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歷史主動精神與新時代青年探討

歷史主動精神與新時代青年探討

發布時間:2023-05-16 09:12: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歷史主動精神與新時代青年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歷史主動精神與新時代青年探討

摘要: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發軔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唯物史觀的內在要求;表現為主動把握歷史規律,通過主動創造推動歷史發展;要求主動順應時代主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深化青年歷史認知,培養青年擔當意識,激勵青年勇于實踐,對于培養青年歷史自信、歷史自覺、歷史擔當和歷史創造,激發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發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歷史主動精神;新時代青年;責任擔當

歷史主動精神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理論特質和內在要求,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深刻把握和運用歷史規律的政治自覺和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勇氣,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克敵制勝、把握主動的精神面貌。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科學內涵,有利于繼續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使之成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對于引領新時代青年歷史自信、歷史自覺進而擔當使命、創造歷史,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奮發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發軔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強調,現實的人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是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的主體。這說明掌握歷史主動是人的主體訴求和唯物史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馬克思之前,費爾巴哈也曾提出過唯物主義的主張,但他僅僅將自己從黑格爾的純粹思辨哲學中抽離出來,提出了“人是對象性存在”之命題,只把人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并未完全跳出唯心主義的泥沼。馬克思揚棄了費爾巴哈這一思維方式,認為社會歷史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而肯定人的主動性和人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即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過程中,人通過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化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歷史發展。同時,馬克思將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同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相聯系,將個人的發展融入時代的脈搏之中,體現出對“現實的人”的關切。由此可見,歷史主動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內在要求,客觀認識歷史、主動創造歷史、推動歷史發展也是歷史主動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表現為主動把握歷史發展規律

馬克思認為,社會歷史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社會在人類代代相傳、上下求索的實踐中發生了日新月異地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原因,正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提供了向前的動力。百年來,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因素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我國實際相結合,堅持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把握歷史脈絡,洞察社會發展規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始終高度重視青年在社會發展變革中的作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引導和幫助青年正確認清中國社會發展大勢,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積極投身改造中國的革命實踐,推動帶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青年團體的成立,鼓勵青年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為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而奮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青年把握歷史大勢,投身祖國發展建設大潮,為青年提供了揮灑熱血、施展才華的宏闊空間。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恢復國民經濟等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偉大實踐,成為促成各項祖國建設事業的先鋒力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轉移,廣大青年追隨歷史大勢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在“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價值標準中爭做“四有新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成為骨干力量,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闡明了一系列關于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3],站在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為青年工作標定了歷史方位,為青年運動明確了時代主題,為青年成才指明了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百年青年培養的歷史表明,無論任何特殊歷史時期,無論任何重大歷史關頭,把握歷史規律才能掌握歷史主動,從而激勵青年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三、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必須自覺順應時代主題

時代主題是人類社會某一發展階段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的核心問題。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它取決于這一發展階段的統治階級。同時,每個時代都有其主要矛盾和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時代主題集中體現了這一時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并隨著主要矛盾的變化而變化。正如列寧所講,哪個階級在那個時代占據中心地位,就決定著這個時代發展的歷史背景、時代的發展方向和主要內容。19世紀末期開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伴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相繼爆發,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運動此起彼伏,列寧以真正馬克思主義者的立場深刻分析世界歷史條件和社會矛盾提出了“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主題。20世紀下半期,鄧小平同志在審時度勢,分析世界形勢發展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4]”在黨的十三大以后,他敏銳地把握到“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在新的時代主題的背景下未來的競爭實質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這就規定了青年使命任務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歷史證明,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都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順應時代主題的寶貴成果。

四、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引領青年責任擔當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歷史境遇中,全體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要牢記使命擔當,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高度的歷史使命感,需要廣大青年奮勇爭先、擔當責任,以更加主動的精神狀態和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一)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深化青年歷史認知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我們黨之所以歷經滄桑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強,靠的就是對歷史大勢的主動適應,對歷史方位的主動把握,對歷史規律的主動認知,對歷史問題的主動回應,對歷史使命的主動擔當。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深化青年歷史認知,引導青年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認識歷史,以堅定的歷史自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擔負時代使命。深化歷史認知是一個點滴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廣大青年要客觀全面地認識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才能準確把握歷史規律,獲得歷史發展的主動,才能夯實歷史自信的基礎,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核心要義。歷史自信既是對中華民族的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中國共產黨奮斗精神的自信,歷史自信無法憑空產生,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是歷史自信形成的深厚土壤。歷史、現實和未來是相通的,廣大青年只有深刻認識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筑牢歷史認知,洞悉歷史經驗和成就背后蘊含的歷史智慧和偉大精神,才能滿懷信心地向前進,分析“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堅定對未來光明前景的信念,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不斷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前進。

(二)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培養青年擔當意識唯物史觀在詮釋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時,強調了物質動因,也闡釋了人的歷史活動的精神動因,承認歷史進步和發展的強大動力離不開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有機協調。歷史主動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因時而謀、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帶領人民創造歷史的核心要義,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培養青年擔當意識,引導青年形成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歷史自覺。歷史自覺強調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主動作為而非被動應對,強調把握規律,根據社會發展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對發展中的復雜性、多樣性、不確定性作出科學判斷和正確抉擇。中國共產黨始終自覺把握歷史規律,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時代特征和發展導向,將歷史使命與自身建設緊密結合,圍繞黨的宗旨任務、初心使命始終秉持強烈的歷史自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歷史自覺并非從天而降,離不開強烈的歷史擔當驅動,正如“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5]。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要求青年尊重客觀規律、準確把握世情黨情國情變化,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高度的歷史自覺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在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中,形成精神自覺、政治自覺,進而形成擔當意識,承擔起時代賦予青年的責任和使命。

(三)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激勵青年勇于實踐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直觀體現,意味著人成為自由且有目的的創造者,這離不開由理念向行動的轉化,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6]”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自覺擔負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在面臨重大歷史關頭始終主動擔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歷史主動精神不是理論教化而是觀念內化,是以掌握客觀規律為基礎的自覺實踐活動。新時代青年應順應時勢,將偉大歷史主動精神與青年的歷史使命有機統一,從而激發自身勃勃生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但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且機遇與挑戰并存。中西方的差距不斷拉近,世界格局和全球秩序面臨重組,從中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依然存在諸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我們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需要青年充分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未雨綢繆,主動擔當,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和困難。青年的精神風貌代表著新時代中國的生機和活力”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不僅擁有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廣闊舞臺,更肩負著歷史使命。青年要以強烈的歷史擔當繼續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探尋成功邏輯,規避風險和方向性、顛覆性錯誤,及時發現、解決當前實踐中的問題和隱患,不斷促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永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奮進狀態,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回首過往,億萬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各族群眾胼手胝足的奮斗、全國上下埋頭苦干的拼搏,鐫刻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書寫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我們黨依靠人民創造了歷史偉業。面向未來,我們繼續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高揚奮進的風帆,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埋頭苦干,我們必將依靠人民開創新時代事業新局面,完成新的歷史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人”,既是承擔歷史使命的主體,也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所以,要增強他們在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基礎上自覺能動地改造社會歷史,以奮斗之我回答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用敢闖敢試的火熱激情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理性,同全國人民一道,義無反顧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偉大復興歷史重任,要繼續贏得主動,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必須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實現偉大的歷史創造。

參考文獻: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2.

[5]王瀟瀟,宋鶴立.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1).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作者:姚吉婷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