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八年級英語教師工作

八年級英語教師工作

時間:2022-10-15 09:59: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級英語教師工作,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八年級英語教師工作

第1篇

今年,我任教八年級(7)班的英語。經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會說簡單的對話,看懂簡單的英文讀物,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敢開口講英語,更不懂英文寫作;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觸面小,說練機會少,以及他與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諸多因素,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常常存在“厭、怕、棄”的不健康的心理。為了克服困難,取得成績,我在教學中堅持作到: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根據教材中的情景,真實再現于課堂并創造新的環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講臺上鍛煉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

2、講究教法,因材施教

八年級英語這本教材充分吸收了國際上新的外語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驗,注重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教材圖文并茂,安排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使英語學習變得容易而有趣。

外語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有嚴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學生在初一階段所獲得的語言技能,能否在初二年級得到繼續發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個問題。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學搞“實”、搞“活”。所謂“實”就是講究實際效果,把教學大綱化為具體的要求,落實到教和學上,對每課時的教學計劃逐項落實。課堂上,少講空話,多做實事,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對每個單元進行考查、總結,分析存在問題,及時補遺,幫助學生過關。所謂“活”就是側重聽說訓練,把外語課由“講演課”變成“實踐課”。我想方設法創設語言情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聽與說中培養語言能力,在聽與說中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采用展示性的直觀教學方法,使學生一上課就置身于一個講英語的環境中,在既緊張而又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并運用到實際中去。讓學生表演,通過表演盡量多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表演過程中,除要求學生,語言語調正確外,還應讓學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

3.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發現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的解決。

二、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

1、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的成績。鼓勵學生大膽的嘗試。平時作業或測驗得到好成績或有進步的,一定在班上進行表揚,給予肯定;對作業錯漏較多的當面批改,及時訂正。

2、初二學生要是能聽懂老師和同學說的英語,自己能用英語表達簡單的思想,能讀懂簡易讀物,他們就會感到有收獲,興趣就會產生,所以每堂課都注意讓學生有練的內容,有練的時間。練的時候因題而異,做簡單題時,多找些差生去做,提高他們自信心,同時激勵他們。每次練習五分鐘左右,費時不多收獲較大。

3、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并多背誦課文,促進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4、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我經常關心、尊重學生,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人。上課時我是學生的老師,課后我卻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生活上,我是他們的父母,關懷備至。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每次考試的不足,爭取下次讓他們不犯同樣的錯誤,并進行典型錯題再練,以提高成績。

第2篇

【關鍵詞】兩極分化 應對策略 學習興趣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八年級學生最突出的問題便是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學生發展為樂學、會學者,成績穩定在優秀線上;一部分學生成績下降,失去學習信心,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一、八年級學生英語成績分化的原因

1.學生自身因素。(1)心理發展不均衡 學習目的不明確。八年級學生年齡大多在13、14歲,這一年齡的學生活潑好動,但做事缺乏毅力。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部分學生對英語的新奇感減弱,失去學習興趣,導致成績下滑。然而,有些學生卻在此時意識到英語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產生學習英語的緊迫感,自覺主動的學習,所以英語成績一直穩定在優秀線上,這樣英語成績兩級分化現象便產生了。(2)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部分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就是背單詞、詞組,只是機械的背誦課本上的單詞句子,遺忘的很快,沒有意識到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另外,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好音標,也不注意總結單詞拼讀規律,喜歡用漢語給單詞注音,出現了yes(噎死)類似的笑話。這樣標注單詞讀音,不但讀不標準,也無法形成自學單詞的能力。隨著詞匯的增加與復雜,很多學生更是感到英語學習非常困難,進而無奈地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2.教師方面因素。(1)教師教法單一。課堂教學是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但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單一,只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只重講解,忽視實踐。同時,由于課時有限,且缺少良好的英語學習和使用環境,教師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漸漸失去學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2)教材內容增多 難度加大。七年級英語是小學英語的過渡,內容比較簡單,新增詞匯也不很多,但八年級的詞匯量明顯增多,初中階段的大部分語法點都在八年級要求掌握和理解,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開始感到吃力,繼而厭煩,成績開始下降,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3)忽視“差生”。許多老師都會不自覺的偏愛學優生,戴著有色眼鏡看“差生”,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如果教師每節課只關注學優生而忽略“差生”,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會失去學習信心,兩級分化更加明顯。

二、應對策略

1.培養興趣 樹立明確學習目標。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心理不成熟的時期,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英語日常用不到,又枯燥乏味。針對這一問題,本人充分利用課外教學資源和網絡資源,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思想上清楚的認識到:英語同漢語一樣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本人一直堅持課前一支歌,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播放一些經典的英文歌曲,師生同唱,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從而激發自身的求知欲。

2.引導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學生一旦養成學習英語的好方法和習慣,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教學也會事半功倍。具體操作如下:(1)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促使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養成。(2)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即學生動腦思考,動嘴練習,動手記筆記。(3)養成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的習慣。本人堅持全英文授課,盡力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鼓勵每一位學生開口說,多說多練。

3.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常言道:“要想給學生一桶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新修訂的人教版英語教材,生詞多話題新,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全體英語教師應自覺提高駕馭英語語言的能力,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知識更新、思維創新等方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使自己的一桶水成為常換常新的水。

4.實施分層教學,關注每位學生。分層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課堂教學時效。因此,本人在教學中采取了學生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分層等措施,區別要求,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欲望,學習的自信,有效地改善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5.豐富教學形式。積極開辟第二課堂。英語新課標指出:積極開發課堂資源,開辟第二課堂,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英語學習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為實現這一目標,本人從以下兩點著手:(1)開展情境教學,并與教材的單元主題聯系起來。單元主題與中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我們教師要吃透教材,創造性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教學活動。(2)積極開展“英語月活動”,在這一個月中,舉辦英語歌曲、課本劇比賽,英語創意作品展等活動,師生,生生間用英語交流,讓校園充滿英語氛圍,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對縮小中學英語兩極分化能起到輔助作用。

總之,初中學校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就必須解決八年級學生英語成績兩級分化問題。本人認為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繼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同時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實施分層教學,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就可以有效解決學生英語成績分化問題,為九年級甚至高中英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牛津初中英語 教學難 原因 辦法

2008年春節前學期末我校同樣參加了由東臺市教育局統一組織命題的調研測試,其中八年級英語的測試范圍是《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4至8A Unit 4之間共七個單元,試題共兩卷六大項,兩卷指選擇題部分(50分)和非選擇題部分(50分),六大項指聽力、單項選擇、完型填空、閱讀理解、詞匯和寫作。我校是一所在全市教學質量排名列上游位置的鄉鎮初中,八年級六個班級有326名學生參考,均分約58.4(卷面總分100分),其中得分90分以上的有27人,約占8%;80分以上的有94人,約占29%;60分以上的有183人,約占56%。以上幾個數據表明:《牛津初中英語》教學確實不容易!

一、教材內容多、要求高?!杜=虺踔杏⒄Z》7B Unit 4至8A Unit 4之間共七個單元中,話題共有七個,分別是:1.Amazing things 2.Abilities3.Pets4.Friends5.School6.A day out7.Wild animals;新詞總數約500個,平均每單元約70個;主要語法知識約十四個,分別是:1.simple past tense2.can/could3.expressions with “What” and “How” 4.giving instructions5.省略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7.(not) as + adjective + as 8.more/fewer/less...than...9.the most/the fewest/the least10.the same as / be different from11.and/but/or 12.using verbs +“to-infinitives”13.reflexive pronouns14.if/because/because of;再加上每單元訓練一次的Reading(閱讀)、 Integrated skills (綜合能力)和Main task(中心任務)等旨在發展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部分,使得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而較難達到教學要求,隨著教學進度的不斷推進和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使他們在聽說讀寫多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困難越來越大。

二、不少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夠先進。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教師對提高教學質量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先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更高、興趣就更濃、進步就更大。反之,學生學習英語就會感到索然無味、行動上疲于應付,英語教學質量當然就不可能高。雖然《牛津初中英語》已試行了兩三年,但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少農村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沒能充分學習吸收新課程標準的要領和實質,沒能大力改進提高教學質量最優化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老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作業形式單一化、老套化,不是抄寫就是死記硬背,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艱難。據了解:一些農村學校的學生被教師帶進多媒體教室上英語課的次數全學期不超過三五次,個別甚至一次都沒有。

三、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是造成兩極分化明顯、阻礙英語教學整體質量提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杜=虺踔杏⒄Z》是供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的初中生使用的一套教材,雖然其內容緊密聯系了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富有時代氣息,體現了時代精神,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但由于各地各校不同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的情況很不均衡,有的從三年級開始,有的從五年級開始;有的是專職英語教師任教,有的是兼職英語教師任教;有的按課程標準正常開課,有的卻斷斷續續、“短斤少兩”;有的班級學生人數適中,教師基本上可以兼顧到絕大多數學生,有的班級學生人數多達七八十個,教師無法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英語教學,致使英語成績掉隊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小學六年級畢業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有了高中低明顯的不同,水平較高的小學畢業生基本上達到了英語課程分級目標結構中的二級目標,他們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使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表演小對話或歌謠、書寫簡單的句子。但英語水平較低的小學畢業生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讀不準,甚至還與漢語拼音混淆起來。這樣,即使升入七年級后使用了“Starter”銜接教材,仍有不少學生還是很難彌補上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缺陷。

四、教與學兩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是否能調動起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每一節英語課堂教學后經過作業、測試等形式對教學成效進行反饋后,教師是否真正了解到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如何?教師怎樣組織學生采取了哪些補救、鞏固、強化措施?同時,受有限的教學課時數的限制,為了能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較重的教學任務,教師不得不硬著頭皮埋頭快趕教學進度,造成更多的學生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跟不上大部隊的掉隊小鬼”越來越多。個別教師甚至還認為學生學習不用功,或者認為學生智力差,天生學不好英語等等。另一方面,對于那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缺陷絕不僅在于字母、單詞、句型和語法等方面,他們在英語學習的信心方面、態度方面、學習方法方面都需要得到教師經常性的關心和指導。如果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這些方面關心指導得不及時、不到位,教與學這兩個環節上的銜接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學生應試能力不強。就本次八年級英語期末調研測試而言,盡管考前兩三周時間內我們不僅組織學生依托教材分單元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復習,而且還對綜合性較強的聽力、閱讀和寫作等題型作了專項解題訓練指導,但從考分在80分以上的學生卷面各項得分情況看,各項仍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比如單項選擇題My grandpa spends as much time as he can?搖?搖?搖?搖his carrot.A. look afterB. looking afterC. to look afterD. take care of 和任務型閱讀題根據短文內容完成相關任務――將所給單詞連詞成句:about,food,every,spend,some,people,month,200 dollars,on,animal。這兩題均為常見的spend句型,但由于前一題中又含...as...as...結構,后一題必須聯系該題所在短文的前后句來理解,所以即使學生懂得spend句型結構,仍有不少學生不能準確完成這兩題。聽力題共15分,但由于磁帶錄音速度略快,少數插圖不夠清晰,所以好多學生做聽力題時牢騷滿腹,心態不夠平和,情緒不夠穩定,結果只得了約一半的分數,而且還影響了后面的繼續答題,這實際上是屬于耐挫力弱的表現。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詞匯綜合填空題對學生的閱讀要求較高,很多學生不能從整體上去把握短文的意思,再從局部去理解短文的細節,保持短文前后意思的連貫與一致,整體統領局部,局部服從整體,因而這三項失分較多。

面對《牛津初中英語》這樣或那樣的教學困惑,本人覺得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領導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要特別重視加強牛津英語(包括牛津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督查和指導,經常持久地組織英語教師學習貫徹落實《英語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積極開展牛津英語的各級各類教學競賽活動。

二、英語教師方面。英語教師是實施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者和直接責任人,應站在時展的高度上,自覺主動地學習吸收新課程標準的多種教學理念,大膽探索運用新課程的教學方法,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精心指導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學習方法,牢固確立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對拔尖補差工作要常抓不懈,盡最大可能縮小兩極分化,努力提高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三、學生方面。英語教師吸收新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宗旨就是要看學生是否真正樹立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否真正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和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個人應充分發揮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把握英語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學習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自覺主動地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努力培養自己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逐步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要各方面精密配合,加強協作,《牛津初中英語》的教學肯定不再難!

參考文獻:

第4篇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單詞掌握的多少,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以學單詞、背單詞就成了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由于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加之家長監督滯后,讓學生背單詞成了英語教師的一大難題。為了提高學生的詞匯量,許多英語教師不斷嘗試用各種方法做好詞匯教學工作。我們發現,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們就思考,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相結合是不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因此教師們開始把目光投向信息技術,部分英語教師與信息技術教師結成聯盟,共同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掌握英語詞匯的最大化。在長期的努力嘗試下,確實收獲不小。

一、回顧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單詞的學習和鞏固

在不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情況下,多數英語教師課堂上以口頭教授、板書學生記筆記的形式教與學,真正繁雜的記憶環節要靠課后學生獨自完成,這存在很大的弊端:(1)進入初中后的學生明顯感覺科目增多,難度加大,要平衡各個學科的學習,不可能把大把的時間全用在英語單詞的背誦上;(2)初中生的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到了初中,家長愛莫能助,家長持放養態度;(3)許多學生學了忘,每天都有每天的記新單詞的任務,能夠返回來鞏固舊知的學生少之又少。長此以往,不會的單詞越積越多,就出現了七年級每個班只有幾個不及格,到八年級每個班十幾個不及格,九年級導致了許多學生直接放棄英語學習的現狀。

二、總結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詞匯教學的成果

英語學科的短語又如同漢語的詞語,光記漢字,不組詞是萬萬不行的,因此將多媒體教學應用于詞匯教學就要更為靈活,涵蓋面要更廣。在利用信息技術應用于詞匯教學嘗試著多種方式展示詞匯幫助學生記憶詞匯。比如,展示漢語意思,引導學生記憶,逐個展示英語單詞或展示英語單詞再引導學生記憶,逐個展示漢語解釋。詞匯的變換可采取多種顏色或不同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發現利用信息技術鞏固舊知識相比與傳統方法占有幾大優勢:直觀、可操作性強、可重復使用、方便檢測、降低老師備課難度等??衫妹刻斓恼n前幾分鐘復習舊知識,長此以往,可想而知,學生的收獲會有多大。

通過長期不斷的嘗試和不斷的改進,正如預期所見,成績有了顯著提高,若從七年級開始就采取這種模式,我們相信一定會改變現在英語虎頭蛇尾的學習現狀。

第5篇

論文摘要: 現代英語教育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倡導“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是任務的設計者,設計任務是任務型教學的前奏,教師是否精心設計任務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本文將以人教版英語教學為例,初步探討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倡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其主要特點是設計任務并完成任務,一堂課或一單元圍繞一個或幾個具體的有意義的任務進行教學,將知識教學融入到親自完成一項任務的具體活動當中,讓學生不僅學到英語知識,而且能親自體驗“做事”的經驗和樂趣,從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任務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概念

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就是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將課堂教學的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從而培養其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特點

1.通過交流學會交際。任務型語言教學中各項任務的完成離不開真實的交流,交流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能力的提高。

2.將具有真實性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的環境。因為真實的場景能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不受任何約束地真正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大膽地運用語言,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

3.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任務型語言課堂把整個教學目標設計成符合本目標的若干個任務,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各項任務,進而按步驟完成課堂的總體目標。

4.學習者個人的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因素。任務型語言教學追求的效果是讓學習者能用自己的語言知識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自主、自發地投入到自覺的語言實踐中去。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任務設計原則及主要策略

(一)任務的設計要有適應性

任務的設計首先要為教學服務,同時任務的設計要有興趣性、真實性。因為學生的興趣與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如八年級(上)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主要學習詢問和描述一種食物的制作過程。其任務是這樣設計的:

1.介紹幾種中國傳統食品的做法。如餃子、元宵、粽子、年糕等。

2.請同學討論一些西方特色食品的起源。如pizza,hamburger,sandwich等。

3.創意并發明一種新型的食品。

通過這樣的任務設計,學生不僅學會了制作食品和飲料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動手實踐與操作的能力。

(二)任務的設計要有層次性

任務越容易,參加任務的學生就越多,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生的興趣就會越濃厚。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持續的培養與訓練。如八年級(上)Unit 5“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禮貌地發出、接受或拒絕邀請的語言表達。其任務設計為:

1.設計一次生日聚會,向朋友、同學、老師發出邀請。

2.開展“小小秘書”活動,由一個學生充當老板,一個學生充當秘書,其他學生充當記者?;顒幼谥际敲貢愿鞣N理由回絕邀請。

這樣的活動安排,幾乎全班學生均能參加,有助于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與友誼,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任務的設計要有多樣性

語言交際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心智活動,多設計一些能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任務型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八年級(上)Unit 10 “What’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其任務是這樣設計的:

1.討論如何作出良好的生活與學習計劃。

2.了解父母的夢想,吸取他們成敗的經驗與教訓。

3.談談自己如何能對社會作出貢獻。如2008年奧運會中我們能做些什么?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志愿者?

通過這些任務活動的安排與完成,學生不僅制定了適合自己的未來計劃,而且培養了為實現理想而勤奮進取的良好習慣。

(四)家庭作業的任務設計要有可行性

遵循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宗旨,將家庭作業設計成一項項可行性任務,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完成作業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使他們樂于做并努力做好。如八年級(上)Unit 6“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該單元作業是這樣安排布置的:

1.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找朋友。

2.課下同學之間探討如何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3.設計一則招聘廣告,并進行找工作比賽活動,看誰最先找到自己勝任的工作。

把家庭作業設計成這樣的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生樂于完成任務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在娛樂中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任務型教學模式是語言教學的有效途徑,設計語言學習任務是教學的重點,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英語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核心知識精選出來,通過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將其設計成相應可行的任務。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對這些任務的布置,學生對任務的完成,培養了學生主動地運用所學英語語言知識做事情的能力,使其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學的語言,在使用語言做事情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1).

[2]陳琳.新標準英語教學參考書.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3]魯子問.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探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2).

[4]陳朔.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文教資料.

第6篇

作為當代求職的必要手段,簡歷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子版簡歷模板,以供大家參考。

電子版簡歷模板一:姓名: -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廣州 民族: 漢族

戶口所在地: 四川 身材: 152 cm  kg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24 歲

培訓認證: 誠信徽章: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 貿易類:貿易進出口   物流類   服裝/紡織/皮革跟單

工作年限: 0 職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 隨時

月薪要求: XX--35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州 東莞 深圳

個人工作經歷:

公司名稱: 世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起止年月:XX-03 ~ XX-04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擔任職務: 業務員

工作描述:

離職原因: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 XX-12-01

所學專業一: 國際貿易 所學專業二:

受教育培訓經歷: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I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XX-09 XX-1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國際貿易 大專,報關員資格證書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 優秀 粵語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專業描述:本專業所涉及的課程有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國際金融,這些課程已覆蓋了實際外貿業務中所要運用到的外貿知識。

電腦:熟練操作辦公軟件。

詳細個人自傳

自我評價:本人是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自考生,自考本來就是一種挑戰,或許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才讓我不懈努力,不斷進步。積極樂觀的態度,讓我在學習和工作中收獲快樂,責任心和團體精神讓我收獲別人給予的信任,吃苦耐勞讓我一路走得踏實。我深信平臺終究會成為舞臺!

希望行業:貿易

期望工資:XX/月

目標職能:業務員、業務助理、跟單員、跟單助理、報關員

電子版簡歷模板二:姓

名:

別: 女

族: 漢族

政治面貌: 團員

出華誕期: 1987年05月

口: 合肥

婚姻狀況: 未婚

所學專業: 涉外旅游英語

畢業時間: 2008年07月

畢業院校: 安徽合肥安徽外國語學院

歷: 大專

外語水平: 英語 (一般)

電腦水平: 一般

工做年限: 1年

聯系方式:

求職意向

工做類型: 全部

單位性質: 不限

期望行業: 互聯網、電子商務、通訊、電信業、貿易、進出口、紡織品業(服飾鞋帽、家紡用品、皮具)

期望職位: 人力資源/行政/文職人員、客戶經理/主管/專員、采購管理

工做地點: 合肥

期望月薪: 1500-2500

教育經歷

05——08年安徽外國語學院涉外旅游英語

02——05年安徽廣德高中

工作經驗

自我評價

勤奮,奮斗,

明天掌握在本人手中

生活是美好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電子版簡歷模板三:姓

名: XXXXX 年

齡: 28

戶口所在: 汕頭 國

籍: 中國

婚姻狀況: 未婚 民

族: 漢族

高: 160 cm 體

重: 48 kg

人才類型: 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 中學教師,職業技術教師,院校教務管理人員

工作年限: 4 職

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兼職 可到職日期: 一個月

月薪要求: 3500~4499元 希望工作地區: 天河區,番禺區,海珠區

工作經歷

廣東省經濟貿易職業學校

起止年月:2014-08 ~ 至今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擔任職位: 班主任,英語教師

廣州天河嘉福學校

起止年月:2013-07 ~ 2014-07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擔任職位: 九年級的英語教學,902班主任,九年級的年級級長

工作描述: 從事擔任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和9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并且擔任九年級的年級級長的管理工作!

離職原因:

廣州天河嘉福學校

起止年月:2012-07 ~ 2013-07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擔任職位: 擔任八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和8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工作描述: 從事擔任八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和8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廣州天河嘉福學校

起止年月:2011-07 ~ 2012-07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擔任職位: 擔任七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和7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工作描述: 從事擔任七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和7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廣州天河嘉福學校

起止年月:2010-07 ~ 2011-07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擔任職位: 英語教師

工作描述: 從事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跨年級教學工作,深得學生的愛戴!

畢業院校: 湛江現代科技職業學院

最高學歷: 大專

獲得學位: 畢業日期: 2010-07

專 業 一:

商務英語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所學專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2008-11 2008-11 湛江師范學院 教育學和心理學考試 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補修教育學心里學考試

2009-03 2009-04 湛江市教育局 普通話等級考試 普通話二級乙等

2009-09 2009-10 湛江現代科技職業學院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全國計算機一級MSOFFICE考試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良好 粵語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2010年7月,開始進入廣州市天河區嘉福學校工作,擔任初中部的英語教學工作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4年的工作中,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工作業績得到領導的認同和贊許。教學上,認真備課,批改,盡心盡責!2013年5月,學校參加廣州市義務教育規范化民辦學校的評估中,本人所上的公開課被評為優秀課。管理上,嚴格要求學生,要求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去面對所有的困難,學生在做人處事方面也不斷的成長,班級多次評為優秀班級。2013年9月份,擔任九年級的年級組長的年級管理工作,制定了天河嘉福學校初三違紀學生的處理方案,在年級管理上積累了一定經驗。

自我評價

第7篇

對一些基礎掌握不熟練的同學來說,英語教學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英語老師要制定好工作計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共同閱讀吧!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1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學習新課標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課標和新教材的理念,積極進行“先學后導,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和探索,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每位學生自信且成功地成長。

二、具體措施

1、師德方面:我將繼續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

2、教學方面

①本學期實踐“先學后導,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認真備課,使各個環節都緊密的銜接。明確學習目標、自學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學。以學大眾健康網生為中心,采用集體、個人、同伴、小組等多種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效率。對于小組的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將每節課的評價要及時的總結和記錄,起到一個長期激勵的作用。盡量做到單元清。

②作業的內容要形式多樣,而且體現分層作業,加大讀背的力度。作業做到人人面批,及時改正,提高書寫的質量。

③課堂上照顧好“兩頭”,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提高。

3、學習方面:多讀書,讀好書,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生活教育理論以及研究“先學后導,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隨時記錄教學心得和教學反思。積極聽課,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并做好筆記。

4、教研方面:準時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并認真學習和記錄。主動參與討論,對于學習目標、自學指導以及訓練題等,要積極研究,取長補短,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5、紀律方面: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提前侯課,按時下課。不坐課,不隨意調課。嚴格履行學校的請假制度。認真的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任務。

總之,本學期要方設法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都能更上一層樓。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2

本學期是整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即將面臨著中考考驗。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選拔考試。迎接好這次中考就成為本學期教學的一個重要工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內化,即進行綜合、應用、創新和中考思維的升華,把書本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要有一定的時間作強化訓練,通過訓練,鎖定差距,然后提出彌補差距的可操作性對策措施,千方百計縮小差距、消滅差距。

一、提前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本學期時間短,任務重,要在一百天的時間里把整個初中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同時要做足夠的練習,使學生們對知識能夠學以致用,教學任務很繁重,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百日沖刺,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百日沖刺。為了能讓學生們在中招考試中考出好成績,作為教師,我有義務和責任。

二、做好整體規劃,制訂短、中、長期戰略目標和步驟。

因為時間很短,作為老師,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整個復習過程的進度,作好復習過程中短、中、長期規劃,制訂詳細的復習步驟及在復習過程中采取的措施。經過九年級三位老師的共同商酌,整個復習過程擬如下進行:

三、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九年級三個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基礎差,在里面混日子的有很的大一部分。男生居多。平均分都還不及格。大部分學生都想學好,也很愿意吃苦,他們的學習情緒基本穩定,也能堅持不懈,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偶爾會受到環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能夠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幫助老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有10多個的學生屬于鞭策進步型,此類學生平時基本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但自覺性和定性不足,課堂有些喜歡享受歡樂,有些來個默不出聲。他們希望有好的成績,但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勞動,上課時精神不振,課后很少復習功課,需要老師的督促才會有所作為;尚有極個別學生屬于不思進取型,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差,他們或偏科甚至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需要老師再三強調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2、教材分析

初中英語共五冊,我們爭取在三月份上完九年級全一冊,四月中旬復習完三冊課本,邊復習、邊歸納、邊練習,復習一冊就測試一次。在檢測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及時向學生反饋遺漏、模糊、條理不清的知識,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學過的知識有一套系統的、完整的體系。五月份系統復習,六月份做模擬套卷。

四、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班上的實際,本學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從思想上扭轉學生以往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態度,培養學生自覺的學習習慣,動腦的優良習慣,課堂上精講多練。即將面臨的是中考,學生的態度變化多變極不穩定,要動員好學生做好思想工作。

(2)根據學生各人的具體情況,要求各自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具體的分數,每次考試都要寫總結并制定下一次的目標只準前進不許后退,建立錯題庫自我評價。并督促為實現目標切實地進行刻苦學習.

(3)每堂課教師一定注意當堂的學習效果,突出重點難點.務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掌握的基本的東西.注意檢查學生做筆記的情況。每天都要布置作業不然有的學生比較懶散。記憶背誦是很重要的老師沒有時時跟著學生,我選了學習小組長每天跟蹤復習,自己隨意抽查哪組做不好就狠狠的懲罰。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應用的機會。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在寫作中學閱讀,閱讀中學寫作。積累經典名言名句等。

(7)作業要天天有,作業教師要收上來改并寫上評語,做得好的要表揚,沒有按時完成要給予批評,并監督完成。作業上問題比較突出的要提出來講解分析。對與問題比較嚴重的,如有必要,教師要單獨做做思想工作。

(8)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培優補差。把學生分成兩類,中上提高括充知識點,中后有一定潛力的,以抓好基礎知識為重??s小兩極差異兼顧整體共同進步。

(9)要想學好英語就要用英語.學生大部分不好意思開口說話.這給聽力教學和交際教學帶來了嚴重的障礙,特別語言越來越注重交際性.好多學生學了只是為了考好試,不愿去說.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先帶好幾個積極的同學,鼓勵他們帶動大家的積極性.以部分帶動整體。

五、工作內容

實現英語成績達標,完成學校交給的升學目標,和各課任老師團結思想相互交流、學習。注意收集中考資料,到周邊學校交流探究、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經驗不足。每次考試后都進行橫向、縱向的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診斷措施及反饋訓練。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寒假作業檢測,九年級第十四單元

第二周:九年級第十五單元

第三周:七年級(上)及檢測

第四周:七年級(下)及檢測,月考。

第五周:八年級(上)1一6單元并檢測

第六周:八年級(上)7——12單元并檢測

第七周:八年級(下)1——5單元并檢測

第八周:八年級(下)6——10單元,模擬考試

第九周:專項復習——冠詞、名詞、代詞、數詞、形容詞、副詞。

第十周:專項復習——介詞、連詞、動詞分類和時態動詞、被動語態、情態動詞。

第十一周:專項復習——非謂語動詞、主謂一致、感嘆句、祈使句、并列句和復合句,模擬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五周:三輪復習、模擬考試。本段仿真模擬訓練,還要精講多練,針對常考易錯的再總結復習。最后做好考前動員。在復習中注重對學生難點進行突破,鞏固重點,強化基礎,迎接六月中旬的中考。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九(1)班共有學生36人,特點是班里尖子生不是很多,中間生占也不多,差生面大。當然大部分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較高,回答問題較積極,能做到自覺完成作業、自覺背誦課文。有部分學生受學習態度、風氣的影響,刻苦學習之風漸漸稀薄,輕浮之風開始產生,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課后死記硬背,當然絕大部分還是勞逸結合,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學生成績來看,存在明顯不平衡,雖然上學期有所進步,但和平行班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教材共4單元,按要求,從開學到三月中旬要結束新課。此外,本學期增加了口語與聽力訓練的比重,以便于教好的完成人機對話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其內容主要反映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課本設計題材范圍更廣,反映了學生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如移居火星、擁有機器人生活方式、學習世界上著名偉人的事跡以及著名景點的介紹等。教學內容滲透了思想品德的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并且教材配備了練習冊、聽力練習、聽力訓練教學光盤及中英文教參等必不可少的教學輔助工具

三、教學目標要求:

(一)總體目標:及格率: 30% ,優秀率: 10% 。

(二)具體要求:

1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把握教材并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貫徹到我們當然英語教學過程中每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并使用英語,并激發和鼓勵學生學好英語,不斷進步;

2、努力提前完成教學任務,為中考復習作好充分的時間準備。

(1)搞好集體備課,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把握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加強教育的思想性,根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寓德于教。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遵章守紀、勤學好問的品質。

(3)充分把握教材特點,加強教育的條理性,有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安排上課順序;有條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不斷復習,多次循環,逐步擴展和加深;在用中學,積極地運用語言;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并能使他們學以致用。

(4)加強英語教學的聽力訓練,利用好錄音帶、作好聽力練習、定期進行聽寫訓練。加強英語教學的閱讀訓練,搜集并整理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經常閱讀,提高閱讀量和閱讀技能。摸清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查漏補缺,并對差生及時補救。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搞好集體備課,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把握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加強教育的思想性,根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寓德于教。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遵章守紀、勤學好問的品質。

3、充分把握教材特點,加強教育的條理性,有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安排上課順序;有條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不斷復習,多次循環,逐步擴展和加深;在用中學,積極地運用語言;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并能使他們學以致用。

4、加強英語教學的聽力訓練,利用好錄音帶、作好聽力練習、定期進行聽寫訓練。加強英語教學的閱讀訓練,搜集并整理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經常閱讀,提高閱讀量和閱讀技能。摸清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查漏補缺,并對差生及時補救

五、教學進度安排:

首先,(2月22日至3月22日)完成新課教學,迎接學校的第一次月考。

第一輪(3月23日至4月23日) 復習階段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這一階段應按教材順序歸納語言點,講透語言點運用,對各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同時應注重基礎詞匯、詞組、句型的過關。做到:

(一)根據復習內容,布置適量的難度適中的練習;

(二)循環考試,即每學完一部分后,進行階段性測試,對試卷進行評分登記,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第二輪(4月24日至5月30日) 復習要求突出重點,牢固掌握。第二輪復習直接關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識掌握不系統、內容混淆互相干擾,解題時應會判斷失誤,做錯題目。這要求教師在這一階段復習過程中防止簡單的重復,反對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做到講——練——評結合。

第三輪是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6月1日至學業畢業考試) 主要目的是適應中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本輪側重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同時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綜合練習和模擬測試,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從而使復習達到良性的循環:知識——能力——知識。

六、作文訓練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或文題 訓練目的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4

一、教學目標

通過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從而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寓教于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教材為載體,密切結合教材,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各種情景夯實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觀察、思維及想象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九年級三,四班英語。從整體情況來看,普遍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興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不夠小學三年級水平,所以在課堂教學時,出現有學生不守課堂規則,不愿聽課、睡覺或是做與課堂無關事情的現象,難以形成英語學習氛圍。有少部分學生基礎較好,自制能力較強,能認真聽課,按老師要求完成各項任務。總的來說,這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具有挑戰性,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三、教材分析

九年級英語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仁愛版英語,教材編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英語的訓練,掌握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以及培養初步援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外語的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扎實的基礎。

2、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3、培養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書共四個單元,每單元都有三個話題,每個話題又分A,B,C,D,四課。依據本學期的教學進度,本學期具體安排如下:

每周上一個話題,中期考試前上兩個單元,其余的兩個單元中期后上。

五、教學措施

1、依據學生基本情況,逐步激勵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2、重視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3、有意識培養學生聽力、表述、朗讀、書寫和作業的基本能力。

4、重視思維過程系統編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點面結合,逐步擴展,循環往現,以加深影響。

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十分關鍵,而九(3,4)班的英語底子薄,興趣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研究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同時,要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好的學生要加大知識的容量,拓展知識的層面,使好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對于差生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2020年最新版5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2)的英語教學工作,針對學生現狀和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學生現狀分析:

三(2)班有學生43人,特點是班里尖子生很少,中間生占也不多,差生面大。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上課教的很吃力,部分學生抱著混日子的態度。上學期進步很小,和一班比較,有很大的差距。

一、教學目的

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語言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及自學英語的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創新精神,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教學內容健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感素質,新增內容較多,尤其是關于一些運動方面、科技方面、網絡方面、環境保護方面等許多新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通讀教材,至少要通讀本學期的內容,以便更好地駕馭教材,有一些知識需要去實踐,例如,網絡知識對于我們許多教師是新知識,就需要先操作再講課。再比如,體育項目中的賽艇,沖浪運動等,教師必須有所了解。

三、主要語法項目

1.定語從句。

2.被動語態。

3.主謂一致。

四、教學方法及教改計劃

1、生詞教學:在授課中,注意學生的聽力訓練,課本附有配套磁帶,注意生詞教學繼續采用“集中識詞”法,一般采用單元集中法。一開始就讓學生聽地道的語音,學地道的發音。

2、句型教學:句型仍然采用五步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注意設置合適的語言情景,使學生感到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交流,同時要注意學生聽力的培養,爭取課課有聽力,杜絕考試前突擊的錯誤方法。爭取課課有聽、說、讀、寫的訓練。

3、閱讀課的教學:閱讀課要按照教研室提倡的七步教學法,注意學生的自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查字典的能力,回答問題的能力

五、采取適當的措施

1、該學年學生英語表達基礎很差,優秀率較低、及格人數有待增加,開始進度要放慢,并且要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切行為,耐心輔導基礎差的學生,因材施教,爭取讓學生少掉隊。

2、及時小測驗,查漏補缺。

3、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

4、采用直觀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特點,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自覺和不自覺狀態中,開啟“自動學習”的心扉。在教學中,可盡量利用實物、圖片和幻燈等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嗅覺、視覺、聽覺一起參與感知,將實物與英語聯系起來,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后便很快記住了句型和生詞。

5、采用情景教學,創設良好氣氛。在日常教學中,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學法,以聽說訓練為主導,以課文教學為依托,充分運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設備,緊扣教材內容,使教學活動盡可能置于語言情景中去進行,使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運用能力處于最佳狀態,并在此基礎上聯想、綜合,進行創造性學習,從而達到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運用交際手段,培養學生的能力。絕大部分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而在現實生活中缺少語言交際的環境和場所。

第8篇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6-0253-02\

自2002年從教以來,筆者一直擔任初中英語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初中英語教師該注意哪些重要環節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爭取最大面積的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呢?以下就個人的教學經驗談談筆者的感受。

一、入門階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習動力

現在上七年級的學生,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才能激發學生的自覺性與興趣。首先來講英語對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計算機這一人類最杰出的文明成果是離不開英語的,其操作指令都是英文,只有學好英語,才能學會計算機。然后,鼓勵學生用上屆的實例來說明英語基礎差的同學是怎樣學好它的。在教學上,要盡量把課講得生動有趣,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課堂,以讓他們盡可能多的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更大的興趣和無形的力量。此外,筆者還經常收集學生普遍熟悉的英語縮寫詞匯及音譯詞,讓學生猜它們的含義。

最重要的是:為人師長,首先要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又要熱愛自己的學生,不要把老師和學生的定義立的那么死板,也不要讓老師和學生距離拉的那么開。我們要把積極、美好、陽光、健康的東西展現給學生,只有引起他們的共鳴,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從而轉化成學習的動力。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是最有力的“戰場”。課堂上筆者很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性提問。激勵性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學習動力。對于性格內向、怯懦,不肯發言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

二、七年級階段:狠抓語音,突破詞匯關

筆者認為發音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發音是英語的基礎,沒有好的發音,單詞就是沒用的單詞。所以要讓學生盡快學會運用語音知識,從而掌握記憶單詞的基本技能。要鼓勵學生開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筆者的做法是:首先,音素與字母一起教。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個單元是小學與初中的銜接教材,以字母教學為主。先把48個因素集中起來教,要求學生反復背誦、聽寫,在開學三周內記熟記牢。在記熟記牢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把26個字母用學會的因素表示出來,讓學生對音標有初步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字母教學階段就可以將有關的語音知識結合進去,為學生下階段學習單詞打下基礎。在字母學習中,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正確的語音學習習慣,如將聽(發音)、看(口形)結合,勤于模仿,敢于開口。其次,讓學生掌握5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則。讓學生了解26個字母中的5個元音字母以及它們分別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并要求學生在詞匯表中尋找相似的開、閉音節單詞。學生一旦會找了、找對了,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通過反復訓練,使學生能在其他類似的單詞中舉一反三,達到“一見會讀、一讀會寫”的程度。當學生自己真正“能讀會寫”了,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就產生了。第三,介紹熟悉和常見的字母組合。在單詞教學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語音知識。在語言知識講解中,是有規律可以尋找的,那就是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含有相同字母組合的單詞,筆者會讓學生們自主的尋找其中的規律和歸納總結出字母組合的讀音,當學生能夠掌握了一些讀音規律,那么學單詞會變得簡單不少。這樣做,學生最怕的英語單詞記憶就由難轉易,大大減輕了學生在記憶單詞上的負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就提高了,并從中獲得了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

三、八年級階段:在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注重語法,防止分化

初中英語語法重點在BookⅡ,因此,八年級在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要特別重視語法學習。八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強,對英漢語言的異同比較感興趣,為此語法教學應盡力做到講清要點,并適當與漢語比較。在講解課文時,筆者按照詞語、句型、語法三個要點部分進行分類歸納,并用板書呈現,加強印象,協助記憶,力求使學生能掌握每課文中的語法要點,做到明確重點,語法過關,學有所得。在這個階段,要著重抓好以下三關。

1.句型關。七年級時我們通常會讓學生做不少的句型轉化題,常見的句型轉化結構類型有:將肯定句變為否定句、將肯定句變成一般疑問句和劃線部分提問。而到八年級時,筆者會詳細講解英語句子的各個成分:主語、謂語、表語、賓語、賓語補足語、定語、狀語等,然后重點操練簡單句的幾種句型。這個階段我們還會碰到以下并列句和幾種類型的復合句:比較狀語從句、時間狀語從句、原因狀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結果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

2.寫作關。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始終伴隨著教材中的對話、課文及詞匯、語法等英語材料和語言知識的教學而展開,并圍繞著學生聽、說、讀、譯能力的培養而運行其中。八年級階段會學習新的時態:一般將來時和過去進行時。教師尤其要注重訓練學生在寫作時正確選擇時態,并逐步從簡單句向并列句、復合句過渡。雖然我們現使用的仁愛英語教材每個Topic都有Written Work,但教師往往無暇顧及或不予重視,為了省時,常把它當課外作業,結果是學生敷衍了事,考試中作文寫得漏洞百出。為扭轉局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從課堂教學著手,把寫作根植于課文閱讀教學中,從教學材料中提煉和設計寫作,尋找多種途徑進行策略訓練。

3.課堂氛圍關。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如不可能做到,就說“Watch American movies”。這幾句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語言學習的主要環境還是在課堂上。所以我們絕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而又能充分調動課堂氛圍及學生積極性的口語練習。如利用課文中的Work in pairs、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大家都知道,由于八年級課程難度加大,學生容易產生兩極分化,這時要注意保持并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學英語的興趣。筆者喜歡把學生最感興趣的答題競猜放在口語訓練的環節??谡Z訓練環節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興奮劑,還是促進師生配合的一劑好藥;然后在教學中再加上我們自身的素質,如語言風趣幽默些,可以把學英語由“苦”變“樂”。

四、九年級階段:重在閱讀,培養能力

經過兩年的學習,學生們的自學能力都有所提高,這時筆者在從獨立閱讀課文和擴大閱讀面下手,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既能提高閱讀的速度,又能加深對課文的內容理解和掌握。依靠平日的課本教材是肯定不夠用的,所以,筆者平日也準備一些閱讀材料,打印出來發給學生進行快遞閱讀使用。然后根據資料的單詞數和難度來規定閱讀時間,在限定時間內必須讀完且要回答問題。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有部分學生面對訓練輕而易舉的就完成了,這時再引導他們進一步閱讀內容較深較難的讀物,也隨時做好準備解答他們的疑問。另外,也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這樣既能讓學生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也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節省下講解那些學生們已經理解的知識的時間,留下充足的時間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進行講解,以及讀寫訓練。下面也說說筆者在仁愛英語教材中常常使用的幾種閱讀教學的方法。

1.根據文章標題或插圖,預測文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內容。如教授BookⅢ Unit 1“ My Report on Beijing”時,學生能猜的有“What were Beijing's roads like in the past?What has happened to Beijing's roads nowadays?”學生能從圖片展示中猜出北京在上世紀60年代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

2.根據圖片或上下文的意思猜測某些單詞的含義。對于單詞表中未呈現的或在導入部分未呈現的單詞,可以讓學生大膽地猜測。如BookⅢ Unit 1 Topic 2中的Project 中的“extended family/nuclear family/DINK”的這些單詞在單詞表中沒有注釋,但根據圖片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猜出他們的意思。

3.找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主題句主要表達整個段落的意思,掌握每個段落的主題句也就對整個語篇有了大概的了解。主題句一般位于段首,少數位于段尾或段中。如BookⅢ Unit 3和Unit 4就有明顯的體現。

第9篇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冷思考

“冷思考”就是理性的思考。作為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師,要沉下心來,冷靜地、客觀地、理性地分析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出現的棘手問題。例如,是否設置三維目標?課堂教學是否真正“贏在導入”?課堂教學方法是否選擇恰當,是否能夠激發興趣,是否對學生語言學習有幫助?是否真正實施新課改所要求的生本教育?教學評價是否及時、到位?等等。本文主要圍繞以上問題,進行一次徹底而全面的“冷思考”,與更多的同行交流經驗,彼此交流,共同促進。

一、設計三維目標,有效引導課堂教學

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為課堂教學順利指航,引導課堂教學走向高效。從目前來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而如果教學目標缺乏“導航性”,很難促進課堂的精彩生成。因此,英語教師必須理性的思考新課改下應該設計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筆者認為,英語教師可以以新課改的目標設計標準進行設計,突出三維目標,力圖做到明確、清晰,并且在課堂教學開始前闡述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方向。例如,在學習初中七年級英語Food and Lifestyle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1. Knowledge aim: Get to know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food;

2.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what they like and what they dislike about food; can talk their lifestyle in English;3.Emotion aim: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know how to develop a healthy lifestyle.以上目標的設定結合了新課改要求的“三維目標”進行設定,也突出了目標設定的層次性、差異性的特點。當然,教學目標的設定并不能成為“擺設”,英語教師還必須利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展示目標、解說目標,以讓學生心中有個明確的學習方向。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要冷靜地思考,目標是否貼合實際?是否能真正為課堂教學“導航”?需要以什么樣的教學促進目標的達成等。

二、借助新穎導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的教為主旋律。因此,很多教師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講解語法、練習,而忽略了導入的設計。從多年的實踐中發現,導入對于整個課堂教學有著重大影響。而如果每天都以復習舊知或是簡單問候作為導入,難免讓學生產生乏味感,而整節課的氛圍也是讓人壓抑的。因此,英語教師應對“導入”進行一次“冷思考”,如以何種方式導入?如何控制導入時間?如何在導入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等等。例如,在學習初中七年級英語Let’s celebrat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新穎的導入,首先,播放一首名為Jingle Bell的圣誕歌曲,并且教師隨著音樂的律動走進教室,營造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徜徉在歡樂的歌聲中。其次,利用多媒體屏幕展示圣誕節相片,有Christmas tree, Father Christmas, Christmas card and so on. 當學生利用欣賞、好奇的眼神觀看這些圖片時,教師再拋出問題:What’s the name of this festival? Can you share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is festival with us? What’s your best festival? 在連環問題的刺激下,課堂像炸開了鍋,學生圍繞問題進行交談、分享,學習氛圍逐漸被營造起來。教師將音樂、圖片、問題域一體,環環相扣,刺激了學生學習的欲望。除了這一導入方式,英語教師還可以利用問題,扣住學生心弦;組織觀看小視頻,再圍繞視頻內容探討;直接拋出吸引人的話題,組織學生互動等方式作為導入,力爭做到“贏在導入”。當然,在設計新穎導入的同時要思考導入內容是否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導入與課堂教學內容的銜接性如何等等。

三、反思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的選擇與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從當前來看,語法翻譯法似乎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寵兒”。這主要是因為新課改下英語教師依然沒能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該理性思考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反思互動式教學,構建活潑的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互動式教學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部分英語教師對互動式教學理解得不夠透徹,因而在課堂中實施起來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這就需要英語教師針對這一教法,進行一次“冷思考”,如何才能利用好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僅僅是師生互動嗎?只有不斷反思互動式教學,英語教師才能更好地構建活潑的課堂。例如,在學習初中八年級英語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教師通過反思互動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構建了活潑的課堂。首先,以競猜互動的方式學習Reading內容中的動物新單詞,該形式有利于最大化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出示競猜內容:It is a sea animal and look likes a large fish. It is very clever and often plays some games for us in the zoo. What animal is it? 這一競猜活動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并把課堂點燃。其次,設計兩大探討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合作,促進生生互動。在整個互動過程中,英語教師做好“引導者”“監控者”角色,以保證學生互動的順利進行。探討問題如下: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least? Why? 最后,等學生互動交流完后,隨機抽取學生表達觀點,檢查學生互動效果,并給予及時評價。在這個案例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中組織了兩種形式的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英語課堂在互動中越來越活潑、有生氣。

(二)反思微視頻運用,破解語法的難點

隨著移動大數據化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也趁著這股“春風”,迎來了全面的改革。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微視頻,破解教學難點,特別是語法教學的突破上。由于微視頻在課堂教學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因而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值得英語教師進行“冷思考”。例如,微視頻是否夠“微”?微視頻是否已經全面而合理地運用?等。例如,在學習初中七年級英語Friends這一單元的Grammar中的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時,教師制作了微視頻,輔助講解,促進學生吸收。本次微視頻的制作以形容詞原級變成比較級及其用法這一內容為主,旨在通過微視頻學習破解語法學習難點。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專門利用QQ組織了群討論,讓學生有平臺交流學習后的感受。最后,利用學校的在線學習平臺,設計了相配套的語法練習,鞏固微視頻中的學習要點。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微視頻在課堂的運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學習語法知識,到交流看后感受,再到在線練習鞏固,讓學生輕松學習語法。

四、構建全新評價,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下要求各科教師實施生本教育。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生本教育的今天其作用也不可小覷。英語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從傳統課堂評價中轉變到新課改下的課堂評價。筆者認為,讓學生參與評價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全新的評價方式。例如,在對八年級英語Wild animals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評價時,可以創新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由于學生評價經驗少,因而在最先開始時,英語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例如,引導學生從互動教學對自身學習是否有幫助?互動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能幫助學習?互動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等方面進行評價。除了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互評,如學生在互動中的表現、與學生的交往能力等方面。通過將學生納入評價主體,最大化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有效的評價也反過來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第10篇

初中英語互動教學要求教師務必要拋棄以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重視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將協作精神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共享信息,促進全體學生共同提高,最終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這與新課改的要求相符,值得教師在實踐工作中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 初中英語實施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學習能力主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來體現,而在傳統灌輸式教學的長期影響下,初中英語課堂死氣沉沉,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除了死記硬背的能力有所提高,其他學習能力相當薄弱,啞巴英語應運而生。然而互動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發揮引導的作用,能幫助師生在英語課堂中快樂地教、輕松地學,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學習的樂趣。同時,互動教學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之一,師生雙方都能自覺融入課堂情境、相互配合,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地學轉變成主動練習,把教師變成課堂的參與者,從而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互動教學,不僅能幫助師生在互動中感受到快樂、和諧,還能幫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重要性顯而易見。

2.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實施互動教學的策略

2.1巧設疑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初中英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是最常見的一種互動教學形式,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應巧設更多與學生聯系密切的疑問,從而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與此同時,初中英語教師還應借助問答教學形式來開拓學生學習英語的知識面,從而讓學生通過問題鑰匙開啟初中英語互動課堂。

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互動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對話: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I like...,because...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之間運用問題句型進行對話,從而實現師生、生生在英語課堂上的良好互動,營造生動活潑的英語對話氛圍,激發出學生參與英語課堂學習的興趣,培養聽、說、讀等學習能力。

2.2轉變角色,活躍英語課堂氛圍

能在自然環境里學習外語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初中英語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如果教師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作為主體學習英語知識的時間勢必會減少,所以教師應注重轉變師生之間的角色,做好課堂的引導者,讓學生擔任課堂主體角色,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英語互動課堂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9 When was he born?》的互動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承擔小組某學生Birthday party上的賓客,然后組織開展對話練習,相互詢問對方的生日等,從而讓學生轉化角色、演示角色,把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活躍、生動。

2.3課后互動,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僅僅在課堂上聽教師講授,能學到的知識很有限,需在課后自行練習,才能全面掌握英語知識,訓練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適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如英語俱樂部、英語角等,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以提高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外互動中,教師可引入一些聯系課堂內容的知識,使學生在掌握課堂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對英語語言的實踐運用。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或I played basketball yesterday morning.或I did my homework yesterday evening.等等,這些對話自然將課堂知識引入了,教師再進一步拓展,問學生play和do homework之間有什么樣的區別,分別有哪些好處,從而讓學生了解勞逸結合的重要性,能幫助學生用創造性思維去學習英語知識,不再一味死記硬背,要學會勞逸結合。同時,課后互動練習是鍛煉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需要教師重視。

3. 結語

雖然在新課改的大力推行下,有很多教師紛紛實施互動教學策略,但怎樣才能將其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還需要教師繼續摸索、探究。而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只要初中英語教師敢于改革、創新,就能找尋更多有效的互動教學策略,讓師生受益匪淺、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春蓮. 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問題及成因分析[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3).

第11篇

關鍵詞:興趣;教學方法;英語學習

一、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根據有關調查表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水平趨于下降,其中七年級與八年級,七年級與九年級之間差異顯著。興趣的喪失導致了部分學生失去繼續學習英語的動力,從而產生厭學的傾向,使得兩極分化現象日益嚴重。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并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這是學習英語的前提和保證。在教學中,特別是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往往會體會到學生這樣的學習過程:好奇——感興趣——失去興趣——失去信心——厭煩——反感——放棄。這種變化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從一開始對學習英語的好奇心轉化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級,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很多學生對英語已經沒了興趣,不想學英語甚至部分同學開始放棄了。怎樣才能使學生重新燃起對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呢?

二、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農村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英語越來越不感興趣

對七年級到九年級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七年級92%的同學喜歡學英語;八年級78%的同學對英語感興趣;九年級57%的學生對英語感興趣;部分學生有學好的愿望,也下過決心要努力學習,但由于他們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內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便喪失繼續進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學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有的同學在課堂上回答錯了問題或發錯音之后,其他同學都嘲笑他,久而久之他就對英語不感興趣了。由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即使努力了,也收獲甚微,成績不能提高;有的甚至還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教師的批評,形成了自卑心理。

2.存在軟件差距

城區的學生學習條件優越,家長全力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農村孩子學習條件不夠優越,農村父母天天忙于干活,真正能夠關心孩子學習的寥寥無幾。加上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聽力的時間不足,口語練習的時間很少,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外教”的教學更是望塵莫及、望而興嘆。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沒有長遠計劃,僅限于完成教學任務,不是一步步地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而是教單詞只教單詞,教七年級沒有為八年級做好鋪墊,造成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體,學生學了一個個的英語知識點,卻還沒有掌握住英語語言。而一旦出現了兩級分化,對成績好的學生更偏愛有加;對后進生缺乏信心,少有耐心,聽之任之,加劇了兩極分化。

二、改善農村英語教學的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培養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當務之急。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匈牙利的語言學家卡莫·洛姆布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示語言學習的成就:“付出的時間+興趣=結果。”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筆者重點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增加了新鮮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與內容。教師應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聽說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口語一直是中國學生較為薄弱的環節,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在課堂上更是張不開嘴、開不了口,讓他們上臺表演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激發學生練習口語的熱情,每一模塊都圍繞中心話題為學生創設一種情景,讓他們進行英語口語交流。例如:七年級學生年齡小,好說愛動,記憶力和模仿能力強,筆者就重點培養他們開口說話的能力,要求他們響亮清楚、正確地說英語,堅持DailyTalk,FreeTalk,又要求學生輪流有準備地講趣味式小故事,然后由其他同學回答簡單問題,學生們要認真準備,聚精會神地聽,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另外,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對課本和課外文章進行精讀和粗讀,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新舊聯系,擴大興趣

新舊聯系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法則,它著眼于新舊之間的聯系,通過重現有關的指示,為學習新知識提供支點。這不僅能減緩新知識學習的坡度,而且能通過檢索“線索”的作用,激活認知結構中的相關信息,為學習做好心理的和知識的準備。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關,如果讓學生機械地讀背抄寫,很容易讓他們厭倦。因此,筆者在教單詞時運用集中識詞法、分散記憶法、單詞接龍法等,這樣大大提高了同學們學單詞的積極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詞匯量。對于初中階段要求的課本外的400個單詞是一個很好的積累的機會,堅持下來,收獲不少。

3.利用圖畫、順口溜、口訣等,誘導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直觀的、生動的、適合初中生心理發展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實物,特別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組織課堂教學,更加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印象深刻,有利于記憶。例如:What’sthisinEnglish?在教學這個句型時,筆者就地取材,搜集所有的學習用品(如書包、書、鉛筆盒、鋼筆、鉛筆、鑰匙、尺子、橡皮擦、小刀等等)讓學生進行問答練習。這些東西學生天天接觸,非常熟悉,都能準確地操練,效果不錯。

再如: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時,筆者就請3名班里個子較高的同學到講臺前,然后比較說:“Aistall,BistallerthanA,Cisthetallestofthethree.”重復一遍后,讓學生跟著重復。而后,請另外三名較矮的同學上臺,依此方式教學“short/shorterthan/theshortestofall”,最后,讓學生用其他物品(如尺子長短、課本大小、身體胖瘦等)進行練習,學生都能按照要求準確地操練,而且筆者還編了一個順口溜“goodbetterbest,everletitrest,tillgoodisbetter,andbetterbest”,這樣一節課下來,同學們情緒高漲,學習積極性不斷得以提高,在操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就把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掌握了。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還積累了以下幾個學習口訣:“motherfather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如對七年級學生講thereb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時,可使用“一調,二變,三問號”的口訣。即把be動詞提前,變成大寫,句尾加問號。教be動詞時可使用“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enough的用法:“形/副前名后”;“黑人、英雄愛吃西紅柿燉土豆”,這樣,同學們就把四個以o結尾,加es變為復數的單詞(hero、negro、tomatoandpotato)就掌握了;幾個以f\fe結尾的單詞變為復數(-ves)的單詞“小偷(thief—thieves)偷樹葉(leaf—leaves),妻子(wife--wives)拿著刀(knife—knives)結束了他的生命(life--lives)。這樣趣味性的記憶讓學生學習起來很感興趣。

4.精講互動、體驗成功,獲得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彼裕覀兘處熞龅缴钊脬@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當代中學生的表現欲望強烈,同學尤其是教師的激勵和贊揚是他們實現持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有效保障。尤其在實行了小組評價機制之后,小組長充分發揮帶頭領導和組織能力,讓本小組的成員獲得了更多的體驗成功的樂趣。優秀個人獎勵一個小紅星,優秀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這樣每個人都會為榮譽而戰,學習起來也更加帶勁了。看著墻上小組評價欄中的小紅星越來越多,紅旗越來越紅,成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

5.融洽師生關系,維持興趣

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影響學生認識活動的效率。初中學生還未養成在高昂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中聽課的本領,他們易于受教師的影響,即對某教師信任、尊敬,則對此學科會有較強的興趣;反之則上課易走神,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師要放棄課堂上“我說了算的權威”,要樹立“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念,徹底改變那種板著面孔進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局面,要變教師的單向傳授為師生共同進行學習的雙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不僅能更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做到言傳身教感染學生。

總之,興趣是教學的關鍵,是強有力的催化劑、穩定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而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感興趣,那么學習英語對農村學生來說則是一件樂事而不是一件苦事,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在良好的興趣指引下較快地入門,保持農村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縮小城鄉差距,從而提高教學成績,讓學生和教師更協調、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12篇

關鍵詞:英語口語教學;聽說教學;案例分析

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談到口語時就啞口無言,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在英語課堂上尤其是聽說課上來拓展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啞巴英語”變成“開口英語”。

一、英語教學中聽說課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提倡“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首先,它符合學習語言的自然順序和規律。聽、說是口語,學習口語有助于學習書面語,是學習讀和寫的開路先鋒。其次,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從口語入手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次,它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先從口語訓練,可使課堂教學自然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良好習慣。所以在英語各類教學課中,聽說課最為重要。

二、聽說課中存在的問題

加強英語課堂教學既是提高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教,學生在課堂上怎樣學,一直是研究者探討的重要問題。現在,經過課程改革,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問題。“聽”是一項重要的語言交際技能,“說”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基本形式,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在農村初中教學,研究對象都是農村中學生。農村初中的生源多來自農村小學,而農村小學里作為副課的英語課不重視口語教學,學生升入初中才真正開始接觸英語聽說訓練。所以在農村初中實施任務型英語教學時,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是我們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面對的一個難題。

聽說訓練存在的問題:教師一怕學生聽不懂,多用漢語上課;二是因為中考英語沒有口語考試,對聽說課從心理上不夠重視;再就是,身處的環境英語氛圍欠缺。農村初中學生沒有英語基礎,英語的詞匯量不足,掌握的準確性不夠,直接影響到聽說水平的提高。從語言技能訓練來看,把文化意識和聽說技能結合起來,學生必須具備一些英語國家的歷史和語言的文學知識,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等。由于生存環境和教育的滯后,學生對外國文化的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學生的課下閱讀幾乎為零。許多學生在聽說技能的訓練中,受母語的影響,習慣中文的語序,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從而影響信息的輸入,從而導致學生說出來的大都是“中國式”的英語。

三、聽說課中的口語教學操作

想要實現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1.值日報告

每節課前進行五分鐘值日報告演講,要求人人參與,無一例外,內容不限。這種方法,既對值日生進行口語訓練,又訓練了其他同學的聽說能力,值日報告可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例如:My Family, My Friends,Talk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Introduce yourself, Tell a story, Play games……師生在聽完值日生報告之后,還可就值日報告內容提問,培養其他學生的聽說能力,這樣可避免其他學生只看熱鬧、不認真聽的現象。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其他學生身上得到啟示,克服自己語言組織能力的不足,收到了較好的英語口語教學效果。

2.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指的是利用教室內外情境,把大量生動、多彩的文字、圖畫、簡筆畫、漫畫、動畫、聲音、影片和錄像片等以電子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預先設計好場景主題,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學生在表演與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主角。教師采用錄像、畫片、多媒體、游戲等多種形式,創設一種良好的交際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表演,擺脫包袱,要求學生與場景融為一體進行語言互動,激發學生開口的欲望,使學生視聽并舉,加強與提高感知和理解能力,讓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生動豐富起來。情境教學尊重學生的智力特點,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注意靈活性,隨機應變,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需要。在課堂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讓學生在美好的語言情境中自由自在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在口語教學中堅持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上的趣味性,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相關案例分析:我們所使用的課本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語言簡潔明了,有些易于排演,適合學生扮演。在教學中,可將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一場景進行表演,并選出組長,負責導演、排練。例1:八年級下冊Unit1 What’s the matter?我叫一個學生扮成醫生,其他人裝作患者去醫院看病,學生很愛演,每個人都躍躍欲試,于是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角色扮演,每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口語鍛煉。課本劇表演也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例2:八年級下Unit6 Section B 2b部分的閱讀教材非常適合表演,書本已將內容分成七個場景,人物角色有Hansel和Gretel兩兄妹、他們的父親、繼母和巫婆,人物性格分明。在表演之前我讓學生們先聽原聲表演,最后雖然學生的語言還不夠精練,但從他們認真備演的情況來看,這個活動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情景表演之后,教師應從學生語言、表演、藝術效果等多方面予以評價,選出最佳的學生。或者課后可以給學生找一個經典的英語典故,就同一主題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一方面,學生演上了自己挑選的角色,興趣盎然;另一方面,學生在競賽過程中既聽又說,會話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學生很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成為最好的,他們會積極準備道具、改寫臺詞和揣摩表演。這樣的表演可以給學生才藝展示提供一個平臺,而且也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感受英語。

3.聯想教學

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每當學習一個新的詞組、句型和對話時,要給出典型的例句,鼓勵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大量口頭操練與想象,學生也會非常積極主動地樂意參與此活動,并能爭先恐后地進行知識脈絡的聯想與口頭造句,有的句子對話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這種聯想不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還掌握應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句型It is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學生會說:It is hard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But we must study hard.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pupil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這種練習,不僅使學生輕松有效地學會了新詞組、新句型、新對話,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擴大知識面,而且還為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信心。

相關案例分析: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兩個單元,就“假期去了什么地方”和“人們將來會否有機器人”兩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先按座位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學完新課后給學生提供一些與課文或閱讀材料相關的話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內討論,使每一位參與者都得到平等的練習機會。這樣的課內討論我經常叫學生們進行,話題貼近生活,學生興趣濃厚,樂于參與此類討論,可以有許多聯想和新的想法表達出來,真正實現了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用處,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里進一步得到提升。

4.知識再現

知識再現有多種形式,如對話、默寫、表演、問答等,但我采用的是對知識點的復述。新教材課本中有許多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要求學生及時對課文進行復述,這種方式是知識的再現,加強并提高了感知和理解能力。如:在學生預習課文之后要求學生聽一遍課文錄音作問答練習,聽兩遍可以要求尖子生復述課文,聽三遍后要求大部分學生能用簡單的幾句英語把課文內容說出來,若有需要,教師可把一些關鍵詞或詞組寫在黑板上,以免學生遺漏主要情節,要求學生使用一定的語言結構或日常用語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在這一形式中,學生可將課文、對話中學過的有用材料和知識點進行復述,然后,再請另外一些學生進行補充與評價。這種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說水平,考核學生口頭概括能力和重新組織語言文字的能力,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了解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針對課文內容的復述,大大加快了學生語言技能的發展,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相關案例分析:口頭復述是重復敘述所聽過或讀過的材料,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于知識的鞏固。要讓學生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口頭改編、復述故事性的課文,在開展這一活動之前,允許學生適當的準備,不要限制學生寫提綱,甚至允許事先寫出來。因為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是密切相連的,只要學生口頭復述時不看提綱或內容即可。英語教材來源于生活,因此我們可以設計真實的情境。例1:八年級上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課時,我就把香蕉、酸奶、牛奶和攪拌機一起帶入課堂,一邊制作香蕉奶昔一邊用口語介紹其操作過程,然后請部分學生品嘗,最后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身體驗香蕉奶昔的制作過程,并最終用英語復述其步驟?,F行教材有很多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先帶學生進行學習,然后請學生復述主要的故事情節,也可以復述課外文章,但復述的內容要有所選擇,可選那些知識性強的小短文。一般來說,所選資料的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的情節,生詞量不要太大。開始時可以練習復述小故事,有了基礎后,復述的題材可擴展開些。例2:在八年級下冊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出現的《愚公移山》《西游記》等中國傳統故事,學生對此非常熟悉。在做完簡單的聽力練習或學習正文之后,叫學生口頭復述故事內容既可以激發興趣,又可以鞏固課文內容。教師也可把一些生詞、關鍵詞或詞組寫在黑板上,以免學生遺漏主要情節,也可減輕難度,然后請另外一些學生進行補充和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5.知識鞏固

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演講和辯論,鞏固學生課內知識之余,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比如在討論學生該不該穿校服的問題上挖掘出類似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還有學生能不能有兼職工作等問題進行討論,持之以恒,學生的口語水平就能不斷得到提高。演講和辯論應定期舉行,演講話題不限,教師也可提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展開辯論: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summer or winter?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money or friendship? Is it good or ba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in your free time?學生通過這些訓練大大地提高了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學生實際、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材料來選擇或組合最佳的口語實踐方法。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教授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用語言交流的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而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亦非一日之功。為了給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扎實基礎,教師要努力地摸索出能激發學生學習,提高聽說能力的各種方法和策略,利用一切機會,有意識、有目的地多途徑、多方位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使所學語言技能與實際相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遇到實際情境時可用英語直接交流,達到實際運用的目的,也可從容面對初中英語最薄弱的環節――英語聽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開貞.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學苑教育,2011(09).

3.蘇承志.英語交際能力與策略.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国产va欧美 |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