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公文語言特點

公文語言特點

時間:2023-06-19 16:14: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公文語言特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公文語言特點

第1篇

關鍵詞經貿英語語言特點英漢翻譯技巧

一、經貿英語的特點

經貿英語,即國際經濟貿易往來中使用的英語,是我國涉外經濟活動中的主要交際語言。內容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外貿運輸、金融、投資、財會、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對外經貿合同和法律文書等。經貿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有著區別于普通英語的語言特點。

(一)經貿英語用詞簡潔。

因為國際經濟活動非常講究效率,使用常見的詞語便于雙方理解和接受信息;修飾語少,有助于內容的直截了當,所以經貿英語一般用詞簡潔。

(二)語義明確,固定表達。

經貿英語有很多表達沿襲很久,形成了固定說法,存在著很多專業術語。

(三)行文準確、清楚。

因為經貿活動中涉及貿易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和風險利害關系,而且備忘錄、函電等文字與材料又是各種貿易單證與合同合法有效的依據。任何用詞的任何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是要避免的。所以用語要正式規范,不能過于口語化,及經貿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能過于非正式。經貿英語的準確、清楚主要表現在商務合同等法律文件,多用長句、復合句、并列復合句等法律公文常用句式,以及介詞(短語)、插入語、同位語、倒裝句、被動語態(過去分詞)等特殊句型。如:

GATT-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is a multilateral treaty, subscribed to by 88 governments which together account for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world trade.

二、經貿英語的英漢翻譯技巧

基于以上經貿英語用詞嚴謹,詞義準確,句式結構復雜,專業化強等特點,筆者提出三種翻譯技巧:

(一)詞類的轉譯。

漢語的語言特點之一是動詞用得多;而英語中多半是一個主謂結構,再加上其他成分。漢語中沒有詞形變化,幾個動詞可以連用,因此英語中有很多的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在英漢翻譯時常常可以轉譯成動詞。

1.名詞轉譯成動詞。

(1)Even the most casual consideration of the daily developments in our world provides clear evidence that global organization and global order are an increasingly indispensable necessity.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世界每天的大事,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組織和世界秩序的必要性越來越不可少了。

2.形容詞轉譯成動詞。

(2)As you are aware that the British Electrical & Allied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is the organiza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many firms in the sector of British industry which manufactures equipment for the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lectric power…

正像你們所了解的,英國電氣聯合制造商協會這個組織代表了英國制造發電、輸電、配電及電力使用設備方面很多公司……

這一類形容詞作表語時往往表示一種心態,如情感、希望和知覺等,如thankful, sure, pleased, glad, able, cautious, confident, concerned, sorry, aware, afraid, anxious, doubtful…。

3.副詞轉譯成動詞。

英語中有不少副詞可以轉譯成動詞。

(3)The manager will be back in about an hour.

經理大約要一小時后回來。

(4)How long will Mr. White be away this time?

這次史密斯先生要離開多久?

(二)被動句。

1.譯成漢語主動句。

(5)In very simple terms, the data interchange is achieved as follows:…

簡單來說,數據交換是通過如下幾個步驟實現的:…

(6)If understanding prevails, UNCTD is in a position to replace confrontation with agreement, it cannot be put off.

若能普遍形成諒解,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就能用協議取代對抗,這項工作不能再拖延下去。

2.譯成漢語被動句。

(7)On the eve of our departure, it gives me a great deal of pleasure to write to you, on behalf of my colleagues and in my own name, to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for the hospitality which was accorded to us during our stay here.

在臨別前夕,本人萬分榮幸能代表我的同事以我個人名義給您寫信,對在我們逗留期間受到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8)Hong Kong is known as the Pearl of the Orient and a land of sweat and toil devoted by her five million residents.

香港稱為是一顆東方明珠,一塊由五百萬居民血汗澆灌的土地。

3.把被動式譯成“把”“使”和“由”字結構。

(9)Much of London was destroyed by fir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7世紀發生的火災把倫敦大部分地區燒毀了。

(三)長句的處理。

1.順序法。

第2篇

關鍵詞: 古代公文 現代公文 公文文學性發展趨勢與要求

公文是自古至今繼承性最強的文體之一,但是在流傳過程中,公文語言也發生了很多嬗變。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古代公文“文質兼備”發展到現代公文以質為主,本文的中心論題便為古今公文的文與質的變化。

本課題具有理論與實踐雙方面的研究意義:理論意義方面,深入了解與分析古今公文的文學性語言特點,并結合古今社會背景等對其發展趨勢做出分析;實踐意義方面,解釋了為什么現代公文要以“質”為基礎,力求糾正部分人的偏見,提出公文語言發展的新要求。

一、古代公文文質并重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的《出師表》文質兼備,雖屬公文,卻文采斐然;人們愛讀司馬遷的《史記》,不只是為了了解歷史,還常常是出于欣賞文章的文采之目的。古代公文保持了文學色彩和公文本質內容的合理平衡,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古代公文往往通過塑造鮮明生動的形象來抒發豐富和獨具個性的感情。以古代公文《史記?秦始皇本紀》為例,其中有許多典型的事例或通過敘寫,或借用他人之口,寫始皇帝之性情,均入木三分。文中有這樣一段記述:“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乃亡去。”在這一段尉繚評政中,司馬遷運用人物之間的對話,塑造了鮮明的人物性格,給后世留下了除卻公文反映出的客觀事實之外更多的想象余地,在文學上得到了更廣泛的肯定。

古代公文在情感表達方面的成就,更是數不勝數。諸葛亮的《出師表》情真意切;漢武帝劉徹的《賢良詔》,表達了對治國之術“夙興夜寐”的追求;晁錯的《論貴粟疏》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掌權者的殷切規勸等,這些公文都表達出作者鮮明的感情傾向,提高了公文的審美價值及說服力。

除卻鮮明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情感表達這些寫作特點之外,古代公文同樣“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在公文的浩瀚海洋里,只有包含了智慧光芒的水滴才能夠在歷史的炙烤下保持其生命的流動性。在高中時代所學的課文中李密的《陳情表》一文與在大二上學期學習的《古代公文選讀》中的《觸龍說趙太后》一文,都堪稱情理合一的上行文典范。公文中李密與觸龍的說辭條理分明、邏輯結構完整、層層遞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后世留下了優秀的范本。

二、現代公文重質輕文

在現代公文的寫作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其繼承了古代公文中的一些閃光點,比如使行文簡練的一些稱謂用語,如:本(第一人稱)、貴(第三人稱)、該(第三人稱);承啟用語:如為此、故此、就此等;開端用語:根據、據、依據、按照等等。然而,絕大部分現代公文呈現出議論性、記敘性文字較多,而描述性、抒情性的文字很少的狀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工作的日趨現代化,現代公文的語言規范更多地向世界性公文寫作標準靠攏,使其特征產生了變化。

現代公文具有簡潔凝練的特點。古代文言文中凝練的特色在現代公文中被熟練運用,讓整篇公文意盡言止,絲毫不冗長拖沓。同時,現代公文將“表意”放在第一位,多用多級標題,并將一些雙音節字轉換為單音節字來運用。

現代公文具有莊重典雅的語言特征。在公文中僅采用正式的書面用語,而不會出現方言、口語等;其次,作為上傳下達、公示的文字工具,因此現代公文多采用樸實、平易的筆調。此特點可以體現在詞語方面和句式方面。在詞語方面,有“宜…則…”的詞語搭配,實詞搭配虛詞,目的性強,一般為政府機關普遍采用。在句式方面,則有如法規性公文中常用的“本規定自公布之日始實行”,這樣的句式結構具有不容侵犯的語言張力,另有比較具有特點的“無主語”結構,讓文字更加緊湊。這些都是為了使公文更加簡潔明快、調理明晰服務的。

現代公文具有規范實用的特征,由于行文關系和處理程序的需要,也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框架語言形式。這些詞語詞形確定,事務含義特定,功用穩定專門的語言就是公文專用語。同時,現代公文的功能性鮮明,具有特定的行文對象、行文關系和行文準則。如上行文中的“請示”類公文,一文僅書一事,要求內容簡明扼要。

三、現代公文重“質”趨勢原因分析

在前面兩個部分分別論述了古代公文和現代公文的特點,那么從古代到現代,“文”的特點在公文寫作歷史的選擇中漸趨式微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將從政治背景與寫作目的、文體界限的改變以及作者自身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是古今政治背景的不同,法治代替了人治。王充在《論衡》中云:“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這是說古代君王通過公文來控制政府,從而來控制國家,這也就使上行文是為了皇帝的個人決策而寫,下行文也具有了鞏固統治的目的性。但現代中國社會是人民共和的法治社會,國家的重大決策由公民共同參與,加之公文是國家履行管理職能,如執法、施政、處理事務等時使用的文字材料,公文作者與讀者之間,存在比較明確的法定關系,公文屬于公事公辦,無需用文學色彩來增加公文的說服力。龐大且分工明確的政府系統需要通過公文來進行信息的傳遞,這也要求了現代公文要重視實際內容的條理性、結構的完整性以及敘事、議論的簡潔性,從而促進了現代公文“質”的發展。

第二是因為文學理論的發展演變,這對公文的文質改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古代實用性和非實用性問題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公文是實用文體之一,還兼有學術、政論的功能,使之具有了美質的文學基礎。

1919年的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文學作品和應用文的分割線,前者以審美為寫作目的,而后者則為實用性而服務,公文便是實用性強的應用文之一。民國時期前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公文具有了統一規范的格式、文章結構和書面格式,使現代公文真正脫胎于古代公文,開啟了現代中文“重質”之路。

第三,作者是古代公文文質差異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首先,受到古代道德教化的影響,臣子在公文寫作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為維護正統愿肝腦涂地的情懷。其次,公文的作者常常是“學而優則仕”的文學家,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目的的需要,不自覺的采用文學作品的筆法來撰寫公文,展示自己的才華。如古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杰出的文學家,同時也是杰出的政治家。

然而在現代公文的撰寫中,作者并不需要也不具備很高的文學素養,一些法規性、既定的程序性公文通常由同一人士操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適用性,在這樣的公文中,主觀因素被壓縮至最小,難以體現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或者情感傾向。其次,隨著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和秘書、行政助理學科的日漸完善,下行文一般由秘書和助理,或許內容上無可指摘,卻因為身份地位的局限性,難以迸發出真情實感。

四、如何看待現代公文的“重質”趨勢

綜上所述,由于社會體制、既定文種現狀和寫作作者產生機制的不再重現,現代公文重“質”的演變趨勢不可逆轉。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從對過去的研究中汲取出對于我們而言最為有利的精華部分,并將其利用到我們將來的公文寫作工作中。

首先,我們要正確看待現代公文的發展趨勢――重“質”的不可逆轉性。客觀上,現代公文的確不適合具有過多的文學色彩。現代社會已經進入高效率、快節奏的信息時代,現代公文作為管理事物、上傳下達的有效工具,必須具備高度的實用性、簡潔性和凝練性,將時間成本降至最低。

其次,我們也需要正確看待這樣的演進結果――并不是說更注重“質”的完善就厚古薄今地放棄了古代公文的向陽面。不容質疑的是,正是因為應用文體和文學作品之間的文體分離引導公文寫作踏上了一條獨立的,規范化、機制化,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雖然削弱了公文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令人遺憾,但它也為公文寫作的理論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最后,我們要積極面對在現代公文寫作中出現的機械化、傳棒化的問題,著力于用行動改變大眾對公文存在的“莊重嚴謹”與“情感文采”絕對對立的錯誤認知。

方法之一,公文作者現在多為領導秘書,受到職業化的培訓,只保證達到公文言辭通順,內容充分的基本要求,主觀上忽視了公文對于“文辭優美”的潛在需求。我認為在下一步的公文寫作理論研究以及在學科應用上,也可以適當的加入關于公文文辭應用方面的相關研究與指導。

方法之二,面對領導的公文寫作缺失現象,我認為要堅持貫徹“實事求是”思想以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兩大重要方針,讓機關的領導層在下行文的撰寫中能夠體現黨和政府“從人民出發,為人民服務”的核心思想。

方法之三,要解除于廣大群眾對于現代公文“文質”不得兼備的誤解,必須要以點帶面,從理論到實踐,從高層到基層,才能夠完成群眾認知的蛻變,在后期,這種認知的改變和推動現代公文文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要加強現代公文寫作的鍛煉,提升現代公文寫作的水平,我認為有以下幾條可以嘗試:

一要提高對于公文文采重要性的認識,摒棄那種公文是應用文不需要文采的偏見,樹立正確的公文文采觀;

二要加強學習。有針對性地學一點古代公文中的范文和優秀的現代公文;

三要端正寫作態度。以高度的責任感、勤奮踏實的精神從事公文寫作;

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公文寫作之路,需要我們一步一腳印,踏實前進。

參考文獻:

[1]張佐邦,周婉華.公文學.中國檔案出版社,1997.

[2]汪景壽,胡雙寶.實用公文寫作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3]段世源.新公文程式大全.一星書店,1938.

第3篇

關鍵詞:外貿;翻譯商務合同;需要

      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的外貿業獲得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對翻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外貿翻譯主要涉及商務信函、信用證、合同及報關文件等各類商務文檔的翻譯工作。

      商貿合同是對當事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的一種法律性文件。它涉及國家、企業、團體間的經濟活動,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法律文件和武器的商貿合同,也將         在規范國際經貿運作、防范國際支付風險、鞏固國際經貿成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商貿合同語言特色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俄語外貿合同中的國際貿易術語又稱價格術語或價格條件,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為適應國際貿易的特點及其發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種慣例。它用簡明的語言來概括說明買賣雙方在貨物交接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合同行文的一般方式,即先規定條件,然后確任權力,從而形成了合同語言的基本句子結構,然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首先簽訂合同要進行談判,外貿談判是經濟貿易合作的雙方為達成某種交易或為了解決某種爭端而進行的協商洽談活動。而在雙方談妥之后即簽訂合同。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合同的內容由簽合同的雙方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和內容: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具體的內容當然以當時雙方協議而成。

一、 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

      1、用詞具體精當

      在用詞方面要注意選詞具體。合同的目的是明確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尤其是在翻譯時用詞不具體一詞多義的情況下,由于中俄的理解不同,用詞過于抽象,就會有誤解。為了避免造成理解上的誤區,用詞須具體。

      用正式或者法律上的用詞。有些詞語要用公文語詞語,酌情使用俄語慣用的一套公文語副詞,因為商務合同是屬于法律性的正式書面的文件。合同中均以完整句子為主,陳述句多,多用主動語態少用被動語態翻譯,因為主動語態比較自然直接,明確,而且不要用將來時。

      翻譯商務合同時,常常由于選同不當導致詞不達意,有時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因此了解與掌握極易混淆的詞語的區別是提高翻譯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選擇正確的詞或詞組。

      2、慎重處理合同的關鍵細目

      經過查找資料發現,翻譯合同中容易出現差錯的地方是一些關鍵的細目。比如:金錢、時間、數量等。為了避免出差錯,在翻譯合同時,常常使用一些有限定作用的結構框定細目所指定的確切范圍。合同中可能每一個字都涉及到權利和義務。因此,往往使用很多限制詞語,句法結構也比較復雜。因此最突出的是狀語——狀語限定:狀語可表時間、條件,因果,也可表方式、目的,從不同方面對合同各方權益進行嚴格的限定。

      在商務合同的翻譯上我們一定要注意細節,參照國際國內形勢和地域的差異來使用詞匯,更要注意兩種語言的差異,翻譯到位。

二、商務合同的文本特征

      其一,條理性。合同文體的基本體式即為綱目、條款和細則,是譯文的重要基本特征之一。條理性主要體現在語言體式上,為了求得行文和語言上的條理清晰,商務合同的條款在句式結構上大同小異,保持其結構上的一致性。

      其二,規范性。由于商務合同是雙方維護自己權益的法定書面依據,要求運用莊嚴體語言或正式文體。只有經雙方同意后,才能對語言文字進行變動或修飾。

      其三,專業性。商務合同的專業性極強,涉及到金融、商貿、關稅、海關、法律等多項領域,一個商業合同即為多種領域專業知識的復合文本。因此,翻譯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吸納、整合新知識的過程。商務翻譯過程要遵循嚴格的程序進行。

三、商務合同的翻譯程序

合同的翻譯要求的是忠實、準確、完整、規范。考慮到合同規范單一的篇章結構,它的翻譯過程也和文學以及其他文體的翻譯過程不盡相同。

      1、分析

要充分理解合同文本的第一步就是要對合同的體裁和種類進行。不同的體裁和種類都有各自不同的章法,比如:經營類合同、服務類合同、文化類合同、金融類合同、知識產權類合同、技術類合同等。只有在了解合同種類、條款的基礎上,才能保證譯文的質量。

      2、理解

翻譯前要讀懂原文, 這是任何譯者都需要首先做到的,但在翻譯合同時尤其要強調這一點。合同語言不象文學語言那么有豐富的趣味性,句子長、術語多,理解上又頗費功夫,因此,讀懂合同文件中的句子結構很重要,因為合同文件中的句子具有結構嚴謹、句式較長的特點,為了使表達的內容清楚、無歧義而特別設定的句式。面對復雜的句式結構,認真研究,掌握其規律,才能在合同翻譯中得心應手。

      3、表達

表達也就是產出,是翻譯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經過了前面分析和理解之后,在此譯者要把譯文表達出來,能否成功表達也受多種因素制約:譯者對原文的理解程度、翻譯技巧、手法和風格等。決不能提筆就譯,注意詞義理解片面;用法搭配不當;語體不盡一致;表述不合邏輯等問題。

      4、校正

“校正”是翻譯活動的最后一關,也很重要。在校正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是細節,如合同中的重要條款、細節部分和容易被忽略的細微之處;是否有漏譯或錯譯等等。比如關于貨幣的支付形式,就需仔細加以說明是美元、港幣或人民幣等,以免因貨幣不明而導致法律糾紛。

四、商務合同的翻譯準則

總的來看,由于其特殊的生成過程和使用環境,商務合同的語篇單一,使用大量描述性的信息結構。因此,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要求忠實準確等的標準:

      1、忠實準確

商務合同翻譯要把忠實、準確放在第一位,這是其功能性和目的性所決定的。商務合同已形成自身的行業化、工業化的統一標準,在翻譯過程中不能隨心所欲的套用格式。如果譯文不夠準確的話,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2、完整規范

合同是屬法律類應用文體。合同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已形成了完整、規范的整體 格調,所以翻譯時要特別注意譯文的規范性和完整性,主要體現在格式、用詞、術語和表述等方面。

      3、通暢表述

      在國際商務合同翻譯中,譯者往往注重譯文的“忠實”性和“準確”性,而忽視了表達上的通順流暢和語法和句子的結構,表述順暢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切忌同樣要深切注意。

合同是一種法律文本,一個限制性短語等都涉及權利,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商務合同的了解,仔細研究其特點發現省事省力的方法去翻譯,方可確保在外貿中雙方在利益上攜手合作。

參考文獻:

      [1]陸勇. 外貿合同[J]. 中國俄語教學, 1990, (03) .

      [2]俞玉榮. 談國際貿易術語的實際運用[J]. 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 (03) .

      [3]謝輝,韓曉剛. 外貿俄語中常見的語言現象[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2, (02) .

      [4]金旭.外貿俄語語體功能和語體簡議 [J]. 吉林師范學院學報, 1999, (02) .

第4篇

【關鍵詞】商務英語 翻譯技巧 策略探究

前言

作為一門為國際商務活動而服務的專門類英語,商務英語涉及了極廣的專業范圍,并具備獨特的語言特點、表現方式,問題也比較復雜。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來講,要想在商務交際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其譯者就必須要積累豐富的商務英語知識,熟練、靈活的掌握相關翻譯技巧,并且要結合商務活動特點,以及現場具體情況,財務一定的翻譯策略,不斷提升翻譯質量,進而商務活動的成功提供幫助。

一、商務英語翻譯原則

一是,準確嚴謹。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時,不僅要運用準確、忠實的語言將原文表達出來,還要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得與原文內容相等的信息,即信息等值。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對詞匯、概念進行準確的掌握,尤其是一些單位、數碼一定要精確。相比其他語言,商務英語更重視內容的準確與忠實,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翻譯目的。

二是,專業原則。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譯者應結合相關翻譯知識,以及某一行業,通過采用恰當的翻譯技巧與策略,進而獲得與原文內容等值的效果。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就必須要不斷學習、積累,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還要對譯文涉及到的各領域知識進行深入了解,進而在避免出現誤譯現象的基礎上,為雙方帶來更大的效益。此外,在翻譯過程中要注重商務專業術語、縮略詞,以及出現在不同領域的新詞語的靈活應用。

二、商務英語翻譯技巧分析

1.用詞準確,譯文完整。在翻譯中,由于相關信息與雙方利益有密切聯系,合同涉及的各項條款也是雙方必須要遵守的,具備一定的法律約束力,因此,譯者在翻譯中應做到用詞準確、嚴謹。同時,只有譯文完整,雙方簽訂的合同才是準確合理的,這就需要譯者在翻譯英文合同文本時,應適當融入一些原本隱含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合同內容的嚴密性、準確性,還能夠讓整個合同看起來更加完整、清晰,同時也為讀者全面、準確掌握合同內容提供方便。

2.恰當的詞量增減。在商務英語實踐翻譯中,詞量的增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翻譯技巧。翻譯時要結合原文上下文的意思、邏輯關系,以及譯文語言句法特點、表達習慣,適當的增添一些原文未出現但實際內容已包含的詞語,或者是刪減一些原文雖提及,但是譯文表達中不需要用到的詞匯。對于贈詞來講,結合上下文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動詞、形容詞和名詞等,但在那一部分、什么場合增加相應詞匯才恰到好處,還不超過一定界限,還需要在實踐翻譯中不斷探索和積累。比如: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意思是所有現金紅利,軍須繳納所得稅。根據漢語的行文習慣,在翻譯時就應該適當的添加一些動詞。對于減詞來講,可以使譯文更加簡潔明了,并且能夠改善原文逐字翻譯形成的拖沓、累贅的行文習慣,避免歧義現象的產生。

3.注重文化差異。在翻譯中,風格信息的傳遞是不容忽視的,雖然由于人類生存環境、條件方面存在的差異,會產生一些不可譯的文化,但是人類生存需求、思維方式上還是存在一定共性的。不同國家、民族之間都會存在一定差異,商務英語翻譯者應全面了解、掌握這些差異,并采用恰當的翻譯技巧實現文化、信息上的對等。在翻譯中如忽視了原文的風格信息,不僅會流失大量譯文信息,還會影響譯文的得體性。

比如:在翻譯“亞洲四小龍”時,若翻譯成“Four Asian Dragons”就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妥,而翻譯成“Four Asian Tigers”則更加得體。主要是因為對于中國來講dragon 雖然代表著權利、威嚴但是對于西方國家來講卻是一種邪惡的動物;而Tigers在中國人眼里雖然是一種兇猛、殘忍的,但是對于英語國家來講,其卻是一種勇猛、頑強的動物,代表著吉祥、勇敢,所以在翻譯時,譯者應考慮到這種文化差異,恰當的運用tigers來代替dragon。再如:cock是公雞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國家還有一個人性器官的含義,是一種下流話,所以在正式的商務交際場合應避諱這個詞語。由此可見,在實際翻譯中,只有充分了解雙方國家的文化差異,選擇更恰當的翻譯詞匯,才能夠將商務英語翻譯的更加具體、準確。

4.強化譯入語中無“對應詞”的原語翻譯。在翻譯中很多詞語在漢語中只能找到部分對應的詞語,有的甚至沒有對應的詞匯,進到使得譯文出現空缺。比如:大部分都比較了解的美國運動系列商品Nike,其本意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生的芳名,所以這個名字能夠讓美國人聯想到吉祥、勝利。但在翻譯中若單純的進行音譯,只能翻譯成“娜基”,而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就很難明白其真正含義。所以,翻譯前輩在對其進行翻譯時,就通過模仿其音節,并融入了其運動系列服裝耐用的特點,譯成了“耐克”。通過這樣的翻譯,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不僅表達了其運動服裝經久耐用的特點,也讓人們聯想到了克服困難、堅強的含義。但即便如此,Nike在中西方消費者心理的形象任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丟失了部分文化。再如:中國人常常會采用鴛鴦來比喻夫妻,若運用英語翻譯成“mandarin duck”就失去了其原本的寓意,還有精神文明、三資企業這些漢語詞匯在英語翻譯都存在相應的空缺現象。因此,對于這些沒有“對應詞”,并具備濃厚文化的譯入語來講,在實際翻譯時,必須要對其文化做出恰當的調整。

5.轉換譯。轉換譯指的主要是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語言的表達方式、詞匯方面的變化,尤其是對于漢語和英語來講,其在句子、詞結構的搭配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譯者在實踐翻譯過程中,很難真正實現詞性、表達方法的完全一致,所以,為了使譯文能夠充分符合相關的語法規則、表達特點和習慣,應適當的采用一些表達方法、詞類方面的轉換技巧來進行合理翻譯。比如:對于詞性的轉換來講,Please let us know if our terms are acceptable.請告知是否接受我方條款。就可以將形容詞acceptable轉換成動詞。以此來增加譯文的科學、合理性。

6.正譯和反譯。這種技巧主要是指運用與英語相同的語序,以及表達方式來翻譯成漢語,或者是將原句采用與英語相反的語序、表達方式來今昔翻譯。通常情況下,翻譯者都會采用正譯的方式,具體來講就是以肯定譯肯定、以否定譯否定的方式今昔。但是,反譯技巧的運用,能夠將原文或是對方的意思更生動、突出、通順的表達出來,也能夠全面適應中國人邏輯思維習慣。比如:The amount of cargo received is less than the contract.正譯為:收到的貨物總量比合同上規定的少。而反譯則可以譯成:收到的貨物沒有達到合同規定的總量。按字面意思進行翻譯,雖然能夠將原文準確意思表達出來,但難以適應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從反面表達則更加生動、具體。

三、商務英語翻譯策略探究

1.翻譯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首先,一名優秀的商務英語翻譯出了要積累新穎、豐富的商務理論、實踐知識外,還要具備良好母語功底,以及扎實的英語語言能力,并通過不斷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日常學習、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忽視自己的母語,但是對于商務英語翻譯工作來講,有時即使是一個詞匯或是句型都可能會阻礙整個翻譯進程。所以,學好母語、掌握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是翻譯者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素質

其次,翻譯者還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能力,能夠熟練、靈活的運用詞匯和語言知識,尤其是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來講,詞匯若是磚塊,那么語法就是鋼筋混凝土,只有將二者科學整合,才能夠對齊出譯文這座建筑。此外,譯者還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對外貿易等商務活動的,要求譯者應對政治經濟、民族文化,甚至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全面、準確的掌握商務英語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國貿理論與實務。

2.加強商務合同翻譯策略研究。商務通常都會涉及到雙方利益,在翻譯時應給予足夠重視,并探究出科學有效的翻譯策略。首先,要明確合同種類。在翻譯前,譯者應對原文進行通讀,并對全文的基本意思、合同種類進行全面了解,進而對合同的結構條款,以及篇章的特點做出深入研究。其次,對合同條款進行認真鉆研。在通讀原文的前提下,要對合同的逐個的對合同條款進行認真研讀,并結合詞義、語法手段,準確掌握原文涵義,進而為翻譯提供保障。再次,合理組織翻譯。在上述準備工作基礎上,譯者應聯系實際選擇對應、適合的詞語,對原文進行準確、規范的翻譯。最后,在翻譯完成后,應注重漏譯、審譯等各項工作的開展。要及時組織審譯完成的譯文呢,從而及時發現、糾正存在的不足之處,補充好存在的漏譯,有效避免給對外貿易帶來損失。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合同中是否存在對方故意設下的陷阱,一定要認真辨別,以免上當受騙。

3.保持原文譯文風格。風格上強調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原文、譯文的問題前后應保持一致。商務英語涉及到公文、法律文書、產品說明等極廣的領域。若原文是一片法律文書,那么在實際翻譯時就必須要采用規范的法律術語來遣詞造句,將其中的問題充分體現出來,而非隨意的采用口語化的詞語。比如:在進行廣告宣傳時,就必須要運用規范、標準的廣告語言,如,await與wait、elegant與nice等詞匯,前者是標準的廣告用語,而后者則是日常口語,規范、標準廣告詞語的應用不僅能夠體現莊重、大方,展現產品的品質,同時也能夠將消費者的身份,以及堅持追求高品質的心理充分彰顯出來。所以,在進行商務翻譯時,必須要保持原文、譯文風格的一致性。

4.避免錯誤。在實踐商務英語翻譯中,很容易出現錯誤,這就需要翻譯者在熟練、靈活掌握翻譯知識、技能,應翻譯策略的基礎上,還要形成認真、嚴禁的工作態度,盡可能的避免出現翻譯錯誤。在日常工作中,錯誤出現率比較高的還是中式英語。通常情況下,在遇到某些較為生僻的詞匯時,譯者就常常會望文生義,甚至還會結合中文的語言特點來進行翻譯,進而脫離了英語文化的原則,形成翻譯錯誤。有的錯誤是由于譯者的一時疏忽而造成的,屬于一些比較低級的錯誤,而也有一些是譯者落入了對方故意設下的圈套中等等。對于上述這些情況,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就必須要從主觀層面入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翻譯錯誤。

總之,商務英語翻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規律性,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其譯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還要對其中翻譯技巧進行熟練、靈活的掌握,并根據交際場合的不同,做出恰當的調整。同時,作為一門語言,其靈活性比較強,要想準確、靈活的應用翻譯技巧與策略,就必須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整合,進而真正實現與客戶自然溝通的效果,從而為商務交流活動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麗莉.淺談商務英語的語言特征及翻譯技巧[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192-193.

[2]司銅生.商務英語信函的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J].消費電子,2012,(13):177-178.

[3]劉先福.試論國際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J].中國商論,2015,(36):148-149.

[4]廖麗蓉.從語境結構探討商務英語語篇翻譯技巧[J].才智,2014,(9):255-256.

[5]單琪.商務英語語篇的主要主位推進模式及其翻譯策略研究分析[J].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9):146-147.

[6]劉君武.商務英語廣告的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44-45.

[7]殷健.商務英語語篇的主要主位推進模式及其翻譯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4.

[8]魏緒濤,彭兵轉.依托翻譯技巧課強化大學生商務英語口語應用能力[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61-64.

第5篇

【關鍵詞】商務英語;語言特征;翻譯技巧

一、商務英語的概念

商務英語是主要用于國際貿易和營銷等商務活動中的一種特殊的英語語體。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與普通英語相比,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商務英語具有特定的“商務特色”。它在詞法、句法、語體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點,而且常常會涉及到許多不同的業務范疇。商務英語涉及到營銷、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和管理學等許多邊緣領域,同時它好涉及到對外貿易、技術引進,招商投資、尚武談判、國際支出和結算等業務范疇。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商務英語具有與普通英語不同的特點,在使用上有其顯著特色主要表現在文體、語言和文化意識方面。

二、商務英語文體的語言特征

商務英語有二種文體風格,分外正式文體和應用文體。商務文體是隨著商品生產及貿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文體形式。

1.商務英語文體不以語言的藝術美為其追求的目標,而是講求邏輯的清晰和條理性、思維的準確嚴密以及結構的嚴謹性。風格樸實,明白易懂。商務信函一般風格樸實,明白易懂,淡于修飾,很少使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段,目的是提高實效性。

2.商務英語避免使用陳舊籠統的商業術語或套語,而用簡明的現代英語來表達。如不說“We are in receipt of?”,而用“We have received? ” ; 不說“ Express myheartfelt gratitude to you for? ” , 而用“Thank you for?”。

3.商務英語在陳述事物往往具體、明確,絕不含糊其辭。如商務英語不說“We wish to confirm our telex dispatched yesterday。” 而要說“ We confirm our telex of July 2nd,2000。”因為前者籠統含糊,后者清晰明了。

4.商務英語的邏輯嚴密性主要體現在商務合同等法律文件多用長句、復合句、并列復合句等法律公文常用句式以及分隔現象、介詞(短語)、插入語、倒裝句、被動語態( 過去分詞) 等特殊句型。例如: If Egyptian buyers insist on concluding business direct with Party A,Party A may conclude business with such Egyptian buyers who come to visit China or attend the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Fair at prices not lower than those quoted toParty B.(如果埃及客戶堅持要與甲方成交,甲方也可和他們直接達成交易,但交易對象僅限于來訪中國或參加中國商品交易會的客戶,并且價格不能低于報給乙方的報價。)

三、商務英語語言特點

1.專業性

商務英語在詞匯使用上的最大特點是對專業詞匯的精確運用, 其中包含大量專業詞匯、具商務含義的普通詞或復合詞, 以及縮略詞等涉及商務理論和商務實踐等方面,其語言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如B/L(bill of lading)提單,Exp.&Imp.Inc( export-import incorporated)進出口公司,forex:(foreign exchange)外匯,workfare(work welfare) 工作福利制, blue chip績優股,a firm offer實盤等等。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根本無法了解這些專業的商務英語詞匯的內涵的。

2.書卷詞語的使用

商務文體措辭嚴謹精確、正式和不帶個人感彩。為此,商務英語常用拉丁語派生詞取代同義的一般英語詞匯,這就是常說的書卷用詞(literary words或learnedwords),即所謂的“大詞”。

(1)冷僻用詞代替日常用詞

Everything concurred to jack up thepr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用concur代替come together)

(2)大量使用古詞語

商務文體中,古詞語時而再現,以體現其莊重嚴肅的文體風格。經常使用的古詞語多為一些復合副詞, 如: hereby (by this); whereat(at/to which place)。

3.新詞的使用

隨著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概念不斷涌現,科學的進步和工商業的發展,必然反映在構成語言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獨立運用單位詞匯上,隨之而來的就是新的商務術語的增加。如:cyber-payment 電子支付;emoney/cash 電子貨幣/現金; hi-tech industry 高技術產業。

4.商務英語內容縝密、周到,結構復雜、意思完整

由于涉及到雙方或幾方面的利益, 商務合同、文件或一個條約所給的定義、條款和內容必須精確。為了做到準確無誤,不產生任何差異, 用英語擬訂、書寫這些文件、合同時, 除用詞恰當外, 還經常使用許多從句、短語用來修飾或限定其內容,因此句子結構錯綜復雜。

四、商務英語翻譯技巧

1.加減詞譯

英漢兩種語言各自具有獨特的結構和修辭手段,因而翻譯時必然會有一些文字上的損失和增加。在譯文中增加一些語意信息補充原文隱含的語意或刪去一些詞語搭建某種語法形式做彌補。如:

(1)It is more expensive than it was last time but not as good. 加詞譯法:價格比上次的高,但質量比上次的差。

2.轉換譯

轉換是指商務英語翻譯中語言的詞性和表現方法的改變。由于英語和漢語的表達習慣、句子結構和詞的搭配關系都有差異,在翻譯中往往難以做到詞性和表現方法的一致。為了適應譯文語言的表達習慣和語法規則,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必須運用詞類和表現方法的轉換技巧。

(1)詞性的轉換。如:Please let us know if our terms are acceptable.請告知是否接受我方條款。(形容詞acceptable轉類為動詞)

3.分句或合句譯

(1)分句是指把原文的句子翻譯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這樣可以把意思表達得更加明白易懂。如:We have forwarded the catalogs and drawings you sent us to some large manufactures and now have affirmative answer from a factory in Shanghai.我們已將寄來的目錄和圖紙轉交幾家大廠,現已接到上海一家工廠愿意承辦的答復。

五、結語

為了真正掌握商務英語, 我們必須在打好英語語言基礎的前提下, 加強商務知識的學習, 兩者相輔相成, 才能促進商務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 在商務英語的翻譯中, 必須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 采用一些翻譯策略。只有不斷地學習最新的知識, 積累實踐經驗, 擴大知識面, 才能使商務英語的翻譯真正達到信、達、雅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張彥,李師君.商務文體翻譯[M].浙大出版社,2005.

[2]李波陽.商務英語漢英翻譯教程[M].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

[3]吳瑾瑾.實用英漢翻譯[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4]翁鳳翔.當代國際商務英語翻譯[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第6篇

【關鍵詞】國際 商務英語 翻譯

自從加入世貿組織后,大批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企業、國內零售企業大規模從事國際貿易,高素質、專業化的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人才已經成為企業參與國際業務競爭的重要的人力資源,這就為其翻譯技巧的提出更高要求。

一、國際商務英語中的翻譯特點

1.實用性。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涉及技術引進、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對外勞務承包與合同、國際合同、國際金融、涉外保險、國際旅游、海外投資、國際運輸等領域,人們從事這些活動時所進行的英語翻譯統稱為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由此可見,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學習過程中,就應該從英語語言基礎入手,學習培養商務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熟悉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學習國際商務英語了解常見的國際貿易、國際經濟組織,掌握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技巧。

2.程式化。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與普通英語翻譯不同,強調的是商務溝通能力,其追求的目標就是用最準確、最清晰的商務語言來與同事、老板以及客戶進行最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為達此目標,就必須強調在國際商務活動這一大環境中開展相應的翻譯活動,這就使得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在對話話題、談話內容,以及面部表情方面具有了程式化的特點。

3.靈活性。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與普通英語翻譯另外的區別,就在于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強調的是商務溝通能力,其追求的目標是用最準確、最清晰的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來達到與同事、老板以及客戶進行最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的目的,再者,在商務英語翻譯活動中,往往會涉及到很多西方的先進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例如如何與外國員工合作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方式等,這就使得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形成了靈活性的特點。

二、國際商務英語中的翻譯現狀

1.國際商務英語語言基礎差。國際商務英語語言學習具有較為復雜的特性,國際商務英語中的翻譯實踐者必須能夠較好地掌握常用貿易英語詞匯、短語及表達方式,同時鞏固所學國際貿易專業知識與技能,并能正確熟練地撰寫并翻譯國際貿易各環節往來的英語函電,達到格式規范、英語表達清楚正確、措辭得當符合進出口業務的習慣,以便在國際貿易業務關系、詢購、報價、訂購、確認、保險、包裝、運輸、付款、合同談判、索賠與仲裁等各環節提高其實用性。基于此,國際商務英語語言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導致了一些翻譯人員國際商務英語語言基礎差,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國際商務英語形勢。

2.忽視理論學習指導。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科學、藝術、技術也是一種品位,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就要把握其應用特點,悟出國際商務英語語言所具有的無比威力,還要透過國際商務英語語言所傳達的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從而體會到中西文化的差異。譯者不僅應該精通原語和譯人語這兩種語言,而且應該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這兩種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諳熟它們的差異,才能找到契合點,最大限度地縮小原作和譯者之間的距離,準確地捕捉原文中的文化信息,進行有效的傳播。但就目前而言,一些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只重實踐,輕視理論指導,不去積累詞匯量和扎實的語言功底,忽視博覽群書,通觀世界,關注國內外時事,長此以往,必將對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向縱深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翻譯技巧運用不當。從表面上看,翻譯是將一種語言形式轉換為另一種語言形式,但就其實質來說則是思維方式的轉換,是兩種思想傾向的轉換。而國際商務英語學習者在翻譯時,往往會受到漢式思維的限制而難以實現成功的語言轉換。實際上,因為思維是語言轉換的基礎,思維的差異勢必會影響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根深蒂固的母語思維方式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時不在。不少人沒有意識到或忽視了不同民族思維上的差異,沒有作出相應調整,用漢式思維方式對英語語言進行操作,中式英語則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這源于翻譯技巧的缺失。

三、國際商務英語中的翻譯策略

1.夯實國際商務英語語言基礎。在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夯實國際商務英語語言基礎應該做的是提高翻譯者基本素養。所謂基本素養,是指翻譯者除了應該具有高尚的“譯德譯風”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之外,還必須具備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基本知識條件。譯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較高的漢語修養和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這三方面的素養。基于此,在提高翻譯者翻譯技巧時,就應該在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方面,努力精通本職業務,多了解相關專業知識。

2.強化理論學習與指導。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項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今后的翻譯學習中要注重實踐。不通過大量的實踐而要提高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最終將會無果而終。當然,實踐也要講究理論學習與指導。基于此,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應該有意識以諸如記憶理論、語言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學習理論等來加強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3.靈活運用翻譯技巧。商務英語基于英語的基本語法,句法結構和詞匯,但又具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現內容。商務英語文體復雜,商務英語所涉及的專業范圍很廣,包括廣告英語、法律英語、應用文英語、服裝英語、包裝英語等功能變體英語。商務英語翻譯所要表達的信息是商務理論和商務實踐等方面的內容,因此與專業內容密不可分,了解國際商務英語的獨特的語言特點有利于譯者把握原作的風格信息傳遞。

商務英語屬于實用性英語。其實用性的特點使得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者明白,為了提高翻譯質量,他必須對眾多的國際業務有所了解,并且精通其中一門專業。謹慎選用極易混淆的詞語英譯商務合同時,常常由于選詞不當而導致詞不達意或者意思模棱兩可,有時甚至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因此了解與掌握極易混淆的詞語的區別是極為重要的,再者商務合同屬于法律性公文,所以翻譯時,有些詞語要用公文語詞語、特別是酌情使用英語慣用的一套公文語副詞,就會起到使譯文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言簡意賅的作用。

4.提高個人文化修養。英語在與其他語言的接觸中成長,成為一種混合語言而不斷迅速演變,以滿足文化和交際的需要。基于此,商務活動中的英國和美國文化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翻譯者必須掌握它們。中國和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來講,文化的不同導致了語言的不同。

(1)提高現代科技的應用效率。現在科技對翻譯者的幫助越來越大,它們對翻譯者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很大幫助。聲音、圖像、電影能生動地展現文化間的不同。所以有必要好好利用。同時,現在翻譯者了解文化的途徑越來越多,如mp3、mp4、手機、電腦等能儲存和展示大量的多媒體信息,這樣他們了解外國文化就變得越來越容易。

(2)加強對外交流。這幾年,很多英語國家與我國的交流日益密切,這給翻譯者提供了解外國文化的機會。英語外籍人士對翻譯者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他們的演講、行為習慣直接地反應出文化間的不同。翻譯者可以邀請他們就社會環境、文化、信仰、和其他話題進行交流,以更多地了解他們國家現在的狀況。

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時代下,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適用空間急劇擴大,對翻譯者要求也更高。這是因為語體和翻譯不僅涉及英語語言,要求翻譯者熟悉相關英語詞匯的確切涵義,理解句子在上下文中的語言及文化背景,還同時涉及商務專業知識,要求了解和熟悉經濟,貿易,金融等許多相關專業的一般內容乃至更多的相關商務背景知識。

參考文獻:

[1]林邦鈞.試論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策略[J].中國西部科技. 2010(03).

第7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文體特征 翻譯標準

1.前言

商務英語(Business English)是英語的一種社會功能變體,是英語在商務場合的應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增強,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商務信函作為進出口業務進展情況的專業性書面記錄,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法律上講,商務信函是對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和解決爭端的法律依據。因此商務英語信函從文件角度特別強調準確性和規范性,其翻譯也同樣強調準確性和規范性。本文對商務英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標準進行了分析。

2.商務英語的文體特征

商務英語是英語語言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為國際商務活動服務的專門用途英語,它基于英語的基本語法、句法結構和詞匯,但又具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現內容。主要文體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專業性

商務英語的詞匯具有明顯的專業特征。商務英語語境決定或制約著部分詞匯具有特殊的商務語義。譯者應充分認識到商務詞匯對語境的依賴性,不要將其混同于一般詞匯。普通英語中balance和quote的含義分別為“平衡”和“引用”,但在商務語境中,它們卻有著特殊的含義。例如:We strongly demand immediate full or partial payment with a statement of when you will pay the balance.(我們強烈要求你們馬上全部付款或者部分付款,但要說明何時將余款付清。);Their prices are always quoted in dollars.(他們的價格總是以美元報價。)

2.2簡潔性

簡潔性是商務英語的另一個文體特征,從其格式用語的使用即可見一斑,其格式有“if+形容詞(或過去分詞)”或“as+過去分詞”,如:if available,if possible或as agreed,as required等。例如:I am sending a catalogue as required.(我將目錄按要求寄出。);The new car will be launched with a nationwide sales campaign if practicable.(如果可行的話,新型汽車將以開展全國范圍的銷售活動投放市場。)這種格式用語由于其簡潔的形式和其內隱的語言結構張力,使用起來比較靈活,例如,as agreed可以擴展為as it is(was,has been,had been)agreed,因此,可以用于不同時態的語言上下文中。

2.3實用性

商務英語屬于實用性英語,隨著應用的發展,其內涵已包容了與商務有關的所有領域,不再局限于“外貿函電”和“外貿英語”的狹窄范圍,發展成為了包括國際貿易、金融、營銷、管理、電子商務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內的完整的商務英語體系。商務英語是中國職員在外企里工作時使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工具。受過商務英語特殊培訓的學員,因對企業的商務背景理解更為深入,交流更為有效自由,從而在外企中更能得到認可。

3.商務英語翻譯標準

3.1原文與譯文語義信息的對等

著名英國翻譯家彼特?紐馬克(Peter Newmark)在所著的《翻譯探索》中提出“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標準。他指出,交際翻譯側重信息產生的效果,語義翻譯側重信息內容。語義信息是基礎,沒有語義信息就沒有風格信息或文化信息,因為風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必須通過語言的基本含義表現出來。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語言若沒有傳遞信息,風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就無從談起。語義信息包括表層語義信息和深層語義信息。表層語義信息指的是話語或語篇的字面意思,例如:If within thirty days after receipt by a party of a proposal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1 parties have not reached agreement on the choice of a sole arbitrator,the sole arbitrator shall be appointed by the appointing authority agreed upon by the parties. 譯文:如果當事人一方收到按照第一款提出的建議后三十天內未能就遴選獨任仲裁達成協議,則應由當事人所約定的指定機關指定獨任仲裁員。法律語言所承載的信息就是文字表面所傳達的信息,不存在任何深層語義,不能有任何的引申。深層語義指的是表層語言所蘊涵的意思,這種意思要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揣測出來。要了解深層信息,譯者必須運用他在源語社會、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去體會和挖掘原文所蘊涵的深層信息。例如:We have the edge you need to meet any financial challenge――The Principal Edge.Whatever path you take in life,you’ll face financi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long the way.With 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you’ll have all the tool you need to handle them.Each of our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whether for business or individuals,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 built in.That’s the Principal Edge――Financial products that give you an edge.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以上廣告配有刀的圖片,若不仔細讀完廣告,會以為該廣告是有關刀具的,其實不然。廣告中最重要的詞是edge,該詞有“刀刃”的意思,另外還有“優勢”等意思。廣告設計者正是利用了edge的一詞多義,將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金融公司的服務項目the Principal Edge推出。另外,廣告中的principal一詞也有雙關意義。principal用在公司名稱中,翻譯成漢語用音譯,該詞基本意思有“主要的”、“資本”、“資金”,看到公司名稱為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讓英語讀者聯想到該財團資金雄厚,是眾多財團中的主力軍。翻譯時我們應區別對待,盡可能把原文的修辭手法在譯文中再現出來。

3.2原文與譯文風格信息的對等

筆者所指的“風格”,實際上是指不同的文體。風格信息是作為信息的傳遞載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之一。風格信息的傳遞在翻譯中不可忽視。翻譯中若忽略了原文的風格信息,不僅會使譯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譯文顯得不得體。國際商務英語涉及到不同文體的語言形式,如公文、法律、廣告等。所以,翻譯者必須重視不同風格信息的傳遞。例如:These Rules shall govern the arbitration except that where any of these Rules is in conflict with a provision of the law applicable to the arbitration from which the parties cannot derogate,that provision shall prevail.譯文:本規則應管轄仲裁,但如本規則任何條款同適用于仲裁而為當事人各方所不能背離的法律規定相抵觸時,則該規定應優先適用。以上例子,原文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條款,漢語譯文也必須是漢語的法律語言,否則,譯文讀上去不像法律條款。如,“These Rules shall govern the arbitration...”若翻譯成“這些規則應管制仲裁……”聽上去讓人感到很不自然。另外,“that provision shall prevail”中的prevail一詞實在不好翻譯,若不熟悉法律語言,則很難找到確切的詞語。一般的詞典所給的釋義是“勝過”、“優勝”、“普遍”等,在此處顯然不合適。

3.3原文與譯文文化信息的對等

不同的地區、民族在文化上存在一些差異,商務英語翻譯者需要了解這些差異,以便通過恰當的方法達到文化上的對等。如:“雄雞牌鬧鐘”原來被譯為“Golden cock”Alarm Clock。漢語中有“雄雞報曉”的說法,以“雄雞”作鬧鐘的商標比喻鬧鐘會像雄雞一樣響亮地報時,同時“雄雞”在中國也是吉祥物。但是,cock一詞在英語中屬于忌諱語、下流話,正式英語中避用該詞。用cock一詞作產品商標必然損害商品的形象,也使國外消費者反感。Golden Cock這個商標在海外的窘境當時引起了中國出口商――天津進出口公司的重視。他們立即更換了商標譯名,把Golden Cock改為Golden Rooster(電影“金雞”獎也用Rooster這個詞),并在當時的《中國日報》上登出啟示。總之,由于中國和英語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只有在商務英語翻譯中準確地找到這種差異,才能在翻譯時做到文化信息對等。

翻譯是人為實現兩種語言間的信息傳遞,損失不可避免。以上三個方面都強調對等,但這里的對等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原文與譯文靈活對等的中心是不能拘泥于形式的,對等不是詞語的同一。在保證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傳遞到譯文中的前提下,譯者可以靈活運用譯入語,達到語義信息、風格信息和文體信息的最大程度對等。

4.結語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作為一門特殊的專門用途英語,有其明顯的語言特點。只有把握住其特點,了解了國際國內經濟貿易信息,將翻譯方法與商務知識有機地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成功地進行商務溝通。只有掌握了商務英語翻譯的方法,才能準確地翻譯好商務英語詞匯,不會造成錯譯、誤譯,從而達到翻譯的最佳境。

參考文獻:

[1]張舒.科技資訊[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formation,2007,(11).

[2]姚梅林.當前外語詞匯學習策略的教學研究趨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

第8篇

[關鍵詞] 商務信函語用學禮貌原則合作原則

商務信函往來是商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郵寄或其他電訊手段進行的文字形式的商務對話。商務書信包含的范圍很廣,既有公司之間的貿易書信,又有公司的對外公關書信,還包括個人與公司之間的人事書信。商務人員在電話或面談后,往往仍需互通書信,以確認談話的結果。商務信函屬于比較拘謹正式的公文體,是深思熟慮的產物,行文端正、簡練、清楚、具體、完整,具有一套獨有的詞匯和習語,并且具有本專業獨有的表達方式,比如:信用證,詢盤,報盤,獨家權等等。信函的語調也是同樣重要的,它表達了對收信人的態度,適當的語調將會給雙方創造良好的溝通氣氛。此類信函一般措辭婉轉、注重禮節、講究策略、經常使用漢語常用的公文套語,比如:“貴(方,公司)”、“茲”、“謹”、“乞諒”、“為盼”等等。因此盡管現代商貿英語已經日趨口語話,但是翻譯時還是要注意其特殊的語言特點,不宜使用口語,而應力求再現原文的語氣和風格。在雙方產生業務糾紛或者爭執時,商務書信作為記錄的文字材料,在法律上是重要的證據。

語用學研究的范圍很廣,除了對交際中某一語言的指示語,言語交際行為,會話含義等進行描寫,分析和解釋外,還進行跨語言的語用研究。語用學所關心的是說話人(或寫作者)所傳遞的和聽話人(或讀者)所解釋的意義(Yule, G. 1996,3)。而在當今商務繁榮的時代,人們不但關注商務英語的翻譯,教學等實踐研究,而且關注商務英語語言的獨特性,以下就有關的語用理論和原則在商務英語中的體現進行探討,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商務英語語言的使用特點,為翻譯和教學實踐服務。

一、禮貌原則

禮貌原則是語用學所研究的內容之一。禮貌體現出人們對他人“面子”的意識,在語用學中,“面子”被稱其為自身的公眾形象(public self-image)。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商務交往,其特點和場合都決定了商務信函的語言必須是禮貌的,能夠被接受的。一封言辭懇切、彬彬有禮的書信可能使收信人愿意合作,因此而帶來商機。萊可夫(Lakoff)主要從面子維護觀(Lakoff,1973; Brown&Levinson, 1978)來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她描述了三種不同的說話人可以遵守的禮貌原則: (Lakoff, R. 1973.)

1.不要強求于人

它一般適合于交際雙方權利和地位不均等的場合。在商務中可表現為國際知名公司和一般市地小公司或大批量供貨廠家(尤其是供不應求之產品)與小批量買家的關系。遵守這一原則的說話人會盡量避免使聽話人去做不情愿做的事情,要么采用征求對方意見或者表示道歉的形式,要么改變自己的談話方式。在商務信函中一般采用類似如下的句型,比如:“Could you…? I wonder…; I wish …; We think…”,使用這些句型就會顯得溫和有禮,避免了居高自傲,咄咄逼人的氣勢。如下兩個句子: “I wondered whether you can give us a discount of 2% for a large order?” (不知你方對于大批量的定單能否給予我方2%的折扣); “Frankly, we think that even at this price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sell as there are many cheaper patterns on the market” (坦率的講,我方認為即使按照此價亦難以銷售,因為時常上有許多更便宜的型號)。在商務信函中使用上面所提到的幾種方式,除了能向交易方表示自身公司的誠意、尊敬和禮貌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快、更容易地促使雙方建立良好的貿易關系。

2.給對方留有余地

它一般適合于交際雙方權利和地位均等的場合,但是和前面所提到的相比,交際雙方的社交關系就不是那么的密切。一般而言,如果說話者希望勸說聽話人做某事,當他說話時會采取一些方式以便于能夠給聽話人留下考慮的時間,到底是接受還是拒絕,同時也給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語用學大量的研究一些“看不見”的意思,或者當它沒有被明確的表達出來的時候教聽話人怎樣的依靠假設來猜測出對方的真實的意圖。在這種情況下,商務信函中的虛擬語氣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Provided quality and price are satisfactory there are prospects of good sales here, but before placing a firm order we should be glad if you would send us, on fourteen day’s approval, a selection of men’s and women’s raincoats” (若質量和價格合適,你們的雨衣在這里會有好的銷量。但在正式下單之前,我們希望能先試銷。 如你方能選一批男,女用雨衣寄來,并同意給我們14天的試銷期,我們將會感到高興)。相應的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說話人對于聽話人就某一交易中所提到的要求不能夠接受時,他通常在信函中采用一些可以弱化語氣的副詞,比如: “unfortunately”, “really”等等。或者采用一些句型來轉換角度,以避免傷害交際雙方所辛苦維持下來的貿易友誼。比如:“as an exceptional case”, “but in view our close relationship, we will…”等等。例: “I’m afraid the ball can hardly roll very far. Certainly it’s a step forward. But the gap is still too wide, I’d suggest another 10%.”(恐怕此球不能滾很遠,當然它確實是移動了,但是還是距離我方的期望值太遠,我方建議你方能再給予我們10%的折扣)。

3.增進相互間的友情

這一規則的使用是為了增進交際雙方間的友情。在這種情況下,第二人稱通常被頻繁使用以便于向交際方(即貴方)展示自身公司或單位(即我方)的真誠、謙虛和禮貌以增加合作的機會。例:“You can have your goods delivered on any weekday.” (您要求在哪天裝運貨物均可). 與此相比,使用第一人稱就顯得冷淡和不盡乎人情。例:“We can’t deliver on any weekday.” (我們不能在周末裝運).

二、合作原則

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遵守的原則。這條原則以及我們現今在會話中所遵守的四條準則(數量準則、質量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首先被美國哲學家格萊斯(Grice)提出,他認為“我們的交談通常不是由一串無不相關的話語組成的,否則就會不合情理。它們通常是合作舉動,至少有一個彼此都接受的方向。”(1975:45)換句話說,我們好象遵循了這樣的原則:“使你所說的話,在其所發生的階段,符合你所參與的交談的公認目標和方向。”(1975:45)這個原則叫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簡寫為CP。(胡壯麟,2001)

1.數量準則

(1)使所說的話正好滿足當前交談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說的話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商務活動非常講究工作效率,注重實效,不浪費時間。因此商務信函通常直截了當地表達主題。例如:“The shipment of 1,500 cartons of canned mushroom under the Contract No. FA7708 has arrived per ‘YONGFENG’ streamer on 10th April. Unfortunately we have found 145 cartons missing. The shipping company told us that only 1,355 cartons had been shipped on the steamer. ” (第FA7708號銷售確認書項下1500箱蘑菇罐頭,由“永豐”輪于4月10日運抵,提貨時發現少了145箱。輪船公司告訴我們只有1355箱裝船) 這個短裝索賠函清楚明了,使用一系列的數字(1500箱,少145箱,只裝1355箱)來直達意圖,詞語簡練。

2.質量準則

所說的話要力求真實。①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②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商務貿易中,交際雙方的合作必須真誠,真誠是基礎,否則買賣就會被延緩或取消。一旦雙方在會談或者通信中已商定的事情如付款方式、交貨方式等,那就必須嚴格執行。例: “This is the lowest possible price for the following goods FOB Shanghai.” (這是所報下列商品上海船上交貨的最低價)。眾所周知,商貿中除FOB交貨方式外,還有CFR或 CIF形式,此句明確地指出交易的方式是FOB,真誠之意就能很清楚地體現出來,增加達成交易的可能性。

3.關系準則要有關聯

商務活動中的交際雙方一般都是各自公司的骨干人物,因此在商談時一定要緊扣主題,不能詞不達意,浪費彼此的時間,影響雙方的進一步交往。

4.方式準則要清晰

第9篇

關鍵詞:體育新聞 語言風格 表現風格 語體風格 時代風格 民族風格 得體性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關于體育新聞語言風格的研究還很滯后,遠遠跟不上我國體育新聞學和語言風格學的前進腳步。就研究方向而言,已有的少量成果多集中于對體育新聞語言的個人風格方面的探討和語言學角度的修辭風格探討,缺少對體育新聞語言的時代風格、表現風格、語體風格和民族風格等方面的研究。在內容選擇方面,基本上局限于體育評論方面。對其他類別和其他體裁的體育新聞的語言風格的研究幾乎沒有。因此,本文從體育新聞報道的風格學特征人手探討體育新聞學的風格學體系,對豐富和充實我國體育新聞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并為體育新聞工作者進行體育新聞報道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對于體育新聞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現實實踐意義。

目前我國體育新聞的表現風格

體育新聞報道語言的豪放與柔婉風格。當今的體育運動,尤其是競技體育運動,具有高度的對抗性和激烈的競爭性,將力與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體育新聞的報道,“就是要通過記者手中的筆或電腦,真實地再現與反映體育運動這種生龍活虎、生機勃勃的特征”,因此,體育新聞報道的語言風格必然呈現出其豪放的一面。

豪放的作品常常選用那些雄偉壯麗的名詞、遒勁有力的動詞以及富有“鋪張揚厲”意味的形容詞、范圍闊大的數量詞和程度很高的副詞組合成句,構成一種寬廣浩大的場面,表現某種豪放雄健的瑰麗圖景,而這正是體育新聞報道語言所擅長也是經常使用的。一是選用形象巨大的名詞;二是選用遒勁有力、動感性極強的動詞;三是選用氣勢強大的形容詞。為表現體育運動的激勵、緊張,體育新聞報道中常常采用排比、反詰、夸張等豪放辭格。體育新聞報道的一大特點,就是要通過記者的報道工作,來反映和宣傳體育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些以反映和宣傳體育運動中所表現出的愛國主義、拼搏精神、公平精神和團體精神等優良品質為主題的體育新聞報道,也必然表現出豪情滿懷,壯志在胸的豪放風格。

體育新聞報道的簡約與繁豐風格。簡約和繁豐是從話語表達的內容所用語言數量的多少來分類的,這也是兩種相對應的表現風格。體育新聞報道的簡約風格主要表現在:標題簡練傳神;句式凝練,內涵豐富;謀篇精當,干凈利落。繁豐的風格在體育新聞報道中主要表現在:對體育人物和體育事件的細節描寫;以繁富的辭式抒發感情;體育評論中不厭其煩地敘述與說理。

體育新聞報道語言的含蓄與明快風格。含蓄與明快也是一組相對的風格,就是從話語傳遞信息時所用語言的曲直來分類的。體育新聞語言的含蓄風格主要表現在:體育新聞標題語言的含蓄;含蓄修辭格的運用。體育新聞的明快風格主要表現在:言明義顯,即詞語的意義明晰,多用直義,明白易懂;直言不諱。就是用直截了當的方式進行描述表達,不拐彎抹角,不閃爍其詞。使人一目了然。

體育新聞語言的藻麗與平實風格。藻麗與平實是從話語辭彩的濃淡來分類的,這也是一組相對立的表現風格。在體育新聞報道的語言運用中,藻麗風格并不多見。但是在必要的時候,體育新聞工作者也會運用一些艷麗多姿的詞語和濃麗多彩的句子,來使新聞作品更加生動感人,這就使體育新聞的語言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藻麗風格。體育新聞超強的時效性特點和平民化的要求,使得平實風格成為體育新聞報道語言風格最合適、最典型也最普遍的表現之一。主要表現在:詞語平實:多用口語。

體育新聞的幽默與莊重風格。幽默和莊重是從話語趣味性的強弱來分類的,這也是一組常見的相對應的表現風格。體育新聞的幽默風格主要表現在:活用趣味妙語;妙用修辭格;體裁變異的“另類”體育新回。體育記者進行體育事務報道、體育財經商務報道和媒體發表體育社論時,都呈現出莊重風格。莊重風格主要表現在:詞語莊重文雅;句式嚴謹縝密。

目前我國體育新聞的語體風格

語體風格的定義及類型。語體風格是從不同交際領域的人們適應不同的交際內容、目的、對象、場合和方式需要運用語體風格手段的角度劃分出來的風格類型。它是語體的表現風格,是各種語體運用風格手段所形成的語言特點綜合呈現出來的氣氛和格詞。語體風格又叫做功能風格。黎運漢將漢語的語體風格分為兩大類:口頭語體類型和書卷體類型。其中,口頭語體風格下又分為談話語體風格、論辯語體風格和演講語體風格三種類型,書卷語體風格則分為應用語體風格、科學語體風格、政論語體風格、文學語體風格和交融語體風格五種類型。

體育新聞的話體風格及其表現。(1)應用語體風格。應用語體又稱公文語體、事務語體,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處理事務時所用的一種語體。據調查,體育新聞應用語體風格主要使用書面詞語,口頭詞語很少使用,使用的詞語比較平實,很少有形象性和感情性的,不像文學語體、政論語體風格那樣豐富多彩,廣泛使用專用詞語和慣用詞語,常用抽象、概括性的詞語和富有概括力的成語、熟語。體育新聞事務報道在運用修辭方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必要時才使用一些句式類和比較類的修辭方式,例如對偶、排比、反復、對照等,使語言增強表現力。常引用一些原始材料來直接傳達體育事務方面的信息,有時也用比喻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傳達信息。至于夸張,肇擬等形象的修辭方式,一般是不用的,反語、雙關等具有含蓄風格色彩的修辭方式則沒有看到。綜上所述,體育事務報道表現出來應用語體的普遍風格:簡明,樸實和莊重。

(2)政論語體風格。體育新聞中的政論語體主要指報刊社論、編輯部文章、評論員文章和體育賽事或非賽事的評論,總而言之,就是以論辯說理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新聞報道。體育新聞報道語言的政論語體風格,就是新聞媒體或者體育新聞工作者為了反映和宣揚體育精神或就有關體育運動的相關事務表明自身立場、觀點和態度時運用全民語言所形成的言語特點而綜合呈現出來的氣氛和格調。體育新聞政論語體風格的表現特點包括嚴謹、雄健。

(3)文學語體風格。體育新聞的文學語體風格實際上就是體育媒體或者體育新聞工作者在向廣大受眾傳遞新聞事實

時所表現出的文學性的語言風格,或者也可稱為體育新聞語言的文學化,主要表現在:內容以抒情為主,但不強調體育新聞事件本身;大量運用文學手法;體裁異變式的體育新聞寫作;交融語體風格。體育新聞的文學政論語體風格主要有以下特點:論辯與敘事、抒情相統一;語言簡潔凝練。

(4)其他語體風格。除了前面所說的應用語體風格、政論語體風格、文學語體風格、文學政論語體風格等幾種比較常見的風格外,體育新聞報道的語言還表現出其他的一些語體風格如談話語體風格、文學科學語體風格。

體育新聞語言風格的得體與失范

體育新聞報道的語言要講究得體性。語言,是交際的產物,又運用于交際,運用語言時必須合適、得體,才會達到好的交際效果。才會生成美好的語言風格。體育新聞的語言當然也不例外,要講究風格的得體性。得體性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風格手段得體,二是風格類型得體。

(1)風格手段得體。風格手段得體是指語言表達主體運用恰當的表現手段向對象傳達信息,就體育新聞而言,風格手段得體,是指體育新聞工作者為適應語境的需要而合理、正確地運用恰當的修辭方式、恰當體式的句式結構來向體育新聞受眾傳達體育新聞。例如體育記者在敘述一場激烈的比賽時,要表現一名球員在場上奮力拼搏的形象,在保證形象生動的同時就要考慮到賽事的緊張、激烈與快節奏,這時一般要多用短句,盡量少用或不用長句,修辭方式可用比喻。

(2)風格類型得體。風格類型得體性指的是體育新聞工作者在創作體育新聞時,要適應不同語體的表達要求,恰當地使用遵循民族風格規范、合乎時代風格的豪放、柔婉、簡約、繁豐等種種表現風格。風格類型得體,就是表現風格的得體。表現風格要適應語體風格的要求。例如,體育工作者在向受眾傳達國家體育法律和體育政策時,要使用應用語體,而應用語體風格則要求簡明、樸實和莊重的表現風格,如果這時使用幽默風格就是很不合適的。同理,如果把本應豪放雄健的體育社論寫成柔情似水、纏綿悱側的小品文也是不合適的。表現風格要遵循民族風格規范。例如我國的傳統文化講究“仁”和“善”,講究“死者為大”,談及有人辭世時也都用委婉、莊重的風格,如果體育記者在報道或談及某體育人物逝世的時候,就不適于用幽默活潑的語言,否則就會顯得輕佻無禮,會讓絕大多數的受眾都難以接受。表現風格要合乎時代風格。當今的時代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開放時代,廣大受眾更愿意接受趣味化、生活化的體育新聞。

我國體育新聞報道運用語言文字風格的誤醫及影響。近年來,國內體育新聞空前活躍,它作為當代新聞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是就參與報道的媒體數量、報道數量,還是對受眾的實際影響力,體育新聞在同類中都罕有能與其相匹敵者。而當今那種既豐富多變、又個性十足的語言風格在體育新聞報道的繁榮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追求體育新聞報道語言風格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誤區,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文學手法的不當使用造成了體育新聞要素的弱化甚至缺失;過度文學化對體育新聞真實性原則的沖擊;體育新聞工作者過度的情感代人造成了受眾對體育新聞客觀性的質疑;江湖式語言的暴力傾向產生的負面作用。

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和體育新聞事業蓬勃發展,體育新聞受眾群體不斷擴大,這對體育新聞工作者如何運用語言并形成相應的語言風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體育新聞的語言風格表現出漢語風格的一般特性,但是,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新聞品種,它較一般的新聞品種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它的主要功能是宣揚和反映體育精神,同時又具有滿足受眾的信息需要和娛樂大眾的功能,所以它的語言風格又表現出和自身相應的特點。

第10篇

本文選取該系列中對于山東省的專題報道進行分析,該報道分為上下兩篇,均由記者郝彥鵬發自山東。《與海共舞――山東篇(上)》刊載于2007年12月12日《河北日報》頭版及5版,《實干崛起――山東篇(下)》刊載于2007年12月14日《河北日報》頭版及5版新聞縱深。該報道無論前期采訪還是后期寫作,無論報道思想還是編排理念,都體現出獨具魅力的報道特色。

一、版面分析

2007年12月12日,“解放思想 科學發展――大型系列報道強省之路”被置于《河北日報》頭版,而《與海共舞――山東篇(上)》也成為這一期的頭條。由《青島日報》提供的圖片――《海濱青島展新顏》橫跨頭條位置從左至右后4欄,被碧藍的海水、連綿的群山所擁抱的青島新城顯得格外亮麗出眾,瞬間即可抓住讀者的眼球。轉接頭版的新聞縱深,更是在5版對余下全文進行了通篇報道。5版的主題照片特意在圖片左下角做了弧狀特效,并且處于版面左下位置的“編讀互動”也與之做了相對應的弧狀特效,更加與“與海共舞”的大標題相得益彰,十分契合。整個版面的編排顯得更加生動活潑,令讀者在品讀文章內容的同時,亦可欣賞到版面編輯的創新之處。

二、內容分析

“2007年9月28日,孔子誕辰2558年。來自海內外的數千名華人代表齊聚曲阜孔廟,以古老而隆重的公祭大典來紀念這位給后世帶來深遠影響的如家思想創始人。”該篇文章意在講述山東省經濟發展的故事,但是以孔子的公祭大典開頭,一方面將山東省千百年來最受世界矚目的人物當作新聞焦點,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最大范圍內的讀者共鳴。并且用世界范圍內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來進行過渡,“這些目光不單是為了流連氣勢恢宏、典雅隆重的祭孔樂舞《天下大同》,或者復習‘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的盛況。‘日月增光,齊魯夸榮’,正如今年祭文中所言,更多的人們也為這片黃河奔流入海、泰山直插云天的廣袤土地所展現的屬于自己的現代文明的榮光而駐足。”文章巧妙的將話鋒轉向現代山東的文明與富足,“80年代看廣東,90年代看浦東,現在有人為這句廣為流傳的話語增添了新的注腳:‘21世紀看山東’”。整篇文章以如此溫文爾雅又氣勢恢宏的開頭,展現給讀者一個將古代禮樂與現代繁榮融會貫通的山東,令人頓時燃起了解山東崛起的興趣,只能繼續細細品讀直至酣暢淋漓。

文章接下來以三個小標題――“沿海意識覺醒”、“布局沿海承接轉移”、“尋找自己的出海口”,緊緊圍繞“與海共舞”的主題,詳細深入地解讀了山東崛起的過程,立意鮮明、重點突出的記錄了“海”對于山東經濟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第一個小標題“沿海意識覺醒”下,記者將文章又詳細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借2007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紀念鄭和下西洋的盛大慶祝儀式在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舉行為引子,記者娓娓道出“今天人們對藍色海洋的推崇無疑是對經濟發展規律的一種探求和認知”,并且明確提出“作為全國第一個提出海洋戰略的省份,發現海洋的過程也是山東經濟趕超崛起的歷程”。文中提到的“海洋戰略”是1991年提出的“海上山東戰略”,記者運用采訪對象――山東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張衛國的直接引語寫出,“1991年4月16日是一個應該被人們記住的日子,正是在那一天,山東正式提出‘海上山東’戰略”,采訪對象權威又形象的語言對于山東海洋戰略提出的重要性展露無疑。第二部分記者的寫作運用了先抑后揚的寫法,以“面向大海,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并不簡單”一句話開頭,繼而用采訪對象――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的觀點表達出“海上山東戰略的提出開拓了后來人們尋求發展路徑的思路”,接著用2001年山東省海洋產值的一組驕人數字作為有力的證據,將這一部分的落腳點放在“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話題,更是一種意識的覺醒,一種大沿海意識的重塑”,為我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提出沿海區位優勢意識覺醒的重要性。

在第二個小標題“布局沿海承接轉移”下,記者用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的一句話作為引子――“山東的發展潛力比廣東大多了”,這句話不僅讓2003年6月的山東省委工作會議語驚四座,也讓讀者的好奇心立刻提起來,想要在后文中追尋原因。“廣東是怎么起來的?說到底不就是接受香港產業轉移,靠‘三來一補’發家的嗎?風水輪流轉。如今輪到日韓產業大舉向中國轉移了。山東與日韓隔海相望,近水樓臺先得月啊!香港畢竟只是一個城市,日韓可是兩個制造業強國啊,生產總值一個是大陸的5倍,一個是山東的5倍――如果向我們轉移一部分,那就不得了!”這一段張高麗書記的原話引用十分得體恰當,既向讀者闡明了這一時期山東發展的主攻目標,又體現出發言人的性格特征、語言特點。這一段直接引語的生動形象,較一些政策公文或者法律法規的原文引用更為清楚明了,貼近大眾的閱讀習慣,是對通訊寫作要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的經典闡釋。

在第三個小標題“尋找自己的出海口”下,記者首先用5個長段落以及兩個短段落說明了港口對于整個山東發展的重要性。其中記者共用10個數據分別記錄了山東省內的港口數量、海岸線長度、可建港址數量、深水泊位以及港口貨物吞吐量等,這些數據出現的位置并不密集,數量也應用恰當,不僅不會給讀者帶來反感的印象,反而加強了文章意圖的說服力。記者接下來用三個部分具體講述,山東省是如何依靠港口的天然優勢來推動經濟發展的。

第一部分記者例舉了青島港與日照港合資經營集裝箱碼頭的案例,來具體說明實施港口資源整合對于推動山東半島經濟一體發展的效用,這也是“尋找自己的出海口”的第一步。在這個案例中,記者首先選取了最有戲劇性的一件小事――“‘這件事情其實來的挺突然的,第二天要舉行新聞會了,我們才剛剛接到通知’青島港港務局宣傳中心的同志至今還記得當初手忙腳亂準備的情形。”把這樣帶有戲劇性的情節引入文章,既增強了具體事例的故事性,容易把讀者帶入到當時的場景,又稀釋了案例數據及意義所帶來的枯燥平乏,是通訊寫作中值得提倡的重中之重。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第一免费中文在线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