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9 21:50: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洪澇災害重建工作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21年夏季汛期抗洪工作總結報告
xx鎮處于全區的西部,屬于典型的低洼地區,抗洪排澇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洪水,我鎮迅速啟動防洪預案,落實各項抗洪排澇措施,組織全鎮黨員干部、人民群眾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災的洪流中,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x日上午,內河水位降至x米,其中xx已降至x米,受災田塊全部被救出水,全鎮無一人傷亡,未出現大面積的農作物受淹,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未受大的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抗洪排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一、抗洪的幾點總結。
1、超前決策,未雨綢繆。
我鎮是西部水鄉低洼地區,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據這一具體情況,近兩年來,我鎮對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投資近xx萬元,新建一座雙泵排澇站,xx座防洪閘,加固圩堤近xx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標準,在雨季來臨之前,花費近xx萬元,對全鎮原有閘站進行全面的檢修,保證了戰時用得上,打得響。同時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x月xx日當天降雨,當天關閘,當天排澇,做到了及關及排。
2、加強領導,組織得力。
今年的洪水來勢猛,來速快,雨量大。我鎮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連夜召開班子成員、機關干部、聯系干部、各村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全面動員布署,動員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線,靠前指揮戰斗,同時組織全鎮的民兵成立抗洪搶險小分隊,及時化解險情。
3、確保重點,注重實效。
我鎮的抗洪排澇工作始終圍繞“五個確保”開展,注重具體效果,確保不因洪澇災害而發生人員傷亡;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確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受淹絕收;確保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不受大的影響;確保社會大局的穩定。
4、思想統一,作風扎實。
面對洪災,全鎮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及時的統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始終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種矛盾,宣傳情況,排除險情,廣大黨員干部頂風冒雨,日夜駐守在抗洪一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陣地在,與群眾共進退,正是這種扎實的作風,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戰斗力,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喚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關鍵。
抗洪排澇的關鍵是抓排水,抓自救,穩定群眾的情緒。我鎮在重抓一級排水的同時,積極組織力量狠抓二級排水,匡自為戰,確保了農作物不長時間經受水淹。同時,面對人民群眾焦慮的情緒,加強宣傳,加強疏導,耐心解釋,及早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到受淹最重、困難最大、群眾情緒最激烈的一線解決問題,防止了過激行為的發生,確保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二、災后的幾點反思。
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滿足群眾的需求是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根本責任,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損失,面對洪災,容不得我們黨員干部有不作為的行為,有半點閃失,否則群眾不答應,組織也不答應。
2021年夏季汛期抗洪工作總結報告
近日來,我縣出現了連續普降暴雨天氣,周邊鄉鎮發生了不同程度災情,我鎮也受到影響。為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鎮黨委政府啟動了《平江鎮防汛抗洪減災救災應急工作方案》,周密部署,認真開展防汛抗洪減災救災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指揮體系。為加強對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鎮黨委、政府成立了由鎮長xx同志任組長;副鎮長xx、xx同志任副組長;鎮安監站、水利站、民政辦、農服中心、國土所、道交辦、衛生院、派出所等部門及各村委、安監員、地質災害監測員為成員的平江鎮防汛抗洪減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水利站。各村、各部門、學校、企業也相應成立了工作小組,負責汛期安全監測、研判、排查治理、調度、督查、信息報送等工作。
(二)啟動三級聯動機制。以村寨、小組為單位,明確各組組長、鳴鑼喊寨人員、地質災害監測員每天向村級報告情況,各村每天xx時向鎮值班室報告汛情、災害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遇突發緊急情況及時上報。鎮值班人員每天定時作好信息報送工作。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應急值守。入汛以來,我鎮每天明確帶班領導x人、值班領導x人、值班人員x人、值班駕駛員x人作好汛期應急值守工作。特別是x月xx日以來,全體干部職工均駐崗值班,作好應急準備。
(二)明確觀測排點。通過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明確觀測排查責任。
(三)認真開展排查治理工作。通過排查,xx、xx、xx、等村部分農戶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特別是xx的屋基嚴重受損,已組織農戶撤離受損房屋。另一組由xx副鎮長帶隊開展道路交通和水電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認真作好災情統計上報工作。截至目前,全鄉因汛情損壞農田畝、房屋棟,無人員傷亡。
(五)強化應急搶險救援訓練和演練。為強化應急搶險救援能力,x月xx日,我鄉組織x名干部群眾參加縣防辦舉辦的防汛抗洪搶險救援培訓,并現場學習沖鋒舟駕駛救援技能。x月1xx日上午,組織全體干部、村干應急分隊開展防汛抗洪搶險救援應急演練,模擬汛情引發洪澇、地質災害后的應急救援場景,檢驗應急分隊和基干民兵的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掌握和完善應急預案流程,發揮預案的預防、應急功能。
(六)作好應急物資保障。一是補配救生衣、雨衣、雨鞋、拋繩、電筒、發電機、棉衣棉被、大米、食油等救援物資,統一存放,明確專人管理。二是政府公務用車、衛生院xx車和派出所警車隨時作好應急準備,并調用單位職工私車、農機聯組運輸車x輛作為應急救援機動車輛。
(七)抓好災后重建工作。對房屋受損的農戶引導進行維修和重建。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堅持落實應急值守制度,確保24小時有人值守,信息暢通。
2、加強觀測、排查、治理工作,適時關注天氣預報,作好雨情和地質監測,加強電站水庫、道路交通、地質災害的排查,小隱患及時排除,大隱患及時會商治理,對不能治理的問題及時上報。
這次會議是在我市剛剛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和全市上下奮起抗災自救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會議。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書記親臨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按照書記講話要求,學習借鑒等地先進經驗,緊密結合各地實際,突出抗災自救和抗災保規劃這個主題,統籌安排好下半年農業農村工作。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總結半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牢牢把握全市“三農”工作的主導權
開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中央提出的“四個確保”(即確保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確保農民收入不徘徊,確保農村形勢不逆轉)的“三農”工作指導思想,高舉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兩面大旗,大力實施六大建設工程,贏得了農業農村工作的良好開局,并且亮出了一份農業農村經濟強勁發展的“成績單”。從統計部門提供的情況來看,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26.7億元(現價),同比增長2.8%;農業增加值15.2億元(可比價),同比增長4.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159.7元,同比增加360元,增長12.9%。回顧半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我市“三農”工作呈現出“四個好于預期”的明顯特點:
1、積極應對不利因素影響,春季農業生產形勢好于預期。面對今年異常氣候變化、稻種供應緊張、農資價格上漲和生豬價格下滑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各地沉著冷靜,積極應對,圍繞年度工作計劃,大力實施秋冬農業開發四大建設工程,積極組織春季農業生產六大戰役,開創了農業生產冬春銜接、好戲連臺、迭起的可喜局面,也獲得了好于預期的生產形勢。一是夏糧夏油喜獲豐收。全市核實夏糧收獲面積39.9萬畝,總產1.6億斤,分別比上年增加1.5萬畝,增產440萬斤;夏油受前期氣候影響,產量有所減少,但是由于油菜籽收購價格大幅上揚(每斤上漲0.45元),其總產值仍然比上年增長了25.7%。二是水稻棉花穩步增長。因提高復種指數,全市水稻播種面積達到91.3萬畝,今年棉花獲得恢復性發展,其種植面積達到37.5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1.8萬畝和4.4萬畝。三是蔬菜面積繼續擴張。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春播蔬菜20.5萬畝,并且呈現出成片成塊、上檔升級和設施化生產的發展趨勢。四是名特水產鞏固壯大。經過冬春水產開發和農業結構調整,全市新增精養漁池8.2萬畝,改造老漁池15萬畝,名特水產養殖面積發展到75萬畝,同比增長15%。五是畜禽生產止落回升。今年生豬養殖雖然遇到一定困難,但是家禽生產仍然呈現出逆勢飄紅的態勢。上半年,全市家禽存籠745.8萬只,出籠449萬只,同比分別增長8.9%和7.6%。
2、強力實施龍頭帶動戰略,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好于預期。“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帶動百萬農民增收”,已經成為各級各方面的廣泛共識和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詞。因此,各地、各有關部門一方面大舉農業招商,另一方面抓緊項目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元至六月,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加工產值88.7億元,同比增長40.6%。以工業園和干河高新技術產業園兩大板塊組成的食品產業園建設明顯加快。上半年,全市又引進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3家,總投資2.8億元。其中,食品攜1.5億元控股業;全國農產品加工出口示范企業食品投資5000萬元入主榮國食品;林業投資8000萬元的高密度板加工項目落戶毛嘴,實現了我市森工項目零的突破。與此同時,一批入駐企業紛紛增加投資,擴規增能,加緊建設。投資2億元的海新食品和投資1億元的華美食品項目建設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投資5億元的旺旺食品三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裕波紡織投資1.2億元的20萬噸洪波油脂生產項目正在抓緊廠房建設;天糧米業投資5000萬元的食品加工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向前推進。、、、和等地立足自身實際,競相建設個性鮮明的農產品加工園。在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的引領與帶動下,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迅猛。上半年,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8家,新增入社成員6050戶,共有6萬多農戶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農業產業化中來,極大地提高了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3、不斷完善農民轉移措施,農民務工收入增長好于預期。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回暖、沿海產業加快轉移和我市經濟快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方向、層次和結構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對此,各地、各有關部門敏銳見識,高度重視,主動作為,積極引導剩余農民有序流動、理性就業、增加收入。特別是有關單位和企業通過深入開展為農民工“送崗位、送培訓、送信息、送政策”等活動,進一步穩定和壯大了勞務輸出大軍。據有關部門統計,上半年,全市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6300人,新增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8900人。從轉移地域來看,就地轉移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目前,全市38.9萬外出務工人員中,市內就地轉移人數達到26.9萬人,占轉移總數的69.2%。從勞務報酬來看,工資性收入得到進一步提高。據調查,今年農民工平均薪資水平比上年上漲20%,在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增收360元中,打工收入就貢獻了近200元。由此可見,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
4、繼續把握工作總抓手,新農村建設推進勢頭好于預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縣域經濟與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扭在一起抓,努力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一手抓洪試驗區的放大扮靚工作,一手抓全市新農村建設的縱深推進工作。在洪試驗區,通過整合資源、捆綁項目、加快建設、整體推進,今年又涌現出了等一批村莊整治改造的亮點村。在洪試驗區的輻射帶動和示范引導下,各地繼續以“十大工程”為抓手,發力推動新農村建設由點及面地向縱深挺進。上半年,各項建設任務均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好成績。全市已完成13個村、2.4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戶用沼氣池1620口,改廁7187座;新建成通村公路110公里;新建甲級衛生室79個、農家書屋70個、農家店39家、村級綜合服務社25家;完成城鄉植樹造林593萬株;鞏固吸納110萬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又有100多個村實行了墓園集中管理和垃圾集中處理。同時,籌資近10億元,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完成、、等三大防洪干堤整險除險和續建配套工程的年度建設任務,完成小型大規模農田水利基本建設420處、土方714萬立方米、疏挖渠道890公里、改造維修涵閘泵站145處,整理土地8.5萬畝,進一步提升了我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在充分肯定上半年農業農村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業農村工作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與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確保農業豐產豐收的風險依然很高。農業是“露天工廠”,極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近年來,農業自然災害呈多發頻發之勢,特別是今年雨期明顯偏長、降水明顯偏多、日照明顯偏少、積溫明顯偏低,導致“兩夏”作物產量和品質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尤其是月日至21日,我市遭受歷史罕見的強降雨襲擊,全市平均降雨量430.6毫米,局部地區最高降雨量達到667.5毫米,分別為20年一遇和80年一遇,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受災農田96.1萬畝,漫溢漁池29.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6.7億元。今年汛期尚未結束,下段防汛抗洪任務仍很艱巨。同時,據農業部門分析,受天氣影響和環境變化,今年動植物重大病蟲害屬偏重暴發年份。種種跡象表明,確保今年糧食安全生產和農業豐產豐收的風險仍在攀高加大。對此,我們務必保持清醒認識。
2、確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壓力依然很大。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必須增加600元以上。雖然上半年我們取得了時間過半、完成增收任務過半的不俗成績,但是,增收結構比較單一,基礎十分脆弱。更為嚴重的是,當前洪澇災害已經重創了農業生產,特別是重災地區要恢復元氣、發展生產尚需一個較長的過程。加之,今年農副產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前景難以預測,特別是前期生豬價格一路走低,滑至谷底,現在開始回轉,但上揚乏力。同時,由于前段防汛排澇抗災支出較大和生產資料價格長期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導致農業生產成本急驟上升,對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很大壓力。對此,我們切不可以掉以輕心。
3、確保農村發展進步的任務依然很重。長期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導致農村發展步伐緩慢,償還歷史欠帳難度加大。為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今年,省委、省政府已將列為全省新增城鄉一體化建設擴大試點縣市區,要求我們不等不靠,先行先試,按照“八個一體化”的目標要求,加快農村發展步伐。對于這項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經召開動員大會進行了專題部署和安排。下段,試點建設任務將異常繁重,破題推進工作也將異常艱巨。對此,我們要有充分思想準備。
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認清形勢,清醒認識,再鼓干勁再發力,乘勢而上往前趕,一著不讓抓季節,努力把握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主導權。
二、理清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全面唱響今年“三農”工作的主旋律
下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要緊扣一個核心(即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突出兩大重點(即以抗災保規劃和項目促發展為重點),盯住三項目標(即年初制定的“456”發展目標:糧食增產4000萬斤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00元以上),切實抓緊抓實抓好以下六項重點工作:
1、切實抓好當前防汛排澇抗災工作。當前,仍處在“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繼續繃緊防汛抗災這根弦,切實按照“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超前謀劃、行動上快速反應和調度上整體聯動”的要求,毫不松懈地抓緊抓好當前各項防汛抗災工作。一要密切關注雨水汛情變化,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思想,進一步落實防汛抗災工作責任制,切實做好防大汛、排大澇、抗大旱、救大災的各項基礎工作。二要大力組織清障除雜行動,排除泄洪障礙,疏竣排灌溝渠,暢通防汛通道,保證抗災需要。三要制定切實可行工作預案,特別是要建立健全防汛會商和應急搶險工作機制,從而保障防汛抗災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進行。四要全面開展查險除險活動,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確保大地安全渡汛。五要認真總結前段防汛排澇工作的得與失,聯系實際,思考原因,迅速拿出今后一個時期特別是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設方案。
2、切實抓好農業重大病蟲防治工作。重點組織和打好三場戰役:一要集中時段打好水稻“兩遷害蟲”防治戰。據植保部門預測,今年水稻“兩遷害蟲”遲來量大,呈集中暴發態勢。對此,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警惕,廣泛宣傳,及早安排,精心組織,按照“防早治小、壓三控四”的工作要求,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大打一場蟲口奪糧戰役,確保秋糧豐產豐收。二要集中行動打好家畜家禽疫病防控戰。對規模養殖場所,特別是受災圈舍,各地要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增加防疫密度、提高防治效果的辦法,認真做好夏季養殖場所的消毒滅源和秋季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切實做到不留一處死角、不漏一只畜禽,堅決杜絕重大疫情事件發生。三要集中力量打好農副產品安全生產保衛戰。要在認真做好農副產品產地認證認定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整合農業、水產、工商、質監和進出口檢驗檢疫等部門職能,開展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加大整頓力度,堅決制止違禁藥品和添加劑入市上柜,堅決杜絕違禁投入品流入生產環節,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同時,要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大農產品市場準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安全監控體系,確保人們食品消費的絕對安全。
3、切實抓好農副產品轉化增值工作。一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要瞄準國內外農產品加工大龍頭、大品牌、大企業,加強招商力量,加大招商力度,力爭下半年全市再引進5個以上轉化增值能力強和輻射帶動作用大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二要進一步加快食品產業園區建設。要搶抓食品產業園納入全省重點示范園區和全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物流、研發和商務等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增強食品產業園的吸納功能和產出能力。三要進一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要大力扶持現有龍頭企業通過上市融資、兼并重組、技術創新、延伸鏈條和品牌聯盟等多種途徑,促其抱團發展、提升層次、做強做大、做出影響。四要進一步推動新型合作組織發展。要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示范工程、人才培訓工程、“農超對接”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建設,繼續保持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綜合服務社迅猛發展勢頭。要積極開展“十佳合作社”創建評選活動,引導各類專合組織健康發展、規范運作。要探索建立新的利益聯結機制,廣納農民參與,增加社員收入。
4、切實抓好剩余農民轉移就業工作。要堅持走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縮小農村繁榮農村的新路子,切實做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工作,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特別是一些重災地區,要把勞務輸出和非農增收當作一件大事來抓。一要繼續培育市場主體。要搶抓兩大資本向內陸地區轉移機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更多更大的市場主體,擴大社會就業需求,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條件。二要繼續搞好就業培訓。要進一步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和“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活動,重點抓好新生代務工人員的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主擇業能力。三要繼續加快轉移步伐。要把解決本地企業“用工荒”和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農民就近就地轉移。要大力實施回歸工程,招引一批成功人士回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四要繼續推進結構調整。要反思受災教訓,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推動農業結構深度調整,大力發展避災農業,促使更多農民轉向養殖業或非農產業就業。五要繼續做好服務工作。要加強勞務信息平臺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快速流動。
5、切實抓好農村改革深化完善工作。一要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認真檢查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各類惠農補貼,切實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要繼續保持高壓控管態勢,堅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要努力擴大“三農”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幫助農民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要積極開展村級公益性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要全面開展“三資”清理工作。各地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部署,抓緊對村級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并且登記造冊。在此基礎上,再按照民主公開、成員受益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托管制度。三要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集中步伐。要著力抓好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建設,逐步形成村有流轉合作社、鎮有流轉服務中心、市有網上交易平臺和村鎮交易、市級監管的制度體系,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四要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要堅持改革創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則,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要重點依托集體土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各種現有資源,大力發展土地流轉型、資產經營型和服務增收型等集體經濟,以此提升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
6、切實抓好涉農項目建設推進工作。要以城鄉統籌發展為方向,以新農村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經濟要素向農村配置、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加快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建設進程。一要明確工作重點。要以強化農業基礎為重點,加快推進土地整理、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和高產板塊創建等項目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安全飲水、村莊環境整治、生態宜居家園和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村人群生活品質。要以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為重點,圍繞“八個一體化”的建設任務,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迅速啟動試點工程建設。二要加快建設進度。要按照當年任務當年完成的總體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倒排工期,日夜奮戰,抓緊建設,快出形象。三要確保工程質量。強化工程質量意識,落實工程監理措施,確保涉農工程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同時,還要研究長效管理機制,使所有工程項目長遠受益、發揮作用。四要加強檢查督辦。市委農辦、市新農辦和市統籌辦要認真履行牽頭協調職責,加強檢查督辦,促進項目建設。
三、樹立抗災信心,強化補救措施,奮力打好保超“三農”規劃的主動仗
今年,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農業損失慘重。因此,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正視災情,奮起抗災,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等不靠抓補救,時不我待搞重建,抗災奪豐收,自救保規劃。
1、要堅定信心保規劃。溫總理講過,困難時刻,信心重于黃金。困難不可怕,災害不足懼,可怕的是缺乏戰勝困難和災害的信心與勇氣。今年,我們雖然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農業損失不小,部分群眾生活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有上半年的發展基礎和趕本補救的寶貴時間等有利條件。因此,我們一定要引導群眾面對困難,樹立信心,奮力抗災,生產自救。我相信,只要我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匯聚無窮力量,戰勝暫時困難,贏得農業豐收。
2、要強化領導保規劃。當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把抗災補救和災后恢復重建擺上重要工作案頭,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各級各方面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上手、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辦,及時協調解決抗災補救和災后重建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分管領導更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堅決打贏抗災奪豐收和抗災保規劃這場硬仗。
3、要落實措施保規劃。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搶兩防”(搶排、搶管、搶補、搶修,防病蟲、防疫病)的工作要求,落實抗災措施,開展補救行動。一要加強在田作物肥水管理,促進三類苗情由弱轉壯,努力搭起農業豐收架子;二要不失時機地開展改種補欄(籠)活動,務求種滿種足、養滿養足;三要緊急行動起來,全面打響蟲口奪糧戰役,確保大災之年無大疫;四要廣泛收集勞務信息,引導災民有序外出務工經商,努力增加農民現金收入;五要加大農業保險理賠力度,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幫助受災農戶恢復生產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