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多媒體教學軟件

多媒體教學軟件

時間:2022-11-18 10:39: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多媒體教學軟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原則;平臺選擇;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軟件融計算機、聲音、文本、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結合傳統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本文從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的原則、設計軟件平臺選擇和注意的問題三方面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進行了闡述。

一、多媒體軟件作品設計的設計原則

1、恰當選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首先要考慮的是它的教學價值。有些內容用傳統的方法和實物演示,就可以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沒有必要把它做成課件,否則不但不能體現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還會給人一種牽強附會的感覺。所以應該選擇那些用現實中的傳統方法難以做到的、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內容作為課件制作的題材,才能充分體現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論作指導,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作為一個教學軟件與其他應用軟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創作課件過程中應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創作的基本思想源泉都來自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知識點的引入、展開、分析、鞏固、測試的一系列過程中,都要以聽課學生的思維特點、心理特點、知識程度、理解能力為基礎,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力,最終提高學習效率。第三是要有所創新。一個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應該是是對原有教材內容的再創造,不僅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軟件設計時要根據課程內容認真分析知識的結構,依據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和教學設計思想,選擇最佳教學過程設計。

2、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網絡的優勢

隨著目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學習方式。因此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畢竟一個教學軟件的容量是有限的,針對的學生群也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好了網絡資源,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軟件的價值最大化。

3、注重課件制作中的創意和美感

一個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的過程是將一系列的文字、聲音、圖片、動畫、影像等連貫起來組成一個整體。具體的制作過程只要掌握運用相應軟件的技術,就能按部就班地圍繞教學內容將一系列資料組合起來。同樣內容的組合,關鍵取決于設計者本身對內容、對素材的理解、教學風格、一些個性化的東西溶入到軟件,敢于打破已有的一般框架,敢于創新。將獲取的多種素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課件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素材的集成過程中,除了要考慮素材呈現的順序等因素外,還要對課件的反饋進行設計。一個好的課件應該清晰而有條理,內容豐富,重點突出。一個好的課件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且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也應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應給予學生美的享受。

4、重視運行調試

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它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來完成教學內容的,課件在實際教學中要經受考驗,課件有沒有實用價值,應考慮下面幾個方面的情況,一是課件的移植性怎樣?二是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程度怎樣?三是教師操作使用是否靈活?另外,參加評比的課件,盡量“減肥”、“低標準”,打包的時候特別要注意AVI文件或有鏈接設置的文件,是否正常運行。在多媒體教室使用時,課件通過投影儀投在屏幕上,顏色、線條和圖像易失真,文字的大小也有變化,應注意調整。所以課件制作完成后,要經過多次運行、調試、修改、優化,才能逐步趨于成熟,運行調試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存在問題,應及時修改,逐步完善,使它真正為教學服務。

二、設計軟件平臺的選擇

選擇一個合適的軟件平臺是軟件制作的關鍵。目前比較流行的軟件著作平臺主要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 MX、FrontPage 、方正奧思等。不同的著作軟件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的不足,選擇哪一種著作工具要根據是制作者的操作水平、平臺的功能與軟件的特點、平臺的普及程度以及軟件最終產品的運行環境、軟件平臺對計算機運行環境的要求等方面來確定。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Authorware的功能強大,交互性好,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制作效果,幾乎已成為制作課件的首選。但Authorware是一款大型的軟件,要掌握它并非一日之功。微軟的PowerPoint軟件則相對簡單易學,制作課件的過程也極其簡便,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編程技巧,只需要將要展示的對象插入到一張張的幻燈片上,然后設置顯示、播放等屬性,就可以制作出包含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媒體的CAI課件來,比較適用于初學者。Flash 采用的是流行矢量技術,用Flash制作的課件,不但交互功能強大,而且動畫效果豐富多彩。Flash美中不足是只適合制作矢量動畫,對影像文件的支持不夠,缺乏多媒體的集成控制功能,無法實現多種媒體資源有效的整合,而且對教師也提出較高的要求,既要有較好計算機基礎,又要有一定的美工基礎。

三、設計時注意的問題

1、要避免做“黑板搬家”“書本搬家”的工作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者必須從新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教學軟件的設計,通過富有創意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無限遐想和創新思維,為學生營造一個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但在實際情況中有不少教師制作的教學課件,將整節課的教案或黑板都搬進課件,忽略了留給學生積極參與的空間,學生只能跟著教師或課件的思路走,而沒有自己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和思考問題的時間,穿新鞋走老路,使新的技術仍陷在傳統教學的舊框架中。

2、課件不要過分追求藝術性、技術性

多媒體教學軟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但不能單純地為藝術而藝術,僅僅停留于做表面文章。不能為了達到烘托課堂氣氛的效果,將文字、圖像、聲音并用,甚至插入一些與表現內容無關的圖片,使學生只顧看新奇而忘記所要表現的實質問題,分散注意力,不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引起學習者視覺上的不適應。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

3、與其他教師共同開發

一個好的軟件中有大量的聲音、畫面、文字甚至動畫。教師平時工作較忙,精力有限,可以考慮與其它教師共同開發,分工協作。或是計算機教師與其它學科的教師共同制作,這樣可以優勢互補,既保證課件的科學性,又提高了課件制作的質量。

總之,一個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應該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教師應該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更多圖文并茂、形聲俱佳的優秀課件,努力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歸奕紅.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新思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03.

[2] 劉春燕.多媒體教學如何“教得其法” [J].安徽教育,2006.08.

第2篇

摘要:隨著我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多媒體的教學離不開多媒體教學軟件,研發多媒體教學軟件是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介紹了筆者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及應用方面的一點心得。

關鍵詞:多媒體;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軟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日益成熟和逐漸普及的今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不斷地在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關鍵是要開發出適合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合理開發和應用教學軟件,會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多媒體教學軟件及其相關概念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還以生動真實的環境把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這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同樣是教育信息傳播活動,多媒體教學軟件就像課本、粉筆和黑板一樣,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傳統教學時應學的知識,還能使所傳授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開發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有必要深刻理解多媒體、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概念。

(1) 什么是多媒體

我們知道媒體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信息的物理載體,另一種是指信息的表現形式。多媒體教學軟件中的多媒體指的是后一種,即集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各種信息媒體于一體,可以接受外部圖像、聲音、錄像及其他媒體信息,經過計算機加工處理后,以圖片、文字、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多種方式輸出,實現輸入輸出方式的多元化。

(2) 什么是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來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信息,用計算機來表達、傳播和處理多種形式的信息,并給操作者提供更多的參與感和發揮自己創造力的環境。其特點是集成性、交互性、非線性。

(3) 什么是多媒體教學軟件

多媒體教學軟件是各種多媒體元素的組合,是一種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表現特點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教學策略的計算機教學程序,它可以用來儲存、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能讓學生進行交互操作,并對學生學習作出評價的教學媒體。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簡稱為多媒體課件(CAI課件)。現在的網絡課程也具備以上特點,所以多媒體教學軟件也包括網絡中的教學課件與教學資源。

2我國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① 部分多媒體教育軟件幾乎是課本的翻版,即“課本電子化”。

② 多媒體教學軟件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

③ 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從技術層面上說,信息化教育有四大基本特征: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數字化可以說早就在教學軟件中得以體現,多媒體產品都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當前的很多教學軟件并不符合信息化教育的四個特征,如智能特征。國外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智能化程度比我國要早,做到了教育行為人性化,人機通信自然化。我國教育軟件開發企業還很少開發這類教學軟件。另外虛擬現實技術在多媒體教學軟件中運用也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3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軟件是根據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教學內容而設計制作的,它運用與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其主要區別是它具有存儲、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能讓學生進行交互操作等特點,是一種先進的、有效的教學手段。

(2) 具有探索性學習的功能。探索性學習是指導學生學習的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應用、和創新是探索性學習過程的完整體現。

(3) 能夠自由選擇學習途徑。

(4) 有利于師生之間交流。

(5) 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學內容中的文字、圖形、圖像、可以利用二維、三維動畫或圖形、圖像變換是課本中的內容動態化,以揭示圖形、圖像的豐富內涵,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意境。正是因為多媒體的這種直觀的、形象、豐富多彩的特點,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習氣氛。

4關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

進行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首先面臨的餓是選擇合適的開發平臺。選擇好了開發與設計軟件以后,接著是通過教學設計、系統設計、腳本編寫、素材準備、創作設計等步驟編制成教學軟件,將教學軟件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評價,發現不足之處,進行修改,最后形成產品。下面介紹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過程。

(1) 總體設計: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設計就是根據教學內容,明確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以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這一過程也叫做教學系統設計,它是連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是分析教學策略和確定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框架及表現方法。

(2) 腳本編寫:腳本是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的藍本,開發人員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確定課件的具體表現方法,還有課件內容的具體安排,如各種媒體的擺放位置、媒體元素出現的時間、交互方式以及畫面的連接等,都要事先明確。

(3) 素材準備:多媒體教學軟件中的基本元素――素材。一般地說,大部分素材都需要在制作前準備哈,素材的準備往往是多媒體制作的一個比較煩瑣的過程,也是決定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質量的關鍵步驟。

(4) 創作設計: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創作過程主要是通過選擇好的集成工具,根據腳本設計的要求,把各種媒體素材集成創作成為一個整體項目。對于多媒體軟件開發企業來說,應該把軟件后期的維護與升級也作為一個教育軟件項目的重要環節。

(5) 項目: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教學或學習,因此在創作完后還需要將項目的原程序進行打包,更多時候是將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成光盤,這樣就完全可以脫離創作環境,用戶能夠使用。目前有很多網絡型課件是到Internet上,讓教師與學生能瀏覽。

參考文獻

[1] 王志敏,朱施南. 多媒體課件素材的設計與制作[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第3篇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Authorware縱覽――――――――――――――2

第三章 總體設計―――――――――――――――――7

第四章 詳細設計―――――――――――――――――9

第五章 源程序代碼――――――――――――――――17

第六章 部分參考文獻―――――――――――――――28

第七章 結束語――――――――――――――――――29

第一章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在各個領域隨之得到迅速推廣,微機進入家庭也已成為現實。計算機以其快捷、靈活、高度智能的工作能力完成著許多人工難以完成的任務,人們親切地把它叫作電腦。各大專院校及中小學校也配備了數量龐大的微機,但我們發現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還不多,特別是在中小學校,計算機的輔助教學應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因此,在搞畢業設計時,我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

多媒體自90年代以來已成為計算機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計算機的多媒體能力也已成為重要的衡量標準,許多使用計算機的人也希望自己能編制出美觀的多媒體軟件,可以說不懂多媒體就是電腦文盲。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媒體呢?“媒體”一詞在計算機中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存儲信息的實體,如軟盤、硬盤、磁帶、光盤等;另一種是指存儲信息的載體,如數字、聲音、文字等。一般認為多媒體可以如下定義:以計算機為核心,交互地綜合處理文本、圖形、圖象、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并使這些信息建立邏輯連接,以協同表示出更豐富更復雜的信息。多媒體有許多特征,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即:多樣性,交互性,集成性。它即能對來自各種電子媒體的信息進行集成,又允許人們通過編程與計算機進行對話,讓用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計算機的工作,從而使用戶更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

:9300多字

有畢業設計自述及參考文獻

200元

備注:此文版權歸本站所有;。

第4篇

關鍵詞:多媒體; Director;Lingo語言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4-0205-0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video media occupie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furthermore interactive media teaching software conforms to the learners' needs more. In the use of Director when making multimedia software, in order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interactive control experience, Lingo language is necessary.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Photoshop and Premiere editing required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through Lingo language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or, designed a multimedia software used to teaching with good interactivity.

Key words:Multi-Media Software; Director; Lingo Language

1 軟件的設計實現

本文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總體開發基于Adobe Director 11.5英文版,通過Photoshop CC、Premiere Pro CC軟件進行素材處理和制作,由Director實現總的控制調用,以Windows 7系統(64位)作為開發平臺[1]-[5]。

1.1 多媒體資源收集制作

為了設計交互性良好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需要添加制作具有個性化的界面,以及相關的導航按鈕,如跳轉、退出、播放、暫停、最小化等。本軟件使用了Photoshop軟件對這些資源進行了編輯制作。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已錄制視頻資源的效果,通過Premiere軟件對視頻進行了剪輯、合并,并為視頻資源配上了說明性的音頻。另外,還利用Director自帶的Text、Paint等模塊制作了文本和位圖資源。通過多方軟件的配合使用,增進軟件的交互性教學效果。

1.2 總體設計與實現

對教學軟件的設計主要分為五大部分:模擬器簡介、維護規程學習、維護技能培訓、知識測試和相關電子文檔查閱,見圖1。其中,模擬器簡介部分以文檔、視頻和音頻的形式介紹模擬器的研發背景和主要功能等;規程學習主要以視頻、音頻的形式演示模擬器使用過程中的保障、定期維護以及停用保管等;技能培訓主要以視頻、音頻介紹日常使用方法及各子系統的檢測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等;知識測試是以題庫形式檢驗學習效果的部分;電子文檔查閱部分可以查閱所有關于模擬器的文檔資料,有助于查缺補漏,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和完善。

1.2.1 主要功能的Lingo實現

1)頁面導航功能

3)聲音的控制

對Director軟件聲音的控制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對the soundlevel進行賦值,它有從0到7七個聲音等級,7最大;第二種是通過the volume of sound channelNum改變某個通道的音量大小;第三種是通過植入Buddy API Xtra插件,進而可以直接調用windows api函數,通過里面的baGetVolume()和baSetVolume()函數,實現改變系統音量的大小。本文就是通過第三種方法實現本軟件的聲音控制。其中聲音打開和關閉的相關代碼如下。

1.2.2 軟件實現

根據需要,把多媒體資源導入到Cast演員表中,根據軟件設計需要,對相關的屬性參數進行調整設置,已達到預期目標,最后在Score總譜中可見演員在其中的布置,如圖2。

通過代碼調試與完善,測試通過。在File菜單項中選擇Publish Settings,根據需要設置完成相關選項后,選擇Publish,完成后選擇OK,即可生成可執行程序。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視頻資源Direcor是通過鏈接(Link)的方式調用的,也就是說,所生成的可執行程序通過內部程序調用外部視頻資源,若想將視頻資源嵌入到可執行程序內部,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可以講視頻資源轉換為.swf格式,進而嵌入到Director內部,但相應地,視頻資源的分辨率會產生一定的損耗。最后的啟動程序界面見圖3。

2 結論

目前,有很多專業的多媒體制作軟件,比如zineMaker、iebook等,選擇Director是因為它可以把各種不同格式的元素進行整合,進而制作成交互性良好的多媒體產品,體現了強大的功能并能滿足開發者多樣化的需求。作者通過Director制作了交互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經多方用戶嘗試,都認為該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以及自學的需求,對于模擬器的維護保障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力. Adobe Premere Pro CC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2] 黎成茂. Director多媒體設計寶典[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9.

[3] 張豪, 何方. Director交互式多媒體開發從新手到高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第5篇

關鍵詞:多層面,硬件,軟件,組織機構,多媒體教學

9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創造思維、創新意識引起人們高度重視,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最偉大的成果之———多媒體技術被引入教育教學過程,成為現代教育的技術基礎。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給學生帶來了圖文并茂、聲像并舉的多元化信息,以此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各學校的重視,作者就如何多層面系統地開展多媒體教學工作,粗略地談了些看法和建議。

一、硬件設備設施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建設

根據教學資源、教學需求的不同,作者把多媒體教學環境分為多媒體綜合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學科專業教室三個層面。其中多媒體綜合教室為第一層面,主要為公共基礎課提供教學場所;多媒體網絡教室為第二層面,主要為計算機專業基礎課或有網絡要求的專業課的教學提供教學場所;第三個層面為多媒體學科專業教室,主要為有學科特殊要求的專業課的教學提供教學場所。各學校應根據各自的實際及需求情況,進行分析論證后,選擇建設符合要求的多媒體教室。

1、 多媒體綜合教室

(1)技術支持要素

區別于傳統教室,多媒體綜合教室運用了多種媒體,一般用于教師以演示、講授為主的課程,媒體主要起到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主要設備有:多媒體集中控制系統、投影機、大屏幕、視頻展示臺、多媒體計算機、DVD、錄像機、卡座、功放、音箱、話筒等等。其中多媒體集中控制系統是整套設備的核心,目前大部分控制系統采用全雙向控制方式,可對受控設備任意控制;提供可編程控制接口,全面兼容各類控制器及編碼;提供紅外遙控,操作面板顯示直觀,操作簡單。

技術支持要素的完善要注意實用性、統一性、開放性和安全性四個原則。①實用性原則:設備選擇堅持經濟、實用,要符合教師、學生的教學習慣和教學要求,應堅持普及與專用相結合,突出特點、突出特色。②統一性原則:在設備采購時要盡可能地統一規劃,統一購置,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師掌握使用,避免重復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性能,同時為日后系統進一步開發打下基礎。③開放性原則:最好能與互聯網相連,以及時方便地獲取信息和資源。也可以將幾個多媒體教室組成一個小的網絡,實現局域內的“遠程”教學,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人力資源。④安全性原則:在配置多媒體系統時應盡可能地考慮使用者的誤操作、電源中斷等因素可能造成和系統故障,并應有相應的軟硬件措施。對于公共教室,建議在計算機上安裝還原卡。

(2)物質環境要素

從教室結構來說,多媒體教室一般選擇在遠離普通教室,噪聲小的地方,一般在大樓的上層或邊緣位置,這樣可以減少與外界的相互干擾。教室的大小應從教學規模、教學效果等多方面考慮。教室的形狀以矩形為佳,長寬比例以4:3或5:3比較合適,空間高度應該滿足H>h+1.2,其中h為大屏幕的高度。教室多為階梯形,前排座位離大屏幕至少3米,后排座位離大屏幕最大不超過大屏幕對角線長度的6倍,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能看清大屏幕上的信息內容。在教室內裝修時,如果條件允許,應采取一定的隔音措施,以改善音質。

物質環境要素的完善還應從保護人體健康方面考慮。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應保障電壓穩定、室內無混響無噪聲。照明均勻,一般情況下,教室內需有300~500勒克司的照度。同時考慮到大屏幕中畫面的亮度、清晰度,要求室內(特別是大屏幕區域)的光線盡可能暗,以提高畫面的對比度和清晰度,保證學生能看清屏幕上的信息內容。所以在設計多媒體教室的時候要求教師可在講臺(控制臺)上隨意調節燈光強弱,特別是大屏幕區域的亮度。座椅高度適中,通風理想,一般應安裝空調設備,溫濕度可調,盡可能為師生創造良好舒適的教學環境。

2、 多媒體網絡教室

多媒體網絡教室在技術層面上要求:

(1)多媒體集成:投影機、DVD、錄像機等多種教學媒體可以方便地與教師用機掛接,也可以方便地播放多種媒體集成的教學軟件。

(2)“遠程”監控:監控系統能夠實現教師對學生機的全功能的遠程操作。

(3)多向交流:系統結構可實現多路視頻和語音信號的實時傳送,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任意交換信息,構成多種信息通道并存的多媒體網絡系統。

(4)同步和異步通訊:系統兼具同步通訊和異步通訊的可能性。學生一方面可以同步與教師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按個人需要選擇不同時間進行交流。

(5)資源支持和信息獲取:系統通過服務器與國際互聯網相連。上網瀏覽可迅速查到自己感興趣的相關信息。

(6)安全使用:教師或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遠程命令一次實現對多臺機器的統一設置、文件傳輸、遠程運行、遠程關機等操作,減輕了因學生誤操作、軟件復制、系統升級等帶來的維護工作的負擔。

3、 多媒體學科專業教室

這種教學環境可以根據各學科的教學特點和需要,在多媒體綜合教室或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基礎上,增加專門的硬件設施或軟件系統,使之具有特殊的教學作用和功能,適應不同學科的技能訓練和專業要求。

二、多媒體教學軟件建設

多媒體教學軟件是一種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表現特定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教學策略的計算機教學程序,它可以用來儲存、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能讓學生進行交互操作,并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的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軟件是開展多媒體教學的瓶頸,是提高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及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比喻,多媒體硬件是槍,而多媒體教學軟件是子彈,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及技術要求,多媒體教學軟件建設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來開展進行:

1、自行制作:對于技術要求較低或者只涉及到某一章節或某一教學點的教學軟件,基本立足于自行制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然后按照自己的教學意圖進行制作開發,這樣做有三點好處:①滿足了大多數課程的教學需要;②貼近教學實際,實用性、針對性好;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多媒體素質。

在制作開發的時候,教師要特別注意:作為多媒體教學軟件,必須能正確表達學科的知識內容、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具有友好的人機交互,同時具有診斷評價、反饋強化的功能。因此,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和制作,需要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做好教學設計、系統結構模型設計、導航策略設計和交互界面設計等工作,并在教學實踐中反復使用,不斷修改,才能使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符合教學規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還要注意面向不同使用者的通用性。軟件的使用要符合一般人的使用習慣,界面友好,操作簡單明了,必要時還要在軟件中提供使用幫助說明。

2、合作、共享:一般教師自行制作的教學軟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教學需要,但是對于一些特殊學科、特殊內容、重點項目和有學科實用特色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技術含量較高),一般教師獨立制作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就要與教育技術的專業人員合作。由學科教師提供教學設計腳本,教育技術專業人員提供復雜技術加工服務,以及編導、技術等方面的指導,形成協調配合、普遍開花的良好局面。技術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的學校也可以采取校際合作的方式,將優勢的技術力量集中起來,對人力資源實現充分共享。同時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上的教學資源也相當豐富。而目前大多數學校已經與互聯網相連,條件好的已經建成了校園網絡系統,這些都為教師利用網上的各類教學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也可以把自己開發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放到網上,實現資源共享,建立網上虛擬資源庫是今后教學軟件庫建設的發展趨勢。

3、購買:對于一些大型的教學軟件,以學校的自身力量自行開發有一定難度,這時就要借助于市場購買。目前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教學軟件數量很多,選擇的余地也很大,質量總體上還是可以的,但學校在購置時一定要有組織、有目的,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各學科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為多媒體教學提供必要的教學資源。

三、多媒體教學工作組織機構建設

為了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建議各學校可以以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電教中心)或教務處牽頭,成立多媒體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多媒體軟硬件開發技術小組等工作組織機構,由各職能機構負責人、專業教育技術人員以及各學科骨干教師組成。其主要職能有以下幾個層面:

1、 提高教師隊伍多媒體素質

隨著教育信息化,學校有組織、有目的地對學校教師進行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是對教學模式,同時也是對學科教師的一種挑戰,先進的設備只有在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手中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以對教師進行培訓不僅能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能力,也是普及推廣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多媒體硬件設備到位前后,就要開始對教師進行理論和技術培訓,使教師掌握多媒體教學理論、課件設計制作理論及相關技術。

2、 組織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比賽,建立獎勵制度

多媒體軟件制作應充分調動廣大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以教學一線人員自我制作為主,教育技術專業人員為輔。專業人員則集中精力進行重點項目、實驗項目和精品的研制,從而來帶動各學校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多媒體教學,激勵教師自制教學軟件,學校應組織多媒體教學比賽,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一方面在經濟上給予支持,另一方面對開發教學軟件的教師從工作量和成果方面予以認定,對有使用價值的教學軟件要予以推廣,從而促使教師更重視多媒體教學及相關的理論研究。

3、 開展多媒體教學應用的理論研究

多媒體教學應用的理論研究,是學校開展多媒體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很難使這些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得以實現,而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性、非線性、交互性等許多特性為現代教育理論提供了充分應用和發揮創造的空間。多媒體教學應用研究,應研究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如何充分發揮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的特性,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研究如何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科學合理地綜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研究如何根據學科特點,選擇適合發揮多媒體特性的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研究學生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和條件進行自主學習;研究如何轉變教學觀念,促使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強化實踐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等等一系列問題。

總之,各學校在開展多媒體教學工作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高度重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及組織機構建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入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理論研究,根據教學需要多層面地開展工作,使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篇

一、多媒體教學軟件中色彩的作用

1劃分界面視覺區域,引導視覺認知過程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而色彩刺激可形成不同的視覺注意力,是形成視覺信息認知流程的重要元素。多媒體教學軟件中教學信息種類多、數量大,在一個頁面中可以利用色彩分布,將不同類型的信息分類排布,并配合合理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色彩,利用各種色彩帶給人的不同心理效果,很好的區分出主次順序,從而引導視覺認知過程。2突出頁面主題,形成信息傳遞重心主題突出,重點明確,易于學習者操作是一個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重要評價標準,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時,可以利用的色彩的對比、調和手段,形成不同的視覺中心,使學生迅速、快捷、準確地掌握主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效率,也可以利用不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情感效應以及審美心理感覺等,將多媒體教學軟件傳遞的內容與色彩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色彩來烘托主題、突出主體。3展現表現形式,增強藝術效果多媒體教學軟件不但能夠傳遞教育信息,而且能夠通過創設認知情景、陶冶審美情操。人的視覺對于色彩有著特殊的敏感性,色彩對人產生的美感魅力極為直接。色彩既是視覺信息傳達的方式,又是藝術設計的語言,當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色彩所反映的情趣與人們的審美情緒發生共鳴時,即當色彩配合的形式結構與人們審美心理的形式結構相對應時,人們就會感覺到色彩和諧的愉悅。色彩設計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藝術品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課件設計者需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審美喜好、心理特征等選擇不同的色彩并對色彩進行搭配。4產生色彩心理,影響認知情感人們用色相、色飽和度和亮度來描述色彩的基本屬性,色彩本身并沒有感情,它給人的感情印象是由于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聯想所造成的,如紅色在中國和東方民族的文化中象征著喜慶、熱烈、幸福,是傳統的節日色彩。從認識論角度來說,色彩心理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色彩作為視覺信息傳達的重要因素,在傳遞信息的同時還能夠有力地表達情感,能夠隱性的對人們的情緒、精神和行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色彩的視知覺和色彩的心理效應是同時進行的,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產生色彩生理反應時必然伴隨著色彩心理活動。利用色彩的心理效應,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色彩精神空間。

二、多媒體教學軟件色彩設計原則

1軟件整體色彩風格的統一性多媒體教學軟件由許多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又有很多頁,每一頁都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就多媒體教學軟件整體而言,則要有一個貫穿始終的色彩設計思路和色彩整體形象,以形成軟件統一的色彩風格。2軟件局部色彩的對比、變化性在軟件整體統一的色彩環境中,對不同頁或同一頁不同部分之間運用兩種以上的色彩,能形成色彩的形狀、位置、面積、明度、純度,生理及心理的對比和變化,色彩對比和變化可以彌補配色中的貧乏與單調,刺激視覺,從而吸引人們的注意和興趣,使主題鮮明,視覺效果豐富,產生強調的效果。3色彩設計的均衡性色彩的均衡是指畫面中不同形狀、大小、明暗的色塊在產生對比、變化的情況下所呈現的整體穩定感。均衡,從物理學上講,是左右相對稱的狀態:從心理學上講,是作為要素的形、色、質等在感覺上、心理上的一種相互均衡感,以及視覺上獲得的安定感。色彩中平衡分為對稱式均衡和非對稱式均衡,對稱式均衡簡單、有序,但也容易有呆板的感覺,缺乏活力。非對稱式均衡是指色彩的色調、亮度、飽和度、面積、位置等不對稱分布,配色時按照一定的空間力場作適當調整,在心理感覺上產生相等的、平衡的感覺。4色彩調和的和諧性色彩調和是指兩種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協調統一地組織在一起,能使人心情愉快。色彩調和的目的在于將有明顯差別的色彩或不同的對比色彩組織在一起時要求得到和諧的效果。色彩的和諧是就色彩的對比而言的,有對比才會有和諧。兩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色彩對比是絕對的,因為兩種以上的色彩在網頁中,總會在色相、純度、明度、面積等方面或多或少的有所差別,這些差別必然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對比,過于刺激的對比配色需要加強共性來調和,過于曖昧的配色需要加強對比來調和。色彩調和的目的在于使網頁色彩在對比變化中協調統一。5適度刺激性色彩進行對比、變化時,要避免使用對比變化太強烈,視覺效果過分刺激、容易導致視覺疲勞的配色。

三、多媒體教學軟件色彩設計步驟

1確定主色調多媒體教學軟件通常用一種或幾種色彩為主導,使整個畫面產生一種和諧統一的視覺感受,這種畫面的色彩視覺傾向就是我們常說的色彩基調。畫面的色彩基調,取決于不同的色在一定的平面中的配置關系。各種色彩在畫面中所占的比列大小,可以主觀構成以色相、明度、純度、冷暖為主的色彩基調。由同一色或類似色為主構成的色調,可以構成單一、優美、和諧的色調;由對比色為主構成的色調,對比鮮明、強烈,可構成審美價值很高,令人興奮、激動的色調。高明度的亮色調,給人以積極、快活,清爽、明朗的感覺,適合表現輕快、開朗、華麗等畫面效果;中等明度的中調子畫面,具有柔和、幻想、甜美的感覺,適合表現高雅、古典、奢華的畫面效果;低明度的低調子畫面,具有苦悶、鈍重感,適合表現陰沉、沉重、神秘、憂傷、莊重等畫面效果。鮮艷的高純度畫面,給人感覺積極、強烈而沖動,適合表現歡快、熱鬧、有生氣、活潑的畫面效果;中純度的畫面,給人以中庸、文雅、可靠感,適合表現高雅、親切、優美、柔和的畫面效果;低純度的畫面,給人以平淡、消極、無力感,適當加入點綴色,適合表現簡樸、安靜、超俗的畫面效果。一般情況下,畫面中色的面積比總有一個主從之分,如果各色“勢均力敵”,不好確定其色彩傾向,就可能出現雜亂平庸的畫面。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中,應根據教學軟件內容、結構、風格、性質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色彩基調,所選色彩基調要能突出教學軟件的主題與思想。2選擇搭配色,形成對比和調和色彩組合所產生的美感,離不開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對比與調和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的兩個方面,離開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成立。絕對的對比會產生極大的刺激,絕對的調和會顯得乏味,而刺激和乏味是難以產生美感的。因此,在色彩運用中,運用對比時,要注意找到調和因素,反之,在運用調和時,要輔之以恰當的對比,使對比與調和保持有機化,才能使畫面呈現充滿生機的審美。同種色相配色,由于不存在色相的對比,所以極易調和,但由于缺少色相的變化,容易顯得單調、平淡以至不調和,應在明度與純度上加以變化,才能得到良好的配色。類似色相配色比同種色增加了色相的變化,色與色之間又有某些共同性或類似性,如黃色與黃綠色,其中都含有黃色的成分,因而顯得和諧統一、雅致,又增強了較明顯的的對比,是極易產生和諧統一的配色。對比色和互補色相配色,由于對比效果強烈、鮮明,能使人興奮、激動,不易單調,但若處理不當,容易產生炫目、喧鬧或過分刺激等不調和的感覺,要使對比色得到調和,需改變某一色的明度或純度,使其對比減弱,以緩和對比關系達到調和,或改變面積的對比,使兩色面積懸殊,或利用中間色進行過渡,使整個畫面達到調和。3選擇背景色在多媒體教學軟件中,背景畫面具有襯托主體、渲染氣氛、形成基調的作用。背景畫面色彩的設計首先要簡潔明了,清爽淡雅,與主體內容間形成一定的影調和色調的對比,達到突出主體的作用。背景色彩復雜,會直接影響主體的表達效果,甚至會使主體無法辨認。一般來說,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背景色應盡量選擇單一的中性或偏冷的色彩,這樣不會對視覺造成強烈的刺激,能使學生以平靜的心態投入學習當中,如果選擇鮮艷的暖色,或太花太亂的色彩,會干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力。由于多媒體教室須在較暗的環境中使用,所以,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背景色不宜選擇暗色調,應以較亮色為主,以提高整個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觀看效果。如果選擇暗色調,在昏暗的環境中,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背景畫面要形成統一的基調,使用同色系作為背景,利用顏色的外延感貫穿整個教學軟件,將教學軟件的各個部分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使學生感覺知識點緊湊、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如果不同的頁面使用反差很大的色彩作為背景,將會破壞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整體感。即使是在需要更改背景色時,可以在變化的地方加上過渡色彩的背景,以免引起突變,造成視覺上的沖擊,使人的心理不適應,影響學習效果。

四、影響多媒體教學軟件色彩設計的因素

1學科類型不同學科所使用的色彩基調會有所差異。理科類體現的是科學、智慧、理性,邏輯性較強,一般使用藍色、黑色、青色等冷色調的色彩,給學生創造一個寧靜易于思考的空間;而文科體現的則是想象、浪漫、感性,可根據內容與表述的情感,選擇適當的色彩,以使教學內容與色彩相輝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色彩的選擇中更多地采用粉色、白色、紫色等色調。2學習者不同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者不同,而不同學習者的年齡、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不同,認知風格不同,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同,只有符合學習者的特征才能起到最有效的刺激,產生最大的效果。嬰兒大約在出生后一個月就對色彩發生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發育的成熟以及對色彩的認識、理解能力的提高,由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影響而隨之產生。如幼兒階段通常喜歡紅、黃、藍、綠等純彩。小學兒童階段隨著心理和思維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兒童改為喜歡藍、紅、綠、黑等純彩。中學生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和思維發展逐漸趨于穩定,他們喜歡的顏色較多為紅、黃、藍、綠等純彩和淡綠、粉紅、淡紫、淺藍、淺黃等淺彩。成年人的思維和心理發展已經成熟,自制力強和注意力的集中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多采用冷色調(如藍色)和中性色,這樣易于學生長時間學習和思考。例如在二年級數學軟件《用厘米量》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色彩以綠、紅、黑等純彩為主,從而較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的氣質、性格、性別與色彩也有關系。如性格急躁的人多喜歡暖色、對比強烈和明快的色調;憂郁、怯弱、沉默的人喜歡冷色及柔和、素雅的色調;活潑、熱情、朝氣蓬勃的人喜歡跳躍的暖色、對比色和艷麗的色調;理智、深沉、性格內向的人喜歡調和、穩重的色調。女性較喜歡亮度較高的色彩,而男性則喜歡亮度較低的色彩。3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中色彩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搭配使用,這樣才能更好的突出教學的重點,有利于學生學習。例如,一般背景較少選用暗調子,但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封面中,背景畫面選用暗色調,遠景一輪殘月漸漸升起,中景為灰色調的樹影,近景為較暗的荷葉和荷花,好似一幅中國筆墨山水畫,學生通過細細地觀賞畫面,體會到意境美,但與作者煩悶的心情產生矛盾,從而產生情感沖突,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總之,在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中,色彩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影響著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效果,我們一定要進行認真、細致的色彩設計。

作者:王生玉單位:蘭州城市學院傳媒學院

第7篇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視頻;歷史教學;課堂互動

所謂多媒體,就是聲音、文字、圖形、圖像、視頻等信息的載體,多媒體教學軟件就是把這些媒體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則有機地整合起來,以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軟件。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筆者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輔助教學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就談談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歷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歷史教學中的功用

1.能較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對于這些難點問題,教師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軟件中的視頻文件和圖形文件的動態演示,再配以動聽的音樂和教師的生動講解,使學生能在愉悅的心境中更有效地接受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培養思維能力,這比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更能實現突破教學難點的教學目的。

2.能充分體現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直觀性是任何傳統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代替的,它通過多種媒介的交替演示作用,可以多渠道地向學生傳遞多種多樣的教學信息,使學生的各種器官對新知識進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能極大地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對于中學生來說,在歷史教學中,多媒體軟件中豐富多彩的視頻圖像、優美動聽的聲音、色彩鮮艷的圖片、生動活潑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學生聽、看、動手和思考問題的興奮點,對這些因素加以綜合運用,能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課前活動的開展,因為學生下課后一般都會到課室外活動,到上課時,學生興奮的情緒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平復下來。這時,就需要課前活動,播放一些多媒體素材,如放一段歌曲、視頻文件,或放一些與本節教學有關的片斷,就能起到提高學生聽課興趣的作用。

4.能做到當場測練,講練結合,使學生及時鞏固新知識

多媒體教學軟件提供的新的教學手段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能實現講練結合,使學生及時鞏固知識,通過課堂測練也能夠使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情況和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5.能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和創新能力

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后,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動耳等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在高昂的狀態,再加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引導,就為學生的各種各樣的思維能力培養提供了極佳的前提條件。

二、教學方法及注意事項

多媒體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正處于初期階段,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種教學手段的交替運用,以發揮最大、最佳的教學效果。除電腦演示外,還可利用實物投影儀在幻燈片上寫板書,或直接把課本上的人物、實物、地圖、表格、史料和課文內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加強記憶的效果;利用錄音機放一段輕音樂或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以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記憶效果,以實現自己的教學目的。加強課前活動,把學生的聽課興趣激發起來。

電教課的教學過程要注意與傳統教學法和教學手段相配備,如講述法、談話法、閱讀法、集體或個別提問學生、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劃課本等,兩者決不能脫節,或互相排斥。

注意發揮身體語言的作用,如抑揚頓挫的聲調、豐富多彩的面部表情,配合課文內容的手勢,擺脫麥克風的限制,直接走到學生中間邊走邊講,用眼光多與學生接觸,就好像與學生在平時聊天一樣,給學生以親切感,以培養教師與學生的感情。

講課時應注意電腦課件演示的速度和時間控制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反映電腦課件演示的速度太快了,需記下來的課外知識或學習方法,學生做筆記時來不及寫。在課件設計時應注意留給學生記筆記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但又要注意課件演示的時間控制問題,不要影響教學的進度。

第8篇

關鍵字歷史教學;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1-0277-02

近年來,隨著研制與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實踐運作以及在理論上的探索與研究,我對多媒體技術如何配合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改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在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必要性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知識量猛增,知識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量也明顯增多,而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一個辦法:即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擴大學習容量。這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據國外有關實驗表明,使用傳統電教的學習比不使用電教的學習,要“多學三倍的材料”,何況使用優勢更顯著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呢?

在歷史學科課堂教改中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與使用同樣是必要的。因為歷史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具體性,歷史資料繁多,結論又是以史料為依據,在此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而得出的。據此,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后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為此,教師或需將大量的課外資料帶進課堂,或要求學生課前閱讀大量材料。在現實中,這兩點似乎都不太可能。而多媒體軟件的一大優點就是存儲信息大,它可以將大量的必需的文字、圖像資料等帶進課堂教學之中,而且計算機調用資料的速度快、隨意強,滿足了歷史學科的教學要求。歷史學科的另一特點就是它所研究的對象均為過去的“時”與“空”。從“時”而講,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2教學軟件研制開發應注意的若干方面

2.1教材內容的選擇。教材內容的選擇十分重要,它直接關系到能否制作出高質量的符合教學要求的軟件。“編制電化教材,要有助于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一般由教師一講就清楚的問題,就不必編制電化教材。”以及“在教學中有些理論知識、抽象概念,教師講起來復雜,學生聽起來難懂,但通過電化教育,使學生易于理解。”③由此我依據歷史學科教學的特點擬定了選取教材內容的三個原則,1.要將教師與傳統教學手段無法表述清楚的歷史知識點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將其表達清楚。如:“時”、“空”概念等;2.要體現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能力的要求。即歷史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要努力創造一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氛圍,留有余地的讓學生發揮其想象力。

初三的《新航路》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四位航海家的航行經過,其間穿插有大量的地理知識和概念等需表述清楚,而依靠傳統的教學手段又很難將其解釋清楚,我則通過多媒體擅長制作二維三維動畫的優點,配以圖、文、聲并茂同時展示,生動形象較而易舉地將其解釋清楚。另外,《新航路》教學中為了達到培養學生將中外歷史進行比較以及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能力,我們設計了一組圖畫來提示學生。如:鄭和與達?伽馬的比較與開辟新航路的影響的討論等。高中則注重史學閱讀、分析與實踐。

2.2加強協作。從目前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制作來看,很難由單一學科人員來完成,因為至今還缺乏橫跨兩科的綜合性人才。在歷史軟件設計制作中,應以歷史學科的專業人員為主,歷史學科與計算機專業人員必須緊密配合,各司其職。歷史學科的研制人員應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從理論上認識多媒體技術的優缺點,選擇好教材內容,在深入鉆研教材與閱讀大量參考書的基礎上,寫成具有創新理念的、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教案并像導演說戲一樣分析講解給編程人員聽,一定要其在充分理解教學意圖的基礎上才能編制出好的適合課堂教學的軟件。我編制的《新航路》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均如此,組成了研制群體,體現了協作的優勢,這也是符合現代科研集體攻關的特點。

2.3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模式是一種得到廣大教師認可,程序化了的教學方法。多媒體軟件在教學中運用尚屬起步階段,難以構建模式,但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肯定促進了某些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進。因為其一使整節課密度增強,知識量增大,節奏加快,結構緊湊。如: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全方位的將“時”“空”通過圖、文、聲并茂的予以展示。其二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與綜合運用各科知識有能力。其三由于運用了多媒體網絡技術加快了“師生間信息量的流動,使課堂教學更有生氣和活力。”其四將重新確定歷史教材中的難點與重點。《新航路》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學軟件體現了以上的原則精神,因而達到了某些教學方法轉變的要求。

3教學軟件的開發與運用促進了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從《新航路》教學軟件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效果看,第一是容量大,教師將大量的圖、文資料帶進了課堂教學之中,增加了知識量,這是以往任何課堂教學中不可能實現的,對學生而言則開拓了知識面,激發了學習興趣。第二將教師難以表達清楚的航行路線和概念通過二維、三維動畫的展示解釋清楚。如:為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人的社會地位的高低這個概念。在屏幕下部制作了一架天平,天平的左邊是一條鱷魚代表人,而天平的右邊是不斷下落的黃金(正好落在天平上),隨著黃金落在天平上數量的增多,左邊代表人的鱷魚也在不斷增大,這樣就輕易、形象地將這個概念解釋清楚了。又如:在展示達⑤伽馬航行路線時,在世界地圖葡萄牙國界處先出現一艘帆船,帆船沿著當年達?伽馬航行路線行進的同時,為加深學生的理解,又用紅色條緊隨船后,又配以旁白與穿插相關圖片。學生課后紛紛贊許多媒體教學課,它生動、形象、便于理解與掌握知識,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三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在組織學生討論新航路開辟影響時,用一組圖畫的展示,來提示學生,學生以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得出了正確的答案。又如:《新航路》教學軟件為配合歷史課堂教學中外歷史進行了比較,把鄭和與達?伽馬的航行進行了對比,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兩次航行的作用,既培養了學生將中外歷史聯系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能力,又客觀地評析了兩次航行的不同作用,培養了學習歷史的能力,拓展了思路。課后學生表示以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難以掌握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快捷、簡便地落實了,現在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集中精力,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能培養其能力的問題,同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充分利用每一分鐘時間,精神高度集中,適合了高速度、快節奏、大容量的現代歷史課堂教學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9篇

為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在應用其它教學媒體的同時,應不斷地應用計算機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和應用,擴大學生的視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特別是制作教學軟件,尋求符合課堂教學實際需要的模式和樣版及配套的系列教學軟件,進行有益的嘗試。

一、制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軟件,旨在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知識

《高中地理》重難點知識,主要指那些空間動態的原理性的內容:如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循環等。這些內容用常規的媒體,很難有效的表達。制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軟件,特別是畫面可控制的動畫影片,以適時插入的方式來揭示重難點問題,難點突破效果良好。在這方面,應用動畫軟件“制作包”,如繪制各種原理示意圖并在其中插入閃爍箭頭和畫塊,移動相對位置;顯示碰撞式運動的特點,用線段或顏色指示運動循環的方向、作畫面幀幅運動或圖與圖的轉換;顯示空間線段的位置及物體運動方向、相對位置等。

例如,我們在制作“地球的自轉與公轉”一節的教學軟件時,用三維動畫再現地球運動的情況;用幾何畫法的方式可再現黃赤交角及“地軸傾斜”的空間意義;用太陽光束投向地球的角度變化(動畫模擬圖可清晰的顯示出來)充分揭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這樣,在培養學生立體空間觀念顯示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動態特點,及在宇宙中的相對位置和空間形態,是以往任何教學手段都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

二、制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軟件,旨在發揮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集合式”教學效果

不同的教學媒體,有其不同的教學功能。如地圖對于展示地理空間分布,形象直觀;幻燈片展現自然景觀,作用獨特;動畫影片揭示地理原理,透徹生動;電視(影)片及音響效果如臨其境,音響更可烘托場景氛圍。正是因為有了計算機編輯軟件,完全可按教學的實際需要,將不同的媒體有機的集中合成為一體,形成一幅幅疊加、整合、靜動結合的畫面,應用計算機超文本技術,加強地理空間分布的動態變化綜合表現能力,這是我們在設計和制作教學軟件時,應該十分注意的問題。

例如,我們在制作自然帶一節的教學軟件時,將展示自然帶的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及垂直地帶性的動畫影片(MPEG壓縮文件)設置在主畫面圖“理想大陸”及世界大陸自然帶主復合圖的功能鍵中,按功能鍵后,馬上在主畫面圖上顯示緯度方向、垂直方向的箭頭,并同時開啟一個窗口用影片展現此方向的自然帶更替的實景情況。在此基礎上,再用反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的地表實況圖,疊置在主畫面圖上,進一步證明“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構成了極其復雜的地理環境”(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冊)這一較為抽象、很難理解的結論性知識。通過系列“集合式”原理圖組的設計和制作,使我們的教學軟件,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知識有著積極的作用。這就是計算機軟件制作平臺的功效所在,它能將以往無法制作的可視教學載體,變得相對容易。

三、制作具有“智能型”的教學軟件,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

應該說“智能型”的教學軟件,它首先必須符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在知識內容的設置上,充分利用超文本技術,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不同教法的教師的需要。整個課程的編排程序能適應各種課型如新課、復習課、練習課的需要。為此,設計、制作教學軟件完全要按教學大綱的知識點來編排,知識內容和素材也要大大豐富。一個問題從概念到原理,采用多角度、多側面、剖析的方式,設計制作成一個個相對獨立又互為因果的多媒體教學模塊,供教師在教學中選擇使用。如將原來的同步講解配音,分離開來,設一開關鍵供教師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使用。其次,教學軟件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就要遵循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軟件中編存一些相關知識的疑難解答及學習方法的輔導內容,使這些軟件在應用時,不再僅僅是課本內容的翻版,而是源于教材、基于技能培養、開拓學生潛能的“教學專家系統”和知識學習的輔助工具。另外,在設計制作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軟件時,考慮到“智能化”的問題,更要充分應用計算機本身數據處理的“智能潛力”。如制作“不同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的換算系統”;“世界時區和區時的實時換算顯示系統”;“地球的公轉及不同節氣太陽高度角計算系統”這樣一些教學軟件。其共同特點是可在課堂上“隨問即答”,不僅能及時反饋正確答案,更有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的能力。

四、制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練習軟件,對于強化學生的練習,消除教學的薄弱環節,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第10篇

摘 要 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有著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運用恰當可以顯著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但是,當前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和運用上還有許多缺陷。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作用應該嚴格控制在幫助學生與語言接觸,而不能代替語言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誤區及反思

語文教學中,我們看到不少教師喜歡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教學,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因為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有著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運用恰當可以顯著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但是,當前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和運用,還存在許多缺陷。筆者曾經看見教育教學網站一個用FLASH軟件制作的課件《雨霖鈴》,下載數高達2309次。粗略一看很漂亮:楓葉紛飛的畫面,不斷變換的圖像,上下翻騰的文字,聲情并茂的朗誦,還配上了凄凄慘慘的背景音樂。細究之則不難看出,課件的設計過于追求形象性,濫用圖像,似乎想把與課文有關的圖像都展現給學生,不少圖像設計花哨,聲音動畫與課文脫節,出現了喧賓奪主的現象。

展示的動畫,盡管景致很美,有飄飛的楓葉,淅淅瀝瀝的雨點,還有古色古香畫有長亭的扇子,仍無法營造充滿離愁別恨的氛圍,難以表現“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的意境。在樹上寒蟬凄切的叫聲里,在暮色蒼茫而又清冷的景象中,送別時面對長亭,該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啊! 就在這個時候,陣陣驟雨,剛剛收住了雨腳,好朋友啊,就要走了! 這時節,動人的愁思將怎樣地抒發出來呢?我想也只有深入詩文,細細斟酌詞句才可能感覺得到。這是文本本身特有的魅力,不是畫面能夠比擬的。動畫設計者的意圖是想為詞句“都門帳飲無緒”選擇一幅背景圖片。呈現在背景圖片上是揚州瘦西湖的“蓮花橋”,橋的造型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這與陣陣驟雨之后的都門南轅北轍,再加上畫面中碧綠的柳條和柔和的天色,更無法表現汴京城外,送別筵上,依依惜別,心緒不寧的場合,無助于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所以,語文多媒體背景圖片的設置首先應該考慮課文本身的特點,重在看設置的圖片能否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詞句,能否增強學生審美感受,以免學生光看熱鬧而不思考,以至對課文內容不理解。

作者借“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詞句,進一步推想到離別之后慘不成歡的情景,以“此去經年”的孤寂冷寞來收束整首詞,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無窮的哀怨。然而此圖中所呈現的這幅圖真是離題太遠,相聚時胡琴琵琶與羌笛,其樂融融,哪有作者的哪種苦悶與凄涼?可見,語文多媒體軟件應該用在當用之處,也不能追求時髦,粗制濫造,在使用時更應慎重,講求功效,無助于教學的不用。如果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與教師的授課內容不配套,使學生既要看字幕又要聽講課,一心兩用,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通過剖析我們能夠較為深刻地從整體上認識課件本身存在的問題,忽視了語文的文本特性,忽略了咀嚼語言的過程,束縛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誤用與濫用圖像資料等等。用這樣的軟件進行語文教學,課堂固然會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很高,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必然大大削弱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因為教學中唱獨角戲的是多媒體。另外,花哨的設計也讓學生無所適從,抱有好奇心的學生往往東張西望,顧此而失彼,不能全盤掌握課堂知識。

勿庸諱言,對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思考,使我對語文多媒體軟件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語文多媒體教學軟件應該以語言和文字為本。語文多媒體軟件即使再形象逼真也不能取代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語言文字是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語文學是語言文字的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對語言文字本身進行深入細微的體驗和理解,并通過閱讀想象出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做到如臨其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模式。“現代語文教育模式應該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應該具有鮮明的語文性,也就是說,應該是地地道道的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模式,而不僅僅是一般教育模式的變式。”

也就是說,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那純粹只是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的一種工具,多媒體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彌補教師授課時 “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不足,只能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輔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多媒體軟件只有為語言文字服務才有意義,使用恰當更能夠激起學生豐富的聯想,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但若單純為了趕潮流,若只是營造課堂氣氛或代替板書,若只是當作一種裝飾和表演以示創新,那是舍本逐末,大可不必。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作用應該嚴格控制在幫助學生與語言接觸,而不能代替語言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

參考文獻:

[1]徐丁林,吳俊娥.圖像泛濫:對文學課運用多媒體教學的一種優慮[J].中學語文教學,2002,(12).

[2]李海林.語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評當前語文教育改革中的幾種傾向[J].語文學習2005,(4).

第11篇

關鍵詞:多媒體 體育教學 教學軟件 講解示范

一、問題的提出

在當今的體育教學中,總感覺課越來越難上,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形式單一、方法陳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體育教學應該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不斷探索,勇于創新。要使我們的方法在教學中符合規律,使學生興趣濃、學得快、掌握得好,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就應該嘗試一下現在的電教媒體。(目前,電腦、投影儀、幻燈片、錄音機等電教設備每個學校基本都具備,這就為多媒體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討論與分析

從傳統觀念來看,普遍都認為多媒體教學和體育課怎么也聯系不到一起。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學生學會和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然而技術、技能的形成是一系列運動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也就是通過多種感知,即視覺、聽覺與運動知覺發生聯系,在各種分析器相互作用下,根據動作出現的順序和時空關系建立起一連串的運動條件反射。而視覺感知又是體育教學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廣泛地運用動作示范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利用各種感觀,獲得生動的表象,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感知認識,這就加快了對技術、技能的掌握。但學生對這種形式已經厭倦,如果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軟件來上課效果會是什么樣呢?于是,我就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動手做了一節體育室內課教學軟件《如何調解自己的情緒》,并參加了學校教學周公開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領導、同事們的好評。通過自己的嘗試,我覺得體育課是完全能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且應廣泛推廣的。那么,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為體育課教學提供什么呢?

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為教師要充分探究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和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以往的體育課都是由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進行,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引不起學生興趣。而運用多媒體就截然不同,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材料,通過畫像、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的是生動的、直觀的印象,教學課件中畫面的變換、聲音效果的疊加、動畫效果的處理,遠遠超出了傳統的講解示范。如:我在給學生上跳繩課時,把學生練習跳繩的情況拍成錄像,然后剪接到課件里,通過大屏幕的播放,讓學生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聽老師的講解,看哪個同學技術動作掌握得最好、跳得最多最快。經過同學們的比較和分析,結論一目了然,學習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更直觀,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給同學們介紹魚躍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傳統的教學是由教師將動作示范出來,然后進行講解、分析,所講的一切都較為抽象,在視覺上不能給學生一個直觀講解的感覺,讓學生不易理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難讓學生完全接受。而我在上課時采用了多媒體電腦教學,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畫面呈現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分解動作“站立――半蹲――蹬地――騰空――撐地――屈臂低頭――屈膝――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腿――直立”的文字解釋打印在屏幕上,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印象,練習起來更有勁,更積極主動,對動作要領更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更快。

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長了知識。

將室內課改成多媒體欣賞課,給學生播放精彩的NBA籃球聯賽、激烈的世界杯足球賽(精彩片段)、優美的花樣滑冰等內容,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喜歡把知名的體育明星當作自己的偶像,于是我有意識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資料、圖片,在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制作中,將這些國際上較優秀的運動員的圖片掃描進去,再將運動員的相關資料輸入到軟件里。這樣,再向同學們介紹某位體育明星時,既有圖片資料,又有文字資料,就顯得直觀、生動。同時,可抓住機會鼓勵同學們要積極鍛煉身體,爭取以后也成為世界冠軍,為國爭光。

第12篇

關鍵詞:體育教學;多媒體運用

21世紀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科學化、多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在新世紀里,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擴展與深入,它使每個人都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的優越性,現代教育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為此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應相應的地進行改革,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我市學校電教設施不斷完善,教師電教意識不斷增強,各門學科已開始廣泛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的廣泛使用使各學科進行了一次教學方法乃至教學觀念的“大改革”,各種教學軟件也應運而生,它們為教學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從當前的情況看,多媒體教學只是在語文、數學等學科中得到廣泛開發和應用,但在體育教學中情況卻不容樂觀。傳統觀念認為,體育課主要是讓學生鍛煉身體,學習運動的技能技巧,和多媒體教學沒有多大關系,這正是他們忽略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傳授學生必要的運動常識和理論的原因。以往這部分內容是通過老師的講解和板書來完成的,但是這種方式缺乏直觀性,不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效果會怎么樣呢?帶著這種想法,我嘗試著制作了一組體育教學多媒體課件,并且用之開了一節校級的公開課,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這次嘗試,我覺得體育課是完全可以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且應廣泛推廣運用。那么,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能為體育課教學提供什么呢?

一、提供直觀感受

多媒體電腦教學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通過畫面、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生動的、真實的形象,并引導學生發展思維,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的板書、口授形式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例如:向學生們介紹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如果用傳統的示范、講解方式來進行教學,效果是不理想的。因為在上課時,老師將完整的動作示范出來以后再進行講解、分析,所講的一切都較為抽象,在視覺上不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不易讓學生理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難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課時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屏幕展示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小腿團身成蹲撐的文字解釋出示在相應動作的旁邊,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這樣,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練習起來便會更有勁,更主動,對動作要領便能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也就更快。這點也符合了兒童對直觀、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強烈認同感的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體教學對指出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和糾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們可以運用畫面演示各種錯誤動作,學生通過認真觀看畫面,動腦思考。然后,通過教師仔細分析、講解產生錯誤動作的根源后再進行改正。另外,還可以將一些優秀運動員的比賽錄像剪輯到教學軟件中,在上課過程中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對滾翻動作在運動中的應用有個初步認識,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這樣對以后在室外繼續練習前滾翻動作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由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原因,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往往較短,特別是在講解、分析某個難點動作時,由于精神不集中,學生聽的就比較模糊。但是,如果讓他們看卡通片,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整節課下來他們都會興致勃勃,這是因為動畫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看完后印象特別深刻。因此,我們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借助動畫錄像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如:在給同學上武術課時,便可以把學生練習武術的情況拍成錄像,然后,剪接到課件里,通過屏幕的播放,學生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聽老師的講解,看哪個同學技術動作掌握得最好,既標準又到位。經過同學們的比較和分析,結果一目了然。這樣的動畫課件并配上適當的音樂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并且會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以后的練習過程中就會更加努力,學習的效率也會得到提高。現在的學生喜歡把體育明星當作自己的偶像,且有意識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資料、圖片。如果在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制作中,將一些優秀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精彩動作圖片掃描進去,再將運動員的簡歷輸入到軟件里。這樣不僅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還可以趁機鼓勵同學們要積極鍛煉身體,爭取以后也成為世界冠軍,為國爭光。

在多次的教學嘗試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體育教學帶來了諸多優點,解決了教學中疑難問題,也是我更加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逐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縱觀當今教育軟件的現狀,我們就會發現現在的多媒體課件往往無法直接用于課堂教學,有的緊緊只是側重于單個學生人機對話,交互性差,缺少跳躍、擴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加強有關課件制作方面的學習,提高課件制作的理論知識,嘗試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學特點,實用并令自己滿意的課件來,而教師在自制多媒體課件過程的同時,也促使著自身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當然,多媒體是輔助體育課教學的,它作為奇妙的教學工具,為師“教”生“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不能忽視對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多媒體教學是輔,而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的創新才是主要的,只有這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才能結出累累的教學碩果。(作者單位:寧夏中衛市體育中心)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 | 亚洲第一线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