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6 09:28: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紅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策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河南省在革命的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形成了太行山與大別山等紅色旅游生態區。隨著多種因素對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沖擊,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加強與當地的地域特征的結合并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制,積極探索多種河南紅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
1.目前制約河南紅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由于多種原因的存在,目前河南省在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些桎梏,表現為缺乏對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的科學定位,缺乏對紅色精神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缺乏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統籌規劃,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需要創新。
1.1缺乏對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的科學定位
為了促進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充分發展,要求河南省相關政府與部門加強對紅色旅游產業的正確認知。紅色旅游與傳統意義上的各項旅游產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差異,兼具經濟發展、政治與文化等功能,是一項綜合性而系統性的工程。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種層面的因素,能夠以旅游產業的發展作為載體對游客進行有效地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等。但是目前河南省很多部門在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缺乏對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的科學定位,沒有對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理念及時更新,缺乏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在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的傳承與保護上不利。部分地區沒有合理規劃與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紅色旅游產業的資金投入不足,宣傳力度上比較有限,導致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知名度與經濟效益較低。
1.2缺乏對紅色精神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
紅色文化旅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與優勢之一即是紅色精神文化內涵,但是目前很多地區缺乏對紅色精神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沒有充分發揮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文化優勢。紅色精神文化內涵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斗爭過程中所形成的強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在斗爭與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烈士陵園、革命遺址、革命文物、紀念館、革命故事、博物館、革命精神、革命歌曲、名人故居等具有重要紀念價值的寶貴財富。在紅色文化旅旅游產業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發展地的地方特色與歷史方位制定相應的旅游發展規劃,提煉出能夠對人們產生重要情感沖擊力的精神內涵,同時與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結合,如此才能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紅色文化旅旅游產業。鄂豫皖蘇區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歷史上的重要根據地,形成了大別山紅色旅游區。紅安、大悟、新縣、金寨、六安5個縣被譽為將軍縣,占據了全國10個將軍縣的一半。但是目前在紅色文化旅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對其中的紅色文化精神內涵進行充分挖掘與發揮。一些文物、遺址、遺跡的保護與修復工作有待完善。
1.3缺乏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統籌規劃
目前,河南省有339處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分布在全省的18個地市之中,缺乏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統籌規劃,主要采用的仍然是以單一與分散的展覽方式,缺乏各個景物之間的互相協調與配合,在紅色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上比較單一,出現了低水平和異質化現象。在全國整體的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大局中優勢不明顯。沒有運用長遠的發展眼光與戰略開發旅游產品,沒有樹立具有河南特色的紅色旅游文化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較小。往往是以行政官區劃為限制采用各自為政的發展理念,缺乏對各項紅色資源的統一規劃與管理。
1.4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需要創新
目前,河南省在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需要創新,在管理體制上有的是由民政部門管理,或者是文物部門或建設部門管理,在管理體制上不夠統一。在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具有宣傳部與發改委以及旅游局等多個管理部門,在需要處理多項綜合規劃業務的過程中容易受多個部門的制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市場化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不利。
2.河南紅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分析
河南紅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包括充分發揮政府在紅色文化旅游中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景區內的紅色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地域特征有效結合,對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制。
2.1充分發揮政府在紅色文化旅游中的主導作用
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的旅游產業不同,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政治性質,將經濟、政治與文化意義進行了有效糅合,在發展過程中要求充分發揮政府在紅色文化旅游中的主導作用。河南省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一般都是在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地區,當地經濟基礎的建設情況比較有限,在旅游產業的規劃與發展過程中劣勢表現較為明顯。由此在紅色旅游發展的前期階段要求在政府的牽頭作用下,對紅色旅游景區內的道路、餐飲與住宿等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建設,積極培養專業化的旅游景區人員,為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鋪路。同時在一些特定的歷史日子,如長征勝利紀念日以及建黨、建軍與建國的日期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黨政機關等,到紅色旅游景區內實地接受紅色教育,對紅色旅游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同時對各級黨校學員開展紅色景區旅游的教育方式。與各級教育部門進行合作,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參觀紅色旅游景區,并對中小學生開展紅色教育。同時政府可以從財政資金以及發展政策等方式上對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多項支持,促進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加強河南省紅色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2.2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景區內的紅色文化內涵
河南省具有豐富的紅色旅游景區發展資源,但是與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相比,在紅色旅游景區資源的開發上起步較晚,因此為了促進紅色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積極整合紅色旅游景區資源,實現對紅色旅游景區的統一規劃部署,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景區內的紅色文化內涵。積極利用文化發展優勢達到良好的紅色旅游效果。對河南省各地的紅色旅游景區進行統一規劃部署,打破不同景區發展之間的地域限制,充分發揮各個景區的優勢,培育紅色旅游產業精品。要求河南省博物館以及革命紀念地積極加強對全省范圍內各個紅色旅游景區的資源整合,努力構建整體性、豐富性、集中性以及規模性的紅色旅游景區。使得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能夠對旅游景點構建起整體而統一的認知,避免出現重復與單調現象。大別山鄂豫皖蘇區革命博物館的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同時建立了太行山時代精神博物館,對河南紅色旅游精神進行了深入挖掘,結合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精神內涵設計出能夠對游客產生切實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帶給游客以較強的震撼力,從而達到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紅色精神是紅色旅游發展開發的獨特優勢,中國共產黨在帶領全國人民獨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等,對目前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個人奮斗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紅色精神的傳承過程中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性特征,紅色旅游產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當積極挖掘紅色精神的實質與內涵,為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精神助力。
2.3將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地域特征有效結合
河南省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豐富的紅色精神內涵,同時這些景區也具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對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可以將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地域特征有效結合。河南省具有豐富的旅游文化景區,例如林綠山地質公園、大別山主峰金剛臺、紅旗渠、南灣湖、云臺山以及太行大峽谷等,具有震撼人心的自然風景,在部級風景名勝區雞公山紅色旅游景點的開發過程中可以對這些自然風景加以充分開發利用,積極挖掘當地富饒的物產,同時利用淳樸的民風等吸引游客,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充分結合,探索出新的紅色文化旅游發展路徑,將名勝古跡、鄉村旅游、自然山水與紅色文化等進行有效糅合,充分發揮河南省的紅色旅游資源的優勢,對紅色旅游發展方式進行有效整合,科學、合理而有效地布置紅色文化旅游景點與旅游路線,通過對不同旅游方式的有效整合而達到整體化的旅游規模效益,同時也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次旅游的旅游需要。
2.4對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制
為了實現河南省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充分發展,要求對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制,改變傳統旅游景區發展過程中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各個不同地區的優勢,為紅色旅游景區的做大做強發展提供鋪墊。同時要求河南省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學習江西省與湖南省等外省先進的紅色旅游景區發展經驗,建立紅色旅游管理局,對河南省內的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發展進行統一規劃與部署,建立統一的對外接待機制與規劃建設方式,對各個旅游文化景區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統一收集與整理分析,綜合各個景區的發展優勢與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加強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內的市場開發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管理體制與機制的創新發展,在各個不同的景區之中建立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實現各個景區發展過程中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優勢發揮,并及時與市場進行對接,結合市場的反饋與發展要求對紅色文化旅游景點的發展策略與管理方式進行及時調整優化,從而促進景區管理水平與經營水平的提升,從經營發展體制上為紅色旅游景點的發展提供保障與支持。按照現代旅游產業的發展要求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產業,在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充分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作用,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旅游文化產業,這既是環境保護的要求,同時也是促進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在實現對紅色文化旅游景點進行充分開發利用的同時也能夠有效保護紅色資源,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文化效益的統一。
3結束語
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與政治文化建設的共同需要,要求河南省積極加強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有效改善缺乏對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的科學定位、缺乏對紅色精神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缺乏對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統籌規劃以及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需要創新等問題,充分發揮政府在紅色文化旅游中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景區內的紅色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當地的地域特征有效結合,對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建立科學化的管理體制,使得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能夠深切感受到紅色精神的內涵,在新時期充分發揮河南省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閆利民.河南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發展現狀分析[J].科技展望,2016(30):257-259.
[2]張培.我國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22):5565-5569.
[3]賀麗麗.慶陽紅色旅游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探析[J].管理觀察,2013(24):31-33.
[4]劉紅芳.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紅色旅游產品創新路徑探討[J].特區經濟,2013(03):100-102.
[5]劉曉華.紅色旅游綜合效益提升研究[J].企業經濟,2014(11):110-114.
作者簡介:楊吉(1989.8-),男,苗族,河南信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企業管理;楊雨晴(1992.4-),女,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環境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