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09:04: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散文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種子(散文詩)
文/楓葉
我,步履蹣跚,披著曙光,漫步海邊。
風,摟著稚嫩的童音;海,抱著幾個,十來歲的,光腚的娃娃。我,迷了雙眸。蹲下,捧一捧沙子,手里,刻著一串串,濕漉漉的,兒時的腳印。
我, 跪在沙灘上,小心翼翼的、輕輕的,撫摸每一粒沙子。極力,想要拾回,遺失的寶貝。
夕陽西下,我,從懷里,掏出了,一把把,潮濕的、滾燙的記憶,挖個坑兒,伴著兒時的歡笑、影子,輕輕,種下。( : )
愛的小花園 (散文詩)
蔣誠
在我的小花園里,我親手植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春天來了,我植下的種子發芽了,我請柳樹姑姑和小燕子阿姨去給我傳遞種子發芽的訊息。
夏天來了,蝴蝶姐姐和蜜蜂妹妹飛來飛去,我的小花園里一片熱鬧,蝴蝶姐姐和蜜蜂妹妹是在釀造生活最甜蜜的愛的花蜜嗎?
秋天來了,云淡風清,遍地金黃,小花園里結滿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愛的種子成熟了,我收割了一地愛的金黃。
冬天來了,我把愛的種子珍藏在純潔的冰雪嬸嬸家,讓愛融化冰雪,等待明年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啊!爸爸媽媽,我就是那顆種子,您們就是給種子的那份愛。
作者:蔣誠
地址:永州市東安一小四年級3班。
指導老師:蔣芳
昏
美的學校五B班
趙睿
天光漸漸暗下來,
夕陽緩緩西下。
余暉斜斜地鋪滿大江,
紅閃閃地發光。
突然,
鳥的背影閃在江空上,
是一道孤靜的風景。
說說笑笑的行人,
在江堤上走過,
有一些停住了腳步,
他們
看得癡癡迷迷——
紅江是那么美麗!
一艘船駛進了人們的視野,
它沒有華貴的外表,
江面上綻開了
一朵水的波花。
是黃霞
閃閃亮亮地出現在你眼前,
腳下,
踩著硬邦邦的地,
不,它已煥然一新,
人們走在橙黃色的路上:
我走的可是一條好看的路吶。
頓時,
心里溢滿幸福。
一聲聲銀鈴般的笑聲傳來,
是童聲
天籟般的打破了天空下的寧靜,
女孩們哼著歌,
男孩們打著轉,
——放學了!
黃昏之下,
1、我獨自臥在夢的柔波里,伴隨思念的音符飄蕩遠方。
2、思絮斷了線,就像書簽,夾住的只是某天,凍結的只是瞬間。
3、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時候,并沒有眼淚,眼淚永遠都是流在故事的結尾,流在一切結束的時候!
4、我開始貪戀你的溫暖,依賴你的寵溺,自私霸道地想將你占為己有。可是,上帝會關照一個任性的孩子嗎?我用虔誠的心去祈禱與你的地老天荒,走過春夏靜靜等候愛的回答。
5、距離瓦解思念,時間擱淺情愫。
6、世界上最心痛的感覺,不是失戀,而是我把心給你的時候,你卻在欺騙我。
7、成熟不是人的心變老,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
8、那是我等了千年的眷戀,也看到了那個女子,雖然她身邊陪伴的那個人不再是我。
9、安心的看著你,你的笑容依舊笑顏如花,雖然我已離開…能看著你幸福,足矣。
10、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11、四月的風,五月的情。春末初夏,見證了一場叫**情的盛開、凋零。
12、當愛情來臨,當然也是快樂的。但是,這種快樂是要付出的,也要學習去接受失望、傷痛和離別。從此,人生不再純粹。
13、春末初夏,一個溫潤的季節,卻見證了一個微涼的故事。()
14、閉上眼睛不恐懼死去的可怕,只想溫暖那顆心,微笑的離開守護永恒的童話。
15、花開的聲音是瞬間的天籟,穿透靈魂,化作永恒。
16、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17、繁華街頭轉角、我看到了那張再熟悉不過的臉。
18、雄鷹傲視蒼穹,在風中感受王者的落寞。
【關鍵詞】散文詩 語言美 意境美 感染力 欣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7-0051-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的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散文詩兼有詩性和散文性,它將濃郁的詩情畫意融進散文的軀殼里。散文詩既有詩的構思、意境,又有散文舒展自然,若行云流水的文筆特點,它是詩情美與散文美的完美結合。
幼兒園教師承擔著兒童散文詩的教學任務,必須正確對待散文詩教學,從而陶冶幼兒的情操,豐富幼兒的詞匯,使幼兒語言得到健康的發展,并獲得美的享受。我嘗試了多次的散文詩教學。在這里,我運有用中,大班教材中的幾篇散文詩并結合農村幼兒的特點,談談散文詩教學的點滴體會。
第一,選擇并分析教材,制定教育活動目標和重難點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
首先,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各年齡特點的教材,把握好教材內涵。在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領會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只有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幼兒去感受和欣賞散文詩。如:大班散文詩《云彩和風兒》就是一首具有童趣的散文詩,作品中所說的云彩是幼兒所熟悉的。作者把云彩被風吹過后的樣子說成了是小船,大獅子,胖娃娃,并把這些事物擬人化了,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拓展了幼兒的想象空間。這首散文詩富有童趣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幼兒易于接受。又如,中班散文詩《兩片樹葉》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散文中說到:“呵,這樹林會唱歌”,“瞧,這兩片葉子多像是小樹的兩只耳朵。”這些語言描寫都是富有兒童情趣,通俗易懂,幼兒樂于接受。
其次,教師應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制定教育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散文詩教學的重難點就在于領會欣賞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每一首散文詩都有自已的內涵所在,而不同地域的幼兒展水平又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根打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制定教育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
農村幼兒由于受到地理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見識少,接觸面狹窄,加上家長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因此幼兒想象力受到了限制,知識也比較貧乏。我班的幼兒大膽,好表現,但是口語表達較差,想象力不夠豐富。根據這一情況,在中班時,我把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感知散文詩所展現的畫面內容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在大班時,我把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領會欣賞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在具體的欣賞教學中,我把理解散文詩中的詞匯也納入教育目標之中。而由于農村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力和反應能力較差,情緒體驗較弱,我把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作為教育活動的重難點。如:在《云彩和風兒》這一教育活動中,我把理解云彩的有趣,風兒的能干作為重點。云彩的有趣,風兒的能干就是從散文詩中的語言體會出來的。也說是讓幼兒感受這首散文詩的語言美。
第二,利用農村的自然條件,讓幼兒感知散文詩的意境美
散文詩的重難點就在于領會、欣賞散文詩的意境美。散文詩創設了一種美的意境,那么如何把幼兒帶入美的意境中呢?我除了利用音樂、掛圖、朗誦等方式外,我還充分利用了農村特有的自然條件,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散文詩的意境美。如大班散文詩《秋天》它所描述的就是豐收的景象。為了讓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 ,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在上這節課這前,我先帶幼兒去附近的農場、小山坡、小溪邊讓幼兒置身于大自然這中,體驗大自然的美,感受豐收的喜悅。也使幼兒初步領會了散文詩中的“紅袍”、“黃衣”等詞的意思。這樣,就直接把幼兒帶入散文詩的意境之中,使幼兒真正領會散文詩的意境美。
第三,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幼兒去領會散文詩的語言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散文詩的語言短小精練,卻有著深刻的含義,我們應從理解詞匯著手,突破語言關,從而達到對語言的理解。散文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把散文詩中的事物擬人化、形象化、趣味化、賦以人的思想、情感、動作等。但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擬人句”和“比喻句”這兩個概念對幼兒來說太抽象了。因此,我們應采用特殊的的表現方式,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幼兒去感知欣賞散文詩中的語言,領會詩中的擬人句和比喻句。
如:在散文詩《云彩和風兒》這一教育活動中,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散文詩中把云彩被風吹過以后的樣子說成了什么?云彩變成的大獅子真的會吼叫嗎?那為什么這么說?通過這些啟發性的問題,幫助了幼兒理解了散文詩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因為大獅了、小白船、娃娃都是幼兒所熟悉的事物,通過形象的比喻使文學作品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及幼兒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了。幼兒就易于理解和接受。又如:在中班散文詩《兩片樹葉》這一活動中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小樹葉的兩片葉子像什么?小樹苗聽了后覺得怎樣?通過問題的層層遞進,由淺入深,使幼兒初步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領會了擬人句、比喻句等語言的特殊表達方式,從而激發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第四,創設適宜的環境,激發幼兒欣賞散文詩的興趣
陳鶴琴先生說:“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同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這里所指的環境當然也包括豐富健康的教學環境。幼兒離開家長來到幼兒園,離開了他們的親人和熟悉的環境,與周圍人不熟悉,感覺沒有安全感,他們就變得膽怯、怕生、不敢說話,因此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富有安全感、充滿愛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熱愛與關心。在是日常工作中,我總是微笑的面對每一位幼兒,有時摸摸他們的頭,有時拍拍他們的肩,有時把他們摟在懷里說悄悄話……漸漸的孩子們把我當成了朋友,敢說,敢講了。 同時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我會為孩子們創設豐富的,有益于幼兒更快樂地學習的教學環境。比如,在組織大班幼兒欣賞散文詩《秋天》時。首先,我帶孩子們去郊游,讓他們暢享在秋天的懷抱中。其次,我及時更換了教室的墻飾,把它裝飾成有明顯秋天特征的畫面。然后,把散文詩中的內容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墻裙上,讓幼兒置身于秋天的環境中,為開展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
第五,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文學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在一定程度上要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幼兒在欣賞中得到鍛煉,得到發展。陶行之曾說過:“處處是創新之地,人人是創新之人。”想象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及發展并不是憑空產生的,總是借助一定的活動得以實現的。
如:在中班散文詩《夢是什么》這一教育活動中,我讓幼兒把自已的夢告訴同伴。這就讓幼兒口語表達得到了鍛煉。在《兩片樹葉》這一教育活動中,我讓幼兒說說:“小樹苗的兩片樹葉還像什么?”這時就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在活動結束時,我又讓幼兒當小樹苗,我當樹媽媽,配上音樂,這不僅加深了幼兒文學作品的理解而且也把幼兒帶入了美的意境之中。而在《云彩和風兒》這一教育活動中,開始部分我用了游戲《云彩和風兒》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做各種定型的動作并讓幼兒回答:“你變的云彩象什么?”從而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動手操作,進行吹畫,讓幼兒在吹畫的活動中想象云彩像什么,并進行創編,從而加深對散文詩內容的理解,知道云彩的有趣,風兒的能干。
第六,利用教師的感染力,組織好散文詩教學活動
散文詩的意境十分美,怎樣把幼兒帶入美的意境之中呢?這就要求教師要進入角色,投以大量的感情。通過自身的語言、表情、眼神、動作等感染幼兒。教師的語言應該是規范的,富有童趣的有較強的感染力,能大膽的表現作品的喜、怒、哀、樂。教師要把幼兒帶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融入情感從而轉化為一股強有力的感染力,使幼兒在教育活動過程中體驗作品的美。教師潛移默化對幼兒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和愿望。因此,教師的感染力是散文詩教學成敗的鍵。
散文詩教學陶冶了幼兒的情操,激發了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空間,培養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農村幼兒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想象力不夠豐富,領會力和感受力也較差,因此上好每堂散文詩欣賞活動對于農村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對農村幼兒散文詩欣賞教學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3]王俊英編著的《幼兒園語言活動指導》――幼兒的語言素質教育
1。每一天,我都在出發,心向遠方,出發……
遠方,到底有多遠?遠方,到底有什么?沒有誰告訴過我。
使我從懂得做夢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出發,尋找遠方。
2。仿佛是夢想中的天堂。遠方是一座神圣的城堡,座落在無數的鮮花和綠蔭的草坪之中,感到無比的喜悅和美好!但是,遠方的上空,是什么顏色呢?我想:“有一種抑郁的感覺,遲遲不能明白,那只是藍天和白云在互相躲藏,怕誰看見了它們”。是的,不一會兒,感到夢想在遠方翩翩起舞,象一種夢幻,去驚醒我在那里的寧靜,去打擾我在那里的休息,去體會人類和自然的和諧。請讓你記住,我永遠是遠方的一個客人。
3。遠方,是月下遼闊的曠野,月下的草多么青,月下的電話,偶爾響起,但那兒除了呼呼吹過天際的風,并沒有人。每當這時候,我總能感到滿意和安然。就因為此時此刻,遠方的草沒有被踩踏,遠方的月光沒有被呈現,遠方仍是我一個人,仍感到失望、惆悵,仍遼闊。
有時候,電話占線了,我依然感到滿意和安然。就因為遠方有很多人了,或者正有人像我一樣給遠方打電話了。我夢想的東西,有人在說話和評論。我的天堂,漸漸地接近我生活的塵世,漸漸地離我越來越近。
4。不能實現的,盡在遠方得以實現;無法得到的,盡在遠方全可得到。
我大慨就是這樣想,才孜孜不倦,心向遠方,出發……
每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總會想念遠方。總會仰首空茫,而久久不愿低下頭來。就那樣靜靜地穿透一層一層的空氣,穿透薄薄的云紗。被那遼闊、那曠遠、那寧靜、帶進遠古的、原始的、夢想的、心靈的故鄉。有時候,我會對著夜空百無聊賴,會失落,會寂寞,以至哭。那一刻,似乎有誰在遠方等著我,等著我太久太久。我虧欠遠方太多、太多……
5。漫無邊際地讀書,漫無目的地寫字。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日子有多么寂寞,有多么絕望。塵世間,沒有人知道。
那么多人來也匆匆,就沒有人能理解我,愿意理解我么?其實,與其說沒有人理解我,不如說我不被人所理解。我生活得像一根頹廢的時針,只顧自己走一走圈圈,根本不顧及節奏對不對,更不管世界需不需要我這樣做,似乎這世界與我無關。我的世界,我的理想,我的愛,我的情,一切能揪住我的心。能讓我痛,能讓我哭的,全在遠方。
6。所有的人,都以為我是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會帶給許多人快樂。但一個快樂的人的內心的苦,沒有人知道似乎我不配有苦。
我平時必須說的,幾乎全是廢話。我真正想說的,卻無處可說。偶爾說出心中的苦,都會為之后悔。因為我的苦比起天災人禍,比起一日三餐,比起迫害,比起拋棄,比起困難,比起機械的勞累,微不足道。它仿佛是我內心的兩股氣流所碰撞而成的矛盾。只有我自己才能領會。它仿佛是我自己釀成的茅臺酒。只能自己慢慢獨飲。
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想念遠方,想念你,就只能同你說說話,沒有其他。
7。為什么總要出發?為什么總是心向遠方?莫非我想要得到什么東西,好象什么也沒有,或許正要得到時,不知什么也沒有。我的愛才會在遠方的群體中釋放。帶給她溫暖,才會在熔巖的洞里融化,苦訴熱情。帶著憂傷在遠方的草地上苦苦等待,一等就是四年。四年啊!是多么的長,卻有多么的短。讓我時時惦記人生的短暫,卻有多么漫長。就像我大學生活的時光。
親愛的,我踏著原野與月光,娓娓道來,你不時向我點點頭而致意。飛來飛去的螢火蟲,你看見了么?花的香味,你也看見了么。他們都那么溫柔體貼,感情至上。
一段時間里,我就住在山里。你就隨意讀些書,隨意在尾前尾后走動。有時候,你看著深山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那些與深山毫無關系的命題。有時候,你走過來看我唱歌,明知道繽紛的秋山在歌吟的怨恨里消逝,你還會說:“姐姐唱得太好了!”
8。把泡洗好了的腳伸過來吧,架放在我的腿上,好讓我揉捏揉捏。我知道,多么滄桑都在腳底下。沒什么可以難為情的,要知道你是我的愛人,你身上沒有一個部分是我不愛的。其實,有時候,我沒有把你當作人來愛。而是把你當作照耀我整個生命的光,或者把你當作生活本身,或者愛情本身,或者理解,或者時間,或者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來熱愛。
向往遠方,就因為遠方有你,感到失望,就因為你永遠在遠方。我們各自疲勞著,各自不讓遠方知道。我們各自寂寞著,也各自不敢向遠方傾訴。但我知道,許多話不用說出口,彼此都可以心領神會。那么就讓此生的心聲一浪高過一浪吧,一點一滴,一字一句,全書寫在風中。
9。月亮升起來了,淡黃的,夜空多么寧靜!遠方卻刮起了西北風,混鈍一片。
恒常的夜空下,到處都是溫馨,寧靜,和睦,生存,隨閱歷滋長。
昏沉沉的地,我欲睡下身去,卻還掛念著遠方。那混鈍的天地,除了遙遠,確實一無所有。
·
落日悲琴笙,圓月思親朋。
短吁權當哭,長歌挺平生。
《中秋思歸》
題記
一輪明月,懸在窗外;一曲相思,柔軟胸懷。淚,滿腮;意,徘徊。獨自走過季節的更替,遙望圓了的傳說,素語挽情,思緒潔白。
夢,在暗黑里纏綿;心,在陽光下結彩。那走過的滄桑 ,那風干的記憶,在這一刻擁堵成落葉飄逝的惆悵,與夜結盟,洶涌澎湃。
愛,在詩里滋生一曲思念,姍姍而來。蓮花般綻放,秋天的嫵媚,秋水的感慨。
寫一紙信箋,托南去的大雁,捎給遠方的你,一筆等待。
歸,心如月般空蒙,靜臥愛的情懷。有你,夜不怕長,夢不怕多。只一刻安然,詩意平靜如海。
夢,如煙飄渺,裊裊升騰,任風兒牽引,與你匯合,與你相愛。
文/田衛社
1
舌尖上滾燙的語言的一種溫馨的擴張中,躍動的愛情意味深長的梳理著復燃的心靈,儲滿在飄逸躁動的神秘園里。
2
釋放著壓抑多年的一種不可公開的充滿苦澀的久久不散久久渴望的用方言喚來的一種疼痛的熱望美和愛——叫美麗的誘惑。
3
執著的語言穿越在辨不清年輪的神秘園中,滿眼是吻醒情感空缺的美麗傷痕的夢幻。
4
緩步在神秘園里的癡情人,看著情愛花園里面怡然自得交換心思的吻醒幸福的擁有的愛情的人們,會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5
渴望吻醒遲到的青春繼而無限的接近擁有,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和幸福?
6
愛情在被翻耕時,是否感到了疼痛還是驚喜?
7
失眠的眼睛,在魂牽夢繞的枝梢上,隔著并不遙遠的距離相思,是為了把牽夢的羞紅探個究竟。
8
熱望美和愛的人生,在美麗的緣篇篇文字優美的愛情散文詩中毫不疲倦的修改錯別字。
9
從一縷陽光開始,從一個人的世界開始,不斷跋涉的柔弱和持久,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裝滿春花秋月,紅顏玉影。
10
滄桑沉浮的一種愛和夢想,在寂寞里獨留輝煌,遺憾的美麗,濺濕淡淡的時光,獨領心路陽光的吻觸。
春天的一縷春風搖晃著張望愛和夢想,于是便有了細節上的生動。
11
春天里,一只張望的飛鳥被不斷擴展的夢想砸醒。
天空中,飛鳥抖動著翅膀迫逐自己的影子,純虛的眼睛里洗去了殘留的夢痕。
12
情感夜宿在眷念中抱緊牽纏,而人生呢,挺過純凈而執著的癡迷,穿過想象中夢幻的欲望的不留痕跡,做一個心通的好夢就幸福極了。
鳳凰花開的時候
勞 燕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詩經·大雅》
鳳凰花開的時候,我到過高雄。
高雄在臺灣南屏平原。港口城市高雄,臺灣第一大港,南部軍事要塞,臺灣第二大城市。
仁愛河、前旗河、后勁溪三個小河流經市區。仁愛河畔,有鄧麗君紀念館,鄧麗君,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仁愛河緩緩流淌,似在訴說伊人的寂寞。市里有三個人工湖,蓮池潭、金獅湖和內惟潭。珊瑚礁形成的島礁,半屏山、龜山、萬壽山。秀麗的河流、湖泊、青山使高雄絢麗多彩。壽山雄踞港口,與旗后山對峙,成高雄門戶。壽山公園,林木蒼郁,泉清巖秀,壽山寺、早覺園、忠烈祠,相思樹、鳳凰木、檜樹掩映。
登慈壽塔遠眺。“處卓卓而目遠矣”!(《楚辭》)西側市區高樓櫛比,街道縱橫,盡收眼底;港口內外,船只林立,海峽水天相連,茫茫無際;北側,蓮池潭半碧波粼粼,屏山拔地而起。在春秋閣,飲一杯高山烏龍茶,欣賞垂柳與鳳凰花相映成的“花紅柳綠”,別具一格。港口秀麗的風景,如詩如畫。
高雄的河岸、湖畔,青山間,有無數鳳凰樹。因為有了鳳凰樹,更顯得濃艷、華貴、深情。鳳凰花開的時候,鳳凰樹就袒露了胸懷,火焰般綻放。艷麗的鳳凰花如火燃燒,照亮了河岸、山間,海灣,與蔚藍色的海峽情親交融。
云在天際,映照港口城市風煙紅塵的國風;風在輕吟,傳送港口城市河湖海山的天籟。鳳凰木(Delonixregia)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樹冠舒展,風姿灼灼,如鳳凰西子灣,羽葉濃密,遮陰聚風,掩荏苒歲月于無形。鳳凰樹冠,輕輕舒展,訴說著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鳳凰樹蔭,濃濃遮覆,融合了一個世紀的鶯鶯燕燕。
陰晴不定
為了給你慶生
我們相互約定
生日那天
一同去山中
手牽手登上山頂
欣賞大自然創造的美景
今天,是你的生日
雖然,天氣陰沉
烏云遮住了晴空
但,我們照樣履行約定
一起,駕車出行
駛向你我理想的夢境
我們一路歡笑、一路歌聲
仿佛又回到了初戀的夢中
天空越來越暗
氣溫越來越冷
突然,一道閃電
劃破了灰暗的天空
車窗外閃過一片光明
雷聲緊接著激烈的轟鳴
頃刻間,豆大的雨點砸在車頂
車內立刻響起一陣
激昂悅耳的鼓聲
我們繼續在雨中前行
天氣陰沉,道路泥濘
你打開車燈
雪白了光束
為我們照明
這時,車子已經
駛進群山峻嶺之中
雨點聲聲、擊打車頂
無論我心里怎么祈禱
雨點敲擊的鼓聲就是不肯停
濃濃的雨霧
朦朧了大自然的美景
路旁的山影
也變的模糊不清
我注視著窗外的雨景
既看不清綠草
也辨不出花紅
只能任思緒飛進雨中
絲絲縷縷,隨風飄零
由于,路面低洼
兩側又是山峰
雨水聚集在路中
像一條小溪,潺潺的流動
車子就像一艘小艇
行駛在溪流之中
濺起的水花里
飛出我們歡樂的笑聲
那是我們相親相愛的見證
笑聲穿過了雨霧
飛上了云層
久久地回蕩在群山峻嶺之中
也許,歡樂的笑聲
傳到了遙遠的天宮
感動了上蒼,感動了神靈
雨,停止了哭泣
雷,也不再轟鳴
終于,雨過天晴
太陽走出了云層
天空中出現了
兩道美麗的七色彩虹
我們牽手走向山頂
一同欣賞這美麗的風景
那是上帝對我們的恩寵
愿我們永遠相愛,幸福一生
何澤勛
一
這流火的七月,浮躁的時間如同霓虹燈下的風塵女子,把煙霧沉沉的表情展現給路人,不奢望同情的眼神,任由潮濕的空氣把嘴角的唇彩溶解。
季節的色彩在黑夜中銷聲匿跡,凝固在墻上的痕跡,斑駁得如同歷史,殘垣斷壁的記憶終究抵擋不過歲月的沖洗,在黎明前轟然倒塌的不僅有雕塑,還有希望。
我從無邊的黑暗走來,路過這個青石街道的小鎮,藏獒在屋檐下舔著流血的傷口,年老的女人端著油燈,沉淀的嘆息在空空的巷子回響。
小鎮已經荒廢,曾經的欲望和背叛,讓這貧瘠的土壤無法生長新的故事,唯一的女人帶著她的藏獒孤獨地守護,在每一個夜晚驅逐游蕩在小鎮的幽靈。
女人已經忘記了她的姓氏,也忘記了被搶來小鎮的年月,留下是因為沒有離開的方向。空洞的眼神和麻木的表情,寂寞已經掏空了所有的情感,還有無法表達的時光。
霉爛的氣味讓我窒息,習慣性的咳嗽,在慌亂中拖著疲憊的身子,我走到這座鎮子的盡頭,蜷縮在一棵蒼老的梧桐樹下,等待天亮。
二
陰云密布的天空掛在頭頂,干涸的小河逶迤而過,我傴僂著身子,在瘦瘠的山梁上行走。
邁開的每一步都那么艱難,酷熱的天氣蒸發我的身體,開裂的土地吞噬我的影子,黑色的飛鳥盤旋前路,等待我倒下,在血色的黃昏中飽餐靈魂與肉。
我來到這荒漠的邊緣,這個死亡之地,天使和魔鬼都帶著同樣的微笑,身體的極度虛弱,還有心靈深處的絕望,在這最后的墳地,無所謂天堂與地獄。
這是一個曾經的輝煌,墳堆連綿在視線盡頭,墳頭的木碑依舊佇立。風沙侵襲的碑文早已消磨無痕,無名的靈魂懸掛在干枯的季節,等待播種或收獲。
就在這荒蕪的角落,一個垂暮的老人帶著他的胡琴,盤坐在墳地前的枯樹旁,獨自吟唱:
――歹命的人啊,已記不得了你的模樣!
生活深深雕刻著他的容顏,盲了的雙眼依舊洞悉滄桑,散亂的白發在風中顫抖,沙啞的嗓子訴不盡離傷,在這最后的墳地,他用一生去供奉唯一的愛情,和曾經的向往。
我站立在風中,在老人的胡琴聲中等待黃昏,等待生與死的邊緣,等待自己的靈魂掛在夜的深處,去另一個世界看著過去。我是一名行者,在誰的世界,我都只是匆匆的過客。
或許真的累了,我和老人一樣坐在墳地前的枯樹下,在黑夜來臨前開始歌唱:
――歹命的人啊,已記不得自己的模樣!
祭奠或慶幸,在這最后的墳地,我已不是行者,不用去尋找方向。
三
醒來我睡在荒漠之上,遙無邊際的墳地早已被流沙掩埋,老人和枯樹成了傳說,在時間的另一邊守候曾經的夢想。我只是行者,在命運的陰霾中繼續流浪。
這沒有生命的空間,我被情感再一次遺棄,努力地撐起身子,在炙熱的沙礫上,我撕破唯一的衣裳纏住潰爛的雙腿,在黑夜來臨之前,只能行走和想象。
干裂的嘴唇已無法張開,喉結艱難地滾動,咽下一滴淚水,去輪回注定的苦澀。我開始默念圣人的語句,救贖罪惡的靈魂,哪怕虛妄的詞語終究成為負擔。
尷尬的生命開始沉淪,這無情的荒漠,讓我第一次有了渴望。渴望海市蜃樓,渴望一串駝鈴,甚至渴望一座雕像。我可以在海市蜃樓的幻想中死去,可以乘坐一匹健碩的駱駝尋找最后的城池,也可以在雕像前無數次叩拜,乞求曾經的幻想。
死寂的荒漠浩瀚無邊,我終于倒下,虛脫的身體無法動彈,眼神凝固于無云的天空。渴望的海市蜃樓若隱若現,有一串駝鈴聲和一座城,城的中心還有一座雕像。
一切皆歸于平靜,蒼白的光芒散亂于記憶,這最后的旅途,在死亡的瞬間卻沒有了眼淚。
又是誰的七月,神話里愛情開始泛濫,愷撒的大陸在夢中沉沒,這苦的結界,我不是最后的行者。
魚木寨斷章
一
春天的清晨透著縷縷泥香,一絲陽光輕輕繞過路旁的杉樹,斜掛在鮮艷的野花上,不知名的山雀跳躍在樹枝問,清脆的鳴叫和著山風,宛若一首動聽的晨曲。
遠望去,突兀而起的魚木寨帶著滄桑的容顏,穿過薄薄的晨霧,巍然而立。古老的寨樓聳立在山的最高處,守寨人晨炊的煙斜裊而上。
腳下蜿蜒的山路蛇一樣游過山脊,消失在寨樓前的樹叢中。一簇簇紅紅的杜鵑花,火熱地圍著進寨的石欄,燃燒著歲月的痕跡。
二
走進寨門,延伸的空間幽然如洞,手觸摸著光滑而又冰涼的石墻,儼然穿越一段遺忘的時空。又有多少只手如同我一般輕撫而過,去感受流逝的時光,又有誰像我把一身清影映照其上,去重疊歲月的滄桑。
木梯依舊把匆忙的腳印反復雕刻,寨樓上的垛口遺忘了遠去的槍炮聲,卻無端地多了一份守望。
守望那條進寨出寨的山路通向遠方,守望那一縷陽光沐浴的希望。
三
順著平坦的青石路前行,兩旁的松花在陽光下閃爍著橙色的光芒,嫩綠的小草隨風輕輕搖曳。轉彎處的樹林時而露出一兩棟青瓦石房,屋頂上浮著薄薄的炊煙。
隨意走進一戶農家,年老的祖母端著青花瓷碗,斜靠在門框上。一輪石磨挨著墻角,圓圓的木盆盛滿了水,映著祖母花白的頭發。
尋進屋去,年幼的孫女坐在灶頭前,灶塘里的火焰照著紅紅的臉蛋,那一低頭的羞澀,烏黑的大眼閃過一絲驚慌。
看著守寨的祖孫倆,我驚奇地發現這竟然是一個歲月的輪回,有小女孩年老的模樣,也有祖母年少的時光。
四
一堵寨墻孤獨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里卻有著太多的渴望。寨里人選擇了一個永恒的方式,用青石鑄就的墓碑承載他們的理想。
他們渴望在千年萬年后,進寨的人們記得他們的名字和曾經創造的輝煌。
陽光透過樹葉,灑在鋪滿殘葉的小路。古老的墓群掩映在綠樹叢中,碑石上的字已經在風的清洗下變得模糊,更多的墓群消失在歷史的洪流,留下一堆殘垣斷柱任我們憑吊。
或許寨里人不知道,記住歲月的不是石碑。我站在一顆枯萎的梧桐前,對著一個過去的時代感傷。
五
厚重的寨門擋住了進寨人的腳步,卻擋不住寨里人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一代又一代的魚木寨人越過了那道堅固的寨墻,去尋找他們的遠方。
青苔爬滿了荒廢的卡門,三陽關下的小路早已淹沒在荒草叢中,寨門口的牛角也不再吹響。
寂寞的山寨成了一首凄婉的詩歌,在每一個黃昏。
――誰來吟唱?
納水溪之戀
一
每個人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村莊,盡管她只在心上。
我曾從無數個村莊走過,卻在這里停下了腳步。
疲憊地回頭,遙遠的夢想在無數個路口失落,太多村莊在記憶中已經模糊。
累了,尋找一個村莊守住最后的寧靜。
二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納水溪,我想一定是夢的色彩。
納水溪如同平靜的日子,在風中蕩漾盡季節,留下透明的時光,在滄桑的岸邊生長苔痕。
墨跡依舊的聯語懸掛在留守人眼底,平凡而燦爛。陽光透過晨霧,如裙柔軟,在山的靜藹中拉出一片質樸。
心情靜默在水影里,任由炊煙彌漫沉睡的稻田。柴門深處的斑駁,把歲月絢爛。
三
夜的納水溪像女人懷里的孩子,微微的鼾聲縈繞著微笑的臉龐。
坍塌的老屋,青草蔓延光滑的石階。井口喧鬧的童年,懸掛在竹竿的紅繩上。
朦朧的窗前,昏黃的燈光如豆。竹林里的鳥聲,巷口的犬吠,晚歸的腳步。
漸起漸落,復歸平靜。
村莊就這樣熟睡過去,萬籟寂靜,唯有門坎邊的一盆月色,在午夜的夢里詮釋生活。
四
秋天的納水溪無疑是最美的,清澈的溪水透著傍晚的陽光,岸兩旁的水紅樹,山上的楓林,火一樣地燃燒。
躺在干凈的石板上,閉上眼睛,聆聽蟲鳴、風語、山里搖蕩的牛鈴,聞著泥土的味道,還有收割后的田野飄散著的稻香。
就這樣睡去,靈魂依附在納水溪里,隨著潺潺的水聲,守候日出日落,春去秋來。
五
習慣了一個人去納水溪。
習慣了一個人穿行在小徑,漫無目的地行走。
習慣了一個人坐在溪水邊,靜靜地想念遠方的愛人。
也習慣了一個人帶著書,在村莊的夜里去尋找心靈的歸宿。
聽雪蘇馬蕩
一
或許,你愿意給予我的,就是無聲的纏綿。
我每次走進你,都是在孤獨的冬季,你沉默在雪的衣裹,把淡淡的水墨情懷流淌在我的眼瞳,等待一聲太息,在亙古的記憶中相逢最初的承諾。
或許,是我的心太亂,需要你那寧靜的莊嚴,洗滌我雜亂的思緒和無知的欲望。
我愿在你高高的山頭,站立成一座雕像,在潔白的世界與你相依,等待零亂的風語,如夢般傾述我落寞的哀愁。
二
或許,在喧囂的城市,心已經落滿塵埃。
我仍愿意在你的身邊,結茅而居,種一樹寒梅煮酒,在黎明的圣光中感受你的純凈。
當第一聲鳥啼劃過墨藍的山野,我累積的滄桑再一次溶化,和你沉淀的歲月,再一次相對無言。
或許,我要的不再是你熱烈的青春,而是你平靜的寬容,可以裝載我不堪的往事。
多想擁有天使般的羽翼,跟著繽紛的舞步,在你綿延的脊梁上,釋放我寂寞的靈魂。
三
或許,親近你,源于我心底的罪惡。
我渴望你是一座圣殿,可以跪在你的面前,用最后一滴淚,懺悔曾經的過錯。
不祈求你的諒解,虛偽的生活榨干了所有,我廉價地出賣軀殼,把往生的善良留在你的土壤。
或許,我需要的只是一種解脫,在你蜿蜒的山道旁,用雪花筑一座墳墓。
在來年的春天,守望曾經的紅顏,采一束如血的杜鵑,圓滿我此生的癡戀。
四
或許,你所需要的,也是我的死去。
你靜靜地看著我,任由我在你的懷里,用泥土敷住我流血的傷口,用溪水清理我迷亂的容顏,用陽光溫暖我冰封的身體。
你把生命根植于我的思想,等待我再一次醒來。
或許,你所需要的,也是我的重生。
你知道我舍不下。我的堅持,我的牽掛,哪怕我在命運中無法擺脫的注定――
我只需要醒來。
大水井隨想
一
一步一步,石階給了我一個仰望的姿態。總感覺到腳步的沉重,每一步都踏著數百年的滄桑。
滄桑下面沉睡著一個家族,還有他們的理想。這個家族認真地詮釋著一個國度,還有五千年的文化。
但他們卻詮釋不了自己,生活的態度讓歲月成了候鳥,停留的時間總是短暫。
永恒于是成了向往,在一座建筑里面裝飾滿每一個角落,像一雙雙伸出的手,緊攥著透過瓦楞的每一縷陽光。
二
跨過門檻,跨越了幾個世紀。斑駁的墻上鑲嵌著無數睿智的眼神,剌著膚淺的靈魂,一種無法言說的痛,在我臉上寫滿彷徨。
銹跡的鐵門守護著沉淀的歷史,卻阻擋不住時代的腳步。銅釘穿透的詩句在回廊的腳步聲中淺吟低唱。
殘破的木閣飄蕩著昔日的笑聲,仿佛青瓦纏繞的炊煙還寂寞著曾經的容顏。木梯上輪回的孤獨,在平仄的世界游曳。一滴水響,闖破了一堵隱忍的墻。
雕刻在墻上的文化已然倒塌,成了一堆凌亂的記憶,等待一群游蕩的身體,在冬日的荒蕪中,尋找方向。
三
一切都成了過去,幽深的龍橋依舊在多情的季節煙雨迷離,飛檐挑散的云彩,伴著盤旋的山雀,消遣時光。
因為一堵墻,水不再流淌,那些映照在井里的輝煌,也在墻里暗淡了模樣。
默默地穿行在樓宇問,重復著青石上每一個腳印,為什么我總想把別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心上。
思考的瞬間,建筑給我一個茫然的眼神,讓我無法觸摸思想的痕跡。
――無法追尋它的理想。
四
回過頭去,夕陽深處的顏色滿了我的眼睛。黑瓦白墻里的世界,承載了太多的夢想。
風中搖曳的情懷,伴著一個沒落的家族,在我的腦海中放映太多的感傷。
菲林裝載了建筑的模樣,卻承載不了建筑的思想,我無奈地放下相機,離開這個神往的地方。
臨走時我將一捧井水放入唇中,把溶解的歲月仔細品嘗。
水杉樹之戀
一
你來嗎?這愁如宋詞的秋天。
陽光很軟,帶著孤獨的影子,我走進殘紅如血的杉林,期許夢一般的你,飄到我身邊。
我不知道等待有多久,錯過的歲月如風,淚一樣的露垂掛在枯草之上,落寞的季節帶著一絲寒意,念你溫暖的懷,依偎亙古的相思。
荒蕪的記憶,漸漸遠去的不只是時問,還有你的容顏。多想有一個結,拴住無奈的命運。
二
恍如隔世的離別,你在哪里?
水杉林黃了又紅,紅了又綠,卻沒有你飛揚的青絲,撫我淡淡的笑容。
是應該感激還是懷念。
億萬年的綿延,單薄的生命輕如塵埃,只有你藏在靈魂深處,伴我輪回。
繽紛的杉葉,在一米陽光中燦爛盡最后的色彩,我回頭看著滿地的斑駁,仿佛你離去時的耳語,把心揉碎。
三
你可記得?成為傳說的過去。
杉林深處的土壤,還帶著冰川時代的氣息。零亂的巖石鋪滿凋零的藤蔓,牽掛太多不舍。
馬匹老去,韁繩留下的痕跡早已忘卻了疼痛。我在時間之外,努力尋找年輪間鐫刻的誓言。
望不斷的遠方,飛揚的杉葉落滿肩頭。習慣坐在老樹下,靜靜地想你。
林間的小河開始干涸,期待一場雪,豐滿曾經的相遇。
四
你來了嗎?在這個深秋的黃昏。
此生,我回到這片杉林,只為見你。
多想有一場雨,可以洗凈你來時的路,讓步履不再沉重。
遙遠的村莊有我親手搭建的茅廬,門前的杉樹是你親手采摘的種子。
杉林的枝頭我掛滿了黃色的絲帶,在風中飄揚。只要你看到,就能找到我的方向。
你,來了嗎?
初雪利川城
一
我不知道,這場雪會下多久。
很多年,都渴望一場雪,可以掩埋所有的記憶。
在醒來時干凈如雪。
我知道,你并不希望我忘記,但你可知道,如果我不忘記,如何能夠讓你駐進我的心間。
往事太重。
遺忘該記住的,記住該遺忘的。
二
很多年,我都在這座小城,等待一場雪。
在雪的紛紛裊裊中,可以夢我的金戈鐵馬,念我的似水紅顏。
可以煮酒問梅,依偎你的溫暖。
踏雪而歌的季節早已遠去,我是在歲月的盡頭等待輪回,還是等你,等你圓我三生之約。
這或許就是一個夢。
只希望在小城的雪中,有你。
三
雪依舊在下。
我落寞的哀愁,融化不了曾經的傷痛。
在塵世中徘徊的,可是對你的掛牽。尋找一首歌,慰藉今生,愛情碼頭,可有你的身影。
我來了,你在哪里?
還記得在街頭的黃昏,你的笑容絢爛整個冬天。
有你真好。
四
風起了,很冷。
城市早已靜如水墨,車轍流過的田野,荒蕪如我。
站在十字路口,是你還是我,無法選擇。
命運的邊緣,我步履蹣跚,走向沒有船的渡口。
飛揚的雪,蒼白我的發,在一江流水之上,我黯然成一首詩歌,盼望你能讀懂。
也只有你能讀懂!
拜謁王母城
一
從何處來,帶著這一身塵埃?
迷離的林間落滿風聲,逶迤的山徑清暉斑駁。扶搖而上,梵音隱約,飛檐環繞的香煙,散落在綿延的山脊。
踏一腳草色,任露水濕透單薄的衣衫。遙遠的雀聲起伏,靜默在夜的山寺,恍如走進張繼的唐朝。
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只有心的距離。
再次走向你,不為朝圣,只為還你曾經許下的愿。
二
搭帳于懸崖旁,席地而臥,枕一幕月色,在半睡半醒之間聹聽蟬蟲的鳴叫。
掀開帳簾,薄霧彌漫朦朧的群山,鋪滿憂郁的眼神。一陣涼意襲來,沉寂的孤獨,在流轉的風中蔓延。
依稀在空中的山寺,亭臺處燭光閃動,虔誠的善眾,守在佛祖的腳下,把唯一的心靈寄托。
這菩提的世界,我站在境界的邊緣,用最后的蓮華供奉愛情,留著空洞的思想和糜爛的軀體等待輪回。
三
就這樣佇立到清晨。
睡醒的遠山露出慵懶的脊背,一輪紅日伴著朝霞噴薄而出,照亮紅瓦白墻。
山寺是如此的靜,沒有早課的鐘聲,沒有僧眾的吟唱。我雙手合十,對著靈臺,把心中的愿再次默念。
晚開的荼蘼懸掛在舍身崖項,寂寞古老的傳說。誰在三界之外,頌我心底的殤。
我不是覺者,滅不了那刻骨銘心的戀。
四
莊嚴的圣殿香火繚繞,禮佛的信徒跪伏在蓮臺之下,祈求賜予。
佛依舊慈祥地看著蕓蕓眾生,看著這浮躁的塵世,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叩拜。
來到佛前,捻一把塵土――
我問佛,何為緣?
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呂萬一
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副釣竿,直直的魚鉤掛著七十年的蕭瑟,七十年的孤寂,七十年的希冀。
古磻溪的直鉤,釣滅了商湯,釣起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也釣出了齊的始祖。
完成了一次歷史的嬗變和眾神的封禪,卻守不住寂寞的歸隱。從渭水移居江南,垂釣的不再是希望。一個又一個的禪意,裝進你永遠也裝不滿的魚簍,任人猜測。
不再是一個等待了七十年的屠夫。不然,為什么總在月明漏盡時垂釣,并吹奏悠閑的竹笛。聞笛的凡夫走進,你便悄然匿去。
現在,你的釣竿只是一個故事,一片風景,一段孤寂的文字記載,一個似是而非的禪。
我也曾在南極亭的遺址旁垂釣,釣起一條嘴銜蘭草的汨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