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18: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市政通信工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通信管道;工程設計;實踐;要素
1 市政通信管道規劃設計思路
通信管道規劃必須要納入城市建設規劃中,同時根據未來通信網絡建設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考慮各運營商的發展需要而進行總體規劃。在市政道路建設中,隨路建設的地下管線有污水管、雨水管、煤氣管、自來水管、地下電力電纜管道、通信管道等,縱橫交錯,十分復雜。所以通信管道的建設應以城市發展規劃和通信建設總體規劃為依據,與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線規劃密切結合。(1)通信管道規劃要緊密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及市政道路建設來進行,進行詳細分析、論證,以確保管道規劃的實效性。(2)通信管道規劃應包括主干管道、支線管道等規劃和建設方案,形成主次分明的網格結構,除考慮使用外,更要結合通信業迅速發展的現狀和把握未來通信業務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通信傳輸網的基礎設施一通信管道網的規劃,保持適度超前發展的意識。(3)通信管道的體系應結合通信機樓、城市道路、土地利用規劃,同時兼顧管道的重要性和管道容量來綜合確定,確定其管道容量和建設方式、選用管材等。而確定管道的容量,首先需具體量化各種城域網對管道基本需求,結合通信管道體系預留不同的發展備用量,總結不同管道體系的管容設置規律,再根據管道所處的位置、排列模數來綜合確定。
2 市政通信管道設計的具體要求
2.1通信管道路由位置的選擇確定
道路建設與地下管線的設計均以規劃部門提供的規劃圖紙為設計基礎掌握市政建設遠期規劃,包括用地性質、道路規劃,根據局站分布、局站性質及其覆蓋范圍規劃,根據以下原則確定管道路由。第一、主干通信管道路由宜選取建在城市主要道路,但應盡量辟開城市主要街道的車行道及綠地,要盡量避開市政禁止挖掘的道路。同時,兼顧與其它局所管道的聯絡,在確定主干管道路由時,要注意規劃好連接支線管道的跨路管道,與主干管道同時建設。第二、應避免在流砂、翻漿地帶修建,盡量的遠離具有電腐蝕和化學腐蝕性的地帶。還應盡量避免與燃氣管道、高壓電力電纜在道路同側建設,不可避免時,通信管道與其凈距應滿足規范要求。 第三、要避免與其它地下管線出現斜交叉的情況,尤其是來回的交叉。若實在無法避免,盡量選擇交叉距離短的區域進行交叉。在交叉部分,通信管道設計的埋深應在地下其它管線的上方。 第四、小區管道路由的確定首先要確定小區機房位置,以機房為起點,建設覆蓋整個小區的管道。在選擇路由時,要優化方案,使管道長度最短,充分考慮語音銅纜、光纜、數據線纜的需求。在目前數據以LAN接人為主的前提下,合理的路由可以減少數據設備的投入,同時,要考慮機房與外部管道的連接。
2.2通信管道材料的選擇
通信管道通常采用的管材主要有:水泥管塊、硬質或半硬質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管及鋼管等。目前水泥管道由于施工周期長、施工工藝復雜、維護要求高易發生沉降,其靈活性差的缺餡難以彌補,一般都由塑料管所取代。通信管道工程設計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管材特點選擇合適的管材進行建設,對于城區原有道路各種綜合管線較多、地形復雜的路段應選擇塑料管道,用于光纜敷設的專用管道宜選用塑料管道,在郊區和野外的長途光纜管道建設應選用硅芯管塑料管道。
2.3管道埋深
管道的路由隨著建筑位置不同,其最小埋深也不同,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該道路今后拓寬的可能性。管道頂部距離路面的最小深度應符合要求。管道的埋深(包封頂至路面)水泥管和塑料管:在人行道上應不小于0.50m,在車行道上應不小于0.7m;鋼管:在人行道上應不小于0.3m,在車行道上應不小于0.5m。管道頂部距人孔內上覆頂面的凈距不得小于0.3m,進入人孔處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不小于0.4m,不能滿足最小深度要求的應采取其他保護措施。電信管道與其它電信運營商管道交越時,管道的埋深(包封頂至路面)不宜小于0.5m,進入人孔處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不小于0.4m。人(手)孔挖深可做適當調整。通過結合工程實踐,考慮管道埋深時,下列情況應作相應的調整:城市規劃對今后道路擴建、改建后路面高程的變動情況與其他地下管線交越時的間距應符合規定:地下水位高度對管道的影響。
2.4通信管道的段長及人手孔的設置
通信管道相鄰的兩個人手孔之間的距離稱為管道段長,管道段長應按人手孔位置而定,在直線路由上,塑料管道段長最大不超過200米,高等級公路上的通信管道,段長最大不超過250米,對于郊區光纜專用的塑料管道,根據選用的管材式和施工方式的不同段長可達1000米。原則上每段管道應直線敷設,如遇到道路彎曲或需繞越地上、地下障礙物,且在彎曲點設置人手孔而管道段又太短時,可建彎管道,彎曲管道的段長應小于直線管道最大允許段長。塑料管道的曲率半徑不應小于10米,彎管道中心夾角宜盡量大,同一段管道不應有反向彎曲(即“S”形彎)或彎曲部分的中心夾角小于90°的彎管道(即“U”形彎)。
人手孔的設置應綜合考慮地形,安全,便于進出線、維護檢修方便等方面而設置,人手孔位置應設置在光電纜分支點、引上光電纜匯接點、坡度較大的管線拐彎處、道路交叉路口或擬建地下引入線路的建筑物旁等。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選擇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上,人手孔位置應與其他相鄰管線及管井保持距離,并相互錯開,不宜設置在建筑物正門前、貨物堆放點和低洼積水處。
2.5特殊地段的處理
在實際工程中,通信管道路由中有一些特殊地段如過路、過河、過橋等非開挖地段,對于這些特殊地段,需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對于橋上敷設宜采用溝槽或橋上固定等方式處理,對于過路、過河等非開挖地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頂管方式處理,頂管技術是非開挖埋設地下管道的施工技術之一,使用于大中型管徑的非開挖埋設,該技術施工中常用的是微孔地下頂管法,它具有非開挖、經濟、高效、保護環境等特點,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3 通信管道設計的的關鍵
3.1管道平面施工圖的設計
在通信管道設計中, 需要確定一些測量點,如起始點和終止點、管道拐彎點、人手孔點、地面高程突變點、過街點、與其它地下管線交越點等等。選擇好需要測量的點后,就需要在圖紙上確定這些點的具置,以便施工人員根據圖紙找出這些點的位置,從而能夠定點畫線,確定管道的路由。可以通過測量點與人行道路面的距離來確定位置,也可以選擇兩個固定的物體作為輔助測量標樁來確定。在確定這些測量點的相對位置后,測出它們之間的水平距離, 從而確定各個人手孔之間的段長。
3.2管道斷面施工圖的設計
管道斷面施工圖的設計是管道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斷面圖可以確定管道路由上的各點的具體挖深、埋深、與地下其它管線的相對位置、與起始測量點的距離、土質情況、坡度等參數。管道的測量高程是斷面設計的重要參數,所有的挖深均建立在測點高程這個數據上。高程有兩種表示方法:絕對高程和相對高程,在道路規劃設計圖中常常采用的是絕對高程。
在通信管道與其它地下管線交越處,首先根據地面的標高、管線的直徑、管線的埋深來確定其它管線的高程、溝底標高等參數,從而決定通信管道在交越點的埋深。若兩種管道之間的間距不符合要求, 由于管線的施工有先后的次序,因此需要改動上方管道的一些參數, 諸如埋深、包封厚度、基礎厚度等等,對于埋深達不到要求的情況,可以考慮局部改變管道斷面的排列,或者加大管道包封的厚度來達到保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