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時尚畢業論文

時尚畢業論文

時間:2022-07-03 05:38: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時尚畢業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時尚畢業論文

第1篇

一張舊照片

我的相冊里有許多照片,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是我在幼兒園的小博士照片。

照片上的我穿著紅白相間的博士衣,戴著小小的博士帽,手上拿著畢業論文。我一雙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向遠方望去,好想在思考著什么,每當我看見這張照片,往事就會歷歷在目。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次,叔叔阿姨來幫我們照相,叔叔阿姨帶來了許多道具和服裝,叫我們來挑選。有些小朋友挑選了日本小姑娘,有些還挑選了時尚的服裝,可我挑選了小博士。叔叔阿姨問我:“小朋友!你為什么要選小博士呢?”我說:“我長大以后要當一名優秀的博士,為祖國增光!”叔叔阿姨又說:“嗯!人小志氣高!不錯!好好努力哦!”于是,我站在了相機前,只聽“咔嚓”一聲,叔叔阿姨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

雖然,這張照片已經過了好多年了。但是,每當我見到那張照片時,它始終會激勵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的我穿著紅白相間的博士衣,戴著小小的博士帽,手上拿著畢業論文。我一雙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向遠方望去,好想在思考著什么,每當我看見這張照片,往事就會歷歷在目。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次,叔叔阿姨來幫我們照相,叔叔阿姨帶來了許多道具和服裝,叫我們來挑選。有些小朋友挑選了日本小姑娘,有些還挑選了時尚的服裝,可我挑選了小博士。叔叔阿姨問我:“小朋友!你為什么要選小博士呢?”我說:“我長大以后要當一名優秀的博士,為祖國增光!”叔叔阿姨又說:“嗯!人小志氣高!不錯!好好努力哦!”于是,我站在了相機前,只聽“咔嚓”一聲,叔叔阿姨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

雖然,這張照片已經過了好多年了。但是,每當我見到那張照片時,它始終會激勵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2篇

論文關鍵詞:個性化玩具產業,市場細分,模糊綜合評價

 

一、市場前景及優劣勢分析

(一)市場前景

個性化3D人面公仔是基于三維掃描和快速制造技術的一項新興行業,其技術和理念來源于日本。由于產品充滿時尚氣息,處處彰顯個性和自我,很快便風靡日本并受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如今,這種個性化的3D人面公仔已經流行于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韓國、東南亞、以及歐洲各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我國也陸續出現了個性化3D人面公仔的制造、銷售公司,并逐漸形成規范性行業。

(二)優勢分析

1.新興行業,市場空白

個性化3D人面公仔兼備大頭貼與陶藝真人公仔雙重優點:制作時間短,成本低廉,具有個性化立體效果。作為一項剛剛在國內駐足一年多的新興行業畢業論文怎么寫,目前國內生產銷售同類產品的公司并不是很多,主要有濟南高科、北京愛松利(樂思淘)、北京韓情國度、東莞旭隆實業、中國思維(香港)等,相比同類玩具行業,市場基本屬于空白狀態。

2.響應國家創業號召,進入門檻低

2009年,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入,這場風暴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的向實體經濟擴散開來,多國經濟出現衰退,無數企業倒閉、裁員,本科生甚至碩士、博士生就業困難。個性化3D人面公仔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機會,也為社會增加了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就業壓力小論文。正因如此,國家沒有對這一新興行業實施壁壘,進入門檻較低。

3.產品多樣化、競爭優勢顯著

3D人面公仔行業的所有產品均以“個性”為主題,包含眾多時尚元素。產品可以用于手機飾品、書包飾品、汽車飾品、家居飾品、電腦飾品、辦公飾品等,風格多樣,品種齊全。既有個性化玩具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競爭力強,擁有潛在的消費市場和較高市場需求。

(三)劣勢分析

1.產品結構單一、替代產品排擠

3D人面公仔產品,雖然獨特且具有多樣化特點畢業論文怎么寫,但是所涉及的主題和理念僅僅局限于玩具和裝飾用品,其他用途的產品尚未涉及,產品結構單一。玩具產品的替代性較強,容易被相關替代品排擠,如模型手辦、陶藝公仔等。

2.技術商用化速度慢、程度低

3D人面公仔的核心技術源自于日本,日方企業擁有這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也有自主研發3D人面公仔的技術和設備,但是研發和實驗需要一個過程,而實驗成果運用于實踐又需要一個過程,技術化的商用化速度慢,運用程度低。

3.新興行業面臨市場細分

新興行業的發展要對癥下藥,不同的市場對產品有著不同的需要。對于市場上已經存在的行業競爭者來說,細分的市場已基本形成。然而對于新興行業來說,空白市場意味著沒有依據可循,一切都是未知的,一旦對市場進行了錯誤的細分,產生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二、細分市場模糊綜合評價

(一)確定指標體系各維度及其指標的權重系數

表1細分市場評分指標體系

 

評價內容

具體指標

權數

市場消費者需求結構(u1)

市場需求量0.3

0.15

需求量保持穩定0.3

需求結構合理化0.4

消費群體資金情況(u2)

有可供支配的消費資金0.4

0.2

用于休閑、娛樂的資金量0.6

市場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u3)

善于發現新鮮事物0.3

0.3

消費者敢于嘗試0.4

對其他群里的影響力0.3

該市場對信息的掌握程度(u4)

充分掌握市場動態、信息0.5

0.15

信息傳播能力0.5

市場是否易于進入(u5)

幾乎無壁壘,易進入0.5

0.2

第3篇

提起大學生拖欠學校學費,人們已見怪不怪。足見其深入人心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短短幾年,由個案到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地鋪開,全國的大學生似乎一下子都開了竅:不交學費,學校能奈我何? 對于高校來說,從初次遭遇尷尬,到如今的不尷不尬,早已修煉出十八般武器來應對局面。不讓參加期末考試、不予注冊、不準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取消各種評獎資格、考試成績一律不予登記、補考成績無論如何優秀都只記錄為60分、休學、對畢業生扣發畢業證……或許最初是佯裝嚴厲,希冀以“恐嚇”達成目的,但最終不得不認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欠費學生面前,學校只得亮出真家伙以儆效尤。然而,即使學校有一肚子的苦水和一大堆充分的理由,“巨人”欺負“小孩”顯然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這也使高校催繳學費的路途顯得遙遠而曲折。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1997年高校全面并軌后學費的迅速飆升也許是其中的一個理由。從2000年開始,大學的高學費就成了社會猛烈抨擊的對象,國家有關部門曾多次嚴令不準漲學費。隨著國家對高校漲學費的嚴令禁止,以及助學政策的日益完善,因貧困而拖欠學費的情況已大大改善。惡意欠費的話題隨之浮出水面。

有錢不交成為高校欠費的主流。有些從中學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仍像長不大的孩子,與同學盲目攀比消費,追求時尚。他們穿高檔衣服,買新款手機,添高性能電腦,貪圖享樂,整日泡吧。所需的費用呢,往往寅吃卯糧,挪用父母給的學費,這種“拆東墻不補西墻”的做法一時間甚為流行。而另一些孩子卻是與之相反,他們似乎提前“長大”了,開始謀求著自己掙錢自己花,他們將學費作為本錢,投資做生意,有的同學把錢投進股市或購買基金。如若掙了,他們可以自給自足,過上“富裕生活”;如果賠了,只能欠著學校,總不可能向父母伸手討罵吧。而高校中還存在著更“聰明”的學生,他們偽裝貧困,申請助學金,為自己省下一筆。他們的聰明或許來自父母的精明,一些學生家長繳費意識淡薄讓人嘆為觀止。據了解,曾有位學生家長,聲稱自己在復旦大學上學的大兒子4年未交一分學費照樣畢業,然后理直氣壯地質問學校,憑什么不允許他的二兒子正常畢業領取畢業證書。

也因上所述,人們開始質疑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問題,一些學校開始著手為學生建立誠信檔案。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高校中,誠信缺失確已成為一個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學生而言,考試作弊,從網上down論文已不是秘密,偽造假文憑、隨意毀約也都是常有的事。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委實讓人不堪其憂。但如若我們撕開來看,又豈是僅僅學生如此,“蓬生麻中,與之俱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如果社會上人人講誠信,處處講道德,在“象牙塔”中的“天子驕子”,豈會墮落如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冰消瓦解似乎還有待時日。但愿誠信能夠真正深入人心,到時,上學要不要交學費這一荒謬問題也將不復存在。

第4篇

一、T2O模式及《女神的新衣》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各種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歡迎光臨DYlW.neT]

T2O模式,即TV to ONLINE,也就是電視節目電商化。通俗來講就是電視媒體和電商進行深度合作,通過電視節目對電子商務企業及商品進行宣傳。它并不是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而是由B2C以及O2O模式引發的新型營銷方式。在我國,對于這種模式較早期的探索有2006年東方風行集團開創的時尚節目《美麗俏佳人》以及官方網站樂蜂網,湖南快樂淘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旗下的嗨淘網、電視節目《越淘越開心》等。近期引發社會業界普遍關注的則是《女神的新衣》。《女神的新衣》由東方衛視與廣東百合藍色火焰共同打造,共十期。每一期擬定一個主題,邀請六位女星以及他們的設計師,在24小時內按照主題完成服裝設計制作和T臺秀,以吸引四位買家出價競買。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成績測定,兩場后累計分數最低的將會離場。由于在錄制和播出之間有時間差,可以讓獲得衣服版權的商家大規模制造衣服,所以在播出時觀眾可以邊看節目邊上天貓購買,即開啟了“即看即買”模式。

之所以選取《女神的新衣》為案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它較高的收視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就一直居高不下,相比《越淘越開心》等T2O模式的其他綜藝節目受到的關注更多。二是因為它的模式更加完善,電視臺和電商合作更加深入,將娛樂時尚以及商業融合在一起。與之前電商普遍關注的傍焦營銷模式的同款經濟相比,T2O模式轉向了粉絲經濟,無論在內容制作還是合作模式上都更勝一籌。在內容上,它改變了《越淘越開心》等節目電視購物廣告模式設計,將服裝時尚同明星結合在一起,并將競爭機制引入到節目當中,為節目增添了緊張刺激感,鞏固了受眾群。在制作上節目方為了保證節目的質量,邀請了頂級舞美、燈光制作班底,根據不同的服裝風格為走秀設計不同的舞臺效果,并且首次在電視熒屏上呈現裸眼3D和全息投影技術。這種堪比時裝周上的視覺享受也吸引了不少受眾的注意力。

二、T2O模式中的社會臨場感

社會臨場感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它將心理學和媒介聯系起來。這個理論主要強調媒介能夠使用戶體驗到他人存在的程度,而用戶在體驗之后會因此相應地產生社會臨場知覺。①Durlak給出了一種更為通俗易懂的解釋,他認為社會臨場感是指參與溝通的個人在信息交換過程中,感覺其他伙伴真正出現在現場的感覺。②新媒介的產生促使這一概念運用到新傳播媒介的效果研究中。不同于人際傳播面對面的交流,可以通過語言肢體手勢甚至眼神等明顯的感覺到他人的臨場。新媒介強調的是一種心理感官,即超越媒介在心理上感受是否有其他人存在。

蔡佩提出了社會臨場感的六個維度即互動性、面對面程度、非語言信息、達意程度、親切感和真實感。本文采用蔡佩的觀點,以《女神的新衣》為例,分析T2O模式綜藝節目中的社會臨場感。T2O模式電視節目方獲得的是收視率,而加盟的廣告商則要求獲得的是流量以及商品銷量的增長。所以一檔成功的T2O模式節目不僅要有較高的收視率,而且還必須能提高電商商品的銷售量或者品牌知名度。

互動性和面對面的程度,主要是指觀眾在觀看節目時或在由此引發的的購買意向和行為時,電視節目所起到的對觀眾的引導交流作用。《女神的新衣》中,現場觀眾在觀看服裝秀時就會開啟投票通道,觀眾可以支持自己喜愛的服裝設計。除此在節目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互動是明星、設計師和賣家、嘉賓的互動。賣家提出自己對服裝布料、版型等的疑問,設計師回應質疑講解服裝設計理念和優點。這些互動實質上都是和受眾進行互動,解答受眾心中疑惑,而且這種模仿現場消費場景對受眾來說更具有說服力,更能刺激受眾的購買意向和行為。在傳統的網購中,購買者只有通過網站的文本、賣家網上交流以及查看買家評論等方式感到他人的社會臨場。盡管商家想盡辦法來增強網站的社會臨場感,但這些畢竟是一些靜態和平面的,受眾不能強烈的感受到他人的臨場。

非語言信息和達意程度。這兩方面主要是指涉節目中隱含的因素。非語言信息指節目中運用的非語言符號如手勢、色彩場景的運用,它是電視節目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對于T2O模式節目來說,非語言信息的運用至關重要。它有助于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向觀眾生動的傳達商品的理念,增強說服效果。《女神的新衣》中進行說服時主要是通過模特T臺展示,專業的模特在裸眼3D和全息投影技術等高科技技術設置出來的炫酷的場景中,將服裝的特點和優勢全面展現給觀眾。這種直觀的視覺刺激比語言形容更加具有說服力。達意程度是指正確傳達的能力。③節目在語言畫面情節的運用上能夠準確的傳達節目的價值觀,有力的說服觀眾。《女神的新衣》不僅僅是一檔時尚綜藝節目,它所標榜的是宣揚中國原創服裝。在節目中借用四位買家、嘉賓和設計師的互動來向觀眾強烈表達了一個觀點:中國原創服裝品牌正在崛起。

親切感和真實感。這主要是指觀眾在觀看節目時,能讓觀眾與自身聯系起來,覺得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或者使用到。這點對于T2O模式節目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它不局限于特定的人群,每個人都會有服裝、化妝品等生活用品的需求。《女神的新衣》將目標人群鎖定為較年輕的女性,她們酷愛娛樂追求時尚。四位買家的品牌都是天貓上比較知名的品牌,平常她們也會經常光顧的。每件衣服的價格又在她們的消費能力之內,這樣不會讓她們產生距離感。

三、社會臨場感視角下T2O模式節目發展策略

我國T2O模式節目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怎樣將電視和電商更好的結合起來,既能夠使得電視這個相對來說較為傳統的媒介開創新的發展空間,又能夠使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商 產業為國民經濟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成為了媒介人和電商人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1、角色轉換,用戶至上

T2O模式節目的用戶有兩個,一個是受眾,一個是電商客戶。不同于以往的電視媒體擁有絕對的主導性,現在電視節目只是構成要素中的一個。節目設計以及播出過程中,要注意轉換身份思維。電視、觀眾、電商客戶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時電視要為其他兩個要素服務。因此電視節目方要注意兩點:一是從觀眾的視角出發考慮問題,設計節目流程環節。在現實購買行為中,人們期望他人能給自己建議,這也就要求電視節目中要注重與受眾的交流互動,盡可能的去除受眾心里的疑惑以增強購買欲望。同樣,人們都有一個“眼見為實”的心理,因此節目應多維的展示商品,讓觀眾產生置身于現場的感覺。二是除了注重商品的即時銷量,還需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在這一過程中節目主持人要把握好一個度,既傳達出品牌的理念又不至于讓觀眾反感認為節目是為企業打廣告。

2、內容為王,制作并重

對于任何節目來說,內容是最為重要的因素。首先必須要有好的內容創意。《越淘越開心》、《魯豫的禮物》本質還是一種電視廣告,只不過加上了娛樂的元素。這種模式缺乏創意,久而久之觀眾也會出現反感心理。要想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必須在節目內容上有所創新。《女神的新衣》利用時尚、明星、潮流將受眾的眼光吸引過來。為了抓住觀眾的持續注意力,還要增加一些如比賽、互動的環節。除此之外,節目制作還必需精良,華麗,以契合節目整體的設計概念。節目中非語言信息的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有力的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更能夠增強節目的說服效果。但在這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到節目的訴求傳達問題。也就是說T2O模式節目要盡可能的達到電視媒介編碼和觀眾解碼的統一。

3、準確定位,專業服務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準確的定位自己的受眾,不僅要了解這一群體的客觀屬性還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要明確節目是為哪一類人群所設計的,在節目策劃初期將他們的年齡、收入、職業、興趣愛好等影響消費觀念的因素充分的考慮進去。這樣才能讓受眾感受到真實與親切,不僅能夠有效的吸引受眾,還能增加商品銷售量。如果節目內容同受眾定位出現偏離,節目中的商品是奢侈品而受眾只是一般的白領階層,那么可能出現節目收視率和商品的銷售量以及企業美譽度的受損。

參考文獻

①于婷婷、竇光華,《社會臨場感在網絡購買行為研究中的應用》[J].《國際新聞界》,2014(5)

②Durlak, Jerome T. A Topology for Interactive Media. Communication Yearbook[C].Beverly Hills, 1987.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各種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歡迎光臨DYlW.neT]

第5篇

【中文摘要】 近年來,國內男性時尚雜志市場不斷升溫。本文所探討的男性時尚雜志是指以男性為訴求對象的時尚生活雜志,是一種時尚生活理念的泛文化表達,涉及面龐雜寬泛。男性時尚雜志既是一種文化文本,也是一種社會實踐。它重新定義了男性之美,影響人們對男性氣質的傳統看法,也影響了男性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本文以男性形象為切入點,運用傳播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視角,深入研究國內男性時尚雜志的文本、受眾,探尋男性時尚雜志的編碼、解碼方式以及兩者的相關性,試圖為男性時尚雜志的編碼方式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使之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首先,本文選擇了六期《時尚先生》作為研究樣本,通過內容分析、文本分析、符號學等方法對文本進行解構,挖掘其中的文化意義、意識形態,從而探尋了當今國內男性時尚雜志對男性形象的編碼方式;其次,通過個案研究,結合霍爾的三種解讀方式,對成都地區男性受眾對國內男性時尚雜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讀方式進行了分析,探究了雜志中男性形象對受眾身體意象的影響,對受眾消費行為的影響,并進行了原因分析;最后,試圖為男性時尚雜志的編碼方式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男性受眾對男性時尚雜志中塑造的男性形象持協商式立場的解讀方式,表現為:受眾較認同雜志所倡導的服飾搭配、美容保養等生活方式,理解雜志塑造的時尚男性形象,但更多的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強調自身的社會立場,使訊息中內涵的意義適合于他本身所屬團體的地位,不會盲從,對自身身體意象和消費觀影響也不大。對男性時尚雜志文本的分析能挖掘媒體文本的意義及其影響。對受眾的解讀研究不僅能歸納出受眾的閱讀習慣,還能更好地指導媒體的傳播效果,使受眾真正從這些雜志中受益,以更積極健康的形象和心態踏上路程。

【英文摘要】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had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over these years.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we discuss in this article is referred the vogue magazine which is aimed at men, it is an expression of vogue life idea,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contents. In fact,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is not only a cultural text but also a social practice. It redefined the male ideal body image, influenced people's traditional concept about male temperament, and also had impact on male's life concept and style.Viewing from the angle of male body image, this article deeply research the texts and audiences of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according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concept, look for the encoding and decoding ways of male vogue magazin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ry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encoding ways,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communication effect.Firstly, the author designates six issues of as a swatch and decomposes this set of material by analyzing its content, studying its text materials and semeiology related issues. The author also manages to excavate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y related significance hidden within and identify modern male vogue magazines’coding style of male visual impression.Secondly, the author scrutinizes the manner that the male in Chengdu area appreciate the visual impressions formatted by the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Meanwhi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ing and decoding process of the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and the reason that accounts for this relationship.At last,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oposing beneficial suggestions on the coding manner for male vogue magazines and consequently promoting their acceptance.From analysis of the whole article, it is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male audiences hold the way of negotiated reading on these male body images in male vogue magazine. Which reveals in some ways: To a certain extent, audiences identify with the life styles which magazine called for, and know the vogue male image in magazine, but they are inclined to emphasize their own social stands, never follow anyone like sheep. Moreov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ose ideal male images in magazine do not have obvious impact on their body images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On one side, Texts analysis can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effect of media. On the other side, Audiences analysis not only help to learn the audiences reading habit, but also i

mprove the media’s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make audiences benefit from it

【中文關鍵詞】 身體意象; 編碼解碼; 男性時尚雜志; 男性形象

【英文關鍵詞】 body image; encode-decode; male vogue magazine; male image

【畢業論文目錄】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中男性形象的塑造與解讀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緒論 9-17

1.1 問題的提出 9-13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0-13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3-14

1.3 選題意義和研究方法 14-17

1.3.1 選題意義 14-15

1.3.2 研究方法 15-17

第二章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對男性形象的塑造 17-31

2.1 對“塑造”的理解 17-19

2.1.1 編碼與表征 17-18

2.1.2 語言和言語 18

2.1.3 從語言到符號 18-19

2.2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對男性形象塑造的三層涵義 19-20

2.2.1 雜志中圖片對男性形象的直觀表現 19

2.2.2 其他內容對男性形象的間接塑造 19-20

2.2.3 對男性讀者自身形象塑造的影響 20

2.3 個案分析:《時尚先生》對男性形象的塑造 20-29

2.3.1 男性形象的內容分析 21-25

2.3.2 男性形象的符號學分析 25-27

2.3.3 男性形象的視覺編碼分析 27-29

2.4 研究結果 29-31

第三章 受眾對國內男性時尚雜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讀 31-44

3.1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的受眾分析 31-34

3.1.1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受眾的形成 31-33

3.1.2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的目標受眾群分析 33-34

3.2 受眾理論的拓展:三種解讀方式 34-35

3.3 個案研究:成都地區男性讀者對國內男性時尚雜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讀分析 35-41

3.3.1 問卷設計 36-37

3.3.2 調查方法和工具 37-38

3.3.3 統計結果 38-41

3.4 解讀方式分析 41-44

3.4.1 解讀方式結果 41-42

3.4.2 編碼與解碼之間差距的原因分析 42-44

第四章 國內男性時尚雜志編碼的對策 44-50

4.1 受眾閱讀的構建 44-45

4.1.1 區分受眾閱讀在性別上的差異 44-45

4.1.2 受眾閱讀的多元化 45

4.2 樹立受眾本位的傳播思想 45-47

4.2.1 正確對待受眾的商品化 45-46

4.2.2 作為意義生產者的閱聽人的受眾 46-47

4.3 形成受眾素養和媒介素養的良性互動 47-48

4.3.1 充分把握目標受眾群的媒介素養 47-48

4.3.2 提升雜志編輯的素質 48

4.4 把握新媒體的機遇 48-50

4.4.1 注重不同媒介的不同編碼方式 48

4.4.2 充分利用電子雜志豐富的編碼形式 48-50

第五章 結論 50-52

致謝 52-53

參考文獻 53-55

附錄一 55-56

第6篇

論文關鍵詞:義烏,飾品出口,對策

 

義烏飾品行業發端于80年代初,當時一些義烏商人去廣東進貨然后在義烏進行銷售。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飾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義烏的飾品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義烏憑借著品種齊全、價格低廉的優勢先后超越了廣東、青島這兩個飾品生產基地,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飾品生產地和銷售地并占據了全國銷售量的70%。義烏飾品行業目前已有多達八千余家企業并吸納了近15萬人就業,它已經形成了從產品開發、原材料加工、配件生產到銷售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配套鏈。因此義烏飾品行業集聚效應在國內無出其右。

坐落于義烏國際商貿城一期的飾品區域是義烏市場中生意最旺的區塊,這里共有將近3000個商鋪8個大類80萬種商品,年銷售量200億人民幣。借助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市場優勢,義烏飾品70%出口國外行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占據了世界市場客觀的份額。

一、義烏飾品行業整體存在的問題

從零發展到全國最大的飾品產銷地義烏飾品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成績。然而盡管發展成就令人側目,但飾品行業也存在著種種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 飾品生產方式落后,設計人才缺乏

飾品的價值高低與否與加工的工藝、生產的方式直接相關。目前義烏飾品企業制造方式依然以手工和半手工操作為主,先進的制造設備應用很少,導致了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控制困難的問題。受生產設備所限國際貿易論文,鑲嵌工藝以及點鉆工藝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某些工藝環節比如電鍍工藝還存在著污染嚴重的問題。企業的飾品開發能力雖然有一定的基礎,然而總體而言仍然有待提高。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義烏飾品行業中的不少企業已經擁有自己的設計力量,但除了新光飾品這樣擁有國際化的設計團隊的龍頭企業外,普通企業中高水平的設計師依然是鳳毛麟角畢業論文范文。因此較低的設計能力加上仍需提高的制造工藝使得義烏飾品在國際市場上處于缺乏競爭力的低附加值產品位置。

(二). 企業良莠不齊,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由于飾品生產所需的資金以及技術門檻低,產品利潤率相對較高,因此造成了飾品行業整體龐大,大小企業數量眾多的現象。雖然義烏飾品行業也孕育了以“新光飾品”為代表的大企業,但相對于八千多家的企業總數規模企業比重很低,絕大部分企業還是以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后的小型家族式企業,甚至是小作坊為主。這些企業均為純勞動密集型,它們普遍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著生產設備簡陋,產品檔次低的問題。由于經營者缺乏長遠眼光,熱衷于模仿市場上暢銷款式,依靠低廉價格優勢招攬生意,因此造成了市場上飾品產品相似度高,相互壓價現象嚴重的現象。

(三).飾品出口渠道過于單一

飾品企業主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主要依賴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輻射作用從事國內貿易,很少去做開發市場的工作。因此他們普遍存在著重視銷售,忽視開拓銷售渠道的問題。在從事飾品出口業務時企業主要也是等待外商來市場進行直接下單采購,或者通過外貿公司進行出口,真正通過自身開發的渠道進行外銷的企業則是少而又少。這種單一的出口方式致使生產企業沒有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動權,造成了商品的利潤大部分為中間商所攫取,生產廠家所獲取利潤空間相當有限的情況。

(四). 飾品原材料面臨安全考驗

義烏飾品企業目前普遍使用鉛錫合金做為金屬飾品的制造原料,然而鉛錫合金所含的鉛合金含量稍微過高就會對人體血液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因此發達國家對含鉛、鎘成分的合金在飾品上的應用給予嚴格的限制。由于一般企業對國外相關檢測標準了解很少,它們片面注重飾品的造型,因此企業內部普遍缺乏控制有害物質的質量監督體系。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只有1.6%的經營戶能夠提供原材料的檢測報告國際貿易論文,因此義烏飾品出口遭受綠色貿易壁壘阻擊的風險很大。在2007年歐美就發生過要求大規模召回鉛含量超標飾品的事件,使相關的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類似召回事件對義烏飾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帶來了嚴重影響。

義烏飾品出口企業總體上面臨著設計能力缺乏,技術力量薄弱,銷售渠道過于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由于大部分企業不具有設計、技術、品牌方面的競爭力,其產品出口一旦面臨市場波動便陷入了被動局面,如前兩年的次貸危機導致的出口訂單減少就使千余家飾品企業關了門。此外,由于越南、印度等國家的生產成本更有競爭力,因此已經有了外商采購對象從義烏市場轉向印度等市場的現象。隨著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上歐美各國飾品進口環保要求的逐步提高,義烏飾品的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優勢將逐步喪失,其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二、多種措施并舉,擴大飾品出口

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出口形勢日益嚴峻,飾品企業單純依靠“薄利多銷”,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的生意法則將難以為己。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企業要著眼于長遠的利益,努力培養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重視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引進高端設計人才是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的捷徑,如新光飾品就擁有一支由國外設計人才組成的團隊,他們能夠緊隨世界時尚潮流,及時推出大量設計作品。對于普通的企業而言,由于條件所限引進高水平的設計師較為困難,更多地只能依靠現有的團隊,因此它們的設計能力得到提高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行業協會可舉辦設計師進修班,可教授電子化打版,三維設計等實用課程以提高設計師的創新能力。此外企業可以引進受過正規設計教育的人才來充實設計團隊,行業協會可以同中國美院等設計院校聯手國際貿易論文,建立人才選拔機制,從畢業生中選拔優秀的設計人才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設計血液。

(二).強化出口飾品質量管理

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收集國外相關法律法規,開辦培訓班或技術講座,向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并就有關的變動情況向各企業進行通報,督促企業調整工藝,做好相關的檢測工作;另一方面職能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檢測中心對企業出口的飾品進行質量控制,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于采用有毒材料或者檢測多次不合格的企業可采取公示的方式進行警告,對于情節嚴重的企業要給予嚴厲處罰以維護義烏飾品出口的質量聲譽,對于產品質量好的企業則給予政策支持。

(三).企業之間應加強協作,形成專業化分工

目前義烏企業普遍存在著小而全,分工少的問題。有關部門可以引導中小企業同大型企業接觸,鼓勵大企業將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流程承包給他們去做。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減少市場上的仿冒現象,使大企業減少因惡性價格競爭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分工從大企業處學習到相關的技術,逐步提高其生產水平,在某一個工藝環節變得具有競爭力畢業論文范文。

(四).積極研發新型材料應對國外貿易壁壘

歐美國家不斷提高的技術貿易壁壘使義烏飾品出口難度日益加大,因此開發環保型的原材料已是飾品行業的當務之急。企業可利用大專院校的雄厚的科研實力,建立合作關系來破解上述問題。如飾品界的龍頭企業“浙江新光飾品有限公司”會同高校研發了環保型金屬飾品高塑性鋅基合金材料,該材料的有害成分遠遠低于國外標準,有力地提高了新光飾品在歐美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企業應對積極爭取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以及OHSAS18000職業安全標準認證,它們有助于提高企業聲譽以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五).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飾品行業依舊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飾品生產中繁多的加工環節基本上靠人工完成,因此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一方面隨著勞動力薪酬水平的不斷提高,飾品生產的成本也不斷;另一方面飾品企業的員工流動性也相當大,使企業中員工素質參差不齊,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產出來的飾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穩定飾品的質量,飾品企業實現新型設備代替人工操作以提高生產效率將是必由之路。

(六). 積極拓寬飾品出口渠道

企業應當改變銷售觀念,更新商業模式國際貿易論文,突破傳統銷售渠道,從“坐商”轉變成“行商”以爭取更多的商機。飾品企業可以跳出義烏國際商貿城,去國外參加諸如米蘭珠寶飾品展等展會,一方面可以了解國外飾品流行趨勢,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展會推銷企業產品,結識客戶。對于實力雄厚的企業可在有關國家直接收購國外的飾品企業或者是開設分店,例如新光飾品就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二十余家分公司,它們有效地拓展了該公司的銷售渠道,擴大了出口業績。而對于實力有限的普通企業則可以針對飾品高價值運費低的特點利用“環球資源”、“誠信通”、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臺開拓國外市場。此外針對國外消費者網購比重不斷上升的現象,企業可在擁有3億多的注冊用戶覆蓋了全世界150多個國家的Ebay開設專門的網店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另外企業也可以利用專注于提供小額批發的“速賣通”平臺向國外小型經銷商直接銷售飾品來擴展業務。

目前義烏飾品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實行了年銷售額200億人民幣,占據了中國飾品出口額的三分之二,產品開始銷往歐美國家。但總體而言飾品出口依舊缺乏競爭力,相關企業仍需在產品設計、原材料質量、銷售模式等方面進行努力。據統計歐美日每年珠寶首飾的進口額達到了200億美元,義烏飾品企業應當將市場重心轉移至發達國家并向中高端市場發起沖擊,如能夠獲得成功,出口市場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參考文獻:

[1]曹前.淺析義烏飾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09,(10).

[2]樓曉靖.義烏飾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07,(5)

[3]錢棟、黃藝.義烏仿真飾品行業發展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20).

[4]王虞薇.義烏飾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 現代物業,2011,9(7).

第7篇

論文關鍵詞:唐詩,“紅裙”意象,服飾文化

 

《全唐詩》中,“紅裙”這一意象共出現15次,自成一道獨特的風景。文人何以如此愛戀“紅裙”?紅裙在唐代是哪些社會層面女性的裝束?看白居易的“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①、“樓中別曲催離酌,燈下紅裙間綠袍”、“幾度聽雞歌白日,亦曾騎馬詠紅裙”、“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萬楚的“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杜甫的“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韓愈的“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皇甫松的“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元稹的“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紅裙委磚階,玉爪朱橘”……

通觀《全唐詩》中涉及“紅裙”的詩作,把詩句放回到原詩中,不難發現,唐詩中涉及“紅裙”的多是寫或者歌妓的,而只有極少的篇目是描寫普通民家少女的——

唐代文人階層與的交游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們的社交似乎總離不開妓樂歌舞、紅裙侑觴。如白行簡的《李娃傳》、蔣房的《霍小玉傳》都是士子和戀愛作品的典型代表。審視唐詩中含有“紅裙”意象的詩篇,從題目看:萬楚的《五日觀妓》、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都是直寫或者說是歌妓。從詩歌前后語境看:白居易《雜曲歌辭·小曲新詞》“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寫的是歌妓。韓愈的《醉贈張秘書》:“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寫的是與歌女暢飲的場面。元稹的:《晚宴湘亭》“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寫的是觀歌舞妓跳舞夜飲的場景。其《閨晚》“紅裙委磚階……夜色侵洞房”也不是寫閨中少女或之怨,這里的洞房乃是青樓妓館中接待客人的房間。白居易的《江樓宴別》“樓中別曲催離酌,燈下紅裙間綠袍。縹緲楚風羅綺薄,錚鏦越調管弦高”乃是與歌女離別夜宴的場面。白居易的“幾度聽雞歌白日,亦曾騎馬詠紅裙。吳娘暮雨蕭蕭曲,自別江南更不聞”乃是追憶與歌妓美好的往昔,其《山石榴花十二韻》“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是作者將歌舞妓比作石榴花的詠物之作。李郢的《自水口入茶山》“蒨蒨紅裙好女兒,相偎相倚看人時。使君馬上應含笑,橫把金鞭為詠詩”是寫與的纏綿悱惻。韋莊《贈姬人》“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請看京與洛,誰在舊香閨?”是寫給姬妾的,告訴小妾不要嫌棄自己貧窮,調侃的說出富貴之家大多喜新厭舊的習性。皇甫松的《采蓮子二首》“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則是唐詩中極少的用“紅裙”寫少女的詩篇。

或者歌妓,在現代社會稱之為“小姐”,她們真的清一色的都穿紅色的裙子么?社會其他階層的女性就不穿紅裙子了么?似乎不是,《紅樓夢》中王熙鳳初會鄉下人劉姥姥時“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②鳳姐是榮國府的當家人,自然是貴婦人的裝束,可見“紅”不僅僅歌妓們的專署。

唐代的經濟繁榮,其服飾可謂百花齊放。雖靠出賣色相為生計,卻深知服飾的藝術效果,她們在服飾方面更是極盡所能、別具匠心。每個朝代消費時尚流變從的服飾上便可看出,她們的著裝常是開一代服飾之先河——是服飾革命的急先鋒。所以,她們不可能一色的穿著紅色的裙子,那就太雷同、太煞風景了。福建師范大學李連秀在其碩士畢業論文《隋唐五代時期下層婦女的社會生活研究》一文中提及:“白居易《盧侍御小妓乞詩座上留贈》有‘郁金香汗裹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由此可見,盛唐流行紅裙之盛。”【1】李連秀這種看法是不確切的,正如古代把妓院稱之為“青樓”、“怡紅院”、“勾欄”、“煙柳之地”,把稱為“紅裙女兒”,甚至“紅顏知己”一樣,把稱為“紅裙”是文人士子對的一種感性表達或委婉稱謂。在語言學中,詞有理性意義和色彩意義之分,理性意義如:桌子、椅子、茶杯、妓院、,色彩意義如:“子衿”表男青年、“結綠”表美玉、“勾欄”表妓館……“神女”、“勾欄美人”都指代。“怡紅院”、“紅顏”、“紅裙女兒”……這些帶有“紅”字的詞似乎更多的與有關系(《紅樓夢》中賈寶玉命名之“怡紅院”,以及唐宋詩詞極少的用“紅裙”來指代民家女子的不在此列)。而李連秀的理解就有些狹隘、偏頗,甚至把詩歌理解的太過于僵化、死板了。在中國古代,最初把紅這個字用在花上,如張籍的“新紅舊紫不相宜,看覺從前兩月遲”;因為女兒如花,文人又喜歡把紅這個字用在女兒身上。如“ 當戶理紅妝”③、如王勃的“歌屏朝掩翠、妝鏡晚窺紅”都是指女性……文人士大夫與的交游甚至相戀,大都建立在尊敬的基礎上,所以可能不愿意直呼為妓,而更愿意采取較為委婉的稱呼,比如“紅顏”、“紅裙”、“紅裙女兒”這樣的字眼兒。

結語:

唐詩中的“紅裙”意象,它只是唐詩之滄海一粟,然而卻折射著士人階層的生活狀況。研究唐詩中的“紅裙”意象,有利于我們走進唐朝士人階層的生活世界,了解他們和的郊游往來,研究的服飾穿著,更能走進唐代的服飾文化悠悠世界,對現代服飾的研究,也有積極的作用。

注釋:

①【清】彭定求等《全唐詩》,卷二八.白居易《雜曲歌辭·小曲新詞》,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本文所用唐詩皆出于《全唐詩》,以后援引不再出注。

②【清】曹雪芹《紅樓夢》,《賈寶玉初試云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第六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③【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木蘭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參考文獻:

【1】李連秀,隋唐五代時期下層婦女的社會生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第8篇

小時候,正月里我們總是被大人穿戴一些紅色在身上,老話說是驅兇辟邪、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長大以后,懷舊的我會綁一根紅繩在手腕上,相信新年里戴一點“紅”能帶給我幸福和吉祥。

當下中國能因為系紅繩上頭版的人就數王菲了吧?八卦雜志一會兒熱議她為什么戴手繩,一會兒熱議她為什么又不戴了。據大乘佛學會香港分會發言人Esther說:王菲戴的這條紅繩是“金剛繩”,經尼泊爾高僧、密宗花教繼承人索巴寧波車加持,可保平安。如果你去過,一定可以看到這戴“金剛繩”的習俗。

對紅色手繩的信仰在歐洲和南美、印度教與猶太教中,也有同樣的幸福含義。如果你到過耶路撒冷,就一定知道猶太教神秘哲學Kabbalah的紅繩傳統:和中國古老信仰的說法一致,猶太教也認為左是“接受”的方位,所以會在左手腕系一根Kabbalah紅繩,意在“拒絕邪靈入體”、保平安。Kabbalah官網就可以訂購到,新年特惠19.5美元,可制成7條手繩。小甜甜布蘭妮、麥當娜、貝克漢姆戴的就是這個。

2004年,在巴黎知名設計學府Creapole,Laetitia Cohen-Skalli正在準備她的廣告視覺傳達與平面設計畢業論文,受紅手繩信仰的啟發,她把纖細紅繩與鉆石融合在一起,設計了一系列獨特手繩,并創建了自己的品牌Redline。每件Redline上都會有一個“K”的標志,這個發源于古埃及的字母意味著和平、忠誠、寧靜與和諧。按照Laetitia的理念,戴上Redline手繩的人都會獲得他們希望的幸運與愛,并得到守護。Redline一推出就受到巴黎名店Colette和Printemps的力捧,幾年里熱浪迅速席卷了所有時尚陣地。

經典款Pure系列,價格375歐元起,已經比當初的價格翻了一倍!如今,各種“天后”――徐濠縈、章子怡、林塞?羅韓、莎朗斯通、濱崎步等都是它的擁躉。2008年莎朗斯通佩戴的一款限量版Lucky Chicken手繩,在手繩上用一只小巧的lucky Bone(雞肋骨,歐洲傳統會用雞肋骨在餐桌上玩許愿游戲)造型作裝飾,風靡一時。

Redline采取定制服務,在歐洲手工制作,一般有3種尺寸、4種金屬材質(白金、黃金、玫瑰金和黑金)、80多種繩款選擇。高品質的珠寶采用A級無瑕鉆石,手繩雖然纖細,卻可以承受80公斤的重量。

另外一個很出名的紅手繩品牌來自越南裔美國人Chan Luu的同名珠寶。1975年Chan Luu在Los Angeles Fashion Instituteof Design獲得了時尚設計學位,1982年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店,1996年開始正式設計售賣自己的設計產品,她的作品迅速地頻頻出現在一線時裝雜志上,并被美國高端百貨Saks Fifth Avenue和Bergdorf Goodman力推。這些“繩索串珠層層繞”的古樸神秘手繩,幾乎被所有你能想得到的明星戴過:Jennifer Aniston,Julia Roberts,Lady Gaga,AlexaChung,Jessica Alba,Jenniferlopez,Mischa Barton,SandraBullock。Christina Aguilera。Janet Jackson,木村拓哉,廣末涼子,車勝元等等。

Chan Luu手繩用細密獨特的編織方法在越南手工制作,一般有3個尺寸,配以手工切割的寶石、珠子或淡水珍珠。經典的5圈手繩,用紅色做舊皮繩搭配925銀、金色珠子和紅色瑪瑙編織纏繞在一起,售價215美元。如果愿意,可以再花12美元配一只最熱門的Hamsa Hand小吊墜,就變成了伊斯蘭教中可以驅趕邪靈、保佑平安的驅魔手繩。

如今,對紅手繩的偏愛已然在時尚界傳播,各類品牌也相繼推出自己的紅繩子,最出名的一線大牌紅手繩當屬卡地亞。1969年,卡地亞珠寶在紐約推出象征真愛永恒的“Love”系列首飾,它的誕生成為跨越世紀的經典“愛的標志”,傳奇的螺絲釘設計與圓形圖案,就是“愛”的代名詞。2006年6月,卡地亞在紐約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明星云集的“Declaring your love”(宣愛日)活動,同時第一次推出了“Love”系列慈善手繩。這款以475美元低價格銷售的產品,旨在推廣卡地亞品牌“愛”的信仰,紅色絲繩上系著鐫刻有“Love”標記的18K玫瑰金圓環,售價475美元,收益捐助給YouthAIDS慈善組織。這次活動的巨大成功,令卡地亞此后每年都會推出慈善手繩系列(2010年除外),許多城市都在產品上架的當天售罄,熱度可見一斑。絲繩磨損后可以去專賣店花18美元更換。一段絲繩賣18美元有人覺得有點冤枉,于是Youtube上就有能人放出視頻,教大家如何用圓環和絲繩自己綁一個“卡地亞結”。

如果不想舍近求遠,也不想在長長的Waiting List上苦苦等待,在中國大陸經營得如火如荼的奧地利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最近兩年也推出了紅色手繩設計:本季的新年紅繩手鏈“PollyRed Bracelet”,簡單點綴了整排紅色與淺紅色水晶,搭配金色環扣,款式經典又有品牌一貫的特色,國內售價人民幣780元。

第9篇

一、明確大學語文的課程地位,增強學生的重視程度

一直以來,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視不夠,認為大學語文可有可無的;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也對學生學習語文重視不夠,使得很多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學處在一種非常尷尬地位。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影響非常大。讓學生明白開設語文課程意在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內涵,為以后更好的生活發展奠定較好的基礎。大學語文所涉及的教育內容對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以及以后工作生活當中的各種應用文寫作影響較大,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真正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語文課程的重要地位,明確大學語文教育在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語言文化思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更好地培養他們的生活觀、價值觀。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和較好的應用環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功能、文學藝術,受到優秀文化熏陶,感知中國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不斷提高學生的品味和修養。

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教學模式大膽改革

一直以來,大學語文沒有受到學生的足夠重視,學生對大學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給學生所傳授的內容不能夠結合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大學生語文教學需要讓學生接受更多的前言文化,引導學生感悟較為先進的思想,接觸最先進的文化。教學模式的過分單一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改變大學語文的教學現狀,大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尤其是能夠結合社會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通過語文學習認識社會、認識時代、認識世界的發展變化,讓學生能夠通過語文學習更好地看世界、看社會、看人生。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他們接觸的都是較為新鮮的事物,和社會有著更為廣闊的接觸面,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學生信息獲取渠道越來越多,作為教大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用較為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語言、文學和文化的魅力,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緊跟社會時展步伐,在保留原有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加入反映新時代社會發展變化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在講古代小說的有關特點時,不能再按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學生機械地灌輸有關知識,而應該更好的融入一些較為流行的時尚元素。開設一個課程的時間給學生介紹更多的當代作家作品,給學生講《甄嬛傳》的有關內容和文學創作的特點,這樣學生一定會對大學語文充滿興趣。

三、完善課程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在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眼里,大學語文是可有可無的課程,或者說是一門輔助課程。學生對考試重視程度不夠,認為無論如何都能過關。考核的方式也非常單一,學生沒有相應的考核壓力,也就無法真正用心聽講,他們認為不需要付出過多的努力,就能夠通過考試。大學語文的考核方式不完善是影響學生學習和教學效果的又一原因,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應該將考核方式改革作為一個突破點,用更好的考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機,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高職傳統評價都是一次性考核,教師往往注重學生的期末考試,這樣的考試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發展,而且無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地調整學習思路,轉變學習方式。更不利于鼓勵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高職院校應該把出勤率、語文素養、文化內涵、品味修養等方面作為綜合考察的內容,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同時也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品位和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之,高職開設大學語文課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升,應該充分重視大學語文的課程教學地位,并且能夠結合社會的發展,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的改革,結合時展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探討大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路,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軟實力,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和發展。

作者:熊十華單位:九江職業大學

第10篇

關鍵詞:俄國形式主義,接受美學,作品中心范式,讀者中心范式

 

縱觀西方文學理論研究的歷史,經過了“作者—作品、作品—讀者”兩次重心遷移。“作者中心論”始于18世紀末的浪漫主義,由于浪漫主義對于文學情感表現的強烈要求,文學情感源頭的詩人成為了文學研究的中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正如浪漫主義詩人雪萊說:詩人是世間未經公認的立法者。沒有詩人就沒有文學作品,沒有文學作品就沒有讀者、批評、理論及一切文學活動,因此詩人是文學存在的根源和意義,由此“作者中心范式”得到了確立。

但是隨著文學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滿于在作者的生平傳記中徘徊逡巡,尋找作者靈感的足跡,于是終于將視野重新回歸到了與他們更為貼近的具體的文學作品本身。與此同時,俄國形式主義應運而生,它提出“文學性”——文學研究的對象是文學作品本身,與作者、社會等其他因素毫無關系,這一概念實現了“作者—作品”的第一次重心遷移。

一、“作品中心范式”的起點

俄國形式主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文學復興時期的一個批評流派。它主要有兩個派別:一個是1914年由羅曼·雅各布遜創立的“莫斯科語言研究會”,其成員包括維諾庫爾、托馬舍夫斯基、布里克等人;另一個是以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為首“彼得堡研究會”,從1916年起稱為“詩歌語言研究會”,成員包括艾亨鮑姆、雅庫賓斯基、鮑里瓦諾夫、日爾蒙斯基、維諾格拉多夫等人。

俄國形式主義者提倡文學應具有“文學性”,體現“陌生化”原則,“文學性”是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接受美學,也是“作品中心范式”的理論基石。所謂“文學性”,即羅曼·雅各布遜所說“使一部作品成其為文學作品的東西”,它是文學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文學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所在。俄國形式主義將文學定義為:一門具有“獨立性”規律、方法的語言藝術,一種特殊的語言組織。文學的“文學性”是文學的本質所在,文學自身活動才是文學研究的題中之義,而文本以外的生活環境、作者等因素應被拋棄不論。什克洛夫斯基就曾說過“藝術總是獨立于生活,在它的顏色里永遠不會反映出飄揚在城堡上那面旗幟的顏色。”(1)布里克也曾戲言“倘若沒有普希金,《葉甫根尼·奧涅金》終究也會有人寫出來畢業論文范文。沒有哥倫布,美洲也照樣會有人發現。”(2)這種文學“文學性”的確立,徹底地拋棄了“作者中心范式”的思想,認為文學的中心在于文學本身即作品,而非作者,將研究文學作品本身作為探尋文學規律的唯一途徑,這成為“作品中心范式”的正式宣言。著名文藝批評家特雷·伊格爾頓在《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的導言“文學是什么”中對俄國形式主義進行的描述:“作為一個富有戰斗和論爭精神的批評團體,俄國形式主義……以實踐的科學的精神把注意轉移到文學作品本身的物質實在之上。”(3)

俄國形式主義注意力的轉移也成功影響了之后繼起的英美新批評及法國結構主義。新批評派認為文學作品是一個完整的多層次的藝術客體,是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應把其作為文學研究的本體和重心。法國結構主義在索緒爾語言學的基礎上則將文學研究的范圍進一步縮小,認為文學研究的對象應是文學的基礎材料——語言及其結構。英美新批評和法國結構主義在俄國形式主義的基礎上進一步脫離“作者中心范式”,豐富“作品中心范式”的理論研究內涵,奠定其在文學研究中的中心地位。這些形式主義批評派別在破除陳規舊矩時的確表現出了強大的“戰斗力和論爭精神”,但是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極端,好似一把鋒利的巨刃毫不留情地斬斷了文學作品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將文學作品困囿于文學批評的孤島上,使批評家和理論家代替了作者成為新的立法者和權威。

二、“讀者中心范式”的確立

一種權威的樹立并不能阻擋歷史的前進,如同社會歷史總在王朝的更替中不斷前進一般,文學的發展也在不斷打倒權威中尋求創新之路。“作品中心范式”由俄國形式主義提出并確立之后,經過英美新批評和法國結構主義等發展,文學理論的研究中心由作者—作品—語言—結構,研究范疇似乎越來越窄,必須尋找新的出路,于是作為文學三要素之一的“讀者”的力量終于得到了明顯的關注和認可,接受美學以此為契機,提出了“讀者中心范式”理論,為文學發展開創了嶄新的視野,開辟了全新的天地。

接受美學是20世紀60、70年代在聯邦德國出現的美學思潮,最早是由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學的核心是從讀者出發,從審美接受出發,認為文學活動中作為審美主體的讀者才具有決定性作用。姚斯首先通過文學史衰落的現象對以作者、作品為中心的文學研究發出了強有力的質問,提出讀者的重要地位。他說: 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如果沒有接受者的積極參與是不可思議的。在以往的文學研究中接受美學,讀者的力量總是最微弱而被忽視的,但實際上它是比作者、作品更為龐大的群體,它縱然沒有創作出什么偉大的作品,卻也是在文學審美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每一位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總希望有讀者能閱讀它賞識它,并且希望這樣的人越多越好,畢竟文學作品并不是書架上單純的擺設,它需要在接受和體驗中實現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同時,姚斯認為讀者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文學創作的主體。一本文學文本,在沒有讀者閱讀之前是不能稱其為作品的,因為一部文學作品應該承載著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審美信息,并且讀者的審美經驗還應該被歷史地繼承下去。他在《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中說:“一部文學作品,并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而上學的展示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4)

至此,姚斯通過論證讀者在文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文學審美接受在文學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確立了“讀者中心范式”在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三、俄國形式主義對接受美學的影響

隨著“讀者中心范式”的確立,接受美學以挑戰權威的姿態徹底顛覆了俄國形式主義以來所創立的“作品中心范式”,成為文學研究界的新時尚。但是論其審美接受理論的源流,俄國形式主義卻是姚斯接受美學不折不扣的前驅。

俄國形式主義的理論在朝著極端理念發展得風生水起之時曾意無意地為“讀者中心范式”留下了一絲生機。首先,俄國形式主義曾提出藝術的目的在于審美主體的感受。這最早明確顯現在什克洛夫斯基著名的“陌生化”理論中畢業論文范文。“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手法的藝術》一文中提出的關于藝術加工和處理的基本原則,他說:“那種被稱為藝術的東西的存在,正是為了喚回人們對生活的感受……藝術的目的是使你對事物的感覺如同你所見的視象那樣,而不是如同你所認知的那樣;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間長度,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是以自身為目的的,它就理應延長……”(5)

什克洛夫斯基認為藝術是恢復人們對生活的感受的手段,藝術的目的是把人們從陳舊的觀念和束縛中解放出來,喚醒人們淡漠而麻木的神經,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新鮮感悟和對事物的新的認知。這里提到了藝術的目的是為了喚醒人的“感受”,而藝術世界中感受的主體理所應當就是讀者,“陌生化”也是為了讀者能更好地體會藝術帶來刺激和的手段,如此看來什克洛夫斯基毫不掩飾地提出了讀者與藝術的關系以及讀者在藝術中的重要地位。美國接受美學理論家霍拉勃說:“實際上,很難確定陌生化到底是一種設計,還是一種定義性特征。二者中不論哪一種情況,‘使陌生’都指把對象從其正常的感覺領域移出這樣一種讀者與文本的特殊關系。”(6)

除此之外,俄國形式主義還意識到了讀者欣賞心理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托馬舍夫斯基在他的文章《情節的構成》中就作品主題和讀者的興趣問題說道:“作者選擇的主題應當是富于興趣的……這種興趣幾乎是文學作品最強大的動力……必須維持這種興趣接受美學,必須促使讀者注意這種興趣,引起興趣,保持注意。”(7)艾亨鮑姆在《論悲劇與悲劇性》中也提到讀者的欣賞心理對于創作的重要性:“對藝術家來說,重要的是善于喚起觀眾心中的特殊形式的憐憫感;對觀眾而言,只有這樣憐憫才能成為其藝術享受的素材。”(8)

由此可見,作為“作品中心范式”與“讀者中心范式”理論起點的俄國形式主義與姚斯的接受美學之間雖然有著不可調和的對立性,但是俄國形式主義的確在讀者觀上留出了寸許余地,不僅啟發接受美學發現文學研究的新內容,也讓自身的理論在開創性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科學啟發性,因此,俄國形式主義作為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發展史上具有影響力的流派,并不是一個偶然。

注 釋:

(1)什克洛夫斯基,《文藝散論·沉思和分析》,莫斯科,1961年,第6頁。

(2)奧西普·布里克,《所謂的“形式主義方法”》,扎娜·明茨,伊·切爾諾夫,《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王薇生譯,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3頁。

(3)特雷·伊格爾頓,《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3頁。

(4)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頁。

(5)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手法的藝術》,扎娜·明茨,伊·切爾諾夫,《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王薇生譯,鄭州大學出版社接受美學,2005年8月,第216頁。

(6)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5頁。

(7)托馬舍夫斯基,《情節的構成》,扎娜·明茨,伊·切爾諾夫,《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王薇生譯,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50頁。

(8)艾亨鮑姆,《論悲劇與悲劇性》,什克洛夫斯基,《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方珊譯,現代西方學術文庫,1989年3月,第35頁。

第11篇

關鍵詞: “90后”大學生員工團隊建設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以及政府對于創業企業的大力扶持,我國的中小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同時,由于高校的擴招,以及獨生子女的影響,導致中小型企業中新進員工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0后”大學生。

所謂“90后”大學生員工是指出生于1990年以后接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企業員工。他們是在全球經濟、文化、信息一體化,互聯網以及無限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復雜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其思想、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由于“90后”自身的特點,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對于這一群年輕人表現出“又愛又恨”的態度,愛的是他們富有創造力、闖進很足,恨的是忠誠度太低、功利性太重,因此對于“90后”大學生員工的關注也越來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視。

一、90后大學生員工存在的特點

筆者通過發放問卷550份,以及走進企業與“90后”大學生員工談話等方式發現,“90后”大學生員工身上存在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1.個性張揚,追求時尚,接受新事物能力強。

如果說“80后”是追隨主流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追求“非主流”的一代。“80后”大多只聊QQ和短信,而“90后”善用微信、微博、人人等各種新的溝通平臺,他們會說一些讓父輩們都感覺驚詫的火星文字,同時又關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熱點話題、聽著各種不著調的歌曲、玩著各種新鮮的網絡游戲。他們追求時尚,對手機、電腦、汽車等生活必需品追求品牌和檔次。

“90后”大學生員工也是在網絡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網絡化、信息化造就了“90后”大學生員工獨特的網絡和信息掌握能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喜歡尋求刺激、追求新鮮感,經常求新、求變,不能安于現狀,并且善于從網絡上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東西。

2.做事目標感強,同時功利性也強

“90后”大學生員工他們的目標性很強,而且功利性也很強。他們希望有明確的目標,制定直接有效的計劃,并會為之不懈努力,直到完成目標。他們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立馬得到效果,如果一旦實現目標之后沒有得到自身想要的東西,那么他們會果斷地放棄。

3、普遍心理承受力不強,容易受挫

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經歷了國家的經濟好轉,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相對以前較好,家長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會更多。而且這個時候的很多孩子都屬于獨生子女,他們受到整個家庭的細心照顧。很多的孩子除了學習,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不做。自然而然,他們成了溫室的花朵,沒有經歷過挫折困難。那么一旦在工作中遇見困難,心理上往往承受不住。

二、“90后”大學生員工特征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家庭因素。在獨生子女的光環下,大多數的90后在家都被當作“寶貝”一樣的寵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六個人伺候一個孩子,對于孩子的溺愛直接導致責任感和事業心缺乏。

其次是學校原因。大學學校普遍的放養式的管理方式,讓大部分的“90”后整天沉迷于網絡,缺乏對職業的深刻認識和職業的整體規劃。

最后是社會原因。他們生活在一個網絡產品、電子產品、信息高度爆炸、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的社會,深受各種新潮文化的影響,在開闊視野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誘惑。物質上的豐富,讓他們更加傾向于追求時尚,喜歡攀比。

三、中小企業管理“90后”大學生員工的幾點建議

筆者認為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要想很好的管理好90后大學生員工這一群體必須要特別注重一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了解90后大學生員工的個人情況,工作中更加重視溝通

作為中小企業的老板,應該更換一種思維來對待身邊的90后大學生員工的,在安排工作任務時,不能像對待農民工一樣,僅僅是下達命令。對于90后的大學生員工,他們有著鮮活的思維,強烈的求知欲,因此老板下達任務時要讓他們知道公司這樣做的目的以及做這些事情對于他們自身的意義。

中小企業老板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了解身邊的90后大學生員工。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一個能夠充分了解自己員工的管理者,其員工必定可以為之拼命工作。

二、不斷創新管理方法,獎勵和升職要更加及時

管理員工就像開汽車一樣,司機在開車時需謹慎看著指示器和路面,并且根據指示燈和路面的變化,及時換擋或改變方向,防止翻車撞人。管理員工也是如此,中小型企業的老板要讓其員工在制定的軌道上運行,就要仔細觀察、經常調整,以防止其出現偏誤。在穩定的大企業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員工的各種變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內靈活的運用各種技巧管理下屬。而對于活躍的中小企業管理者而言,他們的責任更加繁重。他們不僅不能墨守成規的管理下屬,管理者要不斷采用新的方法處理員工管理中的新情況,就必須要有超越陳規的理念和能力。像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云,就會有很多管理的新方法,比如說倒立文化等等。

針對90后大學生員工本身功利性比較強的特點,中小型企業管理者在強調管理的同時,對于下屬的努力要予以肯定,對于承諾下屬的獎勵要更加及時的兌現。努力-任務完成-獎勵-新任務-再努力-再任務完成-再獎勵,管理者應該積極形成這樣一個良性循環。

三、特別注重營造一個和諧、開放、不畏困難、充滿激情的工作氛圍

中小型企業管理者,對于90后大學生員工的分工應該本著能者居之的原則,讓公司的所有職位對所有有想法并且有能力的人開放。對于中小型企業主在招聘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那些對項目有熱情的人加入團隊,應該在培養“90后”大學生員工的同時,關鍵時候需予以重用,不能只顧培養,但是關鍵時候缺乏信任。在團隊的合作中,應該鼓勵成員不畏困難,切實圍繞困難想方法,解決困難;應該鼓勵爭辯,鼓勵有創意的想法形成方案并實踐;應該鼓勵培養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暢談企業未來,并及時將好的想法以及有預見性、建設性的意見匯總成冊,以備公司后續發展所用。

四、更加注重情感投入,淡化權力,強化權威

對“90后”大學生員工來說,他們天生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和藐視權威的特點,他們不會因為管理者的位置高就會內心很懼怕,相反,他們對于職位權力的認識感覺一般,因此,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淡化權力,強化權威,應該更加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養和形成,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往往比行政權力更能讓90后大學生員工信服。

參考文獻:

[1]李宗紅等,企業文化:勝敵于無形,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2]胡立華,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團隊建設,碩士畢業論文,2006

[3]夏麗華,論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應對策略,學習與探索,2010

[4]劉波,中小企業團隊建設的思考,吉林工程技術學院學報,2008

第12篇

目前創業公司達500多家,學校的創業率達到了5.41%,遠遠高出浙江省高校0.57%的創業率。本文以浙江萬里學院物流管理(國家特色專業)為研究對象,從創業型大學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需要出發,總結了物流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實踐的七種路徑。

一、物流設計大賽

物流設計競賽為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平臺,彌補了傳統實踐教學的不足,實現了產業發展與教學的結合,促進了全社會參與物流人才的培養。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為大學生開拓創新思維、提高創業實踐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浙江萬里學院物流學院由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組成團隊,根據競賽組委會給出的案例進行物流方案設計。

目前參加了第二屆和第三屆,分別有一個小組入圍全國決賽。同時選派學生團隊參加寧波市首屆物流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并獲得風司創業啟動資金支持。

通過競賽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賽和創業熱情,實現了物流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大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策劃能力、協調組織能力,提高了我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物流規劃設計、信息系統開發、協調組織等綜合能力,推動了學校教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二、物流創業大講堂

寧波擁有優越的海港資源,是長三角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國務院2011年3月1日又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再次賦予了寧波這個港口城市巨大的發展機遇。

為讓學生直觀理解物流發展前沿,浙江萬里學院現代物流學院先后邀請寧波市政府有關部門(港航局、發改委、物流規劃研究院等)的領導、物流界創業企業家、全國高校物流管理著名學者開講,介紹物流發展前沿,介紹物流企業創業歷程,分析具體的物流創業案例,使學生提高專業素養、感悟創業艱辛、培育就業及創業的信心。

三、校園創業沙龍

在學校創業指導中心領導下,學生按照專業興趣成立各種各樣的創業投資俱樂部、創業協會等社團組織。每學期各個俱樂部制訂詳細的活動安排,組織相應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其中,興趣盎然,營造出濃厚的創業文化氛圍。

目前,浙江萬里學院的9個二級學院都相繼成立了學生創業俱樂,例如文化與傳播學院的廣告和文化創意俱樂部、設計學院成立了動畫和設計俱樂部、商學院的營銷策劃俱樂部、物流學院的電子商務俱樂部和物流捷運服務俱樂部等,開展專業學習與創業管理相結合的活動。

四、創業實習基地

實習是創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與適用性,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物流管理與其他學科相比,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為使學生適應以后的工作,浙江萬里學院現代物流學院先后在富邦物流、金星物流、寧波空港物流、寧波國際物流、寧波港等20多家大型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形式,建設固定的物流實習基地。人才培養也一直按照研究型教學、合作型學習,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道路,貫徹創業教育理念,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在實習基地積極開展市場調研、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專業實習、技術攻關等活動。

五、學生創業廣場

創業型大學不是一般民眾理解的培養企業家、創辦公司,而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要求培養大學生素質、知識、能力“三位一體”,使之能夠獨立、自立以及自食其力,成為服務于社會與人民的有用人才。除了課堂實驗環節、社會實踐環節、畢業論文(設計)環節以外,浙江萬里學院積極推動創業實踐環節,鼓勵學生創業。雖然創業實際上不是簡單地創辦公司,但卻是一種有效的創業形態。

因此,學校專門在一個學生大食堂的二樓、三樓開辟商業廣場,面積相當于食堂的2倍,為學生創業經營提供場所。目前經營的業態有中式快餐店、快遞服務門店、淘寶時尚服裝實體店、健身會所、餐飲飯店、咖啡店、臺球、網吧等,全部是學生自主創業經營。同時,學校提倡“就業也是創業”,積極鼓勵大學生應聘到學生創業公司打工,體驗創業,并給予一定的素拓學分。

六、創業第二課堂

創業教育的載體是課程體系,盡管現有的物流管理教學體系已經考慮到了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創業型教育與就業型教育不同,需要增設創業管理方面的課程。但由于基礎理論課、專業課、實踐課受專業培養計劃總學時限制,往往難以安排。因此,我校通過青年創業學院(寧波市青年創業學院掛牌在浙江萬里學院,面向寧波市所有高校選拔招生,學習合格者頒發相應證書)、創業專業素拓、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SITP)等形式開展第二課堂,豐富了課程體系內容。

目前開設有創業心理學、創業管理、風險投資、商業運作、創建新企業、創業咨詢、小企業管理、創業理財、創業案例分析、創業素拓等相關課程。學校教務部門也大膽創新,積極支持創業教育,出臺政策,允許一定比例的第二課堂學分向第一課堂轉化。

七、錘煉創業精神

創業時代需要有創業精神。創業精神是指在創業者的主觀世界中,那些具有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創業精神與社會群體文化密切相關,創業精神在不同文化中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創業所能得到的回報。看重社會地位和專業經驗的文化可能不利于創業,而推崇通過個人奮斗取得成功的文化或政策則很可能鼓勵創業精神。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 亚洲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