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

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

發布時間:2022-08-07 03:23: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

現階段,有關于經濟領域的現代化人才較為稀缺,他們的存在可有效促進我國經濟貿易可持續發展,并為之提供優秀力量。基于此,就使得學生不僅要鞏固專業知識的積累,還要求學生培養高素質的綜合職業能力。也為了快速有效推動經濟類行業的發展,培養出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專業技能型人才,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改革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關于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不匹配

高校經濟類課程的教學內容需不斷進行更新,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相符合。然而當前大部分高校經濟類課程內容還存在脫離實際內容,教學結構得不到合理優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情況存在差異。具言之,當前企業發展需要的是專業技能型人才,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實務能力具有高質量要求。正因為學生沒有精準定位社會發展現狀,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清楚認識專業方向,影響學習效率。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校課程安排,如每個星期的課程量、課時、學科考察、考試規定都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與國家下發的教學大綱進行編排設置。盡管對與競技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然而,不能及時有效靈活變通,大多都是偏向于專業課方向的學習,理論知識較多,對于實務類課程編排較少。

(三)教學方法與模式相對落后

網絡信息化發展迅速的今天,傳統教學法與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相融合已成高校教學的發展必然趨勢。傳統的教學形式主要是以教師主講,學生聽講,學生只能吸收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一現狀導致了,教師大多都講述理論知識,不會與當前職業需求相結合,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狹窄,嚴重與社會實際脫軌,并不能吸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拓展知識面等影響。

(四)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經濟類專業最終培養的目標是學生必須具備專業素養,鞏固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目前,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教師的授課與提供的資料學習。這些都不能確定教師是否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對于學科的未來發展有沒有準確的判斷,當前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定位,對于學科是否進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理論知識為教學重心,而忽略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二、高校經濟類課程設計與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改變教學思想,合理設計教學培養目標

高校在開展經濟類課程教學時,需要將更多的考察經濟類市場情況,更詳細了解企業對經濟類人才發展方向。通過實地考察、研究之后,不斷更新當前教學思想,合理設計教學培養目標,著重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通過更新經濟類教學觀念與合理設計教學培養目標,使得學生能有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能滿足社會需求的職業型經濟人才。

(二)合理設計課程教學內容

高校在構建經濟類專業的教學體系時,需要參考以下幾個因素。第一,院校在選擇教材方面,需要參考學校的教學基礎與社會所需的人才類型,進行教材篩選,并及時做出更新。第二,需要多維度考慮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配合能力,使得課程不再單調枯燥,增加趣味性。第三,學校在奠定學生理論知識基礎上,需要加大培養實踐技能方面的能力。第四,通過設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綜合能力,并為之進行獎勵。

(三)提升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水平

在提升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需要考慮經濟行業特征、就業方向、長期有效發展等因素。在建設實訓基地的過程中,學校需要針對性的思考當前實訓現狀與就業方向高度結合的原則,創設學生與企業雙向共贏的構建目標。并且,在構建實訓基地時,注重方法的合理性。具體而言,首先,根據企業實際需求,以服務社會的原則為基準,靈活安排學生學習時間。其次,利用生源優勢,借助往期培養出的優秀專業人才,不斷提高本校經濟專業的知名度。如,以雙方達成合作為共同目標,進而不斷進行優秀人才的挖掘,并為其提供教學實驗機會,增強本校經濟專業的教學實力。最后,充分利用所在院校的經濟專業的資源優勢,為學校與企業建立更多合作項目,實現更好的建設實訓基地的目標。除此之外,在建設實訓基地時,在硬件設施方面,也要實時跟進。具體而言,不斷引入先進、專業的教學設施與教學材料,并配備專業的實驗場地,保證經濟類課程的學生得到專業、科學的指導教學。

(四)提升經濟專業教師的隊伍建設

現階段,組建專業的教師團隊是影響高校經濟類專業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學校可通過吸引外部投資,增加對高校經濟類專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保障資金運用的有效性。還可通過對經濟專業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合理參加各類會議,外出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與綜合專業素質,以此促進整體經濟專業的教學質量。

(五)注重實驗教學方式

有效使用實驗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專業認知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現代化專業人才。因此,學校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學校需不斷強化專業實習與畢業實習的組織執行能力,要為學生提供能夠提高自身職業能力的學習環境。學生面臨專業問題時,通過所學的實驗方法,能夠擁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并不斷改善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得到專業能力。

三、總結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經濟類專業實務類課程的改革措施,要不斷跟進現實生活的發展變化。根據學生特長,將最終教學目標放在加強培養信息化,技能型專業人才方面,突破傳統教學方式,不斷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促進經濟專業的長久發展,提供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譚琳.經濟管理類課程開展案例教學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6,27(29):56-58.

[2]戴建.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課程改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8(s1):263-263.

[3]黃麗.經管類專業經濟法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8):140-142.

[4]白璦崢,鄧俊英.中外高校理工類專業經濟管理系列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1,33(5):38-40.

[5]魏仁干.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經管類課程設計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1,3(36):23-24.

作者簡介:馬詠梅(1967.03),女,內蒙古通遼市人,本科,內蒙古民族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 | 日本乱亲伦视频 |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