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疾病證明書

疾病證明書

時間:2022-07-20 00:15: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疾病證明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疾病證明書

第1篇

一、具有門診處方權的醫師,才有權開具疾病證明書

二、醫師必須親自診查并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患者疾病的實際情況,合理出具疾病證明書,不能因人情關系,利用職權,濫用疾病證明書;不得偽造疾病證明書;不得跨科室出具疾病證明書。

三、門診醫師在門診病歷上開出病假醫囑,輸入診間系統后,囑患者去門診便民服務中心打印病假單,手寫無效。

四、病假時間應根據疾病性質決定,急診不超過3天,門診一般應控制在一周以內,最長不應超過一個月。

五、病假起止日指患者就診之日或就診次日開始,不得跨日、倒日或補開。用工作之便,出具虛假證明、人情證明,一經查實,將追究相關當事人責任,并給予相應處理。

第2篇

很多申請人雖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后索賠需要準備哪些證明材料,但仍會覺得麻煩,這各種各樣的證明材料到哪兒收集呢?其實,保險理賠所需要的大部分證明材料,都是在處理保險事故的過程中由相關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只要注意收集、保留就可以了。像前文案例中的李先生,如果能在孩子住院時順手收集索賠材料,也不至于多跑幾趟。本文特將人身險理賠中所需的理賠材料取得途徑做一匯總。

必備材料

在必備材料中,被保險人身份件原件和申請人身份證原件,保險合同(如果是針對附加險索賠,也要提供主險保單)原件,繳費證明(如果是期繳產品,需提供最后一次繳費發票),都是投保人手中留存的,只要索賠時帶上就行。如果身份證明、關系證明(如結婚證等)過期或遺失了,需要向當地公安部門掛失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或補辦。

《理賠申請書》是由保險公司印刷好的,可以請人或者自己去保險公司的理賠網點索取,在索賠前提前填好或者當時填寫都可以。

如果需要他人代為辦理索賠時,按照保險公司要求,需要提交《理賠委托書》。自己不會寫授權書也沒關系,保險公司提會供印刷好的《理賠委托書》,只要委托人親筆簽字授權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明授權范圍。

受益人去保險公司領保險金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文件,一般來說本人身份證即可。若不能親自領取保險金,委托其他人代領時,除了提供領款人的身份證,還要再提供經當地公證處公證的委托書。

如果受益人不是被保險人本人,領款時保險公司還需確認,領款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是否與合同約定的一致,因此要提供一份關系證明。常見的關系有:夫妻關系,可用結婚證證明;父母關系,可到派出所出具戶籍證明;子女關系,用出生證,或者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均可。

醫療類證明

醫療類理賠是保險理賠中發生比較多的,其涉及的材料比較瑣碎,如病歷、診斷證明、出院小結、醫療發票等。很多人覺得索賠難,就是被這些材料絆住了腳。但這些材料的收集并不難,只要細心就行。

門(急)診手冊或門(急)診病歷

在醫院門診或急診部門接收治療、檢查時,醫生都會在門(急)診手冊或門(急)診病歷上填寫就診情況。正常情況下,門(急)診手冊或門(急)診病歷由患者自己保存。也有少數醫院能建大病歷,由醫院代為保管這些材料,如果遇到此種情況,向醫院取回即可。

疾病診斷證明書或醫療診斷證明書

一些以發生某種疾病為賠付條件的保險,要求提供疾病診斷證明書或醫療診斷證明書。如果是一般疾病,可以在就診后主動向主治醫生索要診斷證明書。

如果是重大疾病(含癌癥),除了在確診后向有資質的醫生索要診斷證明書外,還要保留與重大疾病診斷有關的其他醫學證明材料,比如各項檢驗、檢查(如血液、影像等)報告、組織病理報告等,同診斷證明一并提交。

出院小結或出院記錄

如果投保住院費用補償、住院津貼等保險,一份出院小結或出院記錄是理賠時必不可少的。正常情況下,醫院會在辦理出院手續時提供這項證明,只要收好即可。如果主治醫生忘記提供,記得索要。

醫療費用收據、費用清單(處方)

在醫治過程中,醫生會根據病情治療需要開具處方,病人要根據處方去繳費。只要每次繳費時保存好費用清單(處方)和原始收據即可。不過要注意,收據要為稅務部門監制的統一發票,且蓋有醫院財務章才有效。

如果因某些原因提供單據復印件,比如先在另一保險公司索賠,原始單據要留下,則要請報銷單位提供相關證明并蓋章。如果已在醫保報銷的,需提供醫保審核單。

收集證明材料只是一方面,理賠申請人必須要注意保險合同對醫療方面的具體要求。

最普遍的約束是報銷范圍限制在社保報銷目錄以內,對超社保的用藥不負責賠償。

某些保險合同中約定,就診的醫院要達到某個級別,比如有些要求必須為三級(含)以上的醫院,甚至有些要求必須去指定的醫院就診才能負責賠付。

還有些對開具診斷證明的醫生的資質也有要求,比如某些保險公司要求,能開重大疾病診斷證明書的醫師必須為“擁有處方權及診斷權的、國家認可的具有主任級專業技術資格的醫師”。

為了順利理賠,必須對這些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并在治療過程中與醫生溝通清楚,說明保險公司的要求。

事故類證明

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殘疾、身故之類的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要求出示的材料就要有事故類證明,大致包括意外事故證明、傷殘證明、死亡證明、銷戶證明等。

意外事故證明

發生意外事故索賠時,應準備“意外事故證明”材料。相應的材料應根據事故發生原因,由對應的監管機構出具。如道路交通事故可向交警部門索要“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意外被打傷或遭搶劫可以提供110報警或公安部門出具的“事故證明”,火災事故需由消防部門出具,工傷事故應由所在單位提供等。

傷殘證明

殘疾保險金的索賠須提供殘疾鑒定證明(法醫學鑒定書或醫院鑒定診斷書、失能鑒定書)。此類證明材料需到保險公司認可的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開具,如公檢法機構的法醫部門。原則上傷殘鑒定由申請人自行申請鑒定,只有當保險公司對鑒定有異議時才會要求重新鑒定,但鑒定前最好同保險公司理賠部門取得聯系。

死亡證明

根據死亡地點、原因的不同,開立死亡證明的機構有所區別。在醫院內身故,可由醫院出具“居民醫學死亡證明書”;在醫院外身故,可由公安部門出具“死亡證明書”;死因不明者,應由公檢法機構的法醫部門出具鑒定報告;對于因失蹤而推定被保險人死亡的,可向當地法院申請被保險人“宣告死亡”,經法院公告和法律規定的等待期后,法院會依法出具“宣告死亡判決書”。

銷戶證明

居民死亡后,須由其家屬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進行戶口注銷,派出所在將戶口簿被保險人所在頁蓋上“死亡”章,申請人在申請保險金時應當提供蓋有此章的戶口簿。

戶口注銷后,派出所會出具一份三聯式的“戶口注銷證明”,向保險公司提出身故保險金索賠時應提供其中的一聯。

第3篇

【關鍵詞】 肝硬化;死亡;乙型肝炎病毒

Death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induced liver cirrhosis in Daxing district,Beijing

Liu Hai-bo,Han Qing-ying,Gao Jie,et al.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xing District,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ule of hepatitis B induced liver cirrhosis death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hepatitis B; To figure out the key people group for liver cirrh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 To search the death certifications from 1995 to 2002 and review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such as gender,age,duration ect. of patients who died of liver cirrhosis.Results Among searched 18,763 of death certifications,167 of them died of liver cirrhosis and the mortality of men was higher than women (χ2=83.505,P=0.00); the dying age of male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as younger than female (t=-3.535,P=0.000). 19.84% of deaths,in whom no dramatically 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ed(t=-1.616,P=0.109),suffered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average disease duration of 13.09 years.Conclusion Male is the key group of liver cirrh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higher morbidity of them. The fundamental way of liver cirrh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revent chronic hepatitis B.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death;hepatitis B virus(HBV)

研究表明,HBV攜帶者1/4可能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患慢性乙型肝炎后約有1/4的人逐步演變為肝硬化和肝癌[1,2],并可能在演變的不同時期發生死亡。其中乙肝后肝硬化約占肝炎后肝硬化的78.8%[3]。為了解肝硬化死亡的性別、年齡、病程規律,以及與慢性乙肝的關系,找出肝硬化防治的重點人群,為下一步干預提供依據,對1995~2002年8年間的死亡監測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1995~2002年大興區衛生防疫站按規范存檔的死亡證明書;人口資料源于大興區公安局。

1.2 資料收集 將死亡證明書記錄的性別、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直接死因、根本死因、患病至死亡病程幾項信息提取。

1.3 資料整理及分析 全部數據錄入數據庫,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χ2檢驗、方差齊性檢驗Levenes test和獨立樣本t檢驗。直接死因、根本死因按照ICD-9有關規則判定[4]。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肝硬化死亡率比較 翻閱1995~2002年全部死亡證明書共18763份,根據死亡證明書死因記錄,統計出8年間直接死因為肝硬化患者共計167例,平均死亡率4.01/10萬,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5.70/10萬,女性平均死亡率2.31/10萬;男性死亡占71.26%。經檢驗,不同性別死亡率差異有顯著性(χ2=29.928,P=0.00),即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乙肝后肝硬化死亡情況

2.2 不同性別肝硬化病程比較 167例肝硬化死亡證明書中,明確記錄發病至死亡時間的為114例,男77例,女37例。肝硬化死亡平均病程為2.61年,最長11年,最短0.1年,其中男性平均病程2.59年,最長11年,最短0.1年;女性平均病程2.64年,最長8年,最短0.2年。經檢驗,不同性別肝硬化病程差異無顯著性(t=-1.115,P=0.909),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乙肝后肝硬化死亡病程 注:F=5.774,P=0.018;t=-1.115,P=0.909

2.3 不同性別死亡年齡比較 肝硬化死亡年齡平均為58.37歲,其中男56.74歲,女62.42歲,經檢驗,不同性別肝硬化死亡年齡差異有顯著性(t=-2.325,P=0.021),即男性肝硬化患者死亡年齡小于女性,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乙肝后肝硬化死亡年齡比較

2.4 乙肝后肝硬化死亡者既往慢性乙肝病史情況 直接死因為肝硬化的患者中,有慢性乙肝病史者58例,占34.73%,乙肝平均病程為11.29年,其中男性平均病程12.13年,女性9.44年。經檢驗,兩者差異無顯著性(t=1.174,P=0.245),見表4。表4 不同性別肝硬化死亡者患乙肝病程

3 討論

肝硬化患者男性與女性相比,死亡率更高,死亡年齡更早,但既往慢性乙肝的平均病程、肝硬化的平均病程均無性別差異;說明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早患上肝硬化,因此對整個人群來說,降低男性肝硬化的發生,更有益于減輕疾病負擔[5]。

文獻報道,HBV攜帶者中27%以上可轉為慢性乙肝和肝硬化[6]。本次資料顯示,有34.73%的肝硬化可追溯有慢性乙肝病史,進一步說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對肝硬化的影響。

有資料顯示,由慢性乙肝轉化為肝硬化的時間平均為13年左右,肝硬化患者80%可存活15年以上[7],本研究為11年,與其近似。較長的乙肝病程為預防肝硬化的發生提供了可能。對乙肝病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禁酒、保護肝功正常、避免勞累、抑制或清除HBV等,可減少肝硬化的發生。

HBV感染相關疾病對人群的巨大危害已被公認,其中肝硬化的疾病負擔排第2位[5]。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展人群乙肝疫苗接種對降低肝硬化乃至肝癌的發病有重大意義[8],特別是新生兒普種乙肝疫苗,為降低乙肝發病率,減少肝硬化、肝癌發生起到了關鍵作用。

因對資料的信息如診斷醫院級別、職業等未充分提取,故未能做多因素分析,也是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 巫善明,張孝秩,蔣偉倫,等. 52例HBsAg慢性攜帶者10年隨訪. 中華傳染病雜志,1984,2(1):36.

2 楊西萍.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研究. 廣西預防醫學,1999,5(增刊):44.

3 白憲光. 5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0,21(7):820.

4 董景五,丁德明著. 國際疾病分類(ICD-9)死因統計應用手冊.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9-47.

5 王富珍,齊亞莉,龔曉紅. 北京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疾病個人負擔研究. 疾病控制雜志,2004,8(5):389.

6 李福山,陳龍華. 217例HBsAg攜帶者16年臨床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9):801.

7 王志明,陳偉華.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長期隨訪觀察.臨床薈萃,2005,20(2):75.

8 李榮成,楊進業. 乙型肝炎疫苗接種預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5):385.

*基金項目: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基金項目(編號:H010910230119)

第4篇

1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將外省市,港澳臺及外國人員在上海工作,學習,生活和就醫者,不論年限,但戶藉不在本市即定義為“外來流動人員”。各區縣生命統計工作人員每月從各區縣公安部門收取外來流動人員《死亡醫學證明書》,《居民死亡推斷書》,《居民死亡確認書》。人口數據資料來自市統計局。

1.2 方法

各區縣生命統計工作人員每月從各轄區醫院收取《外來流動人員死亡登記一覽表》,并與公安部門收取的《死亡醫學證明書》核對,對有登記而無《死亡醫學證明書》的,進行《死亡醫學證明書》補抄。對于死亡原因不明或死亡單填寫不全的進行復調查。對死因明確的按照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分類》(ICD-10)進行分類。

《死亡醫學證明書》,《居民死亡推斷書》,《居民死亡確認書》的基本資料輸入使用“死亡醫學登記系統”DeathReg 2002。

2 結果

2.1 死因順位分析

2005年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共死亡7 206例,總死亡率為123.97/10萬。在死亡疾病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為損傷中毒,循環系病,腫瘤,呼吸系病及新生兒病。與2004年同比,死亡率下降23.76%。死因順位略有改變(表1)。

2.2 不同性別的死因順位

2005年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男性死亡4 750例,女性死亡2 456例,前五位死因男性依次為損傷中毒,腫瘤,循環系病,呼吸系病和新生兒病;女性依次為循環系病,損傷中毒,腫瘤,呼吸系病和新生兒病。兩者死因順位有所不同(表2)。

2.3 不同年齡組的死因順位分析

不同的年齡組,顯示不同的疾病死亡特征,在0~14歲年齡組中,新生兒疾病占首位為28.41%;15~39歲年齡組中,損傷中毒占首位為57.68%;40~64歲年齡組中,[JP2]腫瘤疾病占首位為28.24%;在65歲及以上年齡組中,循環系疾病占首位為33.33%(表3)。

在7 206例死亡人群中,各死亡疾病隨年齡的不同而顯示不同的側重點。在新生兒疾病中,死亡率達99.64%;先天異常疾病中,0歲組死亡占67.18%;在1~14歲年齡組中,損傷中毒死亡占51.54%。各年齡組第一、第二死因順位中外來人員疾病分布與本市居民疾病分布的比較見表4。

2.4 不同職業(包括學齡前兒童)的死因順位分析

在7 206例死亡病例中,死亡人數較多的職業依次為農業人員,占21.21%,無業人員占11.67%,學齡前兒童及建筑工人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11.45%和5.26%,除學齡前兒童外,死亡人數占前幾位的職業中,損傷中毒均占首位(表5)。

2.5 死亡疾病按死者來源地分析

2005年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來源于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及世界各國,但在7 206例死亡病人中,國內人士仍占較大比例,其中安徽省人員最多,占22.84%;其次為江蘇省,占18.36%。在主要的死亡年齡段分布中,各省市略有不同;如安徽省和四川省以15~39歲年齡組為最多;浙江省和江西省以40~64歲年齡組為最多;江蘇省則以65歲及以上年齡組為最多。職業分類中,農業類人員占多數;首位死因則根據年齡組不同而分別為損傷中毒, 循環系病和腫瘤(見表6)。

3 討論

2005年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共死亡7 206例,總死亡率為123.97/10萬, 死亡率較2004年同期下降23.76%。

在外來流動人員死亡中,損傷中毒等同于2004年,占據全死因的首位,高于本市居民的第四順位。但損傷中毒的死亡率與2004年同比,則下降31.07%,所占死因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除0~14歲組外,其他年齡組的死因前四位與本市居民基本一致。在15~39歲年齡組中,損傷中毒的比例高于本市居民,在40~64歲和65歲及以上兩個年齡組中,腫瘤和循環系疾病所占比例均低于本市居民。在損傷中毒死亡中,外來人員的死亡病種與本市居民有所不同,但在腫瘤和循環系疾病的死亡病種排列中,外來人員與本市居民一樣,以肝癌、肺癌和腦血管病為首位。這可能是由于他們都來自周邊省份,飲食起居和生活習慣與上海本地居民有許多相似之處,或者是上海本地居民中許多人本身就是周邊省市人士所致。

在0歲組中,嬰兒死亡611例,嬰兒死亡率為11.37‰,與2004年同比,下降19.07%,但高于本市居民嬰兒死亡率3.01倍。其中新生兒疾病和先天異常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別占年齡組死亡的44.84%和28.48%。

在1~14歲年齡組中,損傷中毒仍占居首位,其中淹死占61.96%;機動車以外的運輸事故占14.13%;交通事故占7.61%;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應占6.52%;意外跌落占3.26%。

在7 206例死亡病例中,占居多數的職業為農業人員,沒有工作的無業人員以及來到上海成為建筑工人的人員,說明各省市來到上海打工的大多數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他們來到上海,參與上海的建設,但由于自身工作技能欠缺,安全意識薄弱,加上工作環境等各種因素,導致引起損傷死亡的嚴重后果。從連續數年損傷中毒死亡占居全死因首位即可窺其一斑。

在來自各國各地的流動人員中,鄰近省市人員所占比例較多,如安徽省、江蘇省及浙江省等。各地主要死亡人員的年齡構成不同,其引起死亡的疾病亦不同。如安徽省和四川省,死因首位均為損傷中毒;尤以機動車以外的運輸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交通事故等為甚。這可能與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安全防護意識、城市交通法規概念等各方面因素有關。

2005年外來流動人員中,孕產婦死亡數為31例,死亡率為57.69/10萬,大大高于本市居民孕產婦死亡僅1人的比例,這可能與外來孕產婦的孕期知識、孕期衛生、接產時的醫療條件等因素有關。

2005年外來流動人員在上海的死亡人數按地區分布為:市區占43.43%, 郊區占55.00%,郊縣占1.57%。由于上海郊縣僅為崇明一個縣,交通相對不便,因此外來人員死亡人數所占比例也相對較少。

外來流動人員是一龐大的群體,他們來到上海,對上海的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他們中的相當部分人的生存條件和工作環境以及自身文化素養等方面與本市居民還有差距。如引起外來兒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淹死占很大比例,這就可能與他們對子女的教育和照料方式有關。因此,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和提高對外來流動人員的關注度,加強和宣傳對兒童少年的保護。加強對孕產婦孕期衛生知識的宣傳。從各方面重視和維護他們的利益,在各種勞作場所中,加強安全防護,宣傳安全知識,提高外來務工人員自身的保護意識,在使上海取得進步和發展的同時,外來務工人員也能保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壯的身體,和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祥和的家庭。

第5篇

第一條為加強出入境口岸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保證出入境口岸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對在出入境口岸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為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飲用水服務的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監督管理。

第三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出入境口岸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下簡稱檢驗檢疫機構)負責本轄區出入境口岸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檢驗檢疫機構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衛生許可管理;對在出入境口岸內以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食品、飲用水從業人員(以下簡稱從業人員)實行健康許可管理。檢驗檢疫機構對口岸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實行風險分析和分級管理。

第五條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有關食品衛生標準對出入境口岸食品進行衛生監督管理。尚未制定國家標準的,可以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相關標準進行衛生監督管理。

第二章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許可管理

第六條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在新建、擴建、改建時應當接受其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的衛生監督。

第七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事口岸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前,應當向其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申請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衛生許可證》(以下簡稱《衛生許可證》,見附件1)。

第八條申請《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以下衛生條件:(一)具備與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經營場所、衛生環境、衛生設施及設備;(二)餐飲業應當制定符合餐飲加工、經營過程衛生安全要求的操作規范以及保證所加工、經營餐飲質量的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三)具有健全的衛生管理組織和制度;(四)從業人員未患有有礙食品衛生安全的傳染病;(五)從業人員具備與所從事的食品生產經營工作相適應的食品衛生安全常識。

第九條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在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時,須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交以下材料:(一)《衛生許可證》申請書;(二)《營業執照》復印件(取得后補交);(三)內部衛生管理組織、制度和機構資料;(四)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書》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五)生產經營場所平面圖和生產工藝流程圖;(六)生產原料組成成份、生產設備資料、衛生設施和產品包裝材料說明;(七)食品生產單位提交生產用水衛生檢驗報告;(八)產品衛生標準、產品標識,生產產品的衛生檢驗結果以及安全衛生控制措施;(九)其他需要提交的有關資料。

第十條

檢驗檢疫機構按規定要求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定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有關規定要求,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決定,并出具書面憑證。對提交的材料不齊全或者不規范的,應當當場或者在受理后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補正。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檢驗檢疫機構受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申請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進行現場衛生許可考核及量化評分。檢驗檢疫機構根據材料審核、現場考核及評分的結果,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作出準予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現場考核時間除外,現場考核時間最長不超過1個月),并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申請人頒發或者送達衛生許可證件。《衛生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需要延續《衛生許可證》有效期的,應當在《衛生許可證》期滿前30日內向檢驗檢疫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一條

在《衛生許可證》有效期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變更生產經營項目、變更法人、變更單位名稱、遷移廠址、改建、擴建、新建項目時,應當向作出衛生許可決定的檢驗檢疫機構申報。

第十二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在停業時,應當到作出衛生許可決定的檢驗檢疫機構辦理注銷手續,繳銷《衛生許可證》。

第十三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在向異地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提供食品及食品用產品時,可憑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到該地的檢驗檢疫機構備案。

第三章從業人員衛生管理

第十四條檢驗檢疫機構對從業人員實行健康許可管理。從業人員每年必須到檢驗檢疫機構認可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第十五條從業人員應當向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健康證明書》。申請辦理《健康證明書》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一)《健康證》申請書;(二)有效的身份證明;(三)檢驗檢疫機構認可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體檢報告。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有關規定對上述材料進行審查,對經審查合格的從業人員,頒發《健康證明書》。《健康證明書》有效期為1年。取得《健康證明書》的人員,方可從事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工作。

第十六條

檢驗檢疫機構負責監督、指導和協助本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人員培訓和考核工作。從業人員應當具備食品衛生常識和食品法律、法規知識。

第十七條檢驗檢疫機構將健康檢查合格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的結果制作成胸卡(見附件2)。從業人員工作時應當佩帶胸卡以備檢查。

第四章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第十八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健全本單位的食品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加強對所生產經營食品的檢驗工作。

第十九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購食品及原料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或者化驗單,查閱衛生許可證。向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的單位應當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同時應當建立銷售食品及原料單位的衛生檔案。檢驗檢疫機構定期對采購的食品及原料進行抽查,并對其衛生檔案進行審核。衛生檔案應當包括下列資料:(一)營業執照(復印件);(二)生產許可證(復印件);(三)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四)使用進口原材料者,需提供進口食品衛生證書(復印件);(五)供貨合同或者意向書;(六)相關批次的檢驗合格證或者化驗單;(七)產品清單及其他需要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條

檢驗檢疫機構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衛生規范的要求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主要包括:(一)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情況;(二)衛生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情況;(三)環境衛生、個人衛生、衛生設施、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情況;(四)食品生產、采集、收購、加工、貯存、運輸、陳列、供應、銷售等情況;(五)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感官性狀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以及索證情況;(六)食品衛生檢驗情況;(七)對食品的衛生質量、餐具、飲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進行現場檢查,進行必要的采樣檢驗;(八)供水的衛生情況;(九)使用洗滌劑和消毒劑的衛生情況;(十)醫學媒介生物防治情況。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疫機構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日常衛生監督,應當由2名以上口岸衛生監督員根據現場檢查情況,規范填寫評分表。評分表須經被監督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核實無誤后,由口岸衛生監督員和被監督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共同簽字,修改之處由被監督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簽名或者印章覆蓋。被監督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拒絕簽字的,口岸衛生監督員應當在評分表上注明拒簽事由。

第二十二條檢驗檢疫機構應當根據食品衛生檢驗的有關規定采集樣品,并及時送檢。采樣時應當向被采樣單位或者個人出具采樣憑證(見附件3)。

第二十三條向出入境交通工具供應食品、飲用水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供應食品、飲用水前應當向檢驗檢疫機構申報,經檢驗檢疫機構對供貨產品登記記錄、相關批次的檢疫合格證和檢驗報告以及其他必要的有關資料等審核無誤后,方可供應食品和飲用水。

第二十四條航空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推行生產企業良好操作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質量控制與保證體系,提高食品衛生安全水平。

第五章風險分析與分級管理

第二十五條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標準的規定,結合現場監督情況,對出入境口岸食品實行風險分析和分級管理。

第二十六條檢驗檢疫機構應當組織技術力量,對口岸食源性疾病發生、流行以及分布進行監測,對口岸食源性疾病流行趨勢進行預測,并提出預防控制對策,開展風險分析。

第二十七條檢驗檢疫機構根據對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衛生許可審查和日常衛生監督檢查的結果,對不同類型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分級管理。(一)衛生許可審查和日常衛生監督檢查均為良好的單位,評為A級單位。檢驗檢疫機構對A級單位每月監督1次;(二)衛生許可審查和日常衛生監督檢查有一個良好的,評為B級單位,檢驗檢疫機構對B級單位每月監督2次;(三)衛生許可審查和日常衛生監督檢查均為一般的,評為C級單位,檢驗檢疫機構對C級單位每月監督4次;(四)衛生許可審查結論為差,或者衛生許可審查結論為良好,但是日常衛生監督較差的,評為D級單位,檢驗檢疫機構對D級單位不予衛生許可,或者次年不予續延衛生許可。

第二十八條檢驗檢疫機構對不同級別的單位進行動態監督管理,根據風險分析和日常監督情況,每年1次進行必要的升級或者降級調整(見附件4)。

第二十九條檢驗檢疫機構應當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食品預警通報,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相關食品向出入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供應。

第三十條

出入境口岸發生食物中毒、食品污染、食源性疾患等事故時,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啟動《出入境口岸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及時處置,并根據預案要求向相關部門通報。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一條

口岸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檢驗檢疫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一)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或者偽造《衛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二)涂改、出借《衛生許可證》的;(三)允許未獲得《健康證明書》的從業人員上崗的,或者對患有有礙食品衛生安全的傳染病的從業人員不按規定調離的;(四)拒不接受檢驗檢疫機構衛生監督的;(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關規定的。

第三十二條從業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由檢驗檢疫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一)未取得《健康證明書》而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二)偽造體檢報告的;(三)其他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關規定的。

第三十三條

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6篇

【關鍵詞】 病案;服務;管理;對策

作者單位:719315陜西省榆林市神華神東總醫院醫務科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項法律法規的健全和人們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療保險的廣泛開展,病案使用的范圍逐漸擴大,病案的復印率越來越高,病案室成為了醫院對外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這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員必須改變現有的服務模式,主動了解服務需求,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流程,去面對來自社會多方面的需求,為社會各方面提供優質服務,提高病案信息使用的社會效益。

在工作中筆者發現病案服務的流程和質量存在問題,不能滿足社會多方面的要求,給醫院和病案使用者造成諸多不便,因此筆者在服務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讓病案使用者方便,真正體現病案的價值。這對改善醫患關系是有幫助的。

病案復印工作不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點卻影響著工作的全局,不是醫療工作的重點卻影響著醫患關系的和諧,不被關注,卻在提升著醫院的服務質量[1]。以下是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在病案服務過程中的管理對策。

1 管理對策

1.1 由于方言、同音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或急診患者信息經常出現錯誤,這些都可能成為醫院與患者、患者與報銷部門的爭論點,造成醫療費用不能報銷,為此在住院患者在辦理入院手續登記時提示患者及家屬,準確提供相關真實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地址、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等,特別是車禍、社保、醫保、農合、商業保險等患者,避免信息源頭上出錯,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為醫院和患者節約時間,增強了醫療服務功能。

1.2 出現患者個人信息錯誤時,本院完善了《患者信息更正辦法》,從制度上保證了更正患者信息的規范性,也更加便捷的糾正了醫療活動過程中患者信息差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既維護了患者的權益,也避免了工作上發生原則性的錯誤。

1.3 為保護復印者提供的證件安全,避免證件被再次使用或做它用,筆者在患者、家屬和社會各部門提供的證件上加蓋本院病歷管理專用章,防范可能涉及信息安全的風險和潛在的公民隱私權侵犯。

1.4 出院患者丟失疾病診斷證明書,補開程序較繁瑣,給醫師和患者都帶來不便,根據這一情況本院完善了疾病診斷證明書制度,制度要求醫師出具疾病證明書,一式兩份,一份交患者,一份隨病歷保存。需要疾病診斷證明書的患者憑有效身份證明,直接去病案室查詢或復印。

1.5 醫護人員在不了解病案復印的相關問題時,就有可能對患者提出復印病案的要求處理不當。為此本院對醫務人員進行了《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培訓與宣傳。讓每個醫務人員都了解病案復印的相關要求。

醫務人員在接待患者住院時要向患者及家屬進行交代,指導患者通過正常程序獲取相關病案資料,避免患者出院后復印病案而產生誤會[2]。這對改善醫院的形象,改善醫患關系是有好處的。

1.6 有些復印者對病歷復印的有關規定不理解,填寫病案復印申請的時候不知如何書寫。根據這一現象,筆者將病歷復印的有關規定及程序、復印病歷申請表填寫要求及病歷復印原因打印成冊,幫助復印者了解復印程序,指導復印者填寫病案復印申請表。這樣增強了醫患間的溝通和理解,避免了復印者與病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矛盾;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復印者排隊等候時間過長的問題。

1.7 組織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提高病案管理人員法律意識,運用法律維護醫患雙方的共同利益。工作中積極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多與患者溝通,建立醫患之間的充分信任關系。加強病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習和借鑒賓館式服務禮儀,逐步建立起病案所特有的醫療服務文化氛圍[3]。

1.8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病案資料復印是否齊全關系到患者能否順利獲得費用的報銷或保險理賠。因此既不能多印資料,給復印者增加不必要的開支;更不能漏印必須內容,造成復印者多跑冤枉路多花冤枉錢。

1.9 保障歸檔率,有利于病案的復印、查閱服務。

1.10 為復印者提供病案袋,方便患者出院時將所有單據歸納在一起,不易丟失。從細節處體現人性化服務。

1.11 院領導重視病案室的建設,在人員上,增加了一名病案管理人員;在設施設備上配備傳真機、熱水器、一次性杯子、軟椅等設施,營造整潔有序的環境。優良的管理,使員工產生積極地工作態度,自覺愉悅地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讓患者感覺環境的溫馨與舒適,更重要的是復印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病案復印的全過程,使復印者清楚、放心,也符合病案復印雙方必須在場的原則[1]。

2 體會

在病案服務過程中,只要病案管理人員從細微之處做起,做到處處為患者著想,樹立為患者服務的理念,把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落到實處,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作為病案管理人員的職責,讓社會多方面人員知道醫院各個環節是有制度、有順序進行管理的,這家醫院是有章可循的,技術和服務是有品質的,自覺遵從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醫院醫務人員的勞動成果和人格尊嚴;也告知了臨床醫護人員,病案室是技術部門,這個科室的管理是一流的,提升他們心目中病案室的形象[4],用服務贏得醫務人員和社會各方面的贊譽。

參 考 文 獻

[1] 杜永強.慧敏.病案復印窗口應體現人性化的服務理念.中國病案,2009,3:10-11.

[2] 王麗紅,師亮.病案管理對醫患關系的影響.中國病案,2009,3:8-9.

第7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和有關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婚姻登記,包括結婚登記、離婚登記、復婚登記;所指的婚姻登記證件,包括婚姻登記申請書、婚姻狀況證明、婚前健康檢查證明、結婚證、離婚證、夫妻關系證明書和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

第三條  男女雙方自愿結婚、離婚、復婚,必須依照《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和本辦法進行登記。

依法履行婚姻登記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全省婚姻登記管理工作。

自治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婚姻登記管理工作。

第五條  宣傳、衛生、公安、司法、勞動、計劃生育等有關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共同做好婚姻登記管理工作。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村(居)民委員會,應配合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宣傳婚姻法規,搞好婚姻登記管理工作。

第二章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

第六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城市是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在農村是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

第七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的職責:

(一)依法辦理婚姻登記;

(二)依法出具婚姻關系證明;

(三)依法處理違法的婚姻行為;

(四)宣傳婚姻法規,開展婚前教育,倡導文明婚俗;

(五)指導婚姻家庭服務組織的活動。

第八條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配備由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擔任的專職婚姻登記管理員。

婚姻登記管理員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進行業務培訓,經考試合格,發給婚姻登記管理員證書。沒有取得婚姻登記管理員證書的,不能承辦婚姻登記工作。

第九條  婚姻登記管理員辦理婚姻登記,必須持證上崗,忠于職守,依法辦事。

婚姻登記管理員有權拒絕辦理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以及有關法規規定的婚姻登記。

第十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建立婚姻登記統計報告制度,每6個月向上一級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報告一次統計情況。

第三章  結  婚  登  記

第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愿結婚,須雙方共同到一方戶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申請時,須提交下列證件:

(一)戶口本或者戶籍證明;

(二)居民身份證;

(三)當事人所在單位或者本人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現役軍人申請結婚登記,應持所在單位團以上政治機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四)離過婚的須提交離婚證件;

(五)實行婚前健康檢查的地方,須提交婚前健康檢查證明。

不在戶籍所在地申請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戶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須加蓋鄉鎮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的印章。

勞動教養人員申請結婚登記,除提交原工作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外,還須提交勞動教養管理機關出具的結婚準假證明。

緩刑人員、假釋人員,還須提交人民法院的判決或監獄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

第十二條  離開戶籍所在地,并在暫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人員(以下簡稱“暫住人員”),在暫住地申請結婚登記時,除按第十一條一款執行外,還須提交暫住證和暫住人員所在單位或者暫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第十三條  申請結婚的當事人須提交雙方合影免冠半身2寸照片3張;實行婚檢的地方,還需提交男女單人免冠1寸照片1張。

第十四條  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應當如實提供婚姻登記管理機關需要了解的情況,提供本辦法規定的有關證件,不得隱瞞真實情況。

第十五條  婚前健康檢查證明由縣級以上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具備婚檢條件的醫療單位出具。

婚前健康檢查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不得擴大婚檢項目。

第十六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當事人的結婚申請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給予登記,發給結婚證。對離過婚的,收回并注銷離婚證件。當事人從取得結婚證起,夫妻關系即確立。

第十七條  申請結婚登記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

(一)男不滿22周歲,女不滿20周歲的;

(二)非自愿的;

(三)有配偶的;

(四)屬于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

(五)患有麻瘋病或者性病未治愈的,以及患有法律規定的其他禁止結婚或者暫緩結婚的疾病的。

第十八條  申請結婚登記的當事人受單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獲得所需證件的,經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查明,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予以登記。

第十九條  在本地出生無戶籍的,應持戶籍管理機關出具的本人出生證明和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方準予登記。

第四章  離  婚  登  記

第二十條  當事人自愿離婚,須雙方共同到一方戶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離婚登記。申請時,須提交下列證件:

(一)戶口本或戶籍證明;

(二)居民身份證;

(三)結婚證件;

(四)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介紹信,現役軍人須提交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機關出具的介紹信;

(五)離婚協議書;

(六)男女單人免冠半身照片各1張。

第二十一條  暫住人員在暫住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離婚登記時,除按第二十條執行外同時還須提交暫住證和暫住人員所在單位或者暫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介紹信。

第二十二條  離婚協議書應包括下列內容,并須雙方簽名。

(一)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愿;

(二)雙方離婚的原因;

(三)對子女撫養的協議;

(四)夫妻一方生活困難的經濟幫助;

(五)財產及債務處理的協議。

離婚協議須有利于保護婦女和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受理離婚登記申請后,應進行調解。經調解雙方仍堅持自愿離婚。并在子女撫養、財產和債務處理上達成協議的,方準予登記。

第二十四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當事人的離婚申請進行審查:

(一)證件是否有效;

(二)雙方當事人對協議是否自愿,是否有利于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三)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四)雙方填寫的申請書情況是否屬實,是否確系自愿。

第二十五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自受理離婚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符合離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收回并注銷結婚證件。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起,解除夫妻關系。

第二十六條  申請離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受理:

(一)一方要求離婚的;

(二)雙方要求離婚,但對子女撫養,夫妻一方生活困難的經濟幫助、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未達成協議;

(三)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未辦理結婚登記的;

(五)女方在懷孕和分娩后1年內非女方主動提出的。

第二十七條  公民與外國人無論是雙方自愿或者一方要求離婚的,應當向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第二十八條  離婚當事人雙方恢復夫妻關系的,按照結婚登記的程序辦理。

第二十九條  離婚當事人一方不按離婚協議履行應盡義務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自愿變更協議的,須雙方共同到原離婚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協議。

第五章  婚姻登記檔案和婚姻關系證明

第三十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婚姻登記的材料應編寫號碼,建立婚姻登記檔案,長期保存。

第三十一條  婚姻檔案的內容包括:申請書、婚姻狀況證明、收回并注銷的結婚證或離婚證,夫妻關系證明書或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離婚協議書、婚前健康檢查證明及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遺失或損毀結婚證、離婚證的,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和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向原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申請出具婚姻關系證明。

第三十三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當事人出具婚姻關系證明的申請進行審查,并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為遺失或者損毀結婚證的當事人出具夫妻關系證明書,為遺失或者損毀離婚證的當事人出具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

夫妻關系證明書,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與結婚證、離婚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  監  督  管  理

第三十四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開展婚前教育,宣傳計劃生育、晚婚晚育、婚前保健。計劃生育部門憑結婚證發放生育證。

第三十五條  未婚人員因故申請出具未婚證明,應持所在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本人出生年月、婚姻狀況的介紹信,向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辦理。

第三十六條  開辦婚姻介紹機構,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準后,發給《婚姻介紹許可證》,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辦注冊登記,方可開展服務。

第三十七條  有配偶的當事人重婚,其配偶不控告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向檢察機關檢舉。

第七章  罰  則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予以處罰:

(一)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條件以夫妻名義同居的,責令其分居,視情節輕重處以100-200元罰款;

(二)符合結婚條件,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者離婚后未辦理復婚登記以夫妻關系同居的,其婚姻關系無效,限期補辦婚姻登記手續,可處以100-200元的罰款;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撤銷其婚姻登記,宣布其婚姻登記無效,收回婚姻證件,對當事人處200-300元的罰款;

(四)為申請婚姻登記當事人出具虛假證件或者證明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沒收其虛假證件,對直接責任人處200-300的元罰款,可建議其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五)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撤銷其婚姻登記,收回結婚證或離婚證。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對損毀、涂改、偽造婚姻檔案的責任人員,依照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處罰。

第四十一條  妨礙婚姻登記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打擊報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工作人員擅自印制、偽造婚姻證件,或者玩忽職守、營私舞弊、弄虛作假,為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人員辦理婚姻登記的,或者對婚姻當事人敲詐勒索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當事人認為符合婚姻登記條件而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的,或者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公民同外國人申請結婚登記,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我省居民同臺灣地區居民申請婚姻登記,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辦理。

我省居民同華僑及澳門、香港地區居民(不包括持有《英國本地公民護照》或者其他國家護照的長住香港的中國血統外籍人)申請婚姻登記,由自治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民政部門辦理。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婚姻登記,或者申請婚姻出證,應交納申請婚姻登記證件工本費、檔案管理費。收費標準由省民政、財政、物價部門制定。

辦理婚姻登記,嚴禁附加收費。

第四十六條  婚姻管理所需費用應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婚姻登記收費應用于婚姻管理業務建設和開展工作的需要。嚴禁挪作他用,并依法接受審計機關監督。

第四十七條  婚姻登記證件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一印制。

第四十八條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依照《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結合當地民族婚姻登記管理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或者補充的限制違法婚姻產生的措施,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第8篇

關鍵詞:中醫藥市場;泰國;中醫藥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R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97(2008)05-005-02

泰國現有人口6000多萬人,目前泰國的華裔約有600多萬人,占泰國總人口的12%左右。首都曼谷的居民中,華裔約占40%。華裔的到來不僅為泰國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泰國人民帶來了廉價而有效的傳統醫藥――中醫藥。

1 泰國中醫藥近況

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西醫藥的毒副作用以及價格昂貴等原因,中醫藥在泰國受到重視。據泰國衛生部的不完全統計,泰國有60%的人喜歡采用中醫藥及當地傳統醫藥療法。現泰國有開業執照的中醫師5000余人,中藥店800多家,店內多有坐堂應診中醫師。目前在泰國近200家醫院中,雖然沒有中醫院,但有不少醫生采用中藥和針灸治病,特別在農村,用中草藥治病的比重更大。此外,泰國國民家庭中都儲有不少各色各樣的中草藥和中成藥,作為防治疾病和滋補養生之需,亦以資救治鄰里,可見植物藥、中草藥在泰國有一定的民眾基礎。

據報道,自2000年泰國政府公布《關于批準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的規定》以來,中泰中藥進出口貿易逐年發展。據相關統計表明:2003年,中泰醫藥貿易總值接近1.7億美元,其中我國進口0.3億美元,出口1.4億美元。2004年1~5月,中泰醫藥貿易總額已達1.36億美元,其中進口0.38億美元,出口0.97億美元,增幅明顯。出口的中藥材主要有、蜂王漿、甘草、枸杞、鮮蜂王漿粉、黨參、槐米、黃芪、大黃、當歸等22個品種;植物提取物進口的主要商品是蟲膠,出口的主要商品有苷及其鹽、醚、酯和甘草液汁及浸膏等4個品種。近幾年泰國中藥材進出口品種及貿易額逐年增加,逐步成為我國中藥出口的新市場。

隨著中醫藥文化及事業在泰國的不斷發展,泰國中醫藥學術組織亦漸增多,現已不下數十家。此外,中醫藥愛好者、研究者在泰國也日漸增多。如亞洲著名高等學府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藥物學院有個業余東方藥物研究組,從事中醫理論和中藥研究,翻譯出版了不少中醫書籍,如:泰文版《中醫歷史》、《中醫基礎學》、《實用草藥》等,這些書籍在泰國供不應求,人們希望見到更多泰文本的中醫藥書籍。這一切都標志著當今中醫藥在泰國已處在50年來最佳的發展環境中。

2 泰國注冊成藥入口手續

根據泰國的藥品法規,所有藥品均需經過衛生部所屬藥品與食物管理局之成藥審查委員會通過,列出登記號碼,發給許可證,才能進口銷售。

古方成藥必須是用中草藥制成之藥品,若滲入西藥原料,則不予考慮。

在療效方面,如果提到難治病癥,如癌癥、高血壓、糖尿病、血管拴塞、急性傳染病、艾滋病、心臟病、麻風、霍亂、肺癆、腎病、壯陽劑等,極大部分會被刪除,有些藥品療效說得空乏或太多,也會被認為不能置信而被退回。

辨理申請大約費時180d,所獲之許可證可永久使用。

申請程序分為二個步驟,首先是要取得樣品準入許可證,然后才正式申請藥品經銷許可證。

申請樣品準入許可證所需證件資料如下:

(1)成藥包裝紙盒;

(2)藥品說明書;

(3)成藥之處方、包裝法、授權書、藥樣品,即可輸入。

獲得樣品準入許可證之后,才能進入第二步正式申請。正式申請經銷許可證所要證件資料如下:

(1)工廠證明書,由當地衛生局證明6份(原件1份、副件5份),中英文對照;

(2)藥品證明書,由當地衛生局證明6份(原件1份、副件5份),中英文對照;

(3)與申請樣品輸入第三項文件同6份(原件1份、副件5份),中英文對照;

(4)藥品紙盒、說明書、瓶壺(如有)等各6份(全為原件);

(5)藥樣品6瓶;

(6)以上工廠證明書,藥品證明書要通過公證處和中國外交部及泰國駐中國使館證明。

成藥獲準進入泰國市場時的注意事項:

藥品紙盒和瓶簽必須有下列內容:

泰國衛生部發給之許可證號碼。

藥品生產批號(LOTNO),藥品生產日期(MED DATE)。

藥名、廠名、經銷商名、療效、規格、處方表等必須和申請刪改后發給之許可證且文字一致,以泰文為準,中譯英之專有名詞、字母務求一致。

目前,已被泰國衛生部批準的藥品包括丹田丸(廣東省潮州市宏興制藥廠)、蛇舌草丸(廣東省潮州市宏興制藥廠)、漳州片仔癀(福建漳州片仔癀集團公司)、天先液(飛達有限公司)等。

3 泰國中藥的銷售方式

中藥要想進入泰國市場銷售,除了上面提到的成藥注冊手續外,還應注意以下二點:

(1)向衛生部申請藥品進口許可。

(2)在獲得藥品進口許可之后,再向衛生部申請藥品銷售許可。

中成藥產品的進口關稅是10%,增值稅是7%,加上其它稅種,共約20%。

中藥產品多以批發形式銷售,較大的中藥批發商約有10家,中小型約為40家。

泰國對我國中藥材進口限制較少,主要向藥店和藥廠供貨。普通藥材進口稅是每公斤5銖(約合0.125美元),名貴藥材進口稅為貨物報關價的30%。

由于泰國進口中藥的數量和金額較小,所以,每年的中藥進口數量和金額均沒有列入海關統計中。

4 影響中成藥準入的主要原因

由于泰國的相關法規和中醫藥在泰國的影響力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中成藥都能順利地進入泰國市場,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

(1)泰國社會對中成藥了解甚少,對中成藥進口限制較多,尤其對藥物中的功能和主治方面有嚴格限制,如高血壓、糖尿病、血管栓塞、急性傳染病、心臟病、肺癆腎病等,極大部分會被刪除。同時在藥品廣告宣傳時,必須嚴格遵照審批所允許的口徑,否則會被查處。此外,泰國醫藥界對中藥了解甚少,懂得中藥的人員更少,在衛生部里的情況也一樣,使中成藥在申請辦理進口許可和銷售許可的手續過程中,耗時較多。

(2)國內對中藥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已得到國內市場的認可,但中醫藥在泰國醫學界仍沒有相應的地位,對中醫藥的認可僅僅是剛起步,這嚴重地阻礙了我國中成藥進入泰國市場。

5 泰國的中醫師資格認證

和國內中醫師資格考核認證一致的是,泰國也有相應的中醫師認證體系,該體系規定:凡是泰國籍或已取得合法在泰國居留不低于3年以上者,同時具備在國外中醫藥大專院校,學習不低于5年期限者,通過對中醫知識與中醫醫德的合格審考者,并有該國發給的中醫師畢業證書。泰衛生部承認中國現有32所大專院校開設的中醫藥專業本科畢業文憑。

目前已取得泰國衛生部正式頒發的中醫師執業證書的共有203名醫師,他們絕大部分是泰籍人,大部分在中國大陸取得中醫藥本科畢業證書。泰國衛生部專門成立的“行醫執照管理委員會”負責中醫師資格考試認證。中醫師證書有效期兩年,期滿經考核后可再續。

6 泰國中醫藥市場的歷史機遇

過去,泰國主要的醫療體系依靠西醫西藥治療疾病,藥品大部分依靠進口。但是,由于進口西藥價格比較昂貴,有些藥品長期服用會產生副作用,以及近十年來傳統醫藥、傳統醫學的逐步興起,中藥逐漸被泰國人民所接受。特別是我國生產的藥品價格比較便宜,藥品質量優良,尤其是我國生產的中藥,既價格低廉、副作用小,且有很好的療效,在泰國藥品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特別是泰國政府公布《關于批準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的規定》以來,中泰中藥進出口貿易迅速發展,泰國成為了中藥出口的新型市場。我國的中藥出口企業應抓住機遇,在進一步推廣中醫藥健康理念的同時,深入了解泰國中藥市場的需求,研制和生產適合泰國民眾消費的中藥產品,積極拓展泰國的中藥市場。

參考文獻:

第9篇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死亡資料來源于2002―2006年上海市浦東新區滬東街道的戶籍人口居民死亡證明書。所有死亡證明書均按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進行編碼、分類。死因大類的分類方法按衛生部統一報表,分17類疾病。歷年人口數和年齡組構成由浦東新區公安局提供。不明原因死亡或不規范填寫均由浦東新區滬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人員進行調查,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命統計專業人員執行質量控制。

1.2統計方法

粗率按歷年浦東新區人口的年齡結構調整,標化率按世界人口標化。減壽年數以1~70歲為早死年齡域。計算公式如下:

1.2.1潛在減壽年數(PYLL)是某病某年齡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壽命與實際死亡年齡之差的總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壽命損失。

PYLL=Σai×di

式中ai=L-(xi+0.5),L是目標生存年齡(根據我國1990年人口普查數據,平均壽命為70歲);xi是i年齡組的平均年齡,di是目標生存年齡內各年齡組死亡人數。

1.2.2平均減壽年數(AYLL)是指實際死亡年齡與壽命預期值之差的平均值。

AYLL=∑(ai×di)/∑di

式中ai為各年齡組年齡均值與期望生存年齡之差。

1.2.3減壽率(PYLL率)是指某地區人口中某年內平均每人壽命損失量。

減壽率=∑(ai×di)/∑Pi

式中Pi為各年齡組實際人口數。

2結果

2.1死亡率

2002―2006年滬東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為7.26‰,其中男性為7.69‰,女性為6.81‰。用世界人口標化后平均標化率為7.30‰,其中男性為9.49‰,女性為5.64‰。男性標化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

2.2年齡組死亡率

年齡組的死亡率除小年齡組外,男性和女性均隨年齡增長而逐步上升,到70歲組快速上升(表1)。

2.3死因順位

2002―2006年滬東街道居民全人群的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損傷中毒、內分泌營養及代謝性疾病(內營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為88.15%。滬東街道居民男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惡性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中毒、內營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為89.17%。女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內營代病、損傷中毒,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為86.94%(表2)。

2.4減壽年數

腫瘤所致壽命損失最嚴重,為4 227.50人年。其中男性惡性腫瘤減壽年數為2 505.00人年,女性惡性腫瘤減壽年數為1 722.50人年。男性平均減壽年數最長的為傳染病及寄生蟲病(傳及寄病),達到14.43歲,女性平均減壽年數最長的為惡性腫瘤,為6.22歲(表3)。

3討論

2002―2006年滬東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為7.26‰,其中男性為7.69‰,女性為6.81‰。而2006年浦東新區戶籍居民的粗死亡率為6.93‰,男性為7.44‰,女性為6.42‰。滬東街道的死亡率男性與女性均處于較高水平。

滬東街道居民的死因順位前5位為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損傷中毒、內分泌營養及代謝性疾病,與浦東新區2006年前5位死因順位一致,說明滬東街道可采用浦東新區統一的疾病防治總策略。

滬東街道前5位主要減壽死因依次為惡性腫瘤、循環系統疾病、損傷中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呼吸系統疾病,浦東新區2006年前5位主要減壽死因依次是惡性腫瘤、損傷中毒、循環系統疾病、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以及先天畸形變性和染色體異常,兩者稍有不同。

在發展中國家,傳染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2]。滬東街道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的死因順位為第6位,浦東新區為第7位,并且為男性平均減壽年數最長的疾病,達到14.43歲。說明男性傳染病及寄生蟲病引起的早死現象需引起特別的重視。男性損傷中毒平均減壽年數也較長,為12.88歲,亦應引起相當的重視。

總之,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將是滬東街道疾病防治工作的新重點,應做好惡性腫瘤的早發現、早治療,加強健康促進,減少不良生活方式帶來的危害。而傳染病防治工作將繼續加強,同時應積極參與“安全社區”的創建工作,注意勞動保護、安全教育工作,減少損傷中毒的發生。

4參考文獻

[1] 孔靈芝.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現狀/發展趨勢及防治策略[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2,10(1):1.

第10篇

【關鍵詞】人口數 出生死亡 漏報

KeShan county 2006 residents birth death fail to report to investigate analysis

Zhang WenzhongLüJunFang Junjun

【Abstract】Objective to department concerned at assurance population policy and the health policy of the establishment medical treatment and policy provide credibility of basis, organization openned an exhibition this time investigate.Method:Carry on getting a door to go and see to investigate to the street, country, village for take out, carry on investigating to register.Result:Investigate the total population add up to 243830 people and the birthrate be 10.2% and fail to report a rate 6.7%;The death rate is 4.7% and fail to report a rate 4.3%.Conclusion: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t. want an enlargement birth death to enforce the law direct strength, medical treatment organization norm to life statistics of management, then can for department concerned decision provide the basis of science.

【Keywords】Population Birth and Death Fail to report

人口數字的準確性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要的。人口數的增長直接影響人口的變動,所以出生死亡的報告要真實準確,雖然現行的出生死亡報告制度比較健全,但是出生死亡報告仍有不同程度的漏報。為進一步提高我縣出生死亡人口數的報告質量,準確地反映出生詳細死亡率及死因分布,為有關部門在確定人口政策和制定醫療衛生方面方針和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組織開展了本次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

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居住的住戶和流動戶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者。隨機抽取并調查克山鎮東南街和八個鄉的出生死亡人口數、報告制度執行情況及醫務人員對出生死亡報告單填報質量情況。

2 調查方法

2.1對抽到的街道、鄉、村進行挨戶走訪調查,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使用調查表進行調查登記,對出生死亡人口數按調查表項目逐項填寫,凡有出生死亡及新生兒死亡的當場填寫調查表。從而初步查出漏報的出生死亡人口數,在查出的所有出生死亡人口數中,與各醫療機構和鄉鎮防保醫生填寫的報告單存根核對,無報告單的視為漏報。

2.2主要調查出生死亡總人口數及出生死亡漏報人口數。其中包括出生死亡登記卡填報質量,填報時間、完整、準確程度。調查范圍的總人口數,流動人口數。

3 調查結果

3.1出生死亡報告情況:調查總人口共計243830人,出生人口數2490人,出生率為:10.2%,漏報166人,漏報率為6.7%,調查死亡人口數1137人,死亡率為4.7%,漏報49人,漏報率為4.3%。縣級醫療部門出生死亡人口數報告比較好,鄉村出生死亡漏報率較高(詳見表1)。縣級醫療部門報告制度比較健全,醫務人員的素質較高,對出生死亡的報告比較及時。鄉村報告制度執行不好,對報告單質量填寫不全,報告不及時,不準確。鄉村出生漏報比較多,其原因是由于外出人口和超生不報,瞞報現象比較嚴重,所以鄉防疫人員掌握實際出生人口數很困難。鄉村死亡人口數遲報、漏報現象較多,大部分漏報是在家中死亡,而又未進行殯葬管理,私自深埋的。

3.2死因報告情況:在查出死亡人口1137人中,漏報人口最高的為診斷不明疾病,漏報率為26.1%,其次為損傷和中毒疾病,漏報率為9.6%。其它疾病漏報率詳見表2。

3.3報告質量:通過對縣級醫院和鄉衛生院調查發現,縣級醫院對死亡醫學證明書的死因填寫較全面,填寫完整率達95.4%,漏報率為1.7%,鄉級衛生院報告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填寫不完整,完整率達78.6%,并且漏報較多,漏報率為4.4%。

4 討論

第11篇

低保指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顯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州低保金申請條件2022,更多申請書點擊“低保申請書”查看!

廣州低保金申請條件申請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廣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限額標準的,可以申請廣州市最低生活保障。

申請人拒絕授權或不配合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調查的,視為放棄申請。

廣州低保金申請材料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應向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申請表及身份證明材料

1、《廣州市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

2、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原件核實后返還)。

(二)申請前6個月的收入證明材料

1、有工作單位的,應當提供所在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

離退休人員應當提供所在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養老待遇核定單等證明;非固定從業人員應提供單位(或雇主)出具的收入證明;

2、有出租房產、轉租、出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等收入的,應當提供相應合同或協議;

3、有集體分紅的,應當提供分紅單位的相關證明;

4、屬個體經營的,應當提供納稅相關證明材料;

5、申請人已支出贍養、撫養或扶養費的,應當提交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或相應的經公證的協議書等證明材料;申請人有贍養、撫養或扶養義務人的,應提供義務人支付贍養、撫養或扶養費的證明材料或聲明材料;義務人認為其不具備履行義務能力的,應當提供不具備履行義務能力的證明材料(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證、低收入困難家庭證、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出具的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的核對報告等);

6、有其他(包括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征地補償費、拆遷安置費、退役士兵自主就業安置費、工傷保險賠償金、交通事故賠償金、商業保險收益金、接受遺產(捐贈)收入等一次性收入)收入的,應當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三)家庭財產申報材料

1、擁有房產的,應當提供房產證(包括宅基地證);

2、有機動車(不含殘疾人代步機動車)的,應當提供機動車行駛證;

3、有銀行存款的,應當提供銀行存折和開戶銀行名稱;有涉及大額資金變動的,應提供銀行賬戶明細;

4、持有有價證券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5、購買商業保險的,應當提供相應合同、協議或支出單據等證明材料。

(四)家庭消費支出情況材料

1、已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當提供地稅部門出具申請前近3個月的繳費證明;

2、家庭用水、電、燃氣等申請前近3個月的消費單據。

(五)其他材料

1、無勞動能力或完全(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提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勞動能力鑒定材料;

2、全日制在校學生應提供在校證明;

3、失業人員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靈活就業證明、失業登記證明(或《就業創業證》);

4、殘疾人應當提供第二代殘疾人證;

5、重病患者應當提供有效的醫療保險指定慢性病診斷證明書或門診特定項目證明書,或申請前6個月內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證明;

6、已婚、離婚或喪偶的,應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7、非本市戶籍家庭成員應提供在本市居住的證明材料,以及由其戶籍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在當地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證明;

8、其他能夠反映申請人家庭情況的證明材料。

廣州低保金申請書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是申請人__,生于1968年7月,名族漢,職業為務農,現居住于__。

我家有五口人,父親、妻子、兩個子女和我。我父親年事已高,常年多病;妻子又病魔纏身;兩個子女都在讀書,女兒在__學院讀大學,兒子在實驗中學讀高中。

我常年辛苦在外透過賣苦力賺的血汗錢根本不能支付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對于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來說,每期巨額的學費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總為它傷透腦筋。

以前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上學,經常是東拼西湊,向這個親戚借一點,向那個親戚借一點,透過親戚支援,再加上自我辛勤勞動,勉強能過日,生活還得以維持,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年齡的增長,女兒不知不覺都念大學了,兒子都讀高中了,我此刻發現自我肩上的擔子再也扛不起了。

他們倆此刻地學費和生活費大大超過了我的想象,女兒平均每期上學要五六千,兒子也要三四千,加起來每期差不多一萬元了,來算算我的收入,年收入但是五千啊,而妻子在家的收入幾乎為零。每次為了讓孩子們順利上學,我都向銀行申請了一些貸款了。

在我心中一向認為自我苦一點都無所謂,但是必須要讓子女完成學業,走出大巴山。親戚朋友都勸告我和妻子,“你和你妻子都出去打工吧!這樣能維持一下你們的生活,改善此刻面臨地困境。”我多謝了朋友的勸告,但是他們沒有想過我家里還有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他需要我們贍養,自古以來我國都一個崇尚孝道的國度,我們家里必須要把它傳承下去,要給子子孫孫留一個好的榜樣。

我的妻子又常年多病,不能在家太勞作,只能在家盡其孝道,她的收入微乎其微,常常還要用我在外賣苦力的錢來補貼家用。

加之最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作物大大減產,致使家里收入更少,子女學費和生活費以及家庭支出,使我家收支極不平衡,支出遠遠大于收入,使我家在經濟上陷入嚴重困難的境地。

在我一籌莫展之時,不幸我看到幸福的期望,趕上以“以人為本”的協調的社會形態,黨的恩惠如同陽光一樣照耀著大地,惠民政策似甘泉一樣滋潤著弱勢群體,給予了弱勢群體以的生活保障。

我經過幾番斟酌,我特向您們申請我家為農村低保戶,期望獲得政府的補助,以此來度我家此刻在經濟上面臨地困難境地,來幫忙孩子們順利完成學業,實現他們的夢想,在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此致

敬禮!

申請人:haoword

第12篇

棄嬰和孤兒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群體。為貫徹我省市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我市棄嬰和孤兒救助管理工作,發展兒童福利事業,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一、充分認識做好棄嬰和孤兒救助工作的重要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有失去父母和事實上無人撫養的未成年人40多名,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他們失去父母,無人撫養,生活十分困難,是社會福利事業和社會救助的重點對象。做好棄嬰和孤兒救助工作對發展兒童福利事業,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我市建設“中等城市、和諧**”和創建科學發展示范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單位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棄嬰和孤兒救助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不斷滿足棄嬰和孤兒在生活、教育、康復、醫療和就業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共同營造有利于棄嬰和孤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二、妥善做好棄嬰和孤兒救助工作

(一)棄嬰的認定、救護、福利機構接收及養育

1.棄嬰認定。棄嬰是指被生父母遺棄,自發現之日起,60個自然日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嬰幼兒。棄嬰身份的確定由公安部門負責認定,并出具相關證明材料。證明材料一般包括:撿拾人撿拾證明、接報案和詢問筆錄(包括撿拾人身份、撿拾時間、地點、撿拾經過等)、查找生父母無結果證明等。

2.棄嬰救護。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棄嬰后,應當撿拾并及時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公安部門應當出具證明,幫助撿拾人與民政部門聯系,并及時將棄嬰送至民政部門,由民政部門負責將棄嬰送至醫院進行體檢和救治。醫院應當及時組織醫務人員對棄嬰進行健康檢查并記錄在案,對患有疾病的棄嬰要及時予以救治并建立詳細病歷,治愈后出具體檢報告單和醫療診斷證明書;對有殘疾的棄嬰,還應出具殘疾證明書。

棄嬰體檢基本項目包括:常規體格檢查(身長、體重、頭圍、胸圍、頭部、五官、胸、心、肺、腹部、脊柱、四肢、、外生殖器等)、血常規、尿常規(6歲以上,含6歲)、大便常規、乙肝表面抗原+肝功、新生兒疾病篩查(1個月齡以內嬰兒)、性病篩查(淋病、梅毒)、智力篩查。

棄嬰的救治費、住院費和住院期間的生活費,按照下列規定和程序予以解決:由民政部門或醫院暫行墊支;公安部門查找到遺棄人的,由遺棄人負擔;公安部門查找不到遺棄人或遺棄人無力承擔的,由市財政承擔。同時,鼓勵、支持醫院采取多種形式自愿減免體檢費和救治費。

3.福利機構接收。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由我市指定福利機構接收,進行集中供養。福利機構接收棄嬰時,應查驗確定棄嬰身份的證明材料和醫院出具的體檢報告,填寫《棄嬰入院登記表》。同時,為棄嬰建立入院檔案,詳細記錄入院、成長、免疫接種、手術康復、入學等基本情況。

4.養育方式。民政部門作為全市棄嬰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棄嬰的救護管理和棄嬰的臨時安置、照顧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棄嬰轉送他人,不得私自收養棄嬰,必須由民政部門統一監護、撫養和依法送養。棄嬰一般由福利機構實行集中供養,供養所需資金由市財政承擔。對適合家庭收養的棄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有關規定,可以依法開展家庭收養。民政部門要做好收養家庭的挑選、考察、評估等相關工作。

(二)孤兒的認定、養育、救助及就業

1.孤兒的認定。孤兒是指父母雙亡和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雙亡、未滿18周歲的兒童。

2.養育方式。孤兒養育采取家庭撫養和集中供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孤兒有法定監護人、撫養人的應當在家庭撫養,并由市財政給予專項孤兒救助,救助標準為:與低保或五保資金合并計算后,每人每月救助不低于600元。孤兒無法定監護人、撫養人或監護人、撫養人無撫養能力的,由民政部門辦理接收手續,在福利機構集中供養,所需資金由市財政負擔。

3.孤兒醫療費。在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孤兒,若發現患有傳染病、嚴重疾病或兒童福利機構因設備、技術力量限制無法治療的疾病需到醫院進行救治的,由福利機構送至醫院進行救治。救治所需經費通過財政預算安排和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籌集。家庭撫養的孤兒醫療費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后,符合我市特殊困難家庭醫療救助條件的,按照家庭困難程度,由民政部門提供醫療救助。

4.孤兒就業。城鎮戶口的孤兒成年后按照“自主擇業為主、政府幫助為輔”的原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優先提供就業機會。農村戶口的孤兒成年后,由所在鄉鎮聯系轄區內企業,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孤兒就業。對無專業技能的成年孤兒,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并提供職業培訓補貼和免費職業介紹。新晨

三、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幫助棄嬰和孤兒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一区二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午夜福利理论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