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6 05:45: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級會計職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級會計職稱即助理會計師。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設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兩個科目。
擔任助理會計師的基本條件是:
掌握一般的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并能正確執行有關的財經方針、政策和財務會計法規、制度。能擔負一個方面或某個重要崗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具備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來源:文章屋網 )
初級是會計職稱。會計證人人都可以考,但是會計職稱只有會計專業才能考(有的地方是這樣規定的)。而且有職稱的話,出去找工作要容易些,就像文憑一樣,有會計證的是高中文憑,有初級的就是大學文憑了,職稱等級越高越好。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是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從事會計工作,并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合格者,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財政部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就可以參加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該考試于十月份進行,考試科目:《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報名時間為考試前一年的十月左右,有些地區12月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成績公布時可以補報。
(來源:文章屋網 )
1、中級會計考試共有三個考試科目,具體包括:《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參加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中級資格證書。
2、會計職稱考試的全稱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職稱考試是由財政部、人事部共同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共分初級會計、中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職稱三個級別。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每年考試一次,由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準。
3、會計專業初級、中級資格考試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事(職改)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財政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證書全國范圍有效,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從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中擇優聘任。
(來源:文章屋網 )
本科生考研時不會對考生所考取的證件有任何要求。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是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從事會計工作,并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
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合格者,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財政部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就可以參加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該考試于十月份進行,考試科目:《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報名時間為考試前一年的十月左右,有些地區12月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成績公布時可以補報。教材每三年更新一次,2013年再次更新。建議有意愿參加該考試的考生購買考試當年的最新教材,因為每次更新都會有重大變化。每年舉行一次,一次兩門科目都及格則通過。
(來源:文章屋網 )
初級會計師證書是可以掛靠的,但是目前很少有公司拿初級會計證來掛靠!畢竟初級會計職稱相對于其他證書來說,考試難度低一些,加上會計從業取消,初級會計報名條件降低,持有初級會計證書人員將越來越多,所以用初級會計證書掛靠會很少。
掛靠肯定需要把個人的身份證、學歷等資料給公司,但是公司會用你的資料來做什么就很難約定,一旦出了什么事,自己還需要承擔。
可能會影響掛靠人的職業發展,你的信息被公司使用,若造成不良影響,其承擔責任所留下的污點都是有記錄的。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字:高職 會計教學 會計考證 融合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考證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由此可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必備的基本前提條件和最低要求,是從事會計工作的“敲門磚”,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除了取得“畢業證”這一學歷證明外,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也是必須的,因而很多高職學院都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取得“雙證書”,即專科畢業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除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高職學院還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初級會計職稱的考試,因為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只是從事會計工作崗位的一個資格證、上崗證,但是從會計未來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步入會計工作崗位后絕大多數會計從業人員都會參加會計職稱考試以及會計職業證書的考試,由于在校大學生在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后只有資格參加初級會計職稱的考試,雖然理論上講可以不參加初級直接考中級,但是由于專科畢業生畢業5年后才能參加中級職稱的考試,中間要間隔5年的時間,間隔時間過長,5年期間很可能會喪失一些對職稱有要求的工作機會,因而能夠在大學期間取得初級會計職稱是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
二、會計教學與會計考證的關系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考取相關證書如此重要,那如果僅僅讓學生自學或者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復習考試肯定是不行的,我們的學生還沒有達到那個能力,因而必要的措施就是將會計考證與會計教學有機融合,一方面將會計考證的相關知識融入、滲透到日常的會計教學中以提高會計考證通過率;另一方面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實際上是鞏固、復習所學的專業知識的過程。因而以考試為導向,以考試促進教學,教考相長,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達到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讓學生順利取得職業證書雙贏的效果。
三、實現會計教學與會計考證融合相關措施
(一)在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會計職業證書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職學院教學計劃、教學實施都是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引來貫徹實施的,鑒于會計職業證書對會計從業及未來發展重要性,因而建議高職學院應該修正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將“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明確寫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有了明確的方向性的指引,教師教學目的明確了,學生學習的目標清楚了,從而有利于教育教學的開展。
(二)將會計考證的知識融入相關的課程
縱觀高職會計考證的內容其實都在會計相關課程中是有體現的,并不是日常會計教學之外的內容,所以將會計考證的內容融入日常會計教學并不需要很多教學內容的調整,只不過是要參考參照相關考試的內容。需要說明的是有人會說高職不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嗎?如果以考試為導向,那豈不是培養出的學生是只懂理論不懂技能的嗎?這不是與高職學院的培養目標相背離嗎?其實這一問題毋庸擔憂,由于目前的考試大多是理論考試,因而影響的只會是理論方面的教學,實踐教學是絲毫不會受到影響的。因此會計考證與理論教學內容的整合主要有:
1、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相關內容的融合: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科目為《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3科,《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本來就是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而且一般考試的重點內容就是平時教學的重點內容,只是要求教師在這些課程教學時兼顧考試中可能考到的重點問題就行了,平時理論練習題可以參照考試相關的模擬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校《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這門課沒有納入教學計劃,導致學生需要自學該門課程,效果很不理想,因而建議沒有開設此門課程的學校應該開設,還有就是《會計電算化》教學軟件最好是考試所用的軟件。
2、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內容的融合:初級會計師考試科目是《初級會計實務》、《初級經濟法》兩科,《初級會計實務》這門課涉及到的科目是《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財務管理》,但主要是《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占到考試分數的80%以上,所以在這2門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有必要借鑒、參考《初級會計實務》的考試內容。《初級經濟法》主要考核的是《稅收基礎》、《經濟法基礎》的內容,所以在這2門課程的教學中融入《初級經濟法》考試的內容是完全可行的。
3、其他會計考證內容的融合。由于部分學生參加會計工作后由于自身發展的要求和工作崗位的需求很有可能會參加比如中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考試,為了給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現在我們可以在相關課程中注意這些考試的內容,主要有:在《稅收實務》課程中關注注冊稅務師《稅法Ⅰ》、《稅法Ⅱ》或者注冊會計師《稅法》的考試內容;在《經濟法基礎》課程中參考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或者注冊會計師《經濟法》的考試教材;在《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課程中借鑒中級會計師《中級財務管理》或者注冊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的相關內容。
(三)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專業素養
由于要在會計教學中恰如其分的融入會計考證的內容,那么對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就更高,因此專業課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否達到既保證會計教學的目的又能助學生會計考證一臂之力的要求就顯得極為重要,我認為要提高專業課教師專業素養主要從教師自身和高職學院兩方面結合進行:
1、證書類型不同,會計師屬于職稱類證書,會計職稱證書分為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而注冊會計師屬于執業證書,分為非執業資格和執業資格;
2、報考條件不同,會計師必須滿足一定的學歷和從事財務工作年限的要求,而注冊會計師只需要大專及以上學歷都可以報考,不需要工作年限和專業的限制;
3、考試科目不同,會計師考試科目為財務會計、經濟法和財務管理三門課程,而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考試,專業階段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稅法、財務管理、經濟法五門課程,綜合階段考試科目為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4、成績管理不同,會計師的成績兩年有效,而注冊會計師成績五年有效,會計師考試難度比注冊會計師考試難度小很多。
(來源:文章屋網 )
我必須好好地利用寒假、規劃寒假、充實寒假。
一:把CPA會計教材中屬于高級財務會計部分結合中華會計網校課程好好的完整的學一遍;
二:下個學期要學稅法,寒假先把CPA稅法教材中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個稅種結合中華會計網校葉青教授的課程學一遍;
三:5月14日要考初級會計職稱,寒假一定要學完初級會計實務與經濟法基礎兩科,做完應試指南。時間絕對充裕,沒有任何借口;
四:英語在新東方英語訂閱的郵件中學習;
五:汽車駕照就剩下路考,練車,考完它,拿駕照;
六:煲電視劇《Friends》;
七:每天學習時間平均不少于四個鐘;
八:每天上中華會計網校聽課平均不少于四節課;
關鍵詞:"工匠精神" 職業教育 會計
“工匠精神”源于“士農工商”四民中的“工”,所指的是有專業技術,能夠憑借自己特有的技術進行工作和生活的人,這也決定了對于“工”而言,沒有“士”的學問、沒有“商”的血雨腥風,沒有“農”的靠天吃飯,有的就是一身專屬于自己的“本事”。古人有云:“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有一技之長”,所以,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而言,既然沒有“985”、“211”大學響當當的學歷,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有一份過硬的本領,要做好從一線做起的準備,職業教育也就更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用技術武裝學生。
會計專業作為現今社會經濟領域較熱門的專業可以說是自古就有,從有“刻骨技術”開始,會計就步入了人們的視野,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復式記賬的出現、會計制度的完善將會計專業推向了專業性較強的專業行列。職業類院校大部分都會開設會計專業,本科類院校更無例外,可以說只要是綜合類院校就一定有會計專業存在,但是縱觀會計專業的就業,可以說是并不樂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于小企業而言,為了避稅和隱私保護,往往會由家族內部人員擔任會計,不會聘請外人參與企業財務相關事務。
2.對于大企業而言,會計核算要求較高,會計專業的特點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而剛剛畢業的學生沒有社會實踐經驗,無法承擔相應會計崗位工作。
3.對于事業單位而言,編制的存在導致崗位較少,需要的條件較高,人員流轉性低,會計專業的學生進入事業單位相比企業更加困難。
4.對于會計專業而言,不只需要學歷,還需要擁有相關資格證書,例如:會計從業證,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高級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等,但是考取相關會計證書不但對報名資格有限制,并且難度系數較高,在校生能夠在有限的學習期間考取的概率較低。
5.對于會計行業而言,相比營銷和管理,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數遠遠低于營銷人員和管理人員,這也導致許多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很難找到相關崗位工作。
綜上所述,會計專業的就業可以說是相當困難,但是,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會計專業的發展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薪金上升幅度,升值速度和穩定程度都是其他任何專業無法比的。尤其對于女生而言,會計專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都在各專業中名列前茅,這也使得會計專業的從業人員顯現出女性居多的態勢,可是,縱使會計專業有如此優勢,但我們仍可以發現,我國會計行業低端人才供大于求,高端人才供給短缺的現象越發激烈。可以說,在會計行業,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已經遠遠超過企業所需要的會計人員數量,而擁中高級會計職稱的人員卻遠小于社會需求,注冊會計師更是少之又少,缺口已經達到五十萬之多,而作為職業院校,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畢業時往往只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僅很少的一部分能夠考過初級會計職稱,這也說明我們培養的學生以低端會計人才為主,就業難無疑成了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發展的攔路虎。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如何進行職業教育和會計講授、學生如何進行會計專業學習就成了職業院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的問題。
首先,對于教師而言,學生進入到學校,教師就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我們必須要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扎實專業基礎,深入社會,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了解就業形勢,針對社會需要開設相關會計專業課程,在一點一滴中給學生灌輸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以“工匠精神”鉆研教學,成就教學,給學生教實在的技術,講實用的課程,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夠在應聘過程中展現出一個會計專業學生應有的專業性,為他們鋪平就業的道路。
其次,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一定要能夠在嘈雜的社會中沉下心、定下性,刻苦研讀每一條會計理論,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思考如何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摒棄粗心和浮躁,切勿貪圖快和多,堅定信心將會計上的難點拿下,不能在遇到困難時自我放棄,用“工匠精神”鼓勵自己,刻苦與創新相結合,做好從一線做起的準備,通過自身努力和時間的打磨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會計人員。
最后,作為學校和教育部門,面對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教育制度和教學管理有時會顯得較為功利,但是,真正能夠持續發展,能夠站得住腳的專業人才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塑造的,真正好的工作崗位也絕不是企業會大批進行招聘的,所以,教育教學與考核過程中,學校和教育部門也應當考慮專業的特殊性,以長周期進行考察,來判定學生、教師、專業的可行性,支持會計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黃珍,靳靜,孫祺童. 把工匠精神貫穿于學校管理全過程――訪淄博市技師學院院長劉兆東[J]. 職業. 2016(25)
[2] 繪制“中國制造2025”職業教育藍圖――適應“中國制造2025”高職制造類人才培養要素優化模式研究[J].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04)
[3] u瑞睿,侯建軍.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高職院校服務汽車產業發展的校企協同對策研究[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25)
學會計學、金融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經濟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法學、英語等專業好。
會計學
專業介紹:會計學是商業的語言,可以通過公司的賬面和會計知識來了解一個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態。通常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都會在就讀期間報考初級會計職稱或畢業后參加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考試,美國的CPA和英國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注冊會計師協會,很多畢業生都選擇考取這兩個協會的資格證。
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可勝任各類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機構等部門或單位的出納、會計核算、納稅申報、內部審計、財務管理、物資管理、柜員、客戶經理等工作;也可從事會計師事務所、記賬公司、財務公司的會計師助理、記賬、會計咨詢服務等職位。
(來源:文章屋網 )
為了解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評價、選拔和使用的標準,作者針對企業單位初級、中級、經理(或部長等,下同)、總監(總會計師、CFO等,下同)等四個層次會計人員的招聘情況,在若干知名人才網站上就每個職位分別隨機選取了全國各地共100家單位的招聘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透過這些鮮活而生動的招聘信息,大致可以總結出國內企業當前對會計人才需求、評價、選拔和使用的九大基本特征。
一、會計是一個不需要過高學歷的職業
統計結果顯示,招聘單位對不同層次會計人員最低學歷的要求是:初級:中專、高中以上21%,大專52%,本科24%,碩士、博士3%;中級:中專、高中以上12%,大專59%,本科16%,碩士、博士2%,未明確要求11%;財務經理:大專39%,本科55%,未明確要求6%;財務總監:大專13%,本科82%,碩士、博士5%。從上述比例看,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學歷的要求并不高,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者寥寥無幾,而要求本科以上學歷的單位主要是國有企業、知名股份制企業、知名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這與目前大批會計類畢業生盲目考研、幻想拿到研究生學歷以后再進入企業工作,以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值得會計從業者和有關方面思考和注意。會計是一項更加重視實踐的工作。在很多單位看來,“簡單的企業會計工作不需要研究生學歷,甚至專科生就能勝任。”這與我國目前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的基本現狀密不可分。這些企業在招聘初、中級會計人員時,大多并不看重較高的學歷,更看重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是初、中級職位要求大專及以下學歷占比例較高的原因。
二、會計是一個需要高職稱/資格的職業
統計結果顯示,招聘單位對應聘者職稱、資格的要求是:對初級職位:持有會計證36%,未明確要求64%;對中級(會計師等)職位:持有會計證33%,持有初級會計證書15%,持有會計師證書15%,未明確要求37%;對財務經理:持有初級會計證書7%,持有會計師證書53%,持有高級會計師證書5%,未明確要求35%;對財務經理的資格要求是:CPA或CPA優先24%,注稅或注稅優先7%;對財務總監:持有會計師證書43%,持有高級會計師證書18%,未明確要求39%;對財務總監的資格要求是:CPA或CPA優先66%,注稅或注稅優先8%。以上結果清楚地告訴人們,對應聘財務經理者的高級職稱、CPA資格要求分別是5%、24%,而對應聘財務總監者的高級職稱、CPA資格要求分別達到18%、66%,職位越高,對會計職稱、資格的要求越高,會計人員要想走上中、高級財務管理職位,高職稱或高資格基本上是必須要取得的,是晉級會計精英人才所必然要跨過的門檻。
三、會計職業最寶貴的是相同行業的從業年限
統計結果顯示,要求具有與招聘單位所屬行業(或類型,下同)對應的××行業(比如外資、上市公司、國際貿易、星級酒店、制藥、化工、IT業、百貨、房地產、物流、家電、金融等,下同)財務工作年限時,對中級職位的要求是:1年以上20%,2年以上28%,3年以上26%,5年以上13%,其他13%;對財務經理的要求是:3年以上7%,5年以上52%,8年以上17%,10年以上9%,其他15%;對財務總監的要求是:8年以上25%,10年以上23%,15年以上8%,未明確44%。可見,會計人員的工作年限尤其是對應行業企業的工作年限是非常重要的。年限代表了經驗,年限就是經驗,年限就是能力。2011年7月麥可思機構的就業藍皮書《2011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07屆本科畢業生中畢業三年內一直為1個雇主工作的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為5463元;畢業三年內工作過的雇主數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為5個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畢業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僅為4624元。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月收入呈現同樣趨勢。這與本文的統計分析結果是一致的,盡管該報告綜合了多個專業的情況。這說明,在一個人的職業歷程中,選擇職業、行業的穩定、持久、延續性非常重要,同時也明白無誤地告誡從業者:一是要早確定從事的行業。二是一旦確定了在某個行業的單位做,就要克服困難持續地做下去。三是職業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從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同時職業發展也需要過程和時間,必須循序漸進,逐漸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時間自然地就會產生價值。四是在職業生涯向前推進過程中,要讓自己的職業發展保持上升的通道,不能中斷,不要偏離,更不要走回頭路。薪水盡管是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但如果這個職位不能給自己帶來職業生涯上的提升,或者偏離了連續的職業、行業通道,即使有薪酬上的優勢,也不應該選擇。
四、會計職業更看重相同行業同崗位的工作年限
統計結果顯示:要求具有與招聘單位所屬行業對應的××行業(同上)財務經理同崗位工作年限:2年以上19%,3年以上40%,5年以上16%,其他及未明確25%。要求具有與招聘單位所屬行業對應的××行業(同上)財務總監同崗位工作年限:2年以上3%,3年以上17%,5年以上13%,8年以上7%,其他及未明確57%。同時還要求曾擔任財務經理或財務部長職位年限:2年以上3%,3年以上18%,5年以上27%,10年以上3%,其他及未明確44%。這說明,用人單位在看重應聘者相同行業工作年限的同時,更加看重相同行業同崗位的工作年限和資歷,而且該年限越長越值錢。下文是當前幾家知名企業的招聘信息:日本某株式會社獨資公司(工作地北京)招聘財務經理時明確要求“兩年以上的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財務工作經驗”,承諾年薪為14~18萬;南京某房地產行業香港上市公司招聘財務經理時明確要求“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經歷及三年以上房地產開發公司財務管理經驗”,承諾年薪為,25~30萬;深圳某太陽能(中國)有限公司招聘財務高級經理時明確要求“具有八年以上高科技生產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經驗,三年以上財務部門經理工作經驗”,承諾年薪為30~40萬;廣東某制造業有限公司招聘財務經理時明確要求“具有8—10年大中型制造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其中至少3年財務負責人的管理工作經驗”;承諾年薪為30~50萬。可見,會計人員申請職位時已有的相同行業同職位工作年限彌足珍貴。它代表了經驗、能力,更加值得信賴。資歷越久越有競爭力,而且資歷越久越值錢,資歷越久越具有時間價值。再一次告誡會計從業者,經驗、特別是直接經驗的重要,不管在任何行業的大小單位從事會計工作,都要堅持在該行業持續、穩定地做下去,求職、跳槽都不能遠離該行業內的單位。要學會“堅守”,在一個行業、一個單位、一個職位上至少要堅守個三年五載。這樣,再次求職、跳槽時才更加穩妥而自信。
在那樣一個環節當中,我們可以共同交流,我們可以在一起,去談論那些夢想和過往。
現在,他們在宿舍里面討論,要不要報名考試初級會計職稱,可是我現在卻并沒有考慮這些,要考這個東西,還不如考本專業的證券從業資格證呢。
有很多東西,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由此,他們突然又想到,高考那一段時間的口試,想到即將要考的普通話考試,我想太多的東西對于我們來講,都是不一樣的吧。
還是在這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話對于他們來說,到底有什么樣的底線,還有什么樣的考驗。他們之間的討論,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參與,我們自己也覺得,似乎也根本就沒有什么必要。
如果,你真的要討厭某個人,請不要表現出來,就是這么簡單,什么事情都要留一條后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最后絕境逢生的時候,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樣一條道路。
他的兇殘,還有他的溫柔。
如果聚集在一起,其實都是可以去體驗和考研的。
根本就沒有什么其他的退路。但是我知道,在這件事情當中,你可以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