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建筑節能的技術措施

建筑節能的技術措施

時間:2023-06-30 17:21: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節能的技術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規劃設計;隔熱保溫;運行管理;可再生能源

1 引言

目前在我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不但建筑能耗驚人,而且能源浪費也相當嚴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觀念落后、技術陳舊、建筑設計不科學、管理不當、缺乏節能意識等。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建筑能耗,開展大規模、全方位的建筑節能。隨著能源需求的增加,社會能源供求矛盾將會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將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因素。開展建筑節能是發展國民經濟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社會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未來的歲月里,進一步貫徹落實建筑節能標準,依然是社會、政府和建筑材料、建筑設計、建筑施工、暖通空調、物業管理等企業共同關注與研究的課題。

2節能建筑規劃設計

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當地的氣候參數,在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中,科學合理地確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狀、空間布局、外觀體型、間距、層高等,選用節能型建筑材料,保證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等特性,對建筑周圍環境進行綠化設計,設計要有利于施工和維護,全面應用節能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筑物能耗量,獲得理想的節能效果。

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狀。同樣形狀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東西朝向的冷負荷小,因此建筑物應盡量采用南北向。如對一個長寬比為4∶1的建筑物, 經測試表明:東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負荷約增加70%。在建筑物內布置空調房間時,盡量避免布置在東西朝向的房間及東西墻上有窗戶的房間以及平屋頂的頂層房間。

2、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及控制體型系數。如果是依靠自然通風降溫的建筑,空間布局應比較開敞,開較大的窗口以利用自然通風。而設有空調系統的建筑,其空間布局應十分緊湊,盡量減少建筑物外表面積和窗洞面積,這樣可以減少空調負荷。

3增強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

使用環保、節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減少通過維護結構的傳熱,從而減少各主要設備的容量,達到顯著的節能效果。

1、采用新型墻體材料與復合墻體維護結構。

2、門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積約占建筑外維護結構面積的30%,其能耗約占建筑總能耗的2/3,其中傳熱損失為1/3。所以門窗是外維護結構節能的重點,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條件下,提高門窗的密封性,盡量使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合理控制窗墻比,盡量減少外門窗洞口的面積。

3、屋頂可采用架空屋面、淺色屋面、種植屋面等節能措施,隔離太陽輻射熱,減少陽光直射。

4、設置遮陽設施,考慮空調設備的位置。減少陽光直接輻射屋頂、墻、窗及透過窗戶進入室內,可采用外廊、陽臺、挑檐、遮陽板、熱反射窗簾等遮陽措施。門窗的遮陽設施可選用特種玻璃、雙層玻璃、窗簾或遮陽板等。

4加強運行管理

合理降低設備的運行能耗可以大大地節約能源,并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集中采暖實行分戶計量分室調控,是建筑節能的一項基本措施。

1、管路系統的檢漏、檢垢。管路系統中的水或空氣都是攜帶冷量或熱量的介質。它們從系統中泄露就直接造成了能量的損失。所以,經常對管道設備進行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些保溫管道表面,如果泄露的水打濕了保溫材料,就會大大生氣保溫性能,造成能量損失。換熱設備的結垢會造成設備性能的下降,所以,需要對水進行必要的處理和對水系統進行合理的清洗。當風系統中過濾器上截留的雜物過多時,阻力升高,導致風機壓力上升、能耗增加,并且增加了漏風的可能性,應時常對其進行清洗或更換。對于風冷熱泵冷熱水機組,還要注意保證空氣流動的暢通、換熱器表面的清潔和不受腐蝕。

2、調節新風量。新風負荷占總負荷的比例較大。在實際使用中,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設計新風量。在一些人員變化有規律的場所,運行人員可以根據人員的變化進行新風量的調節。對于間歇運行的系統,在預冷或預熱的過程中,應該關閉新風。

3、在過渡季節利用室外空氣的自然冷量。在供冷季當室外空氣的焓值低于室內空氣的焓值時,就應該盡量利用新風供冷。此時,應盡可能開啟非空調區域的門窗。

4、合理設定設備的啟動和停止的時間。在系統間歇運行時,應根據維護結構、室內物品的熱工特性、氣候的變化及房間使用功能等確定預熱預冷的時間和提前停機時間。這往往要在實際運行中總結規律。

5利用可再生能源

1、開發利用太陽能。太陽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被動式太陽能采暖、太陽能供熱水、主動式太陽能采暖以及太陽能發電等等。

2、應用地熱供暖、制冷。用淺層地熱調節建筑物內空氣溫度,冬暖夏涼,節能又環保。

3、美國、日本、德國以及許多北歐國家等在分別將太陽能和地下蓄能用在建筑設施的同時,還開展運動草坪暖地、路面融雪等更廣泛領域中的應用。

4、瑞典、美國等國研究利用廢水余熱,瑞典從上世紀80 年代開始,就建設了大量的利用污水源熱泵供熱工程,成為國際上的典型代表。美國在戶式局域廢水余熱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6 結論

總之,建筑節能是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條件、減輕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最直接、最廉價的有效措施,也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建筑節能,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改善居住工作環境,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有利于減輕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意義;措施;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顯得越來越珍貴,節能減耗已是大勢所趨,而作為耗能大戶的建筑業,在節約能源方面越來越受到關注。據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30%的能源用在了建筑物的建造上。鑒于此,探索建筑節能發展狀況并在建筑節能領域有所創新和突破具有深遠的意義。

1、建筑節能理念的提出及其含義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民居設計的采暖能耗標準,到《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的,我國全面啟動了居住建筑節能的工作。節能型民居的含義有兩層,一是保證住宅的功能和舒適度,二是按照國家標準節能50%的既定目標,降低能耗并盡量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打造資源節約型住宅。

要實現建筑節能,就要在工程設計中運用科學的規劃布局和合理的建筑結構造型。具體來講,就是要根據各地的氣候特點,進行合理的住宅分區,在保證健康衛生和充足采光的前提下,確保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整體規劃有利于日照、避風以及通風,并根據小區的住宅層數和人口規模,進行合理的配置綠化,降低硬化地面比例,構建良好的小區環境,充分滿足小區居民的居住和生活需要。

2 我國建筑節能的現狀

建筑節能是我國能源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建筑能耗非常大,住宅總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約30%,每年建成房屋面積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總和,但97%以上屬于高能耗建筑,預計2020年全國高耗能建筑面積將達700億平方米,將消耗和浪費大量能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住宅建設用鋼平均每平方米約55公斤,比發達國家高10%-25%;水泥用量約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發達國家多消耗80公斤水泥左右;發達國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發展中國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們城鎮人均用地卻為133平方米;住宅使用過程資源消耗是發達國家兩到三倍;水資源消耗衛生潔具耗水量比發達國家高出30%以上。任由這種狀況發展,2020年我國建筑耗能將達1089億噸標準,空調夏季高峰負荷將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運轉。

標準落空,激勵不夠。高耗能建筑越來越多,與發達國家差距越拉越大,中國建筑節能尷尬境地令人擔憂。對開發商缺有效監管,我國建筑節能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86年建設部批準第一項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992年批準第一項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998年《節約能源法》實施后,建筑節能工作被提上議事日程。近幾年來,建設部先后批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21項重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我國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基本形成。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一個項目因為沒有達到節能標準而受處罰。激勵政策缺乏也使得建筑節能推進舉步維艱。建筑使用者、開發商在做能源技術項目時候得到利益不多,動力不足。特別在房價上漲過快情況下,不搞建筑節能,也能賣好價錢。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搞節能建筑。

3、目前采用的民用建筑節能技術措施

3.1 外墻的外保溫節能措施

3.1.1外掛的外保溫

保溫材料有巖(礦)棉、玻璃棉氈、聚苯乙烯泡沫板(簡稱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復合聚苯仿石裝飾保溫板、鋼絲網架夾芯墻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優良的物理性能和廉價的成本,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外墻保溫外掛技術中被廣泛應用。

3.1.2聚苯板與墻體一次澆注成型

混凝土框―剪體系中將聚苯板內置于建筑模板內,在即將澆注的墻體外側,然后澆注混凝土,混凝土與聚苯板一次澆注成型為復合墻體。

3.1.3聚苯顆粒保溫料漿外墻保溫

將廢棄的聚苯乙烯塑料(簡稱為EPS)加工破碎成為0.5~4mm的顆粒,作為輕集料來配制保溫砂漿。該技術包含保溫層、抗裂防護層和抗滲保護面層(或是面層防滲抗裂二合一砂漿層)。其中ZL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材料及技術在1998年就被建設部列為國家級工法。

3.2 門窗的節能技術措施

3.2.1 盡量減少門窗的面積

門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積約占建筑外維護結構面積的 30%,其能耗約占建筑總能耗的 2/3,其中傳熱損失為 1/3。所以門窗是外維護結構節能的重點。所以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條件下,盡量減少外門窗洞口的面積。

3.2.2提高門窗的氣密性

通過改進門窗產品結構(如加裝密封條),提高門窗氣密性。防止空氣對流傳熱。加設密閉條是提高門窗氣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3.2.3使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

采用熱阻大、能耗低的節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溫節能門窗(塑鋼門窗)可大大提高熱工性能。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玻璃的選材。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冬季單層玻璃窗的耗熱量占鍋爐負荷的10%~20%,因而控制窗墻比在30%~50%范圍內時,窗玻璃盡量選特性玻璃,如吸熱玻璃,中空玻璃。

3.3采暖系統節能技術措施

3.3.1集中供暖:城市供暖的主力軍

目前小區集中供暖方式最為常見,業主買房時大都優先考慮這種方式。因為燃煤污染嚴重,現在在城市中被限制使用,集中供暖一般以城市熱網、區域熱網或者較大規模的集中供暖為熱源,通過管道輸送給各家各戶。

3.3.2地板輻射式采暖:可節約能源10%到20%

地板輻射式采暖是通過埋設于地板下的加熱管――鋁塑復合管或導電管,把地板加熱到表面溫度18至32攝氏度,均勻的向室內輻射熱量來達到取暖效果。同時它可以由分戶式燃氣采暖爐、市政熱力管網,小區鍋爐房等各種不同方式提供熱源。適用于精裝修公寓。

地板輻射式采暖的優點很多,一是地面溫度均勻,熱氣自下而上逐漸遞減,舒適度高;二是空氣對流減弱,可以降低室內灰塵,三是與其他采暖方式相比可節約能源10%到20%,同時還能節約2%到3%的室內使用面積,四是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4 突破建筑節能瓶頸

倡導綠色建筑理念。遵循技術創新、節約資源、節能環保原則發展新型墻體材料,鼓勵企業利用本地煤矸石、粉煤灰、尾礦渣、植物秸稈、建筑固體廢棄物等原料生產新型墻體材料,逐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

推行多元化節能標準。我國地域廣闊、氣候條件復雜,要制多元的、適應各種形式建筑的節能標準。根據標準制定者對建筑節能規律的認識,建筑節能標準主要有兩類,第一類以節能率相近為主要原則,第二類以節能率總體目標相同、不同地域確定不同能耗指標為主要原則制定標準。

加大節能資金和科技投入。改善建筑環境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切入點,公共建筑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重點,而這些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具體到技術方面,與建筑裝飾、建筑外立面改造結合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效途徑,還可通過提高建筑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改善外窗及玻璃幕墻熱工性能等應用技術來改造。

參考文獻

[1]江億.我國建筑能耗趨勢與節能重點[J].建設科技,2006,(02).

第3篇

一、傳統外墻保溫隔熱技術基本現在狀

1、外墻保溫隔熱技術應用與發展

建筑節能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能力,另一部分就是從供暖、供冷的熱源、輸送渠道及實現方式來節約能源。一般的房子里,30%的熱量從窗戶跑掉了。如果選用雙層玻璃,中間再充上惰性氣體,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斷熱量散發。35%熱量從墻體散發,如采用隔熱材料,增加保溫層,節能效果就很明顯。

我國建筑以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及混合結構體系為主,由于這些結構形成的建筑自身特點,在實施建筑節能時通常采用外墻附貼保溫隔熱系統構造的方式。我國于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建筑外墻保溫技術、進行工程試點,國內的企業、研究單位首先通過將改良的窯爐、管道工業保溫技術用于建筑物的節能,這方面的技術有珍珠巖、復合硅酸鹽、海泡石或與有機硅復合的各種外墻內保溫漿體材料。

與此同時,部分國內的企業引進國外技術或對其進行改造后組織生產用于建筑物的節能,這方面的技術有: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簡稱E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機械固定發泡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保溫系統。還有國內獨立研發的技術,這方面的技術有:如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發泡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這些技術系統的應用工程已達上千萬平方米,有些應用已超過上億平方米,代表了我國當今技術主潮流,是發展的方向。

隨著我國部分先進地區開始執行節能率達65%的第三步建筑節能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實施,最近幾年國內還研發了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簡稱XPS)外保溫技術、膠粉聚苯顆粒復合型外保溫技術(EPS系列)以及聚氨酯(簡稱PU)高效外保溫技術,這些技術正在日益成熟,為許多高效節能建筑示范采用;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工程應用擠壓聚苯板(XPS)系統時不能使用普通板和再生板,應該使用改進工藝后生產的墻體專用板;而軟、硬泡聚氨酯(PU)技術目前僅以現場噴涂技術和專用板或復合專用板形式的薄抹灰粘貼板技術比較成熟。

此外,針對現在保溫材料以有機材料為主,其應用性能在建筑類型、建筑尺度上受限制的情況,還研發了以礦(巖)棉、玻璃棉、膨脹玻化微珠、泡沫玻璃保溫系統為代表的無機保溫材料外保溫系統,現正在開展工程試用和推廣。

2、工程應用中常見的技術問題和影響質量的問題

我國外墻保溫技術在較短時間取得了世界注目的發展,但是在提高完善質量和規范管理外墻保溫技術方面,我國還剛剛起步;與歐洲管理規范化,把外保溫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認定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的管理部門、生產、設計和施工應用單位在認定時還存在比較注意控制材料產品性能,而忽視按要求進行系統性能控制的傾向;生產、研究、施工行業還存在應用技術理論研究薄弱、工程經驗缺乏、實驗和驗證方法不統一的問題;相當數量的開發商對待建筑節能實施仍然抱應付和消極的態度,使得質次價低的產品在低價中標的做法下占有市場;最突出的就是各個環節不能嚴格按標準生產、銷售、施工的問題。

二、利用新能源的節能技術

新能源的利用是節約建筑使用能耗非常有效地辦法,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規、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等。新能源技術用于建筑節能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太陽能致冷

利用太陽能制冷空調有兩種方法,一是先實現光一電轉換,再以電力推動常規的壓縮式制冷機制冷;二是進行光一熱轉換,以熱能制冷。前者系統比較簡單,但其造價約為后者的3―4倍,因此國內外的太陽能空調系統至今以第二種為主。太陽能致冷的方法有多種,如壓縮式致冷、蒸汽噴射式致冷、吸收式致冷等。

2.太陽熱水器

太陽熱水器是太陽能熱利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裝置,它的用途廣泛,形式多樣。人們最常見的一種太陽熱水器是架在屋頂的平板熱水器,常常是供洗澡用的。其實,在工業生產中以及采暖、于燥、養殖、游泳等許多方面也需要熱水,都可利用太陽能。太陽熱水器按結構分類有悶曬式、管板式、聚光式、真空管式、熱管式等幾種。

3.太陽房

太陽房是利用太陽能采暖和降溫的房子。人們的生活能耗中,用于采暖和降溫的能源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特別對于氣候寒冷或炎熱的地區,采暖和降溫的能耗就更大。太陽房既可采暖,也能降溫,最簡便的一種太陽房叫被動式太陽房,建造容易,不需要安裝特殊的動力設備。比較復雜一點,使用方便舒適的另一種太陽房叫主動式太陽房。更為講究高級的一種太陽房,則為空調致冷式太陽房。

4.太陽能熱發電

太陽能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中的重要項目。太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把太陽輻射能轉變成熱能,然后通過汽輪機、發電機來發電。根據集熱的溫度不同,太陽熱發電可分為高溫熱發電和低溫熱發電兩大類。按太陽能采集方式劃分,太陽能熱發電站主要有塔式、槽式和盤式三類。

5.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于發電。 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要利用地下熱能,首先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

6.地熱供暖

將地熱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熱和供熱水是僅次于地熱發電的地熱利用方式。因為這種利用方式簡單、經濟性好,倍受各國重視,特別是位于高寒地區的西方國家,其中冰島開發利用得最好。該國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熱供熱系統,現今這一供熱系統已發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時可從地下抽取7740t80℃的熱水,供全市11萬居民使用。我國利用地熱供暖和供熱水發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區已成為地熱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7.風力致熱

“風力致熱”是將風能轉換成熱能。目前有三種轉換方法。一是 風力機發電,再將電能通過電阻絲發熱,變成熱能。雖然電能轉 換成熱能的效率是 100%,但風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卻很低,因此從能量利用的角度看,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二是由風力機將風能轉換成空氣壓縮能,再轉換成熱能,即由風力機帶動一離心壓縮機,對空氣進行絕熱壓縮而放出熱能。三是將風力機直接轉換成熱能。顯然第三種方法致熱效率最高。

第4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技術措施;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節能概念

建筑節能是指人們利用現有技術最滿足人們對建筑舒適健康環境的同時,提高建筑中用能設備的能源利用率,以消耗最少的能源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個系統工程。簡單的說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建筑節能主要技術措施

(一)建筑物本體節能

建筑物本體節能主要包括建筑節能規劃設計(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綠化對節能建筑的影響等)、建筑保溫系統和建筑防熱系統。目前很多人士把建筑的保溫與隔熱劃分在一起,而把建筑遮陽另外劃分。作者認為是不妥,因為建筑遮陽不僅僅是門窗洞口的遮陽,而是概括了以減少太陽直接輻射熱進入室內為主要目的的隔熱、防熱措施,是建筑防熱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因此,本文將其歸入到建筑防熱系統中。

1.建筑節能規劃設計

建筑的節能規劃設計主要包括建筑的朝向、形狀、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綠化對節能建筑的影響等方面。

2.建筑保溫系統

建筑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節能措施就是改善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建筑維護結構的冷風滲透和熱傳導性決定了建筑能耗的大小,比如,冬季建筑采暖量的1/3都會被建筑維護結構散發掉。因此,如果對建筑的維護結構加強保溫性能,便可以減少冬季散發室外的熱量和夏季傳入室內的熱量,減少了維持室內溫度平衡所需的制冷能量和采暖熱量,建筑保溫系統包括墻體保溫系統(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外墻外保溫)、屋面保溫系統。現在屋面保溫系統中流行的是倒置式屋面設計。倒置式設計是指將傳統的防水層和保溫層放置順序顛倒,將防水層放在保溫層的下面,這種措施一方面取消了保溫層下的隔氣層,另一方面保溫層放置到防水層上面,省略了保護層。 如此設置不僅減少了施工工序、工程綜合造價,而且提高了屋面的熱工效能,有利于防水、維護等。

3.建筑防熱系統

建筑防熱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建筑遮陽、建筑隔熱、建筑通風。建筑防熱相比于建筑外墻保護更適合我國南方高溫、悶熱、多雨的氣候特點。其不僅節約了建筑的綜合造價,還能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穩定性,符合我國南方建筑節能的要求。我國南方居民采用的自然通風的措施和經驗,由于受到研制的工具限制,并沒有在現在建筑設計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和利用。阻礙了我國這一優秀自然通風措施的普遍推廣。

建筑節能措施中建筑遮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建筑的屋面、墻體都蘊藏著遮陽的有力因素,建筑屋頂綠化也是現在建筑節能中使用較廣泛的技術。我國南方夏季太陽輻射非常強烈,因此可以采用建筑遮陽措施及鑲嵌高遮蔽建筑材料減少太陽能輻射。同時,南方的很多建筑節能措施直接參考了北方的成熟的建筑節能技術,沒有針對性。

我國北方主要是以防寒為主,注重建筑保溫性能,強調維護結構的傳熱系數,而南方地區,則是隔熱為主,過分強調傳熱系數就不合時宜。因此,我國南方地區的建筑節能在借鑒北方成熟技術的同時,要根據地方氣候特點給予相應的改進。

(二)建筑用能系統節能

建筑物本體節能是以減少建筑物內外環境熱量交換和建筑物設備耗能為目的的,因此,建筑節能措施還應結合建筑形態。建筑設備節能是指提高建筑物用能設備的能源利用率,建筑用能設備包括基礎水電能耗、采暖、空調等耗能設備。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和工作環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不僅要有良好的舒適的環境、明亮的光線照射、還要有清新的空氣、冷水及熱水等設施。但是現在建筑用能設備普遍存在能耗高的情況,所以,建筑用能設備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盡量使用節能設備,逐步替換和改進高能耗設備。建筑用能設備要廣泛吸收高科技術,開發節能環保設備,提高設備運營時的能源利用率,這是建筑用能設備節能的必經之路。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指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或方法將一些原始能源進行開發利用、使其轉變為資源豐富、對環境生態友好的能源。在我國新能源是指除了石化產品、核能和大型水力發電之外的地熱能、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生物能等。在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具有非常重大意義:①可替代或減少傳統石化能源使用,優化了我國能源使用結構、緩解了我國石化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②避免了因石化能源產生的廢氣、廢物、廢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③解決了偏遠、偏僻地區的電力用電問題。生活中的能量消耗是建筑能耗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農村建筑能耗中居于首位,可見在廣大農村推廣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

三、結論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到,建筑節能措施技術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本體節能、建筑物用能系統節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節能三個方面,現在雖然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普遍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和技術上的問題:建筑設計缺少節能理念、建筑節能設備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保溫墻體壽命使用短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與建筑沒能有效結合等等。因此,正確認識建筑節能、攻克關鍵節能技術和相關標準的配套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張偉捷,孫建平,王侃宏. 建筑節能評價體系理論的基礎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 2002,(02)

第5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節能技術;能源問題

1 概述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動脈。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對石油進口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產生的極大沖擊,敲響了能源供應的警鐘,節約能源的重要性正日益凸現。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能耗迅速增加,建筑節能越來越被各級領導和社會的重視。所謂“建筑節能”,就是在滿足居住舒適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熱保溫的新型墻體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調設備,達到節約能源、減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視,節約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關注,在我國亦不例外。

2 我國建筑節能的基本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深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相應地對建筑物服務水平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隨之對建筑面積及建筑室內環境的舒適性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建筑物面積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們對室內環境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意味著采暖、空調、家電等建筑能耗系統和設備將得到大范圍的普及和應用,相應的能源消費將大幅度提升。我國節能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能源浪費又十分嚴重。如我國的建筑采暖耗熱量:外墻大體上為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的4~5倍,屋頂為2.5~5.5倍,外窗為1.5~2.2倍;門窗透氣性為3~6倍;總耗能是3~4倍。如果聽任高耗能建筑大行其道,建筑能耗增長的速度將遠遠超過我國能源生產可能增長的速度,國家的能源生產勢必難以長期支撐這種浪費型需求,從而不得不組織大規模的舊房節能改造,將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另外,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幾千萬棟建筑要消耗掉幾十億噸林木、磚石和礦物材料,造成森林的過度砍伐,材料資源的大量開采,帶來土地的破壞,植被的退化,物種的減少和自然環境的惡化。

3 建筑節能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建筑節能是建筑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節能的領域的組成部分。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37%,其中,包括采暖、通風、空調、照明在內的民生能耗又占能耗的80%以上。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5%,且由于近年來住宅建筑迅速增多,年增長率高達15%。而我國采暖空調標準遠低于國際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特別是采暖空調能耗,呈增長趨勢。那么,節能建筑有哪些主要優點呢?主要是:1、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冬暖夏涼有利于身體健康;2、可以減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調的運行費用;3、節能國家能源消耗,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4、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故是一件利國利民,涉及到國家全局和人類前途的大事。如果再不節約能源,將嚴重制約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4 我國建筑節能的基本技術措施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節能建筑規劃設計: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當地的氣候參數,在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中,科學合理地確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狀、空間布局、外觀體型、間距、層高、選用節能型建筑材料、保證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等熱工特性及對建筑周圍環境進行綠化設計,設計要有利于施工和維護,全面應用節能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筑物能耗量,獲得理想的節能效果。

增強維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性能:一棟建筑物的圍護結構就好比是建筑物的棉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房屋的舒適質量。建筑物的節能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減少圍護結構的散熱前者要求適當控制建筑體形系數,即建筑物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建筑物的外形盡可能規整,避免不必要的凸凹變化;加強門窗、屋頂和地面的保溫,采用高效保溫材料復合,使用多層門窗;而墻體是建筑護結構的主體,其所用材料的保溫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的耗熱量。我國以實心粘土磚為墻體材料,保溫性能不能滿足設計標準。在節能的前提下,應進一步推廣空心磚墻及其復合墻體技術。并同時提高建筑物的氣密性,選用密封性能好的門窗并加密封條,用密封材料填實穿墻管線連接處裂隙;

空調系統節能技術措施:主要采取合理提高鍋爐的負荷離,改善鍋爐運行狀況,采用管網水平衡技術,以及加強供熱管道保溫等等。

空調系統的維護管理節能技術措施:在實際運行中,對于系統形式相同和建筑規模相似的建筑物,其運行能耗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加強運行管理,合理降低設備的運行能耗可以大大的節約能源,并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如:提高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合理的用能計費制度、管路系統的檢漏,檢垢、調節新風量、在過渡季節利用室外空氣的自然冷量、合理設定設備的啟動和停止的時間

5 結束語

建筑節能是建設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為,是建設行業當務之急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對建筑功能品質的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建設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著久遠的重要意義。為了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節能勢在必行。只要結合我國國情和實際情況,綜合利用各種節能技術措施,趨利避害,選擇經濟合理的節能方案,必定可以獲得顯著的節能效果。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產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能力;專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TU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6002705一、建筑節能專業方向設置背景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在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必須的建筑環境過程中,對全球能源環境狀況有顯著影響,因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已成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當前,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在不斷受到健康、舒適、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科學思想的影響,人類在建筑內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不斷豐富,規模不斷增大,對建筑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保障建筑環境質量的設備工程系統也就更加復雜化、綜合化,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20世紀80年代,中國北方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相繼開展了建筑節能研究,少數高校涉及室內空氣質量方面的課程。90年代中期,國內開始建筑節能和建筑環境質量保障體系的理論研究,在室內環境調控、建筑節能、建筑防災等方面研究水平已接近國際前沿,但建筑節能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仍然滯后,急需培養大量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此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進一步開展了建筑人居環境質量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交叉學科研究。21世紀初,建筑環境質量保障體系初步形成,相關技術發展迅速。

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是根據教育部2010年7月12日《關于公布同意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新專業名單的通知(教高﹝2010﹞7號)》公布的高校新設置的本科專業(專業代碼080716S),是批準在少數高校試點的目錄外新增專業之一,表明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首次獲得教育部本科專業地位,體現了建筑節能專業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1年本科專業目錄(二稿)又將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作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一個方向,因為建筑節能的工作重點和難點就是降低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的能耗,對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進行改進,以及建筑引入可再生能源的目的也是為了降低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這更符合目前中國建筑節能的核心性工作均由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才來完成的現狀。

現行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在水、暖、電、燃氣等工種領域內理論扎實、技能強、能獨立工作的專業人才,這樣的專業人才在中國計劃經濟時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專業的發展,建筑節能、建筑能源的可再生、低碳或零碳建筑能源結構的建設已經成為建筑工程的重要內容,該領域對不同工種之間的溝通、協調、配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不再是功能單一的系統。因此,建環專業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培養專才的層面上,還應結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寬厚的理論基礎、良好的工程師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通識型人才,這一要求在建筑節能領域人才培養上更加突出。

文章基于對建筑節能產業發展的認識和對建筑節能工程特性的理解,探索構建建筑節能工程崗位人才的能力結構,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二、建筑節能產業及其發展分析

(一)建筑節能產業的構成

建筑能耗約占到社會總能耗的1/3,建筑節能是實現節能減排、建設低碳型社會的關鍵,已列入中國的基本國策和新興戰略性產業。建筑節能產業是指因建筑節能的興起、發展而引起的各種產業的總和[1]。構成建筑節能產業的各部分以建筑節能領域為主要服務對象,以節約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目的,主要為各種咨詢服務、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商業流通、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行業服務(圖1)。

圖1建筑節能產業構成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余曉平,等面向產業需求的建筑節能工程人才培養探討

主導產業在建筑節能全局中起主導作用,引領節能行業的發展方向,這部分產業的發展可帶動整個建筑節能行業的發展。基礎產業是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的基礎,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建筑節能的開展狀況密切相關,對建筑節能有很大的依賴性。相關產業與建筑節能有相關性,其服務含有建筑節能的內容;其企業的發展對建筑節能開展狀況也有影響,同時又獨立于建筑節能;企業中有關建筑節能的服務質量,對建筑節能的影響顯著:因而,會受到建筑節能的制約。以上三部分產業相互影響,共同作用,形成了涉及設計、咨詢、施工、監理、運行維護、檢測、評估等多個領域的建筑節能集成產業,正逐步成長為一個新興的行業。

(二)建筑節能產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國內現有建筑節能技術人員大部分是原有的建筑從業人員通過實踐和自學的方式獲得節能知識,知識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2]。近年來各行業協會牽頭開展了一些節能短期培訓,如針對照明行業開設的LED路燈散熱及二次光學設計培訓班;或者由大學和地方政府聯手,對專業人士進行對口集訓,輸送節能管理人才,如上海市就率先把包括建筑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節能人才的培訓納入全市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范疇,2008年9月啟動以來已開班7期,培訓數百人。但是這類短期培訓主要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對節能知識不具有前瞻性,知識體系也不完備,加上培訓時間短,培訓效果并不理想,難以滿足建筑節能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中國《建筑節能管理條例》中指出,建筑節能的市場主體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其他與建筑節能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公共機構應當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實行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重點用能系統、設備的操作崗位應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這是國家首次在行政法規中明確了建筑節能技術人才的能源管理崗位。作為社會活動的建筑節能,其實踐主體的廣泛性決定了建筑節能教育既包括面向公眾的建筑節能科普教育,又包括面向建筑節能從業者的專業教育。專業教育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現有建筑類專業工程技術人才隊伍中培養出具有建筑節能意識、能在建筑某個階段(設計、施工或運行管理)從事建筑節能咨詢、研發或技術服務等復合型人才;二是通過設立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方向,系統講授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培養針對建筑節能專門職業崗位的工程教育。

建筑節能產業的崗位職責決定了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特點。建筑節能崗位具體內容主要包括:(1)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決策咨詢,為政府制訂的政策、法律、法規等提供科學理論根據;參與制訂各種標準、規范。(2)為建材、設備廠商研發新產品,通過技術合作研發節能技術、產品,研究適應中國國情的新技術或產品;在技術服務中推廣節能技術或產品,促進科研成果轉換為現實生產力。(3)為開發商提供設計咨詢服務,通過建筑節能設計研究,開展建筑能耗評估、建筑能效評價,為開發商提供咨詢服務;為開發商建筑節能示范工程建設提供設計、建造技術服務。(4)為業主提供投資或改造咨詢服務,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成員的節能意識;為房屋購買者提供投資咨詢;為建筑改造者提供改造設計、評估等技術服務。(5)為物業公司提供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為物業管理提供技術咨詢,促進設施設備系統運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物業公司合作,通過項目示范獲得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深入開展科研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等。

三、建筑節能工程對專業人才能力的要求

(一)建筑節能工程的涵義

建筑節能工程是指在建筑的設計、建造、改造和使用過程中,以保障和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為前提,以提高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為目標的各種技術措施的關聯集合[3]。這個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在建筑的設計、建造、改造和使用過程中”,未包括建筑拆除。這是因為建筑拆除階段與建筑建造、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沒有關系。在壽命周期的時間維度上,建筑節能工程過程從屬于建筑節能活動過程,但并不覆蓋建筑節能系統的全過程,即不包括建筑拆除階段。

第二,“以保障和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為前提”,體現了建筑節能以人為本的宗旨,建筑節能工程不能以降低建筑使用功能、環境質量和居住水平為代價。

第三,“以提高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為目標”,體現建筑節能工程的目的,是節約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不涉及建筑施工或建造的能耗。因為建筑施工或建造中的節能屬于工藝節能或建筑部品節能的范疇,具有生產領域節能的特征,其技術策略顯著不同,更多依賴限制和強制手段。建筑設計、施工過程質量是建筑節能潛力高低的先天條件,對建筑使用能耗有直接影響,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是一種消費,不能完全依賴技術途徑,還需要依靠政策引導。提高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僅要依靠建筑使用過程的節能管理,還需要從工程系統的角度抓好建筑節能工程的設計和建造環節。

第四,“技術措施”是建筑節能工程的基本內涵,體現建筑節能工程是狹義的,突出工程以技術為主體,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政府官員、企業家、投資人等可以決定某建筑節能工程要不要做,但怎樣做應由工程技術人員決定。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措施不是建筑節能工程的基本內涵,沒有技術措施的建筑節能行為不能算建筑節能工程。

第五,“關聯集合”要求各種技術措施之間必須相關聯,互不關聯的節能技術措施堆砌,也不是建筑節能工程。從技術角度分析建筑節能工程,強調技術措施的關聯集合,才能把握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的系統性,體現建筑節能工程整體節能的目標要求。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的知識系統構成如圖2所示。

圖2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的知識系統構成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的知識系統是指與建筑節能工程聯系的技術和特定的、具體工程中所使用相關技術的知識集合體。建筑節能技術系統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技術系統本身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主要解決技術與技術之間通過兼容方式相互匹配耦合的有效性問題;第二個層次是技術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與建筑節能工程環境的關系,表現為技術系統與工程之間相互影響關系。研究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的知識系統,表明建筑節能工程人才應具備知識的綜合性和廣泛性,對工程人才能力特點提出相應要求。

(二)建筑節能工程人才的能力特點

建筑節能工程的內涵和重要特性表明,建筑節能工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建筑節能技術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建筑節能工程決策、工程設計和工程管理的組織協調能力,即溝通能力、介入能力和辨析能力。

第一,溝通能力。由于建筑節能工程的附著性和使用價值的潛在性,建筑節能專業人才需要在工程實踐過程中與建筑規劃設計、建筑材料、建筑電氣、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人員協調、溝通,共同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技術交叉問題。同時,建筑節能工程具有的公益性,要求建筑節能專業人員能與建筑節能工程受益的公眾進行有效溝通,使公眾了解建筑節能工程,并主動參與建筑節能工程運行使用階段的節能實踐。

第二,介入能力。由于建筑節能工程的滲透性,使建筑節能工程的子系統和各要素相互影響,工程管理、工程經濟、工程技術、工程生態和工程社會等屬性對特定地域條件下的工程活動集成、建構,形成特定的建筑節能工程。所以,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人員對各種技術措施的關聯集成要有介入能力,要能綜合各種技術手段,形成對建筑節能工程的綜合實踐能力。

第三,辨析能力。由于建筑節能工程具有內涵的不確定性、邊界的模糊性和沖突性,要求工程技術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辨析能力,在利用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進行技術決策時,能堅持正確的意見,而不是盲目或違心地聽從“上級意見”或“領導意圖”。由于建筑節能工程主體的泛化性,不同主體利益存在一定沖突,以及建筑節能工程的相關企業價值目標和與社會目標也不完全一致,當技術決策涉及到企業利益或與社會價值目標沖突時,如企業行為直接危害公眾利益或給環境帶來嚴重破壞的問題,工程師應當堅持自己的主張,采取適當的和負責任的方式行使符合專業倫理標準的權利。

(三)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工程素質要求

工程素質是指工程技術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些基本素質包括基礎學科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與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搜索和學習能力、專業工作的交流能力、工程技術文件的寫作能力等。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工程素質,應體現建筑節能這一大系統所具有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工程環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環境和條件差異進行綜合培養。

設計單位需要的是工程師而不是繪圖員,要求畢業生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能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工程系統問題。施工單位需要復合型的人才,要求他們在了解相關的設計規范和設計技術措施基礎上,理解系統設計的形式和參數,掌握系統所需設備、部件的性能參數,整體掌握設備、部件組成系統的整體性能、參數與設計系統參數的符合程度,熟練掌握行業施工工藝標準與施工驗收標準,隨時把握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變更與系統設計參數之間的滿足程度并為設計院提供可靠可行的變更修改建議,組織實施設備單機試運轉和系統無負荷試運行與平衡調試。咨詢、研發單位需要具備綠色建筑評估咨詢、能源規劃、工程設計、技術研發、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診斷及測評以及系統運行管理能力的人才。

實踐證明,只懂建筑節能規劃設計不懂節能運行管理,或只懂運行管理不懂規劃設計的建筑節能專業人才都有較大的知識缺陷。前者重視新建建筑的節能規劃設計,常常忽視建筑運行過程中能源消耗影響因素的復雜性,以及建筑使用過程中主體行為習慣、居住實況對建筑能耗的影響,過分強調建筑本體性能的改善,使設計節能的建筑實際運行并不理想。后者則容易陷入既有建筑的技術枝節問題,對先天設計缺陷的建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全局和系統節能的觀點,難以協調建筑能耗與室內環境品質之間的關系[4]。建筑節能企業崗位所需的節能工程專業人才應為技術型與管理型兼備的人才,在具備一般工科學生應具有的工程素質內涵基礎上,還應側重建筑節能技術知識、能源管理、節能項目綜合效益評估、建筑室內環境質量評價等能力的綜合培養。

工程素質還體現在各種建筑節能技術措施關聯集合過程的創新能力要求上。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培養是為解決建筑發展過程中的“能源與環境危機”問題而產生并被社會逐步重視的。由于建筑發展過程中“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和綜合性,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環境條件、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其建筑環境要求和能源服務條件會截然不同,建筑節能專門人才必須具備特有的專業素質和工程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建筑節能崗位人才素質的需求。總之,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工程素質的核心表現就是樹立建筑節能工程觀,掌握系統的建筑節能工程科學知識和工程實踐方法。

四、建筑節能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

建筑節能貫穿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的整個過程,其知識體系跨越了多個階段,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建筑設備、建筑能源、建筑環境、自動控制、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體系,建筑節能人才可以在規劃、設計、施工、物業以及建材和設備制造安裝等多個行業就業。

開展建筑節能專業教育,培養建筑節能崗位專門人才,需要建立建筑節能專業教育的知識體系,用符合該專業教育觀的教育方法指導工程教育實踐,適應該專業產業發展對專業崗位的人才素質要求。建筑節能專業方向的知識結構包含從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到專業實踐知識三個層次,對應專業基礎課程體系、專業方向理論課程體系和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三大模塊,不同模塊的知識體系不同,教學目標和培養能力要求就不一樣。專業基礎理論中應包含建筑節能工程科學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理論中應包含建筑節能技術科學的理論;專業實踐課程應包含建筑節能實踐的實驗、實訓和設計等方法[5]。這樣才能形成面向建筑節能工程問題培養具有工程師素質與能力的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就是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具體包括人才培養的目標、為實現培養目標的教育過程、為實現教育過程的管理和評估制度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四個方面。專業知識結構是制定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載體,并通過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來實現。

根據建筑節能崗位的特性,學生的知識把握層次可以概括為:了解建筑節能科學技術知識體系;全方位了解建筑建造與運行、維護的全過程;熟悉建筑本體和設備系統的能耗特性;掌握提高建筑能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建筑節能知識體系是專業教育的信息載體,不同高校通過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形成專業辦學優勢與特色。課程可以按知識領域進行設置,也可以由一兩個知識領域集成一門課程,還可以從各知識領域中抽取相關的知識單元組成綜合課程,但最后形成的課程體系既應覆蓋知識體系的基本知識單元,還應按照學科屬性和層次特點組建具體課程,使課程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避免造成學生學習后只是知識的堆砌而無法形成能力。這是由建筑節能本身系統性和建筑節能學科綜合性決定的。

五、結語

建筑節能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是建筑節能崗位人才職業化的前提,為滿足建筑節能產業不同崗位對建筑節能工程人才的需求,需要結合建筑節能產業發展需求和建筑節能工程的特性,探索認識建筑節能崗位工程技術人才的素質與能力結構,為建筑節能專業化教育提供支撐。開展建筑節能教育,培養建筑節能工程技術專門人才,還需要深刻認識建筑節能專業教育的知識體系,用符合建筑節能教育觀的教育方法指導工程教育實踐,適應建筑節能產業發展對專業崗位的人才素質要求。

參考文獻:

[1] 付祥釗.重慶市建筑節能產業研究報告[R].重慶大學,2011.

[2] 王軍,吳雯雯.建筑節能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中國水運,2009(9):117-118.

[3] 余曉平.建筑節能科學觀的構建及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第7篇

當前,我國能源資源供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筑能耗已占全社會能耗的近30%。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設計、施工、安裝和使用過程中,按照國家、行業和地方建筑節能標準(以下統稱建筑節能標準),對建筑物圍護結構采用節能型用能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等隔熱保溫措施,從而有效降低社會能耗的活動,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根據建設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和《關于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通知》以及省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民用建筑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為促進我市能源資源的節約利用,切實推進我市建筑節能管理工作,使我市新建民用建筑與未采取節能措施前相比達到節能50%的目標,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我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要求

自年1月1日起,我市新批建設的居住類及公共類建筑必須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尚未達到建筑節能標準的原有城市民用建筑,在改建、擴建時涉及圍護結構的,必須按照建筑節能標準,采取建筑節能措施。

建設(業主)、設計、施工、監理和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下稱審圖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鼓勵采用建筑節能推薦性標準。其中,居住建筑應執行《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01)和《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DB32/478-2001);公共建筑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二、工作機制

由市建設局牽頭,會同發改、經貿、規劃、國土、房管等部門共同組成市建筑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共同負責協調全市建筑節能推進工作。建筑節能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建設局負責。

對節能設計審查合格并在市建設局和墻改辦備案、節能設施全部使用經認定的新型墻體材料的建筑工程項目,由市墻改辦按規定返還新型墻體材料專項資金(先征后返)。對達不到建筑節能標準的工程或節能設施中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的材料和設備的,有關部門不得為其辦理竣工驗收手續,不予返還或減免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不得參加各類優質工程及優秀工程設計的評選。

三、責任分工

(一)建設單位(業主)必須按照建筑節能標準和技術要求委托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建設單位不得擅自修改節能設計,嚴禁唆使設計、施工單位違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施工。房地產開發企業須將所售商品節能措施、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指標等信息載入《住宅使用說明書》。建設單位(業主)是執行民用建筑節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建筑節能質量全面負責。

(二)設計單位要嚴格按照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并進行熱工計算,明確建筑物的主要節能措施、能耗指標。設計選用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注明規格、型號、熱工性能、能效比等技術指標。

(三)審圖機構必須進行節能設計專項審查,并在審查意見書中將不符合有關節能設計標準的內容單獨列出。審查內容包括:建筑熱工計算書、節能設計主要技術措施以及相關節能材料、設備的技術參數等。經審查,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結論為不合格。經審查,合格的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業主)應在收到審圖機構發出的合格通知書后20日內,向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備案。

(四)施工單位必須按照經審圖機構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以及節能施工技術標準、規范和工藝進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節能設計。特別要加強新型墻體材料和外保溫材料施工的質量控制,確保節能措施落到實處。

(五)監理單位必須按照節能技術標準和經審圖機構審查合格的節能設計文件,對節能建筑施工質量進行全程監控。對符合驗收要求的隱蔽工程、工序以及符合節能標準和節能設計文件要求的材料、設備予以鑒認。對不符合要求的,監理單位必須及時責令其改正。

四、監督管理

(一)市投資主管部門在項目審批(核準)時,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應按照國家原計委、經貿委、建設部《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編制及評估的規定》(計交能〔1997〕2542號)文件的有關規定,組織論證和評估,對不符合節能標準的項目,不得批準(核準)建設。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中,必須有建筑節能的專題論證。

(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城市控制性規劃,確定民用建筑布局、形狀和朝向時,必須考慮建筑節能要求。對拍賣的土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將建筑節能強制性設計標準編入土地拍賣的規劃設計條件。

(三)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項目初步設計審批時,必須對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節能技術措施和節能效果組織論證和評估,對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項目,不予審批。工程項目施工圖設計必須經審圖機構審查合格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方可頒發施工許可證。

(四)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施工前必須將節能項目隨全部工程一并報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進行監督。建設單位在組織民用建筑項目竣工驗收前,由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對節能項目單項驗收進行監督。節能項目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全部工程的竣工驗收。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應當在提交的工程質量監督報告中,對經審圖機構審查確定的節能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的完成情況提出建筑節能的專項監督意見。節能設施驗收合格的工程,建設單位在辦理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備案時,必須分別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市墻改辦備案。

(五)民用建筑所有權人、使用人在對已采取建筑節能措施的建筑物進行裝修或日常維護時,必須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防止損壞節能設施。

第8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設計;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untry currently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olicy,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t is a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important make a par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ideas and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2

引言: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改善居民條件等問題高度重視,相應制定了一些技術法規和標準規范。面對城市居民建筑圍護保護水平低,熱環境質量差,采暖耗能大,熱效率低的狀況,亟待改善。同時,人們對建筑的節能要求越來越高,建筑節能設計者應該順應市場發展,利用建筑耗能的規律,科學的進行建筑節能設計。

一、我國建筑節能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每年新增的建筑總量大約20億平方米,接近全球年建筑總量的一半。2008年底,全國城鄉既有建筑面積已超過420 億平方米,其中按采暖建筑節能標準建造的只占5% 左右,且限于少數城市的居住建筑。我國住宅能耗是同類氣候地區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而且現有建筑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新建建筑達到節能標準的僅不足20%。根據建設部提出的“十一五”建筑節能目標,到2010年,我國城鎮建筑要達到節能50%的目標,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達到65%的目標;大城市要完成對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要完成對大部分城鎮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建筑節能就是采取保溫、隔熱、密封等措施,讓建筑在使用過程中減少對煤、電等能源的消耗,節能設計要有利于施工和圍護,盡量應用節能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筑物能耗量,以獲得理想建筑節能效果。

二、節能設計思路

1.保溫復合節能墻體

復合節能墻體通常由絕熱材料與傳統墻體材料或某些新型墻體材料復合而成。如果絕熱材料復合在建筑物外墻的內側,則稱為內保溫復合墻體。混凝土現澆或預制品的外墻,內澆外砌或磚混結構的外磚墻。以及諸如承重多孔磚外墻等其他承重外墻。空氣也是一種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在建筑物中常用材料圍成的空氣隔離層,不但可以保溫隔熱。

2.建筑電氣設計節能的原則

滿足照明的照度、色溫、顯色指數;滿足舒適性空調的溫度及新風量,也就是舒適衛生;滿足上下、左右的運輸通道暢通無阻;滿足特殊工藝要求。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與發揮建筑物功能無關的,再考慮采取什么措施節能。如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傳輸電能線路上的有功損耗都是無用的能量損耗,又如量大面廣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進技術使其能耗降低。

三、 建筑節能設計的措施

1 建筑整體規劃中的節能設計

建筑整體規劃設計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應結合地區的氣候特點及周邊自然環境,綜合考慮建筑設計與建筑微氣候、建筑技術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等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降低建筑夏季降溫和冬季取暖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舒適度。在建筑的規劃設計中應考慮以下幾點:

(1) 通風節能設計: 組織好建筑物室內的通風設計,不僅有利于改善住宅室內的空氣品質,滿足人體健康舒適的要求,還可減少開空調的時間,降低建筑的能耗。因而在建筑群體總平面布置和單體設計時,考慮自然通風是十分必要的。自然通風最基本的動力是風壓和熱壓,建筑物正面迎風時,建筑物表面的阻擋會使其迎風面產生正壓區,氣流繞過建筑物各側面及背面,便會隨之形成負壓區,使得建筑迎風面和背風面產生壓力差,改善了自然通風的條件。要想較好地利用風壓來實現自然通風,建筑大立面應面向夏季主導風向,其表面形成足夠的壓力差,開窗之后并會形成氣流。在總體規劃時,還可通過設計附屬結構、道路、景觀等來合理引導風朝向主要建筑(或避開主要建筑),以降低溫度(或減少熱損失)。此外,在設計中還可采用種植樹木、建筑層層后退、高層建筑周圍設低層裙房、在建筑中間開洞等方式來改善風環境。

(2 )綠化環境設計 :綠色植物對于調節局部小氣候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合理布置的植被會在盛夏形成自然蔭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建筑外墻被曝曬,減少外部的熱反射和眩光進入室內,同時還可產生蒸騰作用,帶走帶來熱量,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有綠色植被的墻體或者屋面,其降溫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建筑的綠化景觀規劃設計中,種植成排的植物能產生狹管效應,引導并放大夏日微風,加快散熱速度;還可在建筑的西墻種植爬墻植物,對于高層建筑,可分層種植,以便植物布滿墻面;有條件的也可設置屋頂花園。在建筑的南向應種植落葉植物,以便夏日提供濃蔭遮擋烈日,秋冬落葉之后方便陽光直射室內。

(3)日照環境設計:加強對太陽能的利用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內容。建筑規劃設計中應考慮爭取冬季建筑日照時間,溫暖和干燥環境,夏季避免強烈的太陽輻射。因此,應合理設計建筑間距及朝向。在規劃設計時,應在建筑物之間留出一定的距離,確保陽光能直接照射到建筑室內,也即是保持合理的日照間距。日照間距是由當地的地理緯度、日照標準、建筑朝向、高度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決定的。在目前城市用地十分緊張的形勢下,應權衡好提高建筑密度與保持建筑日照間距之間的關系,以取得最佳的開發效益。此外,建筑物朝向的選擇應滿足冬季能獲得足夠的日照,避開冬季主導風向,防止冷風進入室內,還應考慮夏季防止太陽輻射,但通常都難以取得既夏季防熱又冬季保溫的理想朝向,對于夏季炎熱并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南方來說,建筑物的朝向應以考慮夏季防曬為主。

2、墻體節能施工技術措施

空心磚承重墻一般采用整磚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長圓孔順墻長方向設置,空心磚不宜破鑿,不夠整磚時用實心磚外砌。墻中洞口預埋件和管道處,應用實心磚砌筑,并在砌筑時留出或預埋,不得隨意鑿孔和用水泥砂漿填孔。避免外墻體出現通縫、不密實、冷熱橋的現象。施工技術部門根據設計施工圖和工程的具體要求及施工條件繪制砌塊排列圖。要針對砌塊建筑的墻體熱阻值低、砌體和粉刷易開裂、灰縫和裂縫處易滲漏等不利因素,從施工角度采取技術措施予以確保施工質量。依據的技術規范,除砌體、混凝土結構、抗震、工程施工驗收等方面外,針對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規程》、《混凝土小型砌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住宅建筑節點構造》等。提高砌塊墻體的施工質量,主要從砌塊質量、砌筑砂漿的質量和灰縫飽滿度、砌塊的整體性和均勻性、粉刷層與砌塊的粘結性和變形協調等方面加強技術措施。在砌塊與構造梁柱交接處、門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兒墻、有集中荷載的應力變化、墻面曲折和突變等重點部位更需要重視。

3、保溫屋面節能施工技術措施

通常屋面保溫是將密度低、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強度的保溫材料設置在防水層和屋面板之間。按此種正鋪法,可選擇的保溫材料很多,板塊狀有加氣混凝土塊、水泥或瀝青珍珠巖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種輕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膠結料現場澆筑的有珍珠巖、蛭石、陶粒、浮石、廢聚苯粒、爐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裝設置在尖頂屋面下或吊頂上部的有膨脹珍珠巖、玻璃棉、巖棉、廢聚苯粒等;現場發泡澆筑的有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鋪法主要將防水層置于保溫層以下,可有效保護防水層,方便施工檢修,但由于造價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時應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通常在屋面結構上部或下部設置通風隔熱層、采用高效保溫材料隔熱、屋頂結構上設反射層或蓄水植被等。

四、結束語

建筑節能是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貫徹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建筑發展的大趨勢,是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需要,也是今后建筑技術發展的產業升級的重點。建筑節能工作不僅涉及到政策性,經濟性,技術性強,而且涉及面廣,推行難度較大。這就需要相關各部門的支持和努力。

參考文獻 :

[1]錢以民,高層建筑與節能[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1, 11.

[2]付祥釗,夏熱冬冷地區建筑節能技術[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7: 86

第9篇

【關鍵詞】 建筑節能;技術措施;開發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地快速發展,能源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倍受關注。我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為此,不斷地開發新的建筑節能技術,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關重要。建筑節能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節能規劃目標、減排溫室氣體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發展趨勢。其解決途徑只有兩種:一方面通過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節能建材等途徑降低建筑能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能耗系統的效率,從而降低終端能源使用量。

2.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經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術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在滿足室內環境舒適、衛生、健康的條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節能技術,有利于實現建筑節能和環保共進的目標。世界發達國家提出“建筑的節能與環境共存設計”的途徑為:盡量減少建筑內能源總需求量的同時,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從而減少使用在建筑領域內易引起環境污染的能源。

3. 高新技術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

理想的節能建筑應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滿足以下三點,一是能夠在不同季節、不同區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陽輻射;二是能夠在不同季節保持室內的舒適性;三是能夠使室內實現必要的通風換氣。目前,建筑節能的途徑主要包括: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建筑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降低建筑設施運行的能耗。在這三個方面,高新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建筑節能也采用一些傳統技術,但這些傳統技術是在先進的試驗論證和科學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才能用于現代化的建筑中。

3.1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為了維持居住空間的環境質量,在寒冷的季節需要取暖以提高室內的溫度,在炎熱的季節需要制冷以降低室內的溫度,干燥時需要加濕,潮濕時需要抽濕,而這些往往都需要消耗能源才能實現。從節能的角度出發,應提高供暖(制冷)系統的效率,它包括設備本身的效率、管網傳送的效率、用戶端的計量以及室內環境的控制裝置的效率等。這些都要求相應的行業在設計、安裝、運行質量、節能系統調節、設備材料以及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采用高新技術。

3.2減少建筑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

建筑物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主要來自三部分:①外墻;②門窗;③屋頂。這三部分的節能技術是各國建筑界都非常關注的。主要發展方向是,開發高效、經濟的保溫、隔熱材料和切實可行的構造技術,以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和密閉性能。

3.2.1外墻節能措施

目前建筑用保溫、隔熱材料主要有巖棉、礦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加氣混凝土及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等。值得一提的是膠粉聚苯顆粒漿料,它是將膠粉料和聚苯顆粒輕骨料加水攪拌成漿料,抹于墻體外表面,形成無空腔保溫層。聚苯顆粒骨料是采用回收的廢聚苯板經粉碎制成,而膠粉料摻有大量的粉煤灰,這是一種廢物利用、節能環保的材料。

3.2.2門窗節能措施

門窗具有采光、通風和圍護的作用。UPVC塑料門窗在歐洲各國已經采用多年,在德國塑料門窗已經占了50%。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后塑料門窗用量不斷增大,正逐漸取代鋼、鋁合金等能耗大的材料。為了解決大面積玻璃造成能量損失過大的問題,人們運用了高新技術,將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鍍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熱玻璃)高強度LOW2E防火玻璃(高強度低輻射鍍膜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濺射方法鍍制含金屬銀層的玻璃以及最特別的智能玻璃。智能玻璃能感知外界光的變化并做出反應,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3.2.3屋頂節能措施

屋頂的保溫、隔熱是圍護結構節能的重點之一。在寒冷的地區屋頂設保溫層,以阻止室內熱量散失;在炎熱的地區屋頂設置隔熱降溫層以阻止太陽的輻射熱傳至室內;而在冬冷夏熱地區(黃河至長江流域),建筑節能則要冬、夏兼顧。保溫常用的技術措施是在屋頂防水層下設置導熱系數小的輕質材料用作保溫,如膨脹珍珠巖、玻璃棉等(此為正鋪法);也可在屋面防水層以上設置聚苯乙烯泡沫(此為倒鋪法)。

3.3.3降低建筑設施運行的能耗

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這部分能耗將對節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方面一些成功的技術措施很有借鑒價值,如英國建筑研究院(英文縮寫:BRE)的節能辦公樓便是一例。辦公樓在建筑圍護方面采用了先進的節能控制系統,建筑內部采用通透式夾層,以便于自然通風;通過建筑物背面的格子窗進風,建筑物正面頂部墻上的格子窗排風,形成貫穿建筑物的自然通風。辦公樓使用的是高效能冷熱鍋爐和常規鍋爐,兩種鍋爐由計算機系統控制交替使用等。

4. 建筑節能新材料的開發

4.1外墻保溫及飾面系統(EIFS)

此系統是多層復合的外墻保溫系統,在民用建筑和商業建筑中都可以應用。ELFS系統包括以下幾部分:主體部分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保溫板,一般是30~120mm厚,該部分以合成黏結劑或機械方式固定于建筑外墻;中間部分是持久的、防水的聚合物砂漿基層,此基層主要用于保溫板上,以玻璃纖維網來增強并傳達外力的作用;最外面部分是美觀持久的表面覆蓋層。為了防褪色、防裂,覆蓋層材料一般采用丙烯酸共聚物涂料技術,此種涂料有多種顏色和質地可以選用,具有很強的耐久性和耐腐蝕能力。

4.2建筑保溫絕熱板系統(SIPS)

此材料可用于民用建筑和商業建筑,是高性能的墻體、樓板和屋面材料。板材的中間是聚苯乙烯泡沫或聚亞氨脂泡沫夾心層,一般120~240mm厚,兩面根據需要可采用不同的平板面層,例如,在房屋建筑中兩面可以采用工程化的膠合板類木制產品。用此材料建成的建筑具有強度高、保溫效果好、造價低、施工簡單、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特點。SIPS一般1.2m寬,最大可以做到8m長,尺寸成系列化,很多工廠還可以根據工程需要按照實際尺寸定制,成套供應,承建商只需在工地現場進行組裝即可,真正實現了住宅生產的產業化。

4.3隔熱水泥模板外墻系統(ICFS)

該產品是一種絕緣模板系統,主要由循環利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水泥類的膠凝材料制成模板,用于現場澆筑混凝土墻或基礎。施工時在模板內部水平或垂直配筋,墻體建成后,該絕緣模板將作為永久墻體的一部分,形成在墻體外部和內部同時保溫絕熱的混凝土墻體。混凝土墻面外包的模板材料滿足了建筑外墻所需的保溫、隔聲、防火等要求。

5. 結論

建筑節能是一項全方位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建筑節能技術涉及了建筑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智能技術、仿生技術、廢物再利用技術等,也涉及設計、施工、管理、政策法規等諸多部門,是一項全方位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為了達到有效的建筑節能只靠建筑師是根本不夠的,還需要其他行業開發出技術含量高的節能產品,如節能型電梯、節能型空調、節能型燈具等,并開發出新的能源利用技術,使建筑逐漸實現低能耗、零能耗。

參考文獻:

[1]房志勇.建筑節能技術[M].北京建材工業出版社,1999.

[2]涂逢祥.建筑節能[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劉婕.新技術、新材料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節能,2006.

第10篇

關鍵詞:節能 舒適度 技術措施

一、建筑節能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能源消耗以及不斷加重的環境污染,節能減排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建筑能耗在社會總能耗中占有大比例份額,建筑能耗的節能減排勢在必行。而在這個方面國內的現狀確并不樂觀,首先我們擁有大量的非節能已有建筑,而在新建建筑中,雖有國家政策監管,比如現在推行的《建筑節能設計規范》以及《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的要求下,新建建筑的建筑節能可控標準為65%,這與國外的節能建筑相比仍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比例。在影響建筑整體節能的因素中,如外墻、屋面、外窗等的傳熱系數仍是國外節能建筑的2~3倍。我們必須加快建筑節能的腳步,改善環境、提高生存質量的同時為社會甚至是人類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二、建筑節能與建筑居住舒適度的關系

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沒有生存壓力的同時對于物質生活的更高要求也就隨之而來。而環境、氣候的不可抗力性導致了我們對于居住空間的不斷改造和升級。從我們對于建筑歷史的了解來看,無論是舊石器時代的穴居巢居,商周時期木構架房屋的初步成形及至中國木建筑的輝煌發展,最后到受西方現代建筑思想影響不斷發展而來的現代建筑,這整個過程都是一個在不斷提升我們生活空間的品質的過程。而所謂品質也就是在建筑中的人體舒適度。研究表明,影響人體舒適程度的氣象因素,首先是氣溫,其次是濕度,再其次就是風向風速等。建筑就是在不斷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來減少那些不利于人體舒適度的氣象因素,簡而言之就是給人們提供一個避風港。

以北方居住建筑為例,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夏季的高熱冬季的嚴寒以及春秋的大風都是影響人體舒適度的不利因素,因此我們就需要在建筑設計中對這些因素進行考慮,于是就出現了形式多樣的消暑驅寒避風的方法。如在傳統建筑中陜西的窯洞,作為掩土建筑的經典代表窯洞的冬暖夏涼令這種建筑形式在傳統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在避風這個方面卻也并不完美,身處西北高原,面對匱乏的水資源嚴重的水土流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自然環境,窯洞的居住舒適度還是大打折扣,這種傳統建筑的居住意義已經不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但是掩土建筑這種形式確實是給了我們一個關于節能和居住舒適度相互協調的思路。

在現代建筑中掩土建筑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效果顯著,在地形特征適合掩土建筑建設的地區,解決其自然通風采光困難的問題,是掩土建筑設計的重點。掩土建筑固有的節能效果,加上采用太陽光導光管,增大局部開窗面積,設置天窗,組織中庭熱壓通風和利用建筑形體組織風壓通風等設計與技術的手段,來解決掩土建筑室內自然采光通風困難和潮濕等問題。從這突破口來看建筑節能與居住舒適度的雙重需要存在多種契合的方式,兩者之間存在矛盾,例如為了驅寒保暖效果明顯我們就需要加大能耗量等等,但是這些矛盾并非不可調和,通過對建筑形式,建筑新材料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我們能夠從中找到更多的契合點,使得節能和居住舒適度之間建立起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健康的平衡狀態。

三、平衡節能減排與居住舒適度的措施分析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對建筑節能應該有個更新的認識,建筑節能應是在不降低舒適度的前提下,通過整體設計達到降低能耗,就是從控制單項建筑維護結構(如外墻、外窗、屋頂等)的最低保溫隔熱指標,轉化為對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達到嚴格有效的能耗控制。拋開掩土建筑的各種優勢,來分析一下更為普遍的建筑形式在節能方面所能采取的技術措施。

1、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建筑物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主要來自外墻、門窗、屋頂這三部分。這三部分的節能技術都是是各國建筑界所關注的重點。目前這些方面主要發展方向是,開發高效、經濟的保溫、隔熱材料和切實可行的構造技術,以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和密閉性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來減少熱量的散失,提高能量的利用。在北方國內新建建筑基本均采用外墻外保溫的技術措施。

就墻體節能而言,傳統的用單一材料增加墻體厚度來達到保溫的作法已不能適應節能和環保的要求,而復合墻體越來越成為墻體的主流。復合墻體一般用塊體材料或鋼筋混凝土作為承重結構,與保溫隔熱材料復合,或在框架結構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溫、隔熱材料作為墻體。目前建筑用保溫、隔熱材料主要有巖棉、礦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加氣混凝土及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等。這些材料的生產、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藝、特殊的設備,而不是傳統技術所能及的。

門窗具有采光、通風和圍護的作用,還在建筑藝術處理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門窗又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損失的部位。為了增大采光通風面積或表現現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門窗面積越來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墻建筑。這就對外維護結構的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對門窗的節能處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和提高門窗的密閉性能。從門窗材料來看,近些年出現了鋁合金斷熱型材、鋁木復合型材、鋼塑整體擠出型材、塑木復合型材以及 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節能產品。

圍護結構節能的重點之一屋頂的保溫、隔熱。在寒冷的地區屋頂設保溫層,以阻止室內熱量散失;在炎熱的地區屋頂設置隔熱降溫層以阻止太陽的輻射熱傳至室內;而在冬冷夏熱地區,建筑節能則要冬、夏兼顧。保溫常用的技術措施是在屋頂防水層下設置導熱系數小的輕質材料用作保溫,如膨脹珍珠巖、玻璃棉等(此為正鋪法);也可在屋面防水層以上設置聚苯乙烯泡沫(此為倒鋪法)。在英國有另外一種保溫層做法是,采用回收廢紙制成紙纖維,這種紙纖維生產能耗極小,保溫性能優良,紙纖維經過硼砂阻燃處理,也能防火。以上做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滿足屋頂節能的要求,但目前最受推崇的是利用智能技術、生態技術來實現建筑節能的愿望,如太陽能集熱屋頂和可控制的通風屋頂等。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于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的探討,我們可以發現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主要是從圍護結構的外墻、門窗以及屋頂這三個方面進行展開的。只有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節能技術的改進和應用,才能使得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有著更好的創新和發展。所以作為一名工作在建筑一線的工作者來說,要推行并發展各種新材料急新技術使得建筑節能達到更有效的水平,同時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設計的初衷,以人為本,建筑節能也是為了讓建筑跟好的為人類所用,所以節能與建筑舒適度要緊密結合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公共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DB21/T1477-2011

第11篇

1引言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者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綠色建筑”這一概念,綠色建筑隨之被眾多的國家實踐并推廣;2003年,由于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的需要,中國建立了綠色奧運建筑評價體系(GOB-AS);2006 年,建設部又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將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劃分3個綠色等級,并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件轉發發改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隨及各省市自治區紛紛制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可見,綠色建筑是一個由上而下的實施過程,在國家層面上已經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因此,在建筑相關專業開設綠色建筑課程也刻不容緩。

2課程現狀及改革方向

筆者所在學校的建筑設計專業自2010年開設《建筑節能技術》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對接市場助理建筑師崗位所需技能――建筑節能設計及計算,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規劃節能設計、建筑單體節能設計、圍護結構節能設計、節能軟件操作4部分。主要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樹立建筑節能的觀念,掌握建筑節能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將低能耗的理念貫穿整個建筑方案設計,熟練運用節能軟件進行節能計算,并掌握建筑節能工程的驗收要求等內容。

近年來,政府為了進一步加強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打出了全面推行綠色建筑建設的旗幟,推行力度由上至下步步強化,建筑各界紛紛反映可以用“應接不暇”來形容。根據友綠網(iGreen.ORG)的《中國建筑行業綠色職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建筑行業在未來5年內將面臨綠建筑“人才荒”,其原因主要是綠色建筑相關職位在中國建筑行業都屬于新興職位、各大企業對綠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國內各大高校幾乎沒有相應的對口專業以及缺乏專業人才的輸送渠道等。面對建筑市場對綠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其專業課程也急待改革,更新知識、拓展技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具備綠色建筑知識技能的畢業生。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將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四節一環保),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其中,節能作為綠色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建筑節能技術》便義不容辭地成為專業綠色建筑改革的先驅,經過教研組的討論后并一致贊成將《建筑節能技術》更名為《綠色建筑技術》,在原有課程內容基礎上,對綠色建筑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了更新和拓展,期望能達到以點帶面、逐步滲透到本專業其中設計課程中的效果。

3課程改革整體思路及框架

3.1崗位知識技能分析

通過對歷屆學生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主要崗位為助理建筑師,那么符合市場需求的助理建筑師應該具備的綠色建筑相關的知識技能呢有哪些,帶著這個思考,對目前市場上的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剖析,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表1的分析,得出《綠色建筑技術》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綠色建筑技術措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室內外聲光熱風環境模擬以及綠色建筑經濟性分析等方面的內容。經過教研組的多次研討,并充分結合該專業長期的任務驅動式教學的特色,總結出了“專題授課+模擬實操+專用周課程設計”三大教學模塊的課程框架。

3.2課程內容及課時安排

《綠色建筑技術》這門課程開設在建筑設計專業二年二期,共計60課時,周課時為4節,采用“專題授課+模擬實操+專用周課程設計”三大教學模塊的課程框架,表1綠色建筑設計崗位知識技能分析

序號設計流程具體內容需具備的綠色建筑崗位知識技能點1方案設計階段編制《綠色建筑設計方案書》,對設計方案進行綠色優化:

①從項目具體的實際條件出發,羅列出可采取的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②針對項目設定的綠色建筑星級設計標識級別,確定綠色建筑六大指標體系中的各項目標,明確對應的技術策略。

③對室內外環境進行計算機模擬,如聲光熱風環境,分析得出最優化結果,協助設計院優化設計方案。

④以上技術和方案優化都需要權衡考慮成本造價,并征求建設單位的意見。①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②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③室內外聲光熱風環境的計算機模擬

④綠色建筑經濟性分析2初步設計階段編制《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報告》,優化方案設計后的初步設計報告:完成初步設計文本中綠色建筑設計專篇。綠色建筑技術措施3施工圖階段編制《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措施》,深化初步設計后的技術落實:

①精確綠色建筑措施技術用量,并有效地落實于施工圖,且符合標準規范。

②完成施工圖中的《綠色建筑設計說明專篇》及《綠色建筑設計審查備案表》等相關工作。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其中專題授課與模擬實操模塊交替進行,專用周課程設計進行集中強化訓練,具體安排如下。

3.2.1模塊1――專題授課

目前,綠色建筑知識在該專業課程體系中不夠深入和系統,首先得安排專題理論授課,課程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綱領,總共設置了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與運營管理6個專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要領,針對每個專題都設置了重點小任務,供課后完成,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具體課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2模塊2――模擬實操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各國學者便開始了建筑環境模擬技術研究,發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且涌現了大量的模擬軟件,以輔助綠色建筑設計。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建筑環境(建筑內外的風、光、熱、聲環境)模擬分析軟件主要有英國IES軟件、生態大師Ecotect、北京綠建斯維爾建筑環境性能分析軟件等。通過對本地各設計院調研(該專業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就業崗位為湖南省內各大小設計院),顯示采用北京綠建斯維爾建筑環境性能分析軟件輔助綠色建筑設計的設計院占湖南省內各大小型設計院總數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綠建斯維爾建筑環境性能分析軟件為國內開發軟件,界面通俗且簡單易學,而英國IES軟件、生態大師Ecotect等國外分析軟件的英文界面較為晦澀,學習時間較長。經過教研組的多次研討,并結合實際情況,一致同意對學生教授北京綠建斯維爾建筑環境性能分析軟件。具體課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3模塊3――專用周課程設計

為了更好地鞏固理論知識和模擬技能,在專題理論課程和軟件實操課程完成后,在學期末設置一個綠色建筑專用周課程設計,以本學期完成的公共建筑設計課程作業為對象,進行綠色建筑優化設計。學生通過對自己作品的優化設計,從而學會將低能耗的綠色理念植入建筑設計的全過程中,并且整體掌握綠色建筑相關技術措施的應用,以及達到對模擬軟件的強化訓練的效果。具體課程安排如表2所示。

4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4.1師資團隊

在原有《建筑節能技術》課程團隊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綠色建筑多專業綜合性,積極吸納暖通專業、擅長軟件及企業經驗豐富的老師加入。

4.2教材選取

初步選用《綠色建筑概論》(董靚和孫世鈞編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以及《綠色建筑分析軟件實操手冊》(由課程教學團隊與軟件公司共同編制完成)三本教材。

4.3硬軟設施

多媒體教室、配備AUTO CAD和斯維爾綠色建筑分析軟件的學生機房。

5結論

通過對基于建筑節能的綠色建筑課程改革,可總結出以下幾點。

(1)不論從國家形勢政策方面還是從市場需求方面來看,在建筑設計專業開展綠色建筑類的課程改革是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的。

(2)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應在學校階段加強對數字技術的學習,除了掌握傳統的AutoCAD、SketchUp以及PhotoShope等軟件外,還要引導學生學習環境分析軟件,并在設計課程中加以運用。

第12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today, the issue of energy increasingly emergent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is a tre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study.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建筑施工節能的概況

建筑節能問題一直是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重點,它是建設節能型社會、保證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保證之一。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總結,已經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國發展的建筑節能框架體系。對于建筑行業的節能工作,我國主要采用的節能措施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對于一些新建的建筑,必須執行新的建筑節能行業標準,對于節能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文要嚴格執行;在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新建建筑能達到節能標準的約占90 %左右,在建筑施工階段的節能要求達標比例占到了80 %以上。農村的建筑節能也逐漸成為一個新的課題,需要不斷的進行開發和推廣。 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應從我國的環境現狀出發,有針對性的對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采取不同的建筑節能措施,積極的推行各項建筑節能新技術,從建筑材料、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等各個方面加強節能技術的應用,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節能技術的發展。

二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措施

1 墻體施工

空心磚承重墻一般采用整磚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長圓孔順墻長方向進行設置,空心磚不宜破鑿,不夠整磚時用實心磚外砌,墻中洞口預埋件和管道處,應用實心磚砌筑,并在砌筑時留出或預埋,不得隨意鑿孔和用水泥砂漿填孔。避免外墻體出現通縫、不密實、冷熱 橋的現象。 現場施工員根據設計施工圖和工程的具體要求及施工條件繪制砌塊排列圖。

2墻體保溫施工

墻體保溫系統的施工是墻體節能措施的關鍵環節。墻體的保 溫層通常設置在墻體的內側或外側,設在內側技術措拖簡單,但保溫效果不如外側。設在外側可節省使用面積,但粘 結性差,措施不當易產生開裂、滲水、脫落、耐久性減弱等問題,造價一般也高于內設置 。施工工藝一般采用抹灰、噴涂、干掛、粘貼、復合等方式。針對不同的保溫材料、不同的施 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術措施。比如善于運用各種輕骨料,再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配置,最終實現保溫節能的作用。

3保溫屋面施工

通常屋面保溫是將容重低、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強度的保溫材料設置在防水 屢和屋面板之間,按此種正鋪法,可選擇的保溫材料很多,板塊狀有加氣混凝土塊、水泥或瀝青珍珠巖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膠結料現場澆注的有珍珠巖、蛭石等;反鋪法主要將防水層置手保溫層以下, 可有效保護防水層,方便施工檢修,但由于造價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時應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通常在屋面結構上部或下部設置通風隔熱層、采用高教保溫材料隔熱、屋頂結構上設反射層或蓄水植被等 。

三建筑施工節能技術的應用

1太陽能建筑技術的應用

在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技術中,太陽能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太陽能的環保節能功能眾多:在建筑樓頂安裝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能將太陽輻射的熱能轉換成電能,基本滿足建筑物樓內的動力和照明系統的用電量需求;太陽能技術的采暖和供熱功能,能很好的滿足建筑物日常供熱需要;太陽能技術還可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節能利用等。太陽能的使用對于建筑物來說,具有使用安全可靠、無污染、不消耗燃料、不受環境限制、維修維護簡單、方便安裝等特點,它是最適于建筑物節能環保的一項應用技術。 對于太陽能建筑技術的選用,可以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對于北方城市的建筑,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所以要提高建筑物的保溫性能,發揮建筑的熱源效率,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采暖能耗,積極的改進供暖設備的調節功能。而對于南方城市的建筑來說,由于南方天氣潮濕炎熱,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風技術和遮陽技術則是其重點,從而減少建筑物的能耗,既達到了環保的效果,又保證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 高效保溫墻體節能技術的應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蒸壓粉煤灰添加氣混凝土來砌塊作為建筑物的護墻,這是一種利用火力發電廠排放的粉煤灰作為主要原料,經過先進的生產技術加工而成的一種新型墻體材料,對于建筑物的保溫節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不僅減少了建筑資源的浪費,而且有利于環保,是一種很好的綠色建材產品。新型建材的選用和施工技術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施工管理人 員要在節能理念的引導下,積極的推行建筑節能材料的應用。

3 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應用

建筑物內的空調系統要想滿足節能的功能,可以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表層中儲存的能量來對溫度進行調節,由于室外氣溫變化很大,但地表以下的地溫卻相對穩定,一般來說地溫全年相對恒定,夏季的時候建筑物內多余的熱量會不斷地排出,并為大地所吸收,從而使建筑物內的溫度保持一定。這一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具有一定的環保功能,對于環境的影響較小,便于日常的維護工作,是一種高效的節能技術。

4 優化建筑施工方案,節約建筑能源

科學的節能理念只有深入到建筑工程中的各個方面,才能真正的發揮它的作用。建筑施工工作是一個連續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施工的組織設計和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對建筑施工方案的優化,我們可以合理的安排施工過程中的人力和物力,對于一些物資的浪費現象,可以很好的監控,對于人力安排的不合理現象,也可以積極的調整,有效地解決了建筑施工中的窩工現象和機器空轉現象。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制定相應的施工進度計劃,允許一定程度的立體交叉作業,有效地安排機械設備的使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積極的推動各項建筑資源的循環使用工作,從而實現建筑能源的節約。

5 改進施工工藝,減少建材浪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