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手術室常見病護理

手術室常見病護理

時間:2023-08-21 17:24: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手術室常見病護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手術室常見病護理

第1篇

【關鍵詞】 護理干預;手術室感染 ;臨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218

院內感染事件中, 手術室感染具有極高的發病率, 所以加強手術室感染的控制及防范力度是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內容[1]。手術室不僅是手術治療的重要前提, 同時還會對患者手術效果產生影響, 通常情況手術患者開展手術時, 其免疫力降低, 引發感染的可能性極大, 因而加強手術室的護理干預非常重要[2]。為了研究加強護理干預對防范手術室感染的臨床效果, 本院選取45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應用加強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患者89例, 全部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配合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44例, 男23例, 女21例;年齡23~81歲, 平均年齡(55.7±6.1)歲;按手術類型劃分:婦科16例, 骨科12例, 神經外科16例。觀察組45例, 男25例, 女20例;年齡24~82歲, 平均年齡(55.9±6.8)歲;按手術類型劃分:婦科17例, 骨科13例, 神經外科1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給予加強護理干預, 主要從人員流動、環境、藥物使用及手術室備品等實施加強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人員流動護理干預 手術室感染現象的出現主要來源于手術室人員流動所攜帶的病原菌污染, 因此手術室應該對進入人員的衣著與數量等實施嚴格的控制, 且執行手術室無菌規定, 將該規定具體落實到位, 進入手術室的人員需要配戴好手術室專用鞋子、帽子及口罩等, 方可進入[3]。此外, 還應該努力降低進出手術間的次數, 手術過程中嚴禁將通向外走廊的門打開。

1. 2. 2 環境護理干預 在手術室感染原因中, 手術室環境是比較重要, 因此應該詳細完成手術室環境護理干預。醫院應該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完成手術室環境消毒與檢查工作, 同時還應成立環境監測小組, 按時評定手術室衛生是否合格, 察覺問題后告知有關人員進行處理[4]。

1. 2. 3 藥物護理干預 重視藥物使用的劑量, 仔細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種類與聯用方法。手術完成后, 污染物品、標本、廢棄藥瓶等應該合理分類管理, 預防對手術室其他備品形成污染, 加大感染幾率。此外, 護理人員可按照醫院內常見病原菌, 預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努力降低耐藥性出現幾率。

1. 2. 4 備品及設備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應該保障手術室內部的全部物品均維持干燥、整潔, 而設備及備品在送進手術室前, 應該進行嚴謹的消毒滅菌。其中消毒方式, 主要按照物品特性來選擇, 環氧乙烷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消毒時間, 應該>12 h。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經護理后, 觀察組感染率為2.22%, 對照組感染率為13.64%, 兩組患者感染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醫療外科系統主要在手術室中實施手術治療, 而感染則是外科領域中比較常見的并發癥。預防手術感染狀況的出現, 關系到手術成敗。近來來臨床研究報道指出, 手術室感染應該需要對人員流動、環境、藥物使用及手術室備品等方面進行護理, 才可保證手術的成功率。手術室感染需要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還需注意手術室諸多因素致使患者受到感染。因此手術室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護理干預:①重視空氣消毒, 多消毒, 確保手術室空氣符合無菌條件, 預防出現交叉感染的現象[5]。②重視對備品及儀器進行消毒, 按時開展檢查。③強化人員管理力度, 對手術參與者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 手術參與者保證不將病菌攜帶入手術室。④認真選擇術中用藥, 仔細選擇適用的抗生素。本研究結果發現, 觀察組通過實施加強護理干預后, 其感染率僅達2.2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6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將加強護理干預應用在防范手術室感染的護理中, 可有效將患者手術室感染現象的發生率降低, 進而保障患者的臨床效果, 明顯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西玲, 王宇, 殷亞亞, 等.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8):1141-1142.

[2] 石世芬.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效果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11):1716-1718.

[3] 邱蕓紅.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效果分析.大家健康護理研究, 2013, 17(11):1233-1234.

[4] 黃艷愛, 吳麗清.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效果.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13):2233-2234.

第2篇

【關鍵詞】經尿道 前列腺增生 電切 手術配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atients with prostatic hyperplasi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TURP operation cooperation and experience. Methods 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of TURP operation room nurse operation with. Results 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operation process are very smooth, no way to open operation,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Nurses and physicians cooperate tacit understanding. Conclusion TURP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It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percutaneous suprapubic prostatectomy more advantages, set high safety, less bleeding, pain reduction, and faster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room nurses strict aseptic operation, the prompt correct match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 words】Transurethral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Cutting Operation with

前列腺增生癥(BPH)是許多老年患者的常見病、多發病,而TURP是一種新的微創技術,因其是經尿道手術,故在體表沒有傷痕,對身體創傷也小,術后恢復快。它的手術適應癥比較寬,且老年患者大多為高齡,合并的其他病癥也較多,耐受手術的能力相對差些,而TURP正好能彌補這些缺陷,使手術風險大為降低。術中使用保列治可減少術中術后出血[2]。它除了要求醫生有精湛的醫術外,還要有護士正確及時的配合,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現將TURP的手術配合與體會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至今,我院共開展TURP手術28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最小54歲,最大83歲,無其他疾病者為11例,伴有疾病者17例,平均住院天數為12天。

1.2 方法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后,連接好電切設備,在專用沖洗液的持續沖洗下,利用無菌電切鏡的直視功能,用合適的電切環邊切邊止血。分段順行法切除前列腺組織[3],直到順利切除前列腺組織。術畢留置F18-20的三腔氣囊導尿管,并持續生理鹽水沖洗膀胱,沖洗時間為1-3天。

2 護理配合

2.1 術前準備

2.1.1 心理護理 術前一天巡回護士下病房對患者進行探視,檢查術前準備情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簡單地告知手術過程,態度親切,并初步介紹一下手術室的環境,手術等,使之心態放松,能積極配合手術。

2.1.2 環境準備 手術應在大手術間內進行,室溫調節在22-25度,麻醉機、監護儀及各種電切設備放置合理,房間要盡量減少人員走動,以免增加感染機會。

2.1.3 用物準備 手術當日,巡回護士做好核對工作。

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手術名稱等,按手術要求,將各種器械包括高頻電刀、電切鏡、冷光源、顯示器等安放在合理位置,檢查其性能,確保完好使用。準備好專用灌洗液、過濾皮條、輸液架等。洗手護士按手術要求準備好常規器械:前列腺電切專用包,一次性手術褲,三腔氣囊導尿管,石蠟油,集尿袋。檢查物品是否完好齊全,是否在滅菌有效間內。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 在核對正確無誤后建立合理的靜脈通路,確保輸液通暢。配合麻醉師取側臥位,協助其完成麻醉,在麻醉達到一定療效后,與醫生共同擺放好膀胱截石位,將輸液的上肢放于外展位置后固定,避免受壓,有袖帶的上肢也固定好,雙下肢抬高放于擱腿架上,并固定好擱腿架,高度合適,腘窩處墊軟枕,妥善固定,防止損傷腓總神經。將一次性電極板平整地緊貼于大腿股四頭肌。撤下手術床的尾部。按要求正確連接各種儀器設備。再次檢查性能。調節到常規亮度與功率,并在手術過程中隨時調整。在醫生置入電切鏡后,連接沖洗液,沖洗液的高度應高于膀胱水平60-70cm,保證能持續沖洗,巡回護士要及時添加沖洗液,以防空氣進入電切鏡,影響醫生操作視野。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要協同監測生命體征是否平穩,確保手術能順利進行。同時做好術中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與洗手護士配合默契。

2.2.2 洗手護士配合 洗手護士合理擺放好各種手術器械,并確保處于滅菌狀態。手術中,注意力集中,按手術進程及時正確地傳遞器械,在操作時嚴格無菌觀念,嚴守操作規程。協助醫生將吸出的前列腺組織用紗布過濾好,放于治療碗內。待組織全部切除后,配合醫生留置型號合適的三腔導尿管,往氣囊內注入30-50ml生理鹽水,一頭連接0.9%生理鹽水持續沖洗,另一管腔連接集尿袋,觀察引流是否通暢。

2.3 術畢護理

2.3.1 洗手護士在手術結束后,按要求摘下所用器械,初步清洗各種器械,打包送供應室清洗消毒。將切下的前列腺組織碎片送病理檢查。

2.3.2 巡回護士將各種器械關閉后規范管理。協助麻醉師將患者安放于平臥位,注意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色、量,做好各種記錄。與麻醉師、護工一起將患者送入病房,做好交接事宜。

3 結果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高發病。因此,經尿道行前列腺電切術(TURP)被譽為治療BPH的“金標準”[4]。該手術屬于微創,其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出血少,葉敏等[5]總結1056例TURP術后早期出血占2.2%。術后恢復快,住院日期短,更能滿足老年患者需求。我院自開展以來,無一例轉為開放性手術。對于拔管后有輕度血尿或鏡下血尿一般不需處理[6]。臨床療效顯著,隨訪滿意度高。

4 體會

對經尿道電切術來說,除了要掌握手術適應癥,術前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手術能順利進行的前提,熟練手術操作,細致的售后管理是預防手術并發癥的總原則[7]。術前手術室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盡量減少緊張焦慮的情緒,檢查術前病人的準備情況。在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要各司其職,正確對待,分工明確又互相配合。認真完成各項操作。因此,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很高,平時要加強業務學習,進行各種技能培訓,使每位護士均能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規范使用,特別是對新開展的手術的配合,要盡量熟悉手術步驟,了解手術的全過程,在不斷的學習與操作中與醫生達成默契,促進手術的順利完成。手術室護士要強化無菌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對于可疑物品要做到堅決不用,杜絕各類感染的發生。據王曉蔚[8]等的研究,術中人員的走動,以及各種器械,敷料使用等情況,會造成空氣污染,從而增加手術感染的機率。

參 考 文 獻

[1]鄒偉,趙克棟,饒志剛.等離子汽化電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11例分析.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5, 19(4):317-318.

[2]黃錦遠,蘇全,溫海斌.應用保列治減少前列腺手術出血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06,(12)09:860~862.

[3]步秀蘭.經尿道前列腺氣化手術護理配合[J].中國基層醫藥雜志,2007,1(6):1047~1048.

[4]劉春曉,徐亞文等.腔內剜除法在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中的應用.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25(8)558~561.

[5]葉敏,朱英堅,王偉明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汽化切除術的并發癥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563~566.

[6]吳宏飛主編.精道外科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607-608.

第3篇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 手術配合; 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變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板內,致使相鄰組織遭受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好發于20~40歲青壯年,男性與女性之比7∶1~12∶1,但以第4~5腰椎最多見[1]。多數患者因腰扭傷、提重物、打噴嚏或勞累而發病,少數可無明顯外傷史。應用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將手術室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49~70歲,中位年齡58.1歲。術前均行腰椎X線和CT或MRI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

1.2 手術方法 35例患者中,椎板開窗髓核摘除21例,椎板次全切除髓核摘除12例,全椎板切除減壓髓核摘除2例。

1.3 手術護理

1.3.1 注意擺好患者,使腹部大靜脈回流通暢,避免椎管內出血,影響手術進行。

1.3.2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調整輸液、輸血速度,保證其通暢,輸血將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1.3.3 隨時吸出切口內血液,使手術視野清楚,便于止血及辨認組織及神經根,預防損傷神經。

1.3.4 縫合切口前,注意止血小紗布塊要及時清點,防止遺留切口內。

1.4 療效評定標準 優:腰腿痛癥狀完全緩解,能參加日常活動;良:癥狀解除,能參加日常活動,但有輕微的殘余癥狀;可:主要癥狀解除;差:癥狀無顯著變化,有輕度殘余腰腿痛麻,勞動時加重,日常生活困難。

2 治療結果

隨訪時間7個月~3年。本組35例,優26例,占74.29%;良5例,占14.29%;可3例,占8.57%;差1例,占2.86%;優良率88.58%。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長期體力勞動者發病率高,其主要癥狀表現為:腰痛、坐骨神經痛、腰椎側突、腰部活動受限、壓痛及骶棘肌痙攣、馬尾神經受壓[2]。其特點為癥狀多、體征少、病程長,給患者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在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手術是一種常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何做好護理,對術后患者的功能恢復至關重要。

3.1 術前護理 通過耐心宣教,使患者對本病癥狀、導致或誘發本病的主要因素、基本治療過程、特殊檢查、功能鍛煉和預后有所了解,使患者密切配合手術后的治療和護理。術前12 h禁食、4~6 h禁飲,以防止因麻醉或手術過程中所致嘔吐而引起的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充分清潔手術區域的皮膚[3]。術前示范訓練: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便、翻身及床上活動,練習深呼吸、咳嗽,腰椎間盤摘除術采用俯臥位,所以應幫助患者進行俯臥位的練習。

3.2 手術器械、環境準備 術前1 d常規清潔消毒手術間,備好電視攝像系統、冷光源系統、電凝器以及骨科包、沖洗器、吸引器、刀片、止血明膠海綿、腔鏡保護套、棉片、生理鹽水、4#軸線。

3.3 巡回護士配合 接診患者,核對無誤后,于其上肢建立靜脈通路。指導患者擺放麻醉,配合麻醉師進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將患者俯臥在雙軸托架上,注意使患者腹部懸空,盡量使腰椎間隙展開、屈膝、雙手曲置于頭端、雙腳踝部墊海綿墊,約束好患者防止墜床。保證患者呼吸、循環和靜脈通路順暢以及患者的舒適度。將攝像系統放于術者對側,正確連接好攝像系統、冷光源、電凝器以及吸引器。術中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防止變化時血壓下降[4]。對患者采取語言保護性措施和心理安慰,如保暖、撫摸等。隨時提高警惕,注意意外情況的預防和發生,備好急救藥品和物品,注意特殊藥物的應用及護理,使患者能夠安全地耐受手術,并保障手術成功。隨時備好開放式手術準備。

3.4 術后護理 患者回病房時,腰部可圍一小中單,在搬運或翻身時可扶持中單,以保持腰部穩定,減輕損傷或疼痛[5]。患者回病房后要仰臥硬板床2~4 h,以壓迫傷口,幫助止血;同時保證術后脊柱的過伸和穩定,避免脊柱彎曲;平臥4 h后可由一名護士以“滾動式”將患者翻身側臥;對年齡較大患者,遵醫囑給予吸氧及心電監護。

參考文獻

[1] 任雪萍,王紹明,夏曉燕,等.腰椎間盤突出癥416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8,12(14):104-105.

[2] 陸以佳.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02.

[3] 景娥,劉慧卿,馮桂敏.骨科疾病護理.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23.

[4] 袁錦秀.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國醫學創新,2008,5(30):88.

第4篇

【關鍵詞】立體定向下血腫排空術;治療流程;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3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089-01

立體定向下血腫排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具有定位準確、操作簡單、創傷小、費用低、效果確切的特點,現將63例立體定向下血腫排空術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63例,男42例,女11例,年齡52-74歲,平均63.5歲。既往有高血壓病史61例,入院時按照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分級,Ⅰ級9例,Ⅱ級23例,Ⅲ級28例,Ⅳ級2例,Ⅴ級1例。GCS評分:13-15分12例,9-12分49例,3-5分2例。高血壓腦出血幕上58例,幕下4例,頭顱CT根據多田氏公式計算[1],幕上血腫大于30毫升,幕下血腫大于10毫升,合并腦積水14例。

1.2 手術方法 存在腦積水的患者先行腦室外引流,患者局麻下頭部固定立體定向儀基底框架,行頭顱CT掃描,測量計算小腦血腫最大層面的坐標值x、y、z,再入手術室,患者取側臥位,用立體定向儀專用頭架固定頭部。頭部枕后局麻作小切口,顱骨鉆孔,電灼硬膜并切開。安裝立體定向儀部件,調節立體定向儀坐標值x'、 y'、z',使與上述坐標值x、y、z值相符,穿刺針穿刺血腫,一般抽吸血腫量的60%-70%即可,血腫腔內置入引流管,術后根據殘余血腫量的多少,可血腫腔內注入尿激酶1-2萬單位,3-5天后拔引流管。

2 結果

本組有2例病人死亡,1例再出血行開顱手術治療,其余患者恢復良好,按日常生活活動(ADL)量表Barthel指數(BI)[2],恢復日常生活ADL-1為18例,日常生活自理ADL-2為25例,生活需要幫助,可扶行ADL-3為17例,有意識但臥床不起 ADL-4為 1例。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里護理:做好患者的心里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該手術的目的、方法步驟、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請同種疾病的術后患者講解,介紹該類手術的優越性,盡量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手術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解除患者家屬疑慮。

3.1.2 術前準備:①頭部備皮:頭發全部剃除,予以消毒;協助手術醫師安裝立體定向儀基底框架,確保基底框架不偏移,位置正確,不妨礙手術刀口的暴露;護送患者到CT室進行CT掃描,掃描后護送患者到手術室,與手術室護士交接病人。

3.2 術后護理:

3.2.1 一般護理:絕對臥床,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頭部抬高30度,以減輕腦水腫;保持大小便通暢,以免患者因尿儲留、便秘導致煩躁不安,誘發再出血;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因大多數患者合并高血壓,應控制血壓比入院時低15%左右,以減少腦梗死及再出血的發生率;觀察患者意識狀況及呼吸、瞳孔變化,如出現患者意識障礙加深、呼吸不規則、瞳孔變大,往往說明發生再出血,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注意口腔及肢體、皮膚的護理,避免壓瘡及嗆咳。

3.2.2 手術刀口護理術后觀察小切口生長情況,隔日換藥1次,注意有無滲血、滲液及紅、腫、熱、痛表現,早期發現感染征象,有時因刀口過小,可發生皮緣壞死,表現局部皮膚變黑,滲液;基底框架固定處常為4個,為前額及后枕,換藥時應避免遺漏。

3.2.3 引流管護理血腫腔引流管應平齊外耳道,每日觀察引流液,如性狀、量等,若血腫與腦室相通,引流液常含腦脊液,為血性,量常較多,應調節引流管高度,控制引流液為100ml/日左右為宜,以免引流過度引起顱內出血;若引流液少,不含腦脊液,一方面因血腫與腦室不相通,另一方面常因凝血塊堵塞引流管,可依據頭顱CT、血腫腔注入尿激酶觀察;血腫腔注入尿激酶時應注意三通接頭的無菌操作,以免引起顱內感染。

高血壓腦出血是中老年常見病,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言語含糊不清、一側肢體麻木及癱瘓,嚴重時病人可出現昏迷,發病約占全部腦卒中的15%~30%,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三大特點,是高血壓腦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一直是神經科治療的難點和重點[3]。手術方法常用的是去骨瓣減壓血腫清除術、各類錐顱軟、硬通道穿刺引流術等,前者需全麻去除顱骨,創傷及花費較大,并發癥較多,后者創傷小,但存在定位不準確的劣勢。應用立體定向技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其手術簡單:采用局麻,僅需要在顱骨上鉆一小孔即可完成手術操作;定位準確:采用高精度立體定向儀,減少了穿刺靶點的偏差,有利于血腫的排空;花費少:手術耗材及術后護理較常規開顱手術減少,減輕了病人負擔;效果確切:采用特制血腫排空針能有效解除血腫壓迫。其護理的重點在于術前的準備及術后引流管的管理,需要護理人員熟練、全面掌握手術流程,為患者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護理,使患者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隋邦森編 腦血管疾病-CT、MRI、DSA與臨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97-199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臨床療效評定標準。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6,29(6):387-390

第5篇

在內科這兩個多月中,在帶教老師的悉心與耐心帶教下,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不曾懂得的東西。在實習的日子中,我了解到收治病人的一般過程:如測量生命體征;詢問病人病史、過敏史等,認真寫好護理記錄,同時觀察病人的病容,配合老師的指導,了解抗生素對各種消化系統的基本應用。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同時坐到了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

心內科以高血壓并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見,在老師的帶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見病的護理及基本操;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評估;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規范記錄;正確采集血、尿標本;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執行靜脈輸液……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能勤于、善于觀察患者病情,從而及時地掌握病情變化,作出準確判斷。這段日子,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接觸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專科知識和技能,重新拾起了很多操作技術,例如無菌原則,氧氣的應用,以及搶救車的五定等。

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這只是實習之初,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我一定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下一實習科室,并牢記老師的教誨,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我要感謝本科室的患者,他們很配合的讓我做治療,俗話說,病人就是老師。希望下一站,一切順利。本人在實習期間,尊敬老師,熱愛勞動,刻苦學習. 在帶教老師的幫助下,能掌握常見病與多種病的診斷和治療.這讓我感到很高興. 在實習期間,我非常喜歡我的每一位帶教老師.因為她們都盡最大的努力去教我,而我也努力的去學習,彼此都給對方留下了好印象. 在內科的時候,剛到那什么也不熟悉,只能看到那些醫生每天都很忙,而我卻坐在那里,看者他們做事.心里很不爽.心想:我回去呀,不實習了.可是反過來想,父母都已經給我交錢了,不能浪費他們掙的血汗錢呀!第2天的時候,我的帶教老師帶者我去查病房,查病房回來就該開化驗單了,我也不知道怎么開,老師就給我講了講,這才明白過來.輪到值班的時候,老師都給我講了講在內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讓我心里有了個底.在內科我首先會做的第1個檢查是:心電圖,緊接著就是問病史,寫病歷,整出院病歷.就這樣在內科呆了2個月.我該往婦科轉了,心里有點依依不舍. 在婦科的時候,我的帶教老師是主任.剛到那,我看到的就是一大堆病歷,我問老師這么多病人,老師說:''病人來了快走了快""在婦科,手術多,學生少,每天8點上班一直忙到下班,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一上班,先查完房,就跟主任上手術了.手術室對我來說很陌生.主任知道我不了解,就跟我說,你先站在旁邊看兩次,到上手術的時候你就知道干什么了,我說:恩.開始我一看到血還有點不習慣了,后來跟主任上了2次手術就好了.在做手術的時候,主任教我怎么開刀,打結,...... 在兒科的時候,帶教老師給我講了講常見病,小兒怎么用藥,還告訴我小兒不像成人,不能用的劑量大,否則... 在外科的時候,帶教老師告訴我怎么包扎傷口,換藥,拆線...... 在院期間,我對待病人就像親人一樣,去關心,去照顧他們,讓他們心里感覺到在醫院就像在家一樣.有時候幫病人打打水

第6篇

關鍵詞:圍術期;糖尿病;肝膽胰疾病;護理

糖尿病是由于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其是一種全身性代謝疾病,臨床表現以高血糖為主[1]。肝膽胰疾病是臨床常見病,手術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該類疾病的手術情況復發,具有較高的危險性,若患者同時合并DM,更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從臨床實踐經驗來看[2],針對合并DM的肝膽胰疾病患者,在圍術期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我院對120例行手術治療的合并DM的肝膽胰疾病患者,實施了圍術期綜合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并發肝膽胰疾病的DM(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齡在34~69歲,平均(46.3±3.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DM診斷標準和肝膽胰疾病診斷標準,并經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DM類型:陰性DM 64例(21例為Ⅰ型、43例為Ⅱ型);顯性DM 56例(26例為Ⅰ型、30例為Ⅱ型)。其中52例為肝癌,16例為胰腺癌,12例為膽石癥,28例為膽囊炎,其他疾病1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在圍術期,對所有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如下:

1.2.1術前 ①心理護理:與僅患有一種疾病的患者相比,同時合并糖尿病與肝膽胰疾病的患者同時具有這兩種疾病的臨床癥狀,加之患者對這兩種疾病認識的不全面,所以多存在煩躁、多慮、抑郁、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且表現明顯。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效果認識不夠正確,對手術治療持懷疑態度,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提高了機體的應激反應,造成血糖升高,從而對治療效果及預后產生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在術前對患者予以必要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到血糖控制可對手術治療產生積極影響,反之則會影響手術療效。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交流,從交流中掌握其心理狀態,根據每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同時,護理人員還可讓一些成功的手術病例到患者病房,向患者講述切身感受,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術前,護理人員可向患者粗略地講解一下手術流程及原理,重點告知術前及術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宜。②飲食調整:術前要給予患者低脂、高蛋白質、高纖維素飲食,增加機體營養,以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能力,同時也有益于血糖控制。③血糖控制:根據患者的血糖值,皮下注射適量的胰島素,4次/d(早餐前、中餐前、晚餐前、睡前),將FBG(空腹血糖)控制、穩定在7.25~8.3mmol/L后,方可實施手術。

1.2.2 術中 術前手術室護士要準備好手術所需用物,檢查手術設備運作是否正常,物品是否完整、齊全。患者入手術室后,通過與患者交談,消除其緊張情緒,達到放松狀態。快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連接心電監護設備。配合麻醉師進行擺放,在術中,手術室護士要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準確、快速地傳遞手術用物,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針對手術時間較長者,做血糖檢測1次/4h,并根據血糖值變化,遵醫囑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

1.2.3 術后 在將患者送回病房后,要持續進行體溫、呼吸、脈搏、血壓、意識等生命體征監測,一旦發現有異常,護理人員要即刻報告主治醫師,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術后要準確記錄患者的出入量,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的腹部體征、傷口情況進行嚴密觀察,若有出血征兆,應及時報告、處理。按時更換敷藥,查看傷口愈合狀況。定時為患者擦洗、按摩、翻身,以免出現壓瘡。指導、鼓勵患者早期活動。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

2 結果

12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為100.0%(120/120)。術后,有2例出現代謝紊亂,在采取對癥措施處理后,代謝紊亂癥狀消失,未發生其他嚴重并發癥。住院時間在5~10d,平均住院時間為(5.8±3.6)d。

3 討論

對于行手術治療的合并DM的肝膽胰疾病患者,在圍術期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感染率、死亡率均較高,同時手術難度也相對較大,手術風險相對更高。因此,有必要在臨床護理方面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在術前、術中、術后實施全面的、綜合性的護理措施,以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手術效果[3]。

我院在對合并DM的肝膽胰疾病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首先在術前對患者給予了必要的心理護理,進行飲食調整及血糖控制,在術中,手術室護士積極配合手術醫師,準確執行醫囑,在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積極做好術后并發癥預防措施,由于DM是終身性疾病,所以護理人員在術后對患者進行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對于需長期應用胰島素的患者,護理人員還要反復向患者講解胰島素應用注意事項,包括注射方法、保存方法、副作用等[4]。本組患者通過圍術期綜合護理,均成功實施手術,手術成功率為100.0%。術后,有2例出現代謝紊亂,在采取對癥措施處理后,代謝紊亂癥狀消失,未發生其他嚴重并發癥。

總之,在合并肝膽胰疾病DM患者的圍術期,實施綜合性護理,對于保障手術順利實施,提高患者預后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世平.肝膽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5):36-37.

[2]陳文菊.研究肝膽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1):320-320,321.

第7篇

【關鍵詞】 小組訪視;多媒體演示宣教;前列腺;電切術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為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是目前公認的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TURP具有適應證廣,切除徹底,術后恢復快,療效持久的優點[1]。前列腺電切術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療方法,但也是一個創傷過程,會對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負擔。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是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較為先進的一種手術方法:其優點是不開刀、創傷少、術后恢復快,深受老年患者的歡迎[2]。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先后對1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實施汽化電切術,術前對患者采用小組訪視與多媒體演示宣教護理教育,效果顯著。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對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患者140例,年齡37~88歲,平均64.9歲,多因進行性排尿困難、夜尿次數增多、急慢性尿潴留而就診,病程1~10年。術前經B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直腸指檢、尿動力學檢查診斷為前列腺增生;術前有明顯心肺疾患57例,有高血壓病43例,有糖尿病11例;111例術后5 d拔除留置導尿管,28例術后6 d拔除導尿管,15例術后7 d拔除導管,平均留置尿管5.8 d,全組拔管后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經多飲水,應用丁胺卡那霉素、保列治等藥物后癥狀緩解或消失;住院天數最長12 d,最短5 d,平均6.7 d。

1.2 護理方法

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程較長,患者均有多次就醫且效果不滿意的經歷,因此對治療缺乏信心,尤其對新開展的汽化電切術更是顧慮重重。我們以誠摯的態度與他們談心,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并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使其了解手術的方式、手術效果。還請術后康復的患者講解自己的切身體會,幫助患者克服術前緊張焦慮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術前1 d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患者,通過閱讀病歷及與患者進行床邊交流,填寫“手術護理訪視單”。由于該手術是近期開展的腔鏡微創手術,大部分患者對此缺乏了解,表現出懷疑、焦慮等情緒。針對這種心理特點。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結合多媒體演示宣教,講解有關手術知識和腔鏡手術方式及優點,介紹成功病例及醫生的技術經驗,告訴患者及家屬手術過程中,護士會一直陪伴在患者的身邊,隨時為患者解決問題,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樹立對手術的信心。

同時向患者表達手術室全體護士的親切問候并給患者送去一張精心設計的“手術患者溫馨提示卡”,將術前、術中、術后等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如:“請您術前1 d洗澡更衣,注意保暖,晚上10:00時以后禁食、禁水。為了您的安全,術晨請將假牙、眼鏡取下,金屬物品如手表、戒指切勿佩帶在身”等等。教會患者一些減輕焦慮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告訴患者“明天我會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您”,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縮短了手術室護士與患者的距離,為第2天手術時繼續交流奠定了基礎。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統計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大多數前列腺電切患者在小組訪視與多媒體演示宣教前,患者擔心手術時疼痛、擔心手術中出現意外、擔心手術效果并發癥、對手術感到恐懼和緊張、感到孤單及無助者分別為128(91.6%)、119(84.9%)、109(77.6%)、130(92.8%)、78(76.4%),在小組訪視與宣教后則明顯減少,分別為19(13.6%)、22(15.7%)、16(11.4%)、15(10.7%)、10(7.1%),訪視與宣教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一般來說,當手術確定后,患者的心情很不平靜。一方面盼望手術成功地去除疾病;另一方面又怕手術帶來的傷害。緊張、恐懼、常使患者坐立不安、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有的患者進入手術室時渾身發抖、過度緊張,對手術和麻醉十分不利。因此,手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十分必要。護理人員熱情、體貼、關心他們,用鼓勵性、安慰性的語言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介紹同種疾病患者手術的效果,并宣傳疾病有關知識。向患者說明術前準備的必要性,為術后減少感染和并發癥等做好宣傳工作[3]。

術前訪視是從“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角度出發,其目的和意義是有效地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緊張心理,并幫助其維持最佳的身心狀態[4],有利于手術順利完成。前列腺電切患者大多數是50歲以上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各方面的衰退,對手術的耐受性相對降低,術前的緊張、恐懼情緒可通過交感神經系統作用,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5]。引起血壓增高,心率加快,術前患者的這種應激反應隨著手術時間的逼近逐漸加劇,嚴重時甚至影響手術的進行[6],所以術前心理輔導特別重要。護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給予心理疏導,耐心介紹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及手術醫師技術水平。介紹醫院的先進設備和手術成功的病例。在交談中注意語速及語調,讓患者感到親切易于聽懂,消除患者對手術前各種疑慮,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以積極心態配合手術。本調查結果顯示,前列腺電切患者術前訪視后的心理擔憂和恐懼的人數比訪視前明顯減少(P

對患者進行多媒體演示宣教,評估患者健康需求,對癥宣教。介紹治療原則及效果,各種治療用藥的名稱、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進一步介紹疾病知識,好轉和惡化的癥狀如何預防。通過護理宣教工作能夠滿足患者對知識的需求,是對患者要求健康行為的支持。護理工作人員要卓有成效的開展宣教工作,具有提高患者依從性,減輕患者的心里負擔,增強各種治療效果的作用。做好宣教工作可以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護理人員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有利于社會及患者進一步認識護理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陳元,葉愛霞,鐘嬈霞.術前訪視在104例前列腺電切患者中的實施及體會.廣東醫學院學報,2006,(06):80-82.

[2] 張媛媛,劉美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96例的術后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08):45-49.

[3] 秦曉濤,盧一平.經尿道前列腺電切綜合征.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0,21(1):60-62.

[4] 張文萍,王弈博.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2009,(08):52-54.

第8篇

【關鍵詞】骨外固定器;脛腓骨骨折;治療方法;護理體會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365-01

脛腓骨骨折是臨床當中的多發病與常見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四肢骨折,大多數是由高速的以及高能量的損傷所造成的,同時患者還會伴有軟組織損傷或者缺損[1]。選取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60例脛腓骨骨折骨折,給予骨外固定器治療以及精心護理,臨床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了60例脛腓骨骨折骨折,均給予患者骨外固定器治療。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5-69歲,平均42歲;受傷原因:高處墜落傷有18例,被重物砸傷有9例,交通事故傷有29例,擠壓傷有4例;60例患者當中閉合性骨折有24例,開放性骨折有36例。

1.2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骨折形式,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對于24例閉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方式進行復位固定治療;對于36例開放性骨折患者,先對創面進行清洗,清洗完成之后在進行復位,在距離骨折端5cm的地方安裝好固定螺釘,將外固定器固定牢固。在治療過程當中,必須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治療結束后給予患者常規抗感染治療。囑患者定期要復查X線片,觀察恢復情況,同時根據骨折線來對支架進行調整。回到病房之后將患者的肢體舒適地置于功能位,且鼓勵患者及早進行肌肉等長收縮活動,同時進行關節功能鍛煉等活動。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發生骨折之后患者充滿緊張焦慮以及恐懼擔憂等不良情緒,為了有效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針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操作步驟、麻醉情況以及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施,使患者有一個充足的心理準備;同時告知患者必須要配合醫生治療,消除不良情緒,這樣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對于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囑患者家屬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通過家屬的言行舉止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請術后恢復良好的同類型患者現身說法,以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緒帶給患者的影響,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2]。

2.1.2術前準備準備好患者的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包括X線片、心電圖、出凝血時間以及血常規等,術前1d做好常規藥物皮膚敏感試驗工作;同時告知患者術后需要臥床休息,二便需要在床上進行,因此,在術前將此情況告知患者使其有所準備。在術前30min,對患者的姓名、住院號、床號、手術部位、麻醉方式等進行仔細核對,防止出錯。手術室護士要做好手術準備工作,準備好相關的藥物以及器械。

2.2術中護理患者進入到手術室之后,手術室護士通過撫摸患者的額頭、緊握患者的雙手等一些動作來讓患者放松心理,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建立1-3條靜脈通路,以防止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有效輸血輸液[3]。手術室護理積極配合好醫生的各項操作,動作要快而穩健,且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手術結束之后認真清點物品以及器械,防止遺留在患者體內。

2.3術后護理

2.3.1疼痛護理術后告知患者切口在24h之內疼痛比較劇烈,以后就會慢慢減輕,緩解患者較大的心理壓力。對于耐受一般的患者可以通過音樂療法以及轉移注意力法等方式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對于無法耐受的患者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2.3.2針孔護理在外固定架治療當中,比較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就是針道感染,因此在術后一定要做好患者的針道護理工作。術后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滲出情況,如果有液體滲出的話要及時更換敷料。同時仔細觀察針眼處的分泌物顏色以及針眼處周圍皮膚有沒有出現紅腫、發熱或者壓痛感,可以使用75%的乙醇在針眼處進行滴注,每天2次。如果針眼處分泌物是膿性液體,同時周圍的皮膚有紅腫或者是發熱感,要考慮為可能出現針道感染,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防止感染加重[4]。

2.3.3外固定支架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時檢查并對螺釘進行適當地調整,同時還要注意固定針松緊度,以保障有效固定能力;另外,在患者活動之后,也會出現固定裝置松動狀況,因此要及時及進行重新固定,防止對患者骨折的愈合產生不利影響。

2.3.4功能鍛煉術后患者麻醉清醒之后就可以進行活動,主要是進行踝關節的活動以及股四頭肌的肌肉收縮活動,其他的肢體則進行全范圍功能活動鍛煉。術后1d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骨折的鄰近關節被動鍛煉,術后1-2周之后可以進行坐輪椅活動,恢復較好的患者可以進行扶拐下床緩慢行走,但是不能夠負重行走,術后3-5周囑患者可以進行部分負重鍛煉,隨著恢復可以進行完全負重鍛煉。在進行功能鍛煉之前,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詳細講解功能鍛煉的意義與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時患者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必須要有護理人員或者是家屬守在旁邊,防止患者跌倒造成二次骨折。

3結果

對患者進行了6-15個月的隨訪,平均10.5個月;住院時間是12-58d,平均35d;60例患者當中甲級愈合有42例(70.00%),乙級愈合有18例(30.00%)。60例患者當中,54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是11-19周,平均15周;外固定支架的解除時間為7-20周,平均13.5周。余6例患者當中,2例患者骨不連術后18周經過植骨而愈合;另外4例患者單純性外固定架治療出現骨不連,在術后17周給予自體植骨以及有限內固定愈合。

4討論

脛腓骨骨折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患者容易出現骨缺損、感染以及骨折不愈合等相關的并發癥。目前,骨外固定器技術已經成為治療脛腓骨骨折的重要手段,臨床效果顯著。骨外固定器在脛腓骨骨折中具有以下幾個優點[5]:①避免了二次手術治療,減輕了對組織的損傷,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②骨折端沒有金屬異物存留,對患者傷口換藥比較方便,有效控制了傷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③穿針點距離骨折部位比較遠,促進了骨折的愈合;④可以根據需要對固定的強度進行調整,對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沒有影響。同時,對患者實施有效護理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唐紅波,陳克,劉莉莉.骨外固定器在脛腓骨骨折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刊,2011,12(05):332-334.

[2]王淑麗,畢金秀,于主花.脛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式32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49(17):833-834.

[3]馬霞,劉艷.脛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療56例術后護理體會[J].寧夏醫學雜志,2011,12(07):1151-1153.

第9篇

將近一年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可以說,不管在理論還是在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個人的專業思想也日趨成熟。于XX年7月,來到fs是第二人民醫院實習,是我最忙碌卻又最充實的一年,是學習著并快樂著的一年,是收獲的一年。

在這里,首先得感謝醫院給我提供了這樣好的實習環境和各種優越的實習條件,也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的關心照顧和辛勤指導,讓我能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擁有如此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真的很謝謝你們,想對你們說,你們辛苦了。

我們學校學生只有三個同學一個組,輪轉了九個科室。實習的科室都是醫院精心安排的,教員帶教有質量,每次當我們適應了這個科室的時候,在這個科的實習時間就過去了,不得不戀戀不舍的離開科室去下一個科室了。

我實習的第一站就是顱腦外科,在這里我們的實習時間有五周,但由于是我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此充滿了好奇與期待。我基本掌握了腦外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在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只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在骨科實習的一個月里,大大小小的手術經歷了二十多個,值過三個夜班,一個周末白班。可以說,通過這些手術以及術后的處理,使我學到了很多。不僅有技術上的,還有人文關懷上的。在這短短的30天里,痛苦與快樂并存。

孩子們時那么的天真無邪啊,可惜很多都是白血病,我盡可能復習兒科書,在巡視病房的時候就給媽媽們解釋疾病的有關知識,由此認識了不少的家長,也讓眾多小孩子們記住了有這樣的一個好哥哥時刻關心著他們,出科的時候我還特意買給他們一些書籍,還有筆,除了科室還常常回來看他們,后來我是那么的喜歡小孩子,回想起來,是因為在兒科實習的緣故。在此,我開始熟悉病例和醫囑,開始認識兒科常用的消炎藥和化療藥。兒科是我的開始,為我今后的實習也打下了基矗

接下來就是4個星期的手術室生活。第一次走進手術室的時候,腦子里是一片空白,一切看來都那么的新鮮。剛去的時候護士長給我們分別安排了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先帶領我們熟悉了這里的環境,接著為我們講解手術室的工作性質。剛開始的幾天感覺仍是陌生和不解,因為是學生的身份,所以感覺就是站也不對,坐也不是。好在帶教老師對我很好,什么事情都為我們講解,有些事情也讓我們去動手,慢慢的我們也熟悉了這里的程序。在這4周里,我很認真的學習關于手術室方面的知識,了解手術室的工作性質,熟悉每臺手術所需要準備的物品以及特殊器械,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只可惜我沒有上過臺,呵呵,沒有關系,教員說了,在臺下的都是老資格的教員。這里的開臺啊,打包啊,做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無菌技術了,如戴無菌手套,穿脫手術衣以及正確的洗手方法等,我都能夠熟練準確的操作。但是由于我沒有上臺,對于有些手術器械的名稱及用途仍不是很了解,真是有些遺憾。我打的第一針就是在手術室打的套管針。

短短的2周的心電圖的實習,是我感覺最輕松的。如同遨游太空一般,豪爽埃好景不長,將來要面對的就是緊張復雜和繁忙而漫長的病房的實習生活了。時間雖短,科室收獲頗豐啊,以前上大學沒有學好心電圖,這次一起補上了。心電圖的成功實習,還包括病人給與我的高度評價,雖然我沒有奔波于病房之間,但我依舊辛勤付出,默默奉獻。這里就是我實習生活的轉折點,從此為病人服務就成為了我永恒的主題。

[護士試用期自我鑒定]相關文章:

第10篇

[關鍵詞] 中重度宮頸糜爛;宮頸環形電切術;無痛;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11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4208(2010)21-0047-02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一個病理類型,是廣大婦女的常見病,且易癌變。及時有效的根治宮頸糜爛,能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宮頸糜爛單靠藥物治療很難根治,我院自2007年以來在丙泊酚靜脈全麻下,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治療宮頸糜爛患者180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而且手術安全,無痛苦,情緒穩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自2007年以來我院共收治中、重度宮頸糜爛患者180例,年齡25-55歲,其中Ⅲ度患者98例,||度患者82例。已婚未育者48例,未婚但有性生活史者50例,已生育者92例。本組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統疾病。

1.2 術前準備手術時間選在月經干凈后3―5 d進行,且經后無性生活史。術前常規行宮頸刮片或者TCT檢查,以排除癌變,白帶常規檢查,明確有無真菌、滴蟲、支原體、衣原體及其他細菌感染,有感染者先行抗感染治療再行手術。術前常規檢查心電圖、胸透、血常規,排除麻醉、手術禁忌證,術前必須禁食禁水4 h。術前行陰道沖洗,以清除陰道內分泌物。跟患者解釋手術方法、必要性、手術風險,讓患者簽手術和麻醉知情同意書。

1.3 術中配合患者人手術室,取截石位,雙腿固定。開通靜脈通道,盡量用套管針,以免術中針尖穿破血管,麻藥誤人皮下。連接電源,臀下放置電極片,器械準備,采用美國ELLMAN EMC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UM一150A的高頻電波刀。協助麻醉師完成麻醉,無痛宮頸環切手術麻醉要求比較高,麻醉效果必須可靠,患者盡量不動,因為患者如果肢體扭動容易使電刀碰到陰道壁,引起陰道壁損傷。丙}白酚藥液按1.5―2 mg/kg,對體質強壯者劑量適當增加1/3從靜脈推人。用藥前告知患者感覺頭暈時就閉眼睡覺,等睡著了開始手術,直到手術結束,術中不會疼痛,不必緊張,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手術過程中護士站在患者身旁手術床側,嚴密觀察患者,如有肢體扭動協助制動。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和心率情況,切勿只看監護儀,因為受多種因素影響,監護儀有時不可靠。觀察患者的胸廓起伏和患者的靜脈搏動情況,如有呼吸抑制給予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肢體扭動,暫停操作,根據手術進度及時適量追加的用量。麻醉滿意后常規消毒鋪巾,充分暴露宮頸后,根據宮頸糜爛的大小選用合適的環形電極,切割范圍從宮頸糜爛面外2 m/n開始,深度10-20mm。下行宮頸糜爛切除術,用球狀或者針狀電極常規止血,直到切面呈黃色無滲血。術中有出血不止的患者,給明膠海綿或者紗布壓迫止血,直至創面橙黃色無鮮血流出,京萬紅軟膏或者燒傷濕潤膏涂傷口處,手術結束。

1.4 術后護理患者術后一般5―10 min清醒。幫助患者穿好衣褲,轉入觀察室,30-40 min患者完全清醒即可返回病房。講明術后注意事項,包括術后1個月不騎自行車,不做重體力勞動,3個月內免,洗澡要淋浴,忌盆浴。術后排出黃色分泌物、粉紅色分泌物屬正常,如果術后排出鮮血或者血塊系刀口滲血應及時止血處理,如果出血量較大,應急診止血。術后1個月內盡量不做婦科檢查、陰道彩超等操作,以免傷及切口或引起感染。術后常規抗生素治療5~7 d。告知患者術后1、2、3、12、24個月復查,有活動出血,隨時復查。

1.5 療效評價治愈:宮頸光滑,恢復自然狀態,顏色粉紅,有典型鱗狀上皮覆蓋,自覺癥狀消失;有效:糜爛面縮小吱以上,自覺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糜爛面積無變化,且自覺癥狀無好轉。

2 結果

1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手術3~20min,平均7 min。術中出血約5-25ml,平均9 ml,其中4例術中出血約50ml,經壓迫后用球狀電極止血,術后宮頸創面放置明膠海綿及小紗布壓迫24 h取出。術后均送病理檢查,其中175例為慢性宮頸炎,5例為宮頸上皮內瘤樣變(CIN)I級。創面脫痂出血在術后7~14 d。18例陰道流血多于月經量,予以紗布壓迫止血24 h后取出,同時加服止血劑。180例患者兩個月后治愈178例,占98.80%;有效2例,占1.20%,經再次行宮頸環切術術治愈,3個月治愈率100.0%。

3 討論

宮頸糜爛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是CIN和宮頸癌的高危因素。目前我國宮頸病變的發病率在提高,也面臨著年輕化的趨勢,因此積極及時的治療是相當重要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們對宮頸癌防治重要性的認識和自我防病意識逐漸提高。而傳統的藥物治療,熱療都很難根治。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宮頸環切術對宮頸糜爛的治療已非常成熟,且療效可靠。以往的手術不行麻醉,很多患者不能耐受,術中精神緊張。患者因恐懼疼痛遲遲不敢手術治療,延誤了病隋。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質量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在無痛的情況下完成手術。因此我們自2007年以來對中重度糜爛患者進行無痛宮頸環切手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術中對麻醉要求較高。麻醉成功與否是保證手術成功,避免陰道損傷的關鍵。麻醉效果要求較高,術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手術操作者的技術要求也高,必須操作熟練,手法靈巧,忌手臂抖動否則容易傷及陰道壁。電切時速度必須慢,邊切邊止血。切的過快易出血,且不易止血。電凝止血要快,要用凝血刀頭將整個切面凝血一遍,而不是只單純凝出血點表面。切下的組織常規送病理檢查,以排除癌變。病理檢查有癌,變或者可疑者,應進一步確定診療方案,或者行子宮全切等處理,以免延誤治療。對拒絕活檢的患者努力做好其工作,說明活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免漏診延誤病情。對輕度的宮頸糜爛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在臨床上碰到很多I度糜爛的患者檢出癌細胞,所以宮頸糜爛的程度跟癌變的可能性不是成正比的。術后嚴密觀察患者,手術結束后要在床旁護理患者,不得離開,以免患者不清醒墜床,發生意外。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方能護送出手術室。術后3個月免也是手術后能否恢復的關鍵,過早行會導致創面出血和切面感染,因此應強調忌的重要性,必要時告知其配偶,取得良好的配合,保證療效。術后定期復查直至痊愈,并囑其注意個人衛生。

通過對180例手術的觀察和護理,用丙泊酚靜脈全麻行無痛宮頸環切手術治療宮頸糜爛效果可靠,療效好,術中患者無痛舒服,患者滿意度較高。而且讓患者不再恐懼,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第11篇

前列腺增生癥(BPH)為嚴重影響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常見病、多發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以其手術時間短、痛苦少、恢復快、患者易接受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被譽為良性前列腺增生手術治療的“金標準”,但其術后常因并發膀胱痙攣等并發癥而嚴重影響術后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指依據每天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特殊患者設定的住院護理模式,已成為各學科臨床護理共同面對的新規范、新要求而廣泛應用于臨床。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

我科收治的BPH采取TURP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既往無前列腺手術史;智力發育正常,疼痛認知正常,準確表達語言;患者自愿配合。入選患者125例,年齡58――91歲,平均(71.25±8.15)歲。前列腺體積(55.62±17.09)cm3。切除前列腺重量(19.22±10.57)g。手術時間(70.02±34.65)min。術后病理檢查均為良性BPH。根據患者入院日期分為觀察組(單日入院者,69例)和對照組(雙日入院者,56例)。兩組患者年齡、前列腺體積、切除前列腺的重量、手術時間及術后治療方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給予患者必要的安慰,對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術畢返回病房后使用充氣2/3脹滿的電動防壓瘡氣墊床,患者術后24h內平臥不翻身,氣墊持續充氣2h后完全放氣1h,如此充氣放氣交替進行,24h后自如。生理鹽水持續膀胱沖洗,監測心肺功能,觀察及預防TURP綜合征(稀釋性低鈉血癥)。

1.3評價指標及標準

由責任護士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分別在入院時、術前30min、術后第1d、術后第3d、術后第6d進行心理測評,測評時對患者講解問卷中的各項問題及填表要求,讓患者獨立填寫,把標準分>50分者評定為焦慮。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第1,3,6d膀胱痙攣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焦慮及膀胱痙攣情況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二、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焦慮情況比較(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膀胱痙攣情況比較(表 2)

三、護理

3.1心理及環境:患者術畢回到病房時,病房護士應與麻醉師和手術室巡回護士做好床邊交接工作,搬動患者時動作要輕穩,注意尿管、膀胱造瘺管及輸液管道,妥善固定好,注意保暖,給予吸氧,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并已安全返回病房,讓患者安心。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感受,及時解除患者的疑慮,做好患者心理舒適護理。3.2密切觀察病情:遵醫囑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記錄,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并記錄,給予靜脈補液和藥物治療,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維持呼吸、循環等生理功能穩定。對術前有呼吸、循環系統并發癥者更應高度重視,給予心電監護。

觀察下肢靜脈回流情況,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

四、討論

第12篇

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門診、急診中的常見病,以往對于藥物和體外震波治療無效的患者,一般采用開刀手術取石。給患者帶來新的創傷。鈥激光是20世紀末出現的高新科技,是目前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技術之一。它利用氪閃爍光源激活嵌在釔—鋁一石榴石晶體上的稀有元素鈥而產生的脈沖式激光,采用鈥激光碎石技術,具有切割、汽化、止血的功效,能粉碎任何堅硬的泌尿性結石、不傷害機體軟組織,單次手術結石粉碎率超過95%。我院應用此技術治療泌尿道結石患者取得了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29-73歲,平均42.7歲。輸尿管上段結石8例,中段結石7例,下段結石8例,雙側輸尿管結石2例,膀胱結石3例;結石大小(3~15)mm×(5~35)mm所有病例呼吸功能正常,無神經系統病變。

2 術前準備

1.1 術前訪視 患者對手術普遍存在疑慮、恐懼,缺乏了解。巡回護士應于術前1天到病房訪視患者,訪視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如介紹手術室的環境、介紹手術方法、手術及手術的先進性、安全性和成功率。了解患者是否已完善各種檢查,有無基礎疾病,有無過敏史。同時著重針對患者的心理,向患者介紹該項治療的原理和步驟及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說明該治療屬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療效確切、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并準備相關的圖譜讓患者更直觀地了解手術的過程,以增強患者信心,消除患者及家屬的不安心理及緊張情緒,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配合手術。

1.2 手術間準備 鈥激光設備啟動要求手術室空氣潔凈10000級,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 40%-60%之間,溫度18-24℃

1.3 物品準備 泌尿內鏡包,膀胱鏡,輸尿管鏡,斑馬導絲,雙J管輸尿管取石鉗,保護膜,鈥激光發生器,直射鈥激光光纖,顯示器,冷光源,攝像系統,術前檢查設備,確保性能良好。

2. 手術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采用60W鈥激光設備。先插入斑馬導絲或F4輸尿管導管,在灌注泵的協助下將導絲或導管插入輸尿管鏡,直達結石前,經輸尿管鏡操作通道插入365μm或550μm激光傳導光纖,直視下應用鈥激光碎石,能量2.0J、脈沖10 Hz -1.5 Hz將結石粉粹直徑小于2~3mm,術畢保留導尿,術后常規留置F5雙J管。

3. 護理要點

3.1 手術配合①協助麻醉醫師擺放患者,避免患者出現呼吸循環功能的明顯變化。②協助麻醉醫師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清醒患者,通過與患者言語交流,獲知患者的神志、心理狀態及有否不適或疼痛的感覺。③常規消毒鋪巾后,使用切口保護膜貼于會陰區。保護膜多余部下垂于污物桶,以利于收集擊碎的結石。④依據術者要求連接好攝像系統、光源線,專人保護鈥激光光纖,檢查鈥激光光纖備用。根據結石大小和術者需求設置激光參數(一般調為2.0~3.0J、10~15Hz范圍)。⑤術中隨時注意更換灌注液以保證術野清晰,并注意觀察引出灌注液的顏色,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麻醉醫師或手術醫師。⑥碎石完畢后,協助術者妥善固定好尿管,濾出收集袋內的結石,并交于患者家屬保管。

3.2 器械保養:用低溫超聲機認真清洗所用器械,難以清洗的器械用酶洗液或高壓水槍清洗,清洗完后放于通風處晾干。器械的關節處用油保護,攝像系統鈥激光實行專人專管,定位放置,并注意通風、防潮、防塵,盡量少搬動,以保證其功能的良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3.3 術后回訪:做好手術后的病情詢問、心理疏導,了解術后導尿管引流液顏色。指導患者注意臥床休息和近期飲食,避免過早下床活動。

4. 結果:

均取得較滿意療效,患者病情恢復良好,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結石排凈率100%。

討論

首先鈥激光輸尿管鏡治療泌尿系統結石手術是 今年來應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患者對此缺乏了解,因此,巡回護士的術前訪視極為重要不僅極少手術方法手術及手術的先進性安全性,還要做好心理疏導避免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適和變化。其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將手術中所需物品準備齊全,設備放置到位,儀器調試功能呈待機備用狀態是護理配合周密與否的關鍵所在。手術期間,由于不同情況的出現可能需要及時補充術者需求的一些用品,并對儀器進行再調試,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始終處于配合狀態,不得擅自離開手術現場。第三,整個手術過程均應該與患者的生命為依托,及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對清醒患者詢問有否不適、疼痛,或觀察其神志和循環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應即刻向現場醫師報告,以求及時準確處理。最后,術后的器械保養也很重要,尤其是鈥激光光纖要妥善放置和保管。術中操作機術后保養均應輕拿輕放,術中根據醫生的要求及時調整,并保護光纖買不得彎曲,打折,以防損傷。使用后應用清水清凈血跡后用75%酒精擦拭后保存。術畢攝像頭導光束,光纖勿打死結,內窺鏡光纖的鏡面禁用粗糙物品擦拭。冷光源,射向主機監視器均規復原位并專人管理保養。

參考文獻

[1] 顧偉.外科護理[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66.

[2] 胡蓉,劉東亮,石否,等.輸尿管鏡下尿路結石鈥激光碎石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8):1655-1656.

[3] 孫穎浩,王林輝,廖國強等氣壓彈道碎石與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比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1,2(22);145-147

[4] 劉曉燕,郭曉光,鈥激光碎石的研究[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4,7(14);5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爱啪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亚洲乱码AV中文字幕 | 日韩视频中文字暮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