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17:01: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股票投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受到歐美股市大跌的影響,今日滬深兩市股指集體低開,不過開盤后快速拉升走強,并沒有在低位徘徊過長時間。可是午后上攻力量消失,大盤開始震蕩走低,不少前期強勢股也開始進入明顯的走弱調整狀態。
截至發稿,滬指下跌0.46%,報收3090點;深成指下跌0.56%,報收9974點;創業板下跌0.5%,報收1813點。
盤面上,采掘服務、兩桶油改革、海工裝備等板塊漲幅居前;銀行、雄安新區、非汽車交運等板塊跌幅居前。滬股通凈流入1.85億,深股通凈流入8.39億。
【如何看待行情】
近期借助“一帶一路”以及監管釋放緩和信號,加上時間窗共振,大盤自5月11日起走出了四連陽,但仍處于存量資金博弈,今日大盤技術調整,但是目前看還固守均線,周五股指期貨交割日預計劇烈震蕩為主。
其次特朗普"泄密門"事件開始發酵,如同一只“黑天鵝”翱翔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上空,讓全球股市集體“感冒”。據消息報道,美國國會眾議員周三推文稱,呼吁彈劾特朗普,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大爆發,美元、歐美股市狂泄,避險品種的黃金狂飆。
不過,此事件對A股影響力度有限,指數全天維持窄幅震蕩。盡管指數調整不大,但個股整體水下游,市場的題材如同一盤散沙,除了石油板塊稍微強勢外,其它的題材基本處于熄火的狀態,雄安新區以及一帶一路成為主要殺跌“元兇”,次新股上演漲跌停潮的大戲,個股處于嚴重分化格局。
最后,短期市場自5月11日起進入修復的時間窗口,但短期的操作窗口只適合激進型操作者,但是我認為不是觸底之后的反轉,而是下跌趨勢中的修復性行情,看熱鬧賺錢難。
【操作策略】
熱點切換快,逢低參與思路為主,追漲風險仍較大,部分個股還會還有利空地雷,短期仍須偏重防御和控倉。暫且拋開這些外在因素不說,A股方面,雄安新區再次轉入補跌階段,對大盤形成壓制,預計短線指數將會繼續在3050點-3120點附近震蕩為主。對于短線漲幅過高的個股建議回避為主,對于個股嚴重超跌的繼續觀察看持續力度,短線仍需控制好倉位,雄安新區需要耐心等候再次低吸機會!大盤未來有望構筑W型的“右腳”底部趨勢。耐心等待低點的確認。
很多人沒有短線思維,即使要求開盤低吸,還有新隊員吸不到,他想10.1元布局,就是10.11元了,差一分也不要,很多時候好像都是在賭氣,不是炒股。如果你再要求打板,那會嚇死的,這也是為何賺錢的人總是小數。
寫到這里,估計很多不打板的朋友會懷疑了,看好的股票,為什么不底部買?為什么不5%買?這不賺更多嗎?其實,追漲比打板更難,風險更大,漲停買,為的是確實性草根。
昨天和某學員交流,她說5月跟一位老師每次漲三四個點就進去,經常漲停,但是六月每次都是虧,比如周五老師要求在24元布局的奧聯電子,收盤直接套了一塊錢,就是這種不確定性造成的,如果你等漲停再布局,就會有差價,這種追漲需要大勢配合,大勢好的時候才能用這種方法,大家一定注意看大盤環境。
超級短線里面追擊漲停的個股基本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去設計的,但是我的老隊員們,他們敢于漲停布局,新隊員往往眼睛盯著價格,這是不成熟的表現。
本月短線目前累計盈利78%,操作頻率較低,草根本月只有11次交易,大家一定要降低頻率,輕易不出手,出手基本不虧錢,這才可以。
大家只有自己學會了打板絕技,操作起來才會游刃有余,才會信心百倍!而且效果比牛老師這個傻瓜短線更好,大家不妨模擬試一下。
經過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成為了資本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為企業進行直接融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股票市場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中國股票市場論文范文一:
怎樣分析股市大盤運行的趨勢,現在流行的只有純粹的技術分析法。對此,我的看法是:
第一,要建立一種股市大盤運行趨勢的定性分析方法,這主要是股市運行內在四大矛盾分析法,即股市大盤趨勢的運行主要決定于股市內在四大矛盾的發展變化——股市中總體股價與總體投資價值之間的矛盾,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管理面走向與股市運行自身走向之間的矛盾,各類投資者之間的矛盾,投資者心態變化與股市走勢變化之間的矛盾。
第二,要對股市大盤趨勢運行作定量分析,我們可以把現有的技術分析方法提升到對股市自身運行規律分析的高度,加以擴展完善,建立起一套對股市大盤運行定量分析的標準和方法。
中國股票市場論文范文二:
【雙針探底后中陽確立】
最近一段時間有股友給老師留言,問老師戰績好久沒有公布了,主要原因是最近2周沒怎么做股票,行情較弱少推薦股票才是對大家最大的負責任,說到我們唯一的一只個股最近兩天一直上攻,走勢形態良好,目前已經在我們的成本價!
獵莊的操作風格,很少有什么漲停票,也不去追漲停板,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對抗大盤風險和穩定持續盈利!最近如果一直按照獵莊的提示操作,你的心態一定是從容的,不會恐慌,機會來了也會獲得收益,然而目前很多人,在最近兩次探底的時候,由于倉位較重影響到心理,恐慌的剛賣出籌碼就迎來反彈,被大盤折磨較為痛苦,機會來了也不敢參與,僅僅是這一點差別就造成很大距離!
明天獵莊戰隊布局一只節前股,等待節后收獲,市場總是多變的,散戶也總是健忘的,行情已經轉暖,獵莊戰隊也將不再沉默!準備好彈藥準備出擊!
以上關于中國股票市場論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股票價格;價格預測;灰色系統;股票投資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08-0000-01
一、股票投資價值使用灰色系統模型的原因
股票市場價格走勢一般是很難判斷和預測的。股票價格面對市場信息會做出如何反應,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分析師也無法做到。這是由于,我們缺少知曉影響市場傳導系統的結構和傳導模型的信息,無法精準掌握公司狀況、金融政策、國際市場、利率政策以及投資者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變化,以及這些對市場價格的影響方法,只能似懂非懂進行預測價格走勢,這樣得到的效果肯定不會特別理想。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大批的金融學家和分析家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找到最好的方法來預測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而在他們的共同研究下,確實也找到了無數令人驚奇的預測方法。并且這些預測方法在金融學家的推動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可是卻也遭遇了很大的難題,因為科學體系的不成熟無法對股票價格變動趨勢進行合理的解釋。例如我們必須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巨大的數據系統,才能輕松的使用這些預測方法,而且這些所需要掌握的數據都是要很長時間的以來的,才能得到“大樹定力”的效果,所以很難被普通投資者使用。同時市場股票價格走勢與股票內在價值步伐不一致,因此投資者都希望能另尋一種既能簡單使用,又能適應市場環境的預測方法。于是灰色系統理論被引用到股票投資價值中。
二、股票投資價值灰色系統模型
灰色系統理論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灰色系統”一詞是被在1981年鄧聚龍教授的上海學術報告中首次使用。隨后他又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灰色系統的論文,為灰色系統的理論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引起更多學者對它的興趣,參與到它的研究中??蓪嶋H,灰色系統是由英國科學家的“黑箱”概念的基礎上演進而來的,它融合了自動控制和運籌學。灰色系統是一種包含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系統,主要用于信息不完全的系統,利用已知的信息來探索和預測未知信息,從而知曉整個系統。灰色系統理論和模糊數學、概率論方法一樣都是來探索不確定性系統,具備使用“少數據”尋找現實規律的良好能力,解決了數據不充分或是系統周期太短的問題。如今灰色系統理論被應用于各個領域,譬如經濟管理、生態系統、工程控制等領域。同時在股票投資領域也得到了應用,下面探討下灰色系統如何在股票價格走勢上得到利用。
研究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我們認識股票價格的重要方法,可是它的研究需要專門的知識支持,而且受人們是否合理與準備的判斷未來現金流所影響。股票的價格又是很多信息綜合反應的結果,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價格反應信息機制靈敏性,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想要找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以及這種差異產生的軌跡和強度是什么,我們都無法把握,更別說把握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票的價格反應了所有與之相關的信息傳導機制和靈敏度??墒请m然我們不知道它的傳導方式和靈敏強度,但是我們能采用相應的方法通過價格的歷史變化信息來判斷價格未來趨勢,從而獲得股票價格的反應機制信息。于是為了測試和反應它的傳導機制和靈敏度,我們建立了灰色系統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利用搜集和整理系統原始數據,來尋找其發展規律?;疑到y表明,所有灰色序列都能展現本有的規律,在使用一種生成弱化其隨機性后,也就是說,利用灰色數據序列來架構系統的反應模型,然后就能利用這個模型來預測系統可能發生的變化。灰色系統模型利用微分方程來反應系統的客觀規律。
有了灰色系統理論,想要掌握市場價格走勢和方向,我們并不需了解是什么信息影響了或是如何影響了股票價格,例如公司的基本面變化、宏觀的經濟因素變動、市場參與人數增減與否等等會對價格產生影響的綜合因素,我們只要加入能改變原有的價格趨勢的新信息,這些信息是用來驅動市場價格變化的,可這些新信息的影響也不是立馬能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一個不斷消化的過程,這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記憶功能,它是股票市場價格變化的驅動力,但是有也有一定“慣性”,灰色系統在股票投資上的利用,正是要解決如何利用這種驅動力來預測未來價格的走勢。
三、灰色系統模型在股票投資價值上的應用
(一)時間轉折預測
我們用某一股票的日收盤為例,把某個時間的某個點當起點,當局部低點和高點間波動200點以上時,就認為是一次市場指數轉折,把從低點到高點的變化當做一個階段,因此,我們選用局部最低點與最高點,在選用毗鄰的指數相差在200以上的點,算出它們距離起點的月份,用來進行量化分析指數的走勢。通過灰色微方方程可列出指數轉折點的時間方程,而且通過方程式對指數未來轉折情況進行預測。
(二)新陳代謝模型、事后檢驗
事后檢測通過模型來比較預測值和市場實際值而得到的。而從實際應用中發現,只通過每一個數據系列來進行長期的預測走勢和時間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新信息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而歷史信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價格在信息的記憶和預見能力又有限,于是,隨著市場的發展,信息對系統的影響會不斷地減弱,所得到的誤差也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需要采用新陳代謝GM模型,通過不斷用新數據替換老數據來最有效的展現新信息對于市場價格走勢的影響。
四、結束語
由此看出,我們能利用灰色系統模型來預測股票指數變化情況,從而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作出投資決策,最大程度上地降低投資上的風險??墒腔疑顿Y價格模型也有局限性,它只能用于短期的預測,時間越長預測的誤差越大,因此,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給模型不斷的添加新的信息,摒棄那些預測作用越來越小的老數據,以減小預測誤差。
參考文獻:
[1]李祚泳.灰色系統理論和應用的最新進展[J].大自然探索,1992(01).
[2]李國平,王址道.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股市大盤組合預測方法[J].商場現代化,2005(04).
[3]徐維維,高風.灰色算法在股票價格預測中的應用[J].計算機仿真,2007(11).
[4]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教程[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工薪階層是以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論文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群體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階層有了投資證券的經濟條件和現實需求。因此,基于各類證券品種的特點和證券投資的風險分析,研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具體策略問題,對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工薪階層資產的增值都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一)工薪階層的收入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收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8%,工薪階層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65%。以北京市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萬元以上的共有74.95萬人,占到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肮ば诫A層都是低收入者”的觀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同步增強,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二)工薪階層的理財現狀
200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28.72萬億元,增速為18.95%,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9.9%的增速,其中城鄉居民的儲蓄余額也劇增到14.11萬億元。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工薪階層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工薪階層帶來較高的收益。大量調查表明,工薪階層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工薪階層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或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主要產品
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小,因此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獲取一定的收益。畢業論文目前,我國適宜于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工具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
(一)債券
債券是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又稱國債)、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公司債券的數量很少,金融債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債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買進,因此適合于工薪階層購買的主要是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償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種債券中最低的。國債的發行價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較復雜,但是國債的利率也是根據銀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國債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因此國債作為個人投資的渠道,要優于定期存款。對于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工薪階層,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變現能力也比較強,風險不高,是一種適合工薪階層投資與儲蓄雙重目的很好的理財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中國開始出現股票投資,股票投資者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價格差;二是紅利。在現階段中國股市,個人投資的獲利渠道主要是類似賭博的利用價格差投機。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決定股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價格和漲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沒什么關系?,F階段的中國股市還不規范,對于工薪階層來說,由于多種因素使之投資股票存在許多劣勢。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時間很少,因此,股票投資風險較大,很難把握。雖然股票投資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但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投資股票必須謹慎,適合于有相當的閑置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不過參與股票投資,切忌不可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三)基金
基金產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種。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類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其股票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碩士論文投資于不同的股票組合。這種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的特點決定其受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大,同時收益率最高,適合那些追求較高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工薪階層投資者。經常炒股的工薪階層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債券基金基本上屬于收益型投資基金,一般會定期派息,具有低風險且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合于想獲得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基金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管理該類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過擔保和穩健的投資風格,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為投資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證,同時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型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中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的關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場牛市中難以跑贏大市,但它卻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險品種,適合于喜愛投資憑證式國債之類產品的投資者。
三、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與原則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
作為工薪階層,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長幅度較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投資才是明智的。投資有風險,個人理財的各個渠道也具有風險,醫學論文只是風險的特點與各種投資工具的類型有關。作為工薪階層,投資于證券市場,必須首先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雖然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不同,但是各種投資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風險特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經濟環境風險。
1.市場風險。任何市場中都存在風險,只是各種市場的風險特點不同。
2.利率風險。利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許多投資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據,例如債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較低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當利率上浮后,原來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資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現實利率,導致相當的損失。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很小;股票的變現比較隨機,股價的波動比較頻繁,變現的損失也不確定,但一般變現的損失比較大;至于其他的理財工具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4.經濟環境風險。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的收益高漲,股票、基金、部分期貨,甚至貴重金屬都會升值,但是債券就要貶值。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原則
1.保障生活需要原則。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準備上學費用,可以預留現金以備一段時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長期投資,例如債券、基金等。理財的收入歸根結底還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則。工薪階層投資要保證資產安全,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宜的投資品種。對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如果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預期很高,而且
還有相當的一筆閑錢,那么可以考慮做投機性強風險大的項目。但對于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少閑錢,節余的錢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那么這個人就只能謀求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
3.合理規劃原則。每個人的收入是長期的,收入也是長期的。確定一段時期的財務目標可以使個人能夠積累資金,滿足將來的資金需求。
四、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策略
(一)抓住時機。低價買進策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在工薪階層證券投資中尤為重要。職稱論文每一個時機的到來,都包含在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發展趨勢、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費心理的變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并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資敏感性。如果時機把握不準,就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何時買進是關鍵的投資策略。就購進時機而言,不外乎于證券行市景氣時進場或于證券行市低迷時進場兩種情況。在證券行市景氣期,此時是短線投資的良機。投資人若想搶短錢、賺差價,便可值此即時進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原因是上述景氣指標反應到證券市場需有一段時間,況且投資人個個都會依此原則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漲,需求增加,可能最終落個“買高賣高”的結局。證券市場低迷時,人們深受“便宜沒好貨”價值觀念的影響,常有“追漲不追跌”的投資習慣。其實,證券行市景氣循環受周期影響,有繁榮一定有低迷,卻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關鍵在于證券市場景氣低迷時是否大膽進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運用時勢。
(二)分散投資。一“石”多“鳥”策略
投資與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貪”。它要求投資者把資金分散在股票、債券、基金或存于銀行等多種投資渠道。對于同類型的投資品種,也要采取分期限、分產品等適當分散的策略。根據不同的變現情況,注重長短期品種的結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資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變現能力。這可借鑒傳統的投資“三分法”,雖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減少風險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
(三)高低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階層投資者在將現金投資為有價證券時。通??偸前凑疹A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如果在證券投資中投入了未來有既定用途的資金,則更應傾向于風險較小證券的投資,如國庫券等。
(四)按需而變,時間分散化策略
根據投資有價證券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提高的原理,建議工薪階層在年輕時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時,由于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強,可以考慮進攻型的理財策略,比如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重投資于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股票的投資比重逐步減少,主要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并加重債券投資的比重;到老年階段,應該以投資收益有底線保證的國債為主,盡量少選風險大的激進型證券,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
(五)委托理財。借“雞”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合資伙伴,也可以嘗試將資金托付于其進行投資?,F在全世界投資渠道、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多種信息收集做到準確、及時、全面將更加困難,收集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個人投資在市場上很難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委托他人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給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六)理性審視。風險轉移策略
對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可向負責該項目的富有實力的投資方進行投資,讓出部分收益,轉移投資風險。工作總結如通過申購投資基金的辦法,可將部分投資風險轉移出去。
[關鍵詞] 投資組合交易成本蟻群算法
一、引言
由Markowitz(1952)提出的均值-方差(MV)模型在投資組合理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投資分析中的一種有效的工具。Markowotz分別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來衡量投資的預期收益水平和不確定性(即風險),建立了均值-方差投資決策模型。隨后, Markowitz(1959),Mao (1970)討論了均值-下半方差模型,在收益分布對稱的情況下,下半方差剛好是方差的一半,但均值-下半方差有效前沿與均值-方差模型有效前沿完全一致;Konno(1991)研究了用均值絕對偏差來衡量投資組合的風險,提出了均值-絕對偏差模型(MAD模型),簡化了投資組合優化的運算;Konno和Suzuki (1995)研究了均值-方差-偏度模型,基于收益不對稱分布的情況,是對MV模型的補充。這些研究使得投資組合模型越來越接近實際,但也越來越難于用傳統的數學規劃方法進行有效地求解模,許多學者把目光轉向應用仿生算法求解投資組合模型,解決模型的實際應用問題。
蟻群算法作為近年來一種新興的仿生算法,具有較強魯棒性、優良的分布式計算機制、易于與其他方法相結合的優點,被成功用來解決如TSP、武器-目標分配問題、頻率分配問題、電力系統故障診斷等問題。近年來也有學者將蟻群算法應用于證券投資組合問題的研究,孫永征,劉亮(2008)將混合行為蟻群算法應用到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中去,建立了基于混合行為蟻群算法的股票市場投資行為演化模型,研究投資者的五種行為對股票價格及市場穩定性的影響。研究表明,不同投資行為與股票價格及市場穩性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謝燕蘭(2008)利用經典MV模型和股票技術分析中成交量、收益率等指標,以銀行作為投資避險的工具,構建了一個針對國內股票市場的證券組合投資優化模型。然而,這些研究成果沒有考慮到股票投資過程中必然存在交易成本因素,從而降低了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假設交易成本是線性函數,本文提出考慮交易成本的股票投資組合模型,利用蟻群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并且討論了模型參數的設置對投資回報的影響。
二、蟻群算法下的投資組合模型
1.經典的MV投資組合模型
根據投資者均為理性經濟人的假設,Markowitz理論認為投資者在證券投資過程中總是力求在風險一定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條件下,將風險降到最小。則Markowitz模型可表示為以下兩種單目標的模型:
(1)
其中,n為持有資產的數量,xi代表每種資產的持有比例,ri(i=1,…,n)為每種資產的期望收益率,σij表示資產i和資產j(i=1,…,n;j=1,…,n)的協方差。
2.基于蟻群算法的證券投資組合模型
蟻群算法(ants colony algorithm)是由Dorigo等于1990年為了解決組合優化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模擬蟻群覓食行為新型進化算法。概括而言,就是將蟻群的覓食行為視為一個復雜的路徑優化問題。算法的主要機理可從兩個方面來描述:(1)集體性,算法尋優過程是一種帶有信息交換的并行過程,具有全局搜索的能力;(2)路徑的適值標準,當螞蟻在從巢穴去食物源(或者從食物源返回巢穴)時,會在走過的路上留下一種化學物質(pheromone),被稱為信息素,這種信息素的強弱與它們所走的路的長度成反比。螞蟻根據信息素的強弱以一定的概率來進行路徑選擇,形成了正反饋搜索過程。以上特征使得蟻群算法成為求解組合優化問題的一種簡單、高效的手段。
在證券投資組合模型中,股票投資收益率相當于螞蟻運動過程中留下的信息素,為了避免算法運算時間過長陷入停滯,Dorigo在蟻群模型中引入了啟發函數加速模型的收斂,對應于證券投資組合模型,啟發函數相當于投資組合的風險,算法運行的結果是使得組合實現最小風險下的最大收益。具體如下:
(1)轉移概率的計算
轉移概率直接關系到蟻群算法的尋優效率和執行結果,由下式得出,在證券投資組合模型中,蟻群通過對風險和收益的均衡確定轉移概率:
(2)
其中,信息素τi(t)按照如下規則更新:
(3)
(4)
(5)
其中,為信息素的變化量,ri為第i個證券的收益率,α、β是模型參數分別反映了螞蟻在運動過程中所積累的信息和啟發信息在螞蟻選擇路徑中的相對重要性,ρ是信息素的揮發系數,通常情況下設置ρ
(2)啟發函數的定義
啟發函數用來加速算法收斂,并且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優,本文采用單只股票的標準差衡量其風險,從而構造啟發函數,如下:
ηi=1/ρi (6)
(3)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股票投資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都是從已持有的投資組合開始,確定如何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調整。股票投資倉位的調整必然需要交易費用,交易費用通常是新舊股票組合之差的V型函數:
(7)
其中,ci(t)表示第i只股票第t期的交易費用;
ki≥0,i=1,2,…,n,表示第i只股票的交易費率;
,Mi(t)表示第i只股票第t期投資額,假設初始投資金額M(0)=100萬,各股票初始倉位Mi(0)=25萬。
則n只股票第t期總交易費用為:
(8)
(4)投資回收總額
個股倉位根據上述轉移概率公式(2)結果進行倉位調整,第i只股票在第t期末的投資回報為:
Mi(t)=M(t-1)×xi(t)×[ri(t)+1]-ci (9)
總的投資回收額:
(10)
三、蟻群算法基本流程
設有n只股票m名投資者,股票的收益率為ri為第i個證券的收益率,τi(t)為股票i上的信息素,并設置每只股票的初始信息素。
步驟1:參數初始化。令時間t=0和循環次數NC=0,設置最大循環次數NCmax,將m個螞蟻置于n個元素(股票)上,初始化,令τij=const,(0)=0,其中cinst是常數;
步驟2:設置循環次數NCNC+1;
步驟3:螞蟻數目KK+1;
步驟4:將各螞蟻的初始出發點置于當前解集中;對每個螞蟻k(k=1,2,…,m),按概率狀態轉移Pkij公式(2)移至下一個元素(股票)j;
步驟5:若元素未遍歷完,即k
步驟6:根據公式(3)、(4)、(5)更新每條路徑上的信息素量;
步驟7:若滿足結束條件,即如果循環次數NC≥NCmax,則循環結束并輸出程序計算結果,否則跳轉到步驟2。
四、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為了使算法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文使用謝燕蘭(2008)文中基本數據作為樣本,以2007年7月6日~2008年1月15日的國內A股證券市場每日交易資料(股價、收益率)作為運行資料,令初始投資資金為100萬,運用MATLAB編程得到各模型2007年7月6日~2008年1月15日的投資回報。由于蟻群算法所需參數較多,需要討論模型參數變化對運算結果的影響。
圖1~2選取了三組六個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尋優結果,可以觀察到本文模型較謝燕蘭模型(212.6萬元)獲得了更好的投資回報,三個參數α,β,ρ的設置對算法最終尋優結果有著不同的影響。其中α對投資組合回報影響較為顯著,隨著α的增大投資回報顯著增加,α=3時投資回報為356.67萬元,而當α=0.7時,投資收益僅為259.8萬元,也就是說當投資者在第一天在某只股票的投資獲得較高的收益時,第二天繼續增加此只股票投資倉位;β和ρ的變化對投資回報的影響顯著性不強,α和ρ不變,當β=0.3時投資回報為271.56萬元,β=3.5時投資回報為279.27萬元,這是由于國內A股市場交易規則中漲跌停板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股票投資的風險,而投資時間間隔越長,對當前投資組合的影響越不明顯,這和股票投資技術分析的結論一致。
五、結論
本文利用基本蟻群算法對投資組合模型進行了優化,主要提出了考慮交易成本的股票投資組合模型并對其進行了有效求解,與此同時討論了模型參數變化對算法尋優結果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蟻群算法能夠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求解傳統的數學方法難以解決的投資組合問題,并且具有整體優化,高效迅速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Markowitz H M.,Portfolio selec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77~91
[2]Markowitz H M.,Portfolio Selection: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s[M], Wiley: New York, 1959
[3]Mao J C T., Models of capital budgeting, E-V versus 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70, 5: 657~675
[4]Konno H., Yamazaki H. Mean-absolute deviation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kyo Stock market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1,37:519~531
[5]Konno H., Suzuki K. A mean-variance-skewness optimization mode[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 1995, 38: 173~187
[6]孫永征劉亮:基于混合行為蟻群算法的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模擬[J].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07,42(6):35~40
[7]謝燕蘭:蟻群算法在證券投資組合中的應用[D].蘇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
〔關鍵詞〕:利率下調股市運行資本增值效應投資替代效應
一般來說,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利率提高,股價下跌;利率下調,股價回升。但是1998年三次利率下調,卻未能阻止股價的持續下行,利率調整和股市運行沒有呈現出人們預期的理想組合。
一、1998年利率調整與股市運行
1998年內,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三次下調存貸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年初的5。67%下調至年末的3。78%,下調幅度達33。33%。利率調整之頻繁,下調幅度之大,為歷年所罕見。降息是股票市場的重大利好,1996年5月1日的降息,曾推動滬深股市平地而起,走出一段酣暢淋漓的大牛行情。而1998年的三次降息,盡管幅度更大卻未能使股指有效突破自97年5月沖高回落以來所形成的下降通道。除第一次降息使股指略有推高外,后兩次均未能對股指的持續下滑起到任何支撐作用。98年上證綜合指數由1194。10點跌為1146。70點,跌幅為3。97%;深證成份指數由4148。84點跌為2949。32點,跌幅為29。52%;綜合反映滬深股價變動的中經100指數由4242。57點跌為3473。69點,跌幅為26。77%。
二、利率變動對股價的影響機制
利率是影響股價的基本因素。利率變動對股價的影響通過以下兩條途徑實現。
﹙一﹚利率變動的資本增值效應
利率變動會影響公司經營環境的變化,改變公司經營業績,引起公司資本價值及投資者預期的變化,從而使股價發生變動。
首先、利率調整引起社會總供求的變化,改變企業經營環境,從而引起企業經營業績的變化。一方面,利率是貨幣資金的價格,利率的變化影響企業投資成本。當利率下調時,由于投資成本降低,預期投資收益提高,對投資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利息是居民現期消費的機會成本。當利率下調時,現期消費的機會成本降低,從而對消費有刺激作用。利率下調通過刺激投資和消費,增加有效需求,改善市場條件,有利于企業經營業績的提高。但是,利率下調對有效需求的刺激受其他經濟因素的制約。一方面,貨幣供應量的配合、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及真實利率水平等因素制約著利率下調的投資效應。如果利率下調的同時沒有貨幣供應量的配合,如果投資者的未來預期是悲觀的從而投資預期收益率趨于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幅度大于名義利率下調幅度從而真實利率上升,那么,利率下調啟動投資并利用投資乘數擴張有效需求的效應將會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影響邊際消費傾向。如果消費者的未來預期是悲觀的,利率的下調可能會強化這種預期,于是邊際儲蓄傾向提高,邊際消費傾向降低,從而,利率下調對消費的刺激將很微弱。
其次、利率調整會改變企業經營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一般而言,降低利率,可以減少企業利息支出,改善經營業績,提高公司資本價值。但是,利率下調對改善企業經營業績的效應受宏觀經濟環境、真實利率、稅收制度等因素的制約,在缺乏上述因素配合的情況下,利率下調并不能有效刺激公司業績的提高。
﹙二﹚利率變動的投資替代效應
利率調整引起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即股票投資收益率與其他投資收益率的對比的變化。當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提高時,引起股票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替代;反之,當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下降時,引起其他投資對股票投資的替代。利率調整的投資替代效應的實現程度受以下因素的制約:
首先,其他投資方式的利率彈性。如果其他投資方式具有較強的利率彈性,則利率變動能有效地引起投資方式的轉換;反之,如果其他投資方式的利率彈性很低,則利率調整的投資替代效應將很微弱。例如,如果人們的儲蓄行為有著較強的利率動機,則儲蓄的利率彈性較高,利率下調會由于儲蓄收益的下降而引起股票投資對儲蓄的替代。反之,如果人們的儲蓄行為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其他非利率動機時,則儲蓄的利率彈性較低,于是利率變動只會對儲蓄產生很小的影響。
其次,投資者的未來預期以及不同投資方式的風險性。股票投資同其他投資方式有著不同的風險程度,從而有著不同的收益可預期性和穩定性。在投資者的未來預期傾向樂觀時,風險承受能力提高,則利率的下調由于股票投資相對收益率的提高會引起對其他投資方式的替代;反之,在投資者的未來預期傾向于悲觀時,風險承受能力降低,則會引起其他投資對股票投資的替代。
三、九八年利率連續下調未能扭轉股市下滑走勢的原因分析
利率與股價的關系受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利率變動對股價的資本增值效應和投資替代效應的實現需要這些因素的配合。98年利率下調對股市沒有產生預期的刺激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率下調的資本增值效應被削弱或被抵消的結果。
﹙一﹚利率下調的資本增值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利率下調的資本增值效應的發揮,以宏觀經濟形勢的轉暖,企業經營業績的提高以及投資者預期的好轉為前提。但98年利率下調對改善宏觀經濟形勢及提升企業經營業績的效應并不理想。
首先,利率下調對投資需求的刺激并不理想。
1998年全社會固定資本投資同比增長幅度15%,比97年的10。1%有所回升。投資增長主要是由三、四季度中央采取積極財政政策,加大基本建設投資力度所引起的??紤]到對利率更為敏感的非國有單位和外商投資同比下降2%和8。9%,說明98年投資回升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資推動,財政投資的乘數效應并未有效發揮。利率下調未能有效刺激投資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歸檔:金融證券論文推薦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38:00利率調整對股市運行影響的分析字體大小:小大利率調整對股市運行影響的分析
;1、國民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投資預期收益下降。93年至98年,GDP增長速度呈現遞減,分別為13。5%、12。6%、10。5%、9。6%、8。8%、7。8%®。宏觀經濟形勢的不景氣,投資預期收益的下降,使企業投資趨于謹慎。
2、通貨緊縮加劇,真實利率提高。98年雖然名義降低1。89個百分點,但物價指數下降更快,達2。6個百分點,真實利率提高了0。71個百分點。真實利率的提高,進一步抑制了投資需求的增長。
3、央行貨幣政策操作上的矛盾。98年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采取反向操作。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誘使資金從銀行分流出去;另一方面,嚴格控制基礎貨幣,強調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不變。98年末流通中貨幣〈M0〉余額,狹義貨幣〈M1〉余額,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0。1%、11。9%、15。3%,分別比上年增長率下降4。5、4。6、2個百分點¯。這表明貨幣供應沒有適應刺激經濟增長的需要而相應增長。
其次,利率下調對消費需求的刺激作用微弱。
1998年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僅6。8%,低于GDP7。8%的增長速度,零售物價指數則降為-2。6%??梢娊迪⒉]有引起居民消費需求的回升,市場依然疲軟。居民消費對降息不敏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居民對市場價格預期的下降。居民的收入分配決策受價格預期的影響,如果預期價格下降,現期消費的機會成本上升,則減少或者推遲購買。94年以來,物價指數持續下降,分別為21。7%、14。8%、6。1%、0。8%、-2。6%。居民產生并強化了物價還會下降的同向預期和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等待物價進一步下降。
2、居民預期收入的下降。企業普遍開工不足,效益下降,失業人數增加,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下崗分流工作抓緊進行,經濟不景氣條件下新増就業機會的減少,┄這一切,大大降低居民收入預期,從而抑制了消費的增長。
再次、利率下調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不明顯。
國有企業負債率達80%左右,利率的降低將使企業利息成本支出減少從而改善企業經營業績。但事實上降息對改善企業經營業績的作用并不明顯。1998年1至10月,國有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41。5%,而年末企業庫存則增加至2。5萬億°。利率下調未能有效提升企業業績,除了宏觀經濟形勢未扭轉,市場需求疲軟的原因外,還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約:
1、真實利率的提高抵消了降息對減輕企業負擔的作用。雖然利率以較大的幅度下調,但由于物價回落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因此真實利率仍處于較高的水平。例如,97年末一年期存款利率為5。67%,物價指數為0。8%,真實利率為4。87%;而98年末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78%,物價指數為-2。6%,則真實利率為6。38%,可見98年連續降息后真實利率反而提高了。
2、稅負增加抵消了降息減輕企業負擔的作用。98年的財政政策中,一方面增加政府投資,另一方面加強稅收征管工作。全年工商稅收完成8552億,增收1003億,年增長率為13.3%;在GDP增長僅7。8%,工業增加值僅增長8。8%±的情況下,企業負擔明顯加重。因此,稅負的增加大大抵消了減息對提升企業業績的作用。
﹙二﹚利率下調的投資替代效應很微弱
1998年,滬深股市新增上市公司106家,增長14%,但股票成交額卻有所萎縮,從97年的30722億降為23544億,減少23。4%²。另外,居民存款余額達52952億,增長18%;儲蓄增長率遠高于GDP增長率和居民收入增長率﹙98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為6。6%和4%³﹚,這說明降息后并沒有引起股票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替代,利率下調的投資替代效應并沒有發生。
首先,滬深股市的相對收益率在利率下調后仍處于較低的水平。
一般說來,利率下調后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提高,從而會引起股票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替代。如果將利率倒數定義為標準市盈率,則實際市盈率小于標準市盈率時,引起股票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替代;反之,當實際市盈率大余標準市盈率時,引起其他投資如儲蓄對股票投資的替代。98年第三次降息后,標準市盈率為26倍,而實際市盈率仍保持在30多倍,股票投資價值尚未凸現出來。
另外,利率下調未能推動股指回升,也同一級市場相對收益率較高有關。一級市場風險較低,且同二級市場存在較大差價。降息后,一級市場申購資金凍結期的利息損失減少,降低一級市場投資成本,推動資金向一級市場流動。
其次,居民儲蓄的利率彈性的變化,制約著利率下調效應的發揮。
居民的儲蓄動機中,利息動機有較強的利率彈性,主要受真實利率的制約;而為了購買住宅、家具以及為婚喪嫁娶等需要大筆開支的未來消費作準備的特殊消費動機的利率彈性較低,主要受現期收入、預期收入、預期價格以及信貸條件、社會福利制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居民為子女教育以及失業和退休后提供生活保障的負擔動機的利率彈性最低,受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影響最大。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居民儲蓄的特殊消費動機和負擔動機有不斷提高的趨勢。由于特殊消費動機和負擔動機的利率彈性較低,因此利率下調即使提高股票投資的相對收益率,也很難引起對儲蓄的替代,于是削弱了利率下調的投資替代效應。
總之,利率是股市運行的基本影響因素。利率變化對股價變動的資本增值效應和投資替代效應的發揮受企業經濟效益、宏觀經濟形勢、其他宏觀經濟政策以及投資者、消費者預期等因素的制約。正是由于缺乏上述因素的配合,98年的利率下調并沒有推動股市的相應回升。可以說,在宏觀經濟尚未出現實質性轉機,企業經營環境尚未改善的情況下,股市的回升尚待時日。
注釋:
中國經濟時報1999年1月7日
中國證券報1999年1月22日
®¯Ð中國證券報1999年1月21日
°經濟日報1998年12月7日
±經濟日報1999年1月13日
³中國證券報1998年12月31日
參考文獻:
Š美‹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l;陳共周升業吳曉求《證券投資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Ì王兆星吳國祥《金融市場學》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黎海威就讀美國密歇根大學獲金融工程碩士后,獲得了進入量化投資行業最前沿的機會。當時,已經在ETF領域獲得空前成功的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BGI)積極擴張其主動投資領域,并向亞洲市場大步邁進。黎海威加入巴克萊的團隊后,積極開拓香港、新加坡市場。
在BGI的主動投資領域中, “市場中性”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黎海威開發的香港、新加坡市場的量化模型正是運用到此類市場中性基金,它們采用的是后來名滿天下的基本面量化投資方法。簡要地說,基本面量化投資即借助一系列基本面因子構建的量化模型篩選股票,以融資融券的方式實現多空對沖,從市場中獲得絕對收益。除此以外,相關模型也運用到指數增強和130/30基金。
在黎海威看來,投資是個概率問題,通過基本面分析,提高找出好股票從而跑贏市場的概率,即贏面。如果挑選的每只股票的贏面在55%,而投資組合由100只這樣的股票構成,整個投資組合戰勝市場的概率就會接近100%。
量化投資的核心在于維持一個穩定的贏面,而在比較大的范圍(即投資的寬度)內運用它。挑選出好股票,需要從合適的維度來篩選,比如估值、盈利質量、情緒等等。這些因子都不是隨意挑選的,它們一般有金融理論背景(價值投資、行為金融等)支持, 并結合了當地市場的實際情況。
基本面量化投資并非像人們想象的只是靠跑系統選股和交易,事實上,它的本質是主動投資。這樣的投資方法,關注基本面和市場演變,需要基金經理的經驗、判斷和對市場的理解。黎海威認為,關鍵在對市場黎海威在量化投資的世界里,華人迄今掌管的最成功基金之一是巴克萊亞洲(除日本)市場中性股票投資基金。2012年8月,曾在巴克萊工作時間最長的華人基金經理黎海威,回國進入景順長城基金,擔任景順長城基金的量化及ETF投資總監。他即將啟動其在國內的第一個量化投資產品——景順長城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的理解, 在把量化框架和當地市場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強調紀律性的前提下, 堅持以量化模型為依托, 不斷地將新出現的現象和發現的規律抽象出來,添加到模型中。
與此同時,對于特殊事件,比如數據錯誤、 收購兼并等量化模型無法及時處理的情況, 需要基金經理在投資組合中控制相關風險。更為重要的是,因子的研究和權重的調整要有前瞻性。例如在次貸危機發生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價值股沒有任何興趣,但隨著違約風險逐步降低,價值股在2010年迎來了相當強勁的行情。當時,由黎海威擔任基金經理的亞洲(除日本)市場中性股票投資基金及時調整了價值股權重,獲得很好的業績。
當然,基本面量化投資有著量化的紀律性,這是業績穩定性的保障。黎海威認為,量化投資的紀律性首先表現在量化研究的嚴謹性上。做量化投資并非像大家想象中的多空對決的精彩,反而有點像做金融的博士論文,整個研究過程從課題的提出到研究、回測都是在嚴密的框架下進行的,是可重復驗證的。
任何一個因子的加入和調整,都要經歷一系列的研究和測試。量化投資管理非常具有嚴密性,體現在量化投資管理上是通過模型和系統完成的,基金經理的決策一般是通過模型實現的,很少直接干預模型的日常運行。量化交易也非常規范,量化交易清單比較分散,一般通過程序化執行,容易控制市場沖擊和交易成本。
中國市場是否適合基本面量化投資?黎海威對此很有信心。中國市場上市公司眾多,覆蓋國民經濟上下游各個行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投資寬度。A股流動性良好,非常適合大資金的操作。A股市場較強的非有效性,也使得量化投資相對容易產生超額收益。在中國A股市場, 量化投資剛剛開始,有著非常廣闊的未來。
關鍵詞:股票價格;公司盈利能力;隨機關系
中圖分類號:F830.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8)03-0068-08
A discussion of the stochastic relation between Stock Price and earnings per share
SuPinggu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Be directed a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and positive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ck price and earnings per share,the paper discuss stochas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stock pricewith earnings per shareand their variation rateswithby viewingwithas two-dimensional stochastic vector,andwithas two-dimensional stochastic vector ,and by using the ratio of price to earnings per share as a index of valuing stocks. Under the analyses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and conditional variance, the paper put forward a stochastic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del reveal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tock price and the variation of earnings per share, and it also uncover the way and size of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the variance of earning per share, the variance of price itself, the coefficient of the two variablesthat cause the price to vary. Beside, the model is a stock valuing model that is based on earning ability of company, so it has special meanings to china stock market, because it is irrational. It can help the investors to invest with rational sense.
Key wordsStock Price, earnings per share, stochastic relation
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既是一個事關虛擬資本與實體經濟、股票市場與上市公司之間相互關系的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涉及證券市場中股票估價與投資理念的實際問題,是證券市場研究中長盛不衰的課題之一。對于這一問題,雖然國內外許多研究分別從理論和實證分析的角度證實了:作為虛擬資本的股票,最終必然要受制于實體經濟,其內在價值取決于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而其市場價格則要遵循“價格圍繞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的價值規律;實際市場價格與公司盈利能力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但是這些研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大多數理論研究是一種確定性關系研究,這就使得這種研究的結論很難適用于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現實股票市場;而大多數實證研究本身則并不能揭示二者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隨機關系,也不能給出二者之間明確具體的隨機關系表達式,因此很難用來指導股票投資活動。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在考察現有有關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關系研究的貢獻及局限性的基礎上,通過將公司盈利(及其增長率)與股票價格(及其變動率)看作是二維隨機變量,運用概率論中的條件概率分析方法,來揭示股票價格變動率與公司盈利增長率的隨機關系,建立二者之間的隨機關系理論模型。此外,本文還將運用所建立的模型,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市場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
一、文獻綜述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術界對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盈利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在理論上探討股票內在價值或稱理論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以下觀點基礎之上的,即股票是權益證書,代表一定的價值,這種價值主要體現在持有人有權獲取公司未來的盈利。公司未來盈利越高,股票的價值就越大。所以,股票內在價值可以用現金流貼現方法加以確定,主要包括兩類現金流貼現模型:第一類是股利貼現模型,該模型將股票的內在價值看作是公司未來所有各期每股紅利支付額的現值。由于未來各期分派的現金股利等于各該期的每股盈利與派息率的乘積,所以可以將股利貼現模型寫成
第二類貼現模型關注的焦點不是股利,而是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和投資機會。從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投資機會角度看,股票的價值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在現有規模和狀態下公司業務持續經營所產生的未來一系列等額現金流X1的現值X1/r;二是從下一期開始公司未來投資機會的凈現值,即從下一期開始未來各期每股盈利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額的現值與引起這種增加的留存收益再投資額的現值之差。所以第二類模型可以寫成
上述現金流貼現分析模型的貢獻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公司未來盈利對股票內在價值的決定作用;建立了股票內在價值與公司未來盈利之間的確定性關系;證明了公司未來盈利是實現內源融資、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價值創造的源泉;是進一步增加未來盈利和投資者取得更多紅利的可靠來源,因此是股票價值決定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他因素如宏觀、微觀經濟因素及公司內部管理因素,雖然也對公司股票價值有影響,但它們都是通過影響公司盈利而間接對股票價值產生影響的。
然而,這類模型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確定性關系模型。在這種確定性模型下,投資者要準確估計股票的內在價值,就必須準確地預測公司未來所有各期的每股盈利、派息率、留存比率等,而這則要求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各期是否具有投資機會,是否需要減少當期紅利支付額,留存部分盈余用于再投資,這些投資是否具有正的凈現值,能否增加未來的盈利和紅利支付額,未來各投資項目的風險有多大,相應的折現率應該為多少,都作出準確的預測。而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要做到這些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這類模型的理論意義大于實際價值,其適用性很小。
第二個方面是從實證角度對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檢驗。這種研究主要是運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如回歸分析法,將公司每股盈利作為解釋變量,股票的市場價格作為被解釋變量,利用歷史數據,直接對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檢驗。國內外許多實證研究的結果都證實,成熟市場的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公司每股盈利是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
就國外的研究來看, Ball和Brown (1968)首次發現,美國股票市場股價與公司的會計盈余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二者的變化方向基本一致:1957―1965年間,經歷正的盈余變動的股票具有正的價格變化;反之,負的盈余變動與負的價格變化相連[1]。Beaver, Clarke和Wright(1979)擴展了Ball和Brown的研究,結果顯示,盈余變動對股價變化的影響遠大于Ball和Brown 所估計的幅度[2]。后來的許多研究如Ohlson(1995)的研究也相繼發現,股價與盈余數字有顯著的相關性[3]。
就國內的研究來看,趙宇龍(1998)較早地發現中國股市會計盈余數據具有信息含量[4]。陳曉、陳小悅、劉釗(1999)對1994―1997年A股市場的研究證實,A股市場上盈余數字具有很強的信息含量[5]。陸宇峰(1999)的研究發現,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對股價的解釋力度在逐年增強,特別是在機構投資者比重增加情況下,影響股價的基本面因素日益重要[6]。陸靜、孟衛東、廖剛(2002)利用1999年到2001年的數據,比較了公司每股收益和自由現金流量對股票投資收益的影響程度,證實了公司每股收益比現金流量能更精確地解釋股票價格[7]。這些研究說明,隨著我國股票市場日益健康,價值投資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投資理念,會計盈余越來越成為影響股票估價的重要因素。
上述實證研究的貢獻在于,它利用公司盈利與股價變動的實際歷史數據證實了市場價格與公司每股盈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關系,揭示了市場價格變動對公司每股盈利變動的依存關系。
然而,大多數實證研究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這類研究并不是在深入分析公司盈利與股價這兩個變量客觀上存在的某種聯系機制和隨機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揭示和構建二者的隨機關系理論模型,進一步進行實證分析檢驗的,而是在首先假定二者存在線性或某種非現性關系的前提下,利用歷史數據來檢驗二者之間是否存在這種線性或非現性關系。也就是說,大多數實證研究本身并不能對二者之間的聯系機制及二者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隨機關系給出明確的理論上的闡述,也不能給出二者之間明確具體的隨機關系表達式,因此很難用來指導股票投資活動。
二、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能力之間的隨機關系分析
正因為有關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的實證研究本身并不能給出二者之間明確具體的隨機關系表達式,而現金流貼現理論模型則沒有考慮到隨機性,是一種確定性關系模型,無法用來指導充滿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的現實股票市場的投資,所以有必要從不確定性角度來探討和建立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之間的隨機關系模型。為此,本文以下部分將從隨機性出發,通過將股票價格及其變動率與公司盈利及其增長率分別看作是二維隨機變量和,借助于市盈率這個聯系股價與公司盈利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運用條件概率來揭示股票價格變動率與公司盈利增長率的隨機關系,進而建立一個反映股票市場價格隨公司盈利變動而變動的隨機關系模型,從而從根本上克服現金流貼現理論模型及大多數實證分析模型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基于公司基本面和盈利能力的實用的股票估價模型。
(一)作為二維隨機變量的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
盡管現金流貼現模型和實證研究分別從理論和實證角度證明了股票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未來的盈利,但二者的關系并不像貼現模型所說的那樣是一種確定性關系,而是一種不確定的隨機關系。這是因為,公司贏利受宏觀及微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受公司內部經營管理、紅利政策、投資機會、留存收益再投資的回報率等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大程度的隨機性,是一個隨機變量;同樣,由于股票價格不僅受具有一定程度不確定性的每股收益的影響,而且還受股票市場本身其它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甚至還受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股票價格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個隨機變量。
由于公司每股收益和股票價格都是隨機變量,并且后者除了受前者的影響之外,還受其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每一個可能的公司每股收益下,股票價格都會有眾多的可能取值及相應的發生概率。于是,可以將公司每股收益X和股票價格Y看作是一個二維隨機變量(X,Y)。
正因為公司未來每股盈利是隨機變量,股票價格也是隨機變量,所以投資者無法通過準確地預測公司未來所有各期的每股盈利,依據現金流貼現模型,一次性評定一個確定的股票價值。而只能從隨機性出發,通過將股票價格Y及其變動率y與公司盈利X及其增長率x分別看作是二維隨機變量(X,Y)和(x,y),根據公司盈利對股票價格的決定作用,在深入分析宏觀、微觀經濟因素、公司成長機會以及內部管理等偶然因素變動的基礎上,首先對公司下期每股盈利Xt+1及其在已知的本期每股盈利Xt基礎上的增長率x=(Xt+1-Xt-Xt)/Xt的概率分布作出預期;其次要借助于聯結公司盈利與股價的某種估價指標如市盈率指標,對其所估計出的每一個可能的下期每股盈利水平下,股票下期價格Yt+1及其在已知的本期股票價格Yt基礎上的變動率y=(Yt+1-Yt)/Yt的條件概率分布作出預期。并且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經營環境的改變、投資項目的變化,不斷調整他們的預期。
(二)公司盈利的概率分布及投資者對其的預期
在二維隨機變量(X,Y)和(x,y)中,由于公司每股收益X及其增長率x影響著市場價格Y及其變動率y,所以為了探討Y及y與X及x之間的隨機關系,需要首先從影響因素和投資者預期的角度來研究X及x的概率分布。
從影響因素角度看,由于X是受大量相互獨立的隨機因素影響的隨機變量,并且每一種因素在總的影響中所起的作用都很小,因此,根據概率論中的中心極限定律,這樣的隨機變量近似服從正態分布。
(四)股票價格變動率與公司盈利增長率的隨機關系理論模型
正因為無論從影響因素角度看,還是從投資者的預期角度看,(x,y)的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看作服從二維正態分布,所以我們可以在(x,y)服從二維正態分布的條件下,構建二者之間的隨機關系理論模型,以便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當公司下期每股盈利增長率為x=xi(i=1,2,…n)時,股價變動率y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股票投資的預期差價收益率是多少?不確定性和風險有多大?特別是,當公司下期每股盈利增長率x為其所有可能增長率的平均值E(x)時,股價變動率y的總體平均水平E(y)是多少?股票投資的總體預期差價收益率是多少?不確定性和風險有多大?
在(x,y)服從二維正態分布的條件下,根據概率知識,當公司下期每股盈利增長率為x時,股票價格變動率y的條件數學期望E(y|x)的表達式為:
式(5)具有深刻的經濟內涵。它表明:
①股價變動率y與每股盈利增長率x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依存關系。這是因為,公司盈利不僅決定著股票的內在價值,而且還通過市盈率指標影響著市場價格,它的變動必然會引起股票的市場價格的變動。
②當每股盈利增長率為x時,它的這一增長能夠引起股價發生多大幅度的上漲,一方面取決于二者之間的相關系數ρ的大小;另一方面取決于股價自身波動的不確定性σ2與每股盈利波動的不確定性σ1之間的比率σ2/σ1的大小,即取決于一個單位的每股盈利的波動能夠引起股票價格發生多大幅度的波動。這是因為,股票的市場價格不僅受公司每股盈利這一隨機變量影響,還受其他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因此,股價的變動與每股盈利的變動并不完全同步,而是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獨立性。這樣,當一單位的每股盈利的波動能夠引起股票價格發生較大幅度的波動時,即當σ2/σ1較大時,則每股盈利增長一定幅度x就能夠引起股價發生較大幅度的上漲。
③當每股盈利增長率x圍繞它的均值μ1上下波動(x-μ1)時,股票價格變動率y就圍繞它的均值μ2上下波動ρ(σ2/σ1)(x-μ1)。
正因為式(5)明確具體地揭示了y與x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及其聯系機制,反映了影響股價變動的各種隨機因素的結構及各自影響作用的大小,因此,投資者可以用它來預測股票價格的變動。不過,由于股價的變動不僅受公司每股盈利變動的不確定性的影響,還受其他眾多偶然因素變動的影響,所以投資者運用(5)式進行預測和決策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則是投資者面臨的投資風險之一。式(6)中的σ2y|x=D[y|x]=(1-ρ2)σ22就是衡量這種不確定性和投資風險大小的指標。它表明,股價變動的不確定性σ2y|x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股價自身波動性σ22的大小,另一方面取決于y與x的相關系數平方ρ2的大小。股價自身的波動性σ22越大,二者的相關系數ρ越小,股價變動與每股盈利變動之間的依存關系越弱,則投資者運用上式進行預測和決策的風險就越大。
三、 隨機關系模型的運用
為了運用式(5)進行預測和決策,需要估計它的各個參數μ1、μ2、σ1、σ2的具體數值。對此,可以利用股票價格變動率與每股盈利增長率的歷史數據進行估計。這是因為,這兩個變量的歷史關系反映了歷史上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是否建立在對公司盈利預期基礎之上?;蛘叻催^來說,這兩個變量的歷史關系反映了公司盈利的變動是否改變了投資者對公司及其股票的認識和預期,從而改變了其投資決策,進而影響了股票價格和股票投資收益率。
當采用歷史數據估計(5)式的參數時,它的含義就是,當公司每股盈利增長率x圍繞它的歷史均值μ1上下波動(x-μ1)時,股票價格變動率y就圍繞它的歷史均值μ2上下波動ρ(σ2/σ1)(x-μ1)。這樣,如果根據歷史數據對(5)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的結果顯著相關,則說明公司每股盈利增長對股票價格變動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由歷史數據估計出的參數確定的模型就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投資者就可以根據其對公司下一期每股盈利增長率的預期,運用該模型對公司股票下一期價格的變動作出預測,并將它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為了從實證角度研究中國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是否建立在對公司盈利預期基礎之上,考察公司盈利變動對投資者行為和投資收益率的影響,檢驗公司盈利變動對股票價格變動的解釋能力,了解市場的成熟狀況和投資者的理性程度,本文選擇1994年底至2005年底上證A股指數成份股加權每股盈利及股價指數年度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為此,對原始數據進行必要的處理,對加權每股盈利年度增長率按百分比增長率x=(Xt+1-Xt)/Xt計算,對股價指數年度變動率即年度投資收益率采用對數收益率y=(Yt+1-Yt)/Yt≈ln(Yt+1/Yt)計算(見表3)。在此基礎上,繪制上證A股成份股股價指數變動率與加權每股盈利變動率相互關系圖1,并對式(5)進行OLS回歸,結果見表4。
觀察圖1可以看出,上證A股指數變動率與加權每股盈利變動率總體走勢基本一致。這表明隨著中國股票市場逐漸向健康方向發展及投資者投資理念的日益成熟,公司盈利能力正在逐漸成為投資者投資股票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公司盈利的變動正在成為影響股價變動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預期,隨著中國股票市場日益健康,這種情況將日益顯著。
從表4的回歸結果也可以看出,0.0806的P值表明,回歸系數在8%的顯著性水平上統計顯著,所以可以在該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回歸系數為0的原假設,而接受回歸系數不為0的備擇假設。這說明上證A股加權每股盈利的變動是引起股價指數變動的重要原因,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R2=0.274205則表明,式(5)中-μ2的變動中只有27%能夠被(x-μ1)的變動所解釋,模型的擬合效果并不理想。這說明,從以往情況看,公司盈利能力雖然是投資者投資股票時考慮的因素之一,但政策變動、投機炒作、股票操縱以及公司盈利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充分,散戶投資者脫離公司基本面跟風投資等,也是造成中國股票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打擊股票操縱,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是今后中國股票市場建設的重要內容。相信隨著中國股市逐漸走向健康和成熟,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公司基本面和盈利能力分析的股票估價模型的實用性將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Ray Ball, Philip 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2):159-178.
[2] William H. Beaver, Roger Clarke.William F. Wright.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 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9,17(2):316-340.
[3] Ohlson J.Earnings,Book Value,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arch,1995,(11):661-687.
[4] 趙宇龍.會計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來自上海股市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1998,(7).
[5] 陳曉,陳小悅,劉釗.A股盈余報告的有用性研究──來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實證證據[J].經濟研究,1999,(6) .
[6] 陸宇峰.凈資產倍率和市盈率的投資決策有用性――基于“費森―奧爾森估值模型”的實證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博士論文,1999.
[7] 陸靜,孟衛東,廖剛.上市公司會計盈利、現金流量與股票價格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2,(5):34-42.
[8] 龔六堂.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首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紀要[J].經濟研究,2001,(8).
[9] 陳信元,陳冬華,朱.凈資產、剩余收益與市場定價: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J].金融研究,2002,(4).
[10] 蘇平貴.現代證券市場理論的發展及局限性[J].投資研究,2004,(6).
[11] 廖旗平.應用流通權定價理論確定對價水平[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6,(4).
[12] Campbell, J.Y. and R.J. Shiller.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J].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8.
[13] Campbell, J.Y. and R.J. Shiller.The Dividend-Price Ratio and Expectations of Future Dividends and Discount Factor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8:195-228.
[14] Campbell, J.Y. and R.J. Shiller.Stock Prices, Earnings, and Expected Dividends[J].Journal of Finance,1998:661-676.
[15] Basu, S.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Price-Earnings Ratios[J].Financial Management,1975,4(2): 53-64.
[16] Basu,S.Th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Earnings atios[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3): 663-82.
[17] Fama, E.F. & French, K.R.Value versus Growth: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6): 1975-99.
[18] Nicholson,S.F.Price-Earnings Ratios[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60:16(4): 43-45.
[19] Nicholson, S.F.Price-Earnings Ratios in relation to Investment Results[J].Financial Analysts ournal,1968,24(1): 105-09.
[20] Ohlson, James.A synthesis of security valuation and the role of dividends, cash ows, and arning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0,(6):648-676.
[21] Kester, W. Carl and A. Lowenstein.Delivering Value Throu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2001.
孟利寧是50后,經歷頗為豐富。曾經是名軍人,在部隊待過16年,15歲當兵進入第二軍醫大學,其中8年從事的是醫藥科研。1986年轉業后到財政部下屬的財經雜志,做過記者、編輯,期間因為愛好電影與文學,曾去電影學院藝術中心做旁聽生,翻譯了電影劇本《雨人》,與同學編輯出版過《奧斯卡獲獎劇本集》。不過當單位要他做出選擇時——是繼續旁聽,還是回單位上班,他沒再堅持走電影這條路,而是踏踏實實回到雜志社工作,慢慢對股市產生了興趣,中國股市第一人楊百萬的故事可以說激勵了他投身股市。
他現在最青睞的是生物醫藥概念股,這與他在軍醫大學那段科研經歷不無關系,同時他還掌握了兩大炒股技巧——“黃金坑”與“空中加油”,這讓他在投資中賺錢的比率較高,但他形成這些投資理念的過程也非常曲折。
他在80年代買入第一只股票——眾城實業,當時股指只有400多點。“那時炒股票只是很盲目的,我媽媽和妹夫在家炒股票,經常暴漲暴跌,聽他們的故事挺有意思的?!辟I入不久,他便被套,但由于國家出臺股市利好消息,這只股票傳奇般地在1個月內翻倍,使他不但解套,而且5000元本金變成了1萬元。
在1990年代初,跟隨美國的科技泡沫,他迷上了高科技股。當時高科技股正瘋狂,只要有消息傳出,股票立刻就能漲停板,他也清楚,這不過是炒題材,并無業績支撐,但仍舊盲從地買賣,以至于屢屢賠錢,“會買不會賣,但是買的時候也不一定買得好?!?/p>
他慢慢觀察到,每輪行情其實都有龍頭股,他試圖用醫藥研究的科學分析方式,去尋找這些牛股的共性。他并不認為自己是技術派,但卻從技術面找到了一些發現牛股的方法。
“空中加油”在股票投資中不是新鮮的概念,借用航空技術的專有名詞,形容股票在快速調整后猛烈拉升。如何在事前發現股票有“空中加油”潛質才是投資的關鍵,孟利寧說:“很多大牛股在啟動前會有一個標志性的大陰線,很多技術派的朋友看到放量的大陰線,往往會減倉甚至逃命,我恰恰發現這些大陰線往往標志著行情的啟動。”
2007年2月27日的哈投股份讓他第一次從直觀感受上意識到了“空中加油”,當天K線出現一根大陰線。他同時了解到,這實際上是一只券商影子股,持有方正證券股份,他結合兩方面因素判斷,這只股票之后很可能會拉升起來,于是在6元左右買入,隨后這只股票翻了10多倍,他記得最高漲到83元,“那時經常漲停板,所以我每天賣一批,一直到83元全部賣光?!?/p>
他還發現,“黃金坑”是識別“空中加油”的重要標志。黃金坑的一般表現是,在行情啟動之前,K線整體下滑,突然有一天跌破所有均線,引起恐慌性拋盤,再跌再引起拋盤,直到跌到底以后,才開始往上漲,“最典型的是,出了第一天下跌陰線的坑口,這個部分叫‘黃金坑’,100%的龍頭股都是從‘黃金坑’里走出來的,60%都有‘空中加油’。”
他在投資中反復測試這一判斷的準確性,當2011年買入海欣股份時,他感覺基本已經可以將“黃金坑”與“空中加油”運用自如,并能結合基本面來操作股票。據他觀察,海欣股份在2011年年初,連續三次“空中加油”失敗——明顯是處在“兇悍的搶籌過程”,“我就是第三次‘空中加油’失敗的時候開始買入,很多高手都在這個位置跑掉,然后這只股票在1個多月內股價翻番。”
他之所以敢在這一點位買入,也是因為他看好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原本是毛絨產品生產聯合企業海欣股份在2002年通過組建與收購醫藥企業,進軍醫藥產業。2010年上半年,醫藥收入已經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1.78%。它的子公司海欣生物技術與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合作研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這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針對晚期大腸癌的APDC治療性疫苗,二期臨床顯示作用良好,當時正進入三期臨床階段?!岸谕瓿傻臅r候,臨床病例顯示對8種癌癥有效,理論上對所有癌癥有效,而且這種疫苗是內援性的,進去身體后喚醒病人的免疫功能去殺死癌細胞,對身體沒有過多損傷,這是它最革新的地方。”這只股票在2011年1月暴漲,市場普遍認為是其疫苗概念的價值被發現。
除了摸索出判斷牛股的技術分析方法外,他在2008年之后將投資標的鎖定在了生物醫藥股。在找到這一目標前,他已經明確,中國股市有三類股不能碰——銀行、地產、食品。不碰食品股的原因很簡單,安全問題屢屢曝光。不碰銀行股和地產股的原因是,大概五六年前,他在一位中國地方債專家的著作中看到了地方債的嚴峻現實,“地方債已經虧掉了全國1年的GDP,當時就是這個程度,全國機場、高鐵、公路的虧損,這些最后都會算在銀行頭上?!?/p>
最后他認為唯一可靠的就是醫藥。根據《投資者的未來》一書,美國市場的經驗是,從1957年到2003年,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上漲超過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4家都是醫藥股。在歷史相對較短的A股市場,醫藥股表現也相當不錯。
在醫藥企業中他將范圍縮小到了生物醫藥類。好的生物技術公司能創造好的現金流,不僅被認為更具有創新意識,而且相對于制藥公司,它的增長更為迅速。“這類醫藥企業最容易出重磅炸彈,”孟利寧說,“一些重大頑疾或絕癥,如癌癥、肺炎、艾滋病等,只能通過生物醫藥來醫治,這為生物醫藥企業的前景創造了難以估量的前景?!?/p>
在生物醫藥中,他最看好長春高新,他在2009年13元左右的價格買入。生物醫藥包括4種——疫苗、基因制藥、單抗制藥、多肽制藥,他通過研究發現,長春高新除了單抗制藥以外,其他都是中國最高水平甚至是世界最高水平,“長效生長素幾乎是世界唯一的,其他廠家都研制失敗了?!?/p>
長效生長素是長春高新控股公司金賽藥業研發的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它除了能治療矮小癥外,最吸引人的是,還能抗衰老,“美國用生長素抗衰老的套餐最便宜的要8萬美元,最貴的180萬美元一個療程,可以想見,該產品在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
他看好這只股票的另一個原因是金賽藥業的首席科學家金磊,金磊在美國的博士論文就與生長素有關,該論文在1994年獲得美國生物學界最高獎克萊文獎,“全世界生產生長素都用他們的技術,叫第五代生長素?!彼貒髣撧k了金賽藥業,十幾年來致力于基因制藥。
篩選生物醫藥股,他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科研水平與產品,“科研水平必須是世界最高水平,產品能夠形成對市場的壟斷,這種病只有你這個藥能治,所謂的護城河、復合增長都是迎刃而解。”長春高新便完全符合他這兩方面要求,“金磊的技術得到全世界生產廠家的廣泛運用,而他們研發的長效生長素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p>
從財務指標的角度,他發現長春高新也與彼得·林奇的“十倍股”概念相匹配?!笆豆伞敝傅氖牵俣ü乐挡蛔儯敼居暝鲩L率超過25%時,10年期間,公司的盈利和股票價格將上漲約10倍。而長春高新2012年的每股收益是2.56元,10年來復合增長率是64%。2013年一季報公布后,它的業績增長達到184%。盡管現在長春高新的股價早已突破百元,但正因為有業績作為支撐,他認為這只股票應該能挑破中國股市的天花板,天花板指的是中國船舶在2007年創造的300元天價。就在近4個月以來,長春高新股價上漲了104%。
自從2009年買入長春高新后,他一直不斷加倉,13元最低價買的一兩千股一直拿到了現在。陸續加倉后,長春高新成為他第一大重倉股,倉位達到50%,但因為它的股價不斷上漲,這只股票已經占到其股票市值的80%。在當前震蕩市中,他將80%的股票拿著不動,其余20%打短倉,目的是為了追求絕對收益。
他選出的牛股還有在2012年買入的片仔癀,“片仔癀的整個流通盤是1.4億股,這么小的盤子,但題材卻很多?!?,例如,治療肝癌的項目已經得到了國家博士基金會的資助,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金糖寧膠囊一并獲批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療效,另外,它還出了祛斑美容護膚品等等??吹奖姸嘤c,他感覺片仔癀股票將會有著長期穩定的表現。他在2012年56元左右的低點加倉,現在這只股票在他的倉位中占到10%,且已經突破144元。
憑借著對股票的出色判斷,以及上電視積累的名氣,他與朋友一同發起了合伙制基金,“草根股民在出名后不少人都發了基金,但發了之后陸陸續續虧損的很多,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基金是獲利狀態,因為我的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p>
他將個人的投資理念延伸到了基金產品中:宗旨是關注高成長型的明星企業,長期投資,動態持有,主要投資方向為生物醫藥的領軍企業,包括有突出創新能力的名牌中藥企業,部分投向新科技、新材料、環保與新能源,原則上不參與市場的短期熱點,絕對不染指ST和問題股。
他認為下半年的經濟形勢非常不樂觀,上證綜指很可能跌破1664點,“現在銀行的泡沫正在被刺破,如果房地產的泡沫也被刺破的話,局面可能就不太可控,到時即便是長春高新,我們也要減倉,因為當出現系統性大跌時,你一個人完全抵抗不一定有效?!?/p>
孟利寧的投資方法
01/中國很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是靠不住的,所以必須弄懂公司的產品有多大市場,能獲得多大利潤,根據它的前景來判斷股價。
02/孟利寧有風控,但從來不止損,他說他的風控在最前沿,只要選股選對了,就不存在割肉與止損的說法,下跌反而是提供的買點。風控的第二部是配倉,確定每只股票的倉位,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都必留20%現金,如果出現黑天鵝事件,還有現金買進。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
行為金融學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是市場并非有效,主要探討金融噪聲理論;二是投資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討投資者會發生的各種認知和行為偏差問題。
主要理論:
證券市場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場定價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聲交易者風險即金融噪聲理論。投資者構筑的投資組合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特征即行為組合理論。
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總結的投資者行為偏差有:決策參考點決定行為者對風險的態度;投資者存在心理帳戶;投資者還存在過度自信心理和從眾心理。
3行為金融學在實務中的應用
實際上,各種積極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場定價失真或無效。他們認為通過投資于定價失真的市場或資產可以獲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無效性是轉瞬即逝的,這樣,這些無效性可能會為有耐心的投資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為金融學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諸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金融學難題。還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選擇策略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動量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經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股票以攤低成本的策略。采用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活動。
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個決策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而非著眼于最終的財富狀況。在心理預期的過程中,人們會把決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考慮,常常擁有自信情節,高估已經擁有的商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增加這里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次數。還對預期的損失過于敏感,把同樣價值的損失計算成遠高于同樣價值的收益,而對已經形成損失的東西卻表現出一種“處置效果”,由于期待機會收回成本而繼續經受可能的損失。因此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帳戶和“認知偏差”這兩個概念,應該在日常理財中關注。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與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時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當處置效應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嚴重時,其帶來的股票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幅就會更大;當價格向價值回歸時,可利用動量交易策略,通過差幅獲利。
市場無效性本質上是一種套利機會,如果足夠多的資金追求同一種市場無效性,它肯定會消失。對于許多定量投資者來說,永遠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種市場無效性在學術刊物上得到詳細論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實際上,如果昨天的無效性已廣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再設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因此,不要屈從或迷戀“權威”的信息,應該努力追求有個性的投資策略。
在職業資金管理游戲中獲勝的資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錯誤的人,但其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歸因于人類本性——追求安穩、相信潮流、失敗后希望改換風格和指導思想。投資組合管理中的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市場,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鋼絲繩”的游戲,一方面要獲得高額收益,另一方面還不能超越客戶的風險承受性。
4股票投資策略
4.1具備股票投資取勝的素質
對于我們來說,在股票業取得成功的素質應該包括:忍耐、自立、簡單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有獨立判斷能力、百折不撓、謙讓、靈活、愿做獨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認錯誤,還有對普通的商業恐慌不屑一顧。這些素質的具備與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與行為金融學是相符的,市場可能是無效的,積極管理者也有增加價值的潛力,但這些無效性既不簡單,也不是靜態的,利用起來代價也不低。換言之,市場無效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消失。這就意味著市場無效性一旦被隔離出來,并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這一無效性時,這個特點就消失了。問題不在于投資者和他們的顧問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當信息收到之時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當樂觀的金融信息廣泛傳播時,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個經濟形勢在近期內還會進一步高漲時,經濟走勢實際上已經向衰退邁進。頭腦清醒的投資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那種需要各種資料的“科學頭腦”是不科學的。
4.2逆潮流而動
風險觀念的根源在人類感情中可以找到。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渴望與別人協調一致,達成共識。以常規方式失敗經常比非常規性失敗痛苦較少。相應地,投資者更愿意冒以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大風險,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小風險。許多投資者并不一定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對風險有多少耐心。
參考文獻
[1]曹鳳岐,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
行為金融學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是市場并非有效,主要探討金融噪聲理論;二是投資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討投資者會發生的各種認知和行為偏差問題。
主要理論:
證券市場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場定價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聲交易者風險即金融噪聲理論。投資者構筑的投資組合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特征即行為組合理論。
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總結的投資者行為偏差有:決策參考點決定行為者對風險的態度;投資者存在心理帳戶;投資者還存在過度自信心理和從眾心理。
3行為金融學在實務中的應用
實際上,各種積極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場定價失真或無效。他們認為通過投資于定價失真的市場或資產可以獲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無效性是轉瞬即逝的,這樣,這些無效性可能會為有耐心的投資者提供收益?!澳托摹笔且粋€好的投資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為金融學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諸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金融學難題。還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選擇策略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動量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經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股票以攤低成本的策略。采用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活動。
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個決策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而非著眼于最終的財富狀況。在心理預期的過程中,人們會把決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考慮,常常擁有自信情節,高估已經擁有的商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增加這里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次數。還對預期的損失過于敏感,把同樣價值的損失計算成遠高于同樣價值的收益,而對已經形成損失的東西卻表現出一種“處置效果”,由于期待機會收回成本而繼續經受可能的損失。因此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帳戶和“認知偏差”這兩個概念,應該在日常理財中關注。
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與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時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當處置效應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嚴重時,其帶來的股票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幅就會更大;當價格向價值回歸時,可利用動量交易策略,通過差幅獲利。
市場無效性本質上是一種套利機會,如果足夠多的資金追求同一種市場無效性,它肯定會消失。對于許多定量投資者來說,永遠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種市場無效性在學術刊物上得到詳細論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實際上,如果昨天的無效性已廣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再設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因此,不要屈從或迷戀“權威”的信息,應該努力追求有個性的投資策略。
在職業資金管理游戲中獲勝的資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錯誤的人,但其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歸因于人類本性——追求安穩、相信潮流、失敗后希望改換風格和指導思想。投資組合管理中的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市場,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鋼絲繩”的游戲,一方面要獲得高額收益,另一方面還不能超越客戶的風險承受性。
4股票投資策略
4.1具備股票投資取勝的素質
對于我們來說,在股票業取得成功的素質應該包括:忍耐、自立、簡單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有獨立判斷能力、百折不撓、謙讓、靈活、愿做獨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認錯誤,還有對普通的商業恐慌不屑一顧。這些素質的具備與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與行為金融學是相符的,市場可能是無效的,積極管理者也有增加價值的潛力,但這些無效性既不簡單,也不是靜態的,利用起來代價也不低。換言之,市場無效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消失。這就意味著市場無效性一旦被隔離出來,并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這一無效性時,這個特點就消失了。問題不在于投資者和他們的顧問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當信息收到之時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當樂觀的金融信息廣泛傳播時,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個經濟形勢在近期內還會進一步高漲時,經濟走勢實際上已經向衰退邁進。頭腦清醒的投資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那種需要各種資料的“科學頭腦”是不科學的。
4.2逆潮流而動
風險觀念的根源在人類感情中可以找到。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渴望與別人協調一致,達成共識。以常規方式失敗經常比非常規性失敗痛苦較少。相應地,投資者更愿意冒以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大風險,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小風險。許多投資者并不一定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對風險有多少耐心。
參考文獻
[1]曹鳳岐,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