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1 02:45: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科研平臺創新人才培養策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師科研的參與度,從而鍛煉更多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去考慮科研平臺如何科學、合理地建設,如何吸引更多的學生進入教師科研,以及怎么樣管理這些學生等等問題。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科研能力要想不斷提高,不斷創新,必須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從事科研工作,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我們同時應該看到,科研平臺憑借自身的匯聚性特點逐漸成為科學研究最有力的武器,科技的發展創新離不開科研平臺的有力支撐,否則,發展乃至創新都無從談起。所以,要想發展更多的創新人才,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科研平臺,對平臺研究的項目進行模塊劃分,不同的模塊吸納不同的學生,經過對學生的管理和考核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目的和意義。所以選擇通過“科研平臺助力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研究切入點,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科研平臺對于教學的重要作用
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科研能力要想不斷提高,不斷創新,必須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從事科研工作,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我們同時應該看到,科研平臺憑借自身的匯聚性特點逐漸成為科學研究最有力的武器,科技的發展創新離不開科研平臺的有力支撐,否則,發展乃至創新都無從談起。所以,要想發展更多的創新人才,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科研平臺,通過科研平臺提高學生參與教師科研的參與度,從而鍛煉更多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去考慮科研平臺如何科學、合理地建設,如何吸引更多的學生進入教師科研,以及怎么樣管理這些學生等等問題。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目的和意義。
2在科研助力教學中如何實施
在科研助力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合理有效的實施,必須對研究內容、實施對象、訓練內容、考核指標進行嚴格把關,針對這幾方面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分類和管理。(1)科研平臺的模塊劃分。針對項目組的科研平臺研究的對象進行模塊劃分,共分為11個模塊,具體包括壓力模塊、密度模塊、電導率模塊、溫度模塊、流量模塊、泵沖模塊、絞車模塊、電扭矩模塊、體積模塊、軟件模塊、電子標簽模塊,針對不同的模塊吸納專業和興趣不同的學生,每一模塊吸納至少三名學生介入項目進行學習研究。(2)學生的管理問題。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進行科研鍛煉,提升他們的科研能力,這樣學生的管理也是問題,必須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采取分級管理,每一個模塊都有一個負責人,要對其他成員進行考勤記錄,而且一旦進入實驗室,就要做和實驗研究相關的工作,當然相互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各個單體之間的同學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哪怕是從最最基本的訓練做起,在訓練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新,進而達到提高他們科研創新能力的目的。(3)學生的訓練內容。我們能夠吸納更多的學生,也可以管理好這些學生,但是讓她們來做什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拿本項目組實驗室來說,共分為11個單體,每一個單體所包含的內容有結構的設計、機械加工、硬件電路搭建、器件的焊接、軟件的編制、軟硬件的調通、檢測的誤差分析等等,所以我們要對這些內容進行整合,分為電路搭建組、機械加工組、控制組、材料組等,由老師制定學習內容,學生進行選題,然后展開訓練。(4)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學生經過學習,每周都要進行一次組內匯報,每兩周都要進行一次整體匯報,所有人都參與項目研討,分享自己科研能力在哪方面有所提高。同時建立指標考核,就是有一些基本要求必須達到,具體體現在學生通過定期的學習,每完成一步都要撰寫報告。通過報告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在摸索中不斷改進。舉例說明學生在制作一臺無線充電小車,分成兩個組,具體訓練和方案對比如下:其中,兩組同學電能發射和接收系統構成及工作原理如下:(1)發射器由無線充電裝置與STC89C52單片機組成,主要功能為控制充電時間和充電的開始與結束。(2)接收器由小車底盤與法拉電容及其配套電路組成,法拉電容與配套電路組成電池給小車供電。(3)發射器與接收器連接部分:將充電器置于輕型板上作為底座,接收線圈貼于小車底盤與底座接觸,達到提高充電效率的目的。這樣,經過不同方案的比較,讓他們每個小組成員按照自己設定方案去實施和試驗,最后的測試結果也有所不同,學生通過平臺得到實踐鍛煉,從中學到很多,測試機理,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的能力,在實驗中發現問題采取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經過這樣訓練才能夠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這樣的事例有很多,還有在科研項目進行中,部分學生參與體積檢測,在檢測中,部分同學負責選擇標準源和待檢對象,另一部分同學負責建立檢測滑道及檢測擋板制作,共同合作進行檢測,在測試中了解儀器儀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檢測精度,測試注意事項等內容都可以通過檢測學習。針對材料的同學,給他們安排的任務是機械設計和測繪,比如,在進行密度檢測的時候,需要把密度傳感器立起來進行檢測,那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固定細高的結構,經過商討提出方案并進行設計和制作,最終完成產品并應用于實踐。
3建立創新創業訓練平臺,形成濃郁的校園科研教學創新文化氛圍
通過建立創新科研平臺,可以定期的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加大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再通過比賽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形成“科研-科技訓練-學科競賽-考研、就業’”的良性循環,這無疑將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科研探究的能力,成績的獲得反過來會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科技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的擴充和發展,尤其是要以高校創業園、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新創業學院、為學生能力提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張峻巍,劉坤,王一雍.淺議高校科研平臺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
[2]袁國蓮,姬媛媛,朱波峰.教學醫院科研平臺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2).
[3]孫秀云,王連軍,李健生,黃中華,沈錦優,孫曉蕾.優質科研平臺和成果轉化為本科教學資源的探究[J].大學教育,2016,(5).基金項目:大慶師范學院科研資源轉化教學資源研究專項:科研平臺助力創新人才培養(18kyz02)
作者簡介:吳春梅(1980-),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黑龍江省大慶師范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師,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及機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