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意識形態(tài)發(fā)言稿

意識形態(tài)發(fā)言稿

時間:2022-11-02 11:30: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意識形態(tài)發(fā)言稿,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國際會議同聲傳譯,譯員素質(zhì),策略

1 國際會議同聲傳譯的特點

同聲傳譯,簡稱同傳,指的是用一種語言把另外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以與講話人幾乎同步的速度用口頭形式重新表述出來的一種翻譯實踐。同聲傳譯一般用于國際會議,譯員通常坐在同傳箱內(nèi),通過耳機,聽到說話人的發(fā)言后馬上口譯成另外一種語言,通過話筒,把目標語傳送出去,聽眾使用耳機接收譯員的譯語,這是同傳工作中最難的一種形式。同聲傳譯的工作程序可以簡單表示為下圖所示(仲偉合,2001):

此外,同聲傳譯還有三種同傳形式,即耳語傳譯、視譯和同聲傳讀。耳語傳譯不需要同傳設備,譯員一邊聽講話人的發(fā)言,一邊在與會代表耳邊進行翻譯。視譯是指同聲傳譯員拿著講話人的發(fā)言稿, 邊聽發(fā)言,邊看原稿,邊進行同聲傳譯。同聲傳譯中的視譯分為以下三類:(1)提供發(fā)言原稿與譯文;(2)只提供發(fā)言原稿;(3)提供發(fā)言人講稿的提綱或幻燈片。同聲傳讀指的是譯員拿著事先準備好的譯文,邊聽講話人念稿,邊讀譯文。

同聲傳譯可以說是翻譯工作中難度最大的一種,但同聲傳譯已成為國際性大會中最流行的翻譯方式,如廣西-東盟博覽會和海南博鰲論壇等國際會議都是采用了同聲傳譯;這是由于同聲傳譯的瞬間性、高效性及其應用性等特點決定的,而且同聲傳譯可以利用電化設備,允許多種語言翻譯同時進行。同聲傳譯的優(yōu)點可以總結為:(1)節(jié)省時間;(2)多語種同時進行傳譯;(3)有時可提前得到發(fā)言稿,因此翻譯準確率高,滿足了社會和市場的需求。

2 譯員的素質(zhì)要求

口譯的中心任務就在于傳遞意義(Nida,1993)。在國際會議同聲傳譯中,譯員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溝通源語演講者與受眾之間的橋梁。國際著名口譯學專家Daniel Gile(1995:111-114)博士認為:“譯員是‘演員’”,譯員必須象演員一樣藝術性地把從原語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講臺(舞臺)上傳遞給聽眾。但是譯員的“藝術工作”是在承受極大的壓力情況下完成的。譯員,尤其是同聲傳譯譯員,盡管在口譯活動中有更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但是譯員必須憑借其認知語境中豐富的邏輯信息、百科知識、詞匯信息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經(jīng)常要在瞬間做出“語言、文化轉換”的決定,承受可能由此帶來的“交際危機”(Gile: 1995:114)。歸根結底,同傳譯員的綜合素質(zhì)是決定國際會議同傳優(yōu)劣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心里素質(zhì)、豐富的百科知識、極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扎實的同傳基本功加上充分的譯前準備,是國際會議同聲傳譯成功的重要保證。論文大全。本文將就譯前準備、良好的心里素質(zhì)和應對策略展開討論。

2.1 譯前準備

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譯員在接受口譯任務之前,必須對自己的口譯能力進行正確的評價,對于不能勝任的工作絕對不能接受。同傳譯員在口譯活動前還需要預先了解源語發(fā)言人和目的語聽眾、備好口譯用具、熟悉口譯場地和設備、進行術語、譯稿和心理的準備以及其它相關事項的準備。

國際會議同傳行業(yè)性、主題性比較強,涉及的都是各行各業(yè)的術語。要理解與會者就這一主題所作的發(fā)言,譯員就必須擁有與該領域相關的一定深度的知識。在口譯實踐中,譯員對源語講話內(nèi)容缺乏了解,不熟悉會議討論問題的基本原理和事件的來龍去脈,往往是導致譯語質(zhì)量不高和口譯工作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張吉良,2003)。此外,了解源語講話人的講話方式,念稿發(fā)言還是即興演講,對口譯質(zhì)量也有很大影響因此,譯員應向活動組織方索要并認真閱讀宣傳資料、議程安排、發(fā)言稿等書面材料。在準備視譯的譯稿時,同傳譯員還應注意力爭使譯文符合語言社會功能的特征,即準確性、得體性、文化性和行業(yè)性。同傳譯員須在了解發(fā)言人與話語受者的語言表達習慣的基礎上選擇適合雙方的語言表達方式,使譯語再現(xiàn)源語的所有意義,而且“這一選擇是有意識的策略選擇,最終使所選擇的譯語得體并流暢地再現(xiàn)源語的真正意圖”(馬霞,2006:53-57)。譯員做出選擇時順應意識程度不同,使用的語言也應具有一定的行業(yè)性和傾向性,即“為了適應翻譯的實際需要,不惜適當改變原文的語言和表達”(勒代雷,2001)。

例如,在 “2006發(fā)展中國家糖業(yè)科技進步國際學術研討會”上[2],筆者將 “向著更加甜美,更加繁榮的明天”譯為 “Towards aSweeter and Prosperous Tomorrow”, “Sweeter”的翻譯突出了糖業(yè)行業(yè)的這一特點,引起了來自20多個國家與會者的強烈共鳴。在這里,譯員注意到了口譯活動所應該具有的交際意圖和交際效果,正確理解了陳述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或情感,進而通過語言轉換使說話者與聽話者所理解的意義達到一致,使發(fā)言人的意圖與聽者的期待相吻合,從而使交際順利地進行下去。論文大全。

2.2良好的心里素質(zhì)

國際會議同聲傳譯要求同傳譯員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駕馭兩種語言的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并為擁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而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優(yōu)秀的譯員必須掌握豐富的百科知識,同時又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即所謂“急智”,才能不辱使命,盡善盡美地完成任務。應變能力是對同傳譯員綜合語言能力的最大考驗,同聲傳譯與發(fā)言人的講話幾乎同步進行,譯員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此時,譯員的應變能力對于保證同傳的整體質(zhì)量就顯得十分重要。實際上,相當一部分與會者作大會發(fā)言時是將念稿與即興發(fā)揮交替進行的,譯員務必留心,必須時刻準備應對講話人拋開講稿,“海闊天空”,離“本”萬里(張吉良,2003)。

例如,在 “2006發(fā)展中國家糖業(yè)科技進步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其中一位發(fā)言人的講話方式原定是用中文念稿發(fā)言,但是他在大會發(fā)言時突然拋開講稿用英文即興演講,對譯員造成了不少的壓力。好在譯員當時比較冷靜,加上事先準備比較充分,對相關的數(shù)據(jù)和術語比較熟悉,出色地完成了當場的翻譯工作。

3 會議同傳的應對策略

在國際會議同聲傳譯中,不管是常規(guī)同傳還是視譯,最大的困難是時間。視譯的最大問題則是由于中英文句子結構差異的懸殊所造成的時間不對等?,F(xiàn)在,大家公認的同聲傳譯基本原則為順句驅動、隨時調(diào)整、適度超前、信息重組、合理簡約和信息等值等原則(仲偉合,2001),這些原則的有效遵循能幫助同傳譯員有效地進行英漢語序差別的處理、長句的處理、困境的處理以及等值翻譯的處理等。筆者以下將引用“2006發(fā)展中國家糖業(yè)科技進步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例句作進一步的說明。

1)通過順句驅動原則,刪繁就簡,切分句子,對長句進行適當?shù)奶幚怼?/p>

例1:(原文) Today, we have man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programs// which give us an opportunity for self introspection, //evaluation ofon-go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ppropriatetechnologies from abroad// to suit our local requirements.

(譯文):現(xiàn)在,我們有很多國際合作項目,//有機會進行自我反省,//并對在研中的項目和科研活動以及從國外引進的適用技術進行評估,//使其更符合當?shù)氐膶嶋H要求。

2):通過隨時調(diào)整、適度超前的原則,對英漢語序差別的進行處理。下面的例句中下劃線的部分為相應的譯文。

例2:(原文)首先,我謹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對各位不辭勞苦來到廣西,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熱烈的歡迎!

(譯文):First of all, please allow me, on behalf of the People’sGovernmen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o express our sincereappreciation and hearty welcome to our distinguished guests coming fromafar!

例3:(原文) ①Your presence in Guilin at this occasion has added a new chapter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ugar industry ②which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③in the last one decade.

(譯文):③在過去的十年中,③中國糖業(yè)取得了長足進步;②此時此刻,各位相聚桂林,又將為中國糖業(yè)翻開了一個新的歷史篇章。

3)通過信息等值的原則,尊重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找到符合同種母語思維方式,進行等值翻譯的處理。

例4:(原文) Let us strive to offset the emerging challenges of the 21 st century, through our united efforts, co-operation, mutual trust and greaterexchang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譯文):讓我們一致努力,通過精誠協(xié)作、相互信任和增進科技交流來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zhàn)。

4) 通過信息重組、合理簡約的原則,來解決新詞和不懂的詞、因發(fā)言人速度過快而出現(xiàn)的錯誤等困境,方法是先跳過再彌補。

例5:(原文) In thiscontext I would like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sugarcane based Biofuel Revolutionin Brazil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at countrypaving it’s emergence as one of the most progressive nations in that region.

(譯文):有鑒于此,我想提請各位代表關注巴西借助甘蔗進行的革命。這場“生物燃料革命”已經(jīng)給巴西的社會經(jīng)濟各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巴西迅速崛起成為拉美地區(qū)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4 結束語

國際會議同聲傳譯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同聲傳譯譯員應具備良好的心里素質(zhì)、具有駕馭兩種語言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較全面的同傳應對策略。論文大全。同傳譯員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語言能力、語言的方便和實用程度,而且要考慮到社會因素,在選擇語言有時也會涉及到政治立場、意識形態(tài),對不同說話人的態(tài)度以及語言策略等。此外,同傳譯員為了使譯文符合語言社會功能的特征,即準確性、得體性、文化性和行業(yè)性,還應該做好譯前準備的工作。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臨場不懼,胸有成竹。

參考文獻

[1]Gile,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 1995:111-114.

[2]Nida,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達尼卡.塞萊斯科維奇、瑪麗娜.勒代雷.口譯理論實踐與教學[M].汪家榮等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187.

[4]勒代雷.釋意派口筆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69-70.

[5]劉和平.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188.

[6] 馬霞. 口譯:選擇、協(xié)商與適應——順應論的語境關系在口譯中的應用[J]. 中國翻譯,2006, (3):53-57.

[7] 徐永勝.現(xiàn)場口譯與譯員素質(zhì)[J].中國科技翻譯,2001,(3).

[8] 張吉良.論譯員的口譯準備工作[J].中國科技翻譯, 2003,(3).

第2篇

關鍵詞: 口譯學習 語言學習 關系

1.引言

語言學習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旨在提高學習者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口譯是一項高度復雜的雙語活動,語言是口譯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1]。然而人們對口譯的認識不一,因為口譯是一種翻譯的形式[2],所以多數(shù)人認為會外語就會翻譯,口譯學習就是語言學習。但是,口譯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翻譯或語碼轉換,而是跨文化的以語言為載體和途徑的特殊復雜的交際、認知活動[3]。柴明[4]指出:口譯專業(yè)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真正能熟練運用口譯工作語言、掌握專門口譯技能、具備良好心理素質(zhì)、了解相關知識,并具有符合口譯工作的職業(yè)道德的職業(yè)口譯員??谧g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決定了口譯學習是建立在語言學習的基礎上,但和語言學習的要求又是不同的。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譯?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的關系究竟是什么?在明確口譯的特點和比較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的相異點之后,就可得出答案。

2.口譯學習對“譯”的要求

在國際上,口譯用母語表達。一般把外語作為源語言,而把母語作為譯入語,是因為實踐證明了用A語言做的翻譯比用B語言做得好,認知補充能夠促進對外語的理解卻無法改善語言的表達。用母語表達的譯員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把握講話人的意義上,易于使用自發(fā)的語速表達。但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譯員用B語言做表達語言也是允許的。

口譯是自然忠實地表達講話人的思想,而不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簡單轉換。譯員既要做好聽眾又要做好講話人。譯員在領會了講話的意思后,做到“得意忘言”,再用另外一種語言相應的話語表達同樣的意思。[5]值得注意的是,“口譯”和“用口頭來翻譯文字資料”是不同的,更不等于傳統(tǒng)語言學習中用語法翻譯法教授的翻譯。譯員做口譯的過程中需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松,要做到清楚明白、語言流暢、意義完整。所有的句子都必須與前面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理解,譯員要充分注意上下文的關系和未言明的意思。

真正意義上的口譯要翻譯出兩點重要內(nèi)容,一是需要理解和重新表達的意思;二是需要知道和直譯的術語。[5]它們要做好等值與對應。如果以即席口語速度譯,就沒有筆譯時那樣有足夠的時間潤飾文字。但口譯忌諱只注重字詞的死譯,要學會“得意忘言――脫離源語語言外殼”,即忘記講話使用的字詞,頭腦中只剩下對意義的意識狀態(tài)。[5]只有脫離源語言形式,才能在母語中找到正確自然的表達形式。要避免造成譯文晦澀難懂的字詞對應,“得意忘言”正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谧g還特別強調(diào)要學會識別專用術語,不能被詞語的平常外表迷惑,要學會認識詞語在特定的語境中(技術領域)所指的概念,在譯入語中尋找相應的詞匯,同時也要遵守不同語言的約定俗成。

3.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相互影響

Pochhacker[2]認為口譯學習包含著語言學習。第一,所有學習口譯的學生都需要從不同程度上提高語言水平,從而能靈活地表達意義。他們還要練習用不同方式表達同一種思想,擴充主動使用的詞匯。第二,口譯中所要求的“認知補充”,是指必須具有理解講話人的意思而需要的語言之外的其它知識。這和語言學習中要求拓寬知識面和深入了解目標語言一致,語言外的知識在理解中都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語言學習影響著口譯學習??谧g學習在理解時要發(fā)揮“意識補充”的重要作用,這依賴于語言學習的結果。意識補充指聽話的人不會把所有的語音都聽完整,人們覺得把所有的語音都聽完全了,是因為人們對語言的了解可以讓人們下意識地把不完整的語音補充完整。這就要求極高的語言掌握程度,才能根據(jù)聽到的聲音片段彌補缺失的部分,在提到某個話題時,啟動所有的相關知識,構建一個平臺。[5]同時,學生對語言的掌握程度的高低與心理補充能力的好壞成正比。如果語言掌握不夠就無法給予心理補充,無法領會講話人的思想和感覺。而且口譯要求達到的語音、語調(diào)、語詞、語法等都是語言學習的結果。影響口譯質(zhì)量的因素眾多,但譯員的語言水平是首位的[3]。

4.口譯學習不等于語言學習

語言學習要求學習者提高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能力??谧g學習和語言學習相比,在這五方面的要求和特點是有差別的,而且在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和對學習材料和學習環(huán)境的要求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4.1對“聽”的要求

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都要遵循從易到難的學習規(guī)律,但區(qū)別在于開始聽力材料的難易起點不同和訓練的目標不同。語言學習中一般的聽力材料先慢后快,詞匯量先少后多,在聽慢速材料無障礙后再聽正常語速的資料。然而在口譯進行的聽力訓練中,需直接從正常語速的講話開始捕捉講話人的意圖,只是要求從不必注重細節(jié)逐漸過渡到理解全面。學會如何聽懂講話是口譯入門的第一步,要先學做無筆記的交傳練習。理解的階段是口譯最艱難的階段。學生需對聽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在短時間內(nèi)捕捉必要信息,把對信息的快速分析變成自發(fā)的意識。語言學習并不特別強調(diào)聽時要有分析比較的過程,但口譯學習中還要進行專門的記憶力訓練、聽說差訓練和預判力訓練等[6]。

4.2對“說”的要求

口譯尤其要求學生抵制語言之間的干擾。口譯對口語的要求更高,既要使自己的話規(guī)矩完整,避免口頭禪、俗語、學生腔和縮略語,又要避免照搬原詞或句法、詞本意的直譯和逐字翻譯。尤其在同傳中,要做到意到言到,把精神集中在說什么,而不是怎么說。[5]

口譯具有口語化特點,有著口語所特有的轉瞬即逝、遲疑、糾正和重復的特點,話語的抑揚頓挫和語調(diào)的高低快慢與語義有著緊密聯(lián)系。筆譯中的方法不一定適合口譯,因為口譯要服從講話人的節(jié)奏,因無面面俱到分析句子的時間,所以無法從整體上重構,只能“得意忘言”。在書面文字中也不能體現(xiàn)講話的語氣、重復起的作用等,也會出現(xiàn)不合語法規(guī)則的地方??谧g學習還要進行演講能力訓練等強化訓練[6]。

4.3對“讀”的要求

口譯中的“讀”指如何讀懂材料的內(nèi)容。在“視譯訓練”中,譯員拿著講話人的發(fā)言稿,邊聽發(fā)言、邊看原稿、邊進行同聲傳譯[6]。視譯時可以用短時間對原文,了解發(fā)言的主要內(nèi)容,并對語言、專業(yè)難點做“譯前準備”。雖然和語言學習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練習有類似之處,但口譯中的視譯具有高度的復雜性[2],因為要同時做到“聽”和“讀”的協(xié)調(diào)有極大的難度。

4.4對“寫”的要求

在口譯學習中,對于寫的要求就是要學習記筆記,進行筆記訓練,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從而幫助激活潛在的記憶??谧g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用譯入語記筆記,除了一些數(shù)字、專有名詞和技術術語外,還不能照搬原表達語的格式。在聽的時候不是記聽到什么,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講話人的思想上,通過思考后,記翻譯時說什么,筆記的組織方式要體現(xiàn)出譯入語的口述形式,起到提醒的作用??谧g學習要達到通過記筆記進行思考的境界。一邊記筆記,一邊分析。記得不好將直接導致翻譯的困難和錯誤。相比之下,語言學習時的記筆記則因人而異,無特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口譯時的筆記不同于傳統(tǒng)語言學習的筆記,它不是供譯員仔細看的,而是記憶的一塊跳板,輔助他們在翻譯的時候自由地表達原文的意思,要記得少而快,考慮內(nèi)容的邏輯性。[5]然而,語言學習時做的筆記為了便于復習則要求精準全面。

4.5對教師的要求

口譯學習對教師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師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第一,教師要以身作則,自己做演示。教師要把自己的筆記給學生參照,學生們通過比較可以改進自己記筆記的不足。如果學生做的翻譯不符合要求,教師就要自己做翻譯,演示如何翻譯得明白易懂。在同傳中,教師有時需和學生一起進入同傳間,既可演示同傳中如何解決問題,又可讓學生熟悉同傳的機制。教師要指出因延遲不當而導致的翻譯錯誤。[5]第二,教師要善于選擇學習材料。在選擇口譯練習的材料時,要選擇合適的題材、長度和難度,尤其是要分辨并刪除讀文章的錄音。第三,教師要嚴格要求,堅決抵制死譯字詞,指導學生努力翻譯意義。教師要即時糾正學生的表達,指明方向,促使學生表達得更靈活、豐富和高雅。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辨別學生具體細節(jié)上的錯誤和不正確的方法導致的錯誤,積極幫助學生糾正方法上的錯誤。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后,教學重點就要移到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上,使用真實的會議資料,進一步為將來的職業(yè)生涯做準備。由于口譯具有獨特的不可預見性,教學無法預見實際翻譯時需要怎樣解釋,只能講明原則,讓學生將來自己想具體的辦法。所以教師需有多年的實際口譯經(jīng)驗才能勝任,否則無法完成監(jiān)聽和指導學生完成階段型的目標[2]。

4.6對學生的要求

對學生來講,自發(fā)表達才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學習口譯的學生既要有天賦又要有后天的努力,兩者缺一不可才能學好這門專業(yè)。并非人人適合當譯員,也并非語言學習出色的學生就適合當譯員。一名合格的譯員必須具有扎實的語言能力、淵博的知識和專業(yè)的翻譯技巧。

4.7對學習材料和環(huán)境的要求

口譯對學習材料的選擇有著嚴格的限制?;诳谧g的口語化特點,第一,口譯的材料要“貼近現(xiàn)實”,語言純正,具有時效性,課堂上做練習使用的講話內(nèi)容不能太陳舊;內(nèi)容要便于使學生接受而引起共鳴,從而充分啟動自己的知識。第二,要有“內(nèi)在的獨立性”,內(nèi)容要完整清晰和易于理解。第三,材料的題材要新穎并“具國際特點”。第四,材料要豐富變化,可以練習使用表達各種信念的講話,鍛煉職業(yè)譯員擺脫自身意識形態(tài)影響工作的困擾。[2][5]

口譯還需要有特殊的學習環(huán)境。同傳學習不能使用語言學習經(jīng)常使用的語音試驗室,而要使用帶有輕巧耳機和隔音的同傳間。學習非語言的技能,如適時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耳機的音量、開關話筒、在同傳間的禮節(jié)等。

5.結語

雖然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相互聯(lián)系,但卻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只有牢牢把握口譯學習的要求和特點,才能科學地理解兩者的關系。口譯學習中充滿很多變化的因素,不可能只有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因此不能按部就班和按制定的計劃循序漸進地灌輸知識。只有正確把握口譯學習和語言學習的關系,才能少走彎路,做好真正的口譯訓練。

參考文獻:

[1]肖曉燕.西方口譯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J].外國語,2002,(4):71-76.

[2]Pochhacker,F(xiàn).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3]盧信朝.口譯質(zhì)量的基本標準與多重視角[J].語言與翻譯,2007,(4):40-45.

[4]柴明.口譯職業(yè)化帶來的口譯專業(yè)化[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7,(3):14-16.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综合网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性感AV天堂亚洲专区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色97久久久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