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稅費服務和征管保障辦法

稅費服務和征管保障辦法

時間:2023-08-15 17:24: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稅費服務和征管保障辦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稅費服務和征管保障辦法

第1篇

1集體林區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探索

1.1規范采伐指標分配一直以來,采伐指標分配不僅是極為敏感的話題,而且對用材林資源的結構及布局有較大影響。為此,一些縣市探索了如下做法。一是對已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森林經營單位實行采伐指標單列,以經審批的森林經營方案所確定的合理采伐量為核定的森林采伐限額。二是改變往年以蓄積、材積指標逐級分解的做法,將全縣(市)采伐蓄積控制指標中人工商品林部分轉化為采伐面積控制指標。三是各鄉鎮(街道)采伐指標,除編案單位外,按照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長量原則測算核定采伐限額量,遵循“份額分配、小班排序、三級公示”的規則進行林木采伐指標分配和使用管理。具體而言,以各鄉鎮可伐森林資源占全縣(市)可伐森林資源份額比例測算得出采伐量,再分樹種、起源,以小班為單位,按林木年齡大小排序,由計算機采伐指標分配系統直接分配給林權所有者,作為預定采伐量。其中,人工林采伐指標優先滿足。采伐指標分配情況在縣、鄉、村進行公示。1.2實行簡易伐區調查設計人工商品林實行按小班面積控制采伐后,對皆伐伐區,伐區調查設計重點是面積和伐區周界的確定。林權所有者依據林權證標注的位置圖到現場標出伐區明顯界線后,自行聘請有資質的伐區調查設計單位開展伐區調查設計,主要包括調繪伐區圖,標記伐區周界,測算伐區面積,必要時進行伐區蓄積調查。在伐區設計時,根據立地狀況及林主要求規劃造林、更新樹種和更新方式。設計的伐區面積作為辦理采伐許可證的依據。對間伐地塊,除調繪地塊面積外,還要按不同培育目標設計伐后合理保留株數,從主要管林木轉變為主要管保留的森林狀態。1.3簡化辦證程序自留山、非規劃林地種植的林木(珍貴樹種除外)及撫育間伐的采伐審批與發證權限下放到所在鄉鎮林業站。其余類型的林木采伐由林權所有者憑提交的《商品林林木采伐申請書》、林權證及伐區圖經所在轄區鄉鎮林業站審核(林地承包經營期內不再通過村委審核),審核通過后到縣市林業局申請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林木采伐許可證“采伐數量”因子欄按最新森林資源檔案記載的樹種及蓄積量,撫育間伐的采伐許可證備注欄填寫伐后合理保留株數及撫育間伐要求。

2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成效

2.1推進了森林經營方案的編制由于對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單位執行采伐限制指標單列,一些縣市進一步引導和促進各經營實體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并規定管理規范的林業企業(如國有林場和國有林業企業)編制詳細的森林經營方案,采伐量控制以材積控制法為主,有一定規模的森林經營組織或實體(如合作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或鄉鎮、村編制簡易森林經營方案,采伐量控制以面積控制法為主。2.2促進了林地集約經營與林農增收材積控制法和面積控制法均是森林收獲調整的經典方法。按面積控制采伐及以小班為采伐管理單元,保持了小班的完整性,方便了林農的經營管理,避免伐區過于分散、小班碎化等帶來的采伐與營林成本增加等規模不經濟問題。林主一方面可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和期望加強營林環節的投入,另一方面無須再擔心因采伐指標不夠而無法采伐一個完整小班,也可以放心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合理造材,充分利用伐區剩余物,提高單位面積收益。2.3進一步落實了森林經營單位及林農的經營自編案單位采伐指標單列以及“林木采伐指標分配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有效地規范了林木指標分配。采伐指標根據明確規則落實到小班地塊并予公示,較好地解決了采伐指標分配難、分配不公的問題。這有利于森林經營單位自主經營,林農依遴選條件,很容易預知自己何處山場何時可以采伐、采伐面積及采伐量為多少,并根據市場需求對森林經營活動進行自主決策。

3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問題診斷

3.1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取向問題從本質上來講,若森林經營單位或林主能自愿地按照森林可持續性原則開展森林經營活動,政府部門無必要建立相應的機構和制度對商品林采伐實施管控。森林經營者按照森林經營計劃進行主伐、間伐或補充主伐,不僅在于獲取產品收益,也是建立理想森林結構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種原因,部分森林經營單位和林主偏離森林可持續經營實踐,這特別體現在采伐、更新和撫育環節。因此,許多國家和地方建立相應的規章以加強對森林采伐的管理。當前的問題,關鍵在于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目標取向,是以控制采伐量為目標而不是以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為目標,不能通過森林收獲調整改進森林結構、布局,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林地生產力。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必須緊密結合森林經營計劃體系的建立和運行。3.2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執行問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經營主體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涌現了大量林業合作社,但規模偏小,地塊分散,如福建省永安市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涉及編案單位近300個,加之對如何編制集體林森林經營方案缺乏經驗和人才,以及一些編案單位對編案興趣不大,在試點改革中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進展緩慢。其次,森林經營方案究竟應如何編制,如何與國家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對接,以及如何在全縣(市)形成統一的森林經營計劃體系等缺乏系統思考。再就是一些編案單位只是出于得到采伐指標單列等政策上的傾斜而編案,并未真正按森林經營方案開展森林經營活動。3.3伐區設計及伐區管理問題為簡化伐區調查設計,只對伐區面積進行確定,以及對伐區進行準確定界,伐區設計未設計蓄積和出材,因而在填寫和發放采伐證時,樹種及蓄積等只能參考森林資源檔案更新的數據,實施中出現:伐區實際采伐樹種同森林資源檔案記載不符;人工珍貴樹種未能按審批權限報批;伐區實際出材數量難控制,伐區監管難,特別是相鄰伐區或分布在同一條集材道上的伐區,容易串材混材;木材運輸數量較難掌握;林業經費難于征收;對于林業企業,不進行伐區作業設計調查,難以開展成本核算等。伐區管理在一些改革試點中過于強調伐前、伐中和伐后全過程經營者自主管理,雖然可減少林業部門監督成本及為自身免除部分責任,但增加了本可在伐前避免的對森林產生不可逆轉損害的風險。3.4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問題天然商品林一般仍按原森林采伐管理有關規定執行,即以闊葉樹為優勢樹種的天然林不得進行皆伐,不得將其轉變為人工林,以針葉樹種為優勢的天然林除特殊地段(如坡度35°以上或有珍貴樹種分布)的森林外則無此限制。鑒于天然林的重要性,當前的政策需進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護和維持日愈減少的天然林。

4進一步推進集體林區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系統思考

4.1建立以森林經營計劃體系為基礎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機制森林采伐管理新機制應以森林經營計劃體系為基礎。該計劃體系以區域(市、縣)森林經營戰略規劃為總領,在森林經營戰略規劃的各項森林經營指標控制下,進一步引導各森林經營單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區域森林經營戰略規劃及森林經營方案確定各自等級水平的森林經營總目標,包括森林覆蓋率、活立木總蓄積量、森林年采伐蓄積量等總體目標[5]。重點鄉鎮應作為編案單位納入森林經營計劃體系。縣市森林采伐限額指標應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森林經營戰略規劃和森林經營方案的采伐計劃中,使森林采伐即有量的控制,也有空間和時間上的合理安排,使之成為合理組織森林經營、科學管理森林資源的重要部分。方案經批準后,各經營主體按森林經營方案實施,林業部門定期對方案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推進基于森林經營方案的森林采伐管理。區域森林經營戰略規劃及各森林經營單位森林經營方案,每五年應根據變化的森林采伐限額,以補充文件形式對采伐計劃及相關計劃進行部分修訂。4.2優化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過程在建立較完善的森林經營計劃體系后,商品林采伐管理應進一步簡化采伐審批程序和內容,由管林木采伐審批向重點管伐區驗收以及確保林地和森林恢復轉變,使林主有更充分的經營自。(1)實施有彈性的采伐量管理簡化森林采伐類型,由分項限額轉變為總量控制,即歸結為一個采伐指標,其中人工林主要以面積為限額實行五年總控。即編案單位或鄉鎮、村以5年為分期進行采伐量總控,分期內年采伐量最高允許為年平均采伐量的2倍。在分期指標不突破的前提下,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選取符合主伐年齡等規定要求的采伐地塊。采伐限額核查由核查蓄積量轉變為以核查面積為主。撫育間伐應不納入采伐限額控制。(2)強化伐區調查設計伐區調查設計是對采伐伐區按項目形式管理的關鍵環節。良好的伐區調查設計有利于采伐、集材、更新、撫育和環境保護。因此,集體林區的伐區調查設計不應弱化,有條件的地方更應強化,即使人工商品林實施按面積控制采伐亦不應削弱其作用。要加強伐區調查設計隊伍的建設,提高伐區調查設計標準和質量,并對伐區調查設計成果進行有效監督。(3)簡化審批環節和內容縣市林業部門應簡政放權,精簡手續。人工商品林的采伐、設計的審核、審批權限可下放給鄉鎮林業站,實行林權審核、伐區設計、規費征繳和審批發證等“一站式”服務。林主或經營者需要采伐林木的,依森林經營方案的采伐計劃安排或符合條件的小班檔案材料、林權證等向所在鄉鎮林業站申請和審批。森林資源檔案數據屬前期調查差錯的,由具有資質的森林調查員核實后,實時更新森林資源檔案,核發采伐許可證。商品林的撫育間伐除應遵循最低保留株數外,林主及經營者可自主確定撫育間伐的時間、方式。有規模的森林經營單位的采伐及天然林的采伐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批發證。(4)堅持伐前撥交、伐后驗收與人工商品林實行按面積控制采伐等面向市場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相適應,林政管理重心應按照“簡便、高效”的原則,強化伐前的伐區撥交和伐后的伐區驗收,及時為采伐更新提供指導服務。其中主伐伐區重點驗收伐區四至,擇伐伐區驗收四至和伐后保留的森林狀態,撫育間伐伐區驗收保留的林分狀態(如保留的目的樹種、株數及均勻度),確保不越界采伐、伐區木材不外流以及未將伐區外木材充入伐區中。驗收合格后簽發采伐作業質量驗收證明,按現場核實的伐區木材生產數量定量簽發木材檢驗通知單。只要在采伐許可證批準的四至范圍內采伐的所有林木均為憑證采伐木,這些林木及采伐剩余物均準予辦理木材運輸手續。4.3加強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管理與人工商品林不同,由于天然林愈加稀缺以及天然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及人類福利保障方面的重要貢獻,林業部門應加強對天然商品林的科學管理,以促進天然林可持續經營。一是應明確天然林雖是生產性森林,但不允許轉化為人工林;二是對天然商品林根據其退化程度或所處演替階段進行分類管理,確定相應的經營及恢復措施。三是鑒于天然林經營的復雜性,林業部門應加強對天然商品林的伐前、伐中和伐后管理,特別應加強專業的作業設計和施工現場指導和監督,分類別建立天然商品林經營示范林。4.4探索具激勵性的林業稅費征收管理辦法當前按收獲量征稅是對木材生產最無激勵性的方法[6],按面積征收增產不增賦,能有效激勵林農集約經營,以努力提高單位林地面積木材產量,從而避免林地經營好壞一個樣。當前應探索根據林地生產力價值按面積征收林業規費的辦法。對于給定土地,按林地生產力價值征稅,其稅值大小取決于林地生產潛力,與林木蓄積量無關,因而對林地集約經營不會造成不利影響。一旦立地質量分級完成,其征管費用也低于按收獲量征稅。此外,還應考慮分樹種或森林類型測算林業規費的征收標準,鼓勵發展針闊混交林及鄉土闊葉樹種。

作者:鄧華鋒 陳儀全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 福建省永安市林業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