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3-07-25 17:16: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

【關鍵詞】口腔正畸;健康教育;牙菌斑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450-02

錯頜畸形多發于恒牙頜期,其發生率為73%左右,替牙頜期為72%左右[1]。采取口腔正畸進行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經治療后,牙周的健康問題,一直是臨床治療中的常見問題。為確保其療效,在口腔正畸的治療前后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實施階段性強化教育,確定護理目標,使得患者可以參與到整個護理過程中,使得護理臨床效果獲得更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行口腔正畸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34例,女性56例,年齡12~35歲,平均年齡(17.2±3.7)歲。文化程度:小學11例,中學42例,中專及以上37例。所有患者采取MBT直絲弓矯治方法進行治療。

1.2方法

針對患者在實施口腔正畸后不同階段中出現的健康需求,以及健康問題。從而針對不同階段情況落實階段性強化教育。

1.2.1治療前

在患者進行治療前,需要向患者介紹主管護師、治療方式、環境、主治醫生等;對于疾病的情況,以及采取的治療方式進行較少,讓患者可以對疾病有一定的認識[2]。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身體健康情況,以及其口腔的衛生狀況。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積極與患者交流,強調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積極配合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舉例之前的成功病例,讓患者能夠與醫護人員配合,提高其治療信心,消除不良情緒。針對患者病情,積極介紹患者需要注意的常識。對菌斑在牙疾病中的危害做闡述,并對其防御措施進行進行講解[3]。對患者口腔情況進行檢查,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式,嚴格每日兩次的刷牙習慣,指導患者采取含氟溶液進行漱口,及時糾正患者飲食習慣。

1.2.2治療階段

帶上矯治器后,指導患者如何有效的刷牙,對帶環和托槽進行清潔等。使用含氟化亞錫牙膏與三氯聚苯醚牙膏;飲食需要嚴格進行指導,在此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大塊食物、過于粘黏食物、硬度過大使用,避免對矯治器造成損害。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出現的不利因素,應該及時予以糾正,消除不利因素對患者治療帶來的影響,針對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

1.2.3隨訪

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針對強化教育中的計劃,對患者在矯正器使用的情況下,飲食規律、刷牙、刷牙執行等進行進一步指導,并針對在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到原因,幫助患者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1.2.4復診

經治療后6周左右,需要復診,對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并對患者強調反復刷牙對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及時指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漱口水,起到良好的口腔治療效果。

采取問卷方式,對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以及健康教育實施效果,治療后健康情況進行評價。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實施節段性強化教育后,口腔衛生情況,身體健康情況,治療前后PLI、GI指標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

2結果

經治療結束后,有95%的患者可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經口腔正畸治療后,患者GI、PLI下降,(P

3討論

采取階段性強化教育后,可顯著提高患者對健康內容的認知率。采取節段性強化教育方式,以規范化、程序化的模式實施,可減少漏項情況出現。在行使此項方案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能夠對自身的工作內容了如指掌,可減少因護理人員自身原因,造成的護理問題,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對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以及刷牙情況進行了解,對于患者所遇到的問題,可及時予以幫助,增加護患間的交流,也能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增進護患和諧。

在使用矯治器期間,會對患者的牙齦、牙齒、牙槽存在一定的破壞性。從國外相關研究中表示[4],矯治器佩戴易引發牙齦炎,若未及時醫治,還會發展為牙周炎。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后,可有效減少牙周組織破壞性。國內研究顯示[5],在口腔正畸中,口腔衛生和牙周健康密不可分,可見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經階段性強化教育的實施之后,牙周與牙齦的情況改善,可見其能促進患者健康行為,經連續性、規范化得健康教育后,患者也能夠對一些健康知識進行掌握,增加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增強可自身治療信心,可自覺護理口腔衛生,控制菌斑的滋生。

從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經治療結束后,有95%的患者可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經口腔正畸治療后,患者GI、PLI下降,(P

參考文獻

[1] 林燕,鄭青青.口腔強化護理對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衛生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7):231-232.

[2] 林少萍,李向東,宋燕豐等.綜合防治對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衛生狀況的影響[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6):318-320.

[3] 張棟梁,房宇,李夢華等.PBL復合CBS方法以及互聯網在口腔正畸進修生教育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10,26(3):432-433.

第2篇

關鍵詞 調查 口腔 健康教育 學生

筆者主要針對遵義縣南白鎮城區9所中小學,15206名中小學進行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結果為:小學生患齲率為58.65%,6~12歲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直線上升,下頜牙患齲率為75.20%,中學生患齲率為25.3%。另外在對縣城區及郊區中小學生人群患齲率、刷牙知識測驗及其行為綜合分析得知:市區學生患齲率及刷牙率分別為68.5%和90.5%,而郊區學生患齲率和刷牙率分別為46.5%和25.7%。針對遵義縣中小學生的口腔衛生健康情況,結合調查患齲率情況,對其老師、學生家長、學生及特定人群,加強了口腔健康教育,收到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為平臺,全面帶動家長和社會

為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加深人們對口腔衛生的認識,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口腔健康教育的計劃和安排。制定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教育方針。為此,我們把學校作為口腔保健宣傳的重要場所,首先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普查,使其從根本上充分認識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口腔健康教育納入課程范圍,利用學生在校期間開展一定的防治活動,培養學校口腔衛生保健員。以學校為基地帶動學生、學生家長以至于整個社會,從而達到全民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抓住重點,循循善誘,逐層推廣,鏈式宣傳

我們組織開辦了“學校教師口腔知識培訓班”,提高了教師們的口腔健康專業知識,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利用開家長會的時機召集學生家長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很多家長聽完課后,對口腔疾病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不少家長聽完課后“現身說病”,收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針對青少年的特點,提出了:聽好一次衛生課,備好一支保健牙刷,帶上一支含氟牙膏的“三個一”要求。為使口腔衛生課形式生動活潑,準備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口腔衛生保健圖片,講課力求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教會學生正確的刷牙方法。對于需要接受窩溝封閉的學生,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講清窩溝封閉的原理,消除心理誤區,促使學生接受這項預防措施。各學校、班級還自編了刷牙操進行比賽,出愛牙墻報,排練相聲、小品等,通過這些活動,涌現了“愛牙先進班級”、“愛牙先進學校”,從而吸引了省地(市)級領導和教師來參觀、指導,達到了“以點帶面”全面促進全民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口腔保健知識水平。

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口腔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如何將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如何使牙病防治工作納入每年政府議事日程;如何變被動服務為主動出擊;如何把現代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方法、手段教給廣大民眾,讓其成為口腔衛生的主人,增強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的主動需求,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增設健康咨詢服務臺,實踐證明健康咨詢是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普及醫學知識的課堂;口腔保健工作者應為政府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措施,并認真組織好每年的愛牙宣傳活動,并開發科學合格的口腔保健用品;針對特定人群口腔健康狀況采取相應的預防保健和治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能擴大健康知識在社會的傳播,并且使人民群眾獲得接受健康教育的平等機會和權利。學校是一個人口相對集中,而輻射較廣的地方,目前,許多學校都具備多媒體教學的條件,因此,學校是進行口腔宣傳教育的最佳場所。

我們加強和教育界的合作,要充分利用這個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工程基地,推廣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全民的口腔保健知識水平。

第3篇

【關鍵詞】口腔固定正畸知識狀況;健康自我管理現狀;影響因素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我省4個地區共計200名為實驗對象,農村、城市各100名,男性、女性各100名。在探究其對牙齒健康知識認識程度的基礎上,將分為常規組和健康教育組兩組,每組100例,針對常規護理組給予其常規口腔護理知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健康教育組調查員進行健康教育。其中,常規組調查員年齡6~12歲,男65例,女35例;健康教育組調查員年齡7~14歲,男62例,女38例。兩組調查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實驗方法

1.2.1知識理論宣傳

設計一套口腔知識健康教育方案,對社區員的牙齒保健行為和認知進行了解。針對不同認識程度將其分為多個小組,給予其不同的健康教育,采用講座宣傳,廣告宣傳和家庭傳授等多個方式開展。

1.2.2發放調查問卷

向被調查家長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總結了實驗家庭口腔健康行為,具體的問卷內容包括飲食行為(食用糖果、碳酸飲料、糖水等食物的頻率)、刷牙行為(刷牙頻率和應用含氟牙膏的概率)。

1.2.3健康宣教策略

針對常規護理組調查員應用常規護理方式,通過廣告方式宣傳口腔知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健康教育組調查員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4預防工作

教育員能詳細講解具體的預防策略,并定期進行牙齒檢查,掌握刷牙的要領,盡量使用含氟牙膏來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并要戒除研究等不良嗜好[1]。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飲食行為統計結果

農村食用糖果、碳酸飲料、糖水等食物的頻率高于城市。

2.2自我管理分析

健康教育組調查員的口腔健康自我管理率明顯高于常規組調查員。

第4篇

摘要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因此,在醫院口腔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日常工作中,應該采取多樣的健康教育形式,通過健康教育,普及口腔疾病知識,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基層醫院;口腔科;健康教育

The forms of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basic level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Li Dongzhu,Wang Cu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tai County,Zibo City,Shandong 256400

AbstractOral health is a mirror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and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s very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hospital dental clinic.In daily work,it should take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forms.It can popularize oral diseases knowledge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It can improve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asic level hospital;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alth education

醫院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和醫學進步的產物,人們在物質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同時,對健康的認識程度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幾乎占90%,位居百病之首[1]。因此,在醫院口腔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要有實效。我院口腔科門診自2006年6月以來,通過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形式,對就診者及其家屬等大眾群體實施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收到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基層醫院的特點

基層醫院就診患者主要來自城鎮、鄉村,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受教育程度懸殊很大,尤其對口腔科的有關疾病的預防、治療以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知之甚微,在他們的觀念里,口腔科只是拔牙、鑲牙而已。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醫生在做好診療的同時,進行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將會使患者受益匪淺。

健康教育的意義

美國醫療協會指出,每花1美元于患者教育服務,就會節約6美元的醫療費用支出[2],可見健康教育在醫療服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口腔科的健康宣傳口號是“健康始于齒”,充分體現了牙齒與健康的關系。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得患者配合治療,且自覺采用有利于恢復健康的行為,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對口腔疾病起到防止的作用。同時健康教育能夠對醫患關系起到改善的作用,從而能夠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醫療工作滿意度。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與方法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口腔就診患者囊括了各個年齡段的人們,從兒童到年老者,大部分人都會受到口腔疾病的干擾,有時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因此,在完成治療的同時,規范的健康教育會起到影響面廣、社會效益大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法:第一,常規教育:主要有書面教育、口頭教育、示范性教育等。①書面教育:可通過報紙、宣傳欄或印制一些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冊,內容有口腔保健教育常識,例如介紹口腔新業務和新技術、定期檢查口腔的重要性、發生口腔疾病要去正規的醫院就診并及時治療,以及如何選擇牙膏、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等,這種方式比較傳統,宣傳面廣且易接受,能使患者及家屬有時間自主地學習和理解。②口頭教育:適合相對簡單、易懂的問題,患者及家屬能極易理解和把握,醫生通過面對面與患者交流與溝通,能使他們了解最基本、最簡單的口腔保健常識。③示范性教育:在科室墻壁上懸掛健康教育宣傳圖片,在候診室內安裝閉路電視,利用圖文并茂的示范性講解,如牙齒的功能圖譜、牙周病的防治、齲齒的形成與預防等等,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形象地展示給大家。第二,個性化教育:是根據個人口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的方法。患者由于年齡、身體健康狀況不同,所患疾病特殊等,醫生有責任為其提供適合他們本人的口腔保健建議和全面治療計劃。

健康教育的要求

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健康教育的實施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所患疾病也不相同,這就要求醫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對患者進行專業、系統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書籍、網絡、學術交流等途徑不斷學習新理論,吸收新知識,豐富知識閱歷,從而達到專業理論水平的提高。

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醫生的言談舉止會影響到患者的信任程度,即首因效應,也稱“第一印象作用”,是人與人之間第一次接觸時的第一印象[3]。因此,在掌握本專業的基礎上,有必要熟知心理學、人文學、社會學、康復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醫生自身豐內在修養與專業素質,在給予患者良好印象的同時,建立起他們對醫生的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健康教育在科室內的開展與實施。

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醫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從而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讓他們能夠接受你所傳授的健康知識,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稱呼,是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合適的稱呼體現了對患者人格的尊重和友善,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其次,醫生需要耐心地傾聽,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他們往往都有傾訴的欲望,通過耐心傾聽醫生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再次,應重視非語言性溝通,如親切的眼神、得體的手勢等均具有較強的變現力和吸引力,它可跨越語言不通的障礙而顯示特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彭友儉.兒童牙病防治[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1.

第5篇

[關鍵詞] 川崎病;健康教育;患兒家長

[中圖分類號]R72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a)-133-02

川崎病(Kauosaki's disease, KD),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病變為主的兒童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好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易并發嚴重的心血管并發癥,在許多國家KD已取代風濕熱成為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近年來我國發病率有逐年增高趨勢[1]。針對本病病程長,并發癥嚴重,患兒家屬相關知識缺乏,心理負擔較重,不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的狀況,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兒14例,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制定的川崎病診斷標準。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齡最小3個月,最大6歲,年齡5歲1例。14例患兒均有高熱,且熱程都超過5 d,多呈弛張熱;皮疹10例;結膜充血10例;唇紅皸裂13例;楊梅舌6例;頸部淋巴結腫大11例;手足硬腫11例;指趾端膜狀脫皮4例;14例患兒均做超聲心動圖檢查,6例有不同程度冠狀動脈損害。所有患兒均給予阿司匹林(ASP)口服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早期應用。

2健康教育的對象與方法

2.1對象

陪護家長和較年長患兒。

2.2方法

根據受教育對象年齡、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心理狀態等不同情況分別采取集中教育、個別教育、隨機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講課、交談、宣傳欄、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完成健康教育計劃。

3健康教育內容

3.1疾病知識教育

根據患兒家長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疾病的不同階段耐心講解患兒家長急切想了解的疾病知識和治療、護理情況,告知其需要配合的內容,消除患兒家長的急躁、焦慮和恐懼情緒,使患兒家長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及護理。

3.2癥狀護理教育

發熱是KD的首發癥狀,且為持續高熱,一般抗生素治療無效,以物理降溫為主。家長因缺乏醫療知識,擔心患兒燒成“肺炎”,多有焦躁情緒,或反復讓醫生給患兒應用退熱藥,或抱怨療效不佳而遷怒于醫生護士,使醫患關系緊張。我們通過多種健康教育形式向家長講解KD的發熱特點及物理降溫的重要性,讓家長協助我們給患兒進行頭部冷敷、溫水擦浴等操作,并鼓勵患兒多飲水,飲水量不足者予靜脈補液,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對出汗較多的患兒,及時更換衣褲,保持皮膚干燥,摒棄發熱時添衣加被“捂汗”的錯誤做法。

本組患兒均有皮膚黏膜的改變。我們針對每個患兒及家長的具體情況,制訂切實有效的健康教育計劃,使家長了解相關的護理常識,如衣著應柔軟、寬松;予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剪短指甲以免抓傷皮膚;指趾端有脫皮者,不可硬行撕拉,應讓受損皮膚自行脫落。有口腔黏膜充血潮紅、“楊梅舌”、口唇皸裂時,應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后喝少許溫開水,口唇涂抹魚肝油。排便后及時清洗臀部,保持清潔,防止肛周黏膜破損感染。

3.3飲食營養教育

由于發熱、口腔黏膜充血糜爛,患兒多食欲下降,甚至不肯進食,為保證營養的攝取,我們指導家屬根據患兒平時的飲食習慣和喜好,烹調患兒樂于進食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勿過熱、過咸、辛辣,以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對年幼患兒要耐心喂哺,尚未斷奶的患兒,指導其母親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并增加魚湯、雞湯等液體攝入量,以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3.4用藥知識教育

告知患兒家長目前對KD缺乏特異性治療。ASP具有抗血小板和退熱作用,是治療KD的首選藥物。但長期服用易引起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和出血等副作用。應在飯后服藥,并注意觀察大便顏色,有無惡心、嘔吐和皮膚黏膜出血等,定期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和肝功能,以便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2],服用ASP加用IVIG能明顯降低患兒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其最佳治療時機為發病后10 d內。但IVIG價格較高,且為血液制品,有一定的危險性,患兒家長往往產生猶豫、恐懼心理,有的甚至拒絕使用。通過健康教育,讓其了解及時使用IVIG的必要性、降低冠狀動脈損害的重要性和應用IVIG的注意事項,解除家長的顧慮。本組患兒由于健康教育到位,在確診后均全部及時使用了IVIG,無1例發生冠狀動脈瘤等嚴重并發癥。

3.5出院指導教育

KD患兒出院后需注意休息,限制活動,1年內不參加劇烈體育活動;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繼續服藥治療,讓家長和較年長患兒知道遵醫囑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和隨意減量、停藥的危害性;教會他們觀察病情,及時發現藥物副作用和冠狀動脈瘤等心血管并發癥;定期到醫院復查。

4結果

通過健康教育,本組患兒家長對KD相關知識均有較全面的了解,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9例治愈,5例好轉,并能遵醫囑定期復診。

5討論

KD近年來發病雖呈增加趨勢,但非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科普宣傳資料較少,患兒家長對此病相關知識多不了解,由于患兒早期以持續高熱為主要表現,應用一般抗生素治療無效,家長易急躁、焦慮,對醫護人員產生不信任感;加之本病至今病因不明,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和特征性的實驗室監測指標,早期診斷較為困難;一旦確診又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且病程長,藥物副作用大,易并發嚴重的心血管損害,更加劇了家長緊張、恐懼、彷徨的心理狀態,如不及時、有效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就不能取得家長及患兒的積極配合,而延誤疾病的診治。本組病例通過健康教育,有效地緩解了家長和較大患兒的心理壓力,使他們了解了相關的疾病知識,樹立了治療疾病的信心,在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還提高了患兒滿意度和出院后堅持服藥、定期復診的依從性。因此,加強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緩解患方心理壓力,提高患方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有利于患兒的康復。

[參考文獻]

[1]于明華. 小兒川崎病的研究現狀和展望[J].廣東醫學,2002,23(7):661-662.

第6篇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新的健康觀念的提高,護理學已正式進入健康促進的時代,護理工作由過去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健康教育過程,使病人了解、增進健康知識、改進健康行為或問題,使病人的行為向有利于康復方向發展的教育活動為了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以病人為中心,給病人提供一個優質的護理服務。食道癌是臨床上常見的腫瘤,目前外科手術仍是食道癌治療的主要手段。現將我科對食道癌患者圍手術期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健康教育情況,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06年5月至2009 年5月住院我科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食道癌手術病人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40~72歲。

1.2 研究方法病人住院期間,除常規治療和護理外,實行責任護士與病人一對一、個體化、有計劃、有針對地講解與示范的方法進行健康教育。對象包括患者和家屬。由于食道癌是開胸大手術,需要家屬的幫助和配合,為此,讓他們共同掌握有關知識,有助于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評價指標:相關知識與技巧掌握情況,有關并發癥及病人的滿意度。

2 健康教育內容

2.1 入院宣教 責任護士與病人和家屬進行溝通,仔細了解病人及親屬對疾病和手術的認識程度,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實施耐心的心理疏導,爭取親屬在心理上、經濟上的積極支持配合,解除病人的后顧之憂。

2.2 術前護理

2.2.1 口腔衛生口腔是食道的門戶,口腔的細菌可隨食物或唾液進入食管,在梗阻或狹窄部位停留、繁殖,造成局部感染,影響術后吻合口愈合。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后,積極指導并督促患者餐后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2.2.2 呼吸道準備食道癌病人多系中老年男性病人,術前我們常規督促其絕對戒煙2周,并給予指導訓練患者深吸氣―屏住呼吸―用力咳嗽的有效咳嗽咳痰方法,讓患者掌握該方法的技巧,家屬能協助患者自覺訓練。以達到增加肺部通氣量,改善缺氧,預防術后肺炎、肺不張的并發癥的目的。

2.2.3 胃腸道準備(1)詳細介紹胃腸道準備目的、意義,術前1周遵醫囑口服抗生素。(2)指導家屬給患者低脂、高蛋白、高熱量、溫軟容易下咽的飲食,如牛奶、果汁、蒸蛋等。告知術前增加營養的重要性。(3)對梗阻嚴重者遵醫囑術前3日給3%鹽水洗胃,以減輕水腫。術前晚行清潔灌腸后禁飲禁食。

2.3 術后護理

2.3.1(1)手術返回病房后給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2)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征變化。(3)密切觀察并保持留置各引流管的通暢。

2.3.2 術后呼吸道護理及功能鍛煉的宣教,由于開胸手術破壞了胸廓的完整性。術后切口疼痛,虛弱,咳痰無力。著重密切觀察呼吸深淺、頻率和節律變化。協助患者半臥位與床上活動利于氣體排出及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第1日每1~2小時鼓勵患者間斷深呼吸并督促有效咳嗽,盡早排出氣管內痰液,咳嗽無力的患者,護理人員為其按壓切口以減輕疼痛,配合1~2小時翻身拍背或刺激鎖骨上窩等方法促進排痰。

2.3.3 疼痛護理術后疼痛限制呼吸,增加了患者痛苦,因此,我們通過保持病房環境安靜,適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分散注意力,及時給患者調整舒適臥位,遵醫囑,給予止痛劑等來減輕患者疼痛。

2.3.4 飲食護理責任護士有目的,有計劃對每位術后患者進行飲食護理。(1)術后3-4日患者吻合口處于充血水腫期,胃腸蠕動尚未恢復正常,需禁食。(2)待排氣,胃腸減壓引流量減少以后,拔除胃管。停止胃腸減壓24小時后若無呼吸困難、胸內劇痛、患側呼吸音減弱及高熱等吻合瘺的癥狀,可開始進食少量流質。(3)術后3周后病人無特殊不適可進軟食。進食原則:少量多餐,流質―半流質―軟食,食量逐漸增加,注意觀察進食時有無嗆咳、吞咽困難等,防止進食過多,速度過快,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生、冷、硬食物,避免進食帶骨刺的肉類、花生、豆類等,以免導致吻合口梗阻。(4)飯后2小時內不要平臥,睡眠時將枕頭墊高。

第7篇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c)-0229-01

齲病、牙周病、牙髓病等口腔疾病已經給兒童口腔健康及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齲齒列為世界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1]。在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5歲兒童乳牙疾病的患齲率為66.0%,有97%的齲齒未經治療,12歲兒童恒牙齲病的患病率為 28.9%,表明我國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率較高,接受治療的卻很少[2]。為改善我國兒童口腔健康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的口腔健康標準,“牙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提出加強健康教育在口腔保健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有不少研究表明,正確的口腔健康教育在口腔保健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為此,本文綜述如下。

1 家庭教育

家長應該主動了解并掌握足夠的口腔保健知識,家長的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對兒童口腔保健的教育[4]。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牙齒發育階段提倡使用不同的口腔保健方法,家長指導孩子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孩子在牙齒萌出初期,晚上不要讓孩子含奶瓶睡覺,或者盡早不讓孩子使用奶瓶,避免孩子的乳牙剛萌出不久就齲壞。從3歲以后,家長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并教其正確的刷牙方法。家長要限制孩子甜食的攝入,多吃五谷雜糧,鍛煉口腔的咀嚼能力,多吃蔬菜水果,增強身體免疫力,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5]。家長也可以定期帶孩子去口腔醫院進行口腔健康檢查,通過檢查也能發現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的口腔常見疾病,如齲病,發現后,即可將其控制或預防在萌芽狀態。

2 學校教育

學校應積極開展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口腔狀況。在兒童進入學校學習后,尤其是進入的學校采取住校全封閉式的管理方式,學生的生活方式對口腔健康狀況的影響更是大,學校應積極進行干涉引導和教育。在課余時間里,學校可以邀請口腔方面的專家做專題講座,傳授口腔保健知識,可以開展小班化論壇,面對面解決學生、老師關于自身的口腔問題,更正其對于口腔保健的常識性錯誤,可以搭配宣傳單,宣傳資料的發放,反復播放廣播和視頻,積極開展一些關于口腔知識的競賽,進一步鞏固知識。學校也可以對老師定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教案培訓,教授最新的口腔知識,介紹口腔保健的經驗和方法,讓老師能夠在生活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一對一的解決[6]。

3 兒童本身

兒童本身對于保護口腔健康的意識和日常養成的習慣極大地決定了其口腔的狀況。處于成長期的兒童,接受能力強,求知欲足,通過家長、學校的教育和自己的學習之后,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大大增強,他們能自主選用小頭軟毛牙刷,每天刷兩次牙,每次刷牙3 min,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豎刷等,他們能夠漸漸意識到經常吃甜食喝飲料對牙齒有害,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質對牙齒有益,鍛煉身體能增強免疫力,避免一些口腔疾病的發生。一段時間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經過6個月的調查,兒童受教育后,其牙石檢出率,患齲率顯著降低,菌斑指數,齲齒數結構有明顯改善[7]。在同輩中,會存在一種同齡人領導的潛在性影響,同齡人之間的學習速度甚快,沒有心理障礙,孩子在互相學習的環境中,能更好得將口腔保健知識掌握好[8]。

4 醫療預防

在家長和孩子都意識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后,通過窩溝封閉,免疫防齲,預防性樹脂充填等方法可有效得預防兒童齲病的發生。(1)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一種無痛、沒有創傷、經濟實惠、無副作用的防齲方法,不但能有效降低患齲率,還可以降低由齲而引發的各種并發癥,節省因治療齲齒而花費的時間和資源。窩溝封閉的最佳時機為牙齒完全萌出,且尚未發生齲壞時。也有研究證實了窩溝封閉對減少窩溝齲的發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防齲方法[9]。(2)預防性樹脂充填。預防性樹脂充填是僅去除窩溝處的病變牙釉質或牙本質,根據齲損的大小,采用酸蝕技術和樹脂材料充填早期窩溝齲,并在牙合面上涂一層封閉劑,這是一種窩溝封閉與窩溝齲充填相結合的預防性措施。(3)免疫防齲。免疫防齲通過提高宿主的免疫防御能力及抑制口腔致齲菌群的作用打破四聯因素并存的狀態,從而降低齲病發生的可能性[10]。目前還在尋找適合的疫苗,有專家將一種轉基因植物被動免疫自愿受試者,顯示受試對象齲活性的明顯下降,引起舉世矚目[11],這種方法將在未來帶來深刻變化。

第8篇

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7~2013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正畸科進行舌側正畸的成人錯牙合患者41例(男11例,女30例,年齡23~43歲),其中安氏Ⅰ類錯牙合17例、安氏Ⅱ類錯牙合14例、安氏Ⅲ類錯牙合10例,41例中拔牙矯治17例,非拔牙矯治24例。

2 護理對策

2.1 成人舌側矯治期間口腔護理:①取模方面的護理:制取印模前,囑患者放松,不適請舉手示意。取模時選擇大小合適的有孔金屬托盤,囑患者頭稍前傾,并做深呼氣、吸氣,這樣可減輕和解除緊張情緒,使面部肌肉放松,避免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取模過程中應該掌握好硅橡膠的特性,混合時不能與滑石粉、橡膠類和其他雜質混合避免影響硅橡膠的凝固時間,充分發揮好硅橡膠印模材料的優點[2];②戴舌側矯治器前要囑患者進行徹底的牙周潔治,并教會患者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內(舌側)到外(唇頰側),面面俱到,著重內面”的步驟進行上下頜牙齒的刷牙及口腔清潔,并教會患者借助口鏡對舌側牙面的刷牙結果進行自我檢查;③戴入舌側矯治器后要結合舌側矯治器的特點教會患者舌側牙面及舌側矯治器的清潔,要求盡可能在餐后3min內即進行有效的口腔清潔。具體方法為:用中等大小刷頭的牙刷、旋轉加壓的方式,清理干凈牙面及舌側矯治裝置,建議配合使用“沖牙器”徹底清除舌側牙面及矯治器縫隙內的殘留食物。許多研究顯示沖牙器可以有效的清除隱蔽部位的食物殘渣及軟垢,有助于牙周炎患者的口腔衛生維護[3],國內研究[4-5]也發現,在刷牙的同時應用沖牙器,可以有效緩解佩戴固定矯治器的青少年患者的牙周癥狀。國外也有沖牙器對于正畸患者口腔衛生維護方面的研究[6]。刷牙完畢,要用口鏡對舌側牙面的刷牙結果進行自我檢查(每天至少睡前進行1次),還要教會患者對粘附于舌側矯治器周圍的頑固殘留物用探針逐一剔除。戴入舌側矯治器初期,患者會有較明顯的異物感,口腔粘膜(尤其是舌體邊緣)會有較明顯不適,故在戴入舌側矯治器后,要馬上教會患者正確使用口腔護蠟,以避免舌側裝置刺激口腔粘膜后對患者生活、工作及情緒的影響。治療結束后,預留科室的咨詢電話,以便患者隨時咨詢、就診。

2.2 成人舌側矯治期間口腔健康教育:由于舌側矯治的特殊性,在矯治前應根據患者主訴等初診病歷資料及問診資料了解患者個性化的治療需求,尤其要了解患者選擇舌側正畸的主要目的。矯治器戴入之前要充分告知該類矯治器的特點及治療要求,使其對舌側矯治器的優勢與不足有充分認識,另外,還必須強調舌側矯治器戴用期間口腔清潔及認真刷牙的重要性,此外,對成人正畸的特點(如已過生長發育高峰期、不存在生長發育潛力、軟硬組織適應性相對較差,牙齒移動速度相對緩慢、口腔情況相對復雜,容易伴發牙體、牙周疾患等)[7]也要充分說明,為提高患者對舌側矯治器特性的認識和自覺配合矯治的能力,要強調其臨床矯治難度大,每次復診所需時間相對較長,對患者的配合程度要求更高等情況,并且在每次復診前后,都要配合醫生告知患者前次矯治取得的效果(可與矯治前模型比較)、本次需要進行的主要工作及大致所需的時間、矯治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及回去后要配合治療的重點等。上述健康教育對患者樹立矯治信心、了解醫護人員的努力與付出,積極面對長達2年甚至2年以上的療程有重要作用。

對進入舌側矯治保持期的患者,最好在拆除矯治器戴入保持器前簽署一份“保持器戴用告知書”,再次強調錯牙合畸形復發的可能性,強調保持器堅持戴用的重要性,對保持階段未按時復診(一般要求拆除矯治器后第一個月,以后每3個月復診一次)的患者,要電話隨訪,做好舌側矯治保持期的跟蹤、監督、檢查。

2.3結果:經過實施上述針對成人舌側矯治患者的口腔護理和健康教育,所有41例患者均取得了滿意的矯治效果,無一例因舌側正畸并發牙體、牙周疾患,矯治期間也無明顯情緒異常(焦慮、煩惱、)病例、也無因溝通不良導致醫患糾紛者。

3 討論

成人矯治自主性、目的性強,往往系因錯牙合影響其擇業或擇偶而迫切希望通過正畸改變個人形象,故常常希望在不被人發現的前提下悄然、快速地完成治療,但現實是:成人已無生長發育潛力,軟硬組織適應性較差,牙齒移動速度相對緩慢、口腔情況復雜,容易伴發牙體、牙周疾患,故成人矯治的主觀愿望與客觀現實間往往存在較大差距。另外,成人患者更關注臨床操作細節,主動參與矯治設計、治療的意識強烈,故對成人患者的治療更能體現醫護人員的專業職業素養-輕柔嫻熟的臨床操作、默契和諧的醫護配合、整潔溫馨的工作環境,都會提升成人患者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信賴,同時提高堅持矯治的信心。

成人舌側矯治患者的口腔護理和健康教育要結合成人心理特點和舌側矯治的特性[8],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和理解成人的個性特征及個體接受程度,耐心、細致、有禮、有節,注重和加強每次復診前后的椅旁健康教育,每次更換弓絲和復診時,都要注意清除舌側牙面及托槽周圍的軟垢、牙石。對口腔衛生較差、牙周已出現疾患的患者,除積極進行牙周治療外,每次復診時均要檢查患者刷牙方式正確與否,并針對其問題進行相應指導。矯治期間建議集中進食,強調進食后即刻刷牙的重要性;對疼痛敏感的患者,建議矯治期間勿進食過熱的食物和飲料,尤其是初始弓絲,以避免熱激活弓絲快速從馬氏相過渡到奧氏相,造成矯治力短期增大給患者帶來的疼痛。對一些復雜病例或矯治中途變更矯治方案者,要配合醫師做好相關解釋與說明。臨床實踐證明,積極的心理干預對提高正畸的綜合效果有重要意義[9-10]。

[參考文獻]

[1]蔡留意,林久祥,張月蘭,等.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微種植體支抗滑動法內收上前牙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的構建[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14,21(1):14-19.

[2]黃愛萍,雷霆,華旭東,等. 硅橡膠印模材料在正畸工作模型的應用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17):1805-1806.

[3]Husseini A,Sl ot DE,Van der Weijden GA.The efficacy of oral irrigation in addition to a toothbrush on P laque and theclinieal parametcrs of periodontal inflammation:a systematic reviewI[J].Int J Dent Hyg,2008,6(4):304-314.

[4]韋名浪,譚翱,宋先陽,等.沖牙器改善錯牙合青少年患者固定矯治期間牙周狀況的I臨床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4):533-535.

[5]鐘春梅,馬玲,何燕,等.固定正畸矯治患者的牙菌斑檢測及分析[J].廣東醫學,2010,31(20):2659-2661.

[6]Sharma NC,Lyle DM,Qaqish JG,et a1.Efect of a dental water jet with orthodontic tip on plaque and bleeding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 liances[J].Am J Orthod Dent ofacialOrthop,2008.133(4):565-571.

[7] 陳揚熙.成年人正畸[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04,39(2):108-109.

[8] 徐寶華主譯.隱形口腔正畸治療[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2-7.

[9]張新爾.心理干預對口腔正畸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7):2096-2097.

第9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種植護理;吸煙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hancing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smoking patients after tooth-implanting.Methods From 2012 July to 2014 December,143 implants in 132 patients with smoking,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nhancing or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75 cases)and control group(68 cases),To observed and compared smoking reduction and the soft tissue differences in mPLI,mSBI index after 3 months.Results Smoking redu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enhancing oral health education was 1.7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Nursing;Smoking

現代種植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種植牙以其舒適美觀,咀嚼功能好,保護天然牙等優點,逐漸被廣大的缺牙患者所認可[1]。然而骨整合理論為基礎的牙種植體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局部和全身因素可妨礙種植效果。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以及大量的基礎研究已證實吸煙對種植體的早期骨愈合和長期維持都有不利的影響。為了保證吸煙患者尤其是嚴重吸煙患者的種植成功率,我們在種植治療前后,對患者采取不間斷強化口腔健康教育,曉以利弊,讓其知曉自口腔護理目標,控制其吸煙量,以期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旨在提高專業護理手段,滿足口腔種植的臨床需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種植門診進行種植修復的132例吸煙患者(143枚種植體),其中男128例,女4例;年齡24~62歲,平均42.7歲;患者均診斷為"牙列缺損",多由于牙周炎導致患牙拔除。所有患者于術前2w均進行潔治。隨機分為兩組,術后強化口腔健康教育組(實驗組)75枚植體,和常規護理組(對照組)68枚植體;手術均由同一位副主任醫師完成。采用Straumann?種植體。

1.2方法

1.2.1實驗組護理方法 初診時告知患者口腔種植與其他修復方案的優越性,以及種植費用、流程、手術風險及實施手術醫生的基本情況等,使患者對種植手術有初步的了解。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完善病歷首頁。性別、年齡、職業、聯系方式、病史、缺牙原因時間,以及口腔衛生習慣如刷牙次數、刷牙方法,是否漱口習慣、是否使用牙線、吸煙量、是否定期口腔檢查,是否定期牙周潔治等。指引術前口腔潔治以及預約下次手術時間。

手術前1d電話聯系患者,確認第2d手術是否能準時復診。與患者進行術前溝通,詳細告知種植手術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心中有數,放松其緊張心情。還要對患者進行積極適當的心理疏導,增強患者對種植治療的信心;參與醫生的治療方案的制訂,根據醫療方案制訂相應的圍術期護理方案,準備器械,并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作相應的護理,六手配合手術醫師完成種植外科。

種植術后進行器械以及材料的清點,輔助患者繳費取藥。雖然醫生已經向患者交待醫囑,但為了讓患者理解并認知,可以用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再次解釋,并且將術后常見并發癥(如輕微滲出、紅腫等)和常規注意事項制成宣傳單,告之患者按要求做好術后護理。對患者飲食提出建議,短期內避免刺激性過大飲食。對于吸煙患者,尤其是>20支/d患者,鑒于尼古丁的癮性作用種植術后極易復吸,難以徹底戒煙,就需要告知吸煙對于牙周、種植周及種植成功率的危害,動之以情,曉之于理。通過合適的語言一遍一遍強化反復教育,盡最大可能讓患者少吸煙甚至不吸煙。告知患者術后使用漱口水含漱,如何使用牙線,如何選擇牙刷及正確刷牙方法,如BASS刷牙法,面對面在模型上演示其刷牙步驟,讓患者熟悉并牢記。2次/w電話回訪,由責任護士執行,根據強化教育計劃進一步反復提醒患者吸煙的危害并告誡術后盡量不能吸煙,并記錄患者吸煙量減少的情況。了解口腔健康衛生情況執行情況,及時解答術后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醒患者拆線及復診時間。并且制定一個可行的詳細而且長期的隨訪復查計劃,經常復查,反復敦促教育,及時干預,以保證長期效果[3~5]。

1.2.2常規護理組(對照組) 術前醫患常規溝通,術中配合醫師完成手術,術后給予常規醫囑。

1.3評價標準

1.3.1吸煙減少量 隨訪兩組3個月后復診時患者吸煙減少的數量。

1.3.2臨床復查項目 臨床復查情況包括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指標:改良菌斑指數(mPLI);改良出血指數(mSBI)[2];mPLI計分標準:利用牙周探針在平齊齦緣處輕輕滑動。0:無菌斑;①探針尖輕劃種植體頸部表面觸及到菌斑;②用肉眼可以觀察到菌斑;③為大量的軟垢;mSBI計分標準:利用牙周探針尖部探診種植體周圍齦緣下1mm,探針平行頰舌側滑動,等待30s后觀察。0:無出血;1:分散點狀出血;2:齦溝內成線狀出血;3:重度或者自發性出血;

1.4統計學方法 Spss13.0對實驗結果進行t檢驗統計學分析。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吸煙減少數量經t檢驗 見表1。實驗組吸煙量減少為對照組的1.70倍,反復強化健康教育后,可明顯減少吸煙數量(P

2.2兩組患者3個月復查種植體軟組織狀況經t檢驗 見表2。

3討論

3.1階段性強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種植吸煙患者中的重要性 種植技術發展日趨成熟的今天,已有越來越多的缺牙患者選擇該修復方式。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因吸煙而導致種植失敗的病例。大量研究亦表明吸煙產生的毒副產物如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氫等都能影響傷口愈合,導致植體骨整合不良甚至失敗[6]。由于尼古丁的癮性作用極易反復,在種植修復后難以徹底戒煙的患者眾多,故臨床工作中務必制定一個可行的詳細而且長期的隨訪復查計劃。

有研究顯示[7]種植后吸煙可以導致種植體周圍炎高發,即使吸煙量在10支以下,對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病率與不吸煙者相比仍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本實驗得出反復強化口腔健康教育,可以使得患者吸煙數量較常規護理組明顯減少,有的患者在復診時甚至能明確的指出在高強度的反復教育下和護理人員細心隨訪下甚至達到了不吸煙的效果。而相對普通醫囑患者,吸煙減少的數量不明顯,許多患者復診時表示在術后的前幾天興許由于考慮傷口而減少部分吸煙,但是時間稍一長吸煙習慣在沒有醫護人員督促情況下又開始反復。隨訪的多數患者表示,對于2次/w一遍遍內容相似的戒煙勸告及健康宣教,看似枯燥卻不會產生厭惡感,反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從側面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3.2階段性強化口腔健康教育可改善吸煙患者的種植周軟組織情況 種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先進,然而吸煙患者行種植手術仍存在一定風險。Lindquist LW等研究表明[8]:一方面,吸煙可造成口腔衛生不良,促進牙菌斑的堆積,增加牙齦炎、種植周軟組織炎的發病率;另一方面,口腔衛生不良又可加重吸煙對種植的不良影響。同時其他學者指出[9,10]:早期失敗發生在種植體暴露于口腔至修復體戴入前的這一階段,并推測由于種植體周圍組織暴露在煙霧的直接作用下(CO、尼古丁、氰化氫等毒副作用),而導致了早期骨整合的失敗。Bain在研究中觀察到接受戒煙方案的吸煙患者的種植成功率明顯提高,與不吸煙患者的成功率接近,而與仍保持吸煙習慣者有顯著性差異,因此應積極鼓勵患者戒除吸煙的習慣[11]。本研究中,經過階段性強化口腔健康教育,患者在手術后3個月復診中能明顯看到吸煙減后軟組織mPLI和mSBI指數較常規組明顯下降,與牙周和軟組織情況逐漸改善,說明階段性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能促進患者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通過規范、連續、完整、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患者知曉了吸煙的危害,掌握了相關口腔健康知識,增強了自信心。2次/w的電話隨訪,一遍又一遍強化健康宣教,隨時解釋種植術后所遇到的問題,這不僅滿足了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也避免或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密切了護患關系。此外,每次復診時,責任護士都會對患者減少吸煙加以肯定并鼓勵,達成良性循環。

3.3階段性強化教育可持續性 據統計,84%的護士對護理健康教育基本內容掌握不夠,87.5%的護士明顯缺乏護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而實施強化教育使護理人員拓寬知識面,增長護理技能,強化其責任意識,提高綜合素質。對于臨床醫生來說,其意義在于可對這一確定的危險因素提前加以干預和控制。對于選擇接受種植的吸煙患者,則明確了吸煙會增加種植術失敗的可能,若能配合治療,則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實施階段性的手術期間戒煙方案或終身戒除之。

參考文獻:

[1]田俊清,陳玉寧,彭誠,等.口腔種植圍手術期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1):36.

[2]孫聰.吸煙影響牙種植體療效的臨床對照性研究第四軍醫大學碩士論文,2012:32.

[3]劉彩云,李薇,劉東艷等.階段性強化教育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81-82.

[4]方海瓊.健康教育對口腔種植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4):138-139.

[5]徐靜,王建青.人性化護理在口腔種植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2,35(10):1425-1427.

[6]Lambert PM,Morris HF,Ochi S.The influence ofsmoking on 3-year clinical success of osseointegrateddental implants[J].Ann Periodontol,2000,5(1):79~89.

[7]Lindquis t LW,Carls son GE,Jem t T.Ass ociation betw een marginalb one l oss around osseointegrated m andib ular impl an ts andsm oking habi t s∶a 10-year foll ow-up study[J].J Dent Res,1997,76(10)∶1667-1674.

[8]Lindquist LW,Carlsson GE,Jemt T.Association betweenmarginal bone loss around osseointegrated mandibular implants and smoking habits:a 10-year follow up study[J].J Dent Res,1997,76(10):1667-1674.

[9]Jones JK,Triplett RG.The relationship of cigarette smoking to impaired intraoral wound healing: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care[J].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2,50(3):237-239.

[10]Wendell KJ,Stein SH.Regula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in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nicotine and lipopolysaccharide[J].J Periodontol,2001,72(8):1038-1044.

第10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艾滋病;家屬

艾滋病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盡管實施對孕產婦免費檢測及采取母嬰阻斷服藥,但近20年來全球艾滋病感染的兒童達150萬[1]。艾滋病患兒因免疫功能受損,常常出現發熱、腹瀉、咳嗽等癥狀,造成機體對營養素攝入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們對30名艾滋病患兒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同期住院的艾滋病患兒30例,經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檢測HIV-1抗體陽性并通過實驗室免疫印跡試驗(WB)法確認,符合衛計委國家醫藥局頒布的《艾滋病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住院1個月以上,能自主進食的患兒。男21例,女9例,年齡1~15(1.15±10.26)歲,確診年限1~8(4.25±2.96)年,其中出現發熱癥狀18例、腹瀉12例、口腔潰瘍9例、咳嗽15例。父親陪伴10例、母親陪伴16例、其他4例,有25例父母親均為艾滋病感染者,5例患兒感染原因不明。

1.2方法

①科室成立由護士長、護理骨干及責任護士組成的健康教育小組,查找臨床護理艾滋病患兒的有關文獻資料、兒童飲食知識等,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表。②在科內進行全員培訓,培訓后理論考核,使每位醫務人員能熟練掌握健康教育路徑內容并能按路徑正確實施健康教育。③由責任護士按照預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徑表一對一進行,將健康教育活動貫穿于治療、護理及查房過程中。每周固定個周二、周四下午集中所有患兒家屬觀看幻燈片宣教,由高年資護士對家屬的疑問進行解釋,直到完全理解、掌握為止。責任護士結合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程度給予個體化護理技術指導。

1.3健康教育路徑

①入院健康教育。入院當天接待入院護士即為責任護士,口頭與書面材料結合行入院宣教和評估,包括環境介紹和主管醫生、護士介紹,通過為患兒測量生命體征、護理檢查、與家屬交談,消除患兒及家屬的緊張、恐懼和陌生感。②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根據家屬的文化程度采用個性化方式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兒家屬艾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措施、并發癥和護理措施、抗病毒治療等,特別是患兒發熱、腹瀉、咳嗽、口腔潰瘍的護理方法,明確堅持服藥治療與飲食改善營養狀況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如果家屬為艾滋病感染者,健康教育內容側重患兒臨床癥狀與飲食的護理,講解飲食與營養的重要性,責任護士、營養師、家屬一起根據患兒的病情與飲食習慣共同制定好食譜,責任護士每天依據患兒的病情,指導家屬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或普食,做到每日早、中、晚三餐不重樣,每餐之間根據病情選擇適合的水果如蘋果、香蕉、葡萄等。③出院健康教育。主要講解堅持服抗病毒藥的重要性,服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定期復查的時間,如何預防機會性感染的護理措施等。

1.4評價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由責任護士在患兒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以問卷形式對家屬分別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調查表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0~5分,80分以上為掌握,60分以上為基本掌握,60分以下為未掌握。患兒營養狀況由責任護士記錄入院第1次抽血檢查血紅蛋白結果和出院前檢查結果,兩次結果進行對比。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隨著現代臨床護理學的發展,護士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從最初的簡單醫護知識階段逐漸轉化為集治療、護理、預防、康復和促進健康為一體的多元化臨床護理模式。臨床路徑是為某種疾病的一組患者制訂的,臨床治療護理中以病人為中心,從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治療護理整體工作方案,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上。健康教育臨床路徑是為了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患者制訂的健康教育。應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責任護士知道何時為患者做什么、怎么做、講什么內容;護士只需要按照路徑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根據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分期、分階段施教,克服了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同時融洽護患溝通,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可增加患者滿意度。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是每月出健康版報、向患者、家屬發放健康教育處方、責任護士口頭宣教,教育內容沒有連續性、針對性。健康教育路徑是借鑒臨床路徑的方法,按時間表和計劃表,采取分期分段進行,循序漸進地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嚴謹性、科學性、規范性,保證了臨床健康教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有學者研究證明,患兒家屬對兒童健康保健知識知曉率偏低,艾滋病患兒營養指標明顯低于同齡健康兒童,是受疾病、家庭及社會因素影響[2-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后家屬知識掌握情況和患兒營養狀況要高于入院時,說明開展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指導,提高家屬對艾滋病知識、兒童飲食知識知曉率,改善了患兒營養狀況,滿足患兒的健康需求,增進護患關系,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韋秀柏.兒童艾滋病病人42例的護理[J].護理雜志,2011,28(10):40-41.

[2]姜玉娥,楊麗,謝春華,等.0~6歲住院患兒家屬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及需求調查[J].護理雜志,2013,30(21):26-28.

第11篇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221-01

近幾年我國發生手足口病的流行,本病主要通過空氣、唾液或糞便傳播。可引起發熱、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潰瘍。少數會出現腹痛、腹瀉,個別患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本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短時間內可在學校、幼兒園、社區等人口密集的地區引起大流行[1]。2010年4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35例手足口病患兒,現將觀察與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35例為我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10個月-7歲。35例患兒均有發熱,22例為普通患兒,僅有發熱和手足、口腔粘膜及肛周皰疹。3例合并病毒性腦炎,伴抽搐、嘔吐。所有病例診斷參照《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08年版)》。

2 護理

2.1 一般患兒的護理

2.1.1 消毒隔離 手足口病患兒輕癥者可收住同一病房,重癥者住單獨病房,與其他患兒隔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病房應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每診治護理1名患兒必須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雙手。

2.1.2 心理護理 住院期間,加強健康教育,針對患兒恐懼感及家長對患兒病情的憂慮做好心理護理,護士首先要以溫和的態度體貼患兒,將該病的發生、發展、預后、治療及預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告知家長,及時將患兒的病情反饋給他們,既能使他們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又能使他們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還能使又哭又鬧的患兒做到心情平靜,使護士有序操作[2]。

2.1.3 口腔護理 手足口病患兒因口腔皰疹疼痛而出現拒食、流涎、張口困難、哭鬧不眠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影響疾病的康復,口腔護理配合用藥,可以促進潰瘍愈合,減輕潰瘍疼痛,增進患兒食欲,鼓勵患兒多飲水,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繼發感染。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促進疾病康復。

2.1.4 皮疹護理 患兒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寬大、舒適、柔軟、出汗后要及時更換,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將雙手包裹,防止抓破皮疹,造成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兒,應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的清潔干燥,防止臀紅。皮疹初期可用溫水沐浴,禁用肥皂及刺激性的沐浴液。

2.1.5 飲食護理 指導家屬喂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溫熱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菜粥、蒸蛋等,避免食入過酸、過甜、冷、熱、煎炸、辛辣、油膩食物,多飲溫開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脫水嚴重的遵醫囑補液,以糾正脫水及水電解質紊亂。

2.1.6 發熱的護理 對于發熱的患兒,每1-2小時監測體溫一次。38.5℃以下的患兒一般采用物理降溫,如頭部毛巾冷敷、冰袋枕敷、溫水擦浴等,不主張酒精擦浴,可囑患兒多飲水。38.5℃以上者給予藥物降溫。密切觀察患兒面色、心率及出汗情況,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虛脫,及時檢測體溫并記錄。

2.2 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 由于重癥患兒病情變化快,需對各系統功能進行持續監測,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低流量吸氧、監測呼吸、心率、血壓、血氧、動態了解患兒整體狀態、疾病危險程度及各系統臟器損害程度,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對重癥患兒除做好以上護理外,還要做好以下護理。

2.2.1 采取正確 臥位時,頭肩部抬高15-30°呈中立位:側臥位時,保持頭中立位,注意各項檢查前后的安置。

2.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清醒患兒定時做深呼吸或輕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患兒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通過呼吸咳嗽訓練、吸痰、霧化吸入等措施,給予消炎怯痰、解除支氣管痙攣、預防肺部并發癥。

2.2.3 嚴密觀察病情 觀察意識狀態和有無腦膜刺激征的發生,有驚厥者,按常規處理,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持氣道通暢,防止窒息。如患兒持續高熱、心率快、嘔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應警惕加強巡視,做好護理記錄,做好搶救準備。

2.2.4 建立靜脈通道 確保重癥患兒兩條靜脈通道通暢,采用注射泵控制滴速,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有無液體外滲,及時處理。隨時調整補液量。

2.2.5 鼻飼患兒護理 鼻飼前確認胃管是否在胃內,觀察胃管是否通暢及胃內容物情況。昏迷患兒在鼻飼飲食過程中,如發現胃內出血應暫禁食,并及時告知醫生,遵醫囑給予藥物止血;無胃出血時,再給予鼻飼飲食。

2.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對手足口病患兒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作為臨床護士,應該充分意識到對患兒及家屬實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健康教育貫穿與護理工作始終[3]。向患兒及家屬講解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發病季節、年齡特點、傳播途徑、治療及預防措施;掌握住院期間衛生消毒措施及大小便、生活垃圾處理方法等,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采取必要的消毒預防措施,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疫情擴散蔓延。宣傳防病知識,指導患兒家屬做好嬰幼兒保健,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對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疾病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并把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項和消毒預防知識打印成冊,發給家屬人手一冊,廣泛宣傳學習。

參考文獻

[1] 顧友梅.小兒傳染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4.

第12篇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有哪些?經過這次活動的宣傳,同學們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問題,使他們豐富了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會引起他們的重視。共同閱讀9.20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最新精選【5篇】,請您閱讀!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愛牙日"為契機,結合宣傳主題,進行了精心準備,給各村及學校下發宣傳通知,讓他們面向當地居民開展了宣傳,在提高他們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時,密切關注孩子的口腔保健問題。另一方面,針對適齡學生,聯合中、小學同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引起了我鄉中、小學生極大的`興趣。

宣傳日當天集中開展了愛牙日宣傳活動,通過健康講座、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進行免費咨詢、借助健康教育宣傳欄等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這次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鄉廣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識,幫助我們養成了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就醫行為,提高了學校師生的健康行為能力,有力保護了廣大師生的牙齒健康,提高了我們的健康水平。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2在9月20日全國第__個"愛牙日"到來之際,為增強幼兒的護牙意識,豐富幼兒的愛牙知識,幼兒園開展了"愛牙護牙"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向大班的小朋友們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家長志愿者、教師志愿者和小小科學博士娃們,還邀請了牙防所的牙醫們共同參與本次的"愛牙日"宣傳活動。牙醫們認真為孩子檢查牙齒健康狀況,給予專業指導。幼兒科學博士蛙為家長及幼兒發放愛牙宣傳資料。志愿者教師與志愿者家長教幼兒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確刷牙的方法,引導幼兒早晚正確刷牙,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科學博士蛙項目組還利用版面,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本次活動受到家長及幼兒的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希望孩子們人人都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綻放健康和美麗的笑容。

各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喜愛的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兒歌《我愛刷牙》、健康活動《小熊拔牙》、綜合活動《我的牙齒》、律動《刷牙歌》等等。這些操作性,互動性較強的主題活動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們懂得了更多關于口腔和牙齒的知識,掌握了正確的護牙方法。

此次"愛牙日"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受到了小朋友和廣大家長的熱烈歡迎,同時也為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圍起到了促進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3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抓住這個教育的契機,__幼兒園大班級于9月20日在本園保健醫生的組織下開展一節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愛我的牙齒》。

首先,在大班級組長LALA老師、中班組BOBO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邊唱邊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開序幕。保健醫生通過講解老虎拔牙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認識牙齒的重要性;通過圖片認識蛀牙,了解產生齲齒的原因及危害;通過視頻學習保護牙齒的常識,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在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這個環節時,小朋友的互動性很強,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整個活動充滿了生活化和生動,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標。

口腔保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每個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而關健在于從小打好良好的基礎。通過此次課程,相信鳳凰幼兒園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會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已的牙齒,并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4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特別準備了齲齒防治的知識宣傳展板、廣播宣傳材料,以及有關齲齒防治知識的'競賽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患有齲病以及牙列不齊,這其中許多都是由于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見本次活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過我們的講解使學生們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應注意的問題,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通過本次活動使許多學生走出了對齲齒的不了解,不認識,不重視的誤區,使大家了解到齲齒的防治應該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及重視。總之,本學期宣傳力度大大增加,學校領導也對本項工作給予重視,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學生本人及老師也很配合,這為齲齒的防治工作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59月20日是第29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定期口腔檢查遠離口腔疾病”,為了讓孩子從現在開始樹立口腔保健的正確意識,養成口腔清潔的好習慣,爭做“無齲好兒童”,連日來,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醫護人員先后走進多家幼兒園開展普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義診活動。

近年來,區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通過每年到幼兒園查體調查發現,文登幼兒齲齒發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義務活動中,區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工作人員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講解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相關知識。同時醫務人員還給幼兒園小朋友進行免費口腔氟化泡沫防齲治療,普及科學正確刷牙方法。此次活動,提高了家長和老師重視幼兒的牙齒保護的意識,并讓他們了解換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識,讓幼兒學會正確刷牙,養成愛護牙齒的良好習慣。工作人員表示,今后,區婦幼保健院將繼續關注文登兒童口腔健康情況,積極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降低兒童齲齒的發病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猫咪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