠定基礎。
(三)改變實驗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
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應當進行一定本質性的改變。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從實驗設計和操作到研究結論,學生并沒有參與其中,會導致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不高。生物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首先要從學生做起,加強學生對生物實驗的參與度,讓學生參與到生物實驗的設計環節中去。如在細胞的觀察過程中,生物組織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等試驗都需要實驗器材精準,學生參與其中可以訓練基本功,提高基本素質。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也要改變評價方式。之前的評價方式看中的是實驗進行的次數,而新的評價方式應當注重實驗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實驗能力,同時也要通過客觀的角度對實驗的準確性進行更高的評價。我國生物實驗教學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教師要肯下功夫、愿意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用心揣摩,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使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提高。
作者:王立艷 單位:河北省巨鹿縣第二中學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以把部分實驗設計成研究性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效果更佳。通過十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生物實驗教學的特點和學生能力的培養,生物科學素養的形成,以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設計為例,探索出把生物學實驗巧設成研究性課題的有效性教學。課題研究可采用實驗研究法,按照課題研究的程序實施,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結題階段。并分別對這三個階段的任務作了部署,為生物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實驗教學;研究性學習;研究性課題
據新課改后高考趨勢來看,生物題量并不多,但是生物實驗題年年都涉及,分值也較高,重在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的形成,為此,教師應該重視生物實驗教學。常見的生物實驗有探究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在這兩類實驗教學中,教師都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方法和過程運用起來,特別是探究性實驗更為突出。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以把某些實驗設計成一個課題讓學生分組研究,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形成。
1.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即問題情景階段,對于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設計這個實驗與高中生物中的其它實驗在時間限制上有所不同,很多實驗可以在一課時內完成,而此實驗在一課時之內或更多課時都不能完成的,教師最好把此實驗轉變成一個課題,讓學生成立生物課題興趣活動小組,對這個實驗展開研究。
1.1成立生物課題興趣活動小組
新課標教學下,要求學生重點掌握植物向光性及向地性實驗設計,還可以設子課題。為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由組合成課題小組。在成立課題小組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組合,三至六人一個課題小組。這樣,每個班就有多個課題小組,分別研究這兩個實驗。筆者所教的班級學生就是按這個方法成立的課題小組,便于每組中的各個成員都能夠相互配合,不會半途而廢。
1.2選擇并確定課題
根據學生成立的課題小組,每組自行選擇并確定好課題,每個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課題:一是植物向光性實驗設計,二是植物向地性實驗設計。盡可能地鼓勵學生設立子課題進行研究。
1.3查找資料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圍繞研究的課題主動地查找、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查找有關的資料、文獻、書籍等,教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并制作資料卡初步處理資料、查找資料,可以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取得的進展,遇到的問題,能否開題。
1.4填寫開題報告書
學生已經確定了課題,查找了資料,但是還有其它的條件必須具備,如實驗材料、器材、藥品等,有了這些條件,此課題是否能長期實施下去,值得學生思考。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填寫開題報告書,制定研究計劃、實施方案、成果預期等。經指導教師審閱后,如果條件具備,則進行開題報告會;如果不具有可行性,則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不具備的器材、材料等,讓每組的課題都能實施。
1.5撰寫準備階段階段性總結
在準備階段學生完成了成立課題小組、選擇和確定課題、初步查找資料和填寫開題報告書等任務,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寫出這一階段的階段性總結,從而使學生體會此階段的感受與階段性成果。
2.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即實踐體驗階段,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階段,通過親身參與研究探索、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實施階段占用的時間比準備階段和結題階段的時間要長,是課題式研究的主要環節。
2.1指導學生實驗材料的選取
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起指導作用,教師應指導學生選取合適的材料,如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剛萌發并已長出幼根的蠶豆種子或玉米種子等,分別為植物向光性和向地性實驗設計的材料。當然,鼓勵學生嘗試用其它材料做此課題,通過實驗對照,探索出影響植物向光性和向地性的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使實驗結論更具有說服力。
2.2指導學生的實驗步驟
本實驗不一定在實驗室做,可以在家中或其它合適的地方做,教師在此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學生遇到了什么疑問或者每天觀察到的現象,要作好記錄,最后由組長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交談,分析討論產生某現象的原因。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學中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不能先告訴結果,要由學生自己去探索、體驗得到結果,學生要對觀察到的現象、結果作好詳細的記錄。實驗過程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教師應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指導學生做此實驗。其實,在此過程中就無形的建立起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也體會到了科學家探索真理的艱辛。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自然感知的,不是教師傳授的,這正是現代教育中提倡對學生優秀素養的培養的要求所在。
2.3初步的交流
不同課題小組得出結果后,要進行初步的交流。討論、思考產生不同現象的原因,比如植物向光性實驗設計和觀察這個課題,如果材料完全相同,但實驗結果有所不同,可能就是外界條件控制得不一樣,如單側光照射或密閉黑暗盒子是否控制得嚴密等等,出現這些問題,學生應該交流,找出失敗原因。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教師應該給學生信心,重復實驗,直到成功。學生通過在小組內或小組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并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學生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經過教師的精心指導,經過初步的交流,得出結果。
2.4撰寫實施階段階段性總結和中期匯報
實施階段是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也是中心環節。此階段學生完成了收集資料、實驗材料的選取和實驗實施步驟等任務,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對此階段作階段性總結和研究中期匯報。通過總結,學生懂得科學家們探索真理的艱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中期匯報,指導教師也能充分了解學生對課題研究的進展、遇到的困難和下一步的計劃。
3.結題階段
結題階段即表達交流階段,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一個必要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學生要將對可統一研究的所有資料、實驗過程記錄和實驗結果等數據,進行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撰寫出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3.1成果的展現
成果的展現形式具有多樣化,經過學生做完此實驗后,以課題組為單位,可以撰寫實驗報告,撰寫科研小論文,也可以展現實驗設計方案與裝置等。在此階段還可以開辯論賽,學生通過辯論、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在交流中,學生會懂得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論地思考問題。有的課題組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果,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并糾正錯誤。雖然結果錯了,但是在此研究過程中,學生同樣獲得了很多知識,研究性學習特別注重過程的體驗,關注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成長。
3.2心得體會
結題后,教師最好再安排學生寫一篇研究過程的心得體會,與學生做朋友。教師去了解學生的想法,有什么樣的成果或建議,對合適的建議教師應該采納。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了解學生,教師作好教學反思,從而為高中生物學實驗帶來一定的參考性和指導性,使教學效果更加完美。通過此課題,原本是一節課或多節課都完成不了的實驗,卻把它設計成學生課題來研究,大大提高了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實驗如《甲狀腺激素對蝌蚪變態和發育的影響》、《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設計并制作生態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教學。教師把“三維”教學目標帶進了生物實驗教學課堂,展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體驗了生物科學家們探索真理的過程,學生具有一定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生學會了團結、分享與合作精神,樹立起了一定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作者:萬顯發 單位:銅仁市民族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推進,高中生物教學也要積極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以期不斷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筆者經過實踐與探索,認為探究性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生物知識,將生物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究性的實驗,可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探究性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得到提升,也能夠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保證生物研究性學習目標的順利實現。本文擬就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做好高中生物實驗準備,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
筆者認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生物實驗教學時,為了提高實驗效果,教師一般應在實驗前都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完成生物實驗操作。但是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在一些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實驗準備方面還很少受到關注和重視。其實在學生學習新知識前,是有必要為學生提供一些他們熟悉的材料,并讓學生對這些材料進行學習和熟悉,通過人為的方式將材料中的一些與新知識有關的內容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利用這些知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也應使如此,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時,在有些工作上教師不能完全替代學生,也要為學生提供自主操作和學習的平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生物實驗研究中,不能用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左右學生,使實驗達到既定的結果。需要堅持學生在生物實驗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與資源,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產生疑問,提出疑問,并積極探究和創新,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在探究性的生物實驗中發揮自己的智慧與能力。實驗前,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在進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先組織學生查閱資料,并思考問題,諸如可溶性還原糖主要有哪些?可以使用哪些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使用什么樣的實驗材料才能夠獲得更明顯的結果。學生在實驗材料搜集以及準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且對于探究性實驗的開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二、重視探究性實驗方法,提升其有效性
一般情況下,探究實驗的方式就是準備、實驗、總結、深化等過程,準備環節,教師需要有意識、有目的的誘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明確認識探究的目的以及途徑,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明確觀測的方法,對實驗的原因進行分析,把握好時機誘導學生,使其認真思考。如果在探究性實驗中,教師能夠把握好時機,創設帶有疑問的情境,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進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時,學生使用花生、白蘿卜和大豆進行實驗,經過檢測發現花生中含有脂肪,白蘿卜中含有還原糖,大豆中含有蛋白質。這種實驗比較簡單,而且成功率比較高,因此教師就可以在實驗中提出問題,為什么只選擇這三種材料進行實驗,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嗎?讓學生嘗試思考使用其他材料代替實驗,并驗證結果。然后在引導學生思考,生物組織中只是含有一種物質嗎?比如花生中只含有脂肪嗎?還有沒有其他物質?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生物組織中不只含有一種物質,然后進行實驗探究。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教師只是實驗的組織者,讓學生自由思考,深入探究,從而提高其探究意識能力。
三、注重學生的參與性,認真分析實驗結果
在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實驗的結論,對實驗過程基本是忽視的,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將學生的智慧能力展現出來。應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事求是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探究和明白創新、協作等精神,能夠積極參與到問題的探究與解決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實驗過程,了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科學的分析,才能夠更好地分析實驗的結果??傊?,探究性實驗教學沒有固定的教學形式,但是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探究意識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都是極為有利的。高中生物教師應提高對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的重視,積極開展探究性實驗,大力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孟慶華 單位:松原市第二高級中學
摘要:實驗是生物學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實驗教學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教學中生物實驗教學長期以被認為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從屬于理論教學。隨著新課程的推進,高中生物課程中加大了實驗教學的比重,力圖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科學態度。就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探討
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通過實驗來探究生物的規律,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學知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生物學問題能力,實驗教學是達成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新課程增加了教材中實驗所占的比重,突出了實驗教學重要地位,將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列入了具體目標。而且從理科綜合測試的發展趨勢來看,實驗試題著重于考查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梢哉f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是生物教學發展的需要,更是培養新時期人才的要求。本文結合教學中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優化的嘗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受教師支配進行操作,屬于被動的接受,不能體現實驗探究性的目的,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更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從思想意識上充分認識到實驗探究對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新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改變實驗教學的現狀。由于新教材加大了實驗教學的比重,增加了許多實驗和實習的內容,這就要求生物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除了具備較強的實驗操作和一定的實驗教學管理能力之外,還要有較強的實驗創新意識,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對實驗探究要有積極態度,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精神,同時要善于學習和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實驗探究教學的能力。
二、完善實驗教學設施
當前很多學校實驗設備難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實驗教學受到場地、器材和設備的制約,導致學生無法通過生物實驗教學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生物實驗教學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學校及有關部門應對實驗教學有足夠的認識,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投入一定的經費配備必要的實驗設備、器材等,支持實驗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教師也應刻克服困難,充分利用一些優勢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利用現有實驗條件,合理改進實驗,完成教學目標。
三、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實驗目標的不同可以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分為技能性實驗、驗證性實驗以及探究性實驗。教師要對具體的實驗教學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實驗類型做好實驗教學設計和規劃,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實驗教學。1.技能性實驗以訓練學生操作技能為主,目的是要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儀器的規范使用,和生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這種實驗主要通過增加訓練量來提高教學效果,孰能生巧,通過訓練讓學生了解實驗中的一些常識,學會規范使用器材。2.驗證性實驗以檢驗已知的事實、概念或原理的真實性為目的所進行的實驗過程,能有效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梢酝ㄟ^優化教師指導以及將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究性實驗的策略優化驗證實驗教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經認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先讓學生初步嘗試,教師再根據嘗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示范講解,然后讓學生再次嘗試,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領。另外就是盡可能的將驗證性實驗轉換為探究式實驗,從實驗原理的角度和實驗過程的角度將驗證性實驗改進設計為探究性實驗。3.探究性實驗是以實驗者在不知曉實驗結果的前提下,通過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質疑和假設,同歸分析和思考最終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形成科學概念的過程。實驗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問題誘導-產生質疑-大膽假設-實驗驗證-思考分析-歸納總結。探究式實驗教學是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實驗,主動的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研究客觀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系,發現其中的規律,最終形成對概念的認知。探究性實驗中教師要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產生質疑,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然后讓學生對質疑進行大膽的猜想和假設,并針對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在得到驗證的成果之后進行思考和分析,最終歸納總是得出結論。例如探索蔗糖溶液質量濃度與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和分離現象的關系,預測植物細胞細胞液的濃度等實驗都可以用探究式實驗進行驗證。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收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改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
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評價是不可缺少的,評價是教師了解教學過程、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生物實驗教學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有助于優化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充分肯定和理解才能讓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生物實驗教學的探究中去。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生物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認真鉆研新教材,不斷優化和改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馬衍紅 單位: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教學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在這一教學改革過程中,加強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結合的重要培養,所以要能在這一方面的教學中能得到充分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生物實踐教學的價值體現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然后結合實際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探究,通過此次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理論研究,希望對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加強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
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實施下,也對高中的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學模式就不能有效適應當前的教學發展要求?,F實的高中實驗教學與國家新課程標準相去甚遠,沒有更高層面審視新課程標準,沒有達到提高學生科學創新思維的目的,高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驗證,以及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在當前教學中還有著多方面的問題有待解決,加強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理論研究對實際的教學發展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價值體現與問題分析
1.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價值體現分析。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也是教學的難點。由于實驗需要的場所以及器材等都需要資金進行支持,一些學校由于資金的問題,就不能有效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所以在實驗教學方面就存在諸多問題。加強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著諸多的積極作用發揮,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學生在高中的生物學習過程中,有的一些生物知識點必須要通過實驗教學才能得到解決的。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創新思維還不夠,而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實驗操作的方法以及理論知識的運用等都能夠起到綜合應用的作用,讓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在創新思維上得到加強。并且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也能有效保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2.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問題。從當前我國高中的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來看,還有諸多方面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沒有重返全面的認識。新課程改革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是對素質教學目標的追求,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體性發展地位。但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要求等沒有得到充分詳細的了解,在教學理念上也相對比較模糊,這樣就很難將實驗教學的模式得到創新發展。再者,教師方面問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在實驗教學的理念上沒有和時代教育的發展要求相契合。新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等比較重視,但是收到傳統教學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實際的生物實驗教學中,還沒有將教學觀念及時的轉變。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只是簡單的進行操作讓學生觀看,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比較少。另外,學校方面的問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條件沒有得到滿足。一些學校在實驗的場地以及相關的器材儀器等方面都沒有得到完善具備,就造成了實驗中需求的器材等比較缺乏,這就造成了生物實驗不能有效開封站[2]。還有是實驗員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不高,在一些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做好,工作中缺乏有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實驗教學本身繁瑣,這就對生物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課時不足以及教學的模式沒有科學化等問題也比較突出。在實驗課程的模式上比較單一化,沒有個性化的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實驗也不感興趣,老師在實驗教學中的態度有待端正,這些方面的問題對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充分重視這些層面的問題,并要找到應對的策略加以解決。
三、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策略探究
基于以上問題筆者結合實際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問題解決進行了策略探究,如下:第一,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優化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要能從實驗教學的觀念上進行轉變,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度要能得到有效加強。將高中生物實驗室的教學成效進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中,有諸多方面的內容都是需要進行實驗才能解決的,所以要能在實驗教學方面能夠充分重視[3]。第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要將理論和實踐兩者得到有機結合。在思想觀念上得到了轉變之后,就比較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實施,也就是在教材的基礎上,將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能夠緊密化,充分重視實驗教學的理論知識運用。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高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不管是必修的教材還是選修的教材,都要能夠進行精心的設計,讓學生的生物知識得到有效的運用,通過實驗教學來加以呈現。第三,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要將生活和理論相結合,生物實驗課程是和生活實際有著密切關系的,所以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就要將其和生活得到緊密聯系,這樣就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在知識的理解上就比較方便化??梢詫⑸钪械囊恍┥顚嵗趯嶒灲虒W中進行融入,讓學生對實驗的價值作用以及重要性能夠有充分的認識,并能夠在相關實驗教學下,認識到生物知識學習的重要性[4]。第四,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模式創新要充分重視,并要在教學評價的方式上能得到充分重視,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生物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在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展示,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發展。通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了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提高了學生科學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此次主要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價值體現和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有助于實際教學發展。
作者: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