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5 17:22: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營運能力分析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企業價值;股利支付能力;償債能力
企業能力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持續發展的特定資源和特殊能力的組合體。企業能力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不同時期企業能力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許多學者也對其進行了不斷的研究,而無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國內大多數的學者都是從資源基礎論、核心能力論、知識基礎理論、動態能力論來探討企業能力的問題,而較少從企業能力與企業價值的關系著手進行研究所,本文從企業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入手來探討企業價值與企業能力的關系,并采用實證的方法來剖析它們的關系,這樣會更具有說服力。
一、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作為樣本,為了增強樣本的可比性,本文對樣本進行了如下處理:(1)本文是以年度分配報告為基礎,著重利用年度財務會計資料來研究企業價值與股利政策之間的關系;(2)去掉2012年年底缺少收盤價的企業;(3)去掉同時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4)剔除其他相關指標數據缺失的樣本;(5)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6)剔除異常值。在去掉不符合條件的樣本后,共得到535個樣本,文中所有財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回歸分析和數據處理利用SPSS17和Excel2003完成。
(二)變量構造
1.被解釋變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企業價值,企業所做的所有政策決策,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的能力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價值,本文使用TobinQ值來衡量企業的價值。
2.解釋變量。企業的能力包括各個方面,本文主要選取了股利支付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五個指標來描述企業的能力。股利支付能力使用股利支付率作代表,盈利能力使用凈資產收益率作代表,償債能力使用資產負債率作代表,營運能力使用資產周轉率作代表,成長能力使用營業收入增長率作代表。
(1)股利支付率。本文采用現金股利÷凈利潤來衡量股利支付率,用Pcash表示。
(2)盈利能力。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本文選用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即凈利潤÷凈資產。
(3)償債能力。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有:產權比率、權益乘數等等,本文采用資產負債率(DA)作為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即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4)營運能力。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本文采用總資產周轉率(TAT)作為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即收入÷總資產。
(5)成長能力。衡量成長能力的指標有收入增長率、權益增長率和資產增長率。本文選用收入增長率(SGR)來衡量企業的成長能力。
(三)研究假設與模型設計
1、研究假設。
假設1:企業價值和股利支付能力正相關,企業支付越多的股利即股利支付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2:企業價值與盈利能力正相關,企業盈利越多即凈資產收益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3:企業價值與償債能力正相關,企業償債能力越強即資產負債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4:企業價值與營運能力程正相關關系,企業營運能力越強即資產周轉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假設5:企業價值與成長能力成正相關關系。企業成長能力越強即營業收入增長率越大,企業價值越大。
2.模型設計。根據對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以及研究假設的分析,本文將模型設計如下:
TombinQ=β0+β1Pcash+β2ROE+β3DA+β4TAT+β5SGR+μ
(四)描述性統計
由圖1描述性統計的分析圖形可以知道各組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方差。
圖1
(五)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由圖2、圖3可以看出,企業價值和資產負債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1.269,相伴概率值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企業價值和凈資產收益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0.330,相伴概率值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企業價值和資產周轉率的自然對數的簡單相關系數為0.133,相伴概率值為0.002。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于相伴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認為兩個變量之間是顯著相關的。
圖2
圖3
(六)變量之間的回歸分析
由圖4、圖5、圖6可以看出引入回歸方程的變量有: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股利支付率,其他兩個變量被踢出回歸方程。由于方程中有多個解釋變量,因此應參考調整的判斷系數,Durbin-Watson為DW統計量,接近于2,說明殘差不存在自相關。結果表明,當回歸方程包含不同的解釋變量時,其相伴概率分別為0.000。如果顯著性水平0.05,相伴概率均小于顯著性水平,因此最終的回歸方程應該包括這三個解釋變量,且方差的擬合效果很好。
模型的共線性診斷為:容忍度分別為0.894,0.988,0.901,沒有出現很小的數值;方差膨脹因子分別為1.118,1.012,1.110,沒有出現很大的數值,說明方程中各解釋變量之間沒有出現共線性問題。
二、結論與啟示
通過本論文的實證研究可以知道:企業價值與和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正相關,接受原假設。企業價值與償債能力負相關,拒絕原假設。企業價值與股利支付能力、成長能力沒有明顯的關系。
圖4
圖5
[參考文獻]
[1]李琳.中美企業價值觀差異研究―文本分析法[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
[2]王燁.企業價值觀的塑造及其實施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3]李正.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來自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06,2(0):0.
[4]余偉萍,崔苗.經濟全球化下基于企業能力的價值鏈優化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3,5(10).
[5]蘇啟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與企業價值[J].經濟研究,2003,8:36-45.
[6]李海艦,馮麗.企業價值來源及其理論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4,3(5):45.
[7]胡援成.中國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研究[J].金融研究,2002(3):110-122.
本文旨在針對國內實務忽略現金流比率分析的情況,說明現金流比率雖然不能代替非現金流比率分析,但卻是利潤比率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套比率相結合,才能使決策者更好地理解企業的各項活動,并做出更好的決策。
關鍵詞:現金流量比率,利潤比率,比率分析法
The contrast of the cash flow ratio and the profit ratio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use of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ecause the ration analysis apporach is one of the basic apppraches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some ratio to build two sets of ratio system:One is made up of cash flow ratio, and the other is composed by the profit ratio. Study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sets of ratio system is the duty of this essay. Through accounting the ratio of four corporations which are marketable company i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with their three year’s statistics, contrast the different conclusion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the ratio system. Then combine the two conclusions,mak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more clearly and more correctl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sh flow ratio,while the local analyst did not care it. Although the cash flow ratio can not take the profit ratio’s place ,it can be the vital compementarity. If combine the profit ratio and the cash flow ratio, the conclusion may make the decision-maker know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company better , then make the better decision for the company.
Key words: cash flow ratio, profit ratio, ration analysis apporach
目 錄
一、序言1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1
(二).研究的內容與方法1
(三).文章的結構1
二、文獻回顧1
(一).財務比率分析的起源1
(二).財務比率分析的現狀2
三、比率分析理論闡述2
(一).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分析體系3
(二).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分析體系4
四、案例分析5
(一).星馬汽車比率分析6
(二).上海汽車財務分析8
(三).福田汽車財務分析10
(四).宇通客車財務分析12
(五).分析結果對比13
五、結論15
資料來源及參考文獻16
致謝16
譯文及其原文17
一、序言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財務報表分析對報表信息的使用者至關重要,它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業務、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為決策做好準備。在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之中,由于比率分析法計算簡易,可以顯示出企業財務發展趨勢和偏離程度,容易發現存在顯著問題的項目,另外還能揭示各個財務比率的內在聯系以更好地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所以在實際分析中,比率分析法運用居多。目前,絕大部分財務報告分析中的比率都側重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比率,很少選用現金流量表比率。但是,現金作為企業的血液,是掌握企業脈搏的關鍵。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公司的現金流量很大程度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雖然現金不能作為確定收入和費用的依據,但現金可以體現收益質量,使分析更保守、更穩健,風險更小。而且在權責發生制及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下,凈利潤可能存在縱的現象,另外一些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也可能導致資產和權益的信息失真。此時,采用現金流量比率進行補充分析有助于決策分析者對企業活動的理解。
(二).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本文以財務報表分析中的比率分析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研究以“會計利潤”為核心的比率分析與以“現金流量”為核心的比率分析之間的比較,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選取四家屬于汽車行業的公司,對其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告進行比率分析,并將兩種分析體系得出的結果進行對比。用事實來說明現金流比率雖然不能代替非現金流比率分析,但卻是利潤比率的的重要補充。當兩者結合起來時,分析結論能夠更好地幫助決策者理解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
(三).文章的結構
第一章介紹文章研究的背景與意義、主要內容以及脈絡結構。第二章簡要概述財務報表比率分析的起源及現狀。第三章分別選取適當的比率構成以“會計利潤”為核心的比率分析體系及以“現金流量”為核心的比率分析體系,并在理論上對其進行闡述。第四章分析案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選取屬于汽車行業的四家公司——星馬汽車、上海汽車、福田汽車和宇通客車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告,分別采用這兩種體系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并將這兩種結果相結合。第五章是本文的結論部分。
二、文獻回顧
(一).財務比率分析的起源與現狀
財務報表分析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信用分析服務的。1895年,紐約州銀行協會的經理委員要求他們的機構貸款人提交書面的、有其簽字的資產負債表,自此,財務報表開始大量使用于信貸目的。不久后,銀行經理就認為必須對擴大貸款額度的貸款人預測償債能力,于是產生了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1919年,亞歷山大沃爾建立了比率分析的體系,即著名的沃爾比重評分體系。他認為:為取得對公司全面的認識,必須考慮財務報表間的各種關系,而不僅僅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關系。為了綜合評價企業的信用水平,他選用了7個財務比率,并對每一個財務比率給定一個權重,評出企業財務狀況的綜合得分。
同年,美國杜邦公司的財務經理唐納得森創造性的發明了杜邦分析體系,該體系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圍繞該核心選擇其他財務比率,以觀察各比率彼此之間依存制約的關系,揭示企業經營成果的來源及影響因素,綜合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著重突出對企業持續發展能力的分析。從那時起,通過計算比率進行財務分析的方式迅速流行起來。
1923年,James H.Bliss提出:在每一個行業,都有以行業活動為基礎并反映行業特點的財務與經營比率。這些比率可通過行業平均比率來確定,通過該比率與個別公司財務比率的比較,發現個別公司與行業水平之間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從此,標準比率的觀點開始流行。
(二).財務比率分析的現狀
目前,比率分析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的數據,自開始編制現金流量表后,現金流量已成為信息使用者另一個關注的對象。美國學者查爾斯吉布森在《財務報告分析——利用財務會計信息》(第八版)中,主要探討了相關的現金流量財務比率:營業現金流量/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和本期應付票據;營業現金流量/債務總量;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流量/現金股利。美國教授Franklin J.Plewa, George T.Friedlob在其所著的《全面理解現金流》中,主要對現金流量的比較分析和比率分析進行了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體系以比率分析為基礎,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為主要依據,根據表內比率值之間的關系,考核、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能力,借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經營情況,評價該企業的財務經營業績,滿足財務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我國在1998年3月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自此開始出現對現金流量表分析的研究。對于現金流量結構和趨勢分析,現在不存在較大的差異與分歧,但現金流量的相關比率和效率比率分析爭論頗多。在實務中,大部分財務報表分析不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或只是進行現金流量的結構和趨勢分析,很少使用比率分析法。但筆者以為要想更深刻地了解公司現金流量的全貌、做出更有利于公司的決策,就應重視企業現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三、比率分析理論闡述
按照信息分析者分析目的的不同,一般財務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成長能力分析及企業市場表現能力分析等五項,但說法及分發可能略有不同。其中,前四種分析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企業市場表現能力是股份制公司所特有的,一般僅針對股份制公司。企業市場表現能力通常為前四種能力的衍生,特別是對企業盈利能力的表現,股份制公司就是依靠這種表現能力來吸引投資者。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的市場表現能力更突出“表現”二字,往往與企業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距。
比率分析法是財務分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該方法將影響財務狀況的兩個相關因素聯系起來,通過計算比率,反映他們之間的關系,借以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
按照比率的組成數據關系來分,比率可分為三類:相關比率,是以某個項目和其它有關但又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到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利用此種比率可以分析出企業的相關業務是否安排合理、營運是否正常;效率比率,是指某項經濟活動中費用與收入的比率,反映了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結構比率,又稱構成比率,是指某個經濟項目的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率,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著重分析相對于整體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項目在總體中所占比重。
為了突出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分析和以現金流為中心的比率分析之間的比較,本章在比率分析體系當中挑選了一些重要比率,構造了兩個體系。本文主要以效率比率和相關比率為研究對象,構建的比率體系主要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因為成長能力分析主要采用剩余收益分析和增長率分析,因此本文沒有涉及此方面的指標。另外,本文將企業的市場表現能力作為盈利能力的衍生在盈利能力分析中進行分析。
(一).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分析體系
1.償債能力分析比率
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各種債務的能力,是企業經營者、投資人和債權人等十分關心的重要問題。對企業經營者而言,企業必須持有一定的現金或可以隨時變現的流動資產以償還各種到期債務。如果償債能力不佳,甚至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那么企業就很可能破產。對投資人而言,如果企業的償債能力發生問題,那么投資人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償還債務,影響正常的經營活動,致使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最終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對債權人而言,擁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的企業才能保證他們利益:及時收回本金,按期收回利息。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分析比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又稱為銀行家比率,是銀行發放貸款的主要參考指標,它表示每一元的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當流動比率大于1時,說明企業的流動資產從物資保證性上和償還可能性上能保證流動負債的償還;當流動比率小于1時,則為短期償債能力不良的信號;一般認為該比率為2比較適宜。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扣除存貨的流動資產。速動比率又稱為酸性測試比率,它剔除了變現能力弱且變現金額不穩定的存貨的影響,能夠更好地反映出企業的償債能力。按照傳統經驗,該比率為1比較合理。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從長期來看,它主要依靠企業的獲利能力,其分析比率主要包括: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該比率綜合表現企業的償債能力,反映出在企業的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舉債獲得的,反映了債權人債權的保障程度,同時反映出企業進行負債經營的能力。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負擔越重,企業的償債能力可能越低,財務風險越高。一般資產負債率為50%比較合理。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凈資產
該比率反映債務負擔與償債保證程度的相對關系,直觀地表示出債權受到股東權益的保護程度。產權比率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就可能越低,財務風險越高。一般認為該比率為1比較合適。
(3).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該比率說明了企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益與企業所需支付利息費用的倍數關系,反映了企業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倍數越高,說明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可能越高,債務的安全性越高,當倍數大于1時,則說明企業具有償付當期利息的能力。
2.盈利能力分析比率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作為一個企業,經營目的就是獲取最大利潤,使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最大化。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企業營運能力的結果,它代表了企業維持持續經營和發展的能力,是企業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研究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僅能夠衡量企業的經營業績,還可以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另外,盈利能力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此通過比較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
(1).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
該比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比率,綜合體現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它既直接反映資產的增值能力,又反映出資產的使用效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可能就越好。
(2).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主營業務利潤是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之差,該比率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獲利水平,體現了企業最基本的業務的獲利能力。
(3).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該比率反映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帶來多少凈利潤,評價企業通過主營業務賺取利潤的能力,同時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主營業務凈利率與主營業務毛利率的差異越大,則說明企業的費用消耗越大,經營管理效率就越低。
(4).每股利潤率=本年凈利潤/年末普通股總股數
該比率表示股份制企業每一股普通股在一定會計期間內賺取的凈利潤,反映了普通股的獲利水平。
(5).每股凈資產=凈資產/年末普通股總股數
該比率又稱普通股每股賬面價值,反映了每一股普通股所擁有的凈資產,是普通股獲利的基本保證,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內部積累可能越雄厚。
盈利能力分析比率中,每股利潤率和每股凈資產是盈利能力的衍生比率,是股份制公司特有的,又稱為股份制公司的市場表現能力比率。絕大部分股票投資者很看重這一類比率,因此,這類比率的好壞,會在股票市場上影響企業股票價值升降以及企業股票的熱度。
3.營運能力分析比率
營運能力又稱資產管理能力,主要是指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評價企業的資金、資產周轉速度,評價判斷企業資產的存量是否合理及其流動性和利用效率的高低,以充分挖掘資產利用的潛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的比率主要有:
(1).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占用額
該比率反映了企業存貨規模是否合理,周轉速度如何,同時反映了企業銷售實現的快慢,是衡量評價存貨的綜合性比率。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占用的資金就越少,存貨流動性就越強,即銷售速度越快。
(2).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
該比率反映應收賬款的流動速度。一般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占較大金額,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有助于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客戶的質量越高,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業資產流動性越強。
同時,以上兩個比率還體現了短期償債能力的質量,比率越高,企業的流動資產質量越高。
(二).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分析體系
1.償付能力分析比率
與償債能力比率相對應的現金流比率是償付能力比率,又稱為流動性比率。這類比率將企業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取的現金收入和企業本期所償還的債務、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進行對比,確定企業用于投資和發放股利的現金。衡量企業償付能力的現金流比率主要有:
(1).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該比率表示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動態指標。它反映了生產經營活動對流動負債償還的保障能力。如果比率大于或等于1,則企業有能力以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來償還到期短期債務。
(2).現金負債總額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負債總額
該比率反映企業的付息能力,只要該值大于同期的市場利率,說明公司有充足的付息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能夠負擔的利息就可能越高,承擔債務的能力可能就越強。
(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實際支付的利息
該比率剔除了利息保障倍數中的非現金項目,更好地體現了企業實際支付利息的能力,有助于投資者和債權人在不能收回利息之前作出判斷。一般情況下,該倍數越高,企業償還利息的保障程度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財務風險越小。
(4).現金股利支付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派發的股利
該比率反映了企業實際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支付股利的能力,主要衡量企業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分發本年度的現金股利。這個比率也是體現上市公司市場表現能力的比率。一般進行長期股票投資的投資者喜歡現金股利支付率較高的企業。
2.盈利質量分析比率
基于現金流量的盈利能力分析比率主要衡量企業的盈利質量,即反映企業所獲得收益中的多少有現金保障。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持續而又穩定的現金流入才是高質量的現金流量。
(1).凈資產現金收益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凈資產
該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擁有的每一元凈資產能夠賺得的現金流量,揭示了企業運用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凈資產獲得的現金流量的能力就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就可能越強。該比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差異越大,則企業的收現能力就可能越差。
(2).現金流量凈利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凈利率
該比率反映凈利潤中的每一元所能夠獲得的現金金額,反映了企業的凈利潤中的多少有現金保障,剔除了收益中非貨幣的部分,即存貨、應收賬款以及一些人為意愿不同帶來的影響。一般來說,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利潤中真正實現的部分可能越大,即企業當期的收益質量越高。
(3).主營業務收現能力比率=主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流入量/主營業務收入
該比率反映了企業每實現一元主營業務收入所能夠獲得的現金流入,用來評價企業主營業務的收現能力。這個比率較低,則說明企業的獲利質量不高,存在不正常的賒銷行為,更有甚者是嚴重的虛盈實虧。
(4).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該比率顯示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在外的每一股普通股所帶來的現金流量,揭示為每股盈利提供支付保障的現金流量。這個比率是盈利能力的衍生比率,它是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能力比率之一,反映了企業支付股利的最高可能性。一般,每股的現金流量越多,其支付股利的能力就越高、越穩定,該企業的股票就越受股東們的歡迎。
3.營運能力分析比率
(1).現金周轉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年現金平均持有額
該比率是考核現金利用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周轉速度的快慢。一般,該比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現金周轉速度越快,即企業運用現金的能力越強。該比率若配合存貨周轉率及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就可以全面地評價企業資產的管理能力及運用效率。
(2).資產現金收益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資產平均余額
該比率表明企業每一元資產通過經營活動形成的現金凈流入,反映資產的經營收現水平,一般來說,該比率越高,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就越高。
以上則為本文選用的分析體系,這兩個體系主要側重于對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在實際運用當中,這幾種能力的分析并不能很清楚的劃分界限,而是一種穿插式的相互表現:盈利能力是償債能力的保證,又是營運能力的結果。企業成長能力則是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的綜合。
四、案例分析
理論的靈魂在于應用,財務分析只有在配以實例的時候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為更好地了解以上兩種分析體系的運用和差異,本章利用上一章構建的財務比率分析體系,對汽車行業的四家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告分別進行分析。
選擇上市公司,是因為我國企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到現在為止還不是很完善,上市公司在多方的監管下,其現金流量表最可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中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而且上市公司的數據容易收集,其年度報告是公開、透明的。
選擇汽車行業,是因為汽車產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感應度,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一國工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目前,我國的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它帶動著我國新一輪經濟的快度增長。汽車產業是知識、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和高度集中化的專業化、現代化產業,它覆蓋面廣,擁有大量先進制造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一個國家的裝備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圍繞汽車工業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加快了發展速度,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已建成了大量的整車和零配件生產廠家,并實現了與國際知名汽車企業的跨國聯合,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改革我國汽車工業和發展汽車工業的條件和能力。汽車業的發展,對推動我國技術進步,解放生產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工業企業的發展,增加社會就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F在,由于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多種矛盾的制約,汽車行業經濟運行速度持續趨緩。至2005年,我國共有汽車業上市公司32家,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有21家,深圳證券交易所有11家 。本文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選取四家有代表性的、有特點的、值得關注的公司——星馬汽車、上海汽車、福田汽車和宇通客車,進行比率分析。
(一).星馬汽車比率分析
1.星馬汽車簡介
星馬汽車在近幾年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名次波動很大,短短兩年時間內,就經歷了最強和最弱的排名名次,故選擇它為分析案例之一。
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馬汽車)是1999年12月12日由始建于1970年的安徽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改制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星馬汽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向社會公眾發行3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2004年又以原股本為基數,每10股轉增5股的比例轉增股本,使股本轉增至12498.75萬股,注冊資本變更為12498.75萬元 。公司的主導產品為散裝水泥汽車、混凝土攪拌車、混凝土泵車、壓縮式垃圾運輸車、重型自卸車等專用汽車,另外公司還生產銷售汽車配件、建材、建筑機械和金屬材料。
2.星馬汽車財務分析
表1-1 星馬汽車利潤中心比率分析表
指標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債能力指標
流動比率
1.75
1.39
1.34
速動比率
1.33
0.96
0.95
資產負債率
50.39%
63.82%
61.48%
產權比率
1.02
1.76
1.60
利息保障倍數
23.79
3.45
2.28
盈利能力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
19.42%
2.75%
4.80%
主營業務毛利率
7.77%
5.70%
7.94%
主營業務凈利率
3.68%
0.96%
1.85%
每股利潤率
74.71%
10.43%
17.32%
每股凈資產
5.88
3.65
3.57
營運能力指標
存貨周轉率
4.74
2.56
1.86
應收賬款周轉率
31.04
9.44
5.70
表1-2 星馬汽車現金流比率分析表
指標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付能力指標
現金流動負債比
-29.89%
-20.65%
26.70%
現金負債總額比
-25.69%
-18.85%
25.21%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17.94
-10.24
9.43
現金股利支付率
-19.99
-5.20
7.18
盈利質量指標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26.09%
-33.25%
40.23%
現金流量凈利率
-205.46%
-1163.58%
829.42%
主營業務收現能力比率
106.86%
118.08%
86.68%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
-1.53
-1.21
1.44
營運能力指標
現金周轉率
-112.10%
-72.93%
77.74%
資產現金收益率
-17.59%
-13.49%
14.85%
(以上表格數據均以星馬汽車
2003—2005年年度報告中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得出)
(1).償債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流動比率在這三年間有下降趨勢,其最低水平為2005年數據,但對于正常企業,1.34屬于正常范圍,且在汽車行業中該比率屬于中等水平。與流動比率相同,速動比率也有下降趨勢,但同樣其最低水平0.95依然屬于正常水平,在同行業中屬于中等地位。說明星馬汽車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好,屬于行業的中等水平。但是由于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影響了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質量。資產負債率在三年內均處于行業的較好水平,產權比例均大于1,說明負債有足夠的所有者權益保護。利息保障倍數在2003年竟達到23.79之高,而在2004年急速下降,可見公司中的借款有所增加,但利息保障倍數始終大于1,且保持在3左右,說明星馬汽車具有相當的還息能力??梢缘贸觯邱R汽車具有較好的長期償債能力。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2003年到2004年的比率數值均為負值,說明星馬汽車在2003和2004年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凈流出,即星馬汽車無法為債務提供現金保證。反映出星馬汽車的償債能力很差,盈利質量存在問題。2005年,星馬汽車現金流量為正值,各項比率有所好轉,現金流入使其具有一定的償債能力。但鑒于星馬汽車現金流量不穩定,現金流質量不高,無法有效地進行預測,因此還要對其以后的數據進行觀察才能確定其償債能力是否真正提高。
(2).盈利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凈利率都經歷了先下降后上升的過程。其中,凈資產收益率的最低值仍然高于汽車行業的平均值,可以說星馬汽車具有正常的盈利能力。但星馬汽車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卻明顯低于行業的平均值,說明星馬汽車的成本在行業中偏高。主營業務凈利率明顯低于主營業務毛利率,說明星馬汽車的經營管理水平較差。由于股數的增加,星馬汽車的每股凈利率驟降,每股凈資產依然保持正常的水平??傮w來看,星馬汽車的盈利能力處于行業的中下水平。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由于2003年和2004年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為負數,星馬汽車的盈利質量很低。但主營業務的收現比率屬于正常情況,可以斷定星馬汽車以前年度的應收賬款數額可能較大,且主營業務成本占用了大量資金,經營管理中的耗用也偏高。2005年由于正的現金流量,比率表現較好。星馬汽車現金流量的不穩定嚴重影響了盈利質量,雖然盈利能力有所回升,但很難預測以后的情況。
(3).營運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星馬汽車的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都遠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即企業存在存貨積壓和應收賬款收現能力低下的情況,即其營運能力不高;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星馬汽車的營運能力在2003年和2004年很差,但在2005年有所上升。
(二).上海汽車財務分析
1.上海汽車簡介
上海汽車2004年的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為第8位,在轎車業白熱化的競爭中,上海汽車的業績仍在以緩慢的速度提高,故選擇它為分析案例之一。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汽車)于1997年8月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獨家發起,在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資產重組的基礎上,以上海汽車齒輪總廠的資產為主體,采用社會募集方式設立。1997年11月,上海汽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向公眾發行普通股755,999,790股。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海汽車持有的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數為2,216,519,456股,其他社會公眾股為1,059,479,634股 。上海汽車的經營范圍主要是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各種機動車整車,總成及零部件、物業管理、咨詢服務等。
2.上海汽車財務分析
表2-1 上海汽車利潤中心比率分析表
比率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債能力比率
流動比率
2.22
2.43
2.45
速動比率
1.60
1.76
1.92
資產負債率
18.47%
18.08%
19.60%
產權比率
0.23
0.22
0.25
利息保障倍數
126.08
94.14
28.28
盈利能力比率
凈資產收益率
15.98%
18.68%
9.59%
主營業務毛利率
23.93%
25.67%
18.45%
主營業務凈利率
22.01%
26.41%
17.29%
每股利潤率
60.19%
60.38%
33.72%
每股凈資產
3.89
3.47
3.56
營運能力比率
存貨周轉率
5.33
3.84
3.43
應收賬款周轉率
30.42
18.69
9.72
表2-2 上海汽車現金流比率分析表
比率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付能力比率
現金流動負債比
19.09%
11.75%
24.36%
現金負債總額比
17.54%
11.34%
22.66%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41.23
18.09
18.09
現金股利支付率
0.43
0.64
0.73
盈利質量比率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4.00%
2.52%
5.56%
現金流量凈利率
25.82%
14.52%
58.67%
主營業務收現能力比率
118.82%
110.47%
107.67%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
0.16
0.09
0.20
營運能力比率
現金周轉率
21.77%
18.54%
34.86%
資產現金收益率
3.44%
2.20%
4.53%
以上表格數據均以上海汽車
2003—2005年年度報告中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得出)
(1).償債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近三年內,上海汽車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十分穩定,且微有上升趨勢,從比率的數值上看,這兩個比率都高于正常數值,且比行業的平均值要高,說明上海汽車的短期償債能力很強。但是,盡管上海汽車的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都比星馬汽車高,卻仍然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海汽車的短期償債能力。上海汽車的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波動不大,且數值較低,說明其負債金額不大,提高了企業還債的安全性。另外,上海汽車的利息保障倍數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但在數值上卻是驚人的高,由此觀之,上海汽車的長期還債能力很強。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現金流動負債小于1,上海汽車沒有足夠的現金去償還流動負債。而現金負債總額比與現金流動負債比相差不多,說明上海汽車的長期負債不多,大部分為流動負債。由現金利息保障倍數來看,上海汽車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利息。但是上海汽車的現金股利支付率還不到1,雖然有上升的趨勢,目前也僅有0.73,股利支付沒有現金保證。綜上所述,上海汽車短期償還能力較弱,但由于長期債務很少而使企業足以保證對長期債務的償還。
(2).盈利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上海汽車的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凈利率都高于行業的均值水平,即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且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和主營業務凈利率的差額很小,說明上海汽車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上海汽車的每股利潤率遠高于星馬汽車,但每股凈資產與星馬汽車相似,由此可見上海汽車的資產獲利能力遠高于星馬汽車。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凈資產現金收益率與凈資產收益率有一定差距,且現金流量凈利率不到1,說明企業的回款存在一些問題。而上海汽車的主營業務收現比率數值良好,那么其以前年度的應收賬款的金額可能很大、其他業務的收款可能存在不良問題,這一點與星馬汽車相似。當然,這樣的結果并不排除公司的數據存在虛假、粉飾行為??傮w觀之,上海汽車的盈利質量不是很好。
(3).營運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上海汽車的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不高,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與星馬汽車情況相似,說明上海汽車營運能力不高;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現金周轉率和資產現金收益率均不高,說明企業的資產運用效率存在問題。
(三).福田汽車財務分析
1.福田汽車簡介
福田汽車是一個商用車強勢企業,其2004年的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也很靠前。但是福田汽車的盈利能力遠低于汽車行業的平均水平,故選擇它為分析案例之一。
北京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田汽車)于1996年8月28日由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制造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法人單位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4,412萬元。福田汽車于1998年5月11日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000萬股,并于1998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至2005年12月31日,福田汽車上市流通股合計為300,699,000股,已上市流通股合計為156,000,000,股份總數為456,699,000 。福田汽車屬于汽車行業,主要產品包括:輕型載貨汽車、中重型載貨汽車、輕型客車等。
2.福田汽車財務分析
表3-1 福田汽車利潤中心比率分析表
指標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債能力指標
流動比率
0.96
0.83
0.75
速動比率
0.38
0.30
0.29
資產負債率
62.39%
68.24%
73.20%
產權比率
1.66
2.15
2.74
利息保障倍數
11.74
15.35
-3.15
盈利能力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
16.77%
13.16%
-18.59%
主營業務毛利率
8.65%
7.78%
6.82%
主營業務凈利率
1.64%
1.22%
-2.02%
每股利潤率
49.81%
47.59%
-64.98%
每股凈資產
3.42
3.81
3.18
營運能力指標
存貨周轉率
11.57
10.65
8.17
應收賬款周轉率
115.58
138.87
75.95
表3-2 福田汽車現金流比率分析表
比率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付能力比率
現金流動負債比
23.90%
8.63%
-2.48%
現金負債總額比
20.41%
7.81%
-2.09%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21.87
18.67
0.03
現金股利支付率
32.76
5.77
-1.81
盈利質量比率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33.92%
16.81%
-5.71%
現金流量凈利率
233.16%
134.56%
27.93%
主營業務收現能力比率
75.55%
73.44%
77.22%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
1.16
0.64
-0.18
營運能力比率
現金周轉率
265.21%
147.29%
-38.01%
資產現金收益率
14.17%
6.06%
-1.52%
(以上表格數據均以福田汽車
2003—2005年年度報告中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得出)
(1).償債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福田汽車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很低,明顯低于正常標準,說明其短期償債能力低。但其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均屬于正常范圍,說明其長期債務金額較小,償還有一定保證。另外,其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都很高,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說明雖然福田汽車流動資產不多,但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質量都很高。但是,在2005年,福田汽車的凈利潤為負數,降低了它的償債能力。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現金流動負債比和現金負債總額比逐年下降,2005年隨著經營的現金流量為負值使這兩個比率降為負值,且數值均很低,說明現金流入的情況越來越糟糕,而應收賬款情況良好,說明銷售環節出現問題,即可能是銷售量無法滿足其成本和費用的花費。但它的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和現金股利支付率在2003年和2004年表現均良好。這都說明福田汽車的短期償債能力不高,但長期償債能力較好,這一點與上海汽車相似。
(2).盈利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福田汽車排在星馬汽車和上海汽車的中間,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毛利率都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除2005年外)。但由主營業務毛利率的下降,說明隨價格戰的深入,福田汽車的銷售收入已經無法滿足銷售成本及費用的消耗。而且,主營業務凈利率遠低于主營業務毛利率,說明福田汽車的經營管理存在很大問題。并且在2005年,銷售收入進一步減少、各項費用增多使福田汽車利潤為負值。在市場表現能力上,每股利潤率較為正常,每股凈資產與前兩家公司相似。綜上所述,福田汽車的盈利能力屬于中等偏下。
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2003年和2004年的表現較好,雖然主營業務收入的收現并不是百分之百,但收現很穩定,且凈資產現金收益率高于凈資產收益率,說明凈利潤有現金作為保障。但2005年,現金流量情況惡化,經營現金流量的負值使盈利能力的質量下降,這主要還是由銷售量的減少造成的。
(3).營運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很高,但在逐年下降,說明福田汽車的資產運用情況在惡化,雖然資產使用效率較好,但趨勢不容樂觀;從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現金周轉率和資產現金收益率也在逐年下降,2003年和2004年的數值還保持較高水平。但在2005年,因為凈利潤、凈現金流量的下降,比率均為負值,說明營運能力出現問題。
(四).宇通客車財務分析
1.宇通客車簡介
宇通客車是國內大中型客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并且公司在確保公路客車市場優勢的同時,開始切入公交和旅游市場。由于價格戰和關稅降低對客車的影響較小,公司處于一個良好的態勢,故選擇它為分析案例之一。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通客車)是1993年經河南省體改委豫改字(1993)第29號文批準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36,723,661.00元,于1997年5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流通股93,723,141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宇通客車的總股數為266,611,140股,其中上市流通股合計182,760,126股,尚未流通股合計83,851,014股 。宇通客車屬于汽車工業客車整車生產企業,主要業務為大中型客車的生產和銷售。
2.宇通客車財務分析
表4-1 宇通客車利潤中心比率分析表
指標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債能力指標
流動比率
1.43
1.44
1.50
速動比率
0.96
0.80
0.98
資產負債率
52.64%
50.47%
50.94%
產權比率
1.11
1.10
1.11
利息保障倍數
42.80
22.75
234.83
盈利能力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
12.44%
12.50%
15.01%
主營業務毛利率
18.29%
17.03%
18.49%
主營業務凈利率
3.94%
3.64%
4.06%
每股利潤率
93.81%
70.06%
69.64%
每股凈資產
8.07
5.83
4.80
營運能力指標
存貨周轉率
4.77
4.70
4.78
應收賬款周轉率
29.21
21.19
17.95
表4-2 宇通客車現金流比率分析表
指標名稱
2003
2004
2005
償付能力指標
現金流動負債比
11.13%
33.33%
36.26%
現金負債總額比
10.66%
33.28%
35.65%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43.62
77.57
502.44
現金股利支付率
-
7.78
4.94
盈利質量指標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11.88%
36.53%
39.58%
現金流量凈利率
102.20%
303.96%
272.61%
主營業務收現能力比率
107.53%
130.91%
122.61%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
0.96
2.13
1.90
營運能力指標
現金周轉率
28.12%
81.56%
74.84%
資產現金收益率
6.44%
17.70%
18.79%
(以上表格數據均以宇通客車
2003—2005年年度報告中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得出)
(1).償債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宇通客車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不高,但都屬于正常范圍,處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且三年中并沒有太大的波動,說明宇通客車的短期償債能力雖然不強,但尚可以滿足償還債務的需求。其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也沒有較大波動,且處于較好水平。宇通客車擁有較高的利息保障倍數,特別是在2005年,由于利息費用的減少,利息保障倍數竟高達234.83,說明它具有較強的還息能力。
從以現金流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宇通客車的現金流動負債比和現金負債總額比逐年上升,且相差不多,說明宇通客車的短期償債能力有所改善,雖然仍然無法利用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償還流動負債,但對利息的保證程度很高。宇通客車長期債務較小,使其具有較好的長期償債能力。另外,宇通客車具有充足的現金為其支付利息作保證,特別是2005年。企業的現金股利支付率較高,企業有充足的現金為股東發放股利,這點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
(2).盈利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宇通汽車排在福田汽車和上海汽車中間,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毛利率均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但是,與福田汽車相似,其主營業務凈利率遠低于主營業務毛利率,說明宇通客車的經營管理水平很低,費用耗用過多,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在上市場表現能力上,宇通汽車的每股利潤率和每股凈資產都較高,但逐年有下降的趨勢,這主要是由近兩年內其配股造成的??傮w觀之,宇通客車具有中等偏上的盈利能力。
從以現金流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宇通客車的各項比率數值都很高,說明其的盈利質量較好,賺取的收益基本上都有現金作為保障。
(3).營運能力分析
從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來看,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一般,略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下降,說明應收賬款的回收能力有所下降??傮w來看,企業的營運能力中等偏下;從以現金流為中心的比率來看,現金周轉率和資產現金收益率的總趨勢是上升的,說明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在不斷地提高。
(五).分析結果對比
表格5 比率分析結果對照表
利潤比率
現金流量比率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05
星馬汽車
償債能力
較高
較高
較高
很低
很低
較高
盈利能力
較高
較低
一般
很低
很低
較高
營運能力
一般
較低
較低
很低
很低
較高
上海汽車
償債能力
很高
很高
很高
較低
較低
較低
盈利能力
很高
很高
很高
一般
較低
一般
營運能力
一般
較低
較低
一般
一般
一般
福田汽車
償債能力
很低
很低
很低
一般
較低
很低
盈利能力
一般
一般
很低
較高
一般
很低
營運能力
很高
很高
較高
較高
一般
較低
宇通客車
償債能力
一般
一般
較高
較低
較低
一般
盈利能力
較高
較高
較高
較高
較高
較高
營運能力
一般
一般
較低
一般
較高
較高
(評價等級分為五檔:很高、較高、一般、較低、很低)
在兩種比率的結論中,有27.78%(36項中的10項,表格5中粗體的部分)的結論是截然相反的,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償債能力分析上,因為償債能力主要是由現金提供保證的,所以現金流比率的分析結果能更客觀、更穩健、更可靠的體現公司的償債能力;有25%(36項中的9項,表格5中斜體的部分)的結論是相同的,其余均有一些細小差別。而且,一旦公司現金流和利潤表現不一致,會使整個分析結論的性質改變。
若綜合兩種比率進行分析,則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1.星馬汽車
由于前兩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負值,嚴重影響了星馬汽車的償債能力,加劇了公司的財務風險,若處理不妥很可能造成公司破產。2005年,由于主營業務成本的降低使星馬汽車的現金流入增加,緩和了償還流動負債的危機。在盈利能力方面,由于收現問題星馬汽車的盈利質量不能確定,而且經營管理水平較低,使星馬汽車消耗了大量的資金,影響了它的盈利能力。另外、星馬汽車的資產使用效率欠佳,其營運能力不強。
2.上海汽車
上海汽車的負債總額不大,但其中絕大部分為流動負債,上海汽車流動資產雖多,但存貨和應收賬款流動性差,且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不足為流動負債提供完全的保障,因此其短期償債能力不強。由于收現問題,上海汽車的盈利質量不高,其盈利能力沒有足夠的現金作保障。不過,上海汽車的經營管理效率較高,費用消耗較少。在營運能力上,存貨和應收賬款的使用效率不高,現金的使用效率一般,總體看來營運能力一般偏下。
3.福田汽車
福田汽車的流動負債相對其流動資產金額較大,增大了財務風險,加重了財務負擔,其償債能力——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很低。2003年與2004年的凈利潤收現能力較好,盈利質量較高。但由于這幾年轎車競爭愈演愈烈,價格戰的上演使福田汽車定價較低,而成本卻居高不下,經營管理效率又不高,費用消耗過大,以至2005年經營現金流量為負值且公司虧損。說明它的盈利能力不高,波動較大。福田汽車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效率較高,但現金的運用效率不穩定,整體資產的經營效率不高。
4.宇通客車
宇通客車的負債金額不少,其中大部分為流動負債,盡管其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在逐年增加,但仍然無法為它的流動負債提供完全的保障,因此其短期償債能力不強。但由于長期負債金額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好。宇通客車的盈利能力及盈利質量均較好,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但是其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有較高的費用消耗,影響了它的盈利能力。宇通客車的存貨和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較快,而且現金具有較好的使用效率,整體資產的經營效率較高。
五、結論
通過對前一章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分析和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分析在分析相同公司的能力時,結果相差較大,有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這主要是因為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的計量標準有很大區別,現金流量表以現金的流進、流出作為計量依據,而利潤表以權責發生制為計量依據。只考慮利潤表時,會忽略各項收入的收現情況;只考慮現金流量表時,會忽略收入真正實現的截止日期,因此,在單獨使用這兩套比率時會產生很大差異,并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財務報表的信息使用者。
現金作為企業的血液,是每個企業都不可或缺的。當然,正是因為以現金為中心會誤導投資者,會計選用了權責發生制。雖然權責發生制在相應的會計處理上有很多優勢,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不足。首先,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可能會受到會計準則的不完全性、會計政策的變更及可選擇性、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在會計估計上財務人員的主觀意愿等影響,都為利潤操縱者提供了可行性。其次,當今社會上,人們越來越重視金錢物質,以高度“誠信”為基礎的市場已不再存在,這樣就為操縱賬面利潤帶來可能性。如此,會計報表中又增加了現金流量表以彌補其不足。
但是,由于長期的習慣,以及目前大部分人仍然認為中國的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存在很大問題,致使我國目前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比率分析仍然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為主要依據,而忽略了現金流量表的信息。實際上,隨著會計、審計的發展,我國的現金流量表也在不斷的改進,有不少已經可以完整、準確地描述企業的財務狀況。而且現在各國的會計正走向趨同,我國的現金流量表也將會逐步走向完善,如果只是制表而不進行分析,將會造成一種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財務比率是現代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利用比率對企業的相關能力進行分析時,應當重視對以現金流量為中心的比率分析,雖然這一套比率不能替代以利潤為中心的比率,但毫無疑問它是組成財務比率分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出更有效的結論。
另外,在對比率的選擇方面也應當慎重??蛇x用的比率數目很多,如果全部選用會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還不一定可以得到可靠的結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應根據分析目的合理地選擇比率。
比率分析只是眾多財務分析中的一種方式,得出的結果僅從歷史數據的角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非財務因素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應當受到人們的重視。盡管非財務因素的計量和評價有很大難度,但它可以彌補財務因素所固有的局限性,如滯后性等等。因此,用現金流比率和利潤比率結合的體系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時,配以其它財務分析方法及非財務信息,可以使分析者對企業活動有更深的理解,做出更有利于企業的決策。
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
本文的財務報告數據均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官方網站
[0]免費100paper.com
[1]上海世紀聯融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企業競爭力排行》,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P63-85
[2]錢愛民、吳革,《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P40-162
[3]張先治,《財務分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P187-264
[4]張先治、陳友邦,《財務分析》,第三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209-271
[5]陳希圣,《財務分析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版,P29-105
[6]樊行建,《現代財務經濟分析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252-304
[7]羅伯特西金斯,沈藝封等譯,《財務管理分析》,第六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P3-48
[8]劉德紅,《財務報告編制與分析精要》,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P175-217
[9]馮珍,《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改進研究》,【學位論文】,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合肥工業大學
[10]陳友情,《財務報表的現狀及其發展研究》,【學位論文】,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南林學院
[11]張健,《運用財務比率分析評價公司財務狀況》,【學位論文】,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2] R David Mautz Jr, Robert J Angell.,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 Riverwoods: Sep/Oct 2006. Vol.21, Iss. 5; pg. 27, 8 pgs
【關鍵詞】 產融結合; 會計指標; 績效評價
一、引言
產融結合是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通過參股、持股和控股等方式而進行的內在結合,是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通過產品市場與金融市場互動作用,尋求資源優化配置,拓展利潤空間,提升資本運營效率的重要發展模式。產融結合有利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優勢互補,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融資效率,降低交易費用,促進企業跨越式發展。因此,這一模式為國外眾多大型企業集團所熱衷。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0%以上都進行過產融結合運作。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趨完善和大型企業集團對外擴張的內在需求,一些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集團(如中石油、寶鋼、北京首創)和民營產業資本(如東方希望集團、中國泛??毓桑┒枷群笊孀懔私鹑跇I,許多金融機構(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也有產業資本投入,產融結合現象在我國呈快速上升趨勢。這些產融結合事件的效果如何?事件主體的績效是否得到提高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密切關注的問題。Lin Stan Xiao and Green Wood(2004)從協同創新和運營效率角度對產業企業進入保險行業的效果進行評價得出,該策略沒有效果。李革森(2004)以2001年我國96家實行產融結合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了金融股東參股比例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關系,研究得出兩者之間正相關,并且其相關程度隨著參股比例的上升而增強。林世協(2004)以1999-2001年間115家滬深上市公司產融結合事件為樣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產融結合的股價效應,結果表明產融結合會導致事件主體的股價先上升后下降。徐丹丹(2006)提出產融結合績效主要來源于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及競爭力,促進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參與國際競爭。張慶亮、孫景同(2007)從經營績效角度對公司產融結合的有效性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我國企業產融結合總體上有效性不顯著,存在大量無效和負效應,但隨著結合程度的提高,其有效性也在不斷增強。周莉和韓霞(2010)指出產融結合可以構造一個包含金融機構在內的內部資本市場,從而突破外部融資約束,為企業發展提供低成本資本支持。
本文以2002-2008年我國上市公司產融結合事件為樣本,基于非金融上市公司參股金融機構視角,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成長能力四個方面,對比參股前后非金融上市公司相關會計指標,全面分析產融結合對其績效的影響。
二、評價指標體系及方法
本文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產融結合及資本市場現實情況,參考2002年財務部頒發的《企業績效評價細則》及2006年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四個方面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盈利能力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償債能力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指標;營運能力包括總資產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成長能力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考慮到產融結合效果的時滯性影響,選取的事件考察期為4年,即并購前一年(T=-1)、并購當年(T=0)、并購后第一年(T=1)以及并購后第二年(T=2),分別對各年度配對樣本績效進行對比,考察并購前一年與并購當年,并購后一年及并購后兩年相關財務評價指標的變化情況,以此分析產融結合對并購主體績效的影響。
三、樣本的選取及處理
本文選取2002-2008年我國非金融上市公司參股金融機構的事件為樣本,為了減少其它因素的干擾,按照以下標準對樣本進行了篩選:
?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參股非金融機構的樣本;
?由于ST類公司的業績嚴重惡化,其產融結合行為比較特殊,因此,將ST類上市公司參股樣本作為異常樣本點刪除;
?剔除未完成、失敗及沒有完整財務數據的樣本;
?剔除考察期內進行過其它重要資產經營活動的樣本,對于同一公司在同一年份參股多家金融機構的事件以一個樣本計入。
樣本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部分缺失信息(如事件宣告日、參股企業名稱)從新浪財經收集獲得。相關財務指標數據來源于新浪財經及和訊財經,或通過新浪財經及和訊財經提供的基礎財務數據計算得到。
經過上述處理,最終得到52個樣本,其中,2002年為5起,2003年3起,2004年4起,2005年5起,2006年7起,2007年20起,2008年8起。目標企業主要分布在銀行、證券、租賃、信托和保險行業,具體如表2所示。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特征指標描述性統計分析
對于考察期各財務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參股前后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均值變化不大,凈資產收益率均值有明顯提升,并且參股后兩年其均值與中位數偏離較大;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有小幅提升,但資產負債率有所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增長較大,但其中位數增幅平穩;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均值在并購后一年有大幅提升,凈利潤增長率均值在并購后兩年呈下降趨勢。
(二)各年度配對樣本績效對比檢驗
我們采用樣本均值異方差t檢驗對四大類九個財務指標參股前后的變化進行分析,考察參股前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成長能力的變化,對比原假設為:
?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基于參股后績效有改善原假設;
?償債能力,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基于參股后績效有改善原假設,資產負債率基于參股后償債能力下降原假設;
?營運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基于參股后績效有改善原假設;
?成長能力,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基于參股后有改善原假設。具體對比結果如表4所示。
表4中可見,從盈利能力看,凈資產收益率顯著接受原假設,而主營業務利潤在并購當年顯著拒絕原假設,表明參股金融機構后凈資產收益率顯著提升,但主營業務利潤率卻有所下降;從償債能力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沒有顯著變化,資產負債率在參股后有顯著上升,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沒有顯著提高,但長期償債能力卻有所下降,財務風險不斷增加;從營運能力看,總資產周轉率變化不顯著,應收賬款周轉率顯著提高,營運能力有所提升;從成長能力看,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并購后一年和并購后兩年顯著提升,說明經過一段時間整合后,參股金融機構為上市公司拓展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五、結論
本文基于會計指標構建并購績效評價模型,以2002-200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參股金融機構為樣本對我國企業產融結合效果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參股金融機構后其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均有所增強,且主要體現在凈資產收益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上;經過一段時期整合后,上市公司的成長空間得到拓展,但長期償債能力下降,財務風險增加。由此可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的相互融合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金融服務偏差、建立企業集團內部資本平臺、提高資本運作效率、緩解資本壓力的同時,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因此,產業資本投資于金融機構應將重心放在發揮兩個產業之間的互補和協同效應上,而不能僅將其作為緩解產業發展融資困境的渠道。
【參考文獻】
[1]Li Stan Xiao,Greenwood R,The Effect of Within-industry Diversific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Synergy Creation,Multi-market Contact and Market Structu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2):1131-1153.
[2] 李革森.我國產融結合的績效檢驗[J].開放導報,2004(8):101-103.
[3] 林世協.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產融結合效應分析[D].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4] 徐丹丹.產融結合的理論分析 [J].學術交流,2006(5):111-113.
摘要論文對大型國有路橋施工企業所處行業特征和所面臨的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對國有路橋施工企業的財務分析指標的構建進行了探討,以某國有大型路橋施工企業為依托,通過分析X路橋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剖析數據反映的問題,并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路橋施工企業財務分析指標內部環境
2008年以來,由于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和資金流緊張,基建市場出現萎縮,傳統路橋施工項目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公路、鐵路為主的建設項目銳減,資金面開始緊張,各類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建筑企業的生產經營均遭遇巨大挑戰。面對眾多建筑企業共同面對的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局面,國有路橋施工企業必須及時調整經營戰略,抓好在建施工項目,加強國有路橋施工企業財務分析和管理,構建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對國有路橋施工企業主要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
1.國有路橋施工企業的財務分析的環境分析
國內路橋施工業市場受通貨膨脹影響,鋼材、水泥、油料等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大幅上漲,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困難。建筑市場招標驟減,招標條件愈發荀刻,開發難度加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建項目業主方資金普遍斷鏈,投資不到位;施工單位資金流動性不足,存貨和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外債壓力和財務風險持續加大。
橋梁工程技術的進步與橋梁發展方向的變化,對國有路橋施工企業的橋梁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來的發展中,國有路橋施工企業若要求在橋梁工程方面保持技術領先,爭取良好的競爭地位,就需要在橋梁技術方面加大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否則將難以與時俱進,競爭優勢將逐漸弱化。
2.國有路橋施工企業的財務分析指標的構建
路橋施工企業主要的財務分析數據指標一般包括盈利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發展能力指標以及現金流量指標。
2.1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利潤是企業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收取本金的重要資金來源,同時也是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包括以下幾種:
(1)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凈利潤除以平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
(2)資產收益率是反映企業全部資本獲取收益能力的指標,是企業凈利潤同平均總資產的比值。
(3)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是指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獲得的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比值。
(4)主營業務比率是指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在企業的全部利潤中所占的比值,該指標用來衡量企業的主營業務對其全部利潤來源的貢獻情況。
(5)每股收益是指凈利潤扣除優先股股利后余額與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的比值。
2.2營運能力指標
營運能力分析主要通過分析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產運營效率,來反應其資產管理水平。反應企業資產運營能力的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
2.3償債能力指標
企業的償債能力根據債務到期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將于一年內到期的各種債務的能力,是企業流動能力和變現能力的主要標志。代表短期償債能力的最常用指標通常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反應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最主要指標就是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2.4發展能力指標
發展能力是指企業在資本保值的基礎上實現資本增值的能力。發展能力代表著企業的未來發展潛力,也對企業的投資價值具有一定的影響。影響企業發展能力的主要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
3.案例研究
3.1企業簡介
X路橋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路橋施工企業,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公路、橋梁、隧道工程建設項目的總承包;公路收費經營;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內國際招標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提供主要勞務包括:橋梁施工、高速公路施工等。
3.2財務分析指標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表1償債能力指標
債務風險指標名稱 2011年 2010年 增減額
資產負債率(%) 82.62 79.91 2.71
已獲利息倍數 4.03 4.33 -0.30
流動比率 1.26 1.12 0.14
速動比率 0.80 0.76 0.04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13.58 14.87 -1.29
短期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率(%) 5.85 10.96 -5.11
帶息負債比率(%) 58.69 37.43 21.26
(2)盈利能力分析
表2盈利能力指標
債務風險指標名稱 2011年 2010年 增減額
凈資產收益率(含少數股東權益) (%) 6. 25 5. 42 0. 83
凈資產收益率(不含少數股東權益) 9. 14 6. 70 2. 44
總資產報酬率(%) 1. 91 2. 25 -0. 34
營業利潤率(%) 2. 00 1. 66 0. 34
主營業務利潤率(%) 4. 79 5. 32 -0. 53
成本費用利潤率(%) 2. 14 1 .83 0. 31
盈余現金保障倍數 5. 09 7. 64 -2. 55
成本費用總額占營業總收入的比率(%) 98. 38 97. 45 0. 93
(3)營運能力分析
2011年,X路橋公司實施在建項目原材料統一供應,原材料增加較大。由于B0T項目和鐵路項目投入增加,建設周期較長,總資產和流動資產增長很快,總資產周轉率有所下降,資產現金回收率有所降低。應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加快工程結算,減少存貨中的未完施工,提高運營效率。
(4)發展能力分析
2011年,X路橋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相比上年度,增長幅度有所下降。毛利率的下降導致營業利潤增長率、利潤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均有所降低。由于公路項目和海外項目前幾年投入采購固定資產較大,2011年固定資產增長率有所減少。公司雖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影響,但還處于持續發展期間。
3.3 基于財務指標分析的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根據財務指標分析,X路橋公司制定“十二五”期間企業經營戰略和發展方向。通過提高項目策劃水平,加強成本管理,以優質低價搶占國內公路行業市場份額。以市政工程投資為切入點,轉變單個項目經營模式,向與地方政府戰略合作、城市整體經營模式發展。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監管,全力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以管理的集約化提高監管水平,提升項目盈利能力。重點防范大型工程項目的風險,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層層嚴格把關,盡量杜絕虧損項目出現。提升財務信息化水平,實施財務與經營業務信息一體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計劃和資金支付管控水平,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進一步加強公司投資項目財務風險因素分析和專項分析,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管控水平。對大型重點項目,由公司實施財務一體化垂直管理。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大成本管理和財務核算。
參考文獻
[1]張先治.財務分析.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以羅伯特•希金斯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為理論基礎,選取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運用描述性統計和非參數檢驗的方法研究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可持續增長狀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從原來的16項財務指標中提取了5個因子,利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5個因子對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率的影響。從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發現:2010—2013年農業上市公司總體沒有實現財務可持續增長,實際增長過快;農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現金流量能力與可持續增長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對可持續增長率沒有顯著影響。最后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從財務角度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率;實際增長率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對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業上市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主力軍,在帶動農業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現代化、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推動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上市公司如何提高財務可持續增長能力是比改善短期經營業績更亟待解決的問題,財務可持續增長是實現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從財務角度來看,農業上市公司增長太快或者太慢都不利于其長遠發展,只有采取增長速度與財務資源相協調的增長方式(即財務可持續增長),才能實現其可持續發展。農業上市公司的增長現狀如何?是否保持了財務可持續增長?影響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可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采取有利的財務管理策略以保持財務可持續增長?基于這些研究目的,本文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有利于農業上市公司確定合理的財務增長速度,有助于推動農業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帶動我國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理論分析
企業以發展求生存,增長是一個企業本能的需求,企業增長理論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期的企業增長理論主要是研究企業的規模變化、企業規模變化的影響因素以及企業增長戰略的制定等問題。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研究的重點逐漸轉向企業財務可持續增長問題。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重視對財務可持續增長問題的研究,而且主要是采用國外的理論模型,在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決策的結論。美國財務學家羅伯特•希金斯(RobertC.Higgins)從財務管理角度最早提出了財務可持續增長的觀點,指出了企業財務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意義,并在1981年最早提出了財務可持續增長率的概念,即在不需用盡企業財務資源的情況下,企業銷售可以增長的最大比率。希金斯教授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有三個基本假設:第一個是企業打算按照與市場條件允許下的增長率同樣的比率來增長;第二個是企業已經有而且計劃繼續保持目標資本結構與目標股利政策;第三個是管理者不可能或者不愿意發行新股。希金斯認為財務可持續增長率是企業在現有的經營效率與財務政策下所具有的增長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指標,企業可以利用這個指標進行財務分析。希金斯教授認為在維持一定比例資本結構下,負債隨股東權益的增長而增長,他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認為股東權益的增長速度限制了銷售的增長速度。
羅伯特•希金斯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為:財務可持續增長率=股東權益的變動額÷期初股東權益=本期留存收益增加額÷期初股東權益=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總資產周轉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詹姆斯•C.范霍恩(JamesC.VanHorne)以希金斯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為基礎,在1988年重構了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指出財務可持續增長率是維持同企業現實與金融市場情況相一致的銷售增長率。因為企業資金的運用必須等于資金的來源,企業股東權益和負債的增長速度會決定企業資產的增長速度,而企業資產增長的速度又會限制企業銷售額的增長速度。范霍恩教授以資產的增加等于負債和股東權益的增加為出發點,從負債和股東權益兩個方面進行考慮,根據不同的經濟環境分別建立了關于財務可持續增長的穩態模型和動態模型。希金斯與范霍恩教授提出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概念反映了企業應當在財務資源的限度范圍內把握合適的增長速度,由于企業的增長速度要受到它的財務政策和經營效率的限制,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而企業的財務政策也不能夠經常改變。因此,他們都認為企業的增長速度總體來說是受限于其財務可持續增長率的。企業管理者可依據財務可持續增長理念制定合適的財務管理策略,企業的實際增長率并不是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續增長率,而是要求當兩者不一致時相應調整財務策略,使財務增長與財務資源相平衡。由于詹姆斯•C.范霍恩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更為復雜,本文以羅伯特•希金斯的模型為理論基礎開展實證研究。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本文選取了在滬深證券交易所2010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A股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在研究中剔除了被列為ST和*ST的公司以及不能提供完整財務數據的公司,總共得到33家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利用樣本公司2010—2013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本文中“農業上市公司”是指中國證監會2012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界定的農、林、牧、漁業的A股上市公司。本文所用到的財務數據來源于:(1)國泰安CSMAR數據庫;(2)巨潮資訊網;(3)中國上市公司資訊網;(4)證券之星網站。
(二)指標定義本文以羅伯特•希金斯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為理論基礎,表1為其模型中的主要變量和定義。從微觀層面來看,上市公司的財務可持續增長體現為各方面能力的平衡增長,本文將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現金流量能力作為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可持續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從五個方面選取了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營業收入現金比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16項財務指標,這些指標定義如表2所示。
三、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可持續增長的實證檢驗
(一)農業上市公司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的描述性統計根據樣本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計算出樣本公司2010—2013各年的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得到2010—2013各年樣本公司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的平均值、總體均值和標準差如表3所示。表3顯示,2010—2013年各年實際增長率均值都遠大于可持續增長率均值,實際增長率總體均值(2.22144471)遠大于可持續增長率總體均值(0.09176564),實際增長率標準差(5.137946978)遠大于可持續增長率標準差(0.097193625),反映了樣本公司實際與可持續增長率之間有較大的差異。
(二)農業上市公司是否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檢驗根據柯爾莫格諾夫—斯米爾諾夫檢驗(K-S檢驗)的結果,得知實際增長率所對應的顯著性概率Sig值為0.000,可持續增長率所對應的顯著性概率Sig值為0.010,兩者均小于0.05,因此應當拒絕原假設,認為樣本公司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均不服從正態分布。本文采用非參數檢驗中的威爾柯克森符號秩檢驗法(WilcoxonSignedRanksTest),研究農業上市公司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也就是研究農業上市公司是否實現了可持續增長。威爾柯克森符號秩檢驗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表4顯示,與Z統計量相對應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小于0.05,這說明樣本公司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之間有顯著性差異,沒有實現可持續增長。
(三)農業上市公司實際增長過快還是增長不足的檢驗根據表5,可以判斷樣本公司實際增長過快還是實際增長不足。表5顯示,樣本公司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之差的正秩數為84,占總數的78.50%(84/107);負秩數為23,占總數的21.50%(23/107);結為零,即沒有實際增長率等于可持續增長率的樣本數據。因此,總體上認為2010—2013年農業上市公司的實際增長率超過可持續增長率,實際增長過快。
四、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可持續增長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因子分析本文利用各樣本公司2010—2013年16項財務指標的平均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通過KMO與Bartlett檢驗證明原有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樣本公司總方差解釋表顯示前5個公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7.681%,最終選擇前5個公因子代表原來16項財務指標,并將提取的5個公因子分別設為T1、T2、T3、T4、T5。本文利用正交旋轉法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從中可以分析得知T1為盈利能力因子、T2為償債能力因子、T3為現金流量能力因子、T4為營運能力因子、T5為發展能力因子。通過SPSS軟件的回歸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數矩陣,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并計算得到各因子得分。
(二)多元回歸分析根據因子分析的結果,5個公因子含有16項財務指標80%以上的信息,可以利用提取到的因子代表原來16項財務指標。本文運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5個因子對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率的影響,以5個因子的得分值為自變量,以可持續增長率(取2010—2013年四年的平均值)為因變量。從表6可以得知,利用逐步法首先模型(1)選入了盈利能力T1,然后模型(2)選入了發展能力T5,T1仍保留在模型(2)中,接著模型(3)選入了現金流量能力T3,T1、T5仍保留在模型(3)中。表7顯示,模型(3)的判定系數R2=0.645,調整后的判定系數R2=0.608,比模型(1)和模型(2)有很大提高,說明模型(3)的擬合優度較好。表8方差分析顯示,模型(3)的F統計量值為17.540,相應的P=0.000<0.05,說明該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表9顯示,模型(3)中T1的偏回歸系數為0.031,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540,t檢驗值為4.877,P=0.000<0.05,通過了α=0.0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盈利能力T1與可持續增長率顯著正相關;T5的偏回歸系數為0.030,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510,t檢驗值為4.606,P=0.000<0.05,通過了α=0.0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發展能力T5與可持續增長率顯著正相關;T3的偏回歸系數為0.018,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305,t檢驗值為2.760,P=0.010<0.05,通過了α=0.0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現金流量能力T3與可持續增長率顯著正相關。經過比較回歸系數,T1對可持續增長率影響最大,T5影響其次,T3影響最小。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描述性統計和威爾柯克森符號秩檢驗結果顯示,樣本公司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之間有顯著性差異,沒有實現可持續增長,2010—2013年農業上市公司實際增長過快。因子分析提取了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量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5個因子,并建立了因子得分模型計算得到各因子得分?;貧w分析結果顯示,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現金流量能力與可持續增長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對可持續增長率沒有顯著影響,而且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對可持續增長率影響最大。
(二)提高農業上市公司財務可持續增長能力的對策建議1.農業上市公司應增強盈利能力。農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其經營業績的最終體現,實證分析顯示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與盈利能力顯著正相關,盈利能力對可持續增長率影響最大,農業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其內源資金的多少,應通過增強盈利能力來提高農業上市公司內源性融資能力,以支持其財務可持續增長。農業上市公司應通過提高銷售收入、強化成本費用管理、嚴控各項支出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2.農業上市公司應增強發展能力。農業上市公司發展能力反映了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農業上市公司應當加大前景廣闊、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新項目的投入力度,應加強技術與產品創新,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與競爭力。例如,農產品深加工和高科技農業是農業上市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3.農業上市公司應加強現金流量管理。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是農業上市公司生存的基本要求,可以保證農業上市公司穩定健康發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競爭力。農業上市公司應重視現金流量的充分性與穩定性,保持良好的現金流動性,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應編制好現金預算,利用現金預算可以掌握現金流入與流出情況,根據日常經營需要保留適當的現金余額,及時補充不足現金,合理運用多余現金;應及時編制現金流量表,進行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現金流量趨勢分析、現金流量增減變動原因分析、現金流量相關指標分析,以了解其獲現能力、盈利質量與支付能力等。4.政府應當加強制度建設,為農業上市公司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應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秩序,制定相應的政策,促進農業上市公司合法合規經營,引導農業上市公司良性運作。例如,可適當降低其上市門檻,鼓勵龍頭企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嚴格把關農業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政府應加大對農業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以促進農業產業快速發展。例如,政府通過信貸扶持、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措施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積極改善農業上市公司投融資環境、競爭環境、科技信息網絡、勞動力市場等外部環境,還應進行社會信用制度、環境信息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等制度創新,進行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和農業產供銷體制改革,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ROBERTCH.SustainableGrowthunderInflation[J].FinancialManagement,1981,10(4):36-40.
[2]JAMESC,VanH.Sustainablegrowthmodeling[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1988(8):19-25.
[3]康俊.基于財務視角對中小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實證分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60-64.
[4]羅伯特•C.希金斯.財務管理分析[M].沈藝峰,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76-78.
[5]趙紅建,孫麗華.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影響主因探析———基于陜西省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商業會計,2013(16):89-92.
[6]王玉春,花貴如.從財務視角審視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來自信息技術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2):65-71.
[7]王晴雯.基于財務視角的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羅捷.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論文關鍵詞:風險預警,非財務指標,支持向量機,中小企業
一、引言
目前,我國約有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風險意識淡薄,在風險來臨之前無法有效規避風險,導致中小企業破產嚴重。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很有必要,有利于中小企業提早預知出現的危機,為管理者防范和化解危機提供寶貴時間。而一個有效的風險預警模型,不僅需要先進的預警方法,合理的預警指標體系也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對中小企業進行風險預警的文獻很少,指標體系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論研究之上,很少進行實證研究。而現有文獻針對主板大企業的預警問題研究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和應用成果,1999年陳靜利用幾個財務指標對企業風險進行預警[2],隨著時間的推移,學者開始從盈利、償債、發展、營運等方面綜合考慮[3-4],到后來意識到現金流量指標的重要性,在指標體系中加入了現金流量指標[5-7]支持向量機,如今隨著非財務指標的逐漸應用,學者也開始在指標體系中引入一些非財務指標[8-11]。這些成果為中小企業的預警指標體系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我們也不能照搬照抄的應用到中小企業上去。這是因為,這些文獻主要是圍繞主板大企業進行,考慮的指標不是很全面,且很少考慮財務杠桿等風險水平指標,而且部分學者在應用指標時未對指標的多重共線性或區分度進行分析[6-7],導致使用過多的冗余指標,信息重疊多,增加模型的復雜性,影響模型的準確率。實際上,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有自己的特點,生產規模小,數量大,分布范圍廣,經營方式靈活多樣,競爭力弱,壽命短,停業破產率高[12],需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引入一些相應的非財務指標,如考慮規模的資產規模;考慮發展環境的地域因素;考慮到企業可能操作利潤嫌疑的配股或保盈因素影響;考慮到大股東通過各種形式對企業進行“掏空”,影響企業營運資金的大股東資金占用;考慮到中小企業抵抗風險弱需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抵御風險能力強的管理者素質和員工素質等。因此,文章綜合考慮中小
企業特點,引入非財務指標,建立一套有別于大企業的適合中小企業的財務預警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考慮到中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應該重新建立一套更適合中小企業的預警指標體系。文章最終利用中小企業被ST前3年的數據,以企業因財務危機而被ST作為界定財務危機的標準,根據中小企業特點引入相應非財務指標,建立一套適合中小企業T-3年的預警指標體系,并利用支持向量機的方法,建立預警模型,驗證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實驗證明,所采用的指標體系是合理和可行的。
二、研究樣本的處理
2.1 研究樣本的確定
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普遍沒有上市,企業信息的收集比較困難,因此文章采用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訓練和測試樣本,主要以深交所上市的中小板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部分企業取自滬深證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這是因為目前在中小板上市超過3年的企業很少,而到目前為止被ST的更是寥寥無幾,只有3家。因此只有從主板上尋找規模相近且被ST的企業來進行配對。根據2003年國家的中小企劃分標準,中小型企業資產必須小于4億,而目前中小板企業大部分企業資產規模都超過4億支持向量機,為了更多的獲取企業樣本,文章選取的樣本資產規模都小于20億論文格式??紤]到2007年會計制度的更改,與前幾年財務數據有變化,為了模型的可適用性,因此文章采用上市公司(t-3)年即2007年的年報數據來預測企業是否會在(t)年即2010年被ST。
文章在選擇ST企業樣本時,首先根據國元證券網上行情系統里風險因素所述的企業被ST情況進行匯總,選取2007年資產規模在20億以內、企業在2010年因財務狀況異常而被ST、2007年至2009年未因財務狀況異常而被ST的企業作為ST樣本企業。而正常企業是在2007年至2010年均未被ST的企業,樣本全部取自中小板。最終選取了002003至002124中間的100家企業作為正常企業樣本組,而從深滬兩市主板和中小板里選取了29家企業作為ST企業。
2.2 數據的選取
文章所有數據均來自于深滬證交所網站、巨潮資訊網站、國泰安財經數據庫及國元證劵網上行情系統。其中財務指標數據大部分取自國泰安財經數據庫,少部分根據年報數據整理而得;非財務指標均取自深滬兩市證交所、巨潮資訊網站上下載的年報數據整理而得;國元證劵網上行情系統主要是收集企業被ST情況。
三、基于非財務指標的中小企業預警模型指標的研究
3.1 初選指標的確定
為了保持模型的性能,初選指標應多多益善,根據數據的可得性原則,綜合前人研究中的眾多可用指標,參考國泰安財經研究數據庫提供的指標體系,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最終選擇了包含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發展能力、風險水平、獲利能力、現金流量、盈利能力、營運能力、非財務指標等9大類指標。其中包含財務指標中的長期償債能力13個、短期償債能力7個、發展能力9個、風險水平3個、獲利能力12個、現金流量16個、盈利能力15個、營運能力9個等84個;非財務指標中的股權結構8個、年報披露4個、公司治理7個及資產規模、成本、大股東資金占用、配股或保盈因素對公司報表的影響、重大關聯交易、對外擔保、地域因素等26個指標。
3.2 數據的預處理
由于所取的企業來自不同行業,各行業指標間的量綱或數量級不盡相同,為了消除這些影響,加強模型的適用性,需要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使指標數據處于-1到1之間,其中連續型指標使用的方法如下:
設:,則
對于兩值數據則為:
3.3 關鍵指標的確定
在構建模型之前,需要對初選的110個備選指標進行初步的篩選工作,以獲得最合適的指標體系來構建模型。這是因為過多的指標導致數據收集處理工作量大,建立模型時不易尋找最優參數結果,還增加了模型的復雜性;另外選取的指標可能在區分ST和正常企業時不一定存在顯著性差異,指標間也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相關,如果選取這些冗余指標,不但增加工作量,更可能會導致模型準確率下降。
為了篩選出最合適的指標體系,能夠有效的區分ST和正常企業,需要對這110個指標進行顯著性檢驗。首先對所有指標變量進行單樣本K-S檢驗,驗證其是否服從正態分布;然后對服從正態分布的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滿足正態分布的指標進行非參數檢驗;最后對剩下的指標進行相關性檢驗,剔除相關性強的指標,最后剩余指標作為模型的指標體系。
3.3.1 指標數據的分布檢驗
運用SPSS里的單樣本K-S檢驗對樣本指標數據的分布情況進行檢驗,以驗證指標的數據是否服從正態分布。最終只有流動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總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規模、成本、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兩大股東持股差、股權集中度、已流通股比例、年度股東大會出席率15個指標的Kolmogorov-Smirnov Z統計量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的P值大于0.05,說明這15個指標數據服從正態分布,可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而其他95個指標則不服從正態分布,只能進行非參數檢驗。
3.3.2 指標區分度檢驗
對服從正態分布的15個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其余95個指標進行非參數檢驗,以驗證指標是否能正確區分ST企業和正常企業。
(1)獨立樣本T檢驗
利用SPSS里的獨立樣本T檢驗支持向量機,對樣本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的15個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最終發現,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情況下,只有固定資產比率、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資產規模、成本、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兩大股東持股差6個指標的t統計量的概率P值大于0.05,故這些指標在區分ST和正常企業的時候不顯著,予以剔除。其他9個指標均通過了區分度檢驗,在區分ST和正常企業的時候存在顯著差異。
(2)非參數檢驗
利用SPSS非參數檢驗中兩獨立樣本檢驗的Mann-Whitney U檢驗,對不服從正態分布的95個指標進行非參數檢驗。以長期償債能力為例,結果見表1:
表1:長期償債能力的非參數檢驗
指標
代碼
Z
雙尾漸進概率P值
資產負債率
C1
-3.75183
0.000176
有形凈值債務率
C2
-2.82684
0.004701
長期資本負債率
C3
-0.98495
0.324651
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比率
C4
-0.16595
0.868195
利息保障倍數
C5
-4.73668
2.17E-06
負債與權益市價比率
C6
-2.41508
0.015732
權益對負債比率
C7
-3.75182
0.000176
長期資產適合率
C8
-4.09033
4.31E-05
股東權益對固定資產比率
C9
-3.31175
0.000927
有形資產比率
C12
-0.70527
0.480644
流動負債比率
C13
-0.00565
0.995491
由表可知,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情況下,只有C1、C2、C5、C6、C7、C8、C9這7個指標在區分ST企業和正常企業的時候存在顯著差異,其他4個指標予以剔除。其他類指標作類似處理。
最后,經過指標區分度檢驗,110個指標只有63個指標能夠顯著區分ST企業和正常企業。
3.3.3 指標間多重相關性檢驗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和非參數檢驗,最后剩下的63個指標。這63個指標之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關系,因此必須對剩下的指標進行相關分析,對相關程度高的指標進行合并、剔除,最終剩下的指標作為文章的模型預警指標體系。
本次試驗是在SPSS15.0軟件下進行,首先對63個指標進行劃分:連續型數據指標進行雙變量相關分析;離散型的兩值數據指標則進行距離分析。這63個指標中只有對外擔保、地域因素、審計意見類型、有無簡稱變更4個指標數據是離散型的兩值數據,其他59個指標數據均為連續型數據。
(1)距離分析
采用SPSS里距離分析中的海明相似性測度對兩值數據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對對外擔保F6、地域因素F7、審計意見類型F16、有無簡稱變更F19這4個兩值數據指標進行海明相似性測度結果見表2:
表2:距離分析
F6
F7
F16
F19
F6
1
-0.13178
-0.34884
0.302326
F7
-0.13178
1
0.379845
-0.39535
F16
-0.34884
0.379845
1
-0.89147
F19
0.302326
-0.39535
-0.89147
1
由表可知:只有審計意見和有無簡稱變更兩個指標存在高度相關,其他指標間的相關程度均不高,均小于0.5。因此文章刪除其中之一的有無簡稱變更,這是因為審計意見作為非財務指標已經被眾多學者所接受,而且有學者論證審計意見作為預警模型指標,對預警的準確率有很大提高,因此文章予以保留。
(2)雙變量相關分析
文章的雙變量相關分析是采用SPSS里的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分析。為了最大限度篩選指標,優化模型指標體系,取相關度為0.5以上為兩指標相關,舍棄其中之一。為了減少指標之間的多重共線性,文章先對各大類指標項之間的指標進行相關分析,按照最大限度保留企業信息,保證各個大類指標項中均有指標,留下更多的不相關指標,保證刪除的指標數是最少的,留下那些常用合理的指標,并綜合專家意見,剔除指標。幾個大類指標相關關系分析完以后,對保留的指標再綜合起來進行相關分析,最后剔除相關度高的幾個指標。如此處理完以后,最后剩余23個指標,對這剩余的23個指標進行相關分析,發現指標間的相關程度均不高論文格式。另文章為了保證不錯刪指標,最大化保留指標體系,文章還將所有的59個連續型數據指標一起做相關分析支持向量機,并按照上述方法,篩選指標,最后所得指標與上述方法所得指標一致,因此,這23個指標可以作為模型的預警指標使用。
3.4 預警指標體系
3.4.1 加入非財務指標的預警指標體系
經過關鍵指標的選擇,最終剩余23個指標,包括企業9個方面信息,指標區分ST和正常企業顯著,指標之間相關程度不高,可以作為模型的T-3年預警指標體系。這些指標分別為:①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長期資產適合率、流動資產比率;②短期償債能力:速動比率、營運資金對凈資產總額比率;③發展能力:固定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利潤總額增長率;④風險水平:綜合杠桿;⑤獲利能力: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公積金;⑥現金流量:現金與利潤總額比、每股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⑦盈利能力:營業毛利率、銷售凈利率;⑧營運能力:營運資金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⑨非財務指標:大股東資金占用、配股或保盈因素對公司報表的影響、股權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對外擔保、地域因素、審計意見類型;
3.4.2 純財務指標的預警指標體系
按照3.3關鍵指標的確定中所述方法,去除非財務指標,對原始的84個財務指標進行K-S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非參數檢驗,相關性分析,最后得到的T-3年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為:加入非財務指標的預警指標體系中,去除非財務指標,還包括營運能力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周轉率。這是因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周轉率與大股東資金占用相關性程度比較高,考慮到非財務指標體系時為了留下更多的非財務指標,剔除了這個財務指標。
四、實證研究
4.1 建立模型
文章采用林智仁等開發的SVM模式識別軟件包libsvm來建立模型,使用高斯徑向基核函數,其中的參數C和由libsvm自帶的軟件進行尋參。為了提高模型的可適用性及預測準確率,文章從100家正常企業和29家ST企業中按照80%的比率取80家正常企業和23家ST企業作為建模樣本,其他20家正常企業和6家ST企業企業作為預測樣本,最后這樣隨機選取10組企業數據作為建模樣本和預測樣本,計算每個模型的預測準確率,最后計算模型總體的預測準確率。
4.2 結果與分析
對上述純財務指標和加入非財務指標的兩個支持向量機模型的預測結果如下:
純財務指標的結果見表3:
表3、純財務指標預警模型的結果分析
組次
預測樣本
建模樣本回判
非ST
準確率
ST
準確率
總計
總體
準確率
1
20
1.0000
3
0.5
0.8846
101
0.9806
2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0
0.9709
3
17
0.8500
5
0.8333
0.8462
99
0.9612
4
17
0.8500
5
0.8333
0.8462
96
0.9320
5
16
0.8000
4
0.6667
0.7692
101
0.9806
6
18
0.9000
5
0.8333
0.8846
99
0.9612
7
19
0.9500
6
1.0000
0.9615
97
0.9417
8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1
0.9806
9
20
1.0000
1
0.1667
0.8077
95
0.9223
10
20
1.0000
3
0.5000
0.8846
100
0.9709
總計
0.9250
0.7000
0.8731
0.9602
加入非財務指標的結果見表4:
表4、加入非財務指標的預警模型結果分析
組次
預測樣本
建模樣本回判
非ST
準確率
ST
準確率
總計
總體
準確率
1
19
0.9500
5
0.8333
0.9232
97
0.9417
2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1
0.9806
3
18
0.9000
6
1
0.9231
98
0.9515
4
17
0.8500
6
1
0.8846
98
0.9515
5
18
0.9000
5
0.8333
0.8846
100
0.9709
6
19
0.9500
3
0.5
0.8462
99
0.9612
7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2
0.9903
8
20
1.0000
4
0.6667
0.9231
101
0.9806
9
20
1.0000
5
0.8333
0.9615
99
0.9612
10
19
0.9500
5
0.8333
0.9231
97
0.9417
總計
188
0.9400
49
0.8167
0.9116
992
0.9631
使用T-3年的年報數據,運用純財務指標和加入非財務指標的兩種指標體系建立的支持向量機模型預測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其分析結果如下:
(1):兩種指標體系建立的支持向量機模型的預測準確率都是可以接受的,一個總體預測準確率達到87.31%,一個則達到91.16%。相比之下,加入非財務指標的指標體系建立的預警模型預警準確率更高,這說明了,我國中小上市企業的非財務指標中包含著預測財務危機的信息,加入非財務指標預測企業財務危機是必要和可行的。
(2):通過對建模樣本的回代判定,發現無論是單組還是總體預測準確率,兩種模型的回代檢驗準確率都高于對預測樣本的預測準確率,但相比之下加入非財務指標的預警模型優于純財務指標模型,正確判定率下降的更慢,這說明加入非財務指標以后的支持向量機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強,容錯能力更強。
(3):無論是對正常企業還是ST企業的預測,加入非財務指標的預警模型預測準確率更優,這說明加入非財務指標的必要性。
(4):通過10組數據進行的實驗支持向量機,發現選取不同的建模樣本和預測樣本,預測的準確率都是不同的,這說明選擇合適的建模樣本和預測樣本,對提高模型的預測準確率是有幫助的。文章在后續研究中通過將前10組數據預測中的異常樣本、不同指標中的最大最小值的企業都加入到建模樣本里時,通過最優參數選擇,建立的預警模型,預測樣本和回代樣本的預測準確率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加入非財務指標建立的預警模型可以達到預測樣本和回代樣本準確率都達到100%,而純財務指標建立的預警模型無論怎么取樣本,均未能都達到100%,這更加說明了加入非財務指標是必要的。
(5):通過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如文獻[13-14],同是用純財務指標和支持向量機進行預警,文章雖然預測樣本較少,且樣本數據屬于不平衡數據,但其預測的準確率卻遠遠高于其模型。這說明文章的預警指標體系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五、結論與展望
文章以我國深滬兩市中的中小板企業和部分主板A股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利用企業被ST前3年的年報數據,分別建立了一套T-3年純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和加入非財務指標的T-3年預警指標體系,構建了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為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預測公司財務狀況提供科學的決策手段,同時也為企業防范和化解危機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實驗證明,兩個預警指標體系是可行的,構建的兩個預警模型均取得了比較好的預警效果。相比純財務指標,引入非財務指標,更能明顯提高企業的風險預警效果。
參考文獻
[1]sina.com.cn 2009年06月28日23:12CCTV《經濟半小時》:社科院報告顯示我國4成中小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
[2]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1994,4:31-38
[3]劉洪,何光軍.基于人工神經網絡方法的上市公司經營失敗預警研究[J].會計研究,2004,2:42-46
[4]楊淑娥,黃禮.基于BP神經網絡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1:12-26
[5]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優支持向量機模型的經營失敗預警研究[J].管理科學,2008,1:115-121
[6]張根明,向曉驥.基于支持向量機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4:234-242
[7]惠守博,王文杰.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財務預警模型與應用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7:1183-1186
[8]胡達沙,王坤華.基于PSO和SVM的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J].管理學報,2007,5:588-592
[9]李志強.財務預警指標拓展研究探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34-39
[10]桂夢吟,伍碩頻.非財務視角下財務困境預警模型研究[J].金融經濟,2007,22:132-133
[11]鄧曉嵐,王宗軍,李紅俠,楊忠誠.非財務視角下的財務困境預警———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06,3:71-80
[12]張海良.顛覆---中小企業生存之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成長期 管理舞弊 因子分析
一、引言
我國上市公司發生舞弊行為的案例層出不窮,其舞弊行為對資本市場的危害性很大,它不僅傳遞錯誤信息,誤導利益相關者(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客戶等)的決策,還可能導致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甚至整個資本市場信心的削弱,從而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舞弊因從事者身份不同,而有所謂的管理舞弊與非管理舞弊之分。非管理舞弊又稱為員工舞弊。管理舞弊中的“管理”泛指各中上管理層。如何防范和有效識別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是目前會計領域關注的焦點。杰克?波羅格納和羅伯特?林德奎斯特認為管理舞弊是由擔負管理職責的職員從事的謊報公司或本單位業績水平的舞弊,其目的是從這類舞弊中尋求獲得晉升、獎金或其他經濟激勵的地位形象的好處。本文將管理舞弊定義為管理階層蓄意虛報財務報表,以達到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這是從審計角度對舞弊做出的一個界定,其主體舞弊人員是公司的管理層,在公司的管理職責中擔任一定的角色,而不是普通職員,通過編制虛假財務報告以欺騙股東、債權人或其他利益相關者,是一種欺詐行為。管理舞弊可以對企業有利,也可以損害企業的利益,例如,價格制定、公司逃避稅收等通常對企業業績的提升來說是有利的。管理舞弊是一種業績舞弊,管理層故意通過重大誤導性財務報表來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舞弊行為。從以上對管理舞弊定義的闡述來看,財務報告是管理舞弊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人們將管理舞弊等同于財務報告舞弊。本文主要從來自于財務報告公開信息的財務指標角度對管理舞弊進行識別研究。本文將研究對象界定為影響財務數據的舞弊性財務報表。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披露受處罰的舞弊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沒有對研究樣本進行分類研究,而企業的類型或發展階段與其進行舞弊的動機、手段有密切關系。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財務特征都有所不同,所面臨壓力也有差異。如用相同指標或模型來判別不同類型公司的舞弊行為,其判別作用有可能會被削弱。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論,以成長期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對其舞弊行為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發現能有效識別其舞弊行為的指標變量。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上市公司的成長速度對于提高公司形象,增加投資者信心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在股票價格總體不斷向上增長的歷史趨勢中,只有抓住那些以“接力”方式推動股市價格長期向上的、最活躍的、處于生命周期上升階段的公司,才是投資者獲得滿意回報的保證,對他們說,沒有成長性就沒有好公司,統計資料也表明絕大多數投資者看好的是企業的成長性。因此,如何保持企業的成長速度就成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為此企業管理層通常會制定激進的財務業績目標。由于銷售收入是衡量企業成長速度的基本指標,也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指標,因此當管理層有粉飾成長速度的動機時,很可能會通過虛增銷售收入來達到目的。綜上所述,上市公司為了保持高成長性,防止股票價格下降甚至抬高股票價格很可能會虛增銷售收入或虛增利潤來制造企業穩定高速發展的假象。通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
假設1:虛增銷售收入成為成長期上市公司舞弊的主要手段
會計盈余數據是上市公司舞弊的主要對象。國內外研究多從盈余的含金量對舞弊公司盈余質量進行考察(Thomas A.Lee,Robert W.Ingram和Howard,1999;耿建新等,2002)。本文認為,首先對于成長期上市公司來說虛增收入或應收賬款長期掛賬不能引起現金流量的增加,因此預期舞弊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可能顯著低于正常的成長期公司;其次一個誠信度較高的企業,凈利潤可以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真實業績;但對于一個欲掩蓋真實情況的公司來說,賬面凈利潤就會含有操縱賬面數的可能。而現金指標在收付實現制基礎上產生,且需由第三方機構――銀行提供相關數據,因此現金指標的真實性較高。而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之間的差額越大越能說明兩點:該公司很可能存在著沒有真實現金流入的虛假收益;或者即使該公司的利潤真實,公司產生現金流的能力相對不足。本文采用(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上期資產總額作為考察盈余質量的主要指標。通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
假設2:盈余質量低的成長期上市公司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高
假設2a:舞弊公司的(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上期資產總額要高于正常公司
Beneish教授在其1999年的實證研究中發現舞弊公司的資產質量與正常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上市公司對盈余的舞弊必然引起相關項目如資產項目的不正常變動,本文選取的反映企業資產質量的指標是各項資產占流動資產或總資產的比重。上市公司在虛構銷售收入或少轉成本和費用的同時,常常會引起某些資產項目如應收賬款等的增加,本文預期,舞弊樣本的應收賬款可能顯著高于正常樣本。其他應收賬款項目常被造假者用來充當臨時的不當資產存儲器,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有關各方的資金往來,反映企業與關聯方之間復雜的之間關系,如出售投資給關聯方后應該收回的款項等。因此預期舞弊樣本的其他應收款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可能顯著高于正常樣本。為此,提出假設:
假設3:資產質量差的成長期上市公司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高
假設3a:舞弊樣本的貨幣資金、應收賬款、 其他應收款占流動資產的比例、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應收賬款增長率與正常公司相比存在顯著差異
較高的財務杠桿可能會給成長期公司帶來償債能力問題。當償債能力發生問題時,企業違反契約條款的風險加大,管理層很可能通過舞弊避免陷入這種困境。衡量企業的償債能力需從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綜合評價。負債權益比是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負債權益比越高,企業違反債務契約的風險就越大,獲得新的貸款的難度就會增加,故預期該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就可能越有舞弊行為。由于存貨相對于其他流動資產變現速度較慢,因此扣除了存貨的速動比率在理論上比流動比率能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由于舞弊公司上市公司虛構收入很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應收賬款,為此,提出假設:
假設4a:舞弊公司的負債權益比可能顯著高于正常公司
假設4b:舞弊公司的(流動資產-存貨-應收賬款)/流動負債可能顯著低于正常公司
成長期上市公司一般會采用較一般公司更為寬松的賒銷政策,如更長的信用期等,因此成長期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比較多,周轉也比較慢;同時,公司很可能由于缺乏貨幣現金,營運能力出現問題從而影響企業正常發展;另外,上市公司通過虛假銷售或是提前確認銷售收入調整利潤額,這些銷售業務無法取得現金,這些造假手段也必然會影響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因此應收賬款周轉率表現在財務指標上,一方面表現為應收賬款/銷售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還可能體現為較低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資產周轉狀況,資金周轉狀況越好,說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越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一旦出現營運能力問題,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供、產、銷,企業會因此陷入經營困境。因此當企業營運能力指標出現異常時,舞弊的可能性較高。為此,提出假設:
假設5:營運能力低的成長期上市公司發生舞弊的可能性比較高
假設5a:舞弊樣本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可能顯著高于正常公司;應收賬款/銷售收入可能顯著高于正常公司
假設5b:舞弊樣本的資產周轉率可能顯著低于正常公司
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不斷增加企業內部的資金積累,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償還債務提供資金支持。只有良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才能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使企業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出現問題,公司的財務健康也最終肯定要出現惡化。此外,通過虛構業務等手段并不能引起現金的流入,因此該類公司的現金獲取能力可能顯得不正常。因此,一旦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出現異常,其賬面利潤再高,其財務狀況依然令人懷疑。本文采用當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指標來對舞弊公司的獲取現金能力來進行考察。為此,提出假設:
假設6:獲取經營活動現金能力較低的成長期上市公司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高
假設6a:舞弊樣本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可能顯著低于正常公司
(二)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的研究樣本選擇范圍定在2004年至2009年因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陳述行為并對當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主要涉及利潤造假),并被中國證監會、證交所、財政部等監管部門處罰或有關媒體曝光的上市公司。在此基礎上,對所搜集到的舞弊樣本按照一定方法篩選出成長期上市公司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目前國外對生命周期的劃分依據有多種,從現有的企業生命周期階段劃分研究成果來看,有從管理風格出發(Greiner,1972; Churchill N.C and Lewis V.1,1983);從實現企業目標(e)、行政(A)、創新精神(E)、整合(I)角度(Adizes,1989),也有從企業規?;蜾N售額(Timmons,1990;Flamholt,1986;陳佳貴,1988)。當前對企業生命周期性的衡量主要是通過企業規?;蜾N售額等指標的擴大或縮小作為判斷企業處于哪一個生命階段的依據(全懷周,2003)。本文以上述相關文獻為依據,并考慮劃分成本問題,選擇銷售額及其成長速度作為劃分企業發展階段的基礎。在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銷售額會呈現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在初創期,銷售額比較低;在成長期,銷售額迅猛增長;進入成熟期后,銷售額緩慢增長或開始下降;在衰退期,銷售額則一直下降。銷售額是一個絕對數指標,而銷售額的成長速度是相對指標,兩者相結合能更好的反映企業生命周期階段的變化。因此,本文采用銷售額及其成長速度作為劃分標準。由于搜集到的舞弊公司往往涉及到好幾個舞弊年度。為了更清楚地分析造假公司由于舞弊而引起的異常財務指標,本文為每個舞弊樣本選取了一個配對樣本。同樣,配對樣本的選取也必須采用以上劃分標準,選取處于成長階段的正常公司。控制樣本的選取標準:選取與舞弊公司同年度、同行業,并且與舞弊公司當年資產總額最為接近的A股上市公司。對兩組樣本的規模進行了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1)顯示:兩組樣本在規模上無顯著差異,滿足選樣要求。本研究樣本所使用的相關數據和資料分布有以下來源:中國證監會、證交所、財政部、審計署等監管部門公開的處罰公告;中國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庫查詢系統(CSMAR);巨潮資訊網、巨靈信息網等媒體網站。
(三)識別指標體系的建立以上分析是建立本文識別指標體系的基礎,并考慮了指標的可獲得性。下表為本文所建立的財務指標體系見(表2)。指標的分類以上述理論分析為依據。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顯著性檢驗 將收集到的舞弊樣本和配對樣本按0、1分組,1為舞弊公司,0為非舞弊公司,采用Spass17.0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行舞弊樣本和配對樣本的變量顯著性檢驗,以期能找出顯著的指標變量,并建立有效識別舞弊的判別模型。變量指標的T檢驗和Mann-Whitey U檢驗的顯著性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從以上指標變量的顯著性統計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代表盈余質量的指標變量((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上年資產)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T檢驗和U檢驗,其Sig值分別為0.014和0,027,且相關符號為正,與假設2相符。這表明盈利質量低下的成長期上市公司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大。一般說來,盈利能力的增長會產生相應的現金流量,但當由于虛增收入或利潤引起賬面盈利的大幅增長,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卻沒有相應增加時,可以認為該公司增加的利潤存在著虛假成分。(2)有關資產組成的指標如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占流動資產比重顯著高于配對樣本。其中流動資產/資產總額、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T檢驗和U檢驗,且符號為正;應收賬款/流動資產在0.15的顯著性水平下也顯著高于配對樣本(上表未列示),與假設3的部分內容相符。這一結果表明成長期上市公司由于虛構銷售業務而很可能使得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大幅增加。此外,舞弊樣本的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的異常性有可能暗示著造假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有較多或較復雜的關聯交易。因此,但成長期上市公司有虛構業務等舞弊行為發生時,很可能使得公司的資產質量相關指標顯得有些異常。其他指標如貨幣資金/流動資產可能由于樣本的選取而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3)代表營運能力的指標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應收賬款/銷售輸入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其中資產周轉率可能受極值影響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只通過了U檢驗,應收賬款/銷售收入則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T檢驗和U檢驗,符合假設5(5a、5b)。而應收賬款周轉率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主要在于受舞弊樣本極值的影響,舞弊樣本中有個別公司如000670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顯著高于正常公司。這一結果表明當成長期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顯著低于正常公司時,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大,研究結果與馬永義(2003)的研究結果一致。(4)代表企業獲取經營活動現金能力的指標變量當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T檢驗和U檢驗,其sig值分別為0.014和0.022,且符號為負,與假設6(6a)相符。即當成長期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出現問題,公司的財務健康最終肯定要惡化。
(二)相關性分析為了進一步對以上呈現顯著性的財務變量進行驗證,看其在識別模型中是否具有顯著識別功效,建立的識別模型是否具有較好的預測準確率,本文進行了判別模型的建立。因本文研究的因變量(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具有兩分問題,故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以下通過相關性分析來初步判斷顯著性指標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結果如(表4)所示??梢钥闯?,這六個財務指標中的部分呈相關關系,并且一些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如VAR00002與VAR00018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2,說明這些變量之間有較密切的關系。當這些變量作為解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后,有可能帶來多重共線性現象,因此在建模之前有必要先消除指標變量之間的共線性。
(三)因子及回歸分析 為了盡量消除變量之間的共線性對模型的負面影響,本文運用統計上的因子分析方法,通過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將這幾個變量轉化為少數幾個不相關的因子。因為從初始變量來看,有些可以歸為一個因子,因子分析可以通過降模型中的指標個數從而降低成本。因子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5)和(表6)。從公共因子中提取的特征值和因子分析結果來看,保留前兩個因子將能概括出大部分信息,本文提取前兩個因子,這兩個因子貢獻占總方差的67.039%。上述6個財務指標變量可以綜合成2個公因子,分別為:F1=0.86X2+0.43X7+0.62X8+0.68X17-0.91X18;F2=-0.32X2+0.42X7。+0.03X8-0.04X17+0.02X18。F1因子中,X2((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上一年資產總額)有正的較大載荷,X18(當期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則有著較大的負載荷,因此F1可代表成長期上市公司凈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差額的財務變量,同時由于X17有著較大的負的載荷,所以也可以表示上市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F2中,由于相對來說X7(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有較大的正載荷,而其他變量的載荷相對較低,因此將F2定義為其他應收款比重的財務變量。再利用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將這兩個因子強行進入模型,得到的判別模型結果如(表7)所示。利用因子分析的結果,用Logistic回歸分析來檢驗發生管理舞弊行為的上市公司的特征:Logit(p)=B0+B1F1+B2F2+?著;P=exp(BF)/1+exp(BF)。(表7)和(表8)提供了方程(1)的Logistic回歸結果,方程顯示F1、F2對因變量(舞弊發生的可能性)在統計意義上是顯著的。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對我國發生舞弊行為的成長期上市公司進行了舞弊識別研究,通過分析成長期上市公司舞弊的動機和財務特征,提出相關假設,并建立了區別舞弊和非舞弊公司的識別模型。本文的研究結論如下:第一,從指標變量的顯著性檢驗來看,發現:舞弊的成長期上市公司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之間的差額顯著高于正常公司,這與Thomas A.Lee,Robert W.Ingram和Howard等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舞弊的成長期上市公司其資產組成與正常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在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流動資產/資產等指標上;舞弊的成長期上市公司其資產周轉率及應收賬款/銷售收入的Mann-Whitey U檢驗結果表明與正常公司有顯著差異,后者同時也通過了均值檢驗;舞弊的成長期上市公司其當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顯著低于正常公司,表明成長期上市公司獲取經營活動現金能力較弱時發生舞弊的可能性較大。第二,從進入模型的變量來看,指標應收賬款/銷售收入、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流動資產/資產總額、(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上一年資產總額在模型中具有顯著的識別貢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生舞弊行為的成長期上市公司其某些財務指標與處于同樣發展階段的正常公司相比確實存在著顯著差異,這與指標顯著性檢驗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二)建議 從本文研究結果看,成長期上市公司對收入、利潤的操縱遠遠高于對現金流量的操縱,因此用于收入或利潤有關的指標表現企業真實盈利能力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在對成長期上市公司進行評價時,應較多結合現金流量指標。財務指標的異常只是預示該公司可能存在舞弊行為,充其量只是個預警信號,旨在提醒使用者根據這些異常的指標提供的線索,進一步收集其他信息來予以證實,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因此,建議以中注協頒布的《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為指南,結合發現存在顯著異常的指標,謹慎地判斷上市公司有誤舞弊的可能。環境的變化往往會導致政策的變化和完善,而上市公司也往往會鉆新制度的“空子”,進行更為多樣化的舞弊行為,使得舞弊行為看似合理化。因此,深入分析成長期上市公司面臨的各種危機及可能采用的舞弊手段,及時把握可能引起的指標特征的變化,不斷增加新的檢驗指標,全面地進行考察。
參考文獻:
[1]婁權:《財務報告舞弊四因子假說》,《財會通訊(學術)》2004年第12期。
[2]馬永義等:《如何利用財務數據識別上市公司的財務欺詐》,《中國注冊會計師》2003年第5期。
[3]耿建新、肖澤忠、續芹:《報表收益與現金流量數據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會計研究》2002年第12期。
[4]曹利:《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特征的實證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5]王澤霞:《管理舞弊導向審計研究》,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6]陳佳貴、黃速建等:《企業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7]全懷周:《企業生命周期的系統管理理論研究》,《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8]W.Steve Albrecht, Gerald W.Wemz and Timol.Wliilams. Fraud Bringing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
[9]Beneish M.D..Incentives and penalties related to earning overstatements that violate GAAP. Accounting Review, 1999.
[10]Kinney.W and McDanie.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Correcting Previously Reported Quarterly Earn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9.
論文關鍵詞:財務分析,財務管理,作用
1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1.1 償債能力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于企業對外所欠的債務償還的能力。在一般情況下,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根據企業償債能力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的穩定性和企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如果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比較強,那么就會有更多的銀行愿意貸款給企業,有句話說資金就是一個企業的“血液”,如果沒有了血液,那么其他的功能再強大,也是無濟于事的。只要企業有了充足的“血液”,企業才能夠更加強大,才有更好的發展。
1.2 盈利能力
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每個企業的目標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利益。或者是在最低的成本中獲取最大的利益。能夠擁有和保持比較好的盈利能力是企業的目標。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所有的利益相關者最關注的事情。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最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發展情況。只有企業盈利了,企業才能向各位股東、員工等人分紅或者發工資獎金等。才會有更多的人想加入企業,為企業做工作。
1.3 營運能力
企業的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企業的資金周轉流動速度。是指企業資金流動的速度和利用的效率,企業高層人員經營管理、運用資金的能力通??梢詮钠髽I的資金流動利用效率看出的。企業運營能力的高低也是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考驗。如果企業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就是表明企業資金利用的效率越高,也體現出企業管理人員的經營能力越強。在這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好對企業在這樣的社會中生存越有利。
1.4 發展能力
企業的發展能力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經營活動.對未來的發展進行評估。一個企業想要良好的發展,取決于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說企業是否根據國家標準健康的經營,企業所在的行業中競爭壓力,企業的人才資源是否充足等等。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應該進行更全面更深刻的分析和決策。
1.5 投資報酬
企業的投資報酬是指企業對于閑置的資金一個更好的規劃投資于其他地方,比如前幾年的房產,或者股票債券等等,所獲得的投資收益。
2 現代財務分析的優勢
對于傳統的財務分析來說,現代財務分析第一個優勢來自編制報表的過程,傳統的基本上都是手動,它的效率很低,出錯率高,時間也是非常緊迫。相對應的現代財務分析不論從速度上還是質量上都提高很多。第二個優勢就是財務分析的指標含義。對于傳統的財務分析按理說,這一項目應該沒有爭議。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是來自財務部,至少是來自財務報表。但是所有的問題恰恰來自于這里,財務分析的指標是用會計準則的會計語言來說的,是抽象的和高度概括的,背后的規則是需要解釋的,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會計學科就如同其他的學科一樣都有各自的奧秘。政治論文所以,有必要說說財務分析產生的歷史。關于財務分析的起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在19世紀2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的企業規模較小,銀行根據個人信用貸款。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務都逐漸擴大,那時,黑心無良企業家比比皆是,正逢美國股市正紅紅火火,很多企業都忙著上市,投資人也都忙著買股票,向銀行貸款的數額也增加了不少,僅僅依據個人信用貸款已經不能滿足美國銀行業的需求。財務分析體系這時就出現了,是杜邦公司提出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簡稱杜邦體系,是利用各主要財務比率指標間的內在聯系,對企業財務狀況及經濟效益進行綜合系統分析評價的方法。它是幫助企業外部的投資人了解上市公司的情況,幫助投資人決策。問題來了,財務分析指標最初的是幫助選擇股票的,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確實,作為身處企業外部的人來說,對企業的情況一無所知,透過財務分析體系確實可以對企業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是更詳細的特征是看不清楚的。這是財務信息高度概括的特點所決定的。但是如果現代財務分析將各類報表中的數字做了非常透徹的剖析,挖掘出了報表中更深層次的意義,是對企業管理者提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一般的財務報表是能給出一些的答案。比如企業的凈利潤多少?所有者權益多少?但是,現代財務分析可以表示出更多。如果要想知道典型客戶是什么?來自什么渠道做宣傳和吸引?什么銷售價格區間對企業的利潤有什么影響?執行過程是怎么實現的?成本是多少?這一切都是公司投資者、債權者、經營者、利益相關人等所關心的。傳統觀點認為,能提供這些信息的人,很可能是銷售人員和市場人員。但是這些信息對那些投資者、債權者、經營者等是遠遠不夠的。誰來提供這些全方面的信息和測算?傳統的財務肯定是不夠的,他們只把傳統財務報表做好就好了,哪有精力去整合全公司的業務和財務數據做分析。
傳統財務按照部門或者職能分析是不能點到問題的實質。有人說,看流程分析,每個流程都可以被視為一個部門,按照流程分析就可以了吧?這是說對了一半。舉例,一般的產品都是有研發、設計、生產、組裝、安裝、銷售、運輸、售后等環節完成的。任何公司都是有這些流程。那么為什么同行業的公司利潤差會有差異?很多公司確實是安裝流程設置部門的。在統計計算每個環節的成本。按理說,一般的財務分析和業務分析也就到此為止了??墒锹┑袅艘幌盗兄匾牧鞒蹋荷a工具、生產用時、生產結果的保存途徑、信息的傳送途徑。比如說,財務報表的工作和流程一直沒變,只是生產錯誤信息的工具變了,所以效率提高了。IT和網絡以及大數據的應用,使得財務的重復性工作大大縮短,如果只統計財務指標是不能發現和評估生產效率及其影響的。
3 財務分析的作用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每天都在處理各項事務,雖然他們不一定經常看報表,但是通過經常開會,有針對性地了解財務信息,財務分析所展現出來的,企業管理者都知道,而且知道的比財務分析的人還全面深刻。原來企業管理者他們自己在根據自己的想法,索要數據后,他們完成了財務分析與業務分析,只是沒有說出來,而且這一切似乎都在管理者自己腦子中完成的,沒有對外提供任何正式的報告,因為他們不相信高度概括的財務數據,更愿意結合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的事情,這些都是沒有記錄的業務信息,非常瑣碎,但是卻很具體、生動。通過觀察、詢問、傾聽瑣碎的業務信息,能體會到一些基本而又必要的信息,這些信息量遠遠比概括的財務數據更加有價值。至此,財務分析人員要做的工作不僅是分析數據而是挖掘出數據背后的潛在意義。現代財務分析是讓決策者的每個決定對收入利潤產生影響,可以輕松看到,所見即所得。對眾多影響因素進行全面梳理,化繁為簡,將考慮聯動關系用模型進行展現,信息更全面。
關鍵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華為公司;中興公司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3-0113-02
一、公司簡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深圳,是全球領先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主要涉及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絡方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2009年進入世界五百強,2010年營業收入逼近市場龍頭愛立信。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4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中興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2009年無線通信產品出貨量全球第四,期中CDMA出貨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固網寬帶接入產品出貨量穩居全球第二,2011年榮譽為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經營業績在國內同類企業中名列前三位,服務于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運營商。
二、財務指標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華為和中興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基本正常,但華為公司明顯高于中興公司,說明中興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弱于華為公司,但尚不存在財務風險。從長期償債能力上看,華為公司和中興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小適中,二者相差不大,華為公司略小于中興公司。資產負債率低表明企業承擔的風險較小,財務成本較低,償債能力較強,企業采取穩健的經營政策。
2.盈利能力分析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華為公司的各項指標都遠遠高于中興公司,特別是凈資產收益率華為公司要高于中興公司34個百分點,說明華為公司資產利用效果好于中興,利用資產創造的利潤多余中興,盈利能力強于中興,經營管理水平高于中興。在盈利指標中,二者差距最小的是銷售毛利率,相差9個百分點,這說明華為對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的承受能力要強于中興,說明華為的成本控制潛力很大,如果成本控制得好,毛利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從財務報表披露上看,銷售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single”戰略與產品創新。從以上四個指標來看,中興的盈利能力明顯低于華為。因而,中興公司若想提高其盈利能力,必須要控制其成本費用各方面的支出,提高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加強其資產的利用效率。而使華為各項指標均高于中興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華為的大規模運作、良好的資金鏈和穩定的客戶關系。
3.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分析指標主要采用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企業總是處于供、產、銷這樣一個緊密相關的經營循環之中,期中銷貨是關鍵。只有將存貨銷售出去,并收回應收賬款,加速資金結算,企業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否則,資金積壓在存貨上,應收賬款收不回來,資金不能正常周轉,企業將難以維持生存。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華為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好于中興公司,其原因之一是華為的銷售收入大于中興。另外,中興的存貨周轉率好于華為,主要原因是計劃集成、發貨控制以及作業標準化等措施的順利實施。同時也說明中興在采購、存儲、生產、銷售各環節管理工作方面與華為相比具有一定優勢,而華為存在的存貨較多,存貨向后轉速度慢,占用資金多,有積壓現象。尤其對于通信設備來說,單臺庫存設備的價值較高。存貨周轉率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都有影響,但因華為的存貨周轉率與中興的差距較小,因此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依然高于中興。
華為和中興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都比較高,二者基本沒有應收賬款的風險。從二者的比較上看,華為略遜于中興,這可能與華為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占據了公司總銷售收入的近2/3有關,隨著海外市場的比重的增加,華為在海外市場拓展中應注意匯款,這也可能造成了華為的貨款收回沒有中興那么容易。但是中興的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卻小于華為,其原因主要是中興的規模小于華為,這樣他在經營中占用了更多的資產,從而造成了資產的周轉速度慢。因此,從以上四個四標總體比較來看,中興的盈利能力要弱于華為。
4.杜邦綜合分析
任何企業都有若干指標,每個指標進行孤立的分析,不能準確得出企業的真實財務能力,因此,杜邦分析將這些財務指標構建一個綜合的指標體系,用以考察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由計算得出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的股東權益回報率為0.47,遠遠高于中興的0.15。造成如此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二者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的差距造成的,尤其是總資產周轉率,二者相差0.31,其主要原因是中興的收入較少,在經營中占用的資產較多,因而資產周轉速度較慢。其次是凈利潤率,華為的凈利潤率為0.13,而中興的僅為0.05,其原因主要是中興的成本費用高導致。管理費用高可能是公司研發支出的投入造成的,而銷售費用的增加可能是持續的海外擴展造成的。但華為的權益成數為1.23,低于中興的3.33,表明中興更加利用了財務杠桿進行負債融資。
三、財務分析結論與建議
1.中興公司存在的不足
(1)盈利能力不足。從以上的杜邦分析可以得出,中興的股東權益回報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都低于華為,說明中興的資產和所有者權益的盈利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因此中興應加強管理,降低其成本費用的支出以提高凈利潤,并保證其規模的擴大與資產的盈利能力平衡發展,進而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2)短期償債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中興的流動比率和速凍比率均低于華為,說明中興的短期償債能力弱于華為。雖然中興的融資能力、商業信用很好,且兩個比率也基本達到了一般要求,但復雜的經濟環境、激烈的競爭都有可能使其陷入財務危機。因此中興依然應重視其短期償債能力并使其進一步提高。(3)加強資產周轉能力。中興的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都低于華為。因此中興應提高其經營效率,減少經營中資產的占用,加快其周轉利用效率。
2.華為存在的不足
(1)加強利用財務杠桿。華為的財務政策相對于中興來說,更穩健一些。華為具有良好的信用,及較強的融資能力,因此,可以加大財務杠桿的利用,通過投資來滿足資金的需求,以獲得更大的盈利,并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2)加強存貨、應收賬款的周轉能力。從數據中看出華為的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都低于中興。華為應加強在采購、存儲加工、銷售等環節上的管理,加快存貨的周轉速度,避免積壓,以提高存貨的周轉能力。同時,在擴張海外市場的同時,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減少借款、減輕債務負擔,并注意改善銷售信用體系。
參考文獻:
[1] 財務成本管理(201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年報[Z].
[3] 中興公司2010年年報[Z].
[4] 王化成.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7.
【關鍵詞】財務指標;社會責任;構建
1.引言
財務分析的最終目的是全方位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濟效益。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主要是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這四大方面來對企業進行整體評價的。這四大能力的財務分析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了總結和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大小,滿足了企業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
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日益重視環境保護的今天,傳統的財務指標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對企業全面評價的需要,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適時加以完善。當前綠色、環保、低碳的經濟發展理念席卷全球,企業經營的理念也從單純的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轉向為回饋社會、永續發展,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視角對企業進行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當前新的經濟、社會環境下,如何合理公正地評價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作一粗淺探討。
2.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及內容
2.1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目前,學術界對企業社會責任沒有統一定義。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則認為“企業具有一種而且只有一種社會責任—在法律和規章制度許可的范圍之內、利用它的資源從事旨在增加它利潤的活動”。也就是說,企業確實存在的社會責任,那就是在遵守法律和道德標準的前提下,盡可能掙更多的錢。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企業應當承擔的責任只有兩種就是誠實和賺取利潤。
美國學者Carroll(1991)年創建了著名的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Carroll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意指某一特定時期社會對企業所寄托的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的期望”。該金字塔模型把企業社會責任分成四個層:即慈善責任、倫理責任、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Carroll的社會責任模型要求企業積極實施利他主義的行為,以履行企業在社會中的應有角色。
我國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較一致的觀點是利益相關者理論,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員工、消費者、政府、社會大眾等。即把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對股東以外的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關注生產安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群體等,本文采取的正是這種觀點。
2.2企業社會責任內容
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應是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一份子應盡的義務。一般來講,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業對員工的責任。這種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對員工的薪酬、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擔義務。企業與員工的關系,絕不僅是雇傭關系,企業不單要付薪酬,還要在醫療、工傷、養老保險等方面提供保障。有責任為員工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會,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2)企業對消費者的責任。消費者是指購買了企業產品的社會成員,企業對消費者的責任就是要對消費者履行在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方面的承諾,保證提供優質產品和滿意的服務,不得欺詐消費者和謀取暴利。(3)企業對政府的責任。企業納稅可以視為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企業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照章納稅,不得偷稅、逃稅和漏稅。(4)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企業熱心于社會公益活動、捐助福利事業、慈善事業,保護生態環境等都可以視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
3.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必要性
3.1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缺位
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以企業財務狀況、經濟效益分析為核心,不重視對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分析。這種忽視可能導致企業因沒有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而引起社會輿論的批評,甚至會導致企業被相關監管部門停業整改、停止經營。這樣的案例已屢見不鮮。因而,構建一套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來對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進行補充是十分必要的。
3.2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具有正面意義
第一,有助于增強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諧社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和諧社會中的企業必定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會以誠信的方式經營,公平競爭;意味著企業不會只為賺取利潤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意味著企業會關注社區、環境、回饋社會等,這些都會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第二,有助于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在目標上協調一致。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內容之一是企業的發展不能以損害環境為代價,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通過技術進步節能、節水、節地等,通過減排保護環境等,使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三,有助于提高企業形象。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展示企業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些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贏得社會廣大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認同,并最終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企業的競爭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4.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構建
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主要是對企業經濟責任進行分析評價,分析的著重點側重于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而我們要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評價,必順要擴展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根據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與內容,筆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構建可以從五個維度著手,如表1所示:
該指標體系具體應用時還要注意到:不同行業的企業其相關指標不合宜直接比較。當然該套指標體系也并不完美,它只是解決了企業社會責任指標各個維度計算方法,尚沒有給出一個綜合的評分標準。針對每個行業,如何賦予各個維度一定的權重,對各個細分指標進行量化評分,然后再給出一個綜合的分數,對行業內的企業進行綜合評價,這也是值得我們后續進一步研究的。
總之,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具有導向作用,只有注重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才能在獲得經濟增長的同時,促進社會和諧、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賈毓琪.淺議企業社會責任[J].商場現代化,2006(20).
關鍵詞:青島海爾;沃爾評分法;經濟增加值(EVA)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9-00-02
一、引言
沃爾評分法又稱為財務比率綜合評分法,是由美國學者亞歷山大·沃爾于1928年在其出版的《財務報表比率分析》和《信用晴雨表研究》兩書中首次提出,最初是用于評價企業的信用水平,經過演化和完善,在企業的價值評估、績效評價等領域中已廣泛應用。
經濟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簡單的定義是指在扣除資本成本之后剩余的利潤,也就是經濟學家長期稱之為“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或“經濟租金(Economic Rent)”的概念,其理論淵源出自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學家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1958 至 1961 年發表的關于公司價值的經濟模型的一系列論文。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島電冰箱總廠,于 1993 年 11 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青島海爾屬于國家一級企業,是海爾集團的龍頭企業,主要經營有空調器、電冰箱、電冰柜,以及洗碗機、燃氣灶等其他一些小家電產品,其中空調器和電冰箱的銷售份額分別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50%和 30%以上。
二、沃爾評分法的運用
沃爾評分法是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分的方法。此法是選擇若干財務比率,分別給定了在總評價中所占的比重,總和為100 分;然后確定標準比率, 并與實際比率相比較;評出每項指標的得分;最后求得總評分。若實際得分大于或接近100 分, 則說明財務狀況良好;反之,若相差較大,則說明財務狀況較差。它是由亞歷山大·沃爾在1928 年提出的。
其評價的基本步驟為:
1.選擇評價指標并分配指標權重
指標的比重是該項指標的評分值,比重是由該項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重要性決定的。按其重要程度可分為三類: 最為重要的、較為重要的和其他重要的指標。這三類指標之間可按4:4:2 的比例分配比重。
第一類最為重要的是收益性指標, 其評分值應占40 分左右。主要指標有各種利潤率, 如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利潤率、利潤額等。
第二類較為重要的是穩定性指標, 其評分值應占40 分左右。穩定性也稱安全性, 是指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或產權比率)、流動(或速動)比率等。營運能力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強弱、說明資產周轉的快慢。主要指標有: 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各種周轉率指標有相互包容關系,選用時要避免重疊, 評分值不宜太高。
第三類其他重要的是指增長性指標和其他指標。其評分值應占20 分左右。增長性是指企業的發展能力, 它是保持企業活力的物質基礎。主要指標有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或產值、產量)增長率、勞動效率、附加值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
2.確定各項比率指標的標準值,即各該指標在企業現時條件下的最優值
本文選擇了青島海爾、小天鵝A、美的電器、美菱電器、合肥三洋、澳柯瑪、格力電器7家A股上市的家電企業2011年的財務數據分析,得出行業的平均水平即標準數值。
3.計算企業在一定時期各項比率指標的實際值
4.形成評價結果
三、經濟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的應用
EVA計算模型
EVA= 稅后凈營業利潤- 資本成本
= 稅后凈營業利潤- 資本總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NOPAT-K×WACC
其中:NOPAT 以會計凈利潤為基礎進行調整后得到,稅后營業凈利潤和資本總額是在對資產負債表的有關數據進行相應調整后得出的結果。加權資本成本率指企業所占用資本的機會成本,由負債成本率和股權成本率組成。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債務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 資本總額)+ 股本資本成本率×(股本資本/資本總額)
股本資本成本率是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的,即:
股本資本成本率= 無風險收益率+β×市場風險溢價
如果EVA>0,則表示企業獲得的收益高于獲得此項收益而投人的資本成本,即企業為股東創造了新價值。相反,如果EVA
下面以計算青島海爾2009-2011年 EVA 為例,說明 EVA 的計算。
1.計算2009-2011年資本總額
2.計算經過調整的稅后凈營業利潤
根據思騰斯特咨詢公司的研究,精確計算經濟增加值要進行的調整多達160 多項。調整項目過多將會增加計算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這一指標的可操作性,CPA教材做法:稅后凈營業利潤=稅后凈利潤+利息費用+無形資產攤銷+遞延稅所得稅貸方余額的增加+研發支出的資本化金額一研發支出的資本化金額攤銷。
3.計算資本結構
海爾公司2009-2011年資本結構狀況如下表:
4.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關鍵詞 頂崗實習 工作過程 畢業設計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在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明確和進一步的強調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直接體現了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對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目前高職學院文科類畢業設計的現狀及原因
目前高職學院文科類畢業設計都是采用畢業論文的方式進行,而高職是突出技能培養,故在教學中突出技能,知識夠用就可以。從而導致其在畢業論文撰寫中沒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功底,又欠缺分析數據的基本技能,論文格式不規范、語言基本功差、語句不夠通順、錯別字多、外文閱讀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強等問題,甚至有抄襲現象。上述現象與設置畢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初衷大相徑庭,而且根本就不能通過畢業設計這一環節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知識、技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職學生的特點。大家都知道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我們不能按照本科院校的要求來要求我們高職學生通過撰寫學術性的畢業論文來畢業,這不符合客觀實際。況且我們高職培養的是高技能型人才,突出的是技能培養,故畢業設計應該轉變為應用性的畢業設計研究,并與其實際實習的工作崗位技能相銜接。通過這種轉變來考察學生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選題不夠科學,過于寬泛。高職院校的畢業論文選題往往普遍存在過于寬泛,沒有緊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工作崗位,而且存在畢業論文難易程度和工作量差距較大的現象。有幾個學生選的題目基本上一樣,或者稍有差異,其實際撰寫內容基本上一致。而且學生寫的畢業論文內容寬泛、空洞,都是理論分析,沒有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措施。故這樣的畢業論文遠遠達不到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的作用。
(3)質量監控考核制度不夠科學。目前對畢業設計的考核就單純看學生的畢業論文是否有抄襲現象,語句是否通順,文字表達的意思是否清楚,主題是否突出,就純粹的議論文的形式出現。這些考核與我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完全背道而馳,與行業企業考核標準完全不符合,不能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
2 基于頂崗實習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模式
當前高職會計類畢業論文如何從水平低下、抄襲普遍的困境中走出來,由撰寫學術性的畢業論文轉變為應用性的畢業設計研究,即基于頂崗實習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模式,是許多高職院校迫切需要改革的現實問題。
2.1 畢業設計內容選取與制作
為了突出培養學生自我的動手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掌控能力,合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防止學生畢業設計空洞而又無實際意義,嚴格把握畢業設計的內容,緊貼學生自己的實習崗位,認真做好畢業設計的頂層設計。根據學生實習崗位認真科學的制定畢業設計任務書和指導書,而且每年通過走訪實習生和畢業生座談會不斷改進畢業設計方案,優化頂層設計。
根據學生的實習崗位我們對畢業設計方向具體劃分為兩個大類:一是建筑施工企業會計崗位的畢業設計方向,當然這個是主要的核心崗位,也是我們畢業設計的主攻方向;二是一部分學生不在建筑施工企業而是去了工業制造企業,所以另一個方向就是工業制造企業會計崗位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實習企業來合理的選擇畢業設計方向。
畢業設計的內容我們也是緊扣學生實際實習的崗位,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某一月的經濟業務為例來進行賬務流程設計,學生主要完成以下幾個內容:
(1)緊密結合頂崗實習的企業單位,按照財務會計崗位,完成會計期間一定量的賬務處理:①根據不少于30-50筆經濟業務(要求提供一定的原始憑證),完成期初建賬、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為防止學生偷懶,不允許使用電算化操作,一切都要用手工做賬。這樣能讓學生明白各個科目之間、各個賬簿之間、各個報表之間的內部勾稽關系,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②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③對該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分析(主要對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簡單分析,讓學生明白常用的財務指標反映的實際經濟意義,能靈活地應用于實際工作之中)。
(2)緊密結合頂崗實習單位,收集畢業設計的背景、頂崗實習的崗位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企業指導老師指導情景、企業評價等資料,學生根據各自頂崗情況對以上內容進行拍攝,總數不少于10張,要求照片中有學生本人辦理或操作業務的情景,并按時間順序將彩色照片打印在A4紙上,每頁2張照片,每張照片均輔以不少于50字的文字說明。
(3)寫一份關于畢業設計說明,說明自己如何結合頂崗實習進行畢業設計及設計心得體會。字數要求1500字以上。(重點突出實習的心得體會及通過畢業設計的制作對自己的專業技能有哪些方面的促進作用。)
(4)制作一個畢業設計匯報PPT,主要包括:實習公司的概況、實習工作內容、畢業設計的主要成果及佐證圖片材料等。
2.2 建立科學合理的二級考核評價制度和質量監控體系
學生在制作畢業設計之前,我們下達畢業設計任務書和指導書,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開題報告,學生從開題報告開始到完成畢業設計為止,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企業師傅都全程參與指導,企業師傅主要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校內指導老師主要負責對理論知識、崗位技能和思想方面的指導。通過校內教師與校外企業師傅的聯合指導,建立全過程的質量監控體系,可以很好地及時解決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
在考核方面我們采用了二級考核制度,企業師傅考核與校內指導教師考核相結合,考核標準企業化,采用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充分考慮畢業設計是否體現了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程度。通過這樣考核方式,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及這些知識的綜合應用和靈活的結合。同時也反映了學生獨立完成所學專業范疇內項目任務的設計或專業工作流程的最初嘗試,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為以后實際工作打下了扎實基礎。
3 畢業設計的利用價值
優秀的畢業設計成果具有很好的實際利用價值,具體有以下作用:
(1)可以作為以后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和認知實訓的材料。讓學生查看往屆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對新生專業思想教育和認知實訓有很大的視覺沖擊力,而且讓學生看到目標,看到專業成果的希望。
(2)可以作為我們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經典案例。對具有典型性的畢業設計成果進行一定的修改,可以成為我們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案例,對我們豐富教學資源有很大的幫助。
(3)也可以作為我們自編教材的案例,學生的畢業設計都源自于企業一線的真實經濟案例,對我們教學和教材建設都有很大的幫助,不僅豐富了我們教學資源,而且也有利于我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
4 小結
通過對基于頂崗實習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改革,不僅有利于我們可以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而且對于我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學生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提前進入工作崗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有十分突出的獨特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焱,柳天杰.基于頂崗實習工作過程的畢業設計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56-5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高廳[2004]14 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S].2004.