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森林經營規劃編制體系研究

森林經營規劃編制體系研究

發布時間:2022-04-12 08:43: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森林經營規劃編制體系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森林經營規劃編制體系研究

我國在歷經30余年的大規模造林綠化運動后,全國森林分布格局有了明顯的變化,但林分的過密過疏問題嚴重,低質低效林面積大,森林質量不高。森林經營管理的加強可優化林分結構,對森林質量的提高、林業的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森林法》中明確提出,各級政府需編制林業長遠規劃,黨的提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建設美麗中國”等目標。為適應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工作的目標要求,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在國家林業局的組織下,編制完成了《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同時制定頒布了省級森林經營規劃編制指南和縣級森林經營規劃編制規范[1]。

1我國森林經營規劃總體系

我國森林經營規劃編制總體系從上到下為全國森林經營規劃、省級森林經營規劃和縣級森林經營規劃,建立了部級、省級、縣級三級規劃體系。

1.1全國森林經營規劃

全國森林經營規劃規范和引導了全國森林經營工作,是宏觀的戰略性文件,為省級、縣級森林經營規劃的編制提供了指導。規劃研究提出了“十三五”和今后35a全國森林經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經營布局、經營策略、技術體系和建設規模,提出了保障規劃實施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1.2省級森林經營規劃

作為我國森林經營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森林經營規劃需銜接國家、縣級森林經營規劃,落實《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的總體要求、目標和任務,統籌省級行政轄區內森林經營工作,并指導縣級森林經營規劃的編制。

1.3縣級森林經營規劃

縣級森林經營規劃主要是落實省級森林經營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統籌和合理布局主要森林經營活動,結合縣級森林經營實際,提出未來森林經營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開展森林經營分區、分類、森林作業法的劃分,全面推動森林經營長期持續開展。

2全國森林經營規劃分析

《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充分借鑒吸納了林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并聯系我國森林經營歷史和林業實際,對新時期我國森林經營技術體系進行了詳細闡述,確定了多功能、全周期的森林經營理念,以培育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為優秀目標,這些新的思想、理念、技術是相對于傳統森林經營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最重要的創新之處。

2.1森林分類經營

根據我國的“兩類林”(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管理政策,并按照嚴格保護、多功能經營、集約經營3種不同經營強度,將森林經營類型分為嚴格保育的公益林、多功能經營的兼用林和集約經營的商品林3類。兼用林包含以生態服務為主和以林產品生產為主的兩種兼用林,確保了多功能森林經營策略與不同等級公益林及各類商品林銜接。

2.2森林類型劃分

針對不同森林類型采取有區別的經營措施,有利于促進因林施策、科學經營。森林類型劃分以森林起源為依據,以森林的近自然程度,將我國森林劃分為原始林、天然過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近天然人工林、人工混交林、人工闊葉純林、人工針葉純林。將天然林類型進行細分,可針對不同的演替進程、發育階段,實施科學合理的天然林保護培育措施;將人工林類型進行細分,可提高人工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健康程度,精準提升人工林經營水平。

2.3森林作業法

森林作業法是根據經營目標和林分特征,從森林的建立、培育到采伐利用全部生產過程所采用的一系列技術措施的綜合,每一經營類型都有相應于其經營目的的森林作業法[2],森林作業法是森林經理學中最重要和實踐性最強的一個內容[3~5]。全國森林經營規劃就各種森林類型、森林經營類型,根據其立地條件、主導功能、林分特征和經營目標,組合一系列森林經營活動如造林、撫育、采伐、改造、更新等需要的技術措施,由高到低對經營對象和作業強度進行排序,以主導的森林采伐利用方式命名,劃分出了7種森林作業法,分別為一般皆伐作業法、鑲嵌式皆伐作業法、帶狀漸伐作業法、傘狀漸伐作業法、群團狀擇伐作業法、單株木擇伐作業法、保護經營作業法,使森林經營過程有一個系統的作業指導,樹立全周期森林經營理念。

2.4經營分區

我國地貌多樣、氣候與土壤條件復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資源分布格局。因此,各地生態和環境的差異也較大[6]。為體現分區施策管理,科學進行森林經營工作,將全國劃分為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經營區、東北中溫帶針闊混交林經營區、華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經營區、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經營區、南方熱帶季雨林和雨林經營區、云貴高原亞熱帶針葉林經營區、青藏高原暗針葉林經營區、內蒙古及西北草原荒漠溫帶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經營區等8個經營區。針對每個經營區,在分析基本情況和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明確了森林經營方向和策略,提出了經營目標。

3省級森林經營規劃分析

3.1編制原則

依據國家、省級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有關標準,以提高森林質量為優秀,認真總結區域森林資源特點和經營實踐經驗,領會全國森林經營規劃的理念和技術體系,劃分適用于本區域資源特點的經營分區、分類,森林類型作業法設計遵循多功能、全周期、差異化,科學測算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森林采伐等各項建設規模,完成近期投資估算,指導縣級森林經營規劃的編制與實施[7]。

3.2技術要點

從森林結構、林分狀況、森林資源質量、功能、潛力等方面分析森林經營存在的問題,以及從經營意識、基礎設施、資金投入、體制機制、科技支撐等方面分析制約因素。參考各省已劃分的林業發展區劃,統籌考慮全省森林資源狀況、地理區位、氣候條件、經營狀況和發展方向,在國家經營分區控制下,進行各省經營區劃分。按照經營目的不同,將森林進行分類和空間定位,進行森林經營分類,并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實施經營管理,最大限度地取得經營效益。森林作業法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技術要素:森林發育進程的各階段林分特征或目標林相;針對林分初始條件(現狀)的作業措施設計;森林經營全周期的措施設計。在考慮森林樹種組成的基礎上,綜合分析森林建群階段、競爭生長階段、質量選擇階段、近自然林階段和恒續林5個發育階段,以及森林受干擾程度、發揮功能等,進行森林作業法的組織。

4縣級森林經營規劃分析

作為縣級人民政府經營管理森林資源的依據,縣級森林經營規劃可使經營活動更科學、合理、有序地進行,也可指導縣域所有森林經營主體進行森林經營決策、保護和經營利用森林資源,同時也是指導縣級經營單位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的一個中長期規劃[8]。

4.1編制原則

以提升森林質量為優秀,科學規劃布局,進行森林類型、森林經營類型、經營區劃分,根據林分現狀、規劃布局分別近、中、遠期合理安排經營措施。突出縣域特色,重視大徑級和珍貴樹種、景觀林培育,對縣域主要優勢樹種分布面積及比例進行規劃,描繪縣級林業未來發展藍圖。重點營造混交林,逐年將低質低效的純林改造為混交林,推行營建多樹種混交、復層異齡林。

4.2技術要點

從質量提升、資源保護、采伐管理、經營機制、技術標準、森林康養等方面對林業建設重點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將森林類型、森林經營類型、作業法落實到小班。森林類型可在省級分類的基礎上,增加人工果木林、人工食用原料林等區域特色森林類型;經營類型可參照“嚴格保育的+經營目的”、“集約經營的+經營目的”、“經營目的+為主的兼用林”進行命名;作業法采用“優勢樹種+森林類型+作業法類型”的命名規則。作業法可分為三大類,一是以主伐(皆伐、漸伐、擇伐)方式命名的以用材為目的的作業法;二是應用于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區域以保護為目的的作業法;三是為竹林、縣域特色經濟樹種等設計的作業法。縣級作業法可直接從省級作業法類型中選取,也可根據需要增補滿足本地經營特色要求的作業法。縣級森林經營規劃需包含與規劃文本相對應的規劃數據庫,包括經營分區、森林類型、經營類型的劃分、作業法的落實。將森林作業法落實到小班時,綜合考慮小班現狀與未來規劃發展方向,合理選擇森林作業法類型,并按照既定的規劃目標科學安排造林更新、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采伐等經營措施[9]。

5結語

建設兩優產品,即“優質生態產品、優美生態環境”是新時期林業工作的目標,森林經營規劃編制要緊密圍繞全周期、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以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目標,建設美麗中國[10]。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M].2016.

[2]亢新剛.森林經理學(第4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3]于政中.森林經理學(第2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4]陸元昌,WernerSchindele,劉憲釗,等.多功能目標下的近自然森林經營作業法研究[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2011(04):1-6.

作者:張璐 黃國勝 楊英 蒲瑩 黨永峰 單位: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在线网站91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