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專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中專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07 23:20: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專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專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第1篇

一、適當調整《實施性教學計劃》

好的教學計劃應該既遵照國家教學大綱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中專教學存在特殊性,有些課程的開設受場地條件和授課教師的制約,(比如體育場動遷、體操教練參加年度比賽等等)所以開課的時間經常作適當的調整以滿足教學需要。通過廣泛征求任課教師和班主任意見,通過教務科幾經研究,本學期對中專三個年級教學計劃均作適當調整,具體如下:

(一)、2010級(一年級)設置課程如下:(1)德育課1科:職業道德與法律。(2)文化課4科:語文、數學、英語和計算機基礎知識。(3)體育技術課2科:排球和太極拳(教授24式簡易太極拳。因為太極拳在全國許多大學中專等學校已經成為必修課,所以這學期在一年級開設,準備普及推廣。)因為體育場拆遷,沒有場地上田徑課,所以原教學大綱中的田徑課改為其他學期上。(有場地之后開設)

(二)、09級(二年級)基本按原計劃執行,局部做了調整。(1)德育課1科:哲學與人生。(2)文化課2科:語文、英語、計算機。(3)基礎理論課1科:體育保健學。(4)體育技術課2科:網球、籃球。

(三)、08級(三年級)設置課程如下:(1)德育課2科:哲學基礎知識、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2)文化課2科:英語和計算機。(3)基礎理論課1科:學校體育學。(每個學生上一節實習課,學校體育學為重點課程。)

二、完善教學器材

為保證體育技術課順利進行,本學期擬定添置部分體育技術課的相關器材,由體育技術教研組提供所需教學器材名稱及數量(計劃購買網球100到200個)

三、加強常規管理

提高對教師及教學相關人員工作檢查指導是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以下兩方面是重點工作。

1、嚴格檢查教案,不合格教案堅決返回重寫;

2、經常檢查了解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使用情況;

四、做好計算機水平測試工作

做好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水平測試的組織工作。做好本校學生參加遼寧省計算機水平測試的考試工作以及本校學生的參加考試前的培訓工作。

五、做好畢業生驗印的材料整理工作

整理學生成績,驗印的各種表格等。

六、每月具體工作

二月份工作

1、制定全校實施性教學計劃(2010-2011下)。

2、聘任任課教師,簽訂授課任務合同書。

3、編排校歷,制定教學進程表。

4、編排全校課表。

5、編制教務科工作記錄表。

6、編制教師工作手冊。

7、打印各種表格、材料。

8、發放課表、教師工作手冊、教案、教師用品(教案紙、紅黑水性筆)。

三月份工作

1、組織補考。

2、檢查教案。

3、檢查各班級上課情況。(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月份工作

1、重點檢查體育技術課授課情況。尤其安全問題。

2、開始計算機考試報名、輔導。

3、檢查教案。

五月份工作

1、參加省26次計算機水平測試會議,組織全市各中專計算機考試工作。

2、組織本校學生考試報名、培訓。

3、檢查教案。

六月份工作

1、安排期末出題、復習。

2、維護計算機室(硬件維修、系統安裝),為考試做準備。

3、組織省第26次計算機考試。

4、打印期末試題,印刷試卷。

5、檢查教案。

七月份工作

1、組織期末復習、考試。

2、組織教師閱卷、總結。

第2篇

關鍵詞:教學質量;測評;網絡化;無線;研發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3)24-0029-03

一、教學質量測評網絡化新局面

教學質量是衡量學校辦學好壞的根本標準,監控教學質量是教學管理的核心工作。教學質量測評是教學質量監控的基本體現。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在職業學校強化教學質量測評工作,對于提升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從而為傳統測評工作進行革命性的改變奠定了基礎。在長達五年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不但擺脫了低效的手工測評報表軟件統計模式,完善了數據庫網絡化測評模式,還利用剛剛普及的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技術開發了基于無線平臺的WIFI實時測評系統,使得測評工作得以全天候、全地域的順利進行。教學質量測評工作網絡化新局面正在到來。

二、中職校的實際與我們的對策

中職學校有許多不同于其他學校的地方,其教育教學存在諸多難點。必須有針對性地改革教師評價模式,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手段,以適應中職教育的需要。具體到測評網絡化工作,我們的做法和體會是:

1.充分適應測評工作需要,進行網絡系統的自主研發

中職學校各方面在近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方式日益走出傳統模式,增加創新內涵,客觀上促使測評體系、測評方式不斷轉型。測評網絡化工作重點逐漸從“從無到有”,演進為運用新型技術手段,跟上測評體系、測評方式發展的需要,進行自主研發是其基本保障。

(1)通用系統開發與銷售模式已經不復存在

從軟件開發行業的歷史來看,由于利潤不高等因素,通用系統(目標為某單一傳統行業,比如電算化)開發與銷售模式在10年前就已經不復存在。開發專用系統、進行系統定制、系統維護服務才是軟件公司的利潤來源。

而我們項目投資的模式,對后期改進需求幾乎是不考慮的。目前市場上幾乎沒有適合中職需求的現成網絡系統。而中職學校不同于傳統理論教學的方式,教學目標的靈活性、多樣性,教學與實習相結合的特殊性,又是傳統測評系統不能涵蓋的。

(2)非自主研發方式難于采取

一是開發費用問題。

中職測評需求的靈活性,決定了一旦選用商品軟件系統,必須隨時進行二次開發或者增強功能。在專業人士看來,開發難度不低于定向開發。而定向開發費用昂貴是眾所周知的。目前采用外購軟件的院校,哪怕在免費服務期以內,都多少遇到資金問題。這是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難以解決的。而系統一旦出了免費服務期,從我們視角接觸的范圍看,系統通常就被邊緣化了。

二是版權問題。

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對版權問題要求嚴格。測評系統屬于中小型軟件。而以JAVA、PHP代表的開源體系是中小型軟件開發公司的優先選型。開源體系一般意味著所謂的“免費”。從世界范圍看,最先進技術一般不在開源體系。通常認為,選擇開源就是選擇更高的開發難度、較低的性能和更大的風險。其實開源體系由于是一系列公司產品的大拼盤,其版權問題比封閉體系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是技術能力問題。

現在測評網絡系統等外購軟件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系統不穩定,人數一多就崩潰,甚至有時表面良好,可是數據庫里什么也沒有存下。

這些當然都是和軟件公司開發者技術水平有關的,但是歸根結底是“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經常看到,在剛買的軟件進行初次安裝時,技術人員隨便從網上下載一個TOMCAT就給安裝上了,他們的技術能力甚至不能分辨軟件版本。所以如果你不進行自主開發,就基本沒有出路。

(3)自主研發也要克服短板

我們選用全部微軟產品進行自主開發,是基于長期的開發經驗,以及對其他開發體系的深層次的了解。在長達十幾個學期測評實踐中,在峰值在線500臺終端、復雜的3層校園網絡環境的考驗下,我們測評系統從未出過不穩定的問題。但自主研發也有短板需要克服,主要是人才問題。

根據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探索與發展是首要問題。我們非常缺乏既有教學管理經驗又具有高水平計算機技術的人員,特別是能夠進行軟件開發的人員。雖然和十余年前相比,現在博士碩士學銜的中職教師俯拾皆是,但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的人員并不多見。

人才問題涉及用人制度。如何設置崗位,解決技術人員在學校中的定位,對于中職學校走向市場的未來,影響深遠。經了解,其他采用相似模式的外校同行們在幾年后有的放棄了,有的人才流失了,需隨時維護時又無人可用,最終影響的是學校。因此,解決好人才問題是自主研發成功且保持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

2.以學生為主體嚴把教師關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是廣泛了解并且量化學生的普遍訴求,把訴求反映到評價體系之中去。比如學生要求少講用不到的理論知識,我們量化成為“教學內容貼近實際”指標;學生要求教師不要過于嚴肅,我們量化成為“教態得體和藹可親”指標。

二是充分考慮學生能力,由簡入手。在設計測評系統時,我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與能力特點,運用標準的“入門級用戶”網頁開發模板,盡量使用戶無師自通。集中測評實施時,由于時間有限,我們還安排了教師現場講解操作步驟,一般2分鐘以內可將基本要點講解完畢。

三是解除學生后顧之憂,采取匿名投票模式。設計系統時,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A.學生測評分,教師無法獲知。B.學生給教師留言可以采取匿名方式。C.學生有權給校領導直接留言。

多年來事實證明,學生的每一條留言都是認真的,基本沒有網絡上流行的搗亂現象。

3.師生融洽是成功之路

教學測評首先是培養人的活動,教學測評是促進教師成長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公正評價利害相關事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使師生和諧相處。近年來我們的教師素質整體上提高很多,不少為碩士以上學歷。我們招聘教師時強調其知識結構的健全扎實,更是為了中職教育走向不斷提高的未來。但新教師一般畢業于重點大學,多少具有唯理論、唯分數的想法,與中職實際有所脫節。及時在測評中得到學生方面的反饋,對于新教師更新理念,調整自己,更好地適應教學對象,使師生共同得以提高大有裨益。

客觀地說,近年來中職教育(特別在大城市)生源緊缺,學生素質也急劇滑坡。中專教育撥款與生源數量密切掛鉤,這對中職教育、中職教師群體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五年來,大幅提高自身素質、快步走向市場機制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基本手段。

我們努力以教學測評為契機,目標是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一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測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采取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著重于學生能力培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領導評分、學生評分中加入有關內容。二是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實踐能力是中職教師的基本素質。包括測評教師在本學科的實踐能力,知識的更新程度。這為走向市場提供有力保障。在領導評分、教師互評、學生評分中加入有關內容。三是提高教師與學生的融洽度。“每個學生都是寶貴的一票”,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三、經驗與探索

1.分數控制的有益經驗

分數是測評的最終結果。任何有關分數的事項必須向全體教師做透徹的說明。我們根據教學情況的變化,以及當前工作的重點,在每學期測評開始前,制定具體計算公式,對計算過程加以改進,以調整分數結構,使其更加符合測評目標的要求。這些控制主要體現在程序算法上,對所有教師一視同仁。

可以控制的因素基本上是學生評價分數和調整項目分數占比兩個方面。

一是對于每一位被評教師,以任課班級為單位,排除一定百分比的最高最低分。(也可以采用不排除的方法,還可以以所有參評學生為單位,視學生情況而定)。

二是對特殊學生(比如對所有教師都打低分的)也排除在外。(也可以不排除,或者對最高分同樣排除)。

三是測評時不允許所有測評指標項目分數一樣。(這里采用簡單的心理學方法過濾無效評價)。

四是系統對學生參與過少(給某教師有效評分人數過少)的情況給予警告。我們通常以兩個教學班60人為限。(還有排除測評中各方面可能干擾的其他方法)。

五是對評價體系、其中評價項目的權重直接做修改。(要經過學校討論批準并公布)。

六是按照當期具體情況,比如學校參加奧運方隊、示范校建設工作,調整分數占比。(主要調整學生分、教務分、領導分、督導分在總分中的占比)。

有針對性調整分數結構,可以更加公正地評價教師,增強教師工作積極性,對科學有序完成評價工作產生促進作用。

2.評測現場組織經驗

相對于日常教學評價來說,每學期期末集中進行的全員測評工作規模宏大,景象壯觀。本校最多一次有將近5000人在近一個月時間中,在正常教學的同時,參加集中評價工作。這充分考驗學校組織與管理能力。來往于機房的川流不息的評測隊伍,特別是某些時常缺課的學生有時確實讓人頭疼。但是我們抓住了重點,在十幾個學期的測評工作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這主要得益于:

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闡明評測工作的重要性。事實證明,學生對自己的這項權利相當重視。這就奠定了工作有序展開的基礎。

二是告訴教師,評測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教師有義務管理好自己的學生。當然,被評教師要回避,不能進入評測現場。

我們還不斷調整評測的組織運行方式,來適應學校全盤工作的需要。有幾個學期,測評時間選擇在午間、課后休息時間。我們平均同時開動8個機房,峰值上線計算機在500臺左右。以同時參評8個班,每天測評2輪計算,100多個班只需要6到7個工作日。

學生可以利用課堂上機時間,隨時進行測評,或者進行留言交流。教師平時有充分的時間利用本系統與學生交流。對于系統中“教師互評”一項,由我們指定開始時間和截止時間,讓教師有充分時間參與進來。另外在測評完成后,教師可以登錄網絡,查看學校的有限內容的成績信息。

3.測評結果的使用經驗

測評完成后,是電子版的結果,根據需要挖掘方方面面的信息。

我們把測評結果制作成各種表格,主要有:“學生評價匯總表”、“綜合考評匯總表”、“各系部匯總表”、“成績分布情況”、“最高最低分名單”,提供給校長以及學校有關部門,作為他們了解教學情況,制定工作計劃的參考,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各部門的普遍歡迎。

4.移動測評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手機與WIFI

我校前幾年實現了WIFI全覆蓋,教師都有帳號,校園內可以隨時上網。另外我校網絡化測評已經有一定的歷史,教師學生有充分的經驗和準備。

我們為此自行研制了“領導教學巡查系統”、“學生德育評價系統”的兩個既可以分開使用,又可以作為提供數據的子系統,為傳統教師測評提供支撐材料。縱觀全國同行,我們是首個使用移動環境與設備進行測評活動的學校,其具體探索是:

(1)領導教學巡查系統

我校采取每日評分制度,從5個方面評定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層領導在每天打分、統計的過程中,產生了移動辦公系統的需求。

(2)學生德育評價系統

我校在校生人數多,學管人員工作壓力大,本系統大大簡化了他們的工作壓力。

(3)關于系統實施的探討

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調研,主要問題集中于移動辦公環境中數據采集(輸入)的人為錯誤因素上。比如在處理學生亂扔垃圾的問題時,可能搞錯學生的姓名,也可能有問題的學生沒有得到處理。因此我們采用了兩層三次對單技術:1.現場處理。2.確認單據。3.管理員認定。在現場處理后,要求教師對每人次被處罰學生進行確認。如還有不妥,允許學生、教師向管理員反映問題并加以改正。

這種系統設計是參考國際流行的“交警罰分系統”的操作流程。學生德育記錄會影響到他在教師測評中打分的權值(該影響因子的實施仍然在探討中),系統設計保持一定的嚴肅性相當重要。

(4)分布式移動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性

我們主要在權限管理、密碼管理、數據庫安全等幾個方面加以注意,最重要的是時間戳的運用。對每一次修改都有時間、用戶、IP的詳細記錄。并因此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五月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亚洲va一区动漫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