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融合通信

融合通信

時間:2022-04-04 00:10: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融合通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融合通信

第1篇

【關鍵詞】 融合通信 技術應用

2014年初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中,由李躍總裁在GTI上的融合通信這一概念,當時并未引起較大的反應,但是這預示著中國移動擁抱互聯網戰略格局已經進行,融合通信可謂是關鍵點。融合通信技術是將計算機技術及傳統式通信技術有機結合,從而形成新型通信模式,計算機網絡及傳統通信網絡融于同個網絡平臺,達到各項數據傳輸及適應各類應用服務。此項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把通信系統及IT基礎設備集成化,構建融合及涵蓋廣泛的企業通信平臺,可以隨時應用網絡中諸多服務,從而提升通信效率。

一、融合通信

融合通信網絡融合性強,可以把全部終端統一至同個網絡上面,從而施以統一管理及維護,實現設備投資重復利用;融合通信功能擴展性大,可以把通信功能良好的嵌進應用系統中;融合通信網絡多樣化,此網絡不只是IP網及Internet和固網,還有各類無線網絡。如圖1所示,融合通信簡視圖。

二、融合通信業務應用及網絡構架

1、融合通信業務應用。融合通信關鍵是基于終端原生方式而存在,也就是終端在出廠時已經有著融合通信功能,各類用戶不需要訂購業務及下載應用就可以使用,核心應用是包括新通話及新消息和新聯系這三方面。新通話,此項核心應用主要是以VOLTE為核心,并且提供各種網絡環境下支持高清音頻及視頻與多方面通話功能,可以吸取RCS國際標準化定義,從而提供通話中切換及信息收發等各類新功能;新消息,此項核心應用部署均是以OTT應用作為關鍵參考目標,提供各種多媒體格式信息收發,并且有著傳統一對一及群發通信能力,新增了群組聊天及公共賬號交互等各種新型社交功能。因為考慮到移動運營商目前已經構建的飛信及企業飛信等相關業務平臺,融合通信業務在對應的新消息方面秉承及發展早期飛信業務基本功能,針對于多媒體格式文件及傳統短信和彩信業務等發送進行相應的功能擴展;新聯系,此項核心應用是基于真實手機號,豐富聯系人類型中充分展示個性化及實名制群組,從而得到公眾服務信息,建立新型社交及公眾信息服務接口,實現全面公眾聯系網絡。

2、融合通信網絡構架。第一,用戶及設備接進層。開發接進網關及對應軟件客戶端和終端設備,加上各種數據網關等,并且兼容已經部署的各類系統應用協議及端口,達到用戶及現有的設備標準化接進;第二,接進控制層。接進控制層通常都是融合通信系統諸多基礎性構件,提供對應的目錄服務及語音和數據,加上視頻及接進控制和通信資源調度,再者就是安全防護及終端設備管理等方面的功能,通常是部署在通信系統及業務系統間;第三,業務支撐層。不同業務種類需求提供語音及數據和多媒體,加上協同工作和消息統一化及協同辦公等相關的業務類型,并且提供了開放式接口及用戶業務軟件連接,這時則用戶可以把通信系統嵌進自身業務軟件之中。如圖2所示,融合通信網絡建設簡視圖。

三、融合通信在企業中應用優越性

1、整合ICT能力,加強系統融合。企業應用可謂是IT及CT這兩者有機結合的契機,經過融合通信的企業,能夠把各種語音及數據網絡施以集成化,以致通信能力及企業運營流程是緊密相連。把通信能力嵌進企業內部流程能夠在本質上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及效果。融合通信最關鍵的就是可以充分整合企業中的ICT能力,從而適應各種應用要求及需求。集成E-Mail及傳真與語音郵件等方面數據通信應用,目前E-Mail是眾多溝通核心,經過融合通信能夠在E-Mail中接收到全部媒體信息,話機語音信箱更是可以被自動轉換,轉換至WAV文件上,從而送達電子郵件賬戶方,傳真可以被轉換為PDF及TIF格式文件,在E-Mail中進行接收及發送。可以說E-Mail是用戶接收全部媒體信息的主要通信中心;集成企業現存IT應用環境及應用軟件,聲音及數據的融合,網絡也就成為了更加開放的新世界。早期傳統式模擬線路及綜合業務數字網進行維護時則需要更大的成本,兼容性偏低,網絡電話能夠很好的及企業現存GRM及ERP進行通訊,及IP和IP Centrex進行連接,電話響時則可以在PC及數據庫間得到客戶全部信息,或者是及相關軟件集成,在Outlook中采用點擊呼叫功能,從而發起電話呼叫,并不需要在傳統話機上進行按鍵。除過可以把各種應用軟件及傳統通信設備進行無縫連接和集成,網絡融合更能降低企業外界的通信費用,從而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及效果;運用任何設備在任何地方呼叫,融合通信最大的特征就是支持任何設備在任何地方進行呼叫,這除過傳統式電話及IP電話,可以運用PC及筆記本和移動電話等發起及接受電話呼叫;開放標準,并不受廠商及運營商方面的鎖定,傳統通信設備總是具有封閉式系統及協議,只需繼續應用廠商系統則廠商就會鎖定其產品,這也就出現了諸多集成及互聯互通的問題。融合通信通常是具備開放式協議及標準的,不只是具備更大的選擇性,其應用中還提供了完全透明性,不同的設備及子系統之間集成代價充分降低。

2、優化工作流程,促進協同辦公。1)有效溝通,提升團隊協同性。融合通信應用可以節約員工時間及成本,提升移動員工生產率,加強全部員工通信方式,從而促使企業可以及各級客戶保持非常適當的聯系,提升客戶響應速度及員工工作效率。協同工作通常是遭遇到某些未能預測到的問題。融合通信系統中能夠隨時感知對應伙伴們工作狀態,構建呼叫等待隊列,將呼叫前傳至另一臺移動設備上,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從而提升客戶呼叫滿意度,更能準確的在團隊內部傳達各類信息,最終得到相應的反饋。2)及時溝通,提高業務連續性。從特定客戶方面來講,若是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務則就需要企業在不同的時間內調配不同部門員工。這樣的調配及時、靈活,才能讓客戶感到企業的活力。從企業方面來講,偏低效率的工作人員調配則是將不適宜的員工派遣至高價值客戶服務,這時則極有可能出現災難。高效率客戶聯絡策略,能夠促使企業持續加強人力資源成本,以便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3)提升效率,促進商業模式轉型。融合不只是技術及應用方面的融合,從而獲得用戶及市場的認可與接收,更是融合理念及實踐,企業擴展業務及服務,降低成本,構建新型高效運轉機制,這些對企業來講都是有著極大現實意義。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網絡融合,更是各類應用功能的融合。不只是可以改善企業辦公模式,更是可以充分滲進企業生產系統間,從而促使總體企業運作模式的轉型及改革。融合通信改變了早期傳統式商業模式,企業能夠很快的實現及客戶和合作人的及時溝通和交流,從而促使企業抓住商業機遇。4)簡化運行維護,降低管理成本。IP融合通信關鍵是在于,通過IP技術的應用,能夠用一張網除了所有通信需求,提升網絡利用率,讓日常使用的各類通信方式可以更為緊密的集成,這也說明更為便捷,成本降低。實際上最關鍵的是使用及管理優勢使得成本降低,IP語音設備可以快速且便捷的完成極為復雜的電話管理任務。

結束語:融合通信屬于一種可以將計算機技術及傳統通信技術集成的新型整合通信模式及處理方案,具備極強的靈活性及集成性和實用性,能夠給企業客戶帶來新型通信體驗,從而簡化交流及溝通方式,提升溝通效率。融合可以將企業內部諸多通信模式進行整合,從而統一至同個平臺上,實現互通互聯,提升溝通過效率且節省溝通成本,實現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參 考 文 獻

[1]田靖臣,于俊兵,劉寶柱.基于IP融合通信技術在電力通信網的應用[J].天津電力技術,2012(9).

[2]梁既白.融合通信的機遇與挑戰[J].通信世界,2013(4).

第2篇

文章首先從企業環境中的需求特征出發,對于融合通信技術所表現出來的若干特點展開說明,而后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對其主要的發展方向加以剖析和討論,對于切實把握融合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有著一定的積極價值。

關鍵詞:

企業;融合通信;發展

信息時代之下,企業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已經遠遠超過了單純的工作效率和準確率的提升。信息更多在企業環境中扮演了一種不容忽視的支持價值,并且對于企業環境內部整個工作流程的優化都有毋庸置疑的價值。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企業融合通信的成熟程度,更加成為關系到企業環境整體效率的基礎。

一、企業融合通信的概念與特征

從概念上看,融合通信(RCS,RichCommunicationServices)即是將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計算機網絡與傳統通信網絡在一個網絡平臺上,實現電話、傳真、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呼叫中心、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服務。本質上是以互聯網作為物理依托,將傳統通信融合進入互聯網數字環境,并且同時對互聯網環境中的現代化數字通信工具實現支持,架設起不同通信工具之間的信息通路,同步信息的發送與獲取,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總體發展的角度看,融合通信隨著我國三網合一的步伐而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對應在技術層面上的體現,突出表現在無縫連接、高集成特征以及連續服務三個方面。對于無縫連接方面而言,需要在兩個層面上予以實現,一方面在于實現對于不同形式的用戶端的支持,諸如PC端、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等移動端之間的無縫切換,以及信息同步等。另一個方面則是不同通信工具之間的無縫連接,包括郵箱、IM、短信等多通信工具之間的信息同步。而在高集成方面,主要是實現功能層面的集成,包括實現統一的鑒權、計費和認證等。在企業環境之中,這樣的功能集成,尤其是對于身份的識別和驗證,直接關系到企業局域網環境中的數據安全,是工作人員授權訪問優化控制的必要環節。最后,對于連續服務方面,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時間方面的連續以及空間方面的連續。當前企業環境中的工作,越來越呈現出彈性化的趨勢,員工的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地點,都不再是以往相對剛性的條件和環境。這種狀況在油田企業環境下尤其突出,在地理區域上相對分散的不同油田工作部門,想要實現有效溝通,必須要求企業融合通信體系保持地域連續性,即在局域網內支持其與公網之間的良好對接。

二、企業融合通信在技術層面的發展特征

1.多數據格式優質服務。

對于企業面對的大數據環境,當前突出的重點表現為多種數據格式的涌現,其中以視頻以及音頻流媒體作為重要表現之一。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油田環境中固有的大數據量特征,加之為了確保油田工業環境安全而引入的諸多相關控制性視頻監控,以及視頻會議等應用需求的出現,都成為推動融合通信發展的動力。就目前的發展狀況看,推動流媒體與其他相關通信環境實現有效融合,是當前融合通信體系的技術重點之一,并且在這一方面實現多用戶端之間的無縫處理也成為關注重點。在油田工業環境中,包括視頻會議以及維護工作展開等工作環境,其整體效率都與融合通信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

2.加強云技術應用。

隨著企業環境中海量數據的涌現,如何對相應的數據傳輸請求作出及時反應,是融合通信體系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在當前的云環境下,融合通信體系必然也對云技術有所引入,如何利用現有的局域網通信能力實現對于更大數據傳輸考量的有效支持,均衡網絡通信能力,以及融合通信系統中的諸多通信請求,使網絡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優,同時不斷提升用戶通信體驗,是當前企業融合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

3.加強大數據分析。

大數據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僅是海量數據,更加意味著多種格式和來源的數據交叉在一起,從而體現出更為深刻的內容,形成對于企業方方面面工作的支持。具體到融合通信技術發展領域中來,就是通過日常通信環境的工作特征來實現對于企業網絡工作狀況以及發展的決策優化,從而推動融合通信以及企業環境內數據傳輸服務水平的提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能夠實現面向通信環境的數據分析,從而加強企業局域網整體安全建設。

三、結論

融合通信在未來必然成為企業工作環境中的重要支持力量,其自身的發展與建設必然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因此只有切實分析企業環境中的通信需求,有的放矢地展開建設,才能獲取良好效果。

作者:滕向宇 單位: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

第3篇

摘 要 沉寂十年的三網融合終于破冰了,今年6月國家明確規定三網融合方案基本確定,5年內全面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國家計劃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2013年至2015年,政府決定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三網融合方案,經過數年的市場擦試,終于拉開了融合的帷幕,夢想將成為不爭的現實,霧里看花的局面即將在現實中觸摸到花兒。部分試點城市在今年6月已明確確定,通信業十年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三網融合對國家來說有什么意義?通信業為什么對三網融合如此執著呢?本文將主要探討這方面內容。

關鍵詞 三網融合 意義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互聯網、廣電網、三大網絡的融合為一,不是物理的合并,而是技術上的融合,在實際的工作中實現互聯互通,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為國家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簡單地說接入一條光纖就可實現打電話、看電視、上互聯網等多種功能,為用戶提供數據、話音和廣播電視等多媒體、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為社會提供費用低廉、適應性強、方便維護的高速寬帶的多媒體平臺。

他對國家的意義不僅僅是為國家帶來的是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市場競爭;促進社會發展,他同時為國家降低社會成本,促進社會和諧,利于能源節約,利國利民,是節約電信能源融合信息發展的長遠國家大計,對整個通信業市場來說將是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在我國的現實國情下,面臨信息化席卷浪潮,應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共享共融。

一、三網融合對國家的利益

第一、現在通過三網融合,實現一網享受三網的服務,電話、電視、互聯網全面融合應用,人們享受信息化生活的成本降低,,無論是政府、企事業或個人你只要選擇哪家運營商就全部搞定,這是國家積極為社會發展作出的大手筆改革,讓廣大百姓共享發展成果的又一有力舉措。

第二、打破了廣電行業的市場壟斷地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情況下,大力推進三網融合的改革方案,打破了廣電業壟斷,是社會的進步,是市場經濟下產生當前形式發展的又一個新體制產物,他打破了現有廣電行業數十年的壟斷地位,雖然現在廣電總局獨享音視頻節目播控權,廣電總局下屬單位有權開展有線互聯網IP電話等業務。但融合以后電信同時也能經營廣電業務電視節目制作權等業務,以后電視節目將更豐富多樣。

第三、三網融合有助于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拉動經濟協調發展。人們普遍認為,三網融合將帶動新的投資,增加就業崗位。是解決目前就業難、擴大內需的一項舉措。專家預計,三網融合,將形成7000多億產業規模,經濟上會帶動7―8千億元的投資和消費;從而為社會能提供近25萬個就業崗位。

第四、三網融合有利于促進城市化布局加快城市化的進程節約社會成本。當前中國仍處于城市化階段,在新建社區推進信息化時,完全可以迎頭趕上,一步到位。降低三網融合的社會成本。

第五、有利于減少重復建設、節約社會資源、推動資源整合和行業兼并重組,推動科學發展,,據專家估計,在三網融合后國家每年能因此節省大量重復建設資金。眾所周知,電話、電視、互聯網三條線路分別敷設、大量耕地占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當三網融合以后,一條路線即可實現全部業務。據行業分析師透露,現在的三網分離現狀造成的光纖浪費相當驚人。

二、三網融合對通信業自身的意義

第一、時不待我、中國電信業當前形式不容樂觀。在世界各國對三網融合方面的發展情況來看,他們已有多年成功發展史,世界貿易組織保護期已經過去,外國投資者正伺機在電信業方面想法進入中國的大門。現有電信業要想有所歷史性突破發展,有所節約社會成本,占住腳跟,不被擠壓,應盡快實行三網融合改革推進,如不加快落實電信業三網融合的發展進程,我們先不說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等于拱手把這塊大蛋糕送給外國投資者,對他們打入中國市場來說是天賜良機,絕好的發展時機。所以時不待我。

第二、歷史性發展機遇。三網融合對電信業與廣電業來說,將是一次歷史性的大發展機遇,因為三網業務一網就可以實現了,省錢、省時、省力,為客戶提供數據、圖像、語音多媒體、個性化服務需求,從統計資料來看,未來的多媒體社會需求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發展將比現在上升5―10倍,利潤將是一塊大蛋糕,業務的發展將是一個歷史性跨躍,如果把握不住歷史前進的脈搏,無論對社會與企業自身將是不可估量的經濟與價值的損失。如果把握歷史前進的脈搏,將是通信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第三、三網融合是電信業和廣電業的共同發展方向。實現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業的產業鏈,發展新的市場空間和實施信息通信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第四、實現三網融合的實質,是在現有電信市場格局下再引入一個源自廣電業的運營商,實現某種程度的競爭,促進行業、監管、市場、技術、業務、網絡、終端、支撐系統八個方面的融合和創新。

三、三網融合的通信格局

誰能預料以后的通信天下是三國鼎立,還是四分天下,如果以后的電網殺進融合的情況下,是否又進入網絡資源共享的五代十國。

三網融合不是物理的融合,不是機構的融合,而是技術上的互連互通,不管以后廣電機構內部改革,還是電信業務內部整合,通信業的格局在最近將不會大變。不過在業務上將有大的比拼。看誰打出的組合拳能吸引客戶的眼球,來改變市場的格局。

1.融合后,廣電將企業化,將不再是國家事業單位,不再屬于政府管理,全國性整合將是必然趨勢,也可能與其他通信運營商整合,規模將擴大,競爭力上升,管理必然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壓力增大,現在的大鍋飯必然是吃不到了。

2.電信業在融合后,近期在機構上不會有多大的動作,因為在2008年10月六家通信運營商國家剛合并成三家,在業務將有很大的融合改革,將對現有的業務進行整合,打包組成新的組合拳,進行大力度的出手。

四、國外的三網融合

美國的三網融合1996后允許長話、市話、廣播、有線電視、影視服務等業務互相滲透,也允許各類電信運營者互相參股,創造自由競爭的法律環境。由此,整個電信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競爭性準入許可。并正朝著“語音+視頻+數據+無線”的方向發展。

英國早在1984年就已經實現了廣播電視與電信業監管機構的統一。英國三網融合基于技術成熟和市場需求,2003年英國電信業務改革成為其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英國適應未來通信技術發展以及三網融合需要等方面的改革經驗對中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等等目前很多國家在三網融合方面有了成功的發展史,值得我們借鑒。

從國外的發展看出我國在三網融合方面顯然已經落后了,我們只有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的改革,滿足社會需求,才不至于在信息社會中落的太遠。

五、三網融合通信業十年之夢

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各方面條件日趨成熟,今年以來,隨著1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三網融合的方案,三網融合通信業的夢想將要起飛了,通信業做了十年的夢了,1996年當時的老電信局,在山東棗莊市各鄉鎮均可實現以電話線延伸到鄉鎮實現有線電視的轉播收視,電信局利用富余的線路,開辟電視信號的接收,合理利用本身的資源、節約了線路成本、有利了百姓,但在當時屬于廣電局專門營的,馬上叫停了,無照不準經營。通過社會調查,在2005年北方電信的作過一次業務試驗,通過電信的固有線路接上一個線盒,竟能收到電視節目轉播,因為怕違規沒有上市,他們此是時是多么渴望能業務融合,利用業務上的優勢打出組合套餐吸引客戶,占領市場呀,希望國家能拿出政策發展市場,服務社會,在十年前國家曾經提上議案研究過此事,但在后來種種原因此事擱淺了。就是說企業在10年前已具備了這樣的技術,做了二網融合或三網融合的夢,只是政策不允許。

所以說三網融合是通信業渴望的夢,夢帶來的是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信息化的建設,是企業自身壯大的一個平臺。時不待我,發展之夢。

參考文獻:

第4篇

用戶需求變化與業務發展趨勢

在今天,通信業務需求向多樣化、多媒體化、寬帶化、移動化、融合化、個性化、智能化、社群化發展。以前的通信是固定話音的通信,從兩條路走:一是把人和地點的捆綁解放了出來,誕生了移動通信、手機技術;二是從寬帶化方向發展,帶來數據網的發展。最終這兩個方向會融合在一起,向著3G、狹義NGN、IMS融合的方向發展。

現在的通信需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話音,而是包括互聯網的各種業務和電信網的豐富業務,寬帶多媒體的通信比例逐步提高。

移動化的趨勢更明顯:移動業務收入逐漸增長,并且增長的態勢很平穩,速度也比較快。

另外就是融合化。融合的概念很寬泛,涉及很多層面。3C融合,即計算機、電信、消費電子的融合;三網融合,即互聯網、固定網、有線廣播電視網的融合;還有移動通信和衛星通信的融合、FMC(固定與移動融合)等。在更高層面上是產業的融合,電信與傳媒產業的融合,誕生出IPTV業務、數字內容服務等。

寬帶融合下一代網的出現為電信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有多個出發點: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網絡發展情況盡管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有幾點可以看清:首先,業務和承載的分離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趨勢,這種分離的概念之所以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是互聯網成功發展經驗的總結,互聯網就是業務和承載分離的;另外一個是IP化,IP化是走向融合的基礎。

現有承載網不能滿足需求

現在IP技術面臨很多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技術來實現多種業務的高效綜合承載,最終成功的就是IP。然而,以前的電信網安全可信,可以合法監聽,可以信息溯源,現在IP網能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如果不能滿足這些要求,能不能作為國家通信基礎設施?

的確,現有IP承載網(IPv4和IPv6)面對電信業務的運營要求暴露出諸多問題。

首先,IP網絡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和可信任問題。現有TCP/IP協議沒有完善的內置安全機制,現有安全技術都是修修補補增加進來的,難免出現安全漏洞、功能重疊、實現復雜等問題;IP網絡端到端透明,缺乏UNI和NNI接口,用戶可以訪問網絡中的任意網元,可以對網絡中的設備進行攻擊,網絡安全性較差;IP網絡的網元之間、用戶與網絡之間、用戶之間缺乏必要的可信任機制和安全隔離機制,出現了大量的非法入侵、地址欺騙、身份假冒、網絡欺詐事件,并且絕大多數事件無法追蹤到肇事者;IP網絡缺乏數據包溯源能力,網絡中間節點對傳輸數據包的來源不做驗證、不做審計,以及網絡中NAT等MIDDLE BOX的出現,導致了地址假冒、垃圾信息泛濫,大量的入侵和攻擊行為無法跟蹤;IP網絡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與控制手段;IP網絡對于數據進行無記憶傳送,在網絡中盡量不保存或少保存狀態信息,這就使得網元中缺少用于管理的必要信息,無法對網絡進行高效管理和控制;由于IP網絡不保證基本的安全性和可信任性,用戶安全技術和加密技術濫用和失控,極大地增加了國家信息監控和管制的難度和成本;現有IP網的核心技術壟斷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給國家信息通信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另外,IP網絡服務質量問題依然是一個未能徹底解決的難題:實時業務無法在IP網上很好地開展。這里包括應用層和網絡層的方案,實際上都沒有很好地解決,不是擴展性、就是可操作性的問題。如果沒有辦法解決,以后在IP網絡上實時的業務,比如IPTV、VOIP業務就很難開展。

缺乏新的利潤增長點,影響了運營商網絡擴容的積極性:網絡運營商不能通過控制網絡來控制業務;價值鏈重心明顯向內容和應用遷移,傳統運營商出現被管道化危險。網絡運營商以前是網絡、業務不分離,通過控制網絡可以控制業務,現在則只能控制網絡,沒法控制業務,有一些附加的增值業務收不到錢,而且上面的業務對帶寬資源的要求越來越大,大規模的擴容之后馬上被P2P占滿,然后也沒收到錢。

所以,現在運營商的轉型不但要做網絡,還要做服務,實際上就是想做產業鏈,各個環節都要覆蓋到,這樣可以多增加一些的利潤,從美國來看互聯網和寬帶發展已經造就了超級的互聯網公司。

最后,網絡的可擴展性方面存在缺陷。目前,針對IP網絡在面對電信運營要求時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國內運營商普遍采用IP+MPLS技術來改造現有的IP網,這是否是最終的選擇呢?

上述這些問題和IP網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機制是密切相關的,之所以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是因為IP網的理念就是這樣確定的,一些基因性的東西就是這樣,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就是網絡透明性的原則。它的特點就是“所進即所出”,網絡對用戶數據不做修改;網絡無記憶,網絡不保留用戶數據的任何信息。這樣就造成了網絡管理與控制的難度加大、服務質量保證困難,并存在安全隱患(用戶難以溯源)。

第二,普遍連通性問題。任意兩點接進去分配一個IP地址就可以通信,整個網絡是扁平化的,邏輯上都是緊挨著的,網絡通達性好,但網絡安全隱患多了,管理效率也會逐漸下降。

第三,網絡與業務的分離。網絡不保存業務的信息,業務不附著網絡的信息,網絡對外提供標準的接口,這有利于綜合業務的承載,網絡是一個平臺,所有業務都在上面跑,業務可以從網絡里面解放出來。但運營商就會擔心自己成為比特管道,就像自來水公司一樣,以后就只收取接入費。

第四,業務智能邊緣化,網絡是傻瓜的,智能都在終端上,用戶可以自己實現智能,使網絡結構比較簡單,但業務的可控性降低了,就出現了確定合理商業模式的問題。

承載網的新思路與新嘗試

針對這種問題有哪些方面可以努力改進?現在國際上針對IP承載網的研究方向有兩種趨勢,一種是改良派,一種是革命派。

改良派則對現有IP網絡進行功能完善,從而實現向下一代承載網的平滑演進。比如互聯網領域,IETF的既有技術路線(信令機制、安全機制、服務質量機制),電信網領域則以MPLS技術、VPLS技術+MinM技術為代表。

革命派主張面向新需求,采用自頂向下的方式,設計新型包交換網絡體系結構。比如互聯網領域以美國的GENI計劃和FIND行動為代表的多項科研項目(FARA/I3),電信網領域ITU的NGN FPBN。

革命派的出發點是認為IP網的安全與可信任問題、服務質量問題、商業模式問題和大規模組網問題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已成為嚴重阻礙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因素。該派認為現有IP網絡不能滿足電信需求,追根溯源是由其機制造成的,對IP網絡的縫縫補補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有必要面對電信需求研究基于包交換的新一代承載網。

建立新型包交換承載網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國際上目前沒有明確的方向,有廣闊的技術創新空間。

下一代互聯網

美國GENI計劃

重新梳理現有網絡的假設(assumptions),通過技術創新,面對新的網絡能力需求,布置和驗證新型網絡結構,構建新的業務與應用,鼓勵用戶參與試驗,采用大系統理論(system-wide approach)來研究新型網絡體系結構。

MIT的FARA模型

FARA(Forwarding Directive,Association,and Rendezvous Architecture)網絡體系結構是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其他技術機構合作的研究成果,旨在采用自頂向下的方法,從需求出發,提出一種更適合未來業務與應用的網絡體系結構。

加州大學的I3網絡

I3是一種打破了現有互聯網端到端通信模式的體系結構,將“indirect”引入了通信機制當中。I3和Secure-I3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非常簡單地提供了多種現有互聯網體系不易提供的服務。

下一代電信網

3Tnet

3Tnet是國家“863”計劃信息領域重大專項,主要面向流媒體業務等高帶寬需求應用。3Tnet的網絡拓撲遵循分層拓撲結構,采用電路和分組混合的交換體制,主要包括T比特級核心層和G比特級邊緣層。3Tnet提出了一種新的網絡拓撲架構,大大提高了網絡的性能,對流媒體、VoIP等多媒體業務能夠很好地支持。但是它基本沒有對現有的網絡協議體系結構做根本性改變,因此并沒有解決移動、安全、可信等突出問題。

MPnet

MP(Medianet Protocol)是流媒體寬帶網絡的協議。未來網絡的80%以上的流量是視頻流媒體數據,MP網絡將建設成為針對可管理的流媒體服務的單一業務網絡平臺。MP技術處理的對象是數據流量相對穩定的重視頻流媒體,這一點是整個MP技術的理論支撐。

MPnet的技術特點:一類業務一個專網;層次有序的地址結構;網絡層次簡化、網絡協議簡化;打破網絡的端到端透明性;終端的傻瓜化;路由(尋址)方式簡化、包轉發效率高;網絡與業務的捆綁;信令機制與接納控制;本地化目錄系統;網絡有自檢測功能;自動設備注冊與配置、定時網絡拓撲發現。

未來包交換網絡(FPBN)

FPBN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分層的有序化地址;對應層次化“樹狀”的網絡結構;采用分級路由機制;在網絡匯聚層設置用戶控制層,實現用戶、業務控制;通過不同編址域來實現運營網和用戶網的嚴格分離;網絡資源顯式配置、資源可知、可控、可管;采用多數據平面結構,數據平面之間資源相互獨立;同時支持面向連接和無連接數據傳輸。

第5篇

【關鍵詞】 網絡 多終端融合 通信業務 實現 方案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普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這就給網絡通信業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過程中,用戶對網絡的體驗需求逐漸與目前的寬帶能力產生一定的沖突與矛盾,這同時也是電信運行商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可以很好的解決用戶需求與寬帶能力的沖突,使得網絡通信逐漸實現平滑演進以及智能運維,提高終端用戶的通信體驗。因此,本文就網絡中實現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這一問題展開一系列探討,希望給通信業務的發展以啟示。

一、網絡中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的作用

1、網絡平滑演進。融合通信方案主要依托于ATCA網絡硬件平臺,利用軟件升級的形式來進行網絡平滑向集中式目標架構的方向演進,這種網絡平滑演進方式可以滿足固定或者是移動運營商在不同環境中的演進需求。為了降低用戶的遷移網絡成本,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可以通過智能切割工具來進行用戶數據的收集、分析、轉移等網絡使用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為人失誤產生的信息處理問題。因此,網絡通信業務在不斷的演進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延伸現網業務,在保證用戶網絡體驗的過程中實現網絡的平滑轉移。

2、增強用戶體驗。在網絡轉型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新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改善,還要重視新研發的使用功能給用戶帶來的實際體驗。在這一層面上看,對于企業而言,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通過先進的智能技術,可以對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用戶進行 IP Centrex 和可托管視頻業務,給企業管理帶來更多的便利性。對于家庭用戶而言,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可以在Web方式的基礎上為家庭以及個人提供軟終端以及USB加密狗等RCS網絡通信業務。除此之外,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方案可以對標準開放網絡API 接口進行有效的檢測與支持,這樣有利于運營商進行第三方軟件業務的完善和擴展,進而給用戶帶來更多的網絡體驗。

3、系統運維智能。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方案具有自動管理功能,可以根據程序的設定進行網絡管理以及日常為維護工作,主要是利用收集現網設備中逐漸形成的運行數據,根據實際的運行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和簡化以及檢測等功能,進而實現網絡通信業務的可視化和動態檢測。在進行網絡檢測的過程中,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方案可以及時發現網絡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并對漏洞產生位置進行快速定位,進而使得網絡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與處理,給用戶的安全用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另外,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方案可以利用密切監測技術對重要客戶進行客戶投訴的有效預防,保證重要客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避免客戶的不必要流失。

二、網絡中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的實現方案

1、方案基本構架。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方案的實現構架如下圖所示,多終端生融合通信業務利用IP網絡進行IMS系統的連接,在使用功能方面,除了具有基本的語音功能與短信功能是利用電路域來進行實現之外,其他所有的功能都是利用IP網絡與IMS系統進行連接繼而實現的。在IMS系統的控制影響下,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逐漸構建一個依托于IMS技術的應用服務器系統,在應用服務器系統中有RCSX系統、網絡通信錄以及群管理社交平臺等應用功能,在IMS中AS服務器中具有多媒體彩鈴以及同號設置等網絡增值業務。網絡通信終端一般具有點對點網絡視頻通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IMS控制系統進行視頻通信的實現。

2、硬件實現方式。在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實現方案中,手機主要是利用硬件的形式進行視頻通信,其傳輸邏輯框架為圖1所示,芯片級在IMS網絡協議的控制下,利用解碼器進行音頻處理,ODM主要有芯片API處理系統和OS信息傳輸輔助裝置以及上層應用porting,其中支配著攝像頭和麥克風等設備驅動,進而有效實現客戶端UI。在使用硬件方式的過程中,由于芯片方案的局限性,CDMA芯片使用的VT方案已經逐漸失去生產廠家的支持,無法實現跨平臺的食品電話。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CDMA終端要想利用硬件解碼的形式來進行視頻通信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發和完善。

3、軟件實現方式。軟件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操作系統封裝和控制底層多媒體,這種操作系統為Android操作系統,一方面相比于普通操作系統來說,Android操作系統更具有控制力和精準性,軟件可以通過Android操作橫跨硬件平臺對語音視頻進行編碼處理,進而使得視頻通信客戶更易于移植與適配。因此,在這種環境背景下,要通過軟件客戶端的形式進行手機視頻功能的實現。另一方面,Android操作系統中的編碼器算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可以對離散余弦進行任意變換,增加編碼器運算長度,加大起運算量,進而硬件方式和軟件方式方面都可以實現語音與視頻的實時編碼,提高客戶終端的處理效率和能力。就目前而言,根據大量實踐分析,CDMA要在主頻800赫茲以上的Android手機上實現視頻通信功能。

4、融合視頻通信的編碼器與協商機制。在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方案實現的過程中,視頻通信具有局部解析明確清晰和移動性弱等特點,利用視頻通信的這一特性,要選擇和視頻特點相對應的片源,在手機和信息機以及PC等客戶終端服務器進行逐一測試,參照屏幕中視頻編碼器不同的處理能力,實現多終端融合視頻通信的協商機制。就目前而言,無論是終端還是網絡,視頻通信SDP融合協商機制通過SDP2327和3084SDP Offer處理流程,選擇對等協商機制,使得主叫和被叫保持一樣碼率的通信編碼器,進而保證多終端融合通信通道的形成與應用。這樣的方式針對于是相同型號的用戶終端或者是屏幕尺寸相等的用戶終端來說,基本可以實現用戶終端的相通性和一致性,并分析不同終端中視頻通信對編碼器的處理能力進行差異檢測和識別,進而提高媒體核心網關的適應能力。

結束語:本文通過對網絡中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實現方案的分析,讓我們知道了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可以實現網絡通信的平滑演進以及智能運維,進而不斷提高終端用戶的通信體驗,促進通信業務的現代化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韓建亭,萬象. 全光網絡下家庭網絡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分析與實現方案研究[J]. 電信科學,2011,05:17-22.

[2]李愛桃. 多終端融合通信業務在家庭網絡的實現方案研究[J]. 通訊世界,2013,11:32-33.

第6篇

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緣何贏得用戶的青睞和信任的?慧點科技通用產品事業部產品總監任曉霞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該系統具備安全性、集團性、專屬性、融合性和可持續性五大特性:

安全性。作為企業級即時通信產品,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可提供系統私有化部署方式,數據存放在企業內部,信息安全級別高。而QQ、微信等采用公有云部署的即時通信產品,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

集團性。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具有集中管理和高效溝通特性,不但可以提供用戶的集中管理、集中授權功能,實現跨組織的信息溝通,而且還可以實現快速檢索、快速定位、快速溝通,提升溝通的效率和時效性,能夠很好地滿足集團企業特性。

專屬性。不同于互聯網個人即時通信產品,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可提供專屬的工作和溝通場所,避免個人事務打擾,提高工作效率。這也使得該系統倍受企業管理層的青睞。

融合性。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可以整合企業的各種應用和服務,提供統一的消息中心、應用入口和業務服務。其中,消息中心融合了企業內部應用系統消息,建立統一快捷消息入口;應用入口融合了企業內部業務服務和移動APP,建立統一應用入口;業務服務融合了企業內部輕量級業務服務,建立統一輕應用。

可持續性。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在長期服務客戶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應用開發接口,可向企業開放或定制足夠多的接口,從而保證系統可以進行長期運營,進一步提升軟件的價值。

任曉霞表示,慧點科技慧信融合通訊系統可以給用戶帶來以下價值:

其一,實現真正的全員覆蓋。慧信融合通訊系統真正能在集團型企業中做到全員覆蓋,不管是什么崗位,身在何處,員工也可通過一部智能手機享受企業提供的信息化服務,融入企業文化。

其二,實現以溝通為基礎的業務流轉。基于文字、語音、視頻和文件等媒介的互動是集團型企業融合通信系統的核心功能。在滿足移動溝通需求的同時,慧信融合通訊系統移動版可實現與PC版系統的消息同步與互通。

其三,構建員工的移動微門戶。系統支持企業新聞和公告的集中查看,企業關懷的有效傳遞,使得信息的上傳下達暢通無阻;整合企業內部業務服務和移動App,匯集入口、支持單點登錄、聚合業務消息;集成與企業員工緊密相關的日常服務,區分權限,打造員工第一工作微門戶;以溝通為基礎的企業融合通訊平臺將會成為員工的隨身消息中心和服務中心。

其四,作為隨身的企業通信錄。系統提供適合集團型企業的樹型多層級組織通信錄;充分考慮員工內部的社交特點,提供個人好友通信錄;支持在線通信錄和離線通信錄,可支持企業通信錄隨身攜帶;支持多種方式快速檢索人員,可以直接撥打電話、發送郵件;采用“可見即加載”方式動態加載企業通信錄,節省流量,顯示快速。

第7篇

 

在4G時代之后,我們不難發現,通信行業正醞釀著一場巨變,從底層技術改造,到上層業務形態變化,將創造新的更大的市場機會。變化大潮中,運營商是被革命者,也是創新者。

 

從語音經營到流量經營背后的趨勢

 

逢年過節是短信業務爆棚時間,但這種繁榮局面正在被微信取代。根據工信部和騰訊的數據:去年除夕當日,全國短信發送量83億條,同比下降25%;而微信收發信息總量143億次,在短信之上。

 

盡管運營商內部對微信有過“狼來了”的緊張,但整個發展趨勢基本在運營商的判斷與掌握之中,短信、彩信、圖片等多媒體內容的收發傳送從同步到異步,從基于通信網絡到基于數據網絡,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中國移動推出飛信,中國電信聯合網易推出易信,中國聯通推出超信,就是從產品層面的應對競爭和順勢而為。

 

按照中國移動三條曲線業務規劃,第一條是短信語音,正在下滑;第二條是流量經營,當前重點;第三條是數據業務,未來方向。這背后是對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

 

語音在第一條曲線上,也處于下滑階段。三家運營商的移動電話通話量連續負增長。與趨勢相反的是,觸寶電話自2014年底上線免費電話功能到現在,用戶增長了10倍,日活躍用戶達到5000萬。近期,又推出免費國際長途業務,相比運營商每分鐘六七元的收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大。觸寶電話之于語音,類似微信之于短信,只不過,前者是2.5億用戶,低于后者的6.5億用戶。

 

觸寶電話、微信電話本等VoIP應用的崛起是必然,他們以免費的名義進入,對運營商業務形成沖擊,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轉型方向。

 

可以預判的趨勢是,隨著4G、WiFi的發展,以及新技術的快速演進,未來移動電話將基于數據網絡。從業務層面來看,語音服務將脫離運營商收費的業務,以免費形式出現,而免費形態以及商業模式將會有很大的轉變,繁衍出多樣化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是友非敵

 

VoIP是創新驅動力

 

早在2007年,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就曾提出過,運營商扼殺VoIP等于自殺。海外運營商對于VoIP發展有鼓勵的、有限制的,而國內,則是從警惕到合作。

 

如當前發展最快的觸寶電話,用戶數超過2.5億,看似對運營商語音業務造成很大沖擊,實際對于運營商的流量經營是有推動作用的。觸寶電話曾獲得過中國電信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特等獎。

 

VoIP帶給運營商很多創新的思考,如飛信和易信也推出了免費電話功能,觸寶電話等在發展路徑和用戶習慣上為他們蹚了路。

 

只不過,運營商的免費電話業務發展并不理想。易信號稱也有1億多的用戶,但是在產品定位上搖擺不定,前景堪憂。飛信的研發與運營應該是投入最大的,不過隨著中國移動融合通信的即將推出,飛信或將被“融合”過去。

 

按照中國移動的規劃,融合通信業務會支持“新聯系”、“新消息”、“新通話”,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對通信的升級,將基于VoLTE和RCS,按照流量進行計費。從本質上說,這一業務將會成為微信和觸寶的直接競爭對手。

 

但從中國移動的推動力度來說,有姿態、決心不足。2014年2月中國移動就曾過融合通信的路標:在2014年底實現融合通信RCS的試商用,在2015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用,但直到現在仍未推出。

 

究其原因,除了技術難度和體制機制問題外,還有兩個方面的擔憂:首先是對自身傳統業務的沖擊,融合通信推出是對短信和語音的徹底革命,拿現金流業務開刀還是有不忍之處。

 

其次是對產業支持力度的擔憂,融合通信的發展需要芯片廠商、手機廠商及競爭對手的支持,規模越大越能體現業務的優越性,如果通話的雙方只有一個人使用了融合通信業務,會繼續走傳統的通道。

 

而實際情況是,合作伙伴確實沒有那么高的熱情。也正是運營商這樣的業務擔憂和曖昧態度,給微信和觸寶電話等業務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免費通信助力點在運營商

 

當前的第三方VoIP電話中,微軟的Skype、觸寶電話、微信電話本最值得關注。

 

Skype用戶規模最大,全球超過6億戶,但是其盈利模式過于單一,Skype用戶間免費,Skype撥打手機或者座機是低資費,如果競爭產品全面免費,則會對其產生最直接的沖擊。

 

如觸寶電話已經開啟了免費模式,通過廣告、自營商城、O2O服務等方式盈利,空間更大,如果Skype業務策略不調整,將難敵觸寶電話。

 

微信電話本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潛力的產品,原因在于騰訊有巨大的用戶基數優勢。微信電話本并沒有與微信或者QQ整合,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體現,在發展用戶上尚需時日,但一旦用戶有了規模,不可限量,將成為其他創業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中國移動融合通信業務的推出,對于提供免費電話的第三方服務商發展將有重大的產業意義和戰略意義。

 

第一,融合通信背后反映出運營商轉型的趨勢以及決心,尤其是對流量經營的信心,業務轉型也非常有利于第三方服務商的發展,為其做了強有力的鋪墊。

 

第二,基于運營商數據業務的技術發展,將會給予第三方服務商的服務質量很大的提升空間。

 

第三,第三方服務商與運營商趨勢一致,甚至第三方服務商將會幫助運營商把語音業務轉向數據業務,幫助運營商培養用戶習慣。反之,融合通信業務的推出也會加快培養用戶對流量服務的使用習慣,第三方服務商同時也會收益。所以,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局面。

 

當運營商融合通信和第三方服務商共同發力的時候,免費電話時代則全面開啟。而用戶的通話將會孕育出一個全新的入口,其價值甚至超過微信,融合通信、觸寶電話等都在瞄準這個入口。

 

當然,免費電話業務的發展趨勢是開放化、規模化和平臺化,發展心態、用戶規模和盈利模式決定著它們能夠走多遠。

第8篇

在“2009中國通信技術年會(第三屆)”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司副巡視員戴曉慧表示,隨著信息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移動化、IP化、寬帶化、多媒體化日趨明顯,移動互聯網手機電視、IPTV等新業務層出不窮,國家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通信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挑戰。在這種時機下,尤其要把握住未來通信業發展的方向。戴曉慧認為,未來需要從三個方面來推動通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是推進我國3G產業發展,加強運營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推進核心芯片、終端及測試設備的產業化,制造企業和研究機構要加大研發力度,加強自主創新,及時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的解決方案。運營企業要準確把握用戶需求,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積極進行業務創新和實踐,提供用戶真正需要的業務,進而建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內容提供商也要根據市場需求,推出豐富的應用內容贏得客戶。

第二推進技術和趨勢,推動全業務運營,網絡層面的融合是全業務運營的物質基礎,網絡向全IP化演進,為網絡的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而作為解決移動與固網融合,引入語音、數據、視頻三重播放等差異性業務的技術手段的移動媒體子系統,可以跨越不同網絡的障礙,在現有的業務基礎上,推出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的吸引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成為業務融合和網絡融合的有效平臺。

第三注重基礎創新,加大產業鏈協同,推動產業鏈的升級,國際金融危機給國內電信業務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加強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提升產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激發企業活力,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在全業務運營和融合通信的基礎上,加強自主創新,營造完善的產業鏈,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格局。

融合通信發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強大的產業鏈以及創新型的盈利模式,利用融合通信的手段,打造新的商業模式,開展新的業務運用,針對不同的市場提供的不同業務,對傳統業務進行深入挖掘的同時,如何在融合網絡、融合通信下進行新業務的開發,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產業鏈的共贏,這就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有效配合,因此運營商、設備提供商、內容提供商要達到利益的平衡,建立相互合作的共贏關系,形成上下游各個環節的互動和良好局面。

第9篇

[關鍵詞]多網融合;通信工程;應用;網絡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在多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網融合技術也逐漸被提上日程,由于其具備高效率、成本低及安全可靠等眾多優勢,應用于通信工程中還能夠推動行業的優化升級,因此,已成為通信工程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1多網融合技術概述

所謂多網融合技術,主要是在系統應用管理中,有效聯合各個子系統與技術,對相應的數據進行集中統一管理,也就是處理聯合中各個子系統的合并與管理問題,當各個獨立的子系統經過系統融合之后再把信息進行統一傳輸。以電信、廣電及寬帶為例,3個網路都有自己的控制系統,要讓3個網絡共同運行就要加入相應的控制軟件,這3個并列的操作系統通過網絡協議接入控制軟件中獲取對接,這些結束之后再通過通信工程輸入到終端,通過用戶點擊來對控制軟件進行操作,從而進行多網融合。

2多網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

在通信工程中應用多網融合技術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因為在多網融合之前,如果各個網絡出現問題,就需要分別進行測試和檢修,而融合之后傳輸點減少了,即便是出現了問題也只是對通信工程進行單獨檢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戶的滿意程度。

2.1應用表現

在通信工程行業中,通過運用多網融合技術除了融合通信工程子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還能夠通過接入融合通信網絡的插口來進行信息融合。就當前情況來看,多網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一般有兩方面的表現:首先,在通信工程中,各個獨立的子系統的信息都需要進行全面的綜合與融合;其次,對于多網融合來說,其不只是每一個子系統之間信息融合的一個重要基礎,還需要通過接入通信網絡地址與通信網絡插口來完成融合。具體來說,就是在通信工程中,要應用多網融合,就要對通信網絡中的IP協議進行處理,假如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接入IP協議,那么多網融合的意義就無從談起。從這兩方面的表現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應用多網融合,要全面結合通信系統的需求與現代化技術,進行統一部署和規劃。

2.2應用價值

2.2.1經濟價值在通信工程中不管是應用哪一種技術都要對其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也就是看這項技術應用起來是否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多網融合技術也是如此。多網融合在通信工程中應用的經濟性是首要的考慮因素,在明確了多網融合技術的應用原理的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加上與其他應用技術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應用多網融合技術能夠節約投資費用,比率在30%左右,節約的費用主要是商業占地面積的減少。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多網融合技術應用在通信工程中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通信工程占地范圍大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此外,還可以結合通信工程的具體進度及使用狀況,采取逐步分期的方法來建設智能化系統,這也相應地減少了通信工程投資者的資金壓力。2.2.2技術價值首先,增值服務方面的優勢。跟其他技術相比,多網融合技術應用到通信工程中的增值服務優勢更為突出。眾所周知,數字化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多網融合應用到通信工程中也開始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務功能,這些服務又在通信工程的各個領域中得到很好的應用,使通信工程得到了優化和完善,為用戶提供服務也更加得心應手。其次,維護方面的優勢。針對專家學者多方面的研究,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通信工程,在建設時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通信工程的線路維護問題。而多網融合技術應用其中就會在傳輸網絡中對一些相關的子系統進行融合,這樣通信工程維護的重要基礎就是數字化的通信系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應用優勢。例如:在一個住宅小區內,移動行業要在其中建設一個監控網絡系統,要求能夠覆蓋小區的各個角落,在這個監控網絡系統建設的初級階段,需要開發商支付一定的資金,之后會按照相應的合同要求,小區的物業公司會在后期承擔網絡系統的維護資金。也就是說,在這個網絡監控系統建設時,物業是不需要為建設費用墊資的,只需要在每個固定時期補償一定的使用費用。而小區監控網絡系統使用時,是能夠通過維護通信網絡機房的費用來抵消使用費用,從這點可以看出,多網融合技術應用到通信工程中,其技術價值顯而易見。

2.3應用保障

在通信工程中應用多網融合技術具備顯著優勢,但是在應用中需要連接通信工程系統與運營商的寬帶網絡,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由于其多個子系統經過融合之后,其中一個子系統出現問題就會存在整個通信系統出現問題的隱患。如果通信系統感染到病毒,在不被及時發現和清理的情況下會影響整個通信系統的安全運行。因此,要保障多網融合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可以利用入侵檢測系統來掃描病毒,還可以為系統設置防火墻,因為防火墻技術及病毒檢測技術通過很長時間的檢驗已經相對比較成熟,能夠很好地抵御外來病毒的入侵。

3結語

第10篇

 

關鍵詞:通信網絡 實驗平臺 綜合 建設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及信息業務量的劇增,社會對通信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從近幾年的就業情況來看,企業需要的是既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并且了解通信行業技術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須不斷完善通信實驗室建設,改進實驗模式,才能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09年提出了建設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的計劃,并獲得了中央地方共建專業特色實驗室項目的資助。 

 

1實驗室現狀及建設綜合實驗平臺的必要性 

 

2000年以來我院先后建設了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通信原理、高頻電子、EDA等基礎實驗室及檢測與控制專業實驗室。2004年通信專業開始招生,為滿足教學要求,籌建了通信專業實驗室。由于當時學校經費緊張,制定了通信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分兩步走的計劃:第一步,建設以滿足教學需求的基本型專業實驗室,主要完成光纖、程控、通信網、移動通信等專業課程實驗。該實驗室建設方案以各種實驗箱及相關的儀器設備組成,基本1人1箱,其特點是:技術成熟,投資少,維護方便。第二步,建設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室。第一步建設方案已于2006年完成。 

2006年以來,通信專業實驗室在實驗教學工作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但這些設備各自獨立,沒有形成網絡,系統性不強,實驗內容多以演示、驗證為主。隨著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這類實驗室條件局限性較大,沒有通信全程全網的系統性,學生對所學的專業課程缺乏系統整體概念,無法滿足對通信技術的深入研究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設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是非常必要的。 

 

2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的建設思路與目標 

 

隨著通信行業的不斷發展,電信領域正在向著移動化、寬帶化的方向不斷融合。因此,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建設的基本思路是建設一個集傳輸、交換、寬帶接入及有線、無線通信為一體的綜合現代通信網絡,是一個類似于電信系統的全真式網絡。該系統能夠實現模擬網絡運行,各個網絡對接,并能夠完成每種設備平臺的實訓與研究。通過該實驗系統,讓學生從軟件到硬件全方位感受現代通信的真實環境,對所學專業有直觀的認識及深入的了解,提高專業素質,鍛煉動手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需求的綜合型、應用型通信技術人才。 

3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的建設方案與內容 

 

建設方案既要技術先進,又要經濟合理,通過反復多次的論證,提出了適應現有資金條件,適合當代通信技術發展的綜合通信實驗平臺。整個平臺由SDH傳輸網、程控交換網、移動無線接入網、EPON光接入網、網規、網優等系統構成。 

3.1 網絡拓撲結構網絡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綜合通信網絡實驗平臺拓撲圖 

3.2 光傳輸系統 

光傳輸系統是整個實驗網絡的核心,溝通了各模塊之間的通信聯絡。系統采用SDH技術,由3臺STM-1設備構成環形網絡。SDH技術是目前通信網絡的主流技術,它以其突出的技術優勢為網絡提供優質、高效、可靠的通信業務,能夠滿足寬帶數據及視頻圖像等多業務的傳輸需求,自愈功能強。掌握傳輸技術對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傳輸系統選用華為公司的Optix155/622HMetro1000型設備,主要功能及配置如下: 

(1)系統高階交叉能力為136×136VC4,低階交叉能力1638×1638VC12。 

(2)單臺傳輸系統配置STM-1光接口2個,E1接口21個,FE接口數量為4個,支持155M至2.5G光速率的在線升級能力。 

(3)具備多業務處理能力,提供多路E1,T1,E3和T3業務及各種音頻接口,數據接口功能。 

第11篇

【關鍵詞】綜合通信網絡 設計 性能優化 數據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各種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被不斷研發出來,現代化的通信技術改變了我們的辦公模式和生活方式。通信網絡應用已經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在工作辦公中的應用,甚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網絡通信成功實現數據的傳輸和信息的交流。綜合通信網絡的發展主要開始于有線通信網絡,通過布線聯系實現信息交流,由于有線通信網絡發展最早,所以有線網絡技術已經很成熟,應用范圍也很廣。隨后,無線通信網絡的出現克服了有線通信網絡的某些局限性,可以在移動過程中完成信息交流,基于無線通信網絡的便利、準確、靈活的優點,近幾年,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已經成為通信領域的重要方法。綜合通信網絡集合多種通信方法和技術,在通訊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綜合通信網絡的性能進行優化。

一、綜合通信網絡設計

(一)綜合通信網絡中的有線通信設計

有線通信網絡是最早的通信網絡,我們身邊的電視、電話以及曾經應用廣泛的電報都是有線通信網絡的相關產品。有線通信網絡主要通過布線完成通信通道,線路鋪設簡單方便,但是,有線通信網絡技術數據的傳輸量小,并且實時性強,易受干擾,信息傳輸的可靠性不高。

為改善有線通信網絡的傳輸可靠性和數據傳輸量,設計高效的有線通信網絡需要采用光纖通信,光纖通信是以光纖為傳輸介質,以光子為載波完成數據傳輸,光纖通信已經廣泛應用于有線通信網絡中,傳輸速度大大提高。有線通信網絡的下一步發展應是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技術的結合,集合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的優點,光纖質量輕便于運輸和建設,并且適應性好壽命長,抗干擾性好;衛星通信覆蓋的范圍廣,不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干擾,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的結合必為有線通信網絡的發展打開另一片廣闊的空間。

(二)綜合通信網絡中的無線通信網絡設計

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現在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無線通信網絡技術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波實現各種數據和信息的傳輸。無線通信網絡的技術較成熟,對無線通信網絡的設計還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無線通信網絡中對客戶端的動態平衡的設計,無線通信網絡中會有多個無線發射點,不同無線信號發射點的強度不同,如何更合理的分布無線信號發射點,根據發射點的強度使用戶選擇最高效的信號發射點進行連接,這就需要網絡設計師考慮無線通信網絡客戶端的動態平衡;無線通信網絡設計的另一方面就是對無線信號發射點的科學管理,當有多個信號發射點時保證發射點之間互不干擾,當某個發射點突然斷開,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信號,盡量避免損失。

二、綜合通信網絡性能優化

(一)綜合通信網絡的結構優化

綜合通信網絡應用廣泛導致了網絡結構復雜,信號眾多、信號重復覆蓋、信號受干擾等,需要對通信網絡的結構進行優化。如果是因為通信網絡的結構混亂導致某地區的通信信號混亂,則通過變頻的方法已經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通信網絡結構決定了網絡平均信噪水平,對通信網絡結構優化,首先根據網絡信號的質量,計算網絡結構指數,根據指數的大小,判斷是基于頻率的優化還是基于結構的優化,然后根據網絡信號的覆蓋程度,判斷是要控制覆蓋,減少信號覆蓋率,還是應該降低信號載波的配置。控制信號覆蓋主要可以通過改變天線的高度、角度實現,也可以修改信號的發射功率。降低信號的載波配置,可以根據通信網絡站點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整。

(二)綜合通信網絡中的數據壓縮優化

通信網絡實現信息的傳輸主要是對數據的傳輸,優化綜合通信網絡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進行數據壓縮,數據壓縮主要是根據數據信息計算數據壓縮比,通過計算機編碼實現。數據壓縮技術可以減少網絡信息的傳輸量,減少對通信線路的占用,提高傳輸效率,而且方便經濟快捷。

數據壓縮技術的研發促進了通信的傳輸效率,本文主要介紹一種高性能數據壓縮技術,高性能數據壓縮技術主要是在數據壓縮算法上的創新,高性能數據壓縮算法之所以能提高傳輸效率,是因為該算法用簡單的字符來代替復雜的字符,并且具有自適應的特點,可以根據數據信號的特點自適應形成內部的字典,當有數據輸入的時候,自動與內部字典中的字符匹配。高性能數據壓縮算法對于數據格式沒要求,適應范圍廣,而且簡單高效,通過編碼較易實現。

(三)綜合通信網絡中的數據傳輸過程優化

平時在我們使用計算機等通信設備時,通常會遇到網絡連接超時或者服務器連接錯誤等的信息提示,并指導你重試或重新檢查網絡,這些通信網絡故障都是因為通信網絡的數據傳輸過程出了問題導致的,因此,需要對綜合通信網絡的數據傳輸過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網絡通信的使用效益。對數據傳輸過程優化,需要在瀏覽設備和服務器之間創建一個模塊,通過該模塊實現服務器和瀏覽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該模塊主要是整理通信的信息量,進行局部的頁面刷新,提高網絡的反應速度。當用戶發出操作指令時,中間模塊可以接受指令先同用戶進行交流,減少用戶的等待時間。該技術主要是減少信息傳輸量,不重復發送請求,減輕網絡負擔,從而節約時間提高傳輸效率,比較常用的如Ajax技術。

現代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我們身邊的手機、計算機等通信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結合,使我們的信息交流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無線通信網絡的使用,使我們的生活、辦公朝著個性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綜合通信網絡融合多種通信設備和通信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極大的改變了當今社會和人類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在工作的同時體驗通信網絡技術帶來的方便快捷,其發展迅速,在未來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對于如何實現更大量的數據傳輸、更安全更高效的實現信息交流,大家都對未來的綜合通信網絡技術充滿期待。

參考文獻:

[1]梁凱鵬.面向服務的網絡管理運控系統設計與實現[J].無線電工程,2011,41(2):7-9.

[2]辛耀中,王永福,任雁銘.中IEC61850研發及互操作試驗情況綜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 12).

第12篇

關鍵詞:混合組網;無線通訊;電力線載波

伴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科技水平的不斷增強,我國電網覆蓋面積變得愈發廣闊,電力系統的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怎樣才可以更加高效針對現有的供電網絡系統資源進行利用,在電力網上完成高效準確的信息傳送,這一課題正在逐漸被該行業中的相關從業者所關注與研究。電力線載波通信使用電力線網絡當做信息傳送的一種通訊方式,因為低壓電力同時擁有較為廣闊的網絡覆蓋面積,并且在接入時較為方便等諸多優點,由此在我國擁有著極為廣闊的使用前景。但把此通信技術與我國目前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對比,電力線通信在噪聲的控制,頻率的選擇上卻又有明顯的缺陷,為了能讓電力線波載通信技術能夠在我國被廣泛的運用,就必須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

一、混合組網無縫連接的可行性討論

(一)針對無縫連接實現方法的討論

在配電網絡中,將混合的通信方式進行組網,存在有諸多的技術難點,其中最為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上述多種通信技術進行合理的融合,并且讓上述通信技術彼此之間不會產生干擾。當下,通信技術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首先是給予某個系統中的不同的通信技術進行重新開發,并且從接口處、通訊條例、系統的運行模式和帶寬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與統一的系統研發。第二就是給以某個通訊系統構建一個能夠開閘混合通訊的網絡,并從已有的設備之中找尋能夠相互使用的方法。分析第一種辦法,即重新針對系統進行研發,其特點是在研發的過程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并且在進行研發的過程當中,將會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是研發出的系統在投入使用之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保持相對穩定的工作狀態。在新研發的系統當中,里面的所有通信技術之間存在有高度的融合性,所以新研發的系統就需要面對應用對象范圍較少且拓展性差的可能。針對電力系統中的配用電系統來講,當下開發出一套滿足并能夠漸變復制的混合通訊系統,擁有極為廣闊的使用前景。當下,構建混合通訊網絡一般所采用是第二種方法,即在現存的通訊產品之中,選擇合適的設備。構建混合通訊網絡需要考慮的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首先是融合點通訊技術的接口,融合點涵蓋到數據傳輸過程中的數據交換,因此在該系統當中就一定要有一致的接口,當下采取的主要辦法是使用以太網接口或串行接口等,針對一些特別應用,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選擇使用總線接口的辦法。其次就是電力線載波通信系統中通訊穩定的穩定,雖然使用無線網進行通訊可以有效改善因為建筑物構建復雜從而導致的線路搭建困難的問題,但是電力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本身的穩定性同樣還是相關技術工作者需要進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電力設備當中,通信信號是否穩定往往會對電網的安全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最后是在未來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投入使用之后,怎樣才能夠讓該系統在多種通訊方式聯合的情況下,卻不會受到干擾,同時也不會干擾到其他信息的正常傳輸,上述問題都是在電力線載波通信系統設計中的要點和難點。

(二)多通道通信系統在未來應用前景的展望

伴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愈發智能化,原本單一的通訊技術已經無法多角度全方位滿足多種規模配電自動化的要求,所以多種通訊方式在配電網中的混合使用就無法避免,因此多通道混合通訊技術在未來擁有著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電力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的運行原理

筆者設計的電力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組網監控系統的構成是由無線發射板塊、運算板塊、電力線載波板塊這三個部分形成,和用電設備相互聯通的電量計算模板依靠AD來進行轉換,即把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之后電聯計算模板開始針對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儲存和處理,然后先把信號傳輸至無線發射板塊,與此同時,電量計算模板也可以把信息傳輸到電力線載波板塊。

三、運行電力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的技術要點

按照配用電現場的實地環境,需要進行技術組網的正確選擇,考慮到無線和電力線載波通信完成從使用電終端至通信集中器,從而再到主站的完全通信路程,并針對混合通訊的完美相連,筆者提出了相應的執行方案。

(一)電力線波載和無線的特點

電力線載波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都不需要事先進行對傳輸導體的鋪設工作,寬帶和信息傳輸速度都可以符合一定條件下配電網的業務需要,在我國目前使用的標準通信接口之中可完成相互聯網或者按照關系等通訊方法進行組網工作。電力線載波指的是使用電力線作為數據傳送介質的一種通訊方法,該種通訊方法是使用電力線進行信號的傳送工作,在此工程之中,不再需要鋪建新的通訊電纜,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施工的時間和施工中的資金投入,成為在我國范圍內諸多地區SCADA系統10KV線路檢測中最常用的通訊方式之一。在電力配網通訊中可以使用中壓電力線載波通訊技術進行針對終端信息的采集和傳送工作,在進行用電信息的采集過程中,可以使用抵押電力線載波超標等技術從而完成載波通信技術的實時采集。例如,在智能電動車充電站當中,針對數據進行采集時也可以應用中壓電力線通訊技術完成。電力線是電力公司進行直接管理的,所以專線之間的通訊就擁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是在信息傳送速率上,配電線載波通訊的效率相對較低,并且及其容易受到干擾,在傳送過程當中,還會發生信息失真等現象,上述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電力線載波通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無線通信系的組成是由無線終端、無線基站和應用管理服務器構成,并且按照不同應用在運行過程中要求的不同,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無線技術,筆者重點講述無線寬帶技術TD-LTE230MHz與靜距離無線技術Zigbee。TD-LTE230MHz無線寬帶技術是電力系統與第四代寬帶無線通訊技術的綜合運用,其符合配用電網絡中分布較為廣闊,實時監測點較多,并且對通訊可靠性很高等相關使用特點。在中國地區無線寬帶系統單扇區的信息傳輸速度上行為1.76Mbit/s下行為0.711Mbit/s,無中繼覆蓋范圍超過三千米。TD-LTE230MHz的優點是它隸屬于電力系統中的專用無線頻段,因此不會和其他設備所產生的信號進行相互干擾,并且在使用過程當中,不需要另行申請頻段,擁有較大的網絡容量,一個基站可以支持一萬名用戶同時進行使用。同時,TD-LTE230MHz還擁有較好的抗干擾性和抗延遲性,它是應用OFDMS技術對信號進行調制,能夠有效抵御來自多個方面的干擾因素。TD-LTE230MHz寬帶無線技術能符合智能電網中對相關配電數據的實時采集,并完成配網的全自動化,因此TD-LTE230MHz在監控用電、電動機車運行方面擁有極為廣闊的使用前景。ZIgbee是建立在IEEE802.15.4協議之上的,是低能耗、近距離中所采用的一種無線通訊技術,因為ZIgbee屬于開放頻段,所以此種通信技術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干擾,在各個頻段之中都是用直接序列擴頻技術。針對Zigbee,其特點有;在運行過程中,其成本極低,一套完整的zigbee設備的售價一般不會超過一千元人民幣;擁有較高的網絡容量;在進行工作的過程當中,產生的延遲較低。一般來說,在進行設備搜索的過程當中,延遲的典型值僅為30ms左右,在休眠狀態下僅為15ms左右,在有活動設備接入時,僅為15ms左右。波載通信技術采用電力線進行信息的傳統,其帶寬MHZz范圍在2-30,信息的傳送速度為1Mbits/s,信息傳送距離為十幾千米以內。而在安全性方面,波載通信是使用專網通訊加密的計算方式進行對信息的加密。TD-LTE230MHz可以使用大氣進行信息的傳送,在進行傳送的過程當中,其帶寬MHZz的范圍在1-20,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2Mbit/s,傳送距離一般大于3km小于10km。TD-LTE230MHz信息傳送的過程中,采用3DE或者AES的方式進行加密。ZigBee同樣可以依靠大氣進行信息的傳輸,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帶寬MHZ為2-5,但在傳輸速度方面就顯得較為滯后了,僅為250Kbit/s,傳送距離僅在2km之內,在安全性方面,ZigBee沒有特殊的安全防護手段,其安全性較差。

(二)通信組網計劃

電力線波載技術和無線技術不但可以單獨形成電網,同時還可以相互混合組成網絡,電力線波載能夠承受的寬帶帶寬為2M-20M,還能夠作為多個終端專點信息上傳的通道,并且依靠電力線波載較長數據的傳送能力,可以把無線集中器所采集的信息,通過電力線載波進行上傳。電力線載波主載波能夠直接和電網通訊的主站點進行連接,同時還可以依靠其他的通訊技術將信息傳遞至通信主站之中。例如,電力線載波主載波及上行鏈接連接至光纖網絡或者無線網絡之中。低壓電力波載通訊的方法不能夠完成變壓器之間的通訊,還可以使用相同變壓器進行數據的交換,從而要完成電器設備的遠距離監控的能力,就需要在數據收集器與上位機管理系統之間甄選其他的通訊辦法。因為ZigBee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信息傳送距離的限制,而聯想到WIFI技術無線電波的涵蓋范圍較大,最大半徑能達到大約900英尺,即大約300米。除此之外,藍牙的覆蓋范圍大約是50英尺,大約為15米。所以在傳送距離層面上Zigbee技術或者藍牙技術都比WIFI較差,并且WIFI擁有傳播速度快的優點,其最大傳播速度能達到37.5Mbit/s,極大程度上高于TD-LTE230MHz和Zig。所以在此處筆者建議使用構建結構簡單,同時擁有更廣波及范圍和最快傳播速度的WIFI無線網絡開展數據的。

四、結束語

電力線載波和無線通信系統在信息傳送能力、信息傳送穩定性等方面與光纖通訊之間存在有較大的差異。作為光纖通訊方式的一種有效補充,電力線載波與無線通信方式有其存在的價值與重要作用。在城市之中,針對部分地區光纖不容易鋪設的特點;在城鄉結合地區,相關站點安排比較分散的特點,由此造成在這些地區當中,一般會使用非光纖通信的方式。在一些對速度和實時性要求都不高的地區,電力線載波和無線通信系統就能夠彰顯出其特有優勢。

參考文獻:

[1]張堯,任登峰,張安琳.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低壓載波通信系統設計方案[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10:110-113.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共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