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8 14:36: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鐵路綠化工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區林業局 袁澤亮
一、__林業現狀
__區位于京津之間,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全區轄29個鄉、鎮、街,721個行政村,人口83.11萬。近年來,__區的林業工作,按照區委和區政府以城市化為主導的率先發展的戰略思路,瞄準“三步走”發展目標,突出“打造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城市”這一主題,以迎奧運為契機,抓住機遇,持續推進,使全區造林綠化工作始終保持高水平發展的態勢,城鄉整體綠化水平明顯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林業資源大幅度增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到20__年底,實現林木覆蓋率27%,__的林業工作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先后被全國綠委、國家林業局、人事部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林業資源林政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二、存在的問題
1、對照發達地區,__綠化水平還不是很高,綠化效果還不是很明顯。
2、受市場經濟效益影響,在綠化造林中,群眾爭相栽植速生楊,造成樹種單一,使林木病蟲害隱患加重,今后在樹種多樣化上要下功夫,改變種植結構,實現綠化美化的效果,并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力度。
3、解決好造林用地的問題,防止出現矛盾。一是通過土地結構調整,預留土地;二是采用土地補償,樹權歸集體或個人的方法,三是土地面向農戶或社會,采取拍、租植樹權收取土地租金的形式。所有造林用地全部由鄉鎮街道自行解決。
三、建議與對策
為讓__大地大面積綠起來,區林業局大力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依托綠色通道,實施大綠工程,建設生態綠廊,展示__形象。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把__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依據《天津市__區林業生態建設規劃》,區林業局全力以赴做好植樹造林工作。20__—20__年全區造林面積3.5萬畝,其中重點工程2.45萬畝,一般工程1.05萬畝。
1、__區外環綠化工程:主要包括京津高速聯絡線、北外環、東外環綠化工程。途經長度20.2公里,涉及大堿廠、曹子里、徐官屯、梅廠、下朱莊、南蔡村6個鄉鎮街及農場。綠化面積2090.66畝,植樹29.19萬株,動土方26.29萬方。
2、高速公路、京山鐵路綠化整改提高工程:主要包括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高速、京滬高速、津薊高速及京山鐵路綠化工程完善提高。共重造面積3551.8畝,補植株數17.49萬株。動土方41.7506萬方。
3、京津城際鐵路兩側加寬和農田林網綠化工程:主要包括綠化加寬工程和兩側500—1000米范圍內農田防護林及村莊環村林完善提高。涉及高村、大王古莊、白古屯、城關、泗村店、東蒲洼、豆張莊、黃莊街、下朱莊9個鄉鎮街,途經長度43.5公里。造林面積3919畝,植樹26.52萬株,動土方25萬方。
4、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涉及全區29個鄉鎮街,以農田防護林、用材林建設為主,重點是綠色邊界、綠色河流、路網沿線的防護林網建設。規劃面積1萬畝,植樹56萬株。主要建設內容:津西北防風阻沙林帶、一、二級主要河道沿岸綠化、農田林網標準化建設,營建300—500畝左右的網格;九橫九樅路網沿線綠化;新農村、生態村環村林建設。
5、重要通道農田林網工程:主要包括京津高速兩側1000米范圍內農田防護林及村莊環村林完善提高。京津高速兩側1000米范圍內村莊、路、渠造林綠化和農田防護林完善提高,涉及高村、白古屯、河西務、泗村店、南蔡村、大堿廠、徐官屯、曹子里、梅廠、上馬臺9個鄉鎮街,造林面積2313.7畝,植樹23.2萬株。
6、九橫九縱路網重點路段綠化工程(片林工程):主要包括京津公路(南蔡村至河西務段);高王公路(104路口至王慶坨段);堿東路(南蔡村至大黃堡段)。綠化工程長度35150米,造林面積2693畝,植樹16.2萬株
四、加強保障,全面實施
為保證六項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區林業局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提早動手,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首先按照“四個結合”、“三個堅持”的原則進行規劃。即防護功能與景觀效果相結合;植樹造景與美化展示相結合;路邊遮擋與遠景透視相結合;造林綠化與農民收入相結合。堅持造林與管護兩手抓,堅持綠化樹種多樣性與立地條件相匹配,堅持經濟與生態效益并重的原則制定詳細的規劃。
其次細化工作任務:自20__年6月,組織科技人員實地踏查,編制規劃設計方案,作好基礎工作;11-12月份落實任務,做好招投標工作,實施土方工程,準備苗木,爭取冬植完成全部任務的60%;20__年1-2月,進行春植前準備,落實地塊,落實人員,落實責任制;20__年3-4月,定點挖坑,栽植,完[文秘站:]成全部綠化任務;20__年5月,督促檢查,提高成活,保證效果;20__年5-12月,加強管護,完善提高,全面驗收。
第三保證“四個”到位:1、思想認識到位。此次綠化工程建設是我區重點工程,也是提高農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更是改善全區生態環境和展示__形象的民心工程。工程進度快慢、質量高低,影響全區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全局,全體人員從講政治的高度,統一指揮、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落實,20__年冬植要完成各項任務的60%以上,20__年春植全面完成綠化任務。2、組織領導到位。此綠化工程由區政府統一領導,涉林部門相互配合,鄉鎮街道具體落實。各鄉鎮(街道)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搞好協作,落實責任,保證質量。3、準備工作到位。林業部門超前規劃,按照《天津市__區林業生態建設規劃》,深入調查研究,制定了08年秋冬季到09年春季重點綠化工程實施方案,鄉鎮(街道)積極落實綠化用地,落實苗木,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與涉及農戶簽定協議,保證穩定,為做好林業打下基礎。4、技術指導、督促檢查到位。林業局由局黨組成員帶領27名科技干部深入到個鄉鎮街、造林地段進行技術指導,協調鄉鎮做好苗木、土地的協調以及綠化督促檢查。
第四制定措施。首先完善機制,實現雙贏。鄉鎮(街道)要兼顧眼前綠化任務與長期管護兩個重點,完善土地承包政策與管護機制,建立相對完善地具有長期活力地綠帶建設責任制,保證實現
關鍵詞:園林綠化;質量控制;施工過程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ing projects, decided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whole project. So the landscaping process qualities control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 lot of project super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landscaping; quality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圖分類號:TU-0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城市的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各相關部門以及市民也越來越多的關注自己生活的質量,因此各地也都對園林綠化建設投入了一定的關注度。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和面貌,許多城市都加大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投入,同時隨著我國園林綠化行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各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服務質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而使城市的品味以及投資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搞好園林綠化建設不僅是城市發展建設的要求,更是市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需求。本文就對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進行一定的討論,以期對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專業研究人員有一定的幫助。
1 園林綠化施工過程的重要性
園林工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鋪裝場地、營造建筑、構筑工程設施、綠化栽植等多項內容。它從設計到施工階段,都著眼于完工后的景觀效果,總目標是為動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創造園林式的綠化空間。現在園林工程的規模日趨大型化,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將園林工程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委托給不同單位建造,因此在工程銜接及施工配合上常常存在問題。另外由于某些工程的特殊需要,植物在非栽植季節栽植的情況也經常發生。此外,為了因地制宜地做好園林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工作,在設計與施工前,必須要進行現場勘察,根據園林施工現場的條件,有的放矢地進行設計與施工。
2 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與施工
2.1 栽植的施工要點根據地形實施合理的方案
首先要通過檢測,分析土質是否符合種植條件,確定是否需要更換種植土。勘察地表以下1m左右的土層結構情況,如有建筑殘基,需確定可行的清除方案,進行徹底清除。建造地形是為了解決園林綠化中的平面呆板、單調、缺乏藝術性的問題,使園林景觀更富于變化。一方面要依據設計要求,另一方面要依據視覺效果不斷調整修改,從各個角度不斷對比,依據自然地勢進行再創造。
2.11 施工設計中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層次結構采用喬、灌、草相結合,以喬木為主。喬木的栽植密度不宜過大,株距一般為5~7m,為林下的灌木、花草留出生長空間,同時要注意植物喜陰陽的特性,在光照不足的地方,盡量選用耐陰的樹種。耐陰的灌木品種有珍珠梅、金根木、接骨木等植物。另外,植于西側的植物要選擇一些不怕風吹的品種,因在冬季常刮西北風,會導致新栽的植物發生倒伏和抽條,從而使植物受到傷害,影響成活率。植物的配置要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同時還要體現植物品種的多樣性和明顯的季節性,避免單調和雷同,要達到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紅葉滿目,冬季蒼翠迷人,做到四季風光景觀各異,使游人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氣象萬千。
2.2 栽植時對種植土的要求
種植土一般要求為不含雜物的沙壤土,PH值為7~8,富含有機質且團粒結構良好。土質貧瘠的土壤,通過增施基肥和復合有機肥的方法對土壤進行改良。栽植花卉、地被植物、草坪的種植土要深翻30~40cm,土壤中石粒直徑應小于1cm,并用細耙耬平。
2.21 根據設計要求定點放線及挖穴
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定點放線,樹穴的大小要根據所栽植苗木的種類、規格來確定,呈直桶形,堅持寧大勿小的原則,帶土球栽植時樹穴直徑比土球的直徑大20~30cm,裸根栽植時樹穴的直徑也要大于根系直徑的20~30cm,以利于根系的舒展和恢復生長。
2.3 栽植注意事項
根據樹種的特性,栽植時埋土不能過深或過淺,否則會影響植株的呼吸,導致其死亡。樹穴底部應填入20~30cm的松土層,并與底肥攪拌均勻,植株入穴后應盡量保持根系舒展,然后填入肥沃的種植土。栽植樹木時還要注意樹木的陰陽朝向,一般向陽面枝條濃密、葉色鮮亮可作為主觀賞面,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
2.31 栽植完成后要踩實表層土并打好圍堰,圍堰的大小一般為喬木樹徑的10~15倍或樹冠垂直投影的12,堰高15~20cm。栽植完畢要及時剪去枯枝、黃葉,澆透第一水。對一些不抗嚴寒的樹種和幼苗在冬季要采取防寒措施,封凍前用土堆理根部10~20cm用塑料將枝干纏裹或用大塑料袋將整株苗木罩住防寒。
2.32 澆水。新植的樹木要保證充足的給水,栽植后第一至五水至關重要。要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澆水,澆水時水壓不宜過大,以利于水分的下滲,使根部及時吸到水分恢復生長。后幾水采用見濕見干的方法。
2.33 修剪。灌木一般修剪成內高外低的球形,及時疏去老枝和徒長枝,培養新枝,但一些莖干生花的品種例外。修剪綠籬時要先確定高度和樹形,然后再進行修剪,保持表面和側面的平整美觀,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發現缺株則要及時添補,影響樹木美觀的萌生芽要及時清除,以減少養分的散失。
2.34 放肥。在整地和穴底回填種植土時施用,通常以腐熟的廄肥為主。根據植物的生長季節和生長速度使用。施肥的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施、溝施、條施、穴施和撒施等。
3 綠化地的整理
綠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簡單的清掉垃圾,拔掉雜草,該作業的重要性在于為樹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保證根部能夠充分伸長,維持活力,吸收養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機械碾壓地面。
3.1 要確保根域層應有利于根系的伸長平衡
一般來說,草坪、地被根域層生存的最低厚度為巧厘米,小灌木為30厘米,大灌木為45厘米,淺根性喬木為60厘米,深根性喬木為90厘米;而植物培育的最低厚度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礎上草坪地被、灌木各增加15厘米,淺根性喬木增加30厘米,深根性喬木增加
60厘米。
3.1.1 確保適當的土壤硬度
土壤硬度適當可以保證根系充分伸長和維持良好的通氣性和透水性,避免土壤板結。
3.1.2 確保排水性和透水性及適當的PH值為了保證花草樹木的良好生長,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5.5至7.0范圍內或根據所栽植物對酸堿度的喜好而做調整。
3.1.3 選擇合適的種植季節,提高植物成活率
苗木的成活率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所以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就需要掌握好苗木的生長規律,最好選擇苗木最適宜的時期進行栽培。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工程建設進度的需要,很多時候都是反季節種植苗木,這就需要監理人員對苗木的反季節種植把好關,保證苗木的栽培質量。首先為了保證苗木的及時才配,需要在苗木進場前就做好挖樹穴、水管、吊車等需要的才配設備,盡量抱枕苗木進場當天就能栽培。另外,在施工人員進行苗木栽培時,監理人員需要在一旁進行監理,保證施工人員對苗木進行了合理的剪修,如對于樹葉過多的數目,要剪去一部分樹葉,防止水分的過分蒸發,保證成活率。在移植名貴苗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一定的小氣候環境的構造,如可以給植物搭建遮陽網。在移植初期,要保證植物生長所需水分的充分獲取,確保噴水時間和次數。
4 加強后期養護的管理
后期養護是園林綠化施工質量的最終保證,即便栽培時各項工作做的再到位,如果后期養護不及時或不標準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栽培質量和苗木成活率。例如要做到及時澆水,保證樹木支架的牢固性,防止樹木歪斜;做到及時除草,及時打藥治蟲,防止病蟲害的出現。由此可看加強園林綠化工程的后期養護管理是園林工程質量的最終保證。
結語:
總之,園林綠化建設的質量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做到園林綠化施工工程中的質量控制需要優選施工團隊和監管隊伍,打好工程建設的基礎,嚴格控制園林綠化材料的質量,掌握苗木栽培時間,控制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過程,控制各道工序的質量,最好還要做好之后的養護工作。可見,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保證需要在各個程序中嚴格做好質量把關,只有做到了各個程序都做到了標準要求,才能保證最終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